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概论课堂笔记整理

合集下载

社区概论课堂笔记整理

社区概论课堂笔记整理
四、发展过程分类
1、血缘型社区
2、地缘型社区
3、业缘型社区
五、地域分类(最常见、最通用的划分方式)
1、农村社区
2、集镇社区
3、城市社区
第二节农村社区
一、农村社区的含义
*农村社区是指居民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区域共同体。
*农村社区是最早出现的社区类型
二、农村社区的类型
1、农村社区的静态分类
*运用社会学理论研究社区,是社会学的一般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在社区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2、社区理论和社会学理论的主要区别
*社区理论是研究区域社会的理论,它属于社会学范畴,但它不一定运用于研究整个社会
*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学理论都能被用来研究社区
第二节社会体系理论
一、概述
*社会体系理论,又成为社会系统理论,它把社区作为一个社会体系(社会系统)来分析,将社区视为集中于某一地方而又比较持久的体系,许多个人、群体和机构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网络来加以分析。
强调要素有利于政治性社群
2、人口:指社群内按一定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聚居的人口群体
地域和人口是社区两大最基本要素
人是社区的主体,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一个社区的发展
社区人口状况的子要素主要包括: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人口结构、人口的分布与流动状况等
3、组织结构要素:指社区内部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方式
三、城市社区的特征
*本质特征就在于其规模大且密度高的人口以及非农产业活动在一定地域空间的集聚形式
1、城市社区的地域特征
*指坐落在城市地表的位置、范围及特点
2、城市社区的人口特征
*人口数量多且密度大
*人口质量普遍高于农村和集镇
*人口流动性极大

社区概况笔记期末总结

社区概况笔记期末总结

社区概况笔记期末总结本学期我们将社区概况作为一门课程进行学习,通过对社区的调研和研究,我们对社区的组成、结构、功能和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这篇期末总结中,我将对本学期的学习进行回顾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建议。

本学期的社区概况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社区概念与特点、社区居民的组成、社区的功能与作用、社区问题与发展。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我对社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社区概念与特点。

社区是指具有一定地理范围和人口规模,具有一定社会关系和共同生活环境的人群聚集的地方。

社区的特点是多样性和互助性。

社区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他们具有不同的年龄、职业和文化背景,但是他们通过相互合作和互助可以形成密切的联系和共同的目标。

其次,社区居民的组成。

社区居民是社区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他们是社区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

社区居民的组成包括老年人、青年人、儿童和移民等不同群体。

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的需求和利益,因此社区必须要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群体的需求,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三,社区的功能与作用。

社区的功能是多样的,包括提供居住环境、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

社区的作用是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合作和互助,促进社会和谐和发展。

社区还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组织,通过社区自治和社区参与,提升社区居民的组织能力和自治能力,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自主性。

最后,社区问题与发展。

社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教育、医疗、经济、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社区和政府共同努力解决。

社区发展的关键在于积极引导社区居民的参与和他们的主动性。

社区发展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社区居民的责任。

只有社区居民能够主动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才能够实现社区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通过与社区居民的交流和参观,了解了社区的真实情况和问题。

同时,我也参与了社区活动和志愿者工作,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并尝试解决一些社区问题。

通过这些实践,我不仅增强了自己的社区意识,还提升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

社区概论 笔记

社区概论 笔记

社区概论西方社会学家早期社区研究经历的几次方向性的变化?第一阶段:1800年前后到1915年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城市贫民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问题上第二阶段:1915年帕克发表《城市》一书为开端它是研究进入分析阶段的标志社会学家研究的重点从如何改善贫民的社会状态转向城市社区生活的生活的分析第三阶段:以1929年罗伯特.德林夫妇发表的有关美国中西部城市研究著作《米德尔顿》为标志研究转向以理论为基础的科学分析城市社区的社群和组织特征(1)社会群体的特征主要以地缘和利益为基础以利益或兴趣爱好为纽带的社会群体种类、形式愈趋多样化不排斥相互之间的感情交流解决矛盾、纠纷以理性契约和法律为主社会组织的特征组织数量众多、类型复杂组织功能的专业化组织结构严密的课程制小城镇社区功能(1)小城镇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2)小城镇是城乡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交流的枢纽(3)小城镇是调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3)小城镇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服务中心简述街道社区的特色(1)就行政角度的职能来说,街道办事处的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2)就社会职能的角度来说,街道社区是我国基层社会的重要载体(3)就社区自治区来说,通过居民委员会来加强和完善社区居民的自制体制(4)就社区建设来说,提倡辖区内各类企业、事业法人参与社区共建(5)就政治核心的角度来说,坚持中共产党在社区建设与管理中的领导位置社区理论和社会学理论的关系A.联系:研究社区理论属于社会学理论范畴运用社会学理论研究社区,是社会学的一般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在社区研究领域中的应用B.区别:社区理论是研究区域理论,它属于社会学范畴,但它不一定运用于研究整个社会并不是所有社会学理论都能被用来研究社区简述制约社区人口结构发展的因素(1)生物学因素出生性别年龄增长性别死亡差异生态环境因素一个社区的人口地域结构必然受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生态环境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这包括生产力、技术、生产关系、政治制度、文化、宗教等简述影响社区人口分布的因素(1)人类所处自然环境状况决定人口分布的基本轮廓(2)任何一种人口分布都是历史积淀的结果(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人口分布(4)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人口分布简述自然资源的性质(1)自然资源自身的自然属性和可利用的社会属性(2)自然资源的整体性和多样性(3)自然资源分布的广泛性和不平衡性(4)资源的有限性和无限性问题(5)自然资源的可再生性和不可再生性矿业社区矿业社区可持把握矿业生命周期,促使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变依托自然资源求发展的思维定式。

