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砼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范文(二篇)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ea2c5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15.png)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范文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在开始施工之前,首先需要检查施工现场是否符合要求,包括施工定位、地势条件、道路线型等。
确保施工现场的整体环境符合施工要求,没有影响施工质量的障碍物。
2. 检查施工材料的质量。
包括沥青、矿渣粉、骨料等材料的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 检查施工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确保施工设备正常运转,没有故障和安全隐患,如振动压路机、摊铺机、沥青搅拌设备等。
二、基层处理1. 清洁基层。
在施工前,应将基层表面的杂物、泥土等清理干净,确保基层表面平整、洁净,方便后续施工。
2. 安装导向线。
在基层上确定好导向线的位置和高程,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保持路面的线型和高程的准确性。
3. 基层加固。
根据基层的条件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基层加固,如夯实基层、加铺稳定层等。
三、摊铺施工1. 确保摊铺机的温度适宜。
根据气温和沥青材料的特性,调整摊铺机的温度,确保沥青的温度在施工温度范围内。
2. 摊铺宽度和摊铺层厚度控制。
根据设计要求,确保摊铺宽度和摊铺层厚度的准确性,避免出现偏差和波浪状路面。
3. 摊铺速度和均匀性控制。
控制摊铺机的速度和均匀性,确保沥青能够均匀覆盖在基层上,避免出现斑驳和孔洞。
4. 摊铺后的压实处理。
在摊铺完成后,及时对路面进行压实处理,使用振动压路机等设备对路面进行压实,确保路面的密实度和平整度。
四、施工质量检验1. 沥青混凝土的采样和试验。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沥青混凝土的采样和试验,确保施工材料符合要求。
2. 路面平整度检测。
使用平整度检测仪对路面的平整度进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3. 其他施工质量检验。
根据施工要求和标准,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验,包括路面密实度、厚度等方面的检测。
五、施工记录和档案归档1. 施工记录的填写。
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记录施工的情况,包括施工日期、天气条件、施工人员等信息,以备后期查看和分析。
2. 档案归档。
将施工相关的文件、记录等归档保存,以备日后查阅和维护。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最新版】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72d0eaf01dc281e43af062.png)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一、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准备阶段1、熟悉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熟悉设计文件、掌握施工设计图纸是施工前准备工作的首要任务,一般有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图纸会审,通过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充分领会设计意图以便掌握项目规模及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实际工程量,为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计划打下基础。
同时还可以对设计图纸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更好的控制施工质量创造条件。
2、正确选择填料和沥青2.1正确选用填料沥青路面的填料应该使用经过磨细的石灰岩石粉,而不应该使用拌和机回收粉尘作为填料。
同时,-为了提高集料与碎石的粘附程度,可以掺入2%的水泥代替矿粉。
同时要对矿粉进行视密度、含水量、粒度范围、亲水系数的试验。
2.2正确选用沥青①要根据公路所在地,选用不同的沥青。
比如处于热带地区的公路,其路面施工所选用的沥青应是稠度大且软化点高,含蜡量低,以防止夏季出现路面泛油的现象。
②修筑公路路面的沥青,在高温的情况下要有较低的感温性,而在低温时又需要有较好的形变能力,因此在选择沥青时,应该尽量选择溶—凝胶型结构的环烷基稠油直馏沥青。
其中沥青质的含量为15%~25%,针入度指数较小,在-2~+2之间,pvn值宜在0—0.5之间。
③根据交通流量的预测情况,选用沥青。
对交通流量大,车辆载重量大的公路的沥青砼表层,就要考虑采用进口的沥青,如壳牌、埃索、阿尔巴尔亚,标号宜为ah~50或ah~70,以便提高沥青的品质,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
3、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分为三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
这项工作由工地实验室负责完成。
本工作尽量提前,有了配合比,就可以准确的确定材料的各种规格和数量。
生产过程中,当进场材料发生变化,沥青混合料的况料级配、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不符和要求时,及时调整配合比。
二、沥青混合料拌质量控制措施1、拌和质量直观检查质检人员必须在料车装料过程中和开离拌和场前往摊铺工地途中经常进行目测,及时发现混合料中存在的问题,严把质量关。
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70b0c49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d.png)
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引言概述: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常用于道路铺设的材料,其质量控制对于保证道路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要点。
一、原材料选择与质量控制1.1 沥青的选择: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沥青,具有合适的黏度和软化点,以确保混凝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1.2 骨料的选择:骨料应符合规定的粒径要求,并具有适当的强度和稳定性,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1.3 添加剂的选择:根据混凝土的具体要求,选择适当的添加剂,如增粘剂、改性剂等,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稳定性。
二、混合比设计与控制2.1 混合比设计:根据道路的使用条件和要求,进行混合比设计,确定沥青、骨料和添加剂的配比,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2 混合过程控制:在混合过程中,应控制好沥青和骨料的加热温度、混合时间和搅拌速度,以确保混合物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3 配合比调整: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及时调整混合比中沥青和骨料的比例,以适应不同的施工条件和要求。
三、施工工艺控制3.1 预热骨料:在施工前,对骨料进行预热处理,以提高沥青的附着性和混凝土的稳定性。
3.2 摊铺厚度控制:根据设计要求,控制摊铺机的速度和厚度,确保沥青混凝土的厚度均匀一致。
3.3 压实控制:在摊铺后,采用合适的压实设备和方法,对沥青混凝土进行压实,以提高其密实度和稳定性。
四、质量检测与监控4.1 原材料检测:对沥青、骨料和添加剂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4.2 混合料检测:对混合料进行采样和试验,检测其沥青含量、骨料粒径分布等指标,以确保混合料的质量稳定。
4.3 施工质量检测:对摊铺后的沥青混凝土进行密实度、厚度、平整度等方面的检测,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五、质量控制记录与总结5.1 质量控制记录:对每一批次的沥青混凝土进行质量控制记录,包括原材料检测报告、混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参数等,以备查证和追溯。
5.2 质量控制总结: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操纵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沥青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效率。
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要点有哪些
![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要点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384edc30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0.png)
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要点有哪些
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要点有哪些?
