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共12篇)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共12篇〕篇1: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的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拟纯熟地进展计算。
3、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4、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在理解的根底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旧知作引,做好铺垫同学们你们喜欢数学王国吗?想得到王国里的宝藏吗?只要你们闯过3关就能得到宝藏,同学们有信心吗?第一关:〔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2)写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
指名学生板演:36+32=(3)让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4)师问:在笔算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根据学生的答复板书)板书:1.一样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设计意图] 通过以上练习,复习稳固上节课所学知识,为本节课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做了很好铺垫。
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第二关:1、观察第8页主题图。
2、问:二〔1〕班34人和二〔3〕28人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三、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教学例3。
〔1、〕我们来计算二〔1〕班和二〔3〕班能不能合乘一辆车。
小组讨论交流。
列式:34+28=〔2、〕小组讨论,用竖式计算,怎样写?怎样算?你遇到了什么困难?〔3〕汇报:〔可能遇到这些困难:先从十位加起时,个位满十需要修改,容易出错〔也可能是从个位加起时,个位满十怎么办?为什么向十位进一?〕〔4〕多媒体演示利用小棒摆一摆帮助明算理,想:先加什么?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学生摆好后指名汇报是怎么摆的。
老师多媒体演示摆小棒过程。
《进位加法》示范课教学设计【西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进位加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5~72页例题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全过程,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会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连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新授1、教学例3出示例3情景图。
教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列式解答吗?要求学生列出算式36+37,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36+7的右边相应写上36+37。
教师:比较一下这两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回答出:36+7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36+37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它们个位上的数相加都满10了,36+37比36+7多加了30。
教师:还记得前面我们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借助了什么学具吗?让学生回忆起借助了小棒。
教师:今天我们也可以首先借助小棒来帮助我们理解36+37的计算过程。
指导学生活动:小棒分别摆出36和37,要求整捆和整捆对齐,单根和单根对齐。
学生同桌讨论交流算法后,再全班汇报。
引导学生汇报出:把单根的7根小棒和6根小棒中的其中3根合起来,刚好凑成10根小棒,即成1捆,放到整捆的下面,这时还剩下3根单独的小棒,整捆和单根的合起来一共就是9捆零3根小棒,所以36+37=73。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大屏幕上显示:教师:利小棒同学们已经能算出36+37的结果了,如果没有小棒竖式我们又该怎样计算36+37呢?首先你会写36+37的竖式吗?请一生上台写竖式后教师一块纸板遮住37的3。
教师:如果我把37的3遮住后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不难发现遮住十位上的3以后的竖式和左边的竖式一模一样了。
教师取走纸板,十位上多一个3以后该怎么算呢?你会算吗?如果学生有会算的,可请他来讲一讲他是怎么算的。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进位加法 西师大版
标题: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进位加法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进位加法的规律。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进位加法的概念:当两个数相加,其中一个数的某一位满十时,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2. 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1)将两个数对齐,从个位开始相加。
(2)如果某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3)继续相加,直到所有位数都相加完毕。
3. 进位加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物品数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进位加法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发现进位加法的规律。
2. 探究新知(1)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进位加法的概念。
(2)引导学生总结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组织学生进行进位加法的练习。
3. 巩固练习(1)布置进位加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个别辅导。
4. 实际应用(1)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
5. 课堂小结(1)总结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强调进位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课后作业(1)布置进位加法的课后练习题。
(2)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
2. 练习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实际应用:评价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进位加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进位加法的学习效果,针对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算理,并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方法。
教学方法通过“情境教学方法”等活动。
组织学生充分活动起来,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旧知,以旧引新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8+5= 39+6= 57+5=55+6= 47+8= 8+68=[设计意图] 通过以上练习,复习巩固了加法个位上满十向十位进“1”的问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难点也就突破了。
为本节课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做了很好铺垫。
2.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观察主题图。
问: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人?能和乘一辆车吗?[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二、新课学习1.教学例3。
我们来计算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人。
