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临路歌》全诗翻译与赏析

合集下载

盖竹柏影也翻译

盖竹柏影也翻译

盖竹柏影也翻译翻译:兰皋竹柏阴,千里水东注。

李白在被流放夜郎之前,曾经写过一首《临路歌》,其中有这么两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他到了荆州以后,又为江陵写下了《鹦鹉洲》:“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自称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的酒徒。

但从上面这些诗篇看来,他在当时只能算得上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然而他毕竟也与普通劳动人民有着联系。

正是他和广大人民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他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并最终构成了他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他青年时期那种热爱祖国,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诗篇,一去不复返了;留下来的,除了“白发三千丈”以外,就只有这首《临路歌》了。

这首诗以美丽而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愤激之情,深沉雄健,真挚动人,历来广为传诵。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唐代诗人王维是一位既注意吸收民歌的精华,又善于用诗的形式表达自己丰富情感的诗人。

这首诗就是他晚年山林生活的一个侧面。

在《竹里馆》的题干中,标明作者所住的地点是“竹里馆”,那么就应该从这首诗的内容入手,理解作者写作这首诗的用意。

首句点题,“独坐”二字领起全篇,透露出孤独无偶的惆怅。

“幽篁”是丛生的竹林,当是作者所隐居的特定环境的突出标志。

在这样的地方独坐,确实别有一番情趣。

开头两句的意思是:我独坐在幽静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声吟唱,全然不觉有幽人的存在。

次句点明所弹奏的曲调,也许是《广陵散》。

长啸,古人谓语不出口而长啸叫啸。

啸声能使山谷震动,可见其声势之猛烈。

这两句看似平淡,却把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句笔锋一转,将听者引入画面:只见一轮明月从东方天际升起,如水一般泻在竹林上。

清光宜人,无人知晓,却有一轮明月洒来。

末句忽又将读者拉回现实,“独坐”句呼应题目“竹里馆”,使诗意完整。

《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表达的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古代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说法,此诗也体现了这一特色,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乐而忘返的思想感情。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出自唐代李白的《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1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赏析大鹏是李白赋中常常借以自况的意象,它既是自由的象征,又是惊世骇俗的理想和志趣的象征。

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青年李白出蜀漫游,在江陵遇见名道士司马承祯,司马称李白“有仙风道骨焉,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当即作《大鹏遇希有鸟赋并序》(后改为《大鹏赋》),自比为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鸟。

李白诗中还有一首《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据唐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铭序》云,李白“赋《临终歌》而卒”。

后人认为可能就是这首《临路歌》,“路”或为“终”之误写。

可见李白终生引大鹏自喻之意。

按此诗语气直率不谦,故前人有疑非李白之作者,亦有信为李白之作而辨之者。

参詹锳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此诗题解。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代的作品。

李邕在开元七年至九年前后,曾任渝州(今重庆市)刺史。

李白游渝州谒见李邕时,因为不拘俗礼,且谈论间放言高论,纵谈王霸,使李邕不悦。

史称李邕“颇自矜”(《旧唐书·李邕传》),为。

李白《临终歌》

李白《临终歌》

直到后来遇上“流放夜郎”这样的大难,他也没有完全死心。大鹏已成为他的精神支柱,纵然怀才不遇,只要理想中的吉祥鸟还在飞,天就塌不下来。
“天生我才必有用”,“吾辈岂是蓬蒿人”,”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从这些零碎语句就能看出,李白把诗当成“狂人日记”来写的,梦想的远不可及令他疯狂,又给他带来痴迷的激情。
庄子善变,既能梦见博大的鲲鹏,还能变作渺小的蝴蝶,变来变去,都不知道是自己梦蝶还是蝶梦自己了。故意混淆了现实与量,与超人的美感,最终集于一身。力其实是一种美,美其实也能带来力量。不管变大还是变小,都需要超人的想象,超越自我与万物达成和谐与统一。庄子的逍遥哲学,渲染了自我的神化与超脱,在我眼中相当于一门诗意的超人哲学。庄子本身就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哲学超人”,“文化超人”。深深影响了道家思想,道家崇尚神仙的境界,其实是在追求超人的状态。
我为什么特别为李白的《临终歌》感动呢?在这首诗里,我看见那只大鹏老了,飞到半空伤了翅膀,摇摇欲坠。我看见,李白老了。实在想不到,李白也会老的,那么壮怀激烈的诗人也会老的。在这时候,他才流露出真实的痛苦和无比的绝望。我听见了大鹏的哀歌:实在飞不动了,实在飞不动了……
看来这世上就没有真正的逍遥游,逍遥游也有不逍遥的一面:终将迎来结束的时刻。以梦想为动力的“超人”,不管飞得多高多远,最终还将回归地面,回归自已,回归平凡。梦终究要醒的。
作为人的李白,也许不算什么“超人”,既无扛鼎之力,又缺深谋远虑,岂止仕途遇挫,我看他整个人生道路都走得磕磕碰碰的。
作为诗人的李白,确实是一位“诗歌超人”,或者说“超诗人”、“超级诗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超越了古今中外多少诗人?李白的诗体现出超人的力量、超人的美感,令多少诗人叹为观止、无法企及?在神思妙想方面,连杜甫都甘拜下风。可这些诗怎么写出来的呢?还不是来自作者本人的惊世情怀?

