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二、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 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常见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于(续)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 “在””、“从”。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 战》——在
例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在……中
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二 章》——从
于(续)
例句: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 纳谏》——在
例句: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 记》——在
指学过的知识)(《论语》)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代人,他,
指曹刿。)(《曹刿论战》) 例句: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代人,他,
指吴广。)
之(续)
例句:闻之,欣然规往。(指代渔人进桃 花源这件事。)(《桃花源记》)
例句: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 去。(指代小石潭的情景。)(《小石潭 记》)
则(续)
6 .表示因果或承接关系。可翻译成“就”。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
辟患而有不为也。(《鱼我所欲也》) 7.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例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 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例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例句:孔子云:何陋之有?(《陋 室铭》)
例句:莲之爱 《爱莲说》
例句: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爱莲 说》
之(续)
(4)在句中表示定语置后,即定语后 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例句:马之千里者。《马说》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
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例句: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
其(续)
例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则》——他的,代可以做老 师的那个人。
例句: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狼》 — —它的,指狼的。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备战2021年中考语文考点一遍过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文言文阅读的重要考点。
其中,“文中的”这一限制条件表明,中考主要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综观近几年中考试题可知,从总体上来看,对文言虚词的考查着眼于应用。
题型上一般为客观选择题,要求考生辨析加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或正确与否。
题干多表述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是”。
形式一般为“四组八句”,多是从文言语段和教材中各选取一个句子组成一个选项。
除这种形式外,也有“四组八句”都选自所给文言语段的情况。
虽然文言虚词的意义较多,用法灵活,但是考生如果能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寻求规律,抓住重点和难点,形成一定的推断技巧,就能正确答题。
另外,考生要立足教材,结合经典例句,进行归纳整理,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吾妻之美我者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受任于败军之际C.夫君子之行夫战,勇气也D.俭以养德不以物喜【答案】C【解析】C项,二者是“句首语气词”;A项,结构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B项,给/在;D项,用来/因为。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教案3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教案【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考试说明】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
这里“文言虚词”的概念沿用传统提法。
“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
【命题细目】所谓“用法”,包括弄清(1)虚词的词性.(2)语法作用.(3)与现代汉语的对应关系。
我们可从两个角度把握考纲要求:一,是“常见”.明确了考查的范围,江苏2009年《考试说明》列举了1 5个虚词,这是高考的主要考查内容;二是“在文中的用法”,强调“在文中”.主要是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分析虚词用法的能力,而不是要求对虚词用法进行单纯记忆。
因此应对文言虚词考查.不能仅靠死记硬背,而是应当通过阅读实践.把虚词放到语境中去把握。
综观高考文言虚词考题.呈现以下一些走向。
1.考查的方式,最常用的是比较.即挑出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与用法.题干要求判断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的异同,有时也可以在题干中给出示例.要求寻找与示例用法相同的选项。
题型设置上多为四个选一。
因为虚词运用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这样设题可以降低难度.把重点放在语境分析与实际运用上,并且可以考查同一虚词的多种用法。