师: 35+37= 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想:先加什么?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学生摆好后指名汇报是怎么摆的。
教师多媒体演示摆小棒过程。
2.小组讨论,用竖式计算,怎样写?怎样算?3.师小结计算过程:3 5+ 3 7------------7 2个位 5加 7满十,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写个小“1”(写在横线上.学生模仿老师.)师:个位上还有1个一怎么办?(留在个位上)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1.师: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原来十位上是3个十加3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7个十.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十位写7)经过计算35+37=72(人),所以二(1)班和二(3)班的同学一共有72人,不能合乘一辆车。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进位加法-人教版 (5)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进位加法-人教版 (5)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进位加法,这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第一个较大的挑战。
进位加法主要涉及到的是两个数相加时,个位相加的结果大于或等于10,需要向十位进位的情况。
学生需要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进位加法的计算。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进位加法的计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1. 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特别是进位的过程。
2. 学生对于进位加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的教学PPT,包含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和例题。
2. 学生准备的学习用品,如铅笔、橡皮、尺子等。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进位加法的例题,让学生初步了解进位加法。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特别是进位的过程,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进位加法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和心得体会。
5. 总结:教师总结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1. 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2. 进位加法的例题。
3. 进位加法的注意事项。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进位加法的练习题。
2. 口头作业:向家长讲解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特别是进位的过程,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中的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特别是进位的过程。
详细补充和说明:进位加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它涉及到两个数相加时,个位相加的结果大于或等于10,需要向十位进位的情况。
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设计(优秀3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设计(优秀3篇)《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6—10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9加几,因此,我紧密地围绕新课标阐述的建议,结合三维目标确立了本课的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有趣的具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领会9加几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会用凑十法进行计算情感目标: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快乐,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根据以上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会用凑十法计算。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理解及运用。
二、教学方式,学习方式。
根据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导取向的活动建构式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一系列既联系生活实际又具有实践性的活动建构新知,让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一个过程展示。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好新鲜事物,有很强的求知欲。
在他们的生活中已有过无意识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
同时,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给学生自评、互评的机会,把评价的权力留给学生。
三、教学流程根据学生的自主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我利用学生熟悉的实物贯穿整个课堂。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从游戏导入。
游戏较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课我从游戏引入,9人男女生混合组与4人男女生混合组,算一算两组的总人数。
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算出的(三种计算方法)。
再通过两次的游戏(9+6,9+8)演示如何进行凑十的。
第二环节:数物结合,通过摆一摆,算一算,进一步体会凑十法的算法。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动,因此把数的计算转化为:让学生对实物进行摆一摆得出结果,再摆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凑十法的步骤。
第一要求学生先按算式摆好,第二移动实物进行凑十,最后得出结果。
在摆移的过程中,让学生互相之间互评。
第三环节:数形结合,通过圈一圈,算一算,感悟算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进位加法(1)-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进位加法(1)-西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进位加法的概念。
2. 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准确地进行进位加法计算。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具体的操作,让学生感受进位加法的意义。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 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地进行进位加法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进位加法的概念。
2. 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理解进位加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1. 教具:计算器,计算纸。
2. 学具:计算器,计算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10分钟)1. 通过具体的操作,让学生感受进位加法的意义。
2. 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结果,让学生发现进位加法的规律。
3. 引导学生总结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三、实践(10分钟)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引导学生通过练习,熟练地进行进位加法计算。
