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反应热练习题及答案
专题练习 反应热及其答案
![专题练习 反应热及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b24a69cf84b9d528ea7ac8.png)
反应热1.若1摩尔C2H2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气体时放热1299kJ,则乙炔的燃烧热__________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2.在101kPa时,H 2在1molO 2中完全燃烧生成2mol液态H 2O,放出571.6kJ的热量。
(1)H2的燃烧热为______,表示H 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
(2)1L 1mol/L H 2SO 4溶液与2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为___________,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 2H2(g)+O2(g)===2H2O(l)ΔH=-570.0 kJ·mol-1O2(g)ΔH= +241.8 kJ·mol-1②H2O(g)===H2(g)+12O2(g)===CO(g)ΔH=-110.5 kJ·mol-1③C(s)+12④C(s)+O2(g)===CO2(g) ΔH=-393.5 kJ·mol-1回答下列各问题:(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2)H2的燃烧热ΔH=___________________;C的燃烧热ΔH=___________________。
(3)燃烧10 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需要释放787kJ的热量,需要完全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g的碳。
(5)CO的燃烧热ΔH=____,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N2和H2反应生成34g NH3,放出92kJ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
(2)1molCH4(g)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g),放出890.3kJ热量________。
高中化学《反应热》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反应热》练习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94b22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9.png)
高中化学《反应热》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能量变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热能,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由化学键的变化引起D.化学变化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2.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图所示,下列四组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A.潮汐能、煤炭、石油B.海洋能、地热能、核能C.天然气、水能、生物能D.风能、太阳能、沼气3.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B.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C.氯化铵和氢氧化钡晶体反应D.将浓硫酸与水1:1混合4.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moLCO和1molH2并吸收131.3kJ热量,则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s)+H2O(g)=CO(g)+H2(g)△H=+131.3kJ/molB.C+H2O=CO+H2△H=+131.3kJ/molC.C(s)+H2O(l)=CO(g)+H2(g)△H=-131.3kJD.C(s)+H2O(l)=CO(g)+H2(g)△H=-131.3kJ/mol5.下列装置或过程能实现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A .AB .BC .CD .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明矾晶体制备时,溶剂蒸发速率越快,得到的晶体颗粒就越大B .苯酚有腐蚀性,若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热水冲洗C .中学实验室中可以将未用完的钠、钾、白磷等放回原试剂瓶D .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时,温度计测量酸溶液温度后应立即测量碱溶液的温度 7.硫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广泛用于冶金和石油工业,可通过以下反应生产硫酸:S+O 2点燃SO 2、2SO 2+O 2催化剂△2SO 3、SO 3+H 2O=H 2SO 4。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f53a0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0.png)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1.已知:C(s)+H2O(g)=CO(g)+H2(g) △H=a kJ/mol2C(s)+O2(g)=2CO(g) △H=-220 kJ/molH-H、O=O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96和462 kJ/mol,则a为A.-332B.-118C.+350D.+130【答案】D【解析】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①C(s)+H2O(g)=CO(g)+H2(g) △H="a" kJ/mol,②2C(s)+O2(g)="2CO(g)" △H=-220kJ/mol,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①×2即得到热化学方程式O2(g)+2H2(g)=2H2O(g) △H=-(220+2a)kJ/mol。
由于反应热等于断键吸收的能量与形成新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则496 kJ/mol+2×436 kJ/mol-2×2×462 kJ/mol=-(220+2a)kJ/mol,解得a=+130,答案选D。
【考点】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和反应热计算2.已知:C(s)+O2(g)=CO2(g) △H1CO2(g)+C(s)=2CO(g) △H22CO(g)+O2(g)=2CO2(g) △H34Fe(s)+3O3(g)=2Fe2O3(s) △H43 CO(g)+Fe2O3(s)=3CO2(g)+2Fe(s) △H5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A.△H1>0,△H3<0B.△H2>0,△H4>0C.△H1=△H2+△H3D.△H3=△H4+△H5【答案】C【解析】A、碳和CO燃烧均是放热反应,△H1<0,A不正确;B、二氧化碳与碳反应是吸热反应,铁在氧气中燃烧是放热反应,△H4<0,B不正确;C、②CO2(g)+C(s)=2CO(g) △H2,③2CO(g)+O2(g)=2CO2(g) △H3,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③即得到C(s)+O2(g)=CO2(g) ,△H1=△H2+△H3,C正确;D、已知④4Fe(s)+3O3(g)=2Fe2O3(s) △H4,⑤3CO(g)+Fe2O3(s)=3CO2(g)+2Fe(s) △H5,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④+⑤×2)÷3得到2CO(g)+O2(g)=2CO2(g),则△H3=,D不正确,答案选C。
高中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练习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3e712e9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7.png)
高中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已知:①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②Na2O2(s)+CO2(g)=Na2CO3(s)+1/2O2(g) ΔH=-226 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的燃烧热为 283 kJB.反应①正反应活化能与逆反应活化能之差为+566 kJ/molC.反应 2Na2O2(s)+2CO2(s)=2Na2CO3(s)+O2(g) ΔH>-452 kJ/molD.CO(g)与 Na2O2(s)反应放出 509 kJ 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 6.02×10232.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H=-221 kJ/mol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1);△H=-57.3 kJ/mol③红磷的化学式为P,白磷的化学式为P4,已知P4(s)+5O2(g)="P4O10(s)" △H=-3093.2 kJ/mol4P (s)+5O2(g)="P4O10(s)" △H=-2954.0 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由于红磷转化为白磷是放热反应,等质量的红磷能量比白磷低B.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C.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H 大于-57.3 kJ/mol3.1mol氨气(化学式为:NH3)分解成氮气和氢气要吸收46.19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2NH3=N2+3H2-46.19kJB.2NH3(g)=N2(g)+3H2(g)-46.19kJC.NH3(g)=1/2N2(g)+3/2H2(g)-46.19kJD.2NH3(g)=N2(g)+3H2(g)+92.38kJ4.氢气和氟气反应生成氟化氢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反应热练习题