2.考查的范围.均严格遵循当年考纲规定.同时对极其常见的虚词作多次重复的考查.如“以”“因”等字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就很高。
3.考查的数量.不同年份考查的虚词个数不同,有时集中辨析一个,有时比较多个虚词。
4.考查的角度.要求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解题,即解释虚词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和语法功能,包括词性和成分。
5.与文言实词考查分分合合。
2004至2006三年兼考实词和虚词,2007至2008两年则没有直接考虚词。
2009年则打了一个滑边球,即“率”字貌似实词,实乃虚词。
根据现在高考试卷结构安排.文言实词和虚词不可能同时考查。
江苏卷最近两三年未单独设题,却放在句子翻译中考查。
6.紧扣教材。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考点阐释】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其中常见文言虚词,是以考纲列举的18个文言虚词为重点: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在文中的用法,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的能力。
文言虚词数量虽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
考查这些虚词,不要求刻板的记忆,只考查考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理解并分辨出其不同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考点梳理】例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乃不敢引疾B.御制诗以纪其事臣乃敢上壁日削月割,以趋于亡C.四海好学能文者D.去而人爱思之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临清流而赋诗【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A项中乃均解释为才;B项中第一句以解释为来,表目的,第二句以表示顺承关系;C项第一句中的者表示人,第二句中者为助词,和后句中的也构成判断语气;D项第一句而表示折关系,第二句而表示顺承关系。
【答案】A例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伟即变前狱,至四五,卒之付御史决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以讽谏A.且则所B.以于因C.且则因D.以于所【解析】本题采用6个虚词选词填空的方式进行考查。
处说的是王尧臣为避嫌疑就将刘敞列为第二名。
以,介词,表原因,合乎句意;且不合适。
处是说范伟在刘敞被召还之后翻供的次数至四五次之多,用介词于,组合为至于,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则,连词与副词用法均不通。
处说刘敞侍奉英宗讲读时引经据典来讽谏,虽然因与所都有凭借的意思,但句中凭借的内容在前、行为目的在后,用因字更为恰当;所凭借的内容大都在后。
【答案】B从历年高考文言虚词的考查来看,命题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在第卷中进行考查。
近几年来一直采用比较的方式,即挑出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与用法,其特点是将8个句子分为四组,要求考生比较,判断每组两句中虚词用法的异同,其中每组的第二个语句一般出自教材相关的篇目。
高考文言复习总结:-理解常见实词与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命题趋势
近年全国各地高考题文言文阅读常 采用选择题的形式,主要有这些方式:
(1)选择正确的解释(意义); (2 相同的; (4)选择符合某一实词现象的; (5)比较两句中的同一个词的词义异同。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主 要指的是以下几种情况的理解能力: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
听:准许
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
迫:逼近
C.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 壁:营垒
D. 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度:考虑
D项“度”解释为常态,容度。《史记》选 读中的《刺客列传》“群臣皆愕,尽失其度”。
二、 确认词在文中用的是古 义还是今义
文言文中有些词,古今字形相同 而意义用法已不同,有时差别细微, 容易被忽视,对这类词要格外小心, 不能用今义去解释。
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振作
B、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 收留
C、访复以舟师造湘城
前往
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 愉快
C(A应为通‘‘赈”“赈济”;B应为“抓获、 扣留、收监”;D应为“高兴地降服”) 最佳 选项C项。“造”通过回忆,老师讲过“造访” (拜访)“造诣”(达到某种水平)等词,可 见“造”有“往”“到”之意。
6、对下列句子中加音点为t的uò,词放语荡解 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寓富阳,抑郁无聊
生产:古
无聊:精神无所寄今托异义 意
B、益跅弛,不问生产
为“谋生 之业”
生产:生活与财产
C、殆不自觉也
自觉:自己意识到
D、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生平:有生以来,平素
【虚词考点探究】
1.考点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 文中常见的意义和用法。虚词包括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拟声词、代词。
文言文中18个虚词的含义
【既···且】又···又“三军既惑且疑” 【且···且】一边···一边 “且战且退”
副词 暂且、姑且 (表时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孔雀东南飞》
将、将要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游褒禅山记》 “且为之奈何”“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主谓之间:❶逆接关系:但是、却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❷假设:如果“相鼠有皮,人而无义,人而无义,不死何为?”