四、巩固(10分钟)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 让学生互相检查练习题,确保计算准确。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向学生介绍下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具体的操作,让学生感受进位加法的意义,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地进行进位加法计算。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同时,我还需要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学生对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进位加法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内容,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小学二年级数学《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进位加法》教学设计一、课标与教材分析课标分析:综合分析课标要求,可将本节课的知识分为两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个层次:结合学具,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明白算理;第二个层次:优化算法用竖式计算比较方便,再通过巩固练习,帮助学生达到会用竖式熟练计算的目标。
教材分析:《进位加法》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时。
它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计算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将为以后学习万以内数加减计算打下基础。
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教学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笔算,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口算、笔算等方法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能够运用口算、竖式、“凑整”简算等方法解决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加法,但仍有极个别孩子在计算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利用情境图动手摆小棒,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书写格式和计算法则。
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五、教法与学法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发现法。
六、教学准备第14页例3图、小棒、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计算下列各题65+32= 52+3= 34+20=指名回答,列竖式计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设计意图】复习不进位加法,回忆不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数位对齐并且要从个位加起的要求。
(二)探究新知(1)师:同学们,今天咱们继续参观博物馆好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情景图)师:求“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5+37=(2)师:同学们能自己尝试计算吗?现在大家用手中的小棒去摆一摆。
《进位加》教案(精选20篇)
《进位加》教案《进位加》教案(精选2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进位加》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进位加》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理解掌握笔算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学习数学,让学生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比较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具、学具以及课件准备:课件、小棒、课本11页主题图,例3主题图教学方法: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学法:自主探究法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出示第11页主题图)二年级四个班的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师:怎么算?生独立思考并列式35+37=(板书算式)(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境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先用小棒摆一摆。
师:在35根小棒下面放35根小棒怎么放?生:上面10根一捆,3捆再有5根,下面10根一捆,3捆再有7根。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摆好小棒)师:将两组小棒加起来,应先加什么?生:5根和7根先相加是12根。
师:12根小棒能捆成一捆吗?(能)怎么放?(1)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并汇报结果。
生:把12根小棒其中的10根捆起来(边说边放),把这1捆放在整捆处。
师:结果怎样?生:上面的3捆加下面的3捆是6捆,再加上刚才新捆的1捆就是7捆。
和剩下的一捆合在一起是72根小棒。
(多找几名同学边说边摆,说过程)2.用竖式算一算。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第2课时《进位加法》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第2课时《进位加法》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运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加法运算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但他们在面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1. 对进位概念理解不清晰;2. 运算步骤繁琐,容易出错;3. 运算速度较慢,准确率不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运算方法;2.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加法运算的能力,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运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解决运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进位加法的运算过程。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卡片,用于游戏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故事情境,如小猴子的水果店,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运算过程,引导学生总结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内的进位加法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给予评价和反馈,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进位现象?进位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6.小结(3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和注意事项。
四年级数学下册《进位加法》教案、教学设计
3.拓展作业: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一道与生活相关的拓展题,如设计一个购物清单,计算所需的总金额,并找出正确的找零方式。此类作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4.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强调重点,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进位加法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作业:完成课本P32页练习题1、2、3,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家长签字确认,以检验学生对进位加法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讲解进位加法的概念,通过教具和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进位”的意义。