社区常考知识点汇总

社区常考知识点汇总

社区常考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知识点 1】社会工作的特点社会工作是帮助有困难群体的活动,与一般助人活动相比有许多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助人活动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助人活动,专业助人是它的第一个特点。

社会工作不是一般的助人活动,而是以困难群体为主要对象的、专业的、职业性的助人活动。

社会工作与一般的做好事、志愿服务有所不同。

在性质上,它是以服务于困难群体、以利他为目的的职业活动。

(二)注重专业价值专业价值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从事社会服务时所遵循的理念、指导思想和伦理。

社会工作强调平等之爱,要帮助所有有困难、有需要的人。

社会工作助人为乐,以帮助人作为自己的职责,在它的所有活动中充满了对人的尊重、对社会生活的热爱。

(三)强调专业方法专业方法是指本职业独特的、在许多情况下要经过专业教育和培训才能掌握的方法。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社会工作形成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等一系列独特的工作方法。

专业方法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特点。

(四)注重实践实践也称实务,是人们有目的的、参与或介入社会生活的活动。

社会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实践的,它通过对科学方法的运用,与服务对象一起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困境,增进其社会功能。

(五)互动合作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的过程是双方合作、共同面对困难、分析问题成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解决困难的过程。

社会工作是对人的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互动过程,也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一同工作”的过程。

没有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良好配合与合作,就很难有效地实现“助人自助”的目标。

社会工作者介入的大多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常常既需要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分工,也需要他们之间的合作,很多时候社会工作者也要与其他人员合作,共同解决服务对象所遇到的比较复杂的问题。

【知识点 2】社会工作的目标(一)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1.解救危难危难是因社会或个人原因,个体的身体受到严重损伤、个人的基本生活能力受到严重削弱,致使其自身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以致生命遭遇危机的状态。

夏建中《社区工作》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社区工作概述)【圣才出品】

夏建中《社区工作》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社区工作概述)【圣才出品】

第一章社区工作概述1.1 复习笔记一、社区的概念与功能1.社区的概念(1)社区的概念社区这个概念源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贡献,他因此而被誉为社区理论的创建者。

费孝通指出:社会是人际关系的综合,每一个社区都是一个社会,而社会却不是社区;社区是指在一个地方共同生活的人,是指一群聚集在一个地方分工合作的人,它是具体的,这群人之间的关系,即人际关系,构成社会。

(2)社区的社会学定义包括三个共同要素①地域性;②社会互动;③共同的联系纽带。

(3)社区概念的主要特征①共同性,主要指共同利益、共同文化、共同意识或价值观等;②非正式组织性;③社区内居民之间互动较多,对社区内的日常生活较为熟悉;④具有一些基本社会功能和一定规模;⑤地域性。

2.社区的功能社区也是一种社会系统,其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为社区成员履行着各种社会功能。

社区具有五大功能:(1)生产—分配—消费①生产—分配—消费是组织个人和其他资源进行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与消费的系统,这是社区的经济功能,也是社区最基本的功能。

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生产—分配—消费功能的决策已经越来越远离社区和个人,但是,我们还是应当记住以下几点:a.经济是社会的创造物,而不是天然地产生的;b.比起其他系统来,经济系统是最不具有内在道德的,其道德水平是由其服务社区好坏所决定的;c.经济服务于社区,不应当是社区为经济而存在;d.生产—分配—消费功能或者经济系统的结构是社区存在所必需的,但是,只有经济系统并不够,其他的功能必须同样发挥作用。

(2)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人学习和获得其社会的知识、共享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学习适合于社会提供的多种社会角色的行为的过程。

社区是在社会行为特定的结构和评判方面指导人们的最初地点,在社会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社会控制①社会控制是社区获得其成员对规定和禁止的社会角色、规范和行为的遵守的过程。

社会控制内在于社会或者社区中,这些规范和行为模式进入到组织成员活动的每一个方面。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及含考研真题(社区)【圣才出品】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及含考研真题(社区)【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十三章社区13.1复习笔记一、社区概述1.社区概念的含义(1)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一般包括以下四层含义:①社区占有一定的地域,其社区形态都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

社区之“区”并不是纯粹的自然地理区域。

社会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个“区”乃指一个人文区位,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结合。

②社区的存在离不开一定的人群。

人口的数量、集散疏密程度以及人口素质等,都是考察社区人群的重要方面。

③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某些共同的利益,面临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需要而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

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某些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及社区意识,构成了社区人群的文化维系力。