状动之间:修饰关系,不译。(“而”两边的动词关系不平等,主次关系) “弃甲曳兵而走” “(烛之武)夜缒而出”“(荆轲)倚柱而笑”
代词:通“尔”
1、顺接,就、便、那么···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助词
1、句末,了、呢、啊(常与其他语气词联用)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2、句中,表停顿,不译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师说》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赤壁赋》
3、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地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阿房宫赋》
❶作状语,可放动词前,也可放动词后(后置)。“树之以桑”
❷可省略宾语。“五十者可以衣帛”
❸宾语也可前置。“一言以蔽之”
【固定搭配】
[有以]有可以用来···的东西 [无以]没有可以用来···的东西 [可以]可以用···来 [所以]之所以···的原因 [是以]因此
两谓词间,译为:而且、并且//来、用来、不译
《过秦论》
1、动词,像,好像。 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1. “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至如”等。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这种用法的 虚词还有“噫”、“呜呼”等。 ④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师说》) “是故”表事情的关联,可译为“因此”。这种用法的虚 词还有“是以”、“虽然”、“然则”、“盖”等。
专题十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 义和用法
◎考纲阐释◎
考纲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内容 能力层级:B 级(理解) “常见文言虚词”,以考纲列出的“而、何、乎、乃、其、 且、 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8 个常 见文言虚词为重点。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理解,是指对阅读 考纲 材料中出现的文言虚词能根据上下文语境准确把握其用法和意 阐释 义,并能加以解释。“在文中的用法”,是相对在词典中的词 条 义而言的。强调“在文中”这一范围,主要是考查考生在具体 语 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考点 考纲要求掌握的 18 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见本书的附 分布 录四)
(2)全部选自材料:从阅读材料中选出 8 个句子,编成 4 组,
选出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或相同)的一组,一道题考 4 个虚词 (2007~2011 年试题)。 (3)选出阅读材料中 4 个含有相同虚词的句子,判断含义和 用法相同的两句,一道题考一个虚词。
附:2004~2011年广东高考“常见文言虚词”考查情况一 览表
)有
)
)日参省乎己,非 )后行,
)思也。三思而⑥(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因、于、与、则、者、之)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因、于、与、则、者、之)十二、因(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
(《核舟记》)译文:无不是就着材料原来的形状模拟各种事物的形象。
②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
译文:所以凡是要做事就一定要遵循法令制度来行动,改革制度的人要根据时势而变通!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译文:善于打战的人会根据形势把战争朝着有利的方向引导。
④我欲因之梦吴越。
《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文:我想根据这(传说),梦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2.依靠,凭借。
①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屈原列传》)译文:又凭借丰厚的钱财贿赂(在怀王手下)当权的大臣靳尚。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译文:依靠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却损害他,是不仁义的。
3.表条件,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鸿门宴》)译文:不如趁此机会好好地对待他。
②因击沛公于坐。
(《鸿门宴》)译文:顺着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
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译文:秦国趁着胜利的机会,宰割天下的土地,分裂各国的河山。
4.表方法。
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通过宾客到蔺相如门前谢罪。
(二)连词1.表原因。
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译文:由于(因为)建造玉清宫,砍伐山中的树木,获得建造的材料,砍伐地方(面积),人人都见得到。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谏太宗十思书》)译:施加恩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赏罚不当。
(二)副词。
表承接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
(《赤壁之战》)译文:于是拔刀砍断面前放奏章的桌子。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蔺相如于是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
③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
(《段太尉逸事状》)译文:(太尉)于是开导他们说:“郭尚书难道亏待你们了吗?④因招樊哙出(《鸿门宴》)译文:于是招樊哙出来。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九、代入筛选法
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
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中去理 解,挑选其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答案。 如理解“乐其无已乎”一句中的“其”字。在 文言中,“其”除了代词外,还表语气,如“吾其
还也”,表婉商,译成“我们还是……吧”;
如“其可怪也欤”表反问,译成“难道…… 吗?”;如“其皆出于此乎”表推测,译成“大
概……吧”等。在这里,“乐其无已乎?”是个反
问句,表达的意思是肯定的。代入“快乐难道没有
穷尽的时候吗?”最合适。因此推断“其”表反问
语气。“其孰能讥之乎”与此同,两个“其”的用 法是相同的。
答题思路
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
代入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辨别、确认 提醒: 熟记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 了解课文出处并理解正确是成功的关键。
①其李将军之谓也。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③吾其还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①“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②“其”表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 ③“其”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五、看具体语境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 必须联系语境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解答此题,先要确定“以”的词性,然后作具体分析。可 采用“删除法”,删除“以”字,例①④句意表达受到影响, 例②③句意表达则不受影响,由此可推断例①④“以”是介词, 例②③“以”是连词。再作具体分析,例①“以”表凭借某种 身份,例④“以”表动作行为所用得工具,两者的意义不相同。 例②③“以”都是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 的关系,两者的意义完全相同。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文中的虚词是指那些没有具体意义的词语,但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修饰和补充等作用。
