中考物理实验操作及方法归纳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步骤详细说明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步骤详细说明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以下物理实验操作步骤,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1. 学习使用实验器材;2. 掌握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3. 熟悉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4. 提高实验数据处理和结论分析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1. 实验桌;2. 物理实验箱;3. 弹簧测力计;4. 刻度尺;5. 钟表;6. 砝码;7. 砝码盒;8. 药品(如氢氧化钠、盐酸等);9. 试管、烧杯、滴管等实验用品;10. 电源、导线、开关等电路器材。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1)将实验桌上的实验箱打开,取出所需实验器材;(2)将实验器材放在实验桌上,确保实验器材的摆放整齐、方便操作。

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将弹簧测力计挂在实验桌的支架上;(2)调整弹簧测力计的零点,使指针指向零刻度;(3)使用时,将待测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注意不要超出量程;(4)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注意单位。

3. 刻度尺的使用(1)将刻度尺放在待测物体的旁边,确保刻度尺与物体平行;(2)读取物体长度,注意单位;(3)将刻度尺收好,防止损坏。

4. 钟表的使用(1)将钟表放在实验桌上,确保钟表运行正常;(2)观察钟表指针的转动,记录所需时间;(3)将钟表收好,防止损坏。

5. 砝码的使用(1)将砝码盒放在实验桌上;(2)根据实验需要,选取合适的砝码;(3)将砝码放在待测物体的旁边,确保砝码与物体接触良好;(4)读取砝码的重量,注意单位;(5)将砝码放回砝码盒。

6. 药品的使用(1)将药品放在实验桌上,确保药品的摆放整齐、方便操作;(2)根据实验需要,使用滴管吸取适量药品;(3)将药品滴入试管或烧杯中,注意观察反应;(4)将药品放回原位,防止污染。

7. 试管、烧杯等实验用品的使用(1)将试管、烧杯等实验用品放在实验桌上,确保摆放整齐、方便操作;(2)根据实验需要,将实验用品放入试管或烧杯中;(3)进行实验操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4)实验结束后,将实验用品洗净、放回原位。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及方法归纳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及方法归纳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及方法归纳物理实验是物理学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和验证物理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精神。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中考物理实验操作及方法的归纳。

一、光学实验1.准直实验:将一束平行光准直成一束直径相对较小的光线,可以用来检验物镜的质量。

操作方法:在光学架上依次配置白炽灯、小孔、物镜,调节小孔位置和焦距,观察光线经过物镜后的焦点。

2.焦点实验:确定透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焦距。

操作方法:在光学架上配置透镜,用丝眼或纸条寻找并确定透镜两侧的主焦点位置,测量透镜离主焦点的距离即焦距。

3.棱镜光折射实验:观察光线经过棱镜时的折射现象,验证光的折射定律。

操作方法:在光学架上依次配置光源、棱镜、屏幕,调整光源位置和棱镜角度,观察屏幕上出现的光折射后的光斑。

4.光的全反射实验:观察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全反射现象。

操作方法:在光学架上配置光源、玻璃块,改变光线入射角度,观察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完全反射的现象。

二、力学实验1.斜面上物体运动:研究物体在斜面上滑动的特性。

操作方法:将斜面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斜面上放置物体,用刻度尺测量物体下滑的距离、时间,并记录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

2.弹簧恢复力实验:验证弹簧的胡克定律。

操作方法:将已知质量的物体挂在弹簧上,测量弹簧的伸长量,记录不同伸长量对应的物体重量。

3.摆钟周期实验:研究摆钟的周期与摆长、重力加速度的关系。

操作方法:固定摆的支点,测量摆钟从最高位置到同侧最高位置的时间,并记录不同摆长下对应的时间。

三、电学实验1.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分布实验:验证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布情况。

操作方法:搭建串、并联电路,用电流表分别测量各电阻上的电流,并记录每个电阻所在的位置。

2.电阻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实验:验证欧姆定律。

操作方法:搭建电阻与电源串联的电路,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上的电流和电压,并记录不同电阻下的电压和电流。

3.电磁铁磁场实验:研究电磁铁的磁场特性。

山西中考物理实验归纳总结

山西中考物理实验归纳总结

山西中考物理实验归纳总结在山西中考物理实验中,学生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操作,以此来学习和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经过对实验内容的总结归纳,我将以下实验分为三个主要类别,分别是机械实验、热学实验和电学实验。

一、机械实验1. 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这个实验是通过利用简易重力计测量自由下落物体的时间和距离,进而计算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实验中要注意减小误差,正确使用仪器,并进行多次测量以提高准确度。

2. 测定弹簧系数实验这个实验主要是通过测量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力的关系来确定弹簧的弹性系数。

需要注意测量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并且要避免弹簧超出弹性限度而失去弹性。

3. 测定杨氏模量实验这个实验是通过测量不同直径和长度的金属丝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来计算杨氏模量。