1.场地要开展硬化处理,四周设置排水边沟;
2.材料分仓堆放,应搭设钢遮雨棚或用防水布开展覆盖;
3.严格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按三个阶段开展;
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
标准试验击实次数增加5次、现场压实度提高1-2个百分点;
空隙率取规范的低限,防止上大下小;
4.严把原材料进料关,做到先检后用;
使用反击式破碎机破碎的碎石;
5.生产过程中做好沥青混合料各项指标质量的检验;
6.施工机具组合要匹配;
7.严格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各道工序的施工;
8.开展中央分隔带、路肩填土时,在中央分隔带两侧或路肩边缘要垫塑料布,防止污染路面;
9.基底处理:
基层清扫干净、彻底;
洒布粘层油:均匀、薄层、防止过厚或漏洒;
局部破损处应补洒;
分层不连续施工,施工上一层时应补洒粘层油;
10.对半刚性基层产生的收缩裂缝在摊铺前要先处理;
11.严格控制各阶段的施工温度:
普通沥青混凝土:
加热:140C~160C,70C轮胎>80C振动>65C
超过正常温度30C以上的沥青混合料应废弃;
储料时间不宜超过72h;
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凝土:
加热:160C~165C
出料:165C~185C
到现场:165C~170C
摊铺:不低于160C
碾压:不低于150C
碾压完毕:不低于90C
超过正常温度10C以上的沥青混合料应废弃;
开放交通的路表温度不高于50C.。
沥青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0226c58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9.png)
沥青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一、施工前准备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施工前准备工作,以确保后续的施工质量。
以下是施工前准备的几个关键要点:1. 材料选取: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沥青和骨料,考虑到交通量、气候条件和道路等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
2. 设备检查:检查施工所需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包括沥青搅拌设备、铺设机械、压路设备等。
3. 环境准备:清理施工区域,保证施工区域没有垃圾、积水或其他杂物。
同时,为施工区域设置边界标志,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二、沥青拌合料的质量控制沥青拌合料的质量对沥青路面的性能至关重要。
以下是在沥青拌合料施工中需要注意的质量控制要点:1. 骨料筛分:对骨料进行合理的筛分分析,确保骨料满足规范要求。
骨料的粒径分布应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沥青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 沥青选用:选择适合环境条件的沥青,确保其粘附性、弹性和抗老化能力。
沥青的质量要符合规范,并进行质量检测。
3. 拌合时间控制:控制沥青拌合料的拌合时间和温度,以确保混合均匀,防止热失控和过度拌和。
三、路面铺设控制要点路面铺设是整个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路面铺设中需要注意的质量控制要点:1. 铺设速度和温度:控制沥青混凝土的铺设速度和温度,以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稳定。
铺设速度应根据施工条件调整,避免出现交叉接头或冷却缝。
2. 厚度控制:根据设计要求,控制沥青混凝土的厚度,避免出现厚度不均匀的情况。
同时,要对厚度进行实时监测和测量。
3. 平整度控制:使用合适的压路设备和技术,确保沥青路面的平整度。
平整度对行车舒适性和排水效果有重要影响,必须严格控制。
四、质量检测和验收在完成沥青路面施工后,必须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工作,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规范要求。
1. 取样检测:根据规范要求,进行沥青拌合料和沥青路面的取样检测。
包括骨料石粉含量、沥青含量、压实度、抗滑性能等指标。
2. 面层性能测试:对已完工的沥青路面进行性能测试,包括密度、抗压强度、抗滑性能等,确保路面质量符合要求。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113a22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e.png)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大部分公路均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还是会存在不同的问题,文章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过综合分析。
标签: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引言:沥青混凝上路面具有坚实、耐久、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稳定度好等特点,因而在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沥青混凝上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关键是质量控制。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要求(一)足够的路面承载力沥青混凝土路面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以平衡车辆反复作用下在路面结构层产生過量应力而引起的路面破坏。
(二)良好的抗疲劳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其设计使用年限内,将承受大量的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为了不致于沥青混凝土路面过早地产生疲劳破坏,因此沥青混凝土路面必须具有良好的抗疲劳特性。
(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典型的流变性材料,它的强度和劲度模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夏季高温时,在重交通的重复作用下,由于交通的渠化,在轮迹逐渐形成变形下凹、两侧鼓起的所谓“车辙”,这是高等级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是指沥青混合料抵抗车辆反复压缩变形及侧向流动的能力。
(四)良好的低温抗裂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温缩裂缝表现为寒冷季节沥青混合料的集料之间的沥青膜拉伸破坏导致集料间拉开,形成裂缝。
因此,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主要取决于沥青结合料的低温拉伸变形性能,其次与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收缩系数、抗拉强度、劲度模量也有一定的关系。
(五)沥青混凝土路面应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能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安全。
为了保证路面的抗滑性,配料时应特别注意粗集料的耐磨光性,应选硬质有棱角的集料,沥青用量及沥青含蜡量也对抗滑性有着明显影响。
因此应根据当地的气候选择合适的沥青,像江苏等地选用的沥青一般为普通沥青AH-70#和SBS改性沥青。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控制要点(一)材料的质量控制(1)沥青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材料之一,对道路的质量和寿命极为关键。
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9616cd9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b.png)
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引言: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路面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进行有效的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常见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案。
一、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1. 设计合理的混合比:沥青混凝土的混合比是指沥青、骨料和填料在配合比例上的体积或质量比。
合理的混合比可以确保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制定混合比时,应考虑到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道路用途和交通流量等因素。