临路歌赏析

临路歌赏析

临路歌赏析1. 《临路歌》那可是李白的经典之作啊!就像夜空中最璀璨的星星一样耀眼。

你看“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这写得多有气势啊!这难道不是在诉说着人生的起起落落吗?就好比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挫折一样。

2. 哎呀呀,《临路歌》真的太有魅力啦!“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这感觉就像是一阵狂风吹过,能影响万世呢!这不就像那些伟大的人物,即使离去了,影响力还在嘛。

3. 嘿,《临路歌》真的值得好好品味呀!“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李白这是在感慨知音难寻啊。

这不就跟我们有时候找不到懂自己的人一样无奈吗?4. 哇塞,《临路歌》真的是一首神奇的诗啊!它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之门。

像“大鹏飞兮振八裔”这样的句子,多有冲击力啊,难道不是吗?5. 你们知道吗,《临路歌》简直太震撼了!“中天摧兮力不济”,这多像我们努力了却还是失败的时候那种无力感啊。

6. 哈哈,《临路歌》真的不一般啊!“游扶桑兮挂石袂”,这画面感超强的,就好像我们在梦中去到了一个奇幻的地方一样。

7. 哇哦,《临路歌》那可是相当了不起呢!“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这是多么深刻的思考呀,就像我们有时候也会思考人生的意义一样。

8. 哎呀,《临路歌》真的是太妙啦!“大鹏飞兮振八裔”,这简直就是在呐喊,在释放内心的豪情,像不像我们偶尔也会豪情万丈的时候呢?9. 哇,《临路歌》真的让人着迷啊!“中天摧兮力不济”,这多让人感慨命运的无常啊,就跟我们生活中会遇到意外一样。

10. 《临路歌》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啊!“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李白这是在渴望被理解啊。

这不就跟我们都希望有人懂自己是一样的嘛。

我的观点结论:《临路歌》充满了魅力和情感,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品味。

临路歌基本内容

临路歌基本内容

《临路歌》是唐朝李白的作品。

全文如下: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一、基本内容《临路歌》是一首表达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珍惜生命、友情和自由,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长篇歌行体诗歌。

诗人以自己的旅程为背景,通过对路途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写,抒发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二、主要内容1. 人生短暂,时光易逝诗歌开篇便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叹。

诗人以自己的年龄为切入点,回顾了自己的一生,感慨时光匆匆,人生短暂。

诗人强调时间的无情,让人生如同路上的过客,来去匆匆。

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2. 离别之情,友情珍惜在旅途中,诗人与友人分别,表达出深深的离别之情和对友情的珍惜。

诗人描绘了分别时的场景,通过对友人的回忆和怀念,展现出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人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和祝福。

这一部分内容饱含深情,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真挚与执着。

3. 对自由的向往,热爱自然在诗歌中,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诗人追求的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他向往的是广阔的天地和自由的人生。

这部分内容充满了对自由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宽广胸怀和对生命的热爱。

4. 对未来的希望,美好生活追求在诗歌的结尾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他坚信未来充满希望,美好生活一定会到来。

诗人描绘了自己心中的理想生活,表达了对未来的热切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部分内容充满了乐观向上的气息,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总之,《临路歌》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长篇歌行体诗歌。

诗人通过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离别之情、友情珍惜的表达,对自由的向往、热爱自然的表现以及对未来的希望、美好生活的追求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自己对生命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李白死前留下的一首诗

李白死前留下的一首诗

李白死前留下的一首诗一、原文:《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二、衍生注释:1. “临路歌”:这个“路”有说是“临终”的意思,这首诗像是李白对自己一生即将结束的感怀。

2. “八裔”:指八方。

大鹏飞翔振动八方,这是形容一种很浩大的声势。

3. “扶桑”:在神话里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挂左袂”是说被扶桑的树枝挂住了左袖,这象征着遭遇阻碍。