![反应热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a516a4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1.png)
反应热练习题一、选择题1. 反应热(ΔH)是指在恒定压力下,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与环境交换的热量。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反应热的类型?A. 正反应热B. 负反应热C. 恒压反应热D. 恒容反应热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反应热可以表示为:A. ΔH = ΔU + Δ(PV)B. ΔH = ΔU - Δ(PV)C. ΔH = ΔU + PΔVD. ΔH = ΔU - PΔV3. 以下哪个反应是放热反应?A. 碳的燃烧B. 氨的合成C. 氢气的液化D. 硝酸的分解4. 标准生成焓是指在标准状态下,1摩尔物质生成时的反应热。
以下哪个物质的标准生成焓是负值?A. 氧气B. 氢气C. 碳D. 氧化铁5. 反应热的测量通常使用哪种仪器?A. 离心泵B. 量热计C. 磁力搅拌器D. 电子天平二、填空题6. 反应热的计算公式为ΔH = Σ_______ - Σ_______,其中前者为生成物的焓,后者为反应物的焓。
7.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自发反应的熵变(ΔS)和温度(T)之间的关系是ΔH - TΔS < _______。
8. 一个反应的焓变可以通过Hess定律计算,即ΔH(反应) =ΣΔH(_______) - ΣΔH(_______)。
9. 标准状态下,水的生成焓为 -285.8 kJ/mol,表示的是 _______反应的焓变。
10. 一个反应的焓变可以通过实验测量获得,也可以通过 _______ 计算得到。
三、简答题11. 解释为什么燃烧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并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
12. 描述如何使用量热计测量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并简述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3. 什么是Hess定律?它在热化学中有哪些应用?14. 解释为什么在不同的温度下,同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能会有所不同。
15. 描述反应热与化学平衡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四、计算题16. 已知以下反应的焓变:2H2(g) + O2(g) → 2H2O(l),ΔH = -571.6 kJ/mol。
反应热测试卷
![反应热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517ce51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0.png)
反应热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中燃烧是吸热反应B. 固体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放出的热量C. 反应的小于D. 所具有的能量大于与所具有的能量之和2.甲烷燃烧时的能量变化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图1中反应为:CH4(g)+2O2(g)=CO2(g)+2H2O(l) ∆H=+890.3kJ/mol﹣B. 图2中反应为:CH4(g)+O2(g)=CO(g)+2H2O(g) ∆H=607.3kJ/mol﹣C. 由图可以推得:CO(g)+O2(g)=CO2(g) ∆H=283kJ/molD. 由图可以推知:等物质的量的CO2和CO,CO2具有的能量高3.1mol H2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85.8kJ 热量,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2H2(g)+O2(g)=2H2O(l) △H =-142.9kJ/molB. 2H2(g)+O2(g)=2H2O(l) △H =+571.6 kJ/molC. 2H2(g)+O2(g)=2H2O(l) △H =-57l.6 kJ/molD. 2H2+O2=2H2O △H =-571.6kJ/mol4.已知反应:H2(g)+I2(g)2HI(g) ΔH=-14.8 kJ • mol-1。
则反应:HI(g)H2(g)+I2(g)的ΔH为A. -7.4 kJ • mol-1B. +7.4 kJ • mol-1C. -14.8 kJ • mol-1D. +14.8kJ • mol-15.已知:①CH3COOH(l)+ 2O2(g)=2CO2(g)+2H2O(l)△H1②C(s)+O2(g)=CO2(g)△H2③2H2(g)+O2(g)= 2H2O(l)△H3④2CO2(g)+4H2(g)=CH3COOH(1)+2H2O(l)△H4⑤2C(s)+2H2(g)+O2(g)=CH3COOH(l)△H5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的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A. △H1>0, △H2<0B. △H5=2△H2+△H3-△H1C. △H2>0D. △H4=△H1- 2△H36.已知H-H键键能(断裂时吸收或生成时释放的能量)为436 kJ/mol,H-N键键能为391kJ/mol,根据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 △H=-92.4 kJ/mol。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专题练习题 带答案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专题练习题 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b634d8804d2b160a4ec023.png)
高二年级化学选修四同步小题狂练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一、单选题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CH3COOH(l)+2O2(g)=2CO2(g)+2H2O(l)△H1=−870.3kJ⋅mol−1(2)C(s)+O2(g)=CO2(g)△H2=−393.5kJ⋅mol−1O2(g)=H2O(l)△H3=−285.8kJ⋅mol−1(3)H2(g)+12则反应2C(s)+2H2(g)+O2(g)=CH3COOH(l)的△H为()kJ⋅mol−1.A. +488.3B. −244.15C. −488.3D. +244.152.已知:H2O(g)=H2O(l)△H1=−Q1kJ⋅mol−1(Q1>0)C2H5OH(g)=C2H5OH(l)△H2=−Q2kJ⋅mol−1(Q2>0)C2H5OH(g)+3O2(g)=2CO2(g)+3H2O(g)△H3=−Q3kJ⋅mol−1(Q3>0)依据盖斯定律,若使23g液态乙醇完全燃烧并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单位:kJ)()A. Q1+Q2+Q3B. 0.5(Q1+Q2+Q3)C. 0.5Q1−1.5Q2+0.5Q3D. 1.5Q1−0.5Q2+0.5Q33.已知: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H1②C(s)+O2(g)=CO2(g)△H2③2H2(g)+O2(g)=2H2O(l)△H3④2CO2(g)+4H2(g)=CH3COOH(l)+2H2O(l)△H4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的焓变判断正确的是()A. H2的燃烧热为△H3B. 2C(s)+2H2(g)+O2(g)=CH3COOH(l)△H=2△H2+△H3−△H1C. △H4−△H1+2△H3=0D. 2molH2(g)燃烧生成水蒸气的△H<△H34.在298K、100kPa时,已知:2H2O(g)=O2(g)+2H2(g)△H1Cl2(g)+H2(g)=2HCl(g)△H22Cl2(g)+2H2O(g)=4HCl(g)+O2(g)△H3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H3=△H1+2△H2B. △H3=△H1+△H2C. △H3=△H1−2△H2D. △H3=△H1−△H25.天然气燃烧不完全会产生有毒气体CO,又知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O(g)+O2(g)=2CO2(g)H=−566kJ⋅mol−1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又知由H2与O2反应生成液态H2O比生成气态H2O多放出44kJ⋅mol−1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2CH4(g)+72O2(g)=CO2(g)+CO(g)+4H2O(l)△H=−1214kJ⋅mol−1B. 2CH4(g)+72O2(g)=CO2(g)+CO(g)+4H2O(g)△H=−1038kJ⋅mol−1C. 3CH4(g)+5O2(g)=CO2(g)+2CO(g)+6H2O(l)△H=−1538kJ⋅mol−1D. 3CH4(g)+5O2(g)=CO2(g)+2CO(g)+6H2O(g)△H=−1840kJ⋅mol−6.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H=+Q1kJ⋅mol−1.室温下,若1mol无水硫酸铜溶解为溶液放热Q2 kJ,则()A. Q1>Q2B. Q1=Q2C. Q1<Q2D. 无法比较7.在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H2S(g)+32O2(g)=SO2(g)+H2O(g)△H12H2S(g)+SO2(g)=32S2(g)+2H2O(g)△H22H2S(g)+O2(g)=2S(g)+2H2O(g)△H32S(g)=S2(g)△H4则△H4的正确表达式为()A. △H4=23(3△H3−△H1)−△H2 B. △H4=23(△H1+△H2)+△H3C. △H4=23(△H1+△H2)−△H3 D. △H4=23(△H1−△H2)−△H38.