2. 选用合适的原材料:为保证沥青混凝土的质量,必须选用符合规范要求的原材料。
沥青的质量应满足黏度、软化点和渗透性等指标。
骨料应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稳定性,且不含有害物质。
填料应满足规定的颗粒分布和密实性要求。
3. 配料和搅拌过程的控制:在配料和搅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合时间、混合速度和搅拌温度等参数,确保沥青、骨料和填料充分混合,混合料的温度适宜。
4. 施工条件的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条件对质量影响巨大。
施工时应确保气温、湿度和风速等因素在规定范围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雨水、杂物等污染混凝土。
二、常见质量问题与解决方案1. 断面不平整:断面不平整是指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存在凹凸不平的现象。
造成断面不平整的原因可能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施工时振动不充分或施工条件不良等。
解决方法包括重新制定合理的配合比、合理调整施工设备、改善施工条件等。
2. 龟裂和开裂:龟裂和开裂是沥青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龟裂是指路面出现纵向或横向的细小裂缝,开裂则是指裂缝较大、宽度超过一定标准。
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于材料质量不达标、施工过程中沥青温度过高或温度变化过大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包括重新制定合规的混合比、合理控制沥青温度、加强路面养护等。
3. 密实度不足:沥青混凝土的密实度是指路面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压实程度。
密实度不足会导致路面容易老化和开裂。
解决方法包括加强施工设备的振动能力、增加压实次数、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等。
沥青砼质量保障措施
![沥青砼质量保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82d2d93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bc.png)
沥青砼质量保障措施沥青砼质量保障措施引言:沥青砼是一种常用于道路、桥梁和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具有优良的耐久性和承重能力。
为了确保沥青砼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质量保障。
本文将从沥青原料选择、生产工艺控制、施工过程监控、质量检验评估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沥青砼质量保障措施。
一、沥青原料选择1.1 沥青选择沥青是沥青砼主要的胶结材料,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选择沥青时,应根据工程要求、气候条件和使用要求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应选择耐压性好、粘结性强、抗老化能力强的沥青。
1.2 骨料选择沥青砼的骨料主要用于增加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选择合适的骨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沥青砼的耐久性和抗裂性能。
常用的骨料包括碎石、砂子和矿粉等。
二、生产工艺控制2.1 配合比设计沥青砼的配合比设计是确保材料质量的第一步。
配合比应根据工程情况、使用要求和材料性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确保沥青砼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2 搅拌工艺控制搅拌过程是生产沥青砼的核心环节,对于质量保障至关重要。
应严格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搅拌装置的使用,确保沥青和骨料的充分混合。
2.3 施工工艺控制施工过程中,应控制好沥青砼的施工温度、压实度和厚度等参数。
施工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沥青砼的质量,压实度不足会导致材料的空隙率增大,从而影响砼的强度。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温度和压实度控制,确保沥青砼的质量。
三、施工过程监控3.1 施工现场管理沥青砼施工现场管理是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要做好施工人员的管理、施工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等工作。
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杜绝污染物的进入,确保施工质量。
3.2 施工技术控制对于沥青砼的施工技术控制要求严格,要保证施工速度和沥青砼的质量。
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喷洒沥青、骨料压实和层厚控制等工作,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操作。
3.3 施工记录和质量档案管理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记录和质量档案管理,包括施工过程实时记录和施工质量验收记录等。
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要点简洁范本
![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要点简洁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026a555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1.png)
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要点简洁范本1.原材料质量控制确保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包括沥青、骨料、添加剂等。
(1)沥青的质量控制:要检查沥青的外观、颜色、粘度、密度等指标,确保沥青没有明显的氧化、污染等问题。
(2)骨料的质量控制:检查骨料的颗粒形状、粒度分布、硬度等指标,确保骨料符合设计要求。
(3)添加剂的质量控制:检查添加剂的含量、稳定性等指标,确保添加剂的质量稳定。
2.混合料比例控制根据设计要求,控制沥青混合料中各成分的比例,确保混合料的性能稳定。
(1)确定混合料比例:根据设计要求和试验数据确定沥青、骨料、添加剂的比例,确保混合料的性能满足标准要求。
(2)比例控制:在搅拌过程中,严格控制各原材料的加入比例,确保混合料的配方准确。
3.搅拌均匀度控制确保混合料在搅拌过程中的均匀度,防止出现骨料分离、沥青聚集等问题。
(1)搅拌设备的选择:选择质量良好的搅拌设备,确保混合料能够均匀搅拌。
(2)搅拌时间控制:控制搅拌时间,确保混合料的搅拌均匀,避免出现区域性过度搅拌或不足搅拌的问题。
4.温度控制混合料在施工前后的温度控制对其性能影响很大,需要合理控制温度。
(1)混合料温度控制:控制混合料的搅拌温度,确保搅拌温度适宜,不得过高或者过低。
(2)施工温度控制:控制混合料在施工前后的温度,避免混合料在高温环境下损失黏结力,或者在低温环境下凝固不均匀等问题。
5.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在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混合料的性能不受损。
(1)施工设备控制:确保施工设备的质量合格,运行稳定,避免设备故障对混合料质量造成影响。
(2)施工工艺控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施工,包括摊铺、压实、表面处理等过程的控制。
(3)质量检验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混合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混合料的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要点主要包括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合料比例控制、搅拌均匀度控制、温度控制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4a72d2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5.png)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沥青混凝土是在某些地区被广泛使用的一种路面材料。
它具有优异的防水性和抗压性,因此广泛应用于道路、机场跑道和停车场等。
合格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需要满足一定的质量标准。