④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2)社区与社会的联系从社区定义的外延看,社区是社会的具体化,是一个特定的地域聚落。

(3)社区与社会的区别①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尽管纷繁复杂,都并不强调“共同”,社区则十分强调共同的亚文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化和共同的社区意识等等。

②社会不注重地域的概念。

社会空间通常是指人们活动的内容范围以及活动在其中的社会组织;社区空间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两者的结合,既为社区中人群的活动提供了组织空间网,也提供地理的活动区域。

③社区中的各种关系比社会的关系更紧密。

“共生”程度的差异是社区联系较社会更紧密的重要原因之一。

④社区的功能与社会相比具有更为明确和专门化的特征。

从社会结构上看,社区总是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的中观体系,社会中的人总是生活在一种甚至几种相互交织的社区内。

2.社区的类型(1)传统社区、发展中社区、现代社区或发达社区纵向角度考察的标准主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同时兼重时间因素,含有进化论的观点。

可归纳出三种类型:①传统社区。

主要指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曾出现过的社区的残余形态。

社会工作概论课堂笔记

社会工作概论课堂笔记

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第一节:什么就是社会工作:一:社会工作得内涵:(一):国际上关于社会工作得三种认识- 个人慈善事业-个人扶助社会贫困者与不幸者得专门事业。

- 组织活动-政府或团体活动- 专业服务-社会工作者协会(二):学者对于社会工作得五种界说:-科学艺术说、助人专业说、资源潜能说、综合服务说、政府组织说二:社会工作得定义:(一):(二)社会工作得一般性定义,专门从事社会服务得职业社会工作本质得深层内涵:1助人自助 2满足受助人得需要 3使服务对象提升自我能力“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社工得工作**:咨商与讯息提供,训练﹐组织学习过程;治疗,调解﹐协调与联系,陪伴﹐照料; - 法定代理,鉴定状况与表达意见,弱势群体代言(三)几个相关概念: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相似:都关注困难群体,提供各种物质与精神帮助;都致力于提高社会大众得福祉,创造稳定有序得社会生活环境。

区别:工作重点----社会福利侧重于政策、法规、制度建设+++社会工作致力于社会福利政策得具体落实;实施主体----社会福利得主要就是政府与当事人单位+++社会工作得主要就是社工机构与社工(及受助者)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相同:都就是对处于困难境地得人们提供帮助。

区别:性质---社保基本就是由国家法律规范得援助制度与措施,社工则就是具体、直接得援助服务活动;内容---社保属于收入或物质帮助,社工还要提供精神帮助;目标---社保得直接目标就是维持困难者得基本生活不至于发生危险,社工还有发展受助者能力得任务;对象---社保就是对个人及家庭而言,社工得对象非常广泛主体---社保得基本责任主体就是国家,而社工则就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双方社会服务与社会工作:相似:都为困难人群提供帮助;都就是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得实施方式与实施过程;社会工作在广义上可纳入社会服务得范畴,即广义得社会服务。

区别:专业性:第二节:社会工作得性质一、社会工作得专业特征:(一)专业得特征:**格林伍德(Greenwood)得五大专业特质**一套系统得理论;专业得权威;广泛得社会认可;伦理守则;专业文化。

社区工作重点笔记

社区工作重点笔记

长期目标兼顾起来。

⑥运用社会资源。

社区工作重视运用社区内的各种资源,更相信居民有不少潜能和能力有待进一步发掘和运用。

⑦政治性的特点。

社区工作的范围与政治有关系,与其他社会工作相比,社区工作是较为政治化的。

4、社区工作的社会功能:(1)社会福利功能立足社区居民的福利需要,开发和利用社区的社会福利资源,以解决社区的问题,改善社区的生活、促进社区的进步。

(社区募捐、社区基金、社区照顾、再就业培训。

)(2)社会服务功能社区工作中的社会服务是指国家无力满足或无法直接提供的,而企业又不愿意以非营利来实施。

(收费但不以营利为目的)(3)社会行动功能在于达到合力解决的社区问题,维权与增权,争取所需资源、改善社区环境及生活素质等目标。

(4)社会稳定功能在于维护社会秩序,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控制各种非稳定因素等方面。

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讲、社区工作的专业价值体系和基本原则。

考点:社区工作的专业价值特征;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

1、社区工作的专业价值特征:①以集体取向的人的价值和尊严。

人的尊严与价值强调重视人性、尊重人权,并使之转化成具体的权益。

社区工作以“社区”为介入单位和对象,通过居民的集体参与来从根本上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从而实现“集体增权”。

②以制度取向的社会正义。

社会正义体现在健全的公共政策和合理的社会制度两个方面。

社区工作重视社会制度对社会成员提供的平等机会和福利责任。

社区工作正是一种重要的方法,通过制度化的福利措施,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带来公平和平等的分配。

③以民主取向的社会参与。

通过民主参与实现个人的尊严和价值,维护社会正义,进而提升个人、团体的政治意识、合作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以互助取向的助人服务。