某科学家利用二氧化铈(CeO2)在太阳能作用下将H2O、CO2转变成H2、CO.其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过程中CeO2没有消耗B. 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第2页,共13页C. 图中△H1=△H2+△H3O2(g)=H2O(g)的反应热大于△H3D. H2(g)+129.如下图所示,△H1=−393.5kJ⋅mol−1,△H2=−395.4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B. 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C. 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大1.9kJD. C(s,石墨)=C(s,金刚石),该反应的△H<010.已知:①2C(s)+O2(g)=2CO(g)△H=−220kJ⋅mol−1②氢气燃烧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C(s)完全燃烧放出110 kJ的热量O2(g)=H2O(g)△H=−480kJ⋅mol−1B. H2(g)+12C. C(s)+H2O(g)=CO(g)+H2(g)△H=+130kJ⋅mol−1D. 欲分解2 mol H2O(l),至少需要提供4×462 kJ的热量二、填空题11.研究NOx、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1)氮氧化物是造成光化学烟雾和臭氧层损耗的主要气体.已知:①CO(g)+NO2(g)=NO(g)+CO2(g)△H=−a kJ⋅mol−1(a>0)②2CO(g)+2NO(g)=N2(g)+2CO2(g)△H=−b kJ⋅mol−1(b>0)若用标准状况下3.36LCO还原NO2至N2(CO完全反应)的整个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mol,放出的热量为______ kJ(用含有a和b的代数式表示).(2)用CH4催化还原NO x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1=−574kJ⋅mol−1①②CH4(g)+4NO(g)=2N2(g)+CO2(g)+2H2O(g)△H2=?②若1molCH4还原NO2至N2的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867kJ,则△H2=______ .12.(1)已知:①H2O(g)=H2O(l)△H1=−Q1kJ/mol②C2H5OH(g)=C2H5OH(l)△H2=−Q2kJ/mol③C2H5OH(g)+3O2(g)=2CO2(g)+3H2O(g)△H3=−Q3kJ/mol若使1mol乙醇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______ kJ(2)大气中的部分碘源于O3对海水中I−的氧化,将O3持续通入NaI溶液中进行模拟研究.O3将I−氧化成I2的过程由3步反应组成:a.I−(aq)+O3(g)=IO−(aq)+O2(g)△H1b.IO−(aq)+H+(aq)=HOI(aq)△H2c.HOI(aq)+I−(aq)+H+(aq)=I2(aq)+H2O(l)△H3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其反应热△H=______ .13.已知X、Y、Z、W是短周期元素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1)请写出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 .(2)由X、Y、Z、W四种元素可组成酸式盐,该化合物的水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工业上用E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可观察到大量白烟,同时有单质Z生成,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______ .(4)Z的氢化物与NaClO反应可得到肼(N2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N2O4应生成N2和水蒸气.已知:①N2(g)+2O2(g)=N2O4(1)△H1=−195kJ⋅mol−1②N2H4(1)+O2(g)=N2(g)+2H2O(g)△H2=−534.2kJ⋅mol−1写出肼和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14.磷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有广泛应用.由磷灰石[主要成分Ca5(PO4)3F]在高温下制备白磷(P4)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Ca5(PO4)3F(s)+2lSiO2(s)+30C(s)=3P4(g)+20CaSiO3(s)+30CO(g)+SiF4(g)△H已知相同条件下:第4页,共13页4Ca5(PO4)3F(s)+3SiO2(s)=6Ca3(PO4)2(s)+2CaSiO3(s)+SiF4(g)△H12Ca3(PO4)2(s)+10C(s)=P4(g)+6CaO(s)+10CO(g)△H2SiO2(s)+CaO(s)=CaSiO3(s)△H3用△H1、△H2和△H3表示△H,△H=______(2)次磷酸钠(NaH2PO2)可用于化学镀镍.①NaH2PO2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4Ca5(PO4)3F(s)+2lSiO2(s)+30C(s)=3P4(g)+ 20CaSiO3(s)+30CO(g)+SiF4(g)△H.②化学镀镍的溶液中含有Ni2+和H2PO2ˉ,在酸性等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Ni2++______ H2PO2ˉ+______ →______ Ni+______ H2PO3ˉ+______请在横线上写出配平反应式所需要的系数及缺少的物质(系数为1时不能省略不填)答案和解析【答案】1. C2. D3. B4. A5. D6. A7. C8. C 9. C 10. C11. 0.3;3(2a+b);−1160kJ/mol8012. (3Q1−Q2+Q3);2I−+O3+2H+=I2+O2+H2O;△H1+△H2+△H313. 第二周期第ⅤA族;NH4++HCO3−+2OH−=NH3↑+2H2O+CO32−;8NH3+3Cl2=6NH4Cl+N2;3:2;2NH3+NaClO=N2H4+NaCl+H2O;2N2H4(l)+N2O4(l)=3N2(g)+4H2O(g)△H=−873.4kJ/mol 14. △H1+3△H2+18△H3;+1;1;H2O;1;1;2H+【解析】1. 解:利用盖斯定律将(2)×2+(3)×2−(1)可得:2C(s)+2H2(g)+O2(g)=CH3COOH(l)则△H=2×(−285.8kJ⋅mol−1)+2×(−393.5kJ⋅mol−1)−(−870.3kJ⋅mol−1)=−488.3kJ⋅mol−1.故选C.根据盖斯定律将(2)×2+(3)×2−(1)可得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盖斯定律的运用.2. 解:①H2O(g)=H2O(l)△H1=−Q1kJ⋅mol−1(Q1>0),②C2H5OH(g)=C2H5OH(l)△H2=−Q2kJ⋅mol−1(Q2>0),③C2H5OH(g)+3O2(g)=2CO2(g)+3H2O(g)△H3=−Q3kJ⋅mol−1(Q3>0),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3−②+③得C2H5OH(l)+3O2(g)=2CO2(g)+3H2O(l)△H=(−3Q1+Q2−Q3)kJ/mol,即1mol液态乙醇完全燃烧并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3Q1−Q2+Q3)kJ,则23g液态乙醇完全燃烧并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0.5×(3Q1−Q2+Q3)kJ=(1.5Q1−0.5Q2+ 0.5Q3)kJ,故选D.23g液态乙醇为0.5mol,利用已知的反应得出C2H5OH(l)+3O2(g)=2CO2(g)+3H2O(l)的反应热,利用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来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明确已知反应和目标反应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H3,3. 解:A.③2H2(g)+O2(g)=2H2O(l)△H3中,不是1molH2燃烧时的能量变化,则H2的燃烧热为12故A错误;第6页,共13页B.由盖斯定律可知,②×2+③−①得到2C(s)+2H2(g)+O2(g)=CH3COOH(l),则2C(s)+2H2(g)+O2(g)=CH3COOH(l)△H=2△H2+△H3−△H1,故B正确;C.由盖斯定律可知,③×2−①得到④,则2△H3−△H1=△H4,即△H4+△H1−2△H3=0,故C错误;D.燃烧为放热反应,焓变为负,生成物中气态水的能量比液态水的能量高,则2molH2(g)燃烧生成水蒸气的△H>△H3,故D错误;故选B。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3af662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8.png)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1.(8分)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途径I:C(s) +O2 (g)=CO2(g) △H1<0 ①途径II:先制成水煤气:C(s) +H2O(g)=CO(g)+H2(g) △H2>0 ②再燃烧水煤气:2CO(g)+O2 (g)=2CO2(g) △H3<0 ③2H2(g)+O2(g)=2H2O(g) △H4<0 ④请回答下列问题:(1)途径I放出的热量 (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途径II放出的热量。
(2)△H1、△H2、△H3、△H4的数学关系式是。
(3)12g炭粉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110.35kJ热量。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4)煤炭作为燃料采用途径II的优点有。