因此,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本文将探讨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原材料控制沥青材料沥青材料是沥青混凝土的主要成分。
沥青材料的质量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沥青材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沥青应满足国家标准或规范中的质量指标要求。
2.选择适当的沥青等级,根据路面的用途和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
3.应避免选择与其他配合料不相适应的沥青材料,确保沥青与石子的黏合力。
骨料骨料是沥青混凝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用于增强沥青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原材料。
在选择骨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骨料应满足国家标准或规范中的质量指标要求。
2.选择适当的骨料规格,应根据沥青混凝土的用途及其性能要求进行选择。
3.应避免选择含有土壤等杂质的骨料。
设备控制摊铺机摊铺机是沥青混凝土施工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摊铺机的使用对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使用摊铺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摊铺机的轮胎或履带轨迹应与路面相切。
2.摊铺机的行驶速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3.摊铺机的平整辊应调整到正确位置,确保沥青混凝土在摊铺过程中得到正确的密实度。
压路机压路机是沥青混凝土施工中另一种重要的设备。
它的作用是在沥青混凝土表层形成必要的密实度。
在使用压路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有足够数量的压路机进行施工,以保证路面的均匀性。
2.压路机的轮型应选择适当的尺寸,以确保施工后压实度达到要求。
3.压路机的压路次数应符合规范,以达到规定的密实度。
工艺控制沥青混凝土拌和拌和是沥青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拌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沥青应从中央入料,避免直接倒入摊铺机边缘引起冷缝。
2.拌和时间应根据沥青混凝土的规格要求进行合理调整。
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75ca5c0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3c.png)
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范本一:一、引言沥青混凝土是道路建设中常用的材料之一,质量控制是确保道路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介绍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要点,相关从业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材料准备1. 沥青:应根据工程要求选择相应级别的沥青,并进行质量检验。
2. 骨料:选用符合工程要求的骨料,并进行粒度分析、含泥量检测等检验工作。
3. 辅助材料:包括沥青黏度剂、添加剂等,要检测其质量和性能。
三、配合比设计1. 确定沥青含量:根据设计要求,按照沥青含量试验结果确定最合适的含量。
2. 确定骨料的配合比例:根据骨料试验结果,确定各级骨料的配合比例。
3. 优化配合比:对配合比进行进一步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工程性能要求。
四、施工工艺1. 摊铺:在摊铺前检查摊铺机的运行状况,保证摊铺均匀、密实。
2. 压实:采用合适的压实设备进行压实,确保沥青混凝土的密实性和稳定性。
3. 破碎修补:对已摊铺的沥青混凝土进行检查,如发现裂缝或凹坑等问题及时修补。
五、质量检验1. 沥青混凝土密度检测:采用滴定法、疲劳试验等方法检测密度。
2. 沥青含量检测: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沥青含量。
3. 抗剪强度检测:采用剪切试验方法检测沥青混凝土的抗剪强度。
六、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 施工现场管理:做好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 施工人员素质要求:要求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严格按照要求操作。
3. 施工设备检查: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七、附件列表1、沥青质量检验报告2、骨料试验报告3、摊铺机设备检查记录八、法律名词及注释1、质量控制:指对于产品或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
2、配合比:指沥青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比例。
3、压实:指对已摊铺的沥青混凝土进行压实处理,以提高其密实性。
范本二:一、背景介绍沥青混凝土是道路建设中常用的材料之一,质量控制是确保道路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要点,相关从业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路桥工程中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路桥工程中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7a79b1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2.png)
路桥工程中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沥青路面是指在道路基层上铺设沥青混凝土层以作为车辆通行的道路。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对于保证道路使用寿命、提高道路的抗裂性能、减少路面损坏等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1. 原材料控制:(1) 沥青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检查沥青的黏度、温度等参数,确保沥青的质量稳定。
(2) 骨料的筛分、包裹率等指标应符合要求,确保骨料的质量。
3. 压实控制:(1) 沥青混凝土摊铺后进行压实,要根据设计要求和路面情况选择合适的压实机型号、压实次数和压实能量。
(2) 沥青混凝土的压实要均匀、全面,应采取多次压实、分层压实等措施,确保路面的稳定性。
4. 补强控制:(1) 沥青路面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地基状况、设计要求等合理确定补强措施,如使用增强网、增强纤维等。
(2) 补强材料的选择要符合相关标准,确保补强效果。
5. 质量检验控制:(1)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过程质量检验,检查沥青混凝土坍落度、沥青含量、压实度、平整度等指标。
(2) 完工后进行终检,检查路面平整度、洞槽、裂缝等问题,确保施工质量。
6. 施工工艺控制:(1) 摊铺沥青混凝土时,应确保均匀、连续,施工速度要适当,避免过快或过慢。
(2)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现场环境,防止杂物混入沥青混凝土中,影响路面质量。
7. 防止开裂控制:(1) 沥青路面易发生裂缝,应注意施工时的孔洞、缺陷等,采取预防措施,如增加骨料含量、增加沥青含量、加强压实等。
(2) 施工后应进行养护,避免大车等重物碾压,防止路面开裂。
通过以上要点,可以有效控制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保证道路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还应注意施工现场的密封,防止沥青被雨水冲刷,影响路面质量。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施工进度控制与质量验收要点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施工进度控制与质量验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ed7afa9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c.png)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施工进度控制与质量验收要点一、施工进度控制1.前期准备工作在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对施工场地进行勘察和测量,确保场地平整、无障碍物,并确保地基稳固。
(2)准备好所需的施工设备和机械,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检修。
(3)准备所需的材料,包括沥青、石子、配合比等,并对材料进行质量检验。
