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教家风

合集下载

浅谈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浅谈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浅谈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家庭是一个社会最基础的单位,也是个体成长的最初阶段。

家庭的教育和家风对于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以下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其重要性。

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对个体心理健康和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家庭是一个孩子最早接触到的环境,家庭教育直接塑造了孩子的人格和价值观。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自律能力,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

而不良的家庭教育则会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对个体心理健康和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出各个方面素质较高的人才,他们将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而不良的家庭教育则容易导致社会道德风气的恶化和社会矛盾的加剧。

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家庭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风可以使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接受和熟悉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价值观念。

家庭教育和家风的传承也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通过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可以传承和弘扬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引导社会的发展方向;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风也可以为社会提供正面的行为示范,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对于培养子女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诸如人际关系、职场压力等问题层出不穷,一些人往往在面对困难时容易感到困惑和退缩。

而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风可以塑造子女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使其在困境中能够坚持和奋斗,不断提高自己。

这对于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积极意义。

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对于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风可以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自律能力,对个体心理健康和成长起到重要影响。

家风家教的心得体会(通用6篇)

家风家教的心得体会(通用6篇)

家风家教的心得体会(通用6篇)家风家教的心得体会(通用6篇)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风家教的心得体会(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风家教的心得体会1家风家规是代代相传的精神滋养。

对人的成长而言,家风、学风、社会风气的影响,有一个不断进阶的过程。

家风主要是对人生的启蒙,学风是对人生的充电,社会风气则是对人生的淬炼。

从当前来看,家风与学风的衔接,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只有二者互为补充,个人才有强大的精神积淀去阅读社会。

日前,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工会在北京四中举办了以“黼国黻家,栉风沐雨”为主题的家风大家谈活动,教育专家与学校师生一道,畅谈家庭教育心得,共论家风建设路径。

现摘编几篇,与读者分享。

别失去欣赏孩子的能力。

《朱子治家格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

家庭教育的前提,是有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

否则,再好的教育理念都无法实施。

然而,许多父母随着孩子的成长,慢慢地失去了欣赏孩子的能力,这让良好的亲子关系也失去了依存。

父母不欣赏孩子的原因,一是现实与期望的差距,二是面子。

有人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久而久之,觉得孩子一无是处。

经常有家长说这样的话:你看你,都考成这样了,还天天美!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马拉松比赛的话,小学或初中阶段相当于前5公里。

42公里的比赛,前5公里跑第一名或最后一名,重要吗?作为过来人,教育者和家长其实都清楚,一个人未来的发展,与小学或中学时代的考试分数不能画等号。

可是做家长的,怎么就在孩子的分数面前失去理智,让愤怒扭曲了人性,让自己失去了欣赏孩子进步与成长的能力呢?以胸中格局行不言之教。

在优秀的家长身上,能发现共同的特点:比如夫妻恩爱和谐,带给孩子阳光心态和安全感,孩子也会对他人更信赖与亲近。

比如家长有长远的眼光和格局,更重视孩子心灵的成长,不是光看眼前的成绩,也不只是关心孩子的物质需求。

浅谈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浅谈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浅谈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性1. 引言1.1 家庭家教对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家庭家教是家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家庭的氛围和风气,也直接关系到家庭成员的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家庭家教对家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塑造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还能够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性,传承优秀家风和传统文化,提升家庭整体素质。

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不仅能够让孩子茁壮成长,也能够让家庭成员和谐相处,共同创造美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只有通过家庭教育的有效开展,才能够在家庭中形成和谐的亲情关系、积极的家庭氛围,进而推动家庭成员共同进步,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塑造孩子的价值观和品德塑造孩子的价值观和品德是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家庭教育,父母可以教导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他们的行为举止和言传身教能够深刻地影响孩子的行为模式和行为准则。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教导他们珍爱生命、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正确的道德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核心价值观。

家庭教育可以通过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塑造孩子的品德修养。

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进行深入的心灵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和疑惑,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珍惜他人,培养他们的人格力量和情感智慧。

塑造孩子的价值观和品德是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基础和核心。

只有家庭教育得当,孩子才能在正确的道德引导下茁壮成长,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优秀青少年。

家庭教育在家庭家风建设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2.2 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是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家庭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如何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家风家训的认识

家风家训的认识

家风家训的认识家风家训的认识有以下10条模板供大家参考:家风家训的认识1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修、齐、治、平的统一,把“齐家”与“修身”、“治国”、“平天下”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因而以教家立范的家训文化十分发达,许多家训名篇被奉为治家教子的宝鉴而流传极广。