【答案】(1)等于(2)ΔH1=ΔH2+1/2(ΔH3+ΔH4)(3)C(s) +!/2O2(g)=CO(g) ΔH=-110.35KJ/mol (4)燃料燃烧充分,利用率高,放热多,污染少。
【解析】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的多少只与物质的起始状态和终了状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如果起始状态和终了状态相同,则放出的热量也就相同。
ΔH1=ΔH2+1/2(ΔH3+ΔH4).12g 炭粉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110.35kJ热量。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s)+!/2O2(g)=CO(g) ΔH=-110.35KJ/mol。
煤炭作为燃料采用途径II可以使燃料充分燃烧,燃料的利用率高,放出热量多,污染也少。
更清洁环保。
【考点】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
2.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化学反应中的主角。
请回答下列问题:Ⅰ、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O2(g)=2H2O(l) ΔH=-572kJ/mol。
(1)生成物能量总和(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物能量总和。
(2)若2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 572 kJ(填“>”、“<”或“=”)。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反应热与焓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反应热与焓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07808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1a.png)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反应热与焓变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时:H +(aq) +OH - (aq) =H 2O(l) △H= -57.3kJ/mol 。
向1 L0.5 mol/L 的NaOH 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至恰好完全反应:△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者放出的热量均为28. 65kJ B .浓硫酸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28. 65kJ C .稀硝酸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8.65kJD .稀醋酸放出的热量大于28. 65kJ2.C 、CO 、4CH 和25C H OH 是常用的燃料,1 mol 上述物质分别完全燃烧生成()2CO g 及()2H O l 时,放出的热量依次为393.5 kJ 、283.0 kJ 、890.3 kJ 和1366.8 kJ 。
相同质量的这4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A .CB .COC .4CHD .25C H OH3.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KOH+HF=KF+H 2O B .NH 4Cl+NaOH ΔNH 3+H 2O+NaCl C .CaO+H 2O=Ca(OH)2D .C+O 2ΔCO 24.肼(H 2N -NH 2)燃烧涉及的共价键的键能与热化学方程式信息见下表:则2N(g)→N 2(g)+Q ,Q 为A .1882kJB .941kJC .483kJD .241.5kJ5.N 2(g)与H 2(g)化合生成NH 3(g)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2与H2的键能数值总和为1080B.N2(g)+3H2(g)2NH3(g)+46 kJC.1 mol H2(g)的能量比2 mol H(g)的能量低D.若使用催化剂会改变反应的热效应6.MgCO3和CaCO3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M=Ca、Mg):已知:离子电荷相同时,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反应热的计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反应热的计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38970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1b.png)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反应热的计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质量相同的氢气,分别与足量的氧气点燃充分反应,在(1)生成液态水,(2)生成水蒸气两种情况下A.反应(1)放出的热量多B.反应(2)放出的热量多C.(1)、(2)放出的热量一样多D.无法比较两个反应放出的热量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如Ba(OH)2·8H2O 与NH4Cl的反应要吸收热量,在化学上叫作吸热反应。
其原因是。
A.反应物NH4Cl所具有的能量比较低B.反应物Ba(OH)2·8H2O所具有的能量比较低C.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D.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3.已知:25℃、101kPa时,1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2H2(g) + O2(g) = 2H2O(l)ΔH = -142.9kJ/molB.H2(g)+12O2(g)= H2O(l)ΔH = -285.8kJ/molC.2H2(g) + O2(g) = 2H2O(g)ΔH = -571.6kJ/molD.H2(g) +12O2(g) = H2O(g)ΔH = +285.8kJ/mol4.下列有关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铜丝代替玻璃搅拌器,测得的℃H偏小B.强酸的稀溶液与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H2O的℃H均为−57.3 kJ∙mol−1C.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 kJ∙mol−1,冰中氢键键能为20.0kJ·mol-1,假设1mol冰中有2mol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破坏冰中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1mol冰中15%的氢键D.若H2的燃烧热为a kJ∙mol−1,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2(g)+Cl2(g)=2HCl(g) ℃H=−a kJ∙mol−15.盖斯定律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经典习题(含详解)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经典习题(含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297549510722192e4536f6dc.png)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经典习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能可以转变成为热能、电能等B.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变化引起的D.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多少与反应物的质量无关答案D解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一定伴随能量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可以转化为热能、电能等,且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或物质的量)的多少及物质的聚集状态,影响着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多少。
2.根据如图所示的反应,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CO2(g)和CaO(s)的总能量大于CaCO3(s)的总能量B.该反应的焓变大于零C.该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D.由该反应可推出凡是需要加热才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答案D解析因为碳酸钙受热分解是吸热反应,所以CO2(g)和CaO(s)的总能量大于CaCO3(s)的总能量,焓变大于零,A、B两项均正确;在CaCO3中,Ca2+和CO2-3之间存在离子键,CO2-3中C 与O之间存在共价键,故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断键吸收能量,成键放出能量,C项正确;需要加热才发生的反应不一定为吸热反应,如碳的燃烧反应就是放热反应,D项错误。