社区工作强调居民建立邻里关系、强化互相照顾、建立和谐的社区的重要性。

建立社区内的互助网络是社区发展的重要环节。

⑤以社会行动取向的工作策略。

通过社会行动改变制度化的歧视、剥夺行为、社会不公现象,进而维护社区居民的正当利益。

社区概论总结

社区概论总结

社区概论1、社区应该是与整个社会密切相连,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关系密切的社会生活群体或社会生活共同体。

社区的特征:(1社区是一个小社会。

(2社区是聚落的承载体。

(3社区具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4社区具有多种功能。

(5社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社区的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化、社会控制、社会参与、社会支持。

2、社区发展是指社区居民在政府机构的指导和支持下,依靠本社区的力量,改善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状况,解决社区共同问题,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

3、社区发展原则:(1民主过程原则。

(2全体参与原则。

(3广泛合作原则。

(4自下而上原则。

(5问题解决原则。

(6协调发展原则。

社区建设的意义:(1社区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基础环节,承担的社会管理事务越来越多,只有不断的建设好社区,才能促进社会管理的完善。

(2社区已经成为广大居民群众圣湖的家园,需要社区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只有不断的建设好社区,才能促进各种群体和睦相处。

(3社区已经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交会点,对化解社会矛盾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的建设好社区,才能较好的维护社会稳定。

(4社区已经成为新时期党和政府执政的重要基础,在咫尺党和政府履行执政使命上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只有不断建设好社区,才能把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落到实处。

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功能,巩固党在城市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扩大基层民主,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3责权统一、管理有序。

(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

(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1适应城市现代化的要求,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起一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

社区工作者基础知识点

社区工作者基础知识点

社区工作者基础知识点一、社区概论此部分备考需要了解社区的概念及基本特征、社区基本类型、功能等知识。

★社区的概念从现代社会学的意义上来看,社区的概念是指聚集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群体,依据一套社会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生活实体,是一个地域社会共同体。

从这一概念我们可以知道,社区是进行一定社会活动、具有某种相互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在特定的地域内,按照某种制度或规范从事着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活动,并由此形成的、具有从属心理的、具体的社会单位。

★社区的基本特征1.地域性社区是人群在一定的自然地域空间上的聚集。

一方面,它并不是一个无限大的区域范围,具有有限的地域空间;另一方面,社区还是一个人文的空间,在地域范围上,社区还是居民群众的社会心理空间,人类在这一空间上,还创造出了社区的特有文化。

因此,社区是我们地域空间和人文空间的结合,它体现了人类活动的地理区域和社会心理的维系空间。

2.共同性居住在同一地域社区的居民具有共同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有相同的利益,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自然形成了一个有组织的社区实体,并维护着共同的社区群体利益,以共同的方式处理问题,形成传统上的行为规范。

同时社区生活的共同性还在于,社区居民长此以往形成了共同的社区传统文化,特别的地域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等社区意识,形成了社区实体特有的内聚力,并以此作为社区居民相互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

不同地域的社区会有不同的社区文化形态。

3.互动性社区是一个微小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具体的、密切的,人们在地域社区中生活,相互之间的社会互动较多,人们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社区中,相互的协调和共性需要社区成员积极的往来、沟通与互动,才能达到一个良性的运行过程,才能为本社区的发展和功能的体现创造条件。

总之,社区是在一定地域中形成的,具有密切相互关系和意识的人们生活共同体。

地域和人群构成了社区的重要的基本要素,而人群的相互关系和互动则构成了社区的核心要素。

社区概论读书笔记

社区概论读书笔记

杨懋春先生的《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是一部带有民族志意义的作品,该书取材自作者出生成长的故乡——山东台头村,作者凭着自身的生活经历和超乎寻常的敏锐眼光抓住了传统农村社区个人依附于家庭,家庭连接成村庄组织,村际交往又依赖于各种家庭或家族和村庄组织这一逻辑架构,采用了逐级推延的分析方法,将研究目光聚焦于家庭这一初级群体和村庄这一次级群体以及村庄联合而成的村际组织范围,这是因为家庭、村庄、村际(市镇)这三个层次基本上涵盖了中国传统乡村生活的空间结构,同时又由于村内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占据了传统农村生民活动的大部分,因此杨懋春先生的这本书将家庭和村庄组织两部分内容作为全书的重点,动静结合地描述了山东台头村的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状况、社会组织类型及其冲突与调试,重点突出家庭和村庄各类组织的构成,互动及其在农村社区中的功能和未来发展趋势。

就是在考虑村际关系时,杨懋春先生也是抓住了农村社区生活以家庭为核心的特点,实在是抓住了乡村社会生活的本质。

一、全书的架构本书共分十五个章节,以静态描述台头村的自然环境和产业构成开始,重点突出了台头村家庭这一初级组织的类型,内部关系,家庭的经济功能和初级礼仪功能和教化功能和家庭的发展历程,而后用三章的篇幅展开村庄组织的相关论述,同样是从村庄组织的构成类型入手,对村庄组织的形成,领导人的选择和各种冲突矛盾逐一予以阐述和分析,最后以少年天喜的故事作为案例收尾。