4. “仲尼亡兮谁为出涕”中的“仲尼”就是孔子。

传说鲁国抓了一只麒麟,孔子认为麒麟不该出现在乱世,这是祥瑞受灾,非常悲痛。

这里李白把自己比为麒麟,觉得自己身处乱世不得志,孔子已死,也没人会像为麒麟那样为他悲痛了。

三、赏析:主题上,这是李白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壮志未酬的感叹。

他把自己想象为大鹏,在诗中曾多次以大鹏自比,大鹏飞翔震动八方,他也曾有过惊天动地的理想和抱负。

可是“中天摧兮力不济”,在中途遇到了挫折,无法继续下去,表明他的理想在现实中没有得到彻底的实现。

情感充满了愤懑和无奈,大鹏那么强大,但却在中途被折断了翅膀。

表现手法上,运用了神话典故,如扶桑等,生动形象把自己的境遇描绘出来,并且和古代贤人的境遇相比较,通过用孔子也去世,没人会理解麒麟的悲哀,来表达没人能真正理解自己的难受。

四、作者介绍:李白那可是唐朝的超级大明星,有名的诗仙。

他这人很潇洒,爱喝酒,走到哪儿喝到哪儿,诗写到哪儿。

一辈子都想建功立业,做一番大事业。

他四处游历,结交朋友,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

他才华横溢,写起诗来又快又好,夸张的、浪漫的、写实的都能来一手。

但是他的仕途很坎坷,虽然被皇帝赏识过,可后来又因为各种原因被放出来。

他在诗歌里表达自己的理想、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朋友的情感,以及对世间不如意的控诉。

五、运用片段:例子一:在一个老书生的书房里,只是灯光昏黄。

他一生都在科考,想要为官,可是到现在还是一事无成。

他对着墙上挂着的李白的画像,口中念叨着:“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李白《临路歌》译文《临路歌》鉴赏及赏析

李白《临路歌》译文《临路歌》鉴赏及赏析

李白《临路歌》译文《临路歌》鉴赏及赏析《临路歌》是由李白所创作的,这首诗说明他在对自己一生回顾与总结的时候,流露的是对人生无比眷念和未能才尽其用的深沉惋惜。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临路歌》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临路歌》唐代:李白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临路歌》译文大鹏奋飞啊振过八方,中天摧折啊力量不济。

所余之风啊可以激励万世,东游扶桑啊挂住了我的左袖。

后人得此消息而相传,仲尼已亡,还有谁能为我之死伤心哭泣。

《临路歌》注释路:应为“终”之误。

八裔:八方荒原之地。

中天:半空。

摧:摧折。

馀风:遗风。

激:激荡、激励。

万世:千秋万世。

扶桑: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树,生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古代把太阳作为君主的象征,这里游扶桑即指到了皇帝身边。

挂:喻腐朽势力阻挠。

石:王琦辑注《李太白文集》注云:当作“左”。

左袂,即左袖。

得:知大鹏夭折半空。

“仲尼”句:此处用孔子泣麟的典故。

传说麒麟是一种祥瑞的异兽。

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鲁国猎获一只麒麟,孔子认为麒麟出非其时,而被捕获,非常难受。

《临路歌》赏析“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打开《李太白全集》,开卷第一篇就是《大鹏赋》。

这篇赋的初稿,写于青年时代。

可能受了庄子《逍遥游》中所描绘的大鹏形象的启发,李白在赋中以大鹏自比,抒发他要使“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的远大抱负。

后来李白在长安,政治上虽遭到挫折,被唐玄宗“赐金还山”,但并没有因此志气消沉,大鹏的形象,仍然一直激励着他努力奋飞。

他在《上李邕》诗中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也是以大鹏自比的。

大鹏在李白的眼里是一个带着浪漫色彩的、非凡的英雄形象。

李白常把它看作自己精神的化身。

他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就真像一只大鹏正在奋飞,或正准备奋飞。

但现在,他觉得自己这样一只大鹏已经飞到不能再飞的时候了,他便要为大鹏唱一支悲壮的临终歌。

《临终歌》阅读练习答案及赏析

《临终歌》阅读练习答案及赏析

《临终歌》阅读练习答案及赏析临路歌李白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注】①鲁国抓了一条麒麟,孔子认为麒麟出非其时,世道将乱,大哭。