3.已知2H2(g)+CO(g)CH3OH(g)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加热就可发生B.相同条件下,2 mol H2的能量或1 mol CO的能量一定高于1 mol CH3OH的能量C.相同条件下,反应物2 mol H2和1 mol CO的总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物1 mol CH3OH的总能量D.达到平衡时,CO的浓度与CH3OH的浓度一定相等答案C解析A项,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可能需要加热才发生,错误;B项,物质的能量与状态有关,由放热反应可知,相同条件下,2 mol H2(g)的能量与1 mol CO(g)的能量和一定高于1 mol CH3OH(g)的能量,错误;C项,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时,为放热反应,则相同条件下,反应物2 mol H2和1 mol CO的总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物1 mol CH3OH的总能量,正确;D项,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浓度是否相等与起始量、转化率有关,错误。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练习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e7f718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6.png)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 的是 ( )A .2H 2O(g)=2H 2(g)+O 2(g)△H 1 2H 2O(l)=2H 2(g)+O 2(g) △H 2B .S(g)+O 2(g)=SO 2(g)△H 1 S(s)+O 2(g)=SO 2(g)△H 2C .2C(s)+O 2(g)=2CO(g)△H 1 2C(s)+2O 2(g)=2CO 2 (g)△H 2D .H 2(g)+Cl 2(g)=2HCl(g)△H 1 2HCl(g)=H 2(g)+Cl 2(g)△H 22.已知:断裂1molN N ≡键需吸收945.6kJ 能量,形成1molH N -键可放出391kJ 能量。
若()21molN g 和()23molH g 完全反应生成()3NH g 可放出92.4kJ 能量,则断裂1molH H -键需吸收的能量为( )A .45kJB .436kJC .466.8kJD .497.6kJ3.已知:碳的燃烧热ΔH 1=akJ ·mol -1;S(s)+2K(s)=K 2S(s)ΔH 2=bkJ ·mol -12K(s)+N 2(g)+3O 2(g)=2KNO 3(s);ΔH 3=ckJ ·mol -1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 3(s)+3C(s)=K 2S(s)+N 2(g)+3CO 2(g)ΔH=xkJ ·mol -1。
则x 为( )A .3a+b -cB .c+3a -bC .a+b -cD .c+a -b 4.已知N N ≡键的键能是1945kJ mol ﹒-,H H -键的键能是1436kJ mol N H ﹒,--键的键能是1391kJ mol ﹒-,则()()()223N g 3H g 2NH g +=的H ∆为( )A .-93 kJ/molB .-208 kJ/molC .+93 kJ/molD .+208 kJ/mol5.已知石墨和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石墨,s)+O 2(g) → CO 2(g)-393.8 kJ ;C(金刚石,s)+O 2(g) → CO 2(g)-395.2 kJ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石墨燃烧得到的CO 2分子能量大于金刚石燃烧得到的CO 2分子能量B .相同条件下,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 .等质量的石墨储存的能量大于金刚石D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一个放热过程6.已知完全燃烧7.80g 乙炔气体生成 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389.9kJ 的热。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练习试题与解析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练习试题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f4353e866fb84ae45c8dae.png)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练习与解析1.(2006山东潍坊高三模拟,1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磺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 ·mol -1,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 2(g)+O 2(g)====2H 2O(l) ΔH =285.8 kJ ·mol -1C.Ba(OH)2·8H 2O(s)+2NH 4Cl(s) ====BaCl 2(s)+2NH 3(g)+10H 2O(l) ΔH <0D.已知中和热为57.3 kJ ·mol -1,若将含0.5 mol H 2SO 4的浓溶液与含1 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要大于57.3 kJ思路解析:硫磺变成硫蒸气需要吸收热量;在101 kPa 时,1 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Ba(OH)2·8H 2O 固体与NH 4Cl 固体反应是吸热反应,则ΔH>0;H 2SO 4的浓溶液与NaOH 溶液混合时要放热。
答案:D2.已知299 K 时,合成氨反应N 2(g )+3H 2(g) ====2NH 3(g) ΔH=-92.0 kJ ·mol -1,将此温度下的0.1 mol N 2和0.3 mol H 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
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假定测量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 )A.一定小于92.0 kJB.一定大于92.0 kJC.一定等于92.0 kJD.无法确定思路解析:反应热是指反应完全进行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可逆反应是不能进行到底的,因此可逆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一定小于反应热。
答案:A3.100 g 碳燃烧所得气体中,CO 占31体积,CO 2占32体积,且C(s)+ 21O 2(g)====CO(g) ΔH=-110.35 kJ ·mol -1,CO(g)+21O 2(g)====CO 2(g) ΔH=-282.57 kJ ·mol -1。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7a345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b.png)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1. (16分)用CaSO 4代替O 2与燃料CO 反应,既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又能得到高纯CO 2,是一种高效、清洁、经济的新型燃烧技术,反应①为主反应,反应②和③为副反应。
①1/4CaSO 4(s)+CO(g)1/4CaS(s)+CO 2(g) △H 1=-47.3kJ/mol ②CaSO 4(s)+CO(g)CaO(s)+ CO 2(g)+ SO 2(g) △H 2=+210.5kJ/mol ③CO(g)1/2C(s)+1/2CO 2(g) △H 3=-86.2kJ/mol(1)反应2 CaSO 4(s)+7CO(g)CaS(s)+CaO(s)+C(s)+6CO 2(g)+SO 2(g)的△H= (用△H 1△H 2△H 3表示)。
(2)反应①~③的平衡常数的对数lgK 随反应温度T 的变化曲线见图18.结合各反应的△H ,归纳lgK ~T 曲线变化规律:a ) b)(3)向盛有CaSO 4的真空恒容容器中充入CO ,反应①于900 ºC 达到平衡,c 平衡(CO )=8.0×10-5mol·L -1,计算CO 的转化率(忽略副反应,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4)为减少副产物,获得更纯净的CO 2,可在初始燃料中适量加入 。
(5)以反应①中生成的CaS 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经原子利用率100%的高温反应,可再生成CaSO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一定条件下CO 2可与对二甲苯反应,在其苯环上引入一个羧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
【答案】(1)4△H 1+△H 2+2△H 3;(2)a )、放热反应的lgK 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b )、放出或吸收热量越大的反应,其lgK 受温度影响越大; (3)99% (4)CO 2 (5)CaS+2O 2CaSO 4,【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可得2 CaSO 4(s)+7CO(g)CaS(s)+CaO(s)+C(s)+6CO 2(g)+SO 2(g)的△H=①×4+②+③×2=4△H 1+△H 2+2△H 3;(2)由图像及反应的△H 可知,a )、反应①③是放热反应,随温度升高,lgK 降低;反应②是吸热反应,随温度升高,lgK 增大;b )、从图像上看出反应②、③的曲线较陡,说明放出或吸收热量越大的反应,其lgK 受温度影响越大; (3)由图可知,反应①于900 ºC 的lgK=2,则K=100, c 平衡(CO )=8.0×10-5mol·L -1,平衡时c平衡(CO 2)=100×8.0×10-5mol·L -1=8.0×10-3mol·L -1,根据反应1/4CaSO 4(s)+CO(g)1/4CaS(s)+CO 2(g)可知,消耗CO 的浓度是8.0×10-3mol·L -1,则开始时c (CO )=8.0×10-5mol·L -1+8.0×10-3mol·L -1=8.08×10-3mol·L -1,所以CO 的转化率为8.0×10-3mol·L -1/8.08×10-3mol·L -1×100%=99%,;(4)根据方程式可知,二氧化碳中含有气体杂质SO 2,可在CO 中加入适量的CO 2,抑制二氧化硫的产生;(5)CaS 转化为CaSO 4,从元素守恒的角度分析,CaS 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原子的利用率100%,生成CaSO4,化学方程式为CaS+2O2CaSO4,CO2与对二甲苯发生反应,所得产物中含有羧基,因为苯环的氢原子只有1种,所以产物的结构简式只有1种为。