最后有两个附录,一是台头使用的农具,另一个是日常的亲属称谓。

应该说,此书较全面地描绘了台头的生活全景,特别是以家庭为核心的活动和以村庄为核心的活动是全书的重点也是亮点。

二、写作目的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向读者呈现台头村的“整合的总体画面”,以促进文化理解,同时为乡村重建运动提供地方性知识。

因此写作方法、全文的布局和行文都是围绕这个目标进行的。

三、该书的贡献⒈长远性影响书中的台头村是以世纪初叶到40年代为场景的,是当时旧中国北方农村的典型代表,台头村的宗教信仰是西方文化和思想渗透的缩影,而家族和乡绅势力则是中国传统势力的象征,两者同时汇聚于台头村,正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大背景下中国沿海地区中西方思想和势力交锋的缩小版。

社区概论复习重点整理

社区概论复习重点整理

社区概论复习重点整理1、社会a.中国古书中的“社会”“社”就是一块地方的主人。

“会”就是集会。

两个字合起来就表示在一定的地方,于民间节日举行的演艺集会或祭神的庆祝活动。

后来发展为第二个意思,是指志趣相同者结合的团体即社会是许多人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聚集在一个地方进行某种活动。

b.西方社会学者对社会的解释唯实派: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之集合,而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唯名派:认为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是个人。

c.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的基本观点社会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生产关系是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最基本的关系。

d.个人认为2、社区“社区”一词最早由滕尼斯在著作《社区与社会》中提出,他认为社区是血缘亲族纽带的联合体;帕克认为社区是人群汇集的区域;伯吉斯认为社区的地域环境;何肇发认为社区是区域性的社会。

个人认为社区是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是一个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3、社区与社会的关系社区与社会即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社区定义的外延看,社区可被看作是地区社会。

但从社区概念的内含看,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1)社会中的各种关系纷繁复杂,不强调“共同”;社区十分强调共同的亚文化和共同的社区意识。

(2)社会不注重地域的概念,社区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的有机结合。

即为社区中人群的活动提供了组织空间,也提供了地理的活动区域。

(3)社区间的关系比社会中的各种关系更紧密。

(4)社区的功能与社会相比具有更为明确的专门化的特征。

社会中的人总是生活在一种甚至几种相互交织的的社区中。

4、社会组织人们对组织有多种定义,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人们总是倾向于认为组织是为达成某种特定目标而组成的次级社会群体。

5、社区组织指社区内有目的、有计划的建立起来的、具有一定功能的、为居民生活生产提供服务以及秩序维护的各种团体和机构。

6、社会阶层社会阶层是由具有相同或类似社会地位的社会成员组成的相对持久的群体。

社区概论总结

社区概论总结

社区概论总结一、社区的提出: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于1887年在著作《共同体与社会》中提出。

二、现代社区的特点1.非血缘化;2.非职业化;3.社区各部门、各领域分化程度提高;4.社区生活方式的非排他性特点.三、社区的概念:指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的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四、社区中三要素:由吴文藻提出的,包括人、地域、关系。

五、共同体的概念(传统社区的概念):由若干亲族血缘关系结成的社会联合,强调血缘纽带和联合。

六、社区的本质功能1.社会化功能:主要表现在社区的文化和体育活动,以及社区中的同龄群体会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有重要影响作用。

2.社会控制功能:社会软控制主要通过社区的宗教、邻里、社团组织实现。

3.社会参与功能:社区是连结个人与国家社会的纽带,个人通过参与社区活动感受社会的政治与文化。

4.社会互助功能:社区中专门满足帮助和服务的组织为社区提供稳定帮助。

七、区别共同体与社会(社区与社会的关系?)八、社区研究方法:(一)一般方法1.问卷调查法2.访谈法3.观察法4.文献研究5.实验法(二)专业性方法1.社会网络分析方法2.社区区位研究方法3.社区综合研究方法(林德夫妇在著作《中镇》中提出)4.社区文化研究方法5.社区权利研究方法(弗洛伊德·亨特在其著作《社区权力结构》中提出)6.社区制度研究方法九、社会交换网络类型:美国社会学家埃默森提出交换网络的三种类型。

1.独占性交换网络:一方独占某种资源,其他多方竞争,当竞争代价过大时,稀缺放回寻找占有方的替代者。

2.封闭型交换网络:是在同类资源的行动者之间形成的交换网络。

这种封闭网络系统具备平衡性,拒绝第三种资源占有者的加入。

3.多向垄断型社会网络:处于资源交换中心的一方因无法直接接触到交换方,此时中介方(连通方)获益最多,权利最大。

十、社区行动:指发生在社区,与社区生活有直接联系,有广泛参与性的社会活动或互助行为。

十一、社区行动类型:突发性(无组织、无法预见的社区行动)、习惯性(例行的、正常的社区事件,大都具有鼓舞作用)、创始性社区行动(没有发生过的,经人为设计的社区行动,表现为志愿性、民主性的参与)。

社区管理笔记整理

社区管理笔记整理

社区概述1、社区的涵义:●最早使用社区一词的是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他在1887年出版的《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首次使用了这一概念。

⏹社区是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所形成的关系密切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团体。