2.以具体的计算实例,如58+47,引导学生发现当个位数相加满十时,需要向十位进1,从而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教师总结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进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讲解与示范,让学生明确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同时,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准确性。
5.融入生活,学以致用:将进位加法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学生将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意识。例如,布置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作业,如计算家庭月度开支、规划旅游行程等。
2.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认知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重点辅导进位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拓展题,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位加法小学数学教案
进位加法小学数学教案主题:进位加法年级:小学二年级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进位加法的概念;2. 能够掌握进位加法的操作方法;3. 能够正确进行进位加法计算。
教学重点:1. 进位加法的概念;2. 进位加法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1. 计算过程中进位的处理;2. 连续进位时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1. 教案板书: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教具:十位、个位小数牌、数字卡片、计算器等;3. 练习题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加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2. 提出今天的主题:进位加法。
询问学生对进位加法的了解。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通过板书和举例,讲解进位加法的概念:当个位相加得到的数超过10时,需要将多余的部分进位到十位;2. 讲解进位的处理方法:将多余的数进位到十位,并在十位和个位上标注进位的数。
三、操作方法(15分钟)1. 通过举例演示进位加法的操作方法:首先计算个位上的数字,当数字超过10时,进位到十位;2. 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尝试进行进位加法计算。
四、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学生个人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2. 学生互相练习:让学生两人一组相互练习,巩固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五、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掌握进位加法的技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进位加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了进位加法的计算技巧。
在练习和巩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加深了对进位加法的理解。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进位加法进行计算。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思想,并能迁移到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二、教学重点:渗透转换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和几的进位加法。
三、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四、教学关键: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先做9+=10(幻灯片2)练习(幻灯片3)1、请问同学们,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呢?试着说说想法。
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几中情况:(1)9和5和起来是14。
(2)把5分成1和4,9加1是10,10加4是14。
回答是第二种的同学请回答。
是想把我们没学过的9加几变成我们学过的10加几来算,对吗?还有其他的分发,这里为什么要把它分成1和4?(3)把9分成4和5,5加5是10,10加4是14。
同学回答(3)(4)把9看成是10,10加5是15,15再减多看的1是14。
“你也是想把9加几变成10+几来算对吗?那为什么还要减1呢?”(把这种想法和10+几连起来)2、得出最佳方法。
小朋友,你们可真会动脑筋,帮我想了这么多的好方法,那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呢?为什么?(1)、(3)(4)这三种方法也很好,不过5和9和起来是多少一下子很难想出来,这时还是要先把它变成10加几来想比较简单。
3、下面接着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练习:幻灯片第4、5张。
4、现在,我们一起看看图片:(第6张幻灯片)5、同学们做题目1:(第7张)6、题目2:(第8、9张)7、练习(第10张)8、课堂小结(第11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篇2教学内容青岛版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小小运动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主动探索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用不同的方法正确口算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二位数相加时的进位运算方法。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
–培养学生向他人学习、互助帮助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进位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能够灵活运用进位加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1.复习十以内的进位加法运算。
2.从十以内的进位加法引出两位数相加时的进位加法运算。
3.实例演算,帮助学生掌握进位加法的方法。
4.练习题,巩固所学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1.复习:让学生回顾十以内的进位加法运算,巩固基础知识。
2.引入:介绍两位数相加时的进位加法,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概念。
3.示范演算:老师展示两位数相加时的进位加法步骤,鼓励学生多加练习。
4.合作探究:让学生分组,自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5.运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6.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提供及时反馈。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了解掌握情况。
3.口头回答:随堂提问,了解学生对进位加法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进位加法的掌握上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更多的实际练习来加深理解。
下节课可以增加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希望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反思,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进位加法的方法,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进位加法-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进位加法 -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进位加法的概念,能够正确进行进位加法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进位加法的概念2. 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3. 进位加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2.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概念,正确进行进位加法的计算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进而引入进位加法。