(完整版)反应热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反应热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63aeb1aaea998fcd220e56.png)
化学反应与热效应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1、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H2O(g);△H=a kJ/molH2(g)+1/2O2(g)=H2O(l);△H=b kJ/mol2H2(g)+O2(g)=2H2O(l);△H=c kJ/mol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它们都是吸热反应B. a、b和c均为正值C. 反应热的关系:a=bD. 反应热的关系:2b=c2、已知:H2(g)+F2(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HF(g)+27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3、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
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kJ·mol—1、P—O bkJ·mol—1、P=O ckJ·mol—1、O=O dkJ·mol—1。
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A.(6a+5d-4c-12b)kJ·mol—1B(4c+12b-6a-5d)kJ·mol—1C.(4c+12b-4a-5d)kJ·mol—1 D.(4a+5d-4c-12b)kJ·mol—14、已知H2(g)、C2H4(g)和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1411.0kJ·mol-1和-1366.8kJ·mol-1,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 ) A.-44.2kJ·mol-1B.+44.2kJ·mlo-1C.-330kJ·mol-1D.+330kJ·mlo-15、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题13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N2(g)+3H2(g)=2NH3(1); △H=2(a-b-c)kJ·mol-1B.N2(g)+3H2(g)=2NH3(g); △H=2(b-a)kJ·mol-1C.12N2(g)+32H2(g)=NH3(1); △H=(b+c-a)kJ·mol-1D.12N2(g)+32H2(g)=NH3(g); △H=(a+b)kJ·mol-16、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HCl 和NaOH 反映的中和热△H =-57.3kJ/mol ,则H 2SO 4和Ca(OH)2反映的中和热△H =2×(-57.3)kJ/molB .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 ,则2CO 2(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反应热练习题及答案
![反应热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fb476731126edb6e1a104d.png)
反应热练习题及答案化学反应与热效应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1、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H2O(g);△H=a kJ/molH2(g)+1/2O2(g)=H2O(l);△H=b kJ/mol2H2(g)+O2(g)=2H2O(l);△H=c kJ/mol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它们都是吸热反应B. a、b和c均为正值C. 反应热的关系:a=bD. 反应热的关系:2b=c2、已知:H2(g)+F2(g)2HF(g)+27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3、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
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kJ·mol—1、P—O bkJ·mol—1、P=O ckJ·mol—1、O=O dkJ·mol—1。
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A.(6a+5d-4c-12b)kJ·mol—1B(4c+12b-6a-5d)kJ·mol—1C.(4c+12b-4a-5d)kJ·mol—1 D.(4a+5d-4c-12b)kJ·mol—14、已知H2(g)、C2H4(g)和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1411.0kJ·mol-1和-1366.8kJ·mol-1,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 ) A.-44.2kJ·mol-1B.+44.2kJ·mlo-1C.-330kJ·mol-1D.+330kJ·mlo-1 5、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题13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N2(g)+3H2(g)=2NH3(1); △H=2(a-b-c)kJ·mol-1B.N2(g)+3H2(g)=2NH3(g); △H=2(b-a)kJ·mol-1C.12N2(g)+32H2(g)=NH3(1); △H=(b+c-a)kJ·mol-1D .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11、已知1g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 ,且氧气中1mol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 ,水蒸气中1molH —O 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 ,则氢气中1molH —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 .920kJB .557kJC .436kJD .188kJ12、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 2(g)+1/2O 2(g)=H 2O(l) ΔH =-285.8kJ/mol CO(g)+1/2O 2(g)=CO 2(g) ΔH =-283.0kJ/mol C 8H 18(l)+25/2O 2(g)=8CO 2(g)+9H 2O(l) ΔH =-5518kJ/mol 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 =-89.3kJ/mol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A. H 2B. COC. C 8H 18D. CH 4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物质燃烧不一定是放热反应B. 放热反应不需要从外界吸收任何能量就能发生C.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总能量D.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14、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 ) A. 若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选择性必修1)《1.1反应热》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选择性必修1)《1.1反应热》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fd2645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4.png)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选择性必修1)《1.1反应热》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能量变化与如图一致的是A.NH4Cl 加热NH3↑ + HCl↑B.HCl + NaOH = NaCl + H2OC.2NH4Cl + Ba(OH)2·8H2O = 2NH3↑ + BaCl2 + 10H2OD.CO2 + C 高温2CO2.“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嫦娥五号”采回月壤。
腾飞中国离不开化学,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有液氢和煤油等化学品。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煤油是可再生能源B.H2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火星陨石中的20Ne中子数为20D.月壤中的3He与地球上的3H互为同位素3.转变为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可推知A . 更稳定B .热化学方程式:→ + 10kJC .官能团相同,官能团间的相互作用不同D .等质量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一样多 4.下列物质热值最大的是 A .CO :283.4kJ/mol B .H 2:143 kJ/g C .C :33kJ/gD .CH 4:890 kJ/mol5.如图所示,ΔE 1=393.5kJ ,ΔE 2=395.4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 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需吸收1.9kJ 热量B .石墨和金刚石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 .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D .1mol 金刚石具有的总能量高于1molCO 2的总能量6.工业上用2CO 制备甲醇,发生的反应为()()()()2232CO g 3H g CH OH g H O g ++ ΔH=149kJ mol --⋅。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中每生成18g ()2H O 1,放出49KJ 的能量B .反应中每生成16g ()3CH OH g ,转移3mol 电子C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能减小反应的活化能和焓变D .反应物中所有化学键的键能之和大于生成物中所有化学键的键能之和7.在25℃、101kPa 条件下,220.2mol C H 完全燃烧生成2CO 和()2H O l 时放出259.92kJ 热量。