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有18个,包括了助词、连词和语气词。
下面将逐个介绍这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 之:表示所属关系或动作的结果。
例如:“吾父之书”表示“我父亲的书”;“食之”表示“吃掉”。
2. 乎:用于疑问句中,表示问句的语气。
例如:“何以言之乎?”表示“怎样才能说得清楚呢?”3. 者:用于句尾,表示动作的主体。
例如:“吾行者”表示“我去”。
4. 矣:用于句尾,表示肯定或停顿的语气。
例如:“已矣”表示“已经了”;“行矣”表示“可以走了”。
5. 也:用于句尾,表示肯定或加强语气。
例如:“吾也能来”表示“我也会来”。
6. 与:用于句中,表示动作的对象。
例如:“与人为善”表示“与人做好事”。
7. 乃:表示转折、结果或连词。
例如:“是乃”表示“就是”。
8. 以:表示手段、理由或目的。
例如:“以此为证”表示“以此为证据”。
9. 于:表示时间、地点等。
例如:“于今日”表示“在今天”。
10. 皆:表示全部或都。
例如:“皆知此事”表示“大家都知道这件事”。
11. 自:表示起点或动作来源。
例如:“自此”表示“从此”。
12. 若:表示条件或比较。
例如:“如此”表示“这样”。
13. 将:表示将来的动作或推测。
例如:“将行”表示“将要去”。
14. 乎:用于句中,表示疑问或反问。
例如:“明声乎?”表示“你明白吗?”15. 固:表示肯定或强调。
例如:“固然”表示“确实如此”。
16. 亦:表示也或同样。
例如:“亦可”表示“也可以”。
17. 焉:表示地点、程度或方法等。
例如:“何以?”表示“怎么样?”;“焉得”表示“怎么能得到”。
18. 哉:表示感叹或疑问。
例如:“何其喜哉!”表示“多么高兴啊!”这些虚词在文言文中起到了连接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作用,丰富了句子的表达方式,使句子更加丰满和传神。
在学习和理解文言文时,对这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有所了解,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的句子。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主讲人:张友彬
一【而】 ěr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或“并且” 。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可是”“然而”。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7.表示因果关系, 8.表示目的关系, (二)用作代词,通“尔”,第二人称,译为"你的"; 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三)复音虚词 1.【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 “罢了”。 2.【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 意思。 3.【既而】不久,一会儿。
十六【则】zé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 “就”“便”“原来 是”“已经是” 2.表示假设关系, “如果”“那么”“假 设” 3.表示并列关系, “就” 4.表示转折关系, “可是”“却” (二)副词,用在判断句中,加强判断语气。 可译为“就是”
十七【者】zhě
助词 1.“……的(人、事、情况)” 2.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往往构 成判断句 3.放在时间词后面,起补足音节的作用 4.放在数词后面,可译为“个”“样” 5.放在后置的定语之后,相当于“的”
十一【也】yě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三)复音虚词 1、【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 感叹或反诘之意。 2、【也欤】表示感叹,相当于“啊”
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及解释
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及解释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历史和人文氛围。
在阅读、研究和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虚词。
虚词是指在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它们起到衔接句子结构、表达语气、表示态度等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及解释。
一、副词“之”1. 在名词前面修饰名词时,表示所有关系。
例如:“此人之勇”即指这个人的勇气;“物品有名於市者”即指商品在市场上有名望。
2. 作为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助词,表示动作或状态达到一定程度。
例如:“众人皆惊之”即表示众人都被吓到了;“喜乐再三之后”即表示喜乐已经多次发生了。
3. 在某些特殊结构中使用。
例如:“不知尔之行也”中的“之”表示对方;“兹事体大,须得各位先生共商之”。
二、副词“乎”1. 表示疑问或反问。
例如:“何以教孩子乎?”即表示询问如何教育孩子;“人谁无过乎?”即表示每个人都会犯错。
2. 在句中充当语气词,表达强调、感叹或请求。
例如:“知耻近乎勇”即表示知道羞耻是靠近勇敢的;“无边不入乎”即表示请求某物。
三、副词“者”1. 作为作者说明身份的标志。
例如:“孟子曰:吾不见至德之大者”。
2. 引导句子,表示原因或结果。
例如:“位卑未敢忘劳苦,言甘常思宽身耳”即表示因为地位较低才有奋斗的动力;“心广者易交友”,说明心胸开阔的人容易交朋友。
四、副词“乃”1. 表示结果或推理。
例如:“丈夫学以致用,事乃成也”即指通过学习来实现目标;“彼既与我志同道合,吾岂能相信其奸邪乎?”2. 表示递进关系。
例如:“他一路上赞美了好几次我的博学多才和机智敏锐,而我这时乃情绪低落。
”五、副词“皆”1. 表示全体、全部。
例如:“百里奚皆倒戈而走”即表示所有的百里奚都转向逃跑;“古人众为一体,皆注重礼仪”。
2. 表示强调或肯定。
例如:“吾兄已无恋居之心,全力支持此次出使”即表示完全支持。
六、副词“可”1. 表示可能性。
例如:“似乎我这样看是有道理的”;“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虚词是指没有实际意义或难以具体指代的词语,主要用于语法功能或句法结构的表达。
文言文中有许多虚词,其中常见的有义助词、状助词、声助词、副助词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文言文中常见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义助词1. 之意义:表示动作的发出方和受事方的关系,通常译为“的”。
用法:在句子中作为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
例如:“秦之破楚也,三月而后得胜。
”(《史记·秦始皇本纪》)2. 乎意义:表示疑问或加强语气,通常译为“吗”、“啊”、“呢”等。
用法:在句子中独立使用,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中。
例如:“苍天乎,弄璋之善者也。
”(《左传·哀公十六年》)3. 而意义:连接并列的词语或短语,通常译为“而且”、“却”等。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连接两个并列的词语或短语,起承接作用。
例如:“吾闻之诚多而碎者乎,望诸弟!”(《左传·文公八年》)4. 乃意义:表示结果或推断,通常译为“于是”、“因此”。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引起结果或推断,常与“故”相对。
例如:“深构念也,故行自守以好谨,乃知君子之于国也。
”(《礼记·中庸》)二、状助词5. 也意义:表示肯定、感叹、提问、推测等语气,通常译为“了”、“啊”、“吗”等。
用法:在句子末尾或句中独立使用,用来表示语气。
例如:“明乎哉!礼之有恒,民之有穷也”,(《礼记·大同篇》)6. 焉意义:表示动作、状态的场所,通常译为“在”、“往”。
用法:在句子中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进行的场所。