●美国社会学家R.E.帕克等人又赋予它地域性的含义(community)。

●1933年,燕京大学的学生将帕克的community翻译成“社区”。

●费孝通的观点:社区是指以地区为范围,人们在地缘基础上形成的互助合作的群体,用以区别血缘基础上形成的互助合作的亲属群体。

●普通的观点:社区是指地区性的共同体。

●社区是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相互交往的人群形成的具有共同生活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

2、社区的演变:第一阶段旧石器时代:流动性社区;第二阶段新石器时代:半永久性社区;第三阶段农业时代:农村社区;第四阶段工业时代:城市社区诞生。

3、社区阶层的划分:初级社区:自然村落、街道等;一级社区:一个城市、成片的乡村;三级社区:边缘相连、关系紧密的多个城市组成的城市群。

如华东地区等;四级社区:一个国家及共同体;五级社区:若干国家及国际区域地理范围内的人群共同体。

如联盟等。

4、社区的构成要素:地域要素:重要因素;人口要素:人口数量、构成和分布;组织机构:需要一定的组织结构来提供服务;社会心理要素:群体价值观和社区文化;公共设施:社区设施。

5、社区的功能:稳定功能、学习功能、服务功能、休闲功能、凝聚功能。

社区管理概述1、社区管理的含义:●关于社区管理的不同认识:⏹社区管理就是对人们赖以居住和生活的地域共同体的管理行为。

⏹社区管理的范围是居民委员会辖区。

⏹社区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

就是在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动员和依靠社区各方面的力量,对社区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规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的过程。

⏹社区管理的性质是自我管理。

是指在街道范围内,由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主导的社区职能部门、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区域性、全方位的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笔记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笔记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笔记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工作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类型社会工作的定义(一)社会工作的不同内涵专业性;过程论;艺术(技巧)论(二)社会工作的一般性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

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的关系。

社会工作的结构社会工作的构成要件(一)作为社会行动的社会工作过程(二)社会工作的要素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一)助人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二)社会工作的救难、解困和发展功能社会工作对维持社会秩序的意义(一)社会秩序及其对增进社会福利的意义社会秩序的涵义,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看社会秩序,社会秩序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正常生活的条件和获取福利的制度化途径。

(二)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的方式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通过预防问题保持社会秩序,通过参与制定和修订政策维持社会稳定。

社会工作对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之间关系的理解(一)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的一致与冲突(二)社会工作对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关系的处理第三节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实施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实施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接触问题,了解和确认问题,分析和诊断,提供服务,评估,终结实施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一)社会工作组织模式的涵义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是一个社会提供福利服务的基本方式,包括福利服务提供者的组织模式、受助者求助模式、资源获取模式和服务提供模式。

(二)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市场经济国家采取政府、民间结构和社区共同体提供福利服务的方式。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行政化的组织模式和行政性、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

三、社会制度对实施社会工作的影响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制度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受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的影响。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第一节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三、价值和反价值社会工作的价值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一)新教伦理与人道主义人道主义的实质,作为以人为中心的哲学价值理念;人道主义的内容;基斯—鲁卡斯的HPU的基本假设(二)社会福利理念社会福利的描述定义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美国社会工作操作定义的价值叙述、比斯台克的表述、泰彻的表述之间的异同泰彻的价值体系与操作定义的价值体比较接近。

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之社区概论知识汇总

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之社区概论知识汇总

第一讲概论第二讲什么是社区一、社区定义的多样化1、两次关于社区定义的统计社区被界定为群体、过程、社会系统、地理区划、归属感和生活方式等,只有一点是完全一致的:社区是由人组成的。

此外,这些定义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涉及到四个要素:地域空间、共同联系和社会互动。

二、社区概念的缘起1、滕尼斯的《共同体与社会》共同体是在情感、依恋、内心倾向等自然感情一致的基础上形成的,联系密切的有机群体,包括亲属关系、邻里、友谊关系;而社会是建立在外在地、利益合理基础上的机械组合的群体。

2、几点说明:1、在共同体中,人们的相互关系建立在亲密的、不分你我的私人关系基础上;在社会中,人们的联系则建立在目的、利益及以此为条件的人们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基础上;2、共同体基于生活的统一性原则;社会基于自由和理智的思考;3、共同体以血缘、感情和伦理团结为纽带,体现共同体生活的现实形式是家庭、乡村一级凭借和睦感情、伦理和宗教而建立起来的城市;社会的形式是诸如股份公司、大城市、民族国家一级整个市民经济社会和正在展开的工业社会,它们是基于常规、政策、公众舆论和特殊利益的联系;4、共同体按其本质是有限的、聚结性程度高,呈密集型,整体的统一是有机的;社会按其本质是无限扩展的,聚结性程度低,呈复合型,整体的统一是机械的。

3、滕尼斯共同体概念的社会关怀滕尼斯早期讲“共同体”是反对社会,而后来讲“共同体”是指导和改良社会。

他从“社会”的产物——商业、科学、理性、契约、男性气质、个人自由中看到了正面价值,看做一切过去留给人们的崇高的东西。

前期他断定现代文明必然衰落,晚期他认为文明在衰落,但会被一种崭新的文明所代替,他对于这个新文明是什么并未给出断言,并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确知,只是暗示社会中重建“共同体”的可能,一个最高、无限的“共同体”会使人类通过共同生活统一在一起。