2.施工进度计划在施工前,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项目的要求和实际情况,结合工期和资源,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按时完成施工任务。
(1)根据工期和项目规模,确定施工的起止日期,并制定每个阶段的工作计划。
(2)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和机械设备,确保施工的高效进行。
(3)制定一套有效的施工管理措施,包括工作任务的优先级、质量控制要点等。
3.施工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对施工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确保施工按照计划进行。
(1)对每个施工阶段进行时间控制,制定详细的施工任务和工作量,并监督施工人员按时完成。
(2)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应对意外情况和问题,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影响。
(3)与相关部门和人员保持紧密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推进。
4.施工记录和报告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做好施工记录和报告,以备后续查阅和评估。
(1)记录每个施工阶段的施工过程和所用材料,并对施工质量进行抽样检测。
(2)记录施工人员的出勤情况和工作状态,确保施工班组的正常运转。
(3)编写施工进度报告,总结每个阶段的施工情况,并对下一阶段的施工进行规划和安排。
二、质量验收要点1.材料质量验收(1)对使用的沥青、石子等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密度、含水率等指标。
(2)检测沥青的粘结性能和耐久性,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对石子进行骨料筛分检验,保证骨料的质量和颗粒大小符合设计要求。
2.基层处理质量验收(1)对进行基层处理的路面进行平整度检测,确保基层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2)检测基层的密实度和强度,确保基层的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简述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控制措施
![简述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84fc04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a.png)
简述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控制措施沥青混凝土面层是路面工程中的重要部分,对于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舒适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测。
本文将简要介绍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控制的措施,以便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相关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些措施。
1. 原材料选择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质量控制首先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选择和控制。
沥青、骨料和添加剂是沥青混凝土的三大主要原材料,它们的选择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选用原材料时,需要对供应商的资质和生产能力进行审核,并进行严格的原材料检测和质量控制。
2. 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的配合比设计,可以确保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施工性能。
配合比设计需要根据工程的要求和现场条件进行合理的设计,以充分发挥沥青混凝土的性能优势。
3. 施工工艺控制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工艺控制是保证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均匀性、密实度和平整度等关键参数,以确保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质量。
施工工艺控制需要严格执行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要求。
4. 质量监测与评定为了有效控制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质量,需要对沥青混凝土面层进行全面的质量监测和评定。
通过现场实测、试验室检测和质量评定,可以全面了解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性能和质量,并进行相应的控制和调整。
质量监测与评定需要依据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评定结果客观公正。
5. 道路维护和保养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质量控制不仅仅限于施工阶段,还需要在道路使用阶段进行维护和保养。
定期对沥青混凝土面层进行检测和评定,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补和维护,以延长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使用寿命。
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控制、质量监测与评定以及道路维护和保养等环节上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测。
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9637fd0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e.png)
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道路材料,具有耐久性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沥青混凝土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下面将介绍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要点。
一、原材料选择原材料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选择沥青时,应根据工程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沥青级别。
沥青应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可塑性和耐久性。
同时,应检查沥青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质量指标,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二、配合比设计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沥青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配合比应根据工程要求、材料性能和施工条件进行合理的设计。
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应考虑沥青含量、骨料粒径分布、骨料含量、稳定剂掺量等因素,以确保沥青混凝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三、原材料检验在沥青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
对沥青进行黏度、软化点、溶解度等物理性质的测试,对骨料进行粒径分析、含石量、吸水性等指标的测试,以确保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
四、生产工艺控制生产工艺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沥青的加热温度和时间,以免损害沥青的性能。
同时,应控制骨料的进料速度和比例,确保骨料与沥青充分混合。
在摊铺和压实过程中,应控制温度、速度和压力,以确保沥青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平整度。
五、质量检验沥青混凝土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验。
常规的质量检验项目包括沥青含量、空隙率、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
通过质量检验,可以评估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并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和配合比。