实验中需要注意控制力的大小和方向,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二、热学实验1. 测定热传导实验这个实验主要是通过测量不同材料的热传导速率来研究热的传导规律。

实验中需要使用热导率计进行测量,并注意保持稳定的温度差和减小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测定比热容实验这个实验是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热容量来研究物体的内热性质。

实验中需要使用热量计进行测量,并注意保持热量的平衡和避免其他能量的损失。

3. 实验测定气体状态方程这个实验是通过测量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来验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实验中需要掌握气体的性质和使用准确的测量仪器。

三、电学实验1. 测定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实验这个实验主要是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来验证欧姆定律。

实验中需要使用准确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并注意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阻的选择。

2. 测定电阻值实验这个实验是通过测量不同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来计算电阻的取值。

实验中需要掌握电阻的串并联关系,并注意测量的准确性和防止电路中其他因素的影响。

3. 测定电池电动势实验这个实验主要是通过测量不同电池的电动势来研究电池的性质。

实验中需要掌握电动势的测量方法,注意减小测量误差,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电池的优劣。

初中物理实验步骤指南(中考必备)

初中物理实验步骤指南(中考必备)

初中物理实验步骤指南(中考必备)
本文档旨在为初中学生提供物理实验步骤指南,帮助他们准备
中考。

以下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常见实验的步骤。

实验一: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 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好,并将读数清零。

2. 用弹簧测力计量待测物体的重力。

3. 将待测物体挂在测力计上,等待示数稳定。

4. 读数并记录下来。

若需要多次测量,需按照上述步骤重复进行。

实验二:凸透镜成像实验
1. 准备好凸透镜,将其固定在透镜架上。

2. 将光源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固定好,并调节光源的位置,使
其光线射向凸透镜。

3. 将白纸固定在凸透镜的另一侧。

4. 调节凸透镜与白纸之间的距离,直到在白纸上得到清晰的像。

实验三:电流测量实验
1. 将待测电器的两个端口之间接入电流表。

2. 打开电器,保持其正常使用状态。

3. 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下来。

4. 若需要多次测量,需按照上述步骤重复进行。

以上是初中物理实验的常见步骤,希望能帮助到学生们对于物理实验及中考的准备。

中考物理实验考点归纳总结

中考物理实验考点归纳总结

中考物理实验考点归纳总结物理实验作为中考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进行考察。

以下是对中考物理实验考点的归纳总结,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准备中考。

1. 实验室安全与常识实验室安全是保证实验过程安全顺利进行的基础。

在中考物理实验中,考察实验室安全常识与实验操作的基本要求。

学生应掌握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正确佩戴实验室个人防护用品,了解常见化学试剂的危险性,以及正确地处理实验废弃物等。

2. 实验仪器及使用方法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包括量器、光学仪器、电学仪器等,学生需要熟悉这些仪器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重点考查的实验仪器包括测量长度的游标卡尺、测量物体质量的弹簧测力计、测量电流的电表等。

学生需要学会正确读数,理解仪器的量程和精度,掌握使用方法。

3. 实验现象与规律实验中会涉及到各种物理现象和规律的观察和实验验证。

常见的实验现象包括光的反射、折射、色散等;电路中的串、并联;力的合成与分解等。

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总结实验结果并与物理规律进行对应。

同时,还需要理解实验的误差来源及其影响。

4. 实验设计与分析中考物理实验对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要求和条件,合理安排实验步骤和操作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记录每一步的过程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实验结论的总结。

学生还需要能够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图表的绘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解释。

5. 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中考物理实验中会涉及到一些开放性的实验和问题,需要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

学生需要能够独立思考实验方案,并在实验过程中灵活调整。

同时,还需要能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提出问题,进行推理和解释。

总结:中考物理实验考点主要包括实验室安全与常识、实验仪器及使用方法、实验现象与规律、实验设计与分析、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

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掌握实验操作要点,理解物理现象与规律之间的联系,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日照市初中物理中考实验操作

日照市初中物理中考实验操作

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内容及评分要点物理实验1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器材】停表(机械停表或电子停表)、长木板、小车、金属片(或其它能起到阻挡作用的物块也可)、木块、刻度尺。

【实验步骤】【实验记录】【实验反思】实验中斜面坡度怎样设计比较合理?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实验1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评分要点物理实验2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器材】平面镜、激光笔、纸板(或白纸)、彩色铅笔、刻度尺、量角器、铁架台(或其他支架)。

【实验步骤】表格(一) 表格(二)【实验结论】光的反射定律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实验2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评分要点物理实验3 (A)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器材】托盘天平1架(含砝码)、烧杯(内装适量盐水)、量筒1个。

【实验步骤】【实验记录】《物理实验3(A) 测量盐水的密度》评分要点物理实验3(B)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托盘天平1架(含砝码)、烧杯(内装适量水)、量筒1个、细线拴好的待测小石块(条形,若干)。