三、最早的定义1、罗伯特·帕克的社区概念社区:表示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共同生活的群体,即地域群体。

社区备考知识点总结

社区备考知识点总结

社区备考知识点总结一、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防和外交政策等各个方面的基本情况1.1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是国家的元首。

政府机构包括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等。

1.2经济发展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总量第二大的国家,主要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改革开放和不断推进的经济结构调整,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1.3社会文化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文化多元多样,社会风貌丰富多彩,文化事业发展迅速。

1.4国防政策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保卫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

1.5对外关系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推动国际合作。

二、中国的经济基本知识2.1基本概念经济是指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一系列经济活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和国民经济总体繁荣的过程。

2.2经济体制中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特点是公有制和私有制的结合,政府和市场的调节结合,经济活动的基础是市场经济。

2.3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依靠改革开放和不断推进的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2.4经济政策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的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5产业结构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合,其中第三产业发展较快,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2.6对外经济贸易中国积极开展对外经济贸易合作,推动国际贸易的平衡发展,加强对外投资和对外经济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三、国家经济分布结构3.1地区经济中国的地区经济分布结构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并力求推动东部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中部地区的经济实力提升,西部地区的开发与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社区纵向格局的研究:沃伦着重分析了社会宏观体系对地方社区的影响,以“社会纵向格局”的概念来分析现代社会
第二阶段以1915年帕克发表《城市》为开端,它是社区研究进入分析阶段的标志
第三阶段以1929年罗伯特·德林夫妇发表的《米德尔顿》为标志,研究转向以理论为基础的科学分析
第2节社区的要素
1、什么是社区要素
1、指那些构成社区的或使其成为社区的基本要素
2、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化
2、社区的基本要素
1、地域:是一个社区已存在的物质载体,涵盖了其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条件
4、文化要素:包括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村规民约、生活方式、交际语言、精神状态、社区归属(依赖)与社区认同感
3、相互关系:四者构成了社区的基本要素,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缺少了某个要素或各要素间不协调,社区都会出问题。
第3节社区结构
1、定义:是社区内各构成部分内部及其相互之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构成方式。
2、小城镇是城乡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交流的枢纽
3、小城镇是调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
4、小城镇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服务中心
第五节我国的街道社区
一、街道社区的历史沿革
1、建立和初步发展阶段(1949-1966)
1954年《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规定了街道办事处的三项任务
2、恢复性发展阶段(1976-1987)
代表人物:美国学者W.萨顿和J.柯拉渣
2、社区副体系
这一理论将社区视为大社会的副体系
代表人物:R.L.沃伦
3、社区纵向格局和横向格局
沃伦在分析宏观体系和社区副体系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纵向格局和横向格局的概念
社区的纵向格局是指社区内各种社会组织和副体系同社区之外相应体系、组织之间的结构功能关系
社区的横向格局是在同一个社区内各种组织和子系统彼此之间的结构功能关系。
四、发展过程分类
1、血缘型社区
2、地缘型社区
3、业缘型社区
五、地域分类(最常见、最通用的划分方式)
1、农村社区
2、集镇社区
3、城市社区
第二节农村社区
一、农村社区的含义
*农村社区是指居民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区域共同体。
*农村社区是最早出现的社区类型
二、农村社区的类型
1、农村社区的静态分类
四、小城镇社区的结构
1、人口结构
*数量、素质、年龄构成
2、小城镇社区的家庭结构
*家庭数量不断增多
*家庭结构核心化
*家庭生产职能社会化
3、小城镇社区的经济结构
*小城镇融城乡于一体,经济上兼有城乡经济结构的特点
*农副产品集散地、工业基地
*城乡交换的枢纽和桥梁
*服务业的发展
五、小城镇社区的功能
1、小城镇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
3、文化功能
4、社会保障的功能
一、城市社区的含义
*城市社区是人口高度集中,居民以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具有综合性社会功能的社会区域共同体。
二、城市的起源
1、城市产生的条件
*代表性观点:防御说、私有制说、阶级说、集市说、地利说
*城市产生的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及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城市产生的社会基础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城市产生的经济原因