六、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是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摊铺温度和速度,保证沥青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平整度。
同时,应注意调整摊铺厚度,避免出现厚度不均匀的情况。
在压实过程中,应控制压实温度和压实次数,以确保沥青混凝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七、养护措施沥青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措施,以确保其正常硬化和使用寿命。
养护措施包括喷洒养护剂、覆盖防护层、控制车辆通行等。
沥青砼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砼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cdbf45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64.png)
沥青砼质量控制要点1.配料控制:沥青砼的质量直接受到原材料的控制。
在配料过程中,需要对沥青、骨料、粉料等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和验收。
沥青的品种、含量和温度等参数需要满足设计要求,骨料的粒径、含量和干燥状态需要符合施工要求,粉料的种类和含量需要满足摩擦系数的要求。
2.搅拌控制:搅拌是沥青砼生产的关键环节。
在搅拌过程中,需要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搅拌角度等参数。
搅拌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沥青砼变硬,搅拌时间过短则可能会影响砼的强度和密实性。
搅拌速度和搅拌角度需要根据沥青砼的不同配方进行调整,以确保各种原材料混合均匀。
3.浇注控制:沥青砼的浇注过程需要注意温度的控制。
沥青砼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砼塌落,温度过低则会影响砼的流动性。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沥青砼的温度,可以通过添加热风或冷水进行调节。
4.压实控制:沥青砼的压实是确保砼强度和密实性的重要环节。
在压实过程中,需要控制压实能量、压实次数和压实层厚度等参数。
压实能量过小可能导致砼强度不够,压实能量过大则可能会造成砼开裂。
在进行压实时,需要根据砼的材料特性和厚度来确定合适的压实参数。
5.养护控制:沥青砼的养护是确保砼早期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环节。
在养护过程中,需要控制养护时间、养护温度和湿度等参数。
养护时间过短可能导致砼强度不够,养护时间过长则可能影响道路交通。
养护温度和湿度需要根据砼的材料特性和气候条件来确定。
6.检测控制:沥青砼的质量控制需要进行多种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强度检测、水分含量检测、抗渗检测等。
通过对沥青砼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
以上是沥青砼质量控制的一些要点。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要求和材料特性来制定具体的控制方案,并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只有在严格控制质量的前提下,才能确保沥青砼的施工质量和道路使用寿命。
沥青砼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砼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554eac4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d.png)
沥青砼质量控制要点一、引言沥青砼是一种常用于道路和停车场等地面铺装的材料,具有耐久性强、防水性好的特点。
为确保工程质量,沥青砼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沥青砼质量控制的要点,以帮助工程人员更好地进行沥青砼施工。
二、原材料选择1. 沥青:应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沥青,具有适当的黏度和粘性,能够在施工过程中保持稳定性和流动性。
2. 骨料:骨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且应满足沥青砼设计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3. 添加剂:根据具体工程需要,可添加合适的添加剂,如增粘剂和改性剂等,以提高沥青砼的性能和稳定性。
三、配合比设计1. 按照设计要求,合理确定沥青砼的配合比,包括沥青、骨料和添加剂的比例,并考虑到工程的特殊要求。
2. 配合比设计应注重沥青砼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施工后的沥青砼能够满足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的要求。
四、施工工艺控制1. 搅拌:在搅拌沥青砼的过程中,应确保原材料充分混合,搅拌均匀。
搅拌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 温度控制:沥青砼的施工过程中,应控制好沥青的温度。
温度过高会导致沥青流动性降低,温度过低则会影响搅拌效果。
应根据季节和气温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
3. 压实:在沥青砼铺装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压实。
压实设备应选择适当的型号和参数,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压实效果。
4. 养护:沥青砼施工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以保持其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养护时间和方法应根据沥青砼的厚度和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安排。
五、质量检测与验收1. 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沥青砼的质量检测,包括沥青和骨料的物理性能的检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的检测等,确保沥青砼达到设计要求。
2. 完工后应进行沥青砼的验收,主要包括外观质量的检查和性能指标的测试等。
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六、安全生产措施在沥青砼施工过程中,应遵守相关的安全生产规定和操作规程,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七、总结沥青砼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通过合理的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工艺控制可以提高沥青砼的性能和稳定性。
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ebbe98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4.png)
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要点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要点1. 引言2. 原材料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包括沥青、骨料和添加剂。
在进行质量控制时,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测试,确保其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
沥青的性质包括黏度、软化点等指标,需要按照标准进行测试。
骨料的质量指标包括粒径、含水率等,也需要进行检验。
添加剂的类型和用量也需符合要求。
3. 设备和工艺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设备,如沥青搅拌机、卸料机等。
这些设备的性能和工艺参数直接影响着混合料的质量。
在质量控制中,需要对设备和工艺进行严格的监控和调整,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合理设计。
4. 施工环境施工环境也会对沥青混合料的质量产生影响。
施工时的温度、湿度等因素都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确保混合料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还需要注意施工区域的清洁和遮阳措施,以避免杂质和日晒对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影响。
5. 质量控制方法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现场监测和实验室检测。