2. 新课导入讲解进位加法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 演示与讲解通过具体的计算实例,演示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讲解计算方法。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进位加法的掌握情况。
2. 深化理解通过具体的计算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 应用拓展引导学生运用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综合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综合练习题,巩固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进位加法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进位加法的掌握情况。
2. 课堂提问: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进位加法的理解程度。
3. 练习反馈:分析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进位加法。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2. 练习题:与进位加法相关的练习题3. 教学课件:辅助教学的PPT课件(注:本文档不含图片、电话号码、表格,共计约2000字)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学生对进位加法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进位加》(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进位加》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进位加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进位加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的原理,并能熟练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加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进位加的现象,如:8 5=1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需要向十位上进一。
(2)教师讲解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3)学生尝试运用进位加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提醒注意事项。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进位加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要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进位加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灵活运用进位加的方法。
3.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习惯等。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环节中的进位加计算方法的教学。
这一部分是学生理解和掌握进位加的关键,需要详细解释和充分练习。
进位加法教学设计(共5篇)
进位加法教学设计〔共5篇〕第1篇:珠算进位加法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一〕使学生初步学会“满十破五进一”的拨珠方法。
〔二〕初步掌握“满十破五进一”的拨珠规律,正确进展计算。
〔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才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掌握“满十破五进一”的拨珠方法,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具和学具教具:大算盘。
学具:每人准备一个小算盘。
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可按如下五个层次进展教学〔一〕复习旧知用珠算做下面各题1.复习不需破五的进位加法43+67=21+89=52+58=76+34=2.复习不退位的破五的减法55-12=55-34=55-42=55-13=以上两组题,请同学分别说一道题的拨珠过程。
〔二〕设疑引入师问:刚刚复习的旧知识,同学们掌握得不错。
假如有这样一道题55+9,还能像刚刚复习题那样做吗?请大家试一试。
〔由于同学们遇到了困难,激起了强烈的求知欲〕师说:好,如今遇到了困难,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珠算进位加法,学完这节课,大家就会解决像55+9这样的题了。
〔板书:珠算加法〕〔三〕指导探究尝试讨论1.学习例3:5加6,7,8,9每次该怎样拨珠?〔1〕师板书5+6后,说:在算盘上拨5加6,应该先想6加几得10,再想怎样拨珠。
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想的过程说给同座位同学听听。
〔在同学们认真考虑的根底上,老师再给予明确的思维导向〕师说:6加4得10,但只有一个上珠5,不能直接拨去4,该怎么办?这是咱们已经学过的旧知识,请同学们动手边拨边说拨珠方法。
〔6加4得10,应该拨去4再进位,但只有一个上珠5,不能直接拨去4,所以要“破五减”也就是拨去5,拨上1,最后再向前一位进1,结果得11〕师说:请一个同学到前边来边说边拨。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板书:拨去5,拨上1,进上1。
师说:请大家动手边说边拨。
〔再一次完好地将5+6拨一遍〕〔2〕板书5+7=师问:5加7怎样拨珠?再想下珠不能直接拨去怎么办?最后怎么办?〔先想7加几得10,7加3得10。
《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69页例3题;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十四第1、2题。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个位上满十向十位进1;
教学准备:课件、草稿纸。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用竖式计算。
32+41=36+7=
2.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3.揭示课题:进位加法。
二、教学过程
(一)学习例3题
1.出示情境图,根据题意列出算式:36+37;
2.学生自主探究算法,组织语言表述自己的算法;
3.根据学生的计算情况,梳理算法:
算法一:先算30+30=60,6+7=13,60+13=73;
算法二:课件演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
4.比一比。
25+34=38+12=
26+57=78+14=
5.学生独立完成69页“试一试”。
58+35=64+29=77+13=
(二)课堂活动
1.完成70页“课堂活动”第1题;
2.课堂小结: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要注意什么?(三)练习
练习十四第1题
三、作业布置
练习十四第2题
四、板书设计:
进位加法
36+7=43 36+37=7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图列式,考查学
师:练一练中的第2题,自己先看图,同桌互相说
题,让学生先说一说
生对括弧图的掌握情况
一说图中要求的是什么。再列出算式,并计算。
用什么方法计算,再 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3.练一练第3
发现图中的数学信
师:请同学们观察第3题的图,说 一说发现了什
题,让学生先说一说
息,解决简单问题。
把5分成2和3”的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生1:因为8加2等于10,所以把5分成2和3o
问题,学生作出回答
形成数学经验。
师:那如果计算8加6,6分成几和几呢?
后,又举出8+6的例
生2:就把6分成2和4o
子,再说6分成2和
教师板书出8+6凑十”计算的过程。
几。最后,教师总结
师:看来冋学们对凑十的方法理解的很好。用“凑
凑十”的一般方法。
十”法进行计算,一般要看大数加几等于10,就把小
数分成几和另一个数,数学上叫做:分小数,凑大数。
这样计算简单。
板书:分小数、凑大数
4.教师介绍把
在学生了解一般凑
师:这是 凑十”的一般方法,再来看8+5这个算
5凑十的方法。
十”的基础上,了解一个
式,因为5加5等于10,人们比较熟悉,所以,计算
出示教材中的月饼图。
2、指导学生观
让学生在观察图,
师:观察这幅月饼图,你发现了什么?