*土地
*地理位置
*地域范围
2、人口特征
*数量和密度要远低于城市社区
3、组织特征
*社会群体和组织在数量和质量上简单化
*家庭是社区群体和组织的最基本单位
4、文化特征
*维护和延续传统经验
四、农村社区的结构
1、农村社区的人口结构
*农村人口数量:解放前89%,解放后70~80%,第五次人口普查63.94%;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1、基本服务区
2、在生活资料分配过程中履行次要功能的社区
3、工业城镇
4、缺乏自身明确经济基础的社区
二、纵横分类
1、纵向的分类:传统社区、发展中社区、现代社区或发达社区
2、横向分类:法定社区、自然社区、专业社区
三、功能型社区:
*这种分类方法在二战以后欧美一些学者中间以及我国一些学者中间比较流行
经济型社区、文化型社区、旅游型社区
三、城市社区的特征
*本质特征就在于其规模大且密度高的人口以及非农产业活动在一定地域空间的集聚形式
1、城市社区的地域特征
*指坐落在城市地表的位置、范围及特点
2、城市社区的人口特征
*人口数量多且密度大
*人口质量普遍高于农村和集镇
*人口流动性极大
*人口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
*人口异质性强且差别大
3、城市社区的社群和组织特征
*运用社会学理论研究社区,是社会学的一般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在社区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2、社区理论和社会学理论的主要区别
*社区理论是研究区域社会的理论,它属于社会学范畴,但它不一定运用于研究整个社会
*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学理论都能被用来研究社区
第二节社会体系理论
一、概述
*社会体系理论,又成为社会系统理论,它把社区作为一个社会体系(社会系统)来分析,将社区视为集中于某一地方而又比较持久的体系,许多个人、群体和机构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网络来加以分析。
第1章社区
第1节什么是社区
1、社区的含义
1、社区概念的提出
①源于滕尼斯(德)的《共同体社会》
②社区:情感意志占优势,血缘关系为纽带
社会:理性意志占优势,契约关系是其联系
③社区划分为三类:地区社区
非地区社区(精神)
亲属社区(血缘)
2、社区的定义
①滕尼斯(P31)②帕克③米切尔④希勒呈⑤地域观点:一个地区内共同生活的有组织人群⑥台湾香港学者
*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分成平原村、山村、草原村、沿江湖海村、内陆村等
*根据农村社区聚落形态的差异,可以分成散村和集村
2、农村社区的动态分类
*根据农村社区经济活动的性质,可以分成:农业村(种植业)、林业村、牧村(畜牧业)和渔村等
*按社区人口聚居规模,可以分成:基层村和中心村
三、农村社区的特点
1、地域特征:
*通过与农村和城市相比较而获得的地缘区位
2、人口特征:*人口密度*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流动
3、组织特征
*种类较农村社区丰富
*以地缘为基础
*组织结构:有与其发展相适应的感性和理性成分并存
*内容构成来看,现代型与传统性交融和冲突
*社会心理的构成来看,呈现开放性和保守性兼容的态势
强调要素有利于政治性社群
2、人口:指社群内按一定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聚居的人口群体
地域和人口是社区两大最基本要素
人是社区的主体,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一个社区的发展
社区人口状况的子要素主要包括: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人口结构、人口的分布与流动状况等
3、组织结构要素:指社区内部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方式
二、社区体系理论的特点
*范围性:社区的物理范围、地理范围、社会的和心理的范围
*结构性
*互动性
*关联性
三、社区体系理论类型
美国学者I.T.桑德斯1958年出版的《社区》一书,分析了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社区包含的体系,在他之后又有许多学者运用体系理论研究社区。
1、交往场地理论
交往场地理论把社区视为交往互动的场地,强调社区的社会要素
1、社区研究在美国早期社会学研究中占着极重要的位置,美国芝加哥学派就以研究人文社区而闻名于世的
2、同一时期,美国学者德林夫妇又开创以小镇韦研究对象的综合研究
3、20世纪50年代以来,再美国社区研究中,社区权利的研究成为重要内容之一
三、社区理论和社会学理论的关系
1、联系:
*研究社区理论属于社会学理论范畴
1979年人大重新公布1954年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标志着街道管理体制的全面恢复。
工作重点为经济建设中心任务服务
3、从社区服务到社区建设的新时期
*社区服务概念的提出
*武汉座谈会、杭州经验交流会
*1993年13部委《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的意见》
*1996年上海城区工作会议,标志着社区服务这一单项性的工作开始转到整体性的社区建设与社区管理
*农村人口的构成:年龄构成,劳动年龄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较城市低,少年儿童比例比城市高;性别结构,男女性别比明显高于城市社区和小城镇社区;文化教育,水平低、文化层次低;职业结构,单一。
2、家庭结构
*家庭规模
*家庭类型
*家庭关系
五、农村社区的功能
1、经济功能——农村社区最重要的功能
2、政治功能:贯彻执行法律和政策,进行社区建设,开展基层管理
2、城市是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
3、城市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及科学技术中心
4、城市是社会前进的基地
六、城市社区建设的典型案例(补充)
镇江天津北京上海沈阳南京青岛江汉
第四节小城镇社区
一、小城镇社区的含义
*小城镇社区是指发展规模较小、集中程度较低,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具有多种社会功能的社会区域共同体。
自然、社会条件直接导致城市的产生
剩余农产品
农业生产第二、三产业城市
力的发展剩余劳动力
2、早期城市的发展状况
*早期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地中海沿岸和印度河之间的广大弓形地带
*中国在公元前21世纪至前17世纪出现历史上第一个奴隶王朝,为保护财产和镇压奴隶开始修建城池
3、早期城市的特征
*规模、非农人口、农业剩余产品的征收、有象征意义的公共建筑、文学和数字、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雕塑艺术、远距离贸易、居民角色
*城市社区居民从“住所认同”到“社区认同”,前提条件是社区的环境与质量的状况
四、城市社区的结构
1、地域结构:城市社区的地理位置;城市地域内部出现的不同组合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