笔者以为,立家规、正家风,关键在于做到“严字当头”,贵在“落到实处”。

首先,要严立家规家训。

用好家风培育子女好作风、塑造后人好品行,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诸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家规家训I,虽历经千年依旧焕发光彩,为后人恪守和传承,他们严立家规,培育好家风,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

正是简朴的生活,严格的家规,奠定了后人们坚实的人生基石。

我们党的优秀干部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家风仍在当地干部群众中广为传颂。

其次,要切实践行家规家训。

要将“家规”悬挂在家庭的.显着位置,作为座右铭,时时提醒家庭的每个成员,遵德守礼,良言善行,从而一代影响一代,一代成就一代,以良好的家规家风,形成全社会和谐良好的风气。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家规的模板、家风的旗帜,只有以身作则,恪守家规、传承家风,才能为家人作出榜样,才会有威严、有说服力。

要廉洁自律、清白做人、干净做事,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要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做到家里和家外一个样、台下和台上一个样、八小时外和八小时内一个样,始终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

良好家风的形成有赖于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从自身做起,传承优秀家风、营造良好社风、弘扬传统文化,并将之代代相传、永不停息,还社会一个风清气正的人文环境。

家风家训的认识2家风也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风气,国家就是人民的家,这家风就更为重要了。

它要靠人民的努力,遵纪守法,互帮互助,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丰富。

更重要的是她的风气,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风气决定了它的衰与盛,只有社会风气好的国家,才能国盛民强,才真正算上一个强国。

新时代家教家风心得(通用7篇)

新时代家教家风心得(通用7篇)

新时代家教家风心得〔通用7篇〕新时代家教家风心得〔通用7篇〕新时代家教家风心得1一个人的成长成材,离不开家风的潜移默化;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即是千万家庭家教家风的总和。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的古训仍历历在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更是千年不殒,中国古人对于家风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好的家风淳朴无华,催人向善,是引导儿孙成人成材的不二法门,也是约束儿孙行为标准的内心准那么;反之,那么误人误己,诱导儿孙步入歧途。

往小看是修身齐家,往大看是治国平天下。

优良家风需要传承,需要推广,社会正气需要弘扬。

家风对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家庭是个人的第一课堂,我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便是对于家风的一个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个真实的写照。

父母诚朴,那么儿孙向善,父母贪腐,那么儿孙效仿,家风直接影响个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古来宗族大家庭,必让孩子以德高望重者为典范,而今家庭变小了,更需要家长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师,让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为后代茵福。

良好的家风能形成廉洁的行政作风。

近年来,官员子女家属____事件频发,影响恶劣,不免令人质疑其家风。

“小来偷针,长大偷金”,不良家风追求物质、追求欲望、追求攀比,不仅自己锒铛入狱,也为儿孙后代埋下祸根。

值得庆幸的是,行政廉洁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一生奉公执法,淳朴仁慈,为人民办实事,广受尊敬与爱戴。

家风会蔓延到工作作风,优良的家风那么是法制化建立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风的廉洁公正那么需要家风正统来保证。

家风影响社风,是精神文明建立的基石。

社会是千万家庭的总和,家风会聚起来就是社风,多数家庭家风淳朴,那么社风淳朴;社风的急功近利,那么说明多数家庭也是急功近利的。

近年来人们对物欲的过度追求现象越来越严重,拼豪宅、拼豪车,甚至有结婚彩礼都明码标价的奇葩景象。

人民向往的美妙生活,不仅是人人“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应该有“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

家风家教大家谈发言稿300字(通用6篇)

家风家教大家谈发言稿300字(通用6篇)

家风家教大家谈发言稿300字(通用6篇)家风家教大家谈发言稿300字(通用6篇)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发言稿对我们的作用越来越大,使用正确的写作思路书写发言稿会更加事半功倍。

还是对发言稿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风家教大家谈发言稿300字(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风家教大家谈发言稿1尊敬的xx:所谓的家风就是自己家里的风气,家里的风气好不好就会影响到子孙后代,一个家庭或家族的家风要正,首先是要注重以德立家、以德治家。

家风也分为好几种,在家里做的事、在家里做家务等等,在家里做的事情的是好家风。

家风也叫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

家规很严格的,所以家里的规则必须要严格遵守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

家规也叫家法,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这个规矩就相当于国家的法律。

指家庭的规矩,做任何事都要懂得讲规矩。

最后,我觉得好的家风和家规每个人都要严格的遵守,我们小学生也要自己遵守好的行为规范,讲规矩,要正义。

谢谢大家!家风家教大家谈发言稿2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中央电视台记者X年春节走基层,了解各地百姓的家风家训。