例如:“斥之东南隅焉,具之以闾巷。
”(《周礼·春官宗伯》)7. 兮意义:表示语气的停顿和思索,通常译为“啊”、“呀”等。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表示思索、停顿等语气。
例如:“有德者,先古之达人,师古之贤人。
兮,未有尝见之;然灵然致之。
”(《老子》)8. 矣意义:表示语气的断定或肯定,通常译为“了”、“呀”等。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表示完结、断定或肯定的语气。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若、所、为、焉、也、以)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若、所、为、焉、也、以)七、若ruò(一)连词(1)表另提一事。
至,至于。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齐桓晋文之事》)至于一般老百姓,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也就没有固定的道德观念。
(2)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①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译文:今天如果休了她我就以后终身不再娶了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么敢拿(灭郑)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译文: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向他面北朝拜称臣呢!④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赤壁之战》)译文:如果能占为已有,这是开创帝王之业的凭借。
(3)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带领一万人或者一个郡投降的,封为万户侯)(4)和,与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仇(《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希望斩取吴王和吴国将军的头,以替父亲报仇。
(二)代词1. 第二人称。
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你们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译文:你进去上前去祝寿,祝贺完毕之后,请求舞剑②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译文: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译文: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④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你的)译文: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呢?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求鱼也。
译文: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象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
②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hú sù,若无罪而就死地。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而、何、乎、乃、其、且)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而、何、乎、乃、其、且)一、而(一)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又”、“和”、“与”或不译。
例: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
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2.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译文:楚怀王起了贪心,并且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译文: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接着”、“就”、“才”或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把它丢在地上,拔出剑砍,使玉斗破碎。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赤壁赋》)译文: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译文: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了。
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4.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烛之武退秦师》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译文: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③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译文:声音并没有变大,可是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
④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 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 禅山记》 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 于此乎?《师说》
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在”、“向”、“到”、“对”、
“同”、“比”等 示 表。
第二部分 第二章 专题13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新课标版 ·语文
板三 块 1.兼 现 词象 在 言 中 所 文 文 有 谓
特现 殊象
“兼词”, 一 即 个 “字”相当 两 于 个
词 比 , 如 “诸”字,在“献 抚 诸 军 ”这 的 子 , 相 样 句 中 它 当 于“之于”两 词 在 个 ; 句子中,它相当于 “王 语 子 好 , 诸 尝 庄 以 乐 有 ”这 的 样
强调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译为“却”“竟然”“反而” 等。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
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 可译为“只”“仅”等.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 《游褒禅山记》 可译为“是”“就是等。
(二)用作代词。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 序》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
之外”中的“于 ”,“学 后 不 是 然知足
第二部分 第二章 专题13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新课标版 ·语文
3.用 改 法变 有的用法发生了变化,如“师 之 传 久 道 不 也 矣 “也”表 气 顿 而 代 语 的 语停,现汉中 ”中的
“也”是 示 复 副 表重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Ø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Ø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二)用作疑问副词。
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多 么”“怎么这样”。 Ø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Ø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Ø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 Ø“信啊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四)何:通“呵”,喝问。