(1)诗中大鹏的形象最早出于谁的什么文章?作者借此来表达什么内容?答:庄子《逍遥游》。

李白以大鹏自比,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

在长安,政治上虽遭到挫折,屡有失望之情,但并没有因此志气消沉,大鹏的形象,始终激励着他努力奋飞。

大鹏在李白的心里是一个带着浪漫色彩的、非凡的英雄形象。

李白常将它看作自己精神的化身。

他有时甚至觉得自己仿佛真是正在奋飞的一只大鹏。

但现在,他觉得自己这样一只大鹏已经飞到不能再飞了,就要为大鹏唱一支悲壮的《临终歌》。

(2)有人认为诗题中的“路”字应为“终”字,说这首诗是李白自撰的墓志铭。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诗作内容加以分析。

答:歌的头两句诗概括了李白的生平。

“大鹏飞兮振八裔”,隐含有李白受诏入京之初试图一展鸿图,报效祖国之心。

“中天摧兮”暗指他在长安受到挫折,等于飞到半空伤了翅膀。

结合诗人的切身经历去理解,这两句就显得既有形象和气魄,又不空泛。

它给人的感觉,无限苍凉而又感慨激昂的意味,着实震撼人心。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激”是激荡、激励,意思是大鹏虽然中天摧折,但其遗风仍然可以激荡千秋万世。

这实际暗示理想虽然幻灭了,但他的品格和精神,仍旧会给后世的人们以巨大的影响。

可见,大鹏与李白的`形象有时原是不分的,或互换的、等同为一体的。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前一句说后人听到大鹏半空夭折的消息,依次相传。

后一句用孔子泣麟的典故。

这两句一方面相信后人对此将无限惋惜,一方面慨叹当今之世没有知音,《临终歌》可谓是李白的长歌当哭;也可以看作李白自撰的墓志铭。

李白一生,有远大的理想,且非常执着于理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了一生。

这首《临终歌》让我们看到,他在对自己一生回顾与总结的时候,流露的是对人生无比眷念和未能才尽其用的深沉惋惜。

临终歌的诗意与解释

临终歌的诗意与解释

临终歌的诗意与解释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临终歌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文背景:根据裴斐《李白年谱简编》,此诗作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即李白去世当年。

这首诗题中的“路”字,可能有误。

根据诗的内容,联系唐代李华在《故翰林学士李君墓铭序》中说:“年六十有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

”则“临路歌”的“路”字当与“终”字因形近而致误,“临路歌”即“临终歌”。

原文:《临终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注释:路:应为“终”之误。

八裔:八方荒原之地。

中天:半空。

摧:摧折。

馀风:遗风。

激:激荡、激励。

万世:千秋万世。

扶桑: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树,生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古代把太阳作为君主的象征,这里游扶桑即指到了皇帝身边。

挂:喻腐朽势力阻挠。

石:王琦辑注《李太白文集》注云:当作“左”。

左袂,即左袖。

得:知大鹏夭折半空。

“仲尼”句:此处用孔子泣麟的典故。

传说麒麟是一种祥瑞的异兽。

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鲁国猎获一只麒麟,孔子认为麒麟出非其时,而被捕获,非常难受。

诗意:大鹏奋飞啊振过八方,中天摧折啊力量不济。

所余之风啊可以激励万世,东游扶桑啊挂住了我的左袖。

后人得此消息而相传,仲尼已亡,还有谁能为我之死伤心哭泣。

鉴赏:“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打开《李太白全集》,开卷第一篇就是《大鹏赋》。

这篇赋的初稿,写于青年时代。

可能受了庄子《逍遥游》中所描绘的大鹏形象的启发,李白在赋中以大鹏自比,抒发他要使“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的远大抱负。

后来李白在长安,政治上虽遭到挫折,被唐玄宗“赐金还山”,但并没有因此志气消沉,大鹏的形象,仍然一直激励着他努力奋飞。

他在《上李邕》诗中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也是以大鹏自比的。

临终歌的诗意与解释

临终歌的诗意与解释

临终歌的诗意与解释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临终歌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文背景:根据裴斐《李白年谱简编》,此诗作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即李白去世当年。

这首诗题中的“路”字,可能有误。

根据诗的内容,联系唐代李华在《故翰林学士李君墓铭序》中说:“年六十有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

”则“临路歌”的“路”字当与“终”字因形近而致误,“临路歌”即“临终歌”。

原文:《临终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注释:路:应为“终”之误。

八裔:八方荒原之地。

中天:半空。

摧:摧折。

馀风:遗风。

激:激荡、激励。

万世:千秋万世。

扶桑: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树,生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古代把太阳作为君主的象征,这里游扶桑即指到了皇帝身边。