在此我也想说几句。

小时候我妈妈老是对我讲“要想人不知,除非己没为”。

要我光明磊落,行事正,做好人。

又常以苏武牧羊的故事教育我讲气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父亲告诫我,读书成人后,谨言慎行,常以“言出似箭不可乱发,一入人耳有力难拔”,要求我重德守法,规范自己行为。

父亲又常常以“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的古训,要求我们几个子女要一生保持宽松乐观的心态,待人处事。

我小时候,家里历年春节都有贴对联的习俗。

其中有一幅对联是“忠厚传家久,诗礼继世长”,至今难忘。

日月如梭。

我成家后,留给子女的家训是,待人以诚,勤俭持家,要子女牢记“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我老伴也秉承她母亲的遗训,告诉子女:“多一分钱是幸福,缺一分钱是痛苦”,会过日子才能家兴,国兴,万事兴。

家教家训家风

家教家训家风

家教、家训、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家教是指家庭中的礼节、礼仪教育,是一种道德传承和文化传承;家训是指家庭中的道德规范和教育,是家庭成员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家风是指家庭中的文化传统和道德风尚,是家庭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家教、家训、家风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一个有着良好家教的家庭,能够让家庭成员懂得尊重长辈、爱护幼小,维护家庭和谐。

一个有着严谨家训的家庭,能够让家庭成员懂得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培养良好的品德。

一个有着优秀家风的家庭,能够让家庭成员懂得团结友爱、互相关心,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传承良好的家教、家训、家风对于弘扬中华美德、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家庭教育和家族文化的传承,注重培养下一代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为传承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优良家教家风

优良家教家风

优良家教家风
优良家教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延续,也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拥有优良家教家风的家庭,能够培养出品德高尚、品行端正的子女,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优良家教家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氛围:一个充满爱、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培养优良家教家风的基础。

父母要互敬互爱、相濡以沫,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让子女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2.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培养优良家教家风的关键。

父母要注重培养子女的品德修养、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和行为习惯,懂得尊重长辈、关心家人、爱护弱者等传统美德。

3.家庭传承:家庭传承是培养优良家教家风的保障。

父母要注重传承家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让子女了解家族的历
史和文化,继承家族的优良传统和价值观,为家庭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4.家庭规矩:家庭规矩是培养优良家教家风的准则。

父母要制定合理的家庭规矩,让子女明确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什么是错误的行为和价值观,从而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纠正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5.榜样作用: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子女的影响是深远的。

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子女从自己的身上学到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

优良家教家风的培养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教育和引导,才能让子女成为品德高尚、品行端正的人才,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家教家风
家教即家庭教育,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教育组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它没有固定模式和规律,也没有专职老师,而是父母接受古圣先贤千百年来治家有方的实践经验,又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于自己的子孙后代,使他们始终沿着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模式,做一个有大慈恻隐之心,能够区别善恶、懂得敬畏、明辨是非、讲诚信的优秀公民。

所以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奥论。

因为你想参与治国使天下太平,就必须先得提高自身的知识道德水平,首先做到家庭和睦富裕,然后参与治理国家,那样国家就会太平,否则就是空谈。

由此可见,家教不仅是精神财富,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和谐,国家稳定昌盛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盛衰。

因此家教尤显得十分重要,自古到今不论达官显贵或穷家小户,根据各自不同情况一直沿用不衰,即在于此。

一个家族的兴旺,是要靠一代或几代人的努力和积淀,长此以往,代代相传。

这种言传身教及其这些零散的只言片语,铸就了治家兴家的经验总结,引领其家庭走向兴旺辉煌,进而彰显出家庭的特点和风格或风尚,这就是家风。

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的精神教育、伦理道德、传统文化教育有所缺失,因而出现了精神文明之不和谐的现象。

2014年春节来临之际,央视推出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了全社会对家教家风之思考,突现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下面根据记忆所及,就我家的家教家风择要整理如下,虽属一鳞
半爪,在我心目中却弥足珍贵。

从我记事起,全家人吃饭时依次围在一桌,必须待长辈进餐,晚辈才可进餐,同时大人边管娃喂饭,显得格外其乐融融。

席间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大概是传承家教的最佳时间。

当然随时随地都可进行,不拘一格,有时拉家常、有时谈时政、有时讲礼仪、有时论处世、有时还引发出些小故事。

例如:《鞭打芦花》是说古时有一贤智少年,早年丧母,其父亲续弦又生一弟,寒冬腊月,其弟身着棉衣虽薄而动作如常,未见寒意。

但他棉衣虽厚,却啬缩不前,父亲误以为萎懒,执鞭竟打,衣破处芦花绽出,父亲识透继母虐待之心,决意将其休掉,他竟劝阻父亲言道:“母在一子单,母去两子寒”父觉得言之有理,只好作罢。