【实验步骤】《物理实验3(B)测量小石块的密度》评分要点物理实验4 (A) 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实验器材】电源、不同规格小灯泡2个(带灯座)、开关1只、电流表1只(0-0.6-3A)、导线若干根。

【实验步骤】【实验记录】【实验结论】。

《物理实验4 (A) 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评分要点【实验器材】电源、不同规格小灯泡2个(带灯座)、开关1只、电流表1只(0-0.6-3A)、导线若干根。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一、实验操作方法:1.确定实验目的:在进行实验前,需要先明确实验的目的和需要验证的物理现象。

2.准备实验器材:根据实验目的和所需的器材,准备好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正常运作。

3.安全措施:在进行实验操作前,必须注意实验室的安全措施,包括佩戴实验眼镜、手套等防护用具,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4.实验步骤:根据实验目的和操作要求,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步骤需要清晰明确,便于操作和记录实验数据。

5.数据记录: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实验前的初值、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值和实验结束后的结果值等。

实验数据的记录应准确无误,便于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6.实验结果的处理:根据实验数据的记录,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

可以通过计算、图表等方式对实验结果进行展示,以验证实验目的的达成。

7.实验总结:在实验操作完成后,需要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总结实验中的重要观察现象、关键步骤和实验结果等,以查漏补缺,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注意事项:1.实验前阅读实验操作指导书:在进行实验操作前,需要仔细阅读实验操作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确保实验操作的顺利进行。

2.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操作: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不得随意更改实验步骤或操作顺序。

3.注意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在进行实验操作时,需要准确使用实验器材,如量杯、试管、导线等。

避免对实验器材造成损坏或人身伤害。

4.注意实验现象的观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需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的变化和规律。

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并注意观察实验中的细节和非常规现象。

5.注意安全措施:在进行实验操作时,需要注意实验室的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用具、避免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等,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6.严禁擅自离开实验现场:在进行实验操作时,严禁擅自离开实验现场,尤其是进行需要加热或其他特殊操作的实验时。

初中物理中考电学实验知识归纳总结及解析(1)

初中物理中考电学实验知识归纳总结及解析(1)

初中物理中考电学实验知识归纳总结及解析(1)一、中考物理电学实验1.小明利用铅笔芯和鳄鱼夹制作了简易调光灯,装置如图甲所示.(1)甲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改正后,闭合开关,改变鳄鱼夹M、N之间距离,发现灯泡亮度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有关.(2)小明用一个LED灯替换铅笔芯,与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如图乙).闭合开关S1,发现LED灯亮而小灯泡L不亮.针对这种现象,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小灯泡L处发生短路猜想二:LED灯电阻很大导致电路电流很小为了验证猜想,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将一根导线并联在图乙电路中LED灯的两端,此时LED灯,小灯泡L (填“亮”或“不亮”).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说明猜想一是错误的.实验二: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按图丙所示的电路对LED灯的电阻进行测量.闭合开关依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获得多组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电压(伏)电流(毫安)电阻(欧)11.412116.7 21.614114.3 31.816112.5…………实验二中,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丁所示,此时电压表读数为 V,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向端移动(填“a”或“b”).经分析,结果支持猜想二,从而导致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太(填“大”或“小”),不足以支持发光.2.演绎式探究﹣﹣﹣探究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如果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的大小大得多,这样的带电体可以看成是点电荷.(1)实验发现,带电量分别为q1、q2的两个点电荷距离为r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F=k,其中k为常量,当q1和r一定时,F与q2之间的关系图象可以用他图甲中的图线来表示.(2)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同样,电荷周围也存在磁场.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产生电场力的作用.点电荷q1和q2之间的作用力实际是q1(或q2)的电场对q2(或q1)的电场力.物理学中规定:放入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跟它的电量q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用E表示,则E= .如图乙所示,在距离点电荷Q为r的A点放一个点电荷q,则点电荷q受到的电场力F= ,点电荷Q在A点产生的电场强度E A= .(3)如果两个点电荷同时存在,它们的电场会相互叠加,形成合电场.如图丙所示,两个互成角度的电场强度E1和E2,它们合成后的电场强度E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如图丁所示,两个点电荷Q分别放在A、B两点,它们在C点产生的合电场强度为E合.请推导证明:E合=.3.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思路如下∶接好电路后,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A、B、C三处,测出第一组数据;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并完成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1)如图2是某同学连接的并联电路的局部图,某次实验中,测量完干路电流之后,某同学想测量通过L1的电流,为接入电流表,a、b、c、d四个接点中最方便的导线拆接点是________点,同时注意,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

中考物理电阻测量实验方法归纳

中考物理电阻测量实验方法归纳

中考物理电阻测量实验方法归纳电阻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描述电流通过导体时遇到的阻碍程度的物理量。