完整版反应热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反应热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9af7ca5acfa1c7ab00cc8f.png)
化学反应与热效应练习题1个正确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a kJ/mol (g)+1/2O(g)=HO(g);△H=H222b kJ/mol =(g)+1/2O(g)=HO(l);△HH222c kJ/mol (g)(g)+O=2HO(l);△H=2H222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 a、b和c均为正值 A. 它们都是吸热反应cD. 反应热的关系:2b= C. 反应热的关系: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F2、已知:H(g)+(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HF(g)+270kJ22 ) (热量的氟气吸收270kJ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A.2L270kJ 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B.氟化氢气体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C 的能量270kJ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D.。
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OP3、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5O=P102441——1—1 O=O 、P —O bkJ·mol akJ·molmol、、P=O ckJ·能量分别为:P—P1—mol。
dkJ·△)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1——1 mol B(4c+12b-6a-5d)A.(6a+5d-4c-12b)kJ·molkJ·1—1 —4cD.(4a+5d--12b)kJ·mol.(C4c+12b-4a-5d)kJ·mol-1、mol、CH(g)和CH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4、已知H(g)52242-1-1OH(l)H,则由CH(g)和HO(l)-1411.0kJ·mol反应生成和-1366.8kJ·molC54222)( 的△H为-1-1 mloB.+44.2kJA.-44.2kJ·mol·-1-1mloD.+330kJC.-330kJ·mol·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3+3H=2NH的能量变化如题5、化学反应N322 ( ) 是-1 mol△H=2(a-b-c)kJ·(g)=2NHA.N(g)+3H(1); 322-1 mol·(g)+3HB.N(g)=2NH(g); △H=2(b-a)kJ32231-1 mol△(1); H=(b+c-a)kJ.·N(g)+H(g)=NHC3222213-1 mol=(a+b)kJ·H(g)+NH(g)=NH(g); △D.32222) (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6.反和Ca(OH)57.3kJ/mol,则HSOA.HCl和NaOH反映的中和热△H=-22457.3)kJ/mol(-H=2×映的中和热△2CO(g)!未找到引用源。
(完整版)反应热及计算--习题
![(完整版)反应热及计算--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188920bbceb19e8b8f6bae9.png)
反应热及计算巩固练习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 .铝片和稀盐酸反应B .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C .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D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变化B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D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3.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A .物质的量B .分子个数C .原子个数D .物质质量 4.下列变化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 .H 2O(g)=H 2O(l) △H =-44.0 kJ/mol B .2HI(g)=H 2(g)+I 2(g) △H =+14.9 kJ/mol C .形成化学键时放出能量的化学反应 D .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5.已知如下两个热化学方程式:2CO(g)+O 2(g)===2CO(g);△H==-566kJ /molCH 4(g)+2O 2(g)==CO 2(g)+2H 2O(1);△H =-890kJ /mol由1molCO 和3molCH 4组成的混合气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 ) A .2912kJ B .2953kJ C .3236kJ D .3867kJ 6.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一定不能发生B 、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就是中和热C 、由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可知:0),(),(<∆=H s C s C 石墨金刚石D 、在kPa 101、C ︒25时,21gH 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kJ 9.120热量,则氢气的热值为120.9mol kJ /7.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 .钢铁腐蚀时可能发生的正极反应:4OH --4e -=2H 2O+O 2↑B .表示中和热的离子方程式:H ++OH -=H 2O ;△H=-57.3kJ/molC .明矾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 3++3H 2O=Al(OH)3+3H +D .硫酸铵浓溶液与氢氧化钠浓溶液混合的离子方程式:NH 4++OH -=NH 3↑+H 2O8.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A .已知2H 2(g)+O 2(g)===2H 2O(g);△H=-483.6 kJ/mol ,则氢气的标准燃烧热为241.8 kJB.已知C(石墨,s)=== 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 q)+HCl(a q)===NaCl(a q)+H2O(l);△H=-57.4 kJ/mol D.已知2C(s)+2O2(g)==2CO2(g);△H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与热效应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1、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H2O(g);△H=a kJ/molH2(g)+1/2O2(g)=H2O(l);△H=b kJ/mol2H2(g)+O2(g)=2H2O(l);△H=c kJ/mol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它们都是吸热反应B. a、b和c均为正值C. 反应热的关系:a=bD. 反应热的关系:2b=c2、已知:H2(g)+F2(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HF(g)+27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3、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
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kJ·mol—1、P—O bkJ·mol—1、P=O ckJ·mol—1、O=O dkJ·mol—1。