挂:喻腐朽势力阻挠。

石:王琦辑注《李太白文集》注云:当作“左”。

左袂,即左袖。

得:知大鹏夭折半空。

“仲尼”句:此处用孔子泣麟的典故。

传说麒麟是一种祥瑞的异兽。

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鲁国猎获一只麒麟,孔子认为麒麟出非其时,而被捕获,非常难受。

诗意:大鹏奋飞啊振过八方,中天摧折啊力量不济。

所余之风啊可以激励万世,东游扶桑啊挂住了我的左袖。

后人得此消息而相传,仲尼已亡,还有谁能为我之死伤心哭泣。

鉴赏:“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打开《李太白全集》,开卷第一篇就是《大鹏赋》。

这篇赋的初稿,写于青年时代。

可能受了庄子《逍遥游》中所描绘的大鹏形象的启发,李白在赋中以大鹏自比,抒发他要使“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的远大抱负。

后来李白在长安,政治上虽遭到挫折,被唐玄宗“赐金还山”,但并没有因此志气消沉,大鹏的形象,仍然一直激励着他努力奋飞。

他在《上李邕》诗中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也是以大鹏自比的。

李白《行路难》全诗翻译与赏析

李白《行路难》全诗翻译与赏析

李白《行路难》全诗翻译与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白《行路难》全诗翻译与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释: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开头。

今存最早的《行路难》是鲍照的十八首。

前人认为李白的《行路难》"似全学鲍照"。

第一首乃取意于鲍照《行路难》"对案不能食"一首。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斗十千:形容酒价昂贵。

珍羞:珍贵的莱肴。

羞通"馐"。

直通"值"。

箸:筷子。

顾:望。

垂钓碧溪:《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吕尚年老垂钓于渭水边,后遇西伯姬昌(即周文王)而得重用。

梦日:传说伊尹在将受到成汤的征聘时,梦见乘船经过日月边。

安:哪里。

长风破浪:《宋书·宗悫传》说,宗悫的叔父问他志向是什么,宗悫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后人用“乘风破浪”比喻施展政治抱负。

济:渡。

译文:金杯盛清酒一斗可值一万元,玉盘装着珍贵的菜肴可值万数的钱。

吃不下去只得停下酒杯,放下筷子,抽出宝剑,环顾四周,心中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又被冰封了河道,准备登太行山,又积雪满山。

闲时学太公在碧溪上钓鱼,忽然又像伊尹梦见乘船经过了太阳的旁边。

行路难呀,行路难!岔路多啊,如今身在何处?总会有个时候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挂着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彼岸。

翻译: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李白《临路歌》探骊

李白《临路歌》探骊

法, 表现 自己病危之前 的不甘心 与无奈 。如果说孔子 的“ ・ 临终歌 ” 是一位哲人的挽歌 , 一位 “自然 哲人 ” 的悲歌 , 一位“肉体凡人 ” 的悲歌 ; 那么, 李白的《 临路歌》 则是人 生的总结 , 是 自撰的墓志铭 : 慨叹 自己游仙 或从政或 隐逸的失败 , 主 旨就是孔儒 与仙道 、 隐
己病危之 前 的 “ 不甘心” 与万般无奈 , 其 悲 壮 不 亚 于 寓 了诗 人 雄 放 的 个 性 , 即 使 在 “中天 摧 兮 力 不 济 三句。“ 泣麟 ” 是 “ 游 扶桑 兮 挂 左 袂 ” 的绝望 中, 也 没 有 忘 却 曾经 奋 飞
甘肃社会科 学 2 0 1 7 年第 2 期
李 白《 临路歌 》 探骊
赵 睿 才
( 山 东大学 儒 学高等研 究院 , 济南 2 5 0 1 0 0 )

要 : 李白《 临路歌》 是一首奇诗 , 其 内容 、 形式都与孔子的“ 临终歌 ” 有一定的联 系, 所谓 渊源 自有。两歌 均以比兴手
在“ 仙宫 两无 从 ” 的绝望 中 , 最 终偏 向了孔儒 。