在中考物理中,经常会出现关于电阻的测量实验题目,所以我们有必要归纳总结一下电阻测量的实验方法。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电阻测量实验方法:1.串联法测量电阻:串联法是测量电阻最基本的方法之一、首先,将待测电阻与一个已知电阻(标准电阻)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电阻串联电路。

然后接入一个电源,使电流通过电路,使用电流表测量总电流,并使用电压表测量两个电阻之间的电压差。

根据欧姆定律(U=IR),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大小。

2.平衡法测量电阻:平衡法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调节已知电阻或可变电阻的阻值,使得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达到平衡状态。

常见的平衡法有桥式平衡法和零位法。

(1)桥式平衡法:常见的桥式电路有韦氏电桥和维尔斯通电桥。

这两种电桥都是利用电流或电压的平衡条件来测量未知电阻的大小。

首先,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串联连接成电桥电路,然后调节电桥电路中的变阻器或已知电阻的阻值,使得电桥两个支路的电压差为零。

根据电桥条件可得到未知电阻的值。

(2)零位法: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只需将待测电阻与一个可调电阻串联连接成电路,然后在接入电源的同时相应地调节可调电阻的阻值,使电流为零或电压为零。

根据电流为零或电压为零的条件,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大小。

3.电流比值法测量电阻:电流比值法是一种快速测量电阻的方法。

首先,将待测电阻与一个已知电阻串联连接成电路,然后接入一个电流表,测量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大小。

根据电流比值可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大小。

4.伏安法测量电阻:伏安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电阻值的方法。

首先,将待测电阻与一个已知电阻串联连接成电路,然后依次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大小。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到电阻值。

总之,电阻测量实验方法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步骤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步骤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步骤物理实验是中考物理考试中的重要部分之一,通过实验操作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中考物理实验操作步骤,供参考:1.摩擦力实验:物理实验室准备好摩擦平台、测力计、实验材料等。

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将摩擦平台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整好水平;(2)在摩擦平台上放置一个块状物体(如木块);(3)将测力计钩住该物体,使其悬挂于空中;(4)慢慢拉动测力计上的刻度盘,记录下刚开始移动木块时的力大小;(5)根据实验数据,用“静摩擦力=测力计示数”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

2.质量实验:物理实验室准备好天平、质量块、实验材料等。

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将质量块放在天平上,读取质量示数;(2)将质量块放入溶液中,再读取质量示数;(3)计算得到溶液的质量。

3.弹性势能实验:物理实验室准备好弹簧、木块、刻度尺、实验材料等。

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把弹簧固定在单个的平稳的木块上;(2)拉伸弹簧,使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拉力”和“位移”,并记录实验数据;(3)逐渐减小拉力,记录实验数据,直至弹簧完全伸展;(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力和位移之间的图表,并得出弹性势能与弹簧位移之间的关系。

4.光的反射实验:物理实验室准备好镜子、测量器具、光源等。

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放置一片平面镜,使用测量器具测量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度,并记录实验数据;(2)按不同入射角度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实验数据;(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入射角和反射角之间的关系,并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5.电路实验:物理实验室准备好电源、导线、电阻器、电流表等。

(1)搭建一个直流电路,包括电池、导线、电阻器和电流表;(2)打开电源,调节电阻器电流大小,并通过电流计读取电流大小;(3)改变电路中电阻、电流等参数,并观察电路中的电流变化,记录实验数据;(4)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验证欧姆定律。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及方法归纳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及方法归纳

◆◆◆实验步骤、操作、结论一、力学基础性1. 天平测质量【实验目的】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

2.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游码的最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

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若左盘较高,平衡螺母向左拧;右盘同理),直至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左物右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

(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m物=m 砝+m游)【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如图:62 g2. 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目的】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实验步骤】测量前: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

(沿测量方向水平调零)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0~5 N,最小分度值是 0.2 N。

测量时:拉力方向沿着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8 N。

3.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目的】定量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实验步骤】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V1。

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和此时液面的示数V2。

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F1-F2)。

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G水=ρ(V2-V1)g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4. 测定物质的密度(1)测定固体的密度:【实验目的】测固体密度【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块等。

【实验原理】ρ=m/v【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为 48.0 g。

最新版中考物理实验题解题方法归纳

最新版中考物理实验题解题方法归纳

最新中考物理实验题解题方法归纳物理实验题总是给人一种不疼不痒的感觉,因为从难度上来看并没有最后两道大题那么难,综合性也不是特别强,计算量不大,学生们每次考试都能把所有的空填上,总觉得掌握的还算可以,但是说简单也不是很简单,刚开始的几道读数和测量题很容易,但是越往后做,觉得越陌生,很多实验题书本上从来没见过,所以现在很多考生对物理实验题很纠结,不知道是否应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这部分上,根据这种状况,希望考生们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复习策略。

