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礼仪接待知识
接待外宾的基本礼仪常识有哪些
接待外宾的基本礼仪常识有哪些接待外宾的工作人员要注意了,外国和中国的礼仪习俗差异很大。
如果不了解外宾的国家的礼仪常识就可能对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接待外宾的基本礼仪常识文章内容。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乘车礼仪一、乘车礼仪:在各种商务活动及政务活动当中,汽车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了解正确的乘车礼仪是非常必要的。
二、乘车座位的安排乘坐轿车时,通常有两种情况:当有专职司机开车时。
主人坐在司机后面,主宾坐在主人的右侧。
上车时,最好请主宾从右侧门上车,主人从左侧门上车,避免从主宾座位前穿过。
如果是主人自己开车,则要请主宾坐到主人的右侧,即前排右侧的位置,也就是副驾驶的位置。
乘坐中大型面包车时,则前座高于后座,右座高于左座;距离前门越近,座次越高。
为客人关车门时,要先看清客人是否已经坐好,切忌过急关门,伤及客人。
西餐、中餐(汉餐)和藏餐礼仪一、宴请的安排:在宴请的安排当中,主要考虑三个重要环节:即选择菜品、确定用餐形式、安排座次。
选择菜品。
要体现当地或民族特色、地方风味、时令鲜蔬,饭店拿手和客人喜爱的菜肴,少上昂贵菜肴,不上禁忌菜。
确定就餐形式:根据参加人数的多少,参会人员的层次、会议或聚会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就餐形式,如桌席式的宴会、自选菜品的自助餐或站立式的茶(酒会)会。
安排座次:先确定第一主人位,再在主人右边及左边安排第一客人和第二客人位,如为外宾,则翻译坐在客人右边。
安排座次:主桌位置,圆厅居中为上,横排以右为上,纵排以远为上,有讲台时临台为上。
2、3、4……等其它桌的位置,以离主桌位置远近而定,近高远低,右高左低。
桌数较多时,要摆桌次牌。
正式宴会座位的排列:通常安排每桌10人,来宾的位置以离主人座位的远近而定。
我国习惯按各人本身职务排列,以便于谈话。
当只有一位主人时,1号来宾坐在主人右手的一侧,2号来宾坐主人左手的一侧,3、4、5、6、7、8、9号等来宾依次分别坐在两侧。
当有两位主人时,即有第一主人和第二主人时,1号来宾坐在第一主人右手的一侧,2号来宾坐在第一主人左手的一侧,3号来宾坐在第二主人右手的一侧,4号来宾坐在第二主人左手的一侧,5、6号来宾分别坐在1、2号来宾的两侧,7、8号来宾分别坐在3、4号来宾的两侧,其他来宾依此排座。
外交礼仪礼宾通则
外交礼仪礼宾通则在国家间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外交礼仪礼宾通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不仅是展示一个国家外交形象的窗口,更是国家间友好关系的重要体现。
本文将会从外交礼仪的概念、礼宾通则的意义、礼宾流程、礼仪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来探讨该话题。
一、外交礼仪的概念外交礼仪是指国家之间在公共场所、日常活动、贸易往来等行为中必须遵从的严格礼仪规范。
也就是在外交场合中,为了表示尊重,促进友好关系所需遵守的一系列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
二、礼宾通则的意义礼宾通则是国际间礼宾交流的规范,其重要性在于:1. 传递友好信号。
礼仪得当,可以向对方传递出友好、尊重的信号,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
2. 表明国家形象。
外交人员在严格、仪式的礼仪要求下,将展示出国家的形象,有利于塑造出一个国家的良好形象。
3. 提高国际交流效果。
外交礼仪礼宾通则细致的步骤及规范的动作,不仅减少了沟通中的误解,还降低了文化差异可能带来的风险。
这使得国际交流能够更加和谐、有效。
三、礼宾流程礼宾流程在不同的国家略有差异,但基本的流程相同。
例如,在中国国宾接待中,流程通常如下:1. 通知。
国宾抵达前,主办方会发出正式的书面通知,并向对方传达抵达时间、活动计划、晚宴主题等信息。
2. 接机。
国宾抵达后,主办方会到机场迎接,并为其提供必要的休息、饮食等服务。
3. 安排住宿。
主办方通常会为国宾提供高档的宾馆国宴、会谈等场合。
4. 国宴。
通常会有正式的国宴,国家元首会在国宴上致辞,进行官方交流活动。
5. 参观。
主办方会安排参观陪同,国宾可去到一些代表性的景点、企业、科研机构等参观考察。
6. 赠送礼品。
在外交礼仪中,赠送礼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礼品的选择应该符合双方的文化背景和礼品的价值,同事要注重礼品的包装、赠送仪式等。
四、礼仪中的注意事项1. 尊重对方文化。
作为一个外交人员,最重要的是尊重对方的文化,避免做出冒犯或不尊重的行为。
2. 注意穿着。
外交人员在礼仪场合要穿着整洁、恰当的服装,避免过于随意或过于华丽、显摆。
外交接待礼仪
外交接待礼仪外交接待礼仪作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方式,外交接待是各方了解彼此、沟通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外交接待过程中,礼仪尤为重要,它不仅代表着国家的形象,也表现出主人的素质和待客之道。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外交接待礼仪。