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A.(6a+5d-4c-12b)kJ·mol—1B(4c+12b-6a-5d)kJ·mol—1C.(4c+12b-4a-5d)kJ·mol—1 D.(4a+5d-4c-12b)kJ·mol—14、已知H2(g)、C2H4(g)和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1411.0kJ·mol-1和-1366.8kJ·mol-1,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 ) A.-44.2kJ·mol-1B.+44.2kJ·mlo-1C.-330kJ·mol-1D.+330kJ·mlo-15、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题13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N2(g)+3H2(g)=2NH3(1); △H=2(a-b-c)kJ·mol-1B.N2(g)+3H2(g)=2NH3(g); △H=2(b-a)kJ·mol-1C.12N2(g)+32H2(g)=NH3(1); △H=(b+c-a)kJ·mol-1D.12N2(g)+32H2(g)=NH3(g); △H=(a+b)kJ·mol-16、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HCl 和NaOH 反映的中和热△H =-57.3kJ/mol ,则H 2SO 4和Ca(OH)2反映的中和热△H =2×(-57.3)kJ/molB .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 ,则2CO 2(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CO(g)+O 2(g)反应的△H =2×283.0kJ/mol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1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7、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①Sn(s ,白)+2HCl(aq)=SnCl 2(aq)+H 2(g) △H 1②Sn(s ,灰)+2HCl(aq)=SnCl 2(aq)+H 2(g) △H 2③Sn(s ,灰) Sn(s ,白) △H 3=+2.1kJ ·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 1>△H 2B .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C .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 .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8、下述做法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 .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B .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C .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汽车代替公交车D .限制使用电动车9、已知:①1 mol H 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kJ 的能量②1 mol Cl 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kJ 的能量③由H 原子和Cl 原子形成1 mol HCl 分子时释放431kJ 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 2(g) + Cl 2(g) = 2HCl(g)B .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 183kJ/molC .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183kJ/molD .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1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183kJ/mol10、已知:CH 3CH 2CH 2CH 3(g)+6.5O 2(g)→4CO 2(g)+5H 2O(l)+2878kJ(CH 3)2CHCH 3(g)+6.5O 2(g)→4CO 2(g)+5H 2O(l)+2869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B .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C .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D .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11、已知1g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 ,且氧气中1molO=O 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 ,水蒸气中1molH —O 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 ,>13.2℃<13.2℃则氢气中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A.920kJ B.557kJC.436kJ D.188kJ12、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 2(g)+1/2O2(g)=H2O(l) ΔH=-285.8kJ/molCO(g)+1/2O2(g)=CO2(g) ΔH=-283.0kJ/molC 8H18(l)+25/2O2(g)=8CO2(g)+9H2O(l) ΔH=-5518kJ/molCH4(g)+2O2(g)=CO2(g)+2H2O(l) ΔH=-89.3kJ/mol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A. H2 B. CO C. C8H18D. CH4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物质燃烧不一定是放热反应B. 放热反应不需要从外界吸收任何能量就能发生C.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总能量D.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14、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A. 若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 由“C(石墨)→C(金刚石);∆H=+119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在稀溶液中:H++OH-=H2O;∆H=-57.3kJ/mol,若将含0.5mol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D. 在101kPa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285.8kJ/mol 15、阿伏加德罗常数值记为N A,则关于C2H2(气)+5/2O2(气)=2CO2(气)+H2O(液);∆H=-1300kJ/mol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有10N A个电子转移时,吸收1300kJ的能量B. 有8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能量C. 有N 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kJ能量D. 有2N A个碳氧双键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二、填空题16、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
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已知火箭发射时可用肼(N2H4)作燃料,二氧化氮作氧化剂,这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汽。
且: ①N 2(g )+2O 2(g )=2NO 2g ) △H 1=+67.7kJ ·mol -1②N 2H 4(g )+O 2(g )= N 2(g )+2H 2O (g ) △H 2=-534kJ ·mol -1请计算:(1)1mol 气态肼和NO 2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 (2)写出肼和NO 2完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8、将0.3mol 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 2H 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 热量,(1)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又已知:H 2O(g)=H 2O(l) ΔH 2=-44.0kJ/mol ,则11.2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kJ 。
19、科学家盖斯曾提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利用盖斯定律可测某些特殊反应的热效应。
(1)P 4(s,白磷) +52410O g P O s ()()= ∆H kJ mol 129832=-./(2)P s O g P O s ()()(),红磷+=54142410 ∆H kJ mol 27385=-./ 则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相同的状况下,能量较低的是_________;白磷的稳定性比红磷___________(填“高”或“低”)。
20、已知H 2 (g ) + 1/2O 2(g )=H 2O (g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 ,b 分别代表什么意义?a. ;b. 。
(2)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H (填“< 0”或“> 0”)。
即墨一中高三化学《化学反应与热效应》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5 D C A A A6~10 B D B C A11~15 C D C C B二、填空16、(1)P(s)+32Cl 2(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PCl 3(g);△H =-306kJ ·mol -1。
(2)PCl 5(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PCl 3(g)+Cl 2(g);△H =93kJ ·mol -1。
17、(1)567.85 kJ(2)N 2H 4(g )+ NO 2g )=3/2 N 2(g )+2 H 2O (g ) △H 3=-567.85 kJ ·mol -118、(1)B 2H 6(g)+3O 2(g)=B 2O 3(s)+3H 2O(l) ΔH=-2165kJ/mol(2)1016.519、P s P s 44(),白磷(,红磷)= ∆H kJ mol =-292./红磷 低20、(1)活化能,反应热;(2)放热,<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