实验题可归纳为四种:一、测量型实验题这种实验题是比较简单的,主要包括直接测量型实验和间接测量型实验,只要同学们不马虎,得满分是没问题的。

二、探究型实验题新课标的特点就是探究,探究型实验题也是中考物理实验题的主角。

教材上除了几个测量类实验和演示实验以外,都可以以探究的形式出现,课本上的实验是出题的一个重点。

解法分析:解探究题要深入了解课本上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做到了如指掌,才能对探究实验题做到万无一失;二是掌握探究的方法,要熟练运用“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等方法。

三、开放型实验题有许多物理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做,用不同的实验方法、不同的验仪器能得出相同的实验结果,也就是说物理实验具有开放性。

开放型实验题是近年考题中的一个新亮点,特点是题设条件不确定、解题方法多样化、答案不惟一;在考查大家实验能力的同时还考查大家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因为一题多解,考题的难度并不大。

解法分析:希望大家把做过的开放型实验题归纳在一起,找到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四、设计型实验题设计型实验让我们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能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常见设计型实验题多数考察密度和电学部分,并有以下特点:基础性:大部分题目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不脱离教材,考查我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开放性:设计题大部分没有惟一答案,只要求写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还有就是贴近生产、生活,常把日用品作为实验仪器来验证物理规律,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与运用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实验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实验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实验方法中考物理学实验方法归纳一、观察法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得来的。

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如长度、时间、温度、质量、密度、力、电流、电压等物理量的测量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实验技能。

大部分均利用的是观察法。

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

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有利于扭转“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学会学习。

如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都有关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时,控制导体的电阻不变,改变导体两端电压,看导体中电流的变化,过学生实验,得出欧姆定律l=U/R。

另外,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液体压强的大小、浮力大小、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电流的热量的大小、压力的作用效果、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产生感应电流方向也都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一些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的微观现象,要研究它们的运动等规律,使之转化为学生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现象来认识它们。

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如:空气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可以根据空气流动(风)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分子看不见、摸不到,不好研究,可以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去认识它;电流看不见、摸不至U,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以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来认识它;磁场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可以根据它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

再如,有一些物理量不容易测得,我们可以根据定义式转换成直接测得的物理量。

在由其定义式计算出其值,如电功率(我们无法直接测出电功率只能通过P=UI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出大气压强的测量(无法直接测出大气压的值,转换成求被大气压压起的水银柱的压强)测硬币的直径时转换成测刻度尺的长度测液体压强(我们将液体的压强转换成我们能看到的液柱高度差的变化)通过电流的效应来判断电流的存在(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电流),研究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我们无法直接感知内能的变化,只能转换成测出温度的改变来说明内能的变化);在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的因素时,我们将电热的多少转换成液柱上升的高度。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
1. 实验方法一:测量物体的质量
使用平衡仪测量待测物体的质量。

先调整平衡仪使其保持水平状态,并将物体挂在平衡仪的一端。

然后,移动滑块或者加减砝码使得平衡仪达到平衡状态,记录滑块或砝码的位置或数量。

根据滑块或砝码的质量单位得到待测物体的质量。

2. 实验方法二:测量摩擦力
将一个小物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测量施加在物块上的力。

然后,逐渐增加弹簧测力计的力,使物块开始运动,并记录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再逐渐减小施加在物块上的力,使物块停下,记录下此时的示数。

分析示数的变化,得到物块开始运动和停止运动时的摩擦力。

3. 实验方法三:验证能量守恒定律
将一个小弹簧固定在垂直挂放的杆上,将重锤可以自由滑动地绕其中心点旋转的轴上。

使重锤下落一定高度,然后与弹簧发生碰撞,并再次上升一定高度。

利用重锤高度的变化和弹簧变形的程度来判断能量守恒定律是否成立。

4. 实验方法四:测量电阻
将一个待测电阻连接在电路中,通过调节电源电压和电流表的测量范围,记录下电源电压和电流表的示数。

根据欧姆定律,将电源电压除以电流,得到待测电阻的阻值。

5. 实验方法五:测量声音传播速度
在一条直线上,选择一个距离较远的地方设立一个发送声音的
源和一个接收声音的仪器。

通过控制发送声音源的时间来测量声音从发送到接收所经过的时间间隔。

再根据声音传播的距离和时间间隔,计算出声音传播的速度。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实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一、实验操作方法:1.实验前准备:(1)准备实验所需要的器材:例如电源、导线、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等。

(2)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如电源是否漏电、电线是否有断裂、电阻是否正确等。

(3)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如实验样品、实验液体等。

2.实验操作步骤:(1)按照实验要求连接实验电路。

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导线、电源、电阻等器材,并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

(2)调整电路,使电路正常工作。

例如调节电源输出电压、调整电流表的量程等。

(3)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根据实验的要求,打开电源开关,同时及时读取电流表、电压表的数值,并记录下来。