才这 样评 价他 的《 大鹏 赋 》 : “ 太 白盖 以鹏 自 比…… 此

《 临路歌》 脱胎于“ 临终歌”
显 出《 庄 子 》寓 言 , 本 自宏 阔 , 太 白 又 以豪 气 雄 文 发
6 7
文 学
之, 事 孙’ f 休, 俊_ '
于孔 子 的 “ 临终 歌 ” 的。孔 子 被 后 人 比作 泰 山北 斗 。 此 解 大致公 允 , 因为李 白在 大 鹏 身 上 , 始 终 倾 注 了极
他一 生 以“ 平天 下 ” 为 己任 , 对 自己的 “ 道” 信 心 十足 , 大 的热情 , 寄托 了 自 己的理 想 : “ 大鹏 一 日同风 起 , 扶 自称 “ 天生 德 于予 ” ( 《 论语 ・ 述 而》 ) J 。其 弟子将 他 摇 直上 九万 里 。 ” ( 《 上李 邕》 ) 这 具有 雷 霆万 钧 之力 的 比作 惊 醒 世 人 的 “ 木 铎 ”( 《 八 佾》 ) , 韫 匮 而 善 贾 的 大鹏 就 是 “ 清雄 奔 放 ” 的李 白 的化 身 , 它“ 怒无所搏 ,

李白《临路歌》阅读训练及答案

李白《临路歌》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临路歌①李白大鹏飞兮振八裔②,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③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④。

注:①路:应为“终”之误。

②八裔:八方荒原之地。

荒原--荒远。

③石:王琦辑注《李太白文集》注云:当作“左”。

左袂,即左袖。

④“仲尼”句:此处用孔子泣麟的典故。

传说麒麟是一种祥瑞的异兽。

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鲁国猎获一只麒麟,孔子认为麒麟出非其时,而被捕获,非常难受。

亡兮,一作“亡乎”。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开头两句诗意地概括了诗人的生平,既生动有气魄,又形象不空泛,读之震撼人心。

B.第三句意谓大鹏虽然中天摧折,但其遗风仍然可以激荡千秋万世,显出作者一贯的自信。

C.大鹏是李白诗中常见的意象,诗人常以大鹏自比,把它看作自己精神的化身,本诗亦然。

D.整首诗意境开阔,大有神游万里、思接千载的气势,尽显豪放飘逸之风,清丽典雅之美。

15、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李白自撰的墓志铭,情感复杂,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4、D(诗中无清丽之类)15、①壮志难酬、遗际坎坷的激愤悲慨。

诗人自比大鹏,欲翱翔天下,却中天描折,力不从心,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怎不令人悲从中来。

②理想幻灭,但仍不失自信。

大鹏虽中天描折,但其遗风仍然可以激荡千秋万世。

诗人自信其品格和精神,仍然会给世世代代的人们以巨大的影响,令后人无限惋惜。

③未能才尽其用的深沉惋惜。

诗人既有远大的理想,而又非常执着于理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了一生,但住途坎坷,壮志未酬。

④知音难觅的慨叹。

诗人化用孔子泣麟的典故,感叹当今不会再有谁为大鹏描折而流泪,大有身后寂窦之慨。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李白做的最后一首诗

李白做的最后一首诗

李白做的最后一首诗摘要:一、前言二、李白的诗歌成就三、李白的最后一首诗《临路歌》1.创作背景2.诗歌内容3.诗歌主题及寓意四、李白的诗歌影响及后世评价五、结语正文:一、前言李白,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卓越的才华著称于世。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李白的最后一首诗《临路歌》。

二、李白的诗歌成就李白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丰富多样,有山水田园诗、叙事诗、抒情诗等。

李白的诗歌以豪放、奔放、高远著称,他善于运用奇崛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李白的最后一首诗《临路歌》1.创作背景《临路歌》是李白在公元762 年左右创作的,当时他因为参与永王李璘的叛乱而遭到流放。

这首诗是李白在流放途中创作的,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人生道路的感慨。

2.诗歌内容《临路歌》全文如下:北望苍梧接碧落,南来紫气满函关。

龙蛇入梦两分道,燕雀岂知鸿鹄志。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3.诗歌主题及寓意《临路歌》以豪放、高远的笔触,表达了李白对人生道路的感慨和忧国忧民之情。

诗中提到的“龙蛇入梦两分道”,寓意着李白在人生道路上的抉择;“天生我材必有用”,展示了李白坚定的信念和自信。

四、李白的诗歌影响及后世评价李白的诗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风格被誉为“诗仙”,被后人传颂不衰。

同时,李白的诗歌也受到了许多文学家的赞誉,如杜甫、白居易等。

五、结语李白的最后一首诗《临路歌》展示了他在人生道路上的坚定信念和忧国忧民之情。

《临终歌》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临终歌》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临终歌》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临终歌》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原文临终歌[唐]李白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作品注释⑴路:应为“终”之误。