复音虚词
u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何如】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
u样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鸿门宴》 【奈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办” u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 “为什么”。 u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 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
3.用法改变 有的用法发生了变化,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 “也”表语气停顿,而现代汉语中的“也”是表示重复的副 词。又如“所以”在文言文中表原因或凭借,现代汉语表结 果。 4.词语代替 有的已被别的词代替,如“于”在文言中的多种用法, 现代汉语中分别改用“在”、“向”、“到”、“对”、 “同”、“比”等表示。
【1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Ø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一)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Ø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二)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Ø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三)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Ø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四)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Ø死而有之,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五)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Ø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六)修饰关系.可译为“地”,可不译。
板块三 特殊现象 1.兼词现象 在文言文中有所谓“兼词”,即一个“字”相当于两个 词,比如“诸”字,在“献诸抚军”这样的句子中,它相当 于“之于”两个词;在“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这样的 句子中,它相当于“之乎”两个词。常见的兼词还有 “ 焉 ”(“ 于 之 ” 、 “ 于 此 ” 等 ) 、 “ 叵 ”(“ 不 可 ”) 、 “盍”(“何不”)等。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 进一层的意思。 u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既而】不久,一会儿。
本义阐析:“何”在金文中的
个独体字,像人扛着戈,是“荷” 的本字。后来,“何”字成了“曷” 的假借字,便另造“荷”字来表示 (原一义)。用作疑问代词。
【2何】
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哪里”“什么”。
Ø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七)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 Ø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八)表示目的关系。 2.用作代词, 一般作定语,
Ø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Ø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2)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
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第二章 文言文阅读
专题 13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考试大纲》共规定 18 个常见文言虚词,包括“而、 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 与、则、者、之”。高考中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是 指能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有懂得并能加以解 释的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凭空地去历数哪个虚词具有哪些 文语句,与所选的阅读材料中的句子 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2.连用现象 虚词的连用,是指在同一个地方,连续使用虚词以加强 语气。如:“友也者(重点在“者”,表示提顿语气),友其德 也 。 ”“ 寡 人 之 于 国 也 , 尽 心 焉 耳 矣 ( 三 个 连 用 , 重 点 落 在 “矣”,表已然语气)。”懂得了虚词连用的特点,有助于断 句和语意的理解。
3.凝固现象 有些文言虚词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形成习惯性形式而 被固定下来,表示特定的意义。如“如(奈、若)……何”,“虞 兮,虞兮,奈若何?”(对你怎么办呢?),“若之何毁之?”(为 什么毁掉乡校?)。常见的还有“何……为”、“何以…… 为”、“何……之有”、“不亦……乎”、“无乃……乎”、 “得无……乎”、“抑……乎”、“何其……也”、“一何” 等等。详细内容见专题 14。
【何其】译为“多么,怎么这样”,用疑问口气表示程度。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Ø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Ø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Ø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庄子·逍遥游》 3、通“耐”, “能”,译为:能够/才能。
复音虚词
u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 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u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后】才,方才。
u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u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u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 役《促织》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u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何乃】译为“怎 能”。
u《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得,亦有仁义 而已矣。”
【何必】译为“不必”,表示反问语气。
u欧阳修《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何其衰也!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代词和 兼词。文言虚词数量虽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在汉 语的发展中变化大。学习文言虚词,应重点掌握《考试大纲》 规定的 18 个虚词,其它虚词对理解文章有帮助,也不能不 管。
板块二 古今变化 文言虚词的古今变化情况大致有以下四种: 1.用法消失 有的消失了,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夫”,作为发 语词,现在已不用。 2.用法沿用 少数沿用下来,用法没变,如“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 之外”中的“于是”,“学然后知不足”中的“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