(4)重复实验,取多组数据。

通过多次实验,取得多组数据,以便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3.实验结束:(1)关闭电源开关,断开电路连接,将实验器材整理好。

(2)整理实验记录和实验数据。

二、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烫伤等事故发生。

使用电源时要注意电压是否适宜,是否存在漏电等问题。

使用实验液体时要注意防护措施,如佩戴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2.仪器仪表使用要准确。

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适当的仪器仪表,并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

如使用电流表时要选择合适的量程,使用电压表时要调整好零位。

3.实验数据要准确。

进行实验操作时,要注意读数的准确性,如尽量避免读数误差、准确记录数据等。

如果发现数据不准确,要重复实验直至数据准确为止。

4.确保实验环境整洁。

实验操作区域要保持整洁,避免杂物拖累实验操作或破坏实验装置。

实验材料要妥善保存,避免污染、损坏等。

5.注意实验顺序。

按照实验的逻辑顺序进行实验操作,如先进行预备实验,然后进行正式实验,最后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不要跳过重要环节或者打乱实验顺序。

6.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

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器材,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

严谨遵守实验规定,不要随意更改实验步骤或操作方式。

初中物理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观察、操作、验证物理现象,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本文将介绍几个适合初中物理实验的实验项目,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

实验一:简单电路实验实验目的: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电池、导线、电灯泡、开关等。

2. 将电池的正极和电灯泡的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起来。

3. 将电池的负极和电灯泡的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起来。

4. 打开开关,观察电灯泡是否亮起。

5. 关闭开关,观察电灯泡是否熄灭。

实验结果分析:当电路闭合时,电流可以顺利通过导线和电灯泡,使电灯泡发光;当电路断开时,电流无法通过导线和电灯泡,电灯泡则不发光。

这说明电流需要闭合回路才能流动,否则电流无法通过。

同时,关闭开关后,电灯泡立即熄灭,说明电流的通断是由开关控制的。

实验二:运动学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对物体运动的实验观察,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直线轨道、小车、计时器等。

2. 将小车置于直线轨道上,并将计时器启动。

3. 记录小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不同位置的数据。

4. 改变小车的起始位置,重复实验步骤2和3。

5.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小车位置与时间的图形。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形可以发现,小车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如果小车匀速运动,则位置与时间呈线性关系;如果小车加速度运动,则位置与时间呈二次函数关系。

通过分析图形,可以得到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等运动学参数。

实验三:声学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研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

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音叉、共振管、麦克风等。

2. 打击音叉,产生声音。

3. 将音叉靠近共振管的一端,观察共振管内的声音变化。

4. 将麦克风靠近共振管的一端,使用声音测量软件测量声音的频率。

5. 改变共振管的长度或音叉的频率,重复实验步骤3和4。

6.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高级物理中考实验总结归纳

高级物理中考实验总结归纳

高级物理中考实验总结归纳物理实验是学习和探索物理规律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实践操作,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物理原理和现象。

这篇文章将对高级物理中考实验进行总结归纳,希望能够为同学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实验一: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实验目的: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即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实验装置:万能试验台、滑轮、铅球、细绳、腰尺、计时器等。

实验步骤:首先确定实验装置的零点,将铅球挂在绳子上通过滑轮连接到试验台上,并将腰尺固定在试验台上,调整装置使其保持平衡。

然后在腰尺上标记不同的长度,用于测量下落的时间。

接下来,用手将铅球提起至腰尺的某个高度,松手使其自由下落,并用计时器记录下落的时间。

重复多次实验,记录不同高度下的时间。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和计算,我们可以得出铅球下落的时间与下落高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通过绘制图表,我们可以得到一条直线,斜率即为加速度。

这样就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二:光的折射实验目的:观察和研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探究光的折射定律。

实验装置:光源、半圆透镜、平面平板玻璃、直尺等。

实验步骤:首先将光源接通电源,调整光源的角度和位置,使得光线射向半圆透镜的一侧,通过半圆透镜的折射,使光线射向平面平板玻璃。

用直尺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并记录数据。

反复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多组实验。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存在着固定的比例关系,即折射定律。

而这个比例关系就是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比值,即光的折射率。

这样就验证了光的折射定律。

实验三:焦距的测量实验目的:测量透镜的焦距,了解透镜的光学特性。

实验装置:光源、凸透镜、凹透镜、白纸、直尺等。

实验步骤:首先将光源与透镜呈现一定的角度,通过调整光源和透镜的位置,使光线射向透镜,经过透镜折射形成聚焦点。

将白纸放置在透镜的聚焦点处,移动白纸的位置,直到观察到清晰的像。

用直尺测量透镜与白纸的距离,并记录相关数据。

中考物理15个重要的实验和实验方法大归纳

中考物理15个重要的实验和实验方法大归纳

1实验方法大归纳一控制变量法 1. 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2 .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松紧、长短和粗细的关系。