现场监测可以通过对混合料的外观、温度等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来判断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实验室检测主要包括对沥青、骨料等原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指标进行测试,以及对混合料进行强度、密度等性能测试。
6. 质量控制要点(1)选择合适的原材料:沥青应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骨料应具有适当的粒径和含水率,添加剂应选用合适的种类和用量。
(2)严格控制设备和工艺参数: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工艺合理设计,避免因设备故障或工艺不当导致质量问题。
(3)严格控制施工环境:控制施工时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在清洁和遮阳措施上做好工作。
(4)采用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法:现场监测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5)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文件、责任制度、培训等,确保质量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7.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是确保道路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设计、生产和施工过程中,需要从原材料、设备和工艺、施工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控制。
通过采用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质量,提升道路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沥青砼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砼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7c87e73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2.png)
沥青砼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沥青混合料所采用的运到现场的每批沥青都应附有制造商或生产厂家的证明和出厂试验报告;并说明装运数量、装运日期、定货数量等..分批进场以及不同生产厂家、不同标号的沥青要分开存放;不得混杂;并应有防水措施..沥青的各项技术指标经取样试验应符合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规定..1粗集料..各种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检验;不同规格的粗集料必须分开存放;并设立明显的标志牌.. 2细集料..细集料应干净、坚硬、干燥、无风化、无杂质或其他有害物质;并有适当的级配..3填料..填料采用石灰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经磨制而成;不含泥土杂质和团粉;要干燥、洁净;其质量要求符合规范各项要求;在雨季施工时要注意保护;以免吸水后填料结团成块..面层所用集料设置防雨顶棚;采取防雨措施..2基层表面的清理与检查2.1清扫施工前用扫帚、风力灭火器等工具清扫路面基层表面;要达到干燥、清洁、无松散石料、灰尘与杂质;清理宽度应至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边缘以外至少30cm.对局部被水泥等杂物污染并冲刷不掉的路面污染物应用人工将其凿除..2.2沥青下承层的质量检验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下承层的外观与内在质量进行全面检查..1若基层局部松散;凹凸不平可凿除后用素混凝土填平;2若路面基层纵断面高程超过设计标准;应进行纵断面高程调整;3若横坡超过设计要求;应按0.1%渐变设过渡段调整..3试验段施工为了确定路面松铺系数、压实遍数与压实度的关系、路面现场钻芯取样所测密度之间的关系、拌合时间及最佳的人员和机械组合等;须铺筑必要的试验路段加以标定..1试验段须取得的技术资料:进行生产配合比验证;确定标准生产配合比;2沥青混合料摊铺机技术资料:压实度与碾压遍数的关系曲线;用以确定合理的碾压组合和合适的碾压遍数..核密仪测压实度与现场钻芯取样测密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下一步大面积施工由核密仪配合钻芯取样按规范进行检测;检测松铺和压实厚度等外形尺寸;外形质量指标值..最佳的人员和机械组合..4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4.1沥青混合料拌制1拌合温度..拌和时沥青的温度在160℃~170℃左右;由于常温的矿粉是与矿料同时加入的;为保证矿料的拌合温度;矿料的进料温度控制在175℃~190℃;混合料出厂温度以155℃~170℃为宜..2拌合料不得使用回收粉尘;粉尘必须排放出去..用于生产沥青混凝土的矿粉必须存放于拌合机石粉罐中;保持干燥;呈自由流动状态..3工地试验室每天对拌合料性能、集料级配和沥青用量进行抽样检验;拌合料各项性能指标必须与试铺合格产品相符..4拌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严禁不合格的产品出场..5多雨潮湿气候时;生产沥青混合料所需集料尤其是石屑应堆放在干燥储存处..4.2沥青混合料运输混合料尽可能采用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运输沥青混合料的车辆应事先在车斗上刷油水1∶3混合物以防止沥青粘结;涂刷油水混合物最好采用喷雾器;以便喷洒均匀..运输车应备有篷布;以防止运输途中遇雨和气温较低时沥青混合料散热太快;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因温度损失太多而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运输车的数量;根据生产能力、车速、运距等情况综合考虑;合理配置;并留有适量富余以备用..4.3沥青混合料摊铺下面层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上面层应采用无接触式自动找平装置控制..经摊铺机初步夯实的摊铺层应符合平整度、横坡度的规定要求..摊铺机应以测量标高为准;将熨平板用适当的木板垫起;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机的摊铺速度也是影响摊铺质量的一个因素;摊铺速度过快;不但运输车辆跟不上;压路机的工作也不能满足要求;从而影响到了压实度的达标;进一步会使路面渗水;路面破坏..此外;摊铺过程中的停顿也会影响到路面的平整度;所以摊铺速度应当根据经验;控制摊铺速度以3m/min~4m/min为宜;并尽可能减少摊铺机的停顿次数;必须做到“宁可运料车等候摊铺;也不能摊铺机等候运料车”..若不能全幅摊铺时;采用摊铺机梯队作业;其纵向接缝;应在前部已摊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cm~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面摊铺的高程基准面;并有5cm~10cm左右的摊铺层重叠;以热接缝形式在最后做跨接缝碾压以消除缝迹..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5cm以上..表层的纵缝应顺直..在施工中通过实际铺筑的面积与拌合站生产的数量对比;确保沥青面层的铺筑厚度..4.4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1沥青混合料压实以试铺段确定的碾压组合和速度;紧接摊铺后进行;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一般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采用钢轮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联合作业完成压实工作..2碾压分段进行;分段长度控制在30m~50m;即一段初压;一段复压;一段终压;段与段之间应设标志;并指定专人负责移动;便于司机辨认..3压路机启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不得急刹车..4压路机加水时;应行驶到已复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边缘停放;加水后应就地来回碾压平整后再离开原位..5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压路机转向角度不得大于35°..6初压后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不得产生推移、开裂现象;复压后的沥青混凝土面层表面要求无明显轮迹;终压后要求表面平整、光洁;颜色均匀一致;无明显轮迹.. 7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边缘及构造物接头处应采用小型压路机或振动夯压实.. 4.5接缝处理每天施工结束;待摊铺机驶离现场之后;人工将端部的混合料整齐;直接让压路机碾压成型;在端部碾压成斜坡;然后用6m直尺检查接缝处的平整度;在平整度、厚度均合适的断面用切割机切成一个直槎;铲去残留渣;从而使路面平整..继续摊铺时;应将接缝锯切时留下的灰浆擦洗干净;涂上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机熨平板从接缝处起步摊铺..接缝处碾压时用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从先铺路面上跨缝逐渐移向新铺面层;碾压后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是否达到要求..上下面层的横向接缝必须错位1m以上;横向施工缝应远离桥梁毛勒缝20m以外;不得设在毛勒缝处;以确保毛勒缝两边路面的平顺..5检测对于铺筑完成的路面由专人严格按颁布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包括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填料..2混合料的质量检查:油石比、矿料级配、稳定度、流值、空隙率;混合料出厂温度、运到现场温度、初压温度、碾压终了温度;混合料拌和均匀性..3面层质量检查:厚度、平整度、宽度、高程、横坡度、压实度、偏位、摊铺的均匀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砼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沥青混合料所采用的运到现场的每批沥青都应附有制造商(或生产厂家)的证明和出厂试验报告,并说明装运数量、装运日期、定货数量等。