⑵大鹏:传说中的大鸟。

八裔:八方荒原之地。

⑶中天:半空中。

摧:挫折,失败。

济:帮助,成功。

⑷馀风:遗风。

激:激荡,激励。

万世:千秋万世。

⑸扶桑: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树,生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古代把太阳作为君主的象征,这里游扶桑即指到了皇帝身边。

挂:喻腐朽势力阻挠。

石:王琦辑注《李太白文集》注云:当作“左”。

袂(mèi):衣袖。

⑹得:知大鹏夭折半空。

⑺“仲尼”句:此处用孔子泣麟的典故。

传说麒麟是一种祥瑞的异兽。

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鲁国猎获一只麒麟,孔子认为麒麟出非其时,而被捕获,非常难受。

亡兮,一作“亡乎”。

作品译文大鹏奋飞啊振过八方,中天摧折啊力量不济。

所余之风啊可以激励万世,东游扶桑啊挂住了我的左袖。

后人得此消息而相传,仲尼已亡,还有谁能为我之死伤心哭泣。

创作背景根据裴斐《李白年谱简编》,此诗作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即李白去世当年。

这首诗题中的“路”字,可能有误。

根据诗的内容,联系唐代李华在《故翰林学士李君墓铭序》中说:“年六十有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

”则“临路歌”的“路”字当与“终”字因形近而致误,“临路歌”即“临终歌”。

作品鉴赏大鹏在李白的眼里是一个带着浪漫色彩的、非凡的英雄形象。

李白常把它看作自己精神的化身。

《李太白全集》开卷第一篇就是《大鹏赋》。

这篇赋的初稿,写于青年时代。

可能受了庄子《逍遥游》中所描绘的大鹏形象的启发,李白在赋中以大鹏自比,抒发他要使“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的远大抱负。

后来李白在长安,政治上虽遭到挫折,被唐玄宗“赐金还山”,但并没有因此志气消沉,大鹏的形象,仍然一直激励着他努力奋飞。

他在《上李邕》诗中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抱月而终《临路歌》

抱月而终《临路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继。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李太白,《临路歌》人在世间,虽然不止一个“我”字,但这世界确实是因为“我”而存在。

这世界或浮华,或平淡,或者乐趣无穷,或者冷酷而残暴,——但每一种不同的世界,却都是通过“我”的观察而存在的。

没有任何一种世界在两个人眼中是完全相同的。

换句话说,当“我”不再存在,随之而逝去的还有一个为“我”而生的世界。

所以,虽然客观地说,世界只有一个,但正因为人有了自己的所观所感,世界的实质才分成了无数样貌。

而不同的观感层级,于本质上并无不同。

比如说,一只蚂蚁,它的世界依然为它而在。

如果有人说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会生火,人会使用工具,人会吃喝玩乐,人有智慧。

那么请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在人俯瞰蚂蚁,觉得蚂蚁一无是处的时候,如果有某种更具能力的存在同样俯瞰着人类,人是否就能把自己和蚂蚁相提并论?所以说,一块石头也有它自己的世界,而它的世界与我们的世界虽然不同,却又相同。

再来说“我”。

“我”为人,所以“我”的世界又叫人生。

没有比人生更复杂的东西,因为没有任何方法可以为存在或存在过的人生画出一幅详尽的曲线。

它比量子的运动更加无序,而当一个人去观察自己或他人的人生时,便会发现测不准原理在此同样有效。

因为当你观察时,那个独一无二的世界便因为你的观感而变形,——不论被观察者是否知情,不论你的观感所产生的推力是大是小,它都变成了一个与本身不同的世界。

但人生又很简单。

人的本质是一种比较聪明的动物,而动物性——生存,繁殖,享乐,相对容易把握。

某些特殊的情操与理想,比如说牺牲小我完成大我,——蚂蚁和蜜蜂在抵御外敌时同样会前仆后继。

所以,某些行为虽然值得我们自豪,却并不是我们独有。

或者,一个人什么都不做,像植物一样生老病死,那也是一种人生。

但是,当一个人想做些什么,却又总会发现,他永远跳不出一些无形的框架。

世界因为他改变,而世界又似乎总是规定和预料他在哪里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临路歌》全诗翻译与赏析
临路歌李白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注释:
〔1〕临路歌:“临终歌”之误。