3. 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4. 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5 .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6 .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7. 研究物体的势能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

8. 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长度材料横截面积的关系。

9 .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导体电阻的关系。

10. 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导体中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11. 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

二图像法 1 .用温度时间图像理解融化、凝固、沸腾现象。

2 .电流、电压、图像理解欧姆定律I=U/R、电功率P=UI 3 .正比、反比函数图象巩固密度ρ=m/V、重力G=mg、速度v=s/t、杠杆平衡F1L1=F2L2 4.压强p=F/S p=ρgh 浮力F=ρ液gV排、功、热量Q=cm(t2-t1)等公式。

三转换法的应用 1 .利用乒乓球的弹跳将音叉的振动放大;利用轻小物体的跳动或振动来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 .用温度计测温度是利用内部液体热胀冷缩改变的体积来反映温度高低。

3 . 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转化成测拉力的大小。

4 .通过研究扩散现象认识看不见摸不着的分子运动。

5 .判断有无电流课通过观察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来确定。

6 .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可以通过观察小磁针是否转动来判断磁场是否存在。

7 .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时,用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的数目来确定。

8 .研究电阻与电热的关系时,电流通过阻值不等的两根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无法直接观测或比较,可通过转换为可看见的现象(气体的膨胀、火柴的点燃等的不同)来推导出那个电阻放热多。

四实验推理法 1 .研究真空中能否传声。

2 .研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指导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指导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指导中考物理实验是考察学生实际操作和观察能力的重要环节。

下面我将为您提供一份中考物理实验操作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进行实验,并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实验名称:测量弹簧常数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弹簧的伸长量和所加力的关系,求解弹簧的弹性常数。

实验器材:1.弹簧:选用一个较长的弹簧,尽量保证其松紧度均匀。

2.弹簧挂钩:用于固定弹簧的一端。

3.垂直刻度尺:用于测量弹簧的伸长量。

4.弹簧压缩器:用于给弹簧施加不同的力。

5.重物:用于给弹簧施加力的负载。

实验步骤:1.将弹簧挂在弹簧挂钩上,保持弹簧垂直悬挂。

2.在弹簧的自然长度处,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并记录为L0。

3.使用弹簧压缩器,逐渐给弹簧施加力,并记录不同力下的伸长量L。

4.按照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负载并将其挂在弹簧下方,保持平衡。

5.重复步骤2-4,记录不同负载下的伸长量L和所加力F。

6.绘制力与伸长量的图像,并通过线性回归方法计算弹簧的弹性常数k。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前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并保证实验环境安全。

2.弹簧的悬挂应垂直且自然,避免外力干扰。

3.测量伸长量时,应尽量减小读数误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弹簧压缩器使用时要小心操作,确保力的施加均匀。

5.在测量不同负载下的伸长量时,需等待弹簧达到稳定状态后再进行测量。

6.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器材归位整理,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力与伸长量的图像,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通过线性回归方法,计算出直线的斜率,即为弹簧的弹性常数k。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所加力和伸长量成正比,弹簧的弹性常数是一个固定值。

总结:中考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准确的数据记录和分析,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实验技巧,还能够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并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同时,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和总结,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及方法归纳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中考物理实验操作及方法归纳实验步骤、操作、结论一、力学✧基础性天平测质量【实验目的】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

2)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游码的最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

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若左盘较高,平衡螺母向左拧;右盘同理),直至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左物右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

(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m物=m砝+m游)【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如图:62 g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目的】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实验步骤】●测量前: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

(沿测量方向水平调零)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0~5 N,最小分度值是 N。

测量时:拉力方向沿着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N。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目的】定量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实验步骤】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V1。

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和此时液面的示数V2。

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F1-F2)。

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G水=ρ(V2-V1)g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测定物质的密度(1)测定固体的密度:【实验目的】测固体密度【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块等。

【实验原理】ρ=m/v【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为 g。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为20 ml。

3)将石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得石块的体积为cm 3。

【实验结论】1)根据公式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为 2400kg/m 3。

2)多次实验目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2)测定液体的密度【实验目的】测液体密度【实验步骤】1)测出容器与液体的总质量(m总)。

2)将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体积V。

3)测容器质量(m容)与剩余液体质量4)(m剩=m总-m容)。

5)算出密度:ρ探究物质质量和体积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目的】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形成密度的概念。

【实验器材】量筒、天平、水、体积不等的若干铜块和铁块。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不同铜块和铁块的质量,用量筒测出不同铜块和铁块的体积。

2)要记录的物理量有质量,体积。

3)设计表格:【实验结论】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

3)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同。

4)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目的】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张硬纸板、细绳、剪刀等。

【实验步骤】1)探究当物体处于静止时,两个力的关系;探究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两个力的关系2)如图a 所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直线,这二力才能平衡。