察情景图,发现图中
了解图中信息的基础
学生会发现:
数学信息,提出一
上,根据问题列式,使
•盒内有8块月饼,盒外有5块月饼。
共有多少个月饼?”
学生理解加法算式的意
•一盒装10块月饼,盒中还差2块。
的问题,师生列出算
义。
师:要计算一共有多少块月饼?怎样列式?
么?问题是什么?
图意,在理解图意的
生:地上有8只蚂蚁,小草上还爬着6只。问题是
基础上列式计算。
一共有多少只蚂蚁?
学生自己列式计算。
4•练一练第4
巩固8加几的计算
师:冋学们看第4题,谁知道这道题是什么意思?
题,先让学生说一说
生:小蜗牛身上背着8和加号,它往前爬到哪个数
题意,冉自己计算
上面,就用8加这个数,把结果写在下面的空格里。
式。
学生可能说出:8+5或5+8,教师肯定。然后教师
板书:8+5
二、自主学习
1.教师提出
给学生创造自己尝
师:8+5等于几呢?请冋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试计算的机会。
算一算。
算一算”的要求,让
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有哪些不冋的计算方法,为
学生自主计算。
交流做好准备。
2.交流学生的
展示、分享自主学
课题: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1、7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图,在动手摆花片,试算、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凑十”的方法。
2•能够运用 凑十”的方法计算8加几的加法。
3.在个性化算法的交流中,体会凑十”方法的特点。
课前准备:学具花片
教学预案: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问题情景
1、师生进行关 于中秋节的对话,通
数加5的凑十方法,丰
时,也经常把8分成5和3计算……
富学生的知识。
教师边讲边板书5和5凑十的计算过程。
二、尝试计算
让学生自己独
脱离实物和操作,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用“凑十法”计算,现在请冋
立兀成,然后父流疋
利用凑十法”尝试进行
学们独立完成“试一试”中三道加法计算,不能摆学具
怎样算的。重点交流
8加7、8、9的计算。
10+3=13.
凑十”的方法学生说不出,教师介绍,说明为什么 从5中拿出2。如果学生出凑十的方法,如下进行。
师:这种10,再算10加3等于
AQ
13O
教师完成8+5凑十”计算的过程式。
3•提出为什么
结合具体算式,了解
师:谁来说一说为什么把5分成2和3呢?
5.练一练第5
以竞赛的形式激发学
师:第5题,只有把荷叶上的题全部做对才能过河
题,过荷塘先采取分
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集
塘。现在,我们分组进行接力计算比赛。知道怎样叫接
组接力比赛的形式进
体荣誉感。
力吗?小组内一个冋学算完一题后,下一个冋学接着
行练习。
算,一直到算完,咱们比一比,看哪个组算的又对、又 快。
现实生活中,中秋
苛171【心卄 诈曰竹f■阜伍一
师:你们知道中秋节是哪一天吗? 生:八月十五。
节刚过,吃月饼是每
过中秋节家家吃月饼
个学生都熟悉的,由此
师:对,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一天家家户户
引出教材中的情景。
引出教材情景,自然和
都吃一种食品,你知道是什么?
谐,激发学生的好奇
生:月饼。
心。
师:你们看!同学们爱吃的月饼都印在我们教材上 了。
呀!
8加几的思维过程。
学生算完后,交流计算方法,8+9的计算应该把9
凑成10O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
用实物图呈现凑十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8加几的加法,进一步了
题,学生根据算式先
方法的计算过程。
解了凑十的方法。下面,看练一练第1题,根据算式,
圈一圈,再写出得
先用笔在右图上圈一圈,再填得数。
数。
交流时,关注学生圈图时,怎样想的。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计算结果是多少?
计算方法,给学生充
习的成果,体验算法的
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方法:
分交流不同算法的机
多样化,体会’凑十
•从8接着数,得出8+5=13
会,在学生交流的冋
法”。
•把盒内盒外的月饼逐一数,得出8+5=13
时,进一步体会凑
•把盒外面的2块月饼放到盒内,凑成10,再算
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