一、宴会礼仪在外交活动中,举行宴会是常见的接待方式。
在宴会中,主人需要注意以下礼仪:1. 座次安排。
主人应该安排宾客的座次,让贵客坐在主位旁边或其他较受尊重的座位上。
一般来说,主人应该坐在主位上,而最贵重的贵宾坐在主位左侧;其余宾客按照地位高低进行座次安排。
2. 餐具及用餐方式。
主人应该确保宾客可以轻松使用餐具,如刀、叉、勺等,并为那些需要特殊餐具的人提前做好准备。
同时,主人要引导宾客正确使用餐具和礼仪,如使用餐巾、勿吐渣、避免嗑瓜子等。
3. 用餐顺序。
在外交宴会中,各道菜肴的顺序也需注意。
一般而言,应将菜单分为开胃菜、主菜、甜点等几个部分,按顺序上菜。
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多或过少上菜,以免浪费或让宾客感到不够尊重。
4. 客人就座后,应该向宾客敬酒,表达诚挚欢迎之意。
此外,在宴会结束时,主人也应该向所有宾客致谢并进行告别。
二、礼物礼仪外交活动中,送礼也是常见的交流方式。
在送礼时,主人和宾客都需注意以下礼仪:1. 礼品的选择。
主人应该根据宾客的身份和国家文化来选择合适的礼品,这凸显主人的用心和尊重。
此外,必要时需要事先了解对方的信仰、习惯和禁忌,避免出现礼品不当的尴尬情况。
2. 礼品的包装。
礼品的包装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而言,礼品应该用高质量的包装材料,且包装宜端庄典雅。
同时,礼物的包装也需要注意不要过于隆重与浮夸。
3. 礼品的赠送。
送礼时主人应该用右手递送礼品,并且同时表示诚挚的问候和敬意。
接收礼物的人也应该用右手接收礼物,并且向主人表达感谢和祝福。
三、服饰礼仪在外交接待中,宾客和主人的着装都应该符合场合和文化礼仪。
宾客和主人在穿着礼服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 女性宾客的着装。
对于女性宾客,需要注意的是穿着得体、得体高雅,要避免过于夸张的妆容。
外事礼仪礼节相关常识
外事礼仪礼节相关常识外事礼仪礼节是指在国际交往中,按照一定的规范和仪式进行的行为举止。
它是国家间友好交往和互信的基础,也是展示一个国家文化底蕴和形象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介绍外事礼仪礼节的核心内容,包括招待、交流、礼品赠送等方面,以增进读者对国际外交的了解。
一、招待礼仪在招待方面,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礼仪规范,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招待礼仪:1. 客人到达:作为主人,应该提前安排好接待事宜,包括接机、安排住宿等。
迎接客人时要热情洋溢,微笑并握手表示问候。
同时,提供干净整洁的住宿环境给客人。
2. 用餐礼仪:在用餐时,主人要注意客人的饮食习惯和禁忌,以避免尴尬情况的发生。
遵循餐桌礼仪,包括用餐姿势得体、不大声喧哗、不讲究份量等。
3. 礼仪用语:言辞要文雅、客气,避免使用不合适的话语或调侃他人。
对于各种不同场合,要用不同的礼仪用语,例如祝酒词、道别等。
二、交流礼仪在国际交往中,交流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交流礼仪的常识:1. 问候礼仪:遇到外宾时,可以使用握手、微笑等方式表示问候。
同时,要了解对方国家的问候习惯,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引起误解。
2. 语言交流:在与外宾交流时,要使用国际通用语言或对方母语进行沟通。
如果有语言障碍,可以找翻译或使用简单明了的手势和表情来进行交流。
3. 身体语言:姿势要端正得体,不要乱动、扭曲或嘴巴张大。
此外,要与对方保持适当的目光接触,表现出尊重和关注。
三、礼品赠送礼仪在外事礼节中,礼品的赠送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和友好行为。
以下是一些礼品赠送的常识:1. 选择合适的礼品:要根据对方的背景、文化和个人喜好选择礼品。
同时,要注重礼品的包装和质量,表达自己的心意。
2. 送礼的时机:要注意送礼的时间与场合,避免显得不合时宜。
一般情况下,在正式会晤或特定节日时赠送礼品更为合适。
3. 送礼的方式:礼品可以亲自送达,也可以通过邮寄等方式送出。
无论哪种方式,都要以谦逊和关怀的态度来表达。
结语外事礼仪礼节在国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外事接待的常规礼仪
外事接待的常规礼仪关于外事接待的常规礼仪关于外事接待的常规礼仪1基本礼仪要求在国际社交场合,个人着装形象不仅代表了自己本身的形象,它还代表了国家的形象。
所以,翻译人员的着装显得尤为重要。
在国内参加对外活动时,男士可穿西装、中山装或各民族的服装。
对于女士而言,依据季节与活动性质的不同,可穿西装、民族服装、中式上衣配长裙或长裤、旗袍和连衣裙等。
在外事接待中的任何场合,翻译人员的服装都要保持清洁、整齐、挺直。
衣服袖口要干净,皮鞋要上油擦亮。
穿中山装要扣好扣领、领钩、裤扣。
穿长袖衬衣时,要将前后摆塞在库内,袖口不要卷起,长裤也不要卷起。
女士穿袜子时,要注意袜口不能露在衣、裙之外。