继母倍感羞惭自愧,若被休掉,我儿岂不亦受冻饿之苦?从此痛改前非,善待二子。

用两句话成全了一个家庭,同时又感化了继母,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

其才智气度令人敬佩,确实让人受益匪浅,启迪良多。

家教的传承除借以上类似故事外,还有更多的名言警句和零散的只言片语。

为了叙述方便,将其归纳为励志上进、修身养德、勤俭节约和处世为人四个方面略加阐述。

一、励志上进的教育
人非生而知之,要涉猎社会,就必须有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社会人文知识。

虽不能博学通览,但学无止境,多多益善,况且天下父母谁不望子成龙。

故先辈常谆谆教导“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又如“学如积薪”也就是说知识在于积累,也在于循序渐进才有“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之喻。

唯恐为学不刻苦努力,由于
年幼生活安逸没有压力,学业因之荒废,因此提出“古之圣贤豪杰无不从困苦中来哉,”给以借鉴。

更有“如负薪、如掛角、如囊萤、如映雪”的小故事给以鞭策。

“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知识能改变命运,但又要认识到学习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更要珍惜光阴,故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训诫,更提醒不但说“有志者事竟成”,况且还要坚韧不拔的毅力,“铁棒磨绣针,功到自然成”则是口头禅。

可见先辈渴望子孙成材的良苦用心。

二、修身养德的训诫
诸葛亮戒子书中提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意思是修身必使其身心处于清静无为境界,然后通过自强不息地学习,升华对天时地利社会物候能够做出正确的认识与判断,形成各自独特的见解,从而指导个人的思想行为,很好地服务于社会,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把所获成果贡献给社会,让民众分享,不擅自奢华浪费,这大概就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含义,正一副对联中写到:“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

其实修身是修纯粹素朴、真诚无妄、自然无为之道德,那么个人就应当正确把握自己,首先做到举止规范、处事豁达、通晓事理、光明磊落,借鉴“人贵有自知之明”“穷有志气富有德”,奉行“言必信、行必果”,“应人事小、误人事大”的诺言。

在救济乡亲的困难时,常以“饥时给一口,胜似饱时给一斗”,不做锦上添花的小人,要做雪中送炭的君子,始终保持厚德载物。

三、勤俭节约的提醒
勤俭节约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在日常言:“一勤天下
无难事,百忍堂中有太和”与“勤能补拙”鼓励子孙学习工作必须刻苦勤快,只有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光勤劳不知节俭,丰硕的成果会被白白浪费掉,实为憾事。

所以“省下的就是挣下的”和“打牛千鞭不舍粟米一颗”,及“稀吃三年买头牛,稠吃三年卖头牛”都是让人勤补拙俭养廉的懿范垂训。

这次政府推出的“光盘行动”和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国家,无不遥相呼应,故应继续发扬。

四、处世为人的规劝
通过修身养德最终还是如何落实到处世为人的实际行动上。

“百善孝为先”是先辈育人的经验结晶,假如一个人不孝敬父母,有谁敢与他交往共事,因为他在人心目中名誉太糟。

所以只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那子孙也照样会孝敬你、照顾你,师长也会尊重你、信任你,这样你的事业才会兴旺发达。

正如孟子所云:“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满招损,谦受益”是先辈留给我们处世为人的经验总结。

只有虚怀若谷,才能盛得无限物资,满则无处着落。

毛主席曾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总是让人处世应当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在社交中,语言可以交流思想传递讯息,然而就有“言多必失”“祸从口出”之诫。

故“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显得十分重要。

我家就有“听话如同尝汤”和“话有三说,巧者为妙”的训诫。

谨记“一句好话三冬暖,恶语出唇六月寒”的谚语,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

孔子有云“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是说一个人的智慧力量是有限的,不论搞学问或干事业,都得一帮精明能干的人士,但必须有所选
择。

我家就有“交友不在多,最好三五个”“与好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与恶人交如入虎狼之室”给我们指明了交友的原则和标准。

要求交往得讲文明、守信誉、讲义气,谨遵“君子不尽人之欢”,“淡淡长流水,酽酽不到头”的古训。

保持仁、义、礼、智、信之气节,做一个有道德、有文化、品德高尚的人。

以上是我对家教家风的认识和思考。

虽然挂一漏万,他却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有人的合力就会影响社会发展,所以家教家风是一种无可替带的精神财富,也对弘扬传统文化,给力实现“中国梦,我的梦”不无裨益。

由于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期望名哲不吝斧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