3)如图b、c 所示,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物体上,这二力才能平衡。

【实验结论】➢力平衡的条件1)大小相等(等大)2)方向相反(反向)3)同一直线(共线)4)同一物体(同体)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目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器材】U形管压强计、大量筒、水、盐水等。

【实验步骤】1)将金属盒放入水中一定深度,观察U 形管液面高度差变大,这说明同种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2)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改变金属盒的方向,观察U 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这现象说明:同种液体,深度相同,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3)保持金属盒的深度不变,把水换成盐水,观察U 形管液面高度差变化,可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液体种类)的关系。

4)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注意】1)在调节金属盒的朝向和深度时,眼睛要注意观察 U形管压强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的变化情况。

2)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要保持金属盒在不同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目的】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器材】带刻度的均匀杠杆、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钩码和细线等。

【实验步骤】1)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值。

(研究时必须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才能记录实验数据)2)将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侧,改变钩码的位置或个数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所需记录的数据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4)把钩码挂在杠杆上,在支点的同侧用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重复实验记录数据,需多次改变杠杆所受作用力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多次实验,得出普遍物理规律)【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若动力和阻力在支点的异侧,则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若动力和阻力在支点的同侧,则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反。

【注意】1)实验中先确定杠杆受的作用力哪个是动力哪个是阻力。

2)实验必须尊重实验数据,不得随意篡改实验数据。

二、电学✧基础性(1)用电流表测电流【实验目的】用电流表测电流【实验器材】电源、电键、小灯泡、电流表、若干导线等【实验步骤】1)将电源、电键、小灯泡、电流表串联起来,连接过程中电键处于断开状态。

2)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在未知电流大小时,电流表选择 0~3A 量程。

3)闭合电键,观察电流表的示数,确认是否需要改变电流表的量程,然后记下电流的示数。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 A。

(2)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目的】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器材】电源、电键、小灯泡、电压表、若干导线等【实验步骤】1)将电源、电键、小灯泡连接在电路中,连接过程中电键处于断开状态。

2)将电压表与小灯泡并联连接,在连接过程中,电压表的正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正极,负接线柱靠近电源的负极,在未知电压大小时,电压表选择0~15V 量程。

3)闭合电键,观察电压表的示数,确认是否需要改变电压表的量程,然后记下电压的示数。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 V。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实验器材】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流表、开关、电池组、导线若干【实验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测定性11.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目的】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器材】电源、电键、电压表、电流表、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等。

【实验原理】R=U/I【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电键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处于最大值。

2)移动滑片到三个不同位置,记下相应的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

3)根据公式计算三次的电阻,最后通过求平均值得到待测电阻的阻值。

4)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作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测定小灯泡电功率【实验目的】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器材】电源、小灯泡、电键、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等。

【实验原理】P=UI【实验步骤】1)记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

2)如图所示连接电路,电键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处于最大值,电源电压要大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3)移动滑片,使得电压表的示数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记下此时的电流表示数,根据公式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4)改变滑片的位置,使得电压表的示数分别大于或小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记下相应的电流值并计算出相应的电功率,并观察记录小灯的发光情况。

5)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分担一部分电压,从而改变小灯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的电流。

探究性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目的】探究导体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器材】➢若干节干电池、电键、电压表、电流表、两个不同导体、若干导线等。

【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将导体甲连入 M、N两点,电键处于断开状态。

2)闭合电键,记下相应的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

3)改变电池的节数,再记下两组不同电压下对应的电流值。

4)用乙导体换甲导体,重复上述实验。

5)本实验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多次试验,得出普遍的物理规律。

【实验结论】1)同一导体,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同一导体,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为定值。

3)不同导体,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同。

4)滑动变阻器在实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中作用: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三、光学验证性14. 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目的】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和火柴等。

【实验步骤】1)记录凸透镜的焦距。

2)在光具座上从左往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3)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使烛焰位于凸透镜的 2f 以外(u>2f),移动光屏找像,在移动的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光屏上的成像情况,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清晰的像为止。

此时像的情况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测量并记录此时的物距和像距,再把像距、物距与凸透镜的 f、2f 相比较(f<v<2f)。

4)使烛焰位于凸透镜 f、2f 之间(f<u<2f),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

5)使烛焰位于凸透镜 f 以内(u<f)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得不到像,撤去光屏,眼睛在光屏侧可以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验结论】1)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 u﹥v成缩小的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u﹤v 成放大的像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器材】玻璃板、白纸、两支等大的蜡烛、火柴以及刻度尺【实验步骤】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直放一块玻璃作为平面镜。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一支等大、未点燃的蜡烛B。

3)移动玻璃后的蜡烛B,直到从玻璃板前各个位置看去,玻璃板后的蜡烛B上去好像点燃一样,这个现象表明了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