李白绝笔。

〔2〕八裔:八方荒原之地。

〔3〕中天:半空。

〔4〕摧:摧折。

〔5〕馀风:遗风。

〔6〕激:激荡。

〔7〕万世:千秋万世。

〔8〕扶桑:古代神话中的神树,是太阳出来的地方。

古代将太阳作为君主的象征,这里游扶桑暗喻到了皇帝的身边。

〔9〕挂:喻腐朽势力阻挠。

〔10〕石袂:当作左袂,即左袖〔11〕得:知大鹏夭折半空。

〔12〕仲尼句:指孔子泣麟的典故。

传说麒麟是一种祥瑞的异兽。

哀公十四年,鲁国猎获一只麒麟,孔子认为麒麟出非其时,而被捕获,非常难受。

感受与译文:
这首诗是李白的绝笔,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人世的眷恋和壮志未酬的惋惜之情。

根据注释,本诗的大意为:大鹏奋飞啊振动八极,中天摧折啊力所不济。

虽被摧折,其余风啊仍可激扬万世,游于扶桑啊又挂住左翼; 力虽不济,后人得此余风而可传此事迹,然而世无孔子,谁能为我的摧折而哭泣。

赏析:
《临路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题名可能是《临终歌》之误。

此诗当是李白在疾亟之后精力不支情况下的最后作品。

这首诗题中的“路”字,可能有误。

根据诗的内容,联系唐代李华在《故翰林学士李君墓铭序》中说:“年六十有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

”则“临路歌”的“路”字当与“终”字因形近而致误,“临路歌”即“临终歌” 。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打开《李太白全集》,开卷第一篇就是《大鹏赋》。

这篇赋的初稿,写于青年时代。

可能受了庄子《逍遥游》中所描绘的大鹏形象的启发,李白在赋中以大鹏自比,抒发他要使“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的远大抱负。

后来李白在长安,政治上虽遭到挫折,被唐玄宗“赐金还山”,但并没有因此志气消沉,大鹏的形象,仍然一直激励着他努力奋飞。

他在《上李邕》诗中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也是以大鹏自比的。

大鹏在李白的眼里是一个带着浪漫色彩的、非凡的英雄形象。

李白常把它看作自己精神的化身。

他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就真象一只大鹏正在奋飞,或正准备奋飞。

但现在,他觉得自己这样一只大鹏已经飞到不能再飞的时候了,他便要为大鹏唱一支悲壮的《临终歌》。

歌的头两句是说:大鹏展翅远举啊,振动了四面八方; 飞到半空啊,翅膀摧折,无力翱翔。

两句诗概括了李白的生平。

“大鹏飞兮振八裔” ,可能隐含有李白受诏入京一类事情在里面。

“中天摧兮”则指他在长安受到挫折,等于飞到半空伤了翅膀。

结合诗人的实际遭遇去理解,这两句就显得既有形象和气魄,又不空泛。

它给人的感觉,有点象项羽《垓下歌》开头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那无限苍凉而又感慨激昂的意味,着实震撼人心。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激”是激荡、激励,意谓大鹏虽然中天摧折,但其遗风仍然可以激荡千秋万世。

这实质是指理想虽然幻灭了,但自信他的品格和精神,仍然会给世世代代的人们以巨大的影响。

扶桑,是神话传说中的大树,生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古代把太阳作为君主的象征,这里“游扶桑”即指到了皇帝身边。

“挂石袂”的“石”当是“左”字之误。

严忌《哀时命》中有“左袪(袖)挂于扶桑”的话,李白此句在造语上可能受了严忌的启发。

不过,普通的人不可能游到扶桑,也不可能让衣袖给树高千丈的扶桑挂住。

而大鹏又只应是左翅,而不是“左袂”。

挂住的究竟是谁呢?在李白的意识中,大鹏和自己有时原是不分的,正因为如此,才有这样的奇句。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前一句说后人得到大鹏半空夭折的消息,以此相传。

后一句用孔子泣麟的典故。

传说麒麟是一种象征祥瑞的异兽。

哀公十四年,鲁国猎获一只麒麟,孔子认为麒麟出非其时而被猎获,非常难受。

但如今孔子已经死了,谁肯象他当年痛哭麒麟那样为大鹏的夭折而流泪呢?这两句一方面深信后人对此将无限惋惜,
一方面慨叹当今之世没有知音,含意和杜甫总结李白一生时说的,“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梦李白》)非常相近。

《临终歌》发之于声是李白的长歌当哭; 形之于文,可以看作李白自撰的墓志铭。

李白一生,既有远大的理想,而又非常执着于理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了一生。

这首《临终歌》让我们看到,他在对自己一生回顾与总结的时候,流露的是对人生无比眷念和未能才尽其用的深沉惋惜。

读完此诗,掩卷而思,恍惚间会觉得诗人好象真化成了一只大鹏在九天奋飞,那渺小的树杈,终究是挂不住它的,它将在永恒的天幕上翱翔,为后人所瞻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