分批进场以及不同生产厂家、不同标号的沥青要分开存放,不得混杂,并应有防水措施。
沥青的各项技术指标经取样试验应符合《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规定。
1)粗集料。
各种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
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检验,不同规格的粗集料必须分开存放,并设立明显的标志牌。
2)细集料。
细集料应干净、坚硬、干燥、无风化、无杂质或其他有害物质,并有适当的级配。
3)填料。
填料采用石灰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经磨制而成,不含泥土杂质和团粉,要干燥、洁净,其质量要求符合规范各项要求,在雨季施工时要注意保护,以免吸水后填料结团成块。
面层所用集料设置防雨顶棚,采取防雨措施。
2 基层表面的清理与检查
2.1 清扫
施工前用扫帚、风力灭火器等工具清扫路面基层表面,要达到干燥、清洁、无松散石料、灰尘与杂质,清理宽度应至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边缘以外至少30cm.对局部被水泥等杂物污染并冲刷不掉的路面污染物应用人工将其凿除。
2.2 沥青下承层的质量检验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下承层的外观与内在质量进行全面检查。
1)若基层局部松散,凹凸不平可凿除后用素混凝土填平;
2)若路面基层纵断面高程超过设计标准,应进行纵断面高程调整;
3)若横坡超过设计要求,应按0.1%渐变设过渡段调整。
3 试验段施工
为了确定路面松铺系数、压实遍数与压实度的关系、路面现场钻芯取样所测密度之间的关系、拌合时间及最佳的人员和机械组合等,须铺筑必要的试验路段加以标定。
1)试验段须取得的技术资料:进行生产配合比验证,确定标准生产配合比;
2)沥青混合料摊铺机技术资料:压实度与碾压遍数的关系曲线,用以确定合理的碾压组合和合适的碾压遍数。
核密仪测压实度与现场钻芯取样测密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下一步大面积施工由核密仪配合钻芯取样按规范进行检测;检测松铺和压实厚度等外形尺寸,外形质量指标值。
最佳的人员和机械组合。
4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4.1 沥青混合料拌制
1)拌合温度。
拌和时沥青的温度在160℃~170℃左右,由于常温的矿粉是与矿料同时加入的,为保证矿料的拌合温度,矿料的进料温度控制在175℃~190℃,混合料出厂温度以155℃~170℃为宜。
2)拌合料不得使用回收粉尘,粉尘必须排放出去。
用于生产沥青混凝土的矿粉必须存放于拌合机石粉罐中,保持干燥,呈自由流动状态。
3)工地试验室每天对拌合料性能、集料级配和沥青用量进行抽样检验,拌合料各项性能指标必须与试铺合格产品相符。
4)拌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严禁不合格的产品出场。
5)多雨潮湿气候时,生产沥青混合料所需集料(尤其是石屑)应堆放在干燥储存处。
4.2 沥青混合料运输
混合料尽可能采用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运输沥青混合料的车辆应事先在车斗上刷油水(1∶3)混合物以防止沥青粘结,涂刷油水混合物最好采用喷雾器,以便喷洒均匀。
运输车应备有篷布,以防止运输途中遇雨和气温较低时沥青混合料散热太快,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因温度损失太多而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施工。
运输车的数量,根据生产能力、车速、运距等情况综合考虑,合理配置,并留有适量富余以备用。
4.3 沥青混合料摊铺
下面层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上面层应采用无接触式自动找平装置控制。
经摊铺机初步夯实的摊铺层应符合平整度、横坡度的规定要求。
摊铺机应以测量标高为准,将熨平板用适当的木板垫起,调整到合适的高度。
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机的摊铺速度也是影响摊铺质量的一个因素,摊铺速度过快,不但运输车辆跟不上,压路机的工作也不能满足要求,从而影响到了压实度的达标,进一步会使路面渗水,路面破坏。
此外,摊铺过程中的停顿也会影响到路面的平整度,所以摊铺速度应当根据经验,控制摊铺速度以3m/min~4m/min为宜,并尽可能减少摊铺机的停顿次数,必须做到“宁可运料车等候摊铺,也不能摊铺机等候运料车”。
若不能全幅摊铺时,采用摊铺机梯队作业,其纵
向接缝,应在前部已摊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cm~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面摊铺的高程基准面,并有5cm~10cm左右的摊铺层重叠,以热接缝形式在最后做跨接缝碾压以消除缝迹。
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5cm以上。
表层的纵缝应顺直。
在施工中通过实际铺筑的面积与拌合站生产的数量对比,确保沥青面层的铺筑厚度。
4.4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
1)沥青混合料压实以试铺段确定的碾压组合和速度,紧接摊铺后进行,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一般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采用钢轮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联合作业完成压实工作。
2)碾压分段进行,分段长度控制在30m~50m ,即一段初压,一段复压,一段终压,段与段之间应设标志,并指定专人负责移动,便于司机辨认。
3)压路机启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不得急刹车。
4)压路机加水时,应行驶到已复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边缘停放,加水后应就地来回碾压平整后再离开原位。
5)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压路机转向角度不得大于35°。
6)初压后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不得产生推移、开裂现象;复压后的沥青混凝土面层表面要求无明显轮迹;终压后要求表面平整、光洁,颜色均匀一致,无明显轮迹。
7)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边缘及构造物接头处应采用小型压路机或振动夯压实。
4.5 接缝处理
每天施工结束,待摊铺机驶离现场之后,人工将端部的混合料整齐,直接让压路机碾压成型,在端部碾压成斜坡,然后用6m直尺检查接缝处的平整度,在平整度、厚度均合适的断面用切割机切成一个直槎,铲去残留渣,从而使路面平整。
继续摊铺时,应将接缝锯切时留下的灰浆擦洗干净,涂上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机熨平板从接缝处起步摊铺。
接缝处碾压时用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从先铺路面上跨缝逐渐移向新铺面层,碾压后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是否达到要求。
上下面层的横向接缝必须错位1m以上,横向施工缝应远离桥梁毛勒缝20m以外,不得设在毛勒缝处,以确保毛勒缝两边路面的平顺。
5 检测
对于铺筑完成的路面由专人严格按颁布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包括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填料。
2)混合料的质量检查:油石比、矿料级配、稳定度、流值、空隙率;混合料出厂温度、运到现场温度、初压温度、碾压终了温度;混合料拌和均匀性。
3)面层质量检查:厚度、平整度、宽度、高程、横坡度、压实度、偏位、摊铺的均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