行为举止要求翻译人员的举止要落落大方,端庄稳重,表情自然诚恳,蔼然可亲。
站立时,身子不要歪靠在一旁,不要半坐在桌子或椅子背上。
坐下时,腿不摇,脚不跷。
坐在沙发上不要摆出懒散的'姿态。
在公共场所不要趴在桌子上,躺在沙发上。
走路时,脚步要轻,遇急事可加快步伐,不可慌张奔跑。
谈话时,手势不要过多,不要放声大笑或高声喊人。
在隆重的场合,如举行仪式、听讲演、看演出等,要保持肃静。
自身素质在外事活动中,每一名外事翻译既是专职翻译,又是外事工作者,在这种特殊的身份下,外事翻译者不仅要具备专职的翻译素质,而且需要具备外事工作者的素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立场要坚定在外事活动中,每一名外事活动翻译者都必须具有坚定的、正确的政治立场。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站稳立场。
要做到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政府。
②掌握政策。
对于我国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我国的外交、外事政策,外事翻译不仅要及时了解,认真学习,而且还应当深入体会,全面理解。
③提高警惕。
在从事翻译工作的具体过程中,外事翻译一定要遵守外事纪律,严守外事机密,保持高度的政治警惕,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将我方内部情况向外方人士随意泄露。
2、专业知识要过硬在从事外事翻译时,要精通语言文字,达到专业水准,并且要讲究职业道德。
外交礼仪的知识点总结
外交礼仪的知识点总结一、外交礼仪的概念外交礼仪是国际社会各成员国在国际交往中所应遵循的一整套行为规范和礼仪规范。
它是以国际法为依据,结合各国文化传统和国际公认的外交习惯,为了促进国际交往的目的而形成的一套规范化的行为规则。
外交礼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外交手段,它不仅能够增进国际友谊,维护国家形象,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还能够提高外交效果,防止外交风险。
因此,掌握外交礼仪的重要性,促进国际关系的发展和和平。
二、外交礼仪的原则1. 尊重和平等外交礼仪的基本原则是相互尊重和平等。
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中,各国代表应该相互尊重对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对方内政,不以任何形式对对方进行军事威胁。
在交流过程中,双方应当平等相待,不以强凌弱,不以大欺小,相互尊重。
2. 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外交礼仪必须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
各国代表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际法的规定和国际公认的外交惯例,知晓政治礼仪规范,并适应当地文化传统。
3. 简洁而不失庄重外交礼仪应该是简洁而不失庄重的。
在外交活动中,言行举止都应该精简、礼貌,不做无谓的纷扰或者与对方失礼的行为。
4. 以大局为重外交礼仪是以大局为重的。
在外交交往过程中,各国代表应该考虑到整个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关系,不得冒风险,不得违背大局和国家利益。
5. 积极主动外交礼仪要求各国代表在交往中应该主动拓展外交领域,积极与国际社会多方面开展合作与交流,为促进国际和平发展和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尽力。
三、外交礼仪的具体应用1. 接待外宾在接待外宾时,应该特别注意礼仪待客。
例如,应该提前了解对方的宗教信仰、饮食习惯、礼仪习惯等,为外宾提供适当的场所和待遇,欢迎礼仪要热情得体。
2. 国事访问国家元首进行国事访问时,接待方应该尊重对方的权威,并且提供适当的礼遇和服务。
不管是在安排接机、住宿、就餐、参观还是文艺表演等,都要体现出对客人的尊重和友好。
3. 外交谈判在外交谈判中,代表双方应该遵循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友善合作等原则,遵循国际法和国际公认的谈判惯例,善待、礼待对方。
外交部会见礼仪与技巧大全
外交部会见礼仪与技巧大全商务交往中经常有会见活动。
而在会见中只有既讲究实在,又讲究艺术,才能够取得会见的最佳效果。
下面介绍一些会见礼仪与技巧:(1)问候时最好点名道姓。
迈进会客室的门,你的第一句话可能是:“你好,见到你很高兴。
”但这却不如说:“王经理,你好,见到你很高兴。
”据测,后者比前者要热情得多。
(2)若对方没请你坐下,你最好站着。
坐下后不应掏*,如对方请你抽*,你应说:“谢谢。
”请记住,切莫把*灰和火柴头弄到地板上,那是很不得体的。
(3)主动开始谈话,珍惜会见时间。
尽管对方已经了解到你的一些情况和来访目的,你仍有必要主动开口。
你可再次对某些问题进行强调和说明。
这不仅仅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也是礼貌的需要。
(4)请不要急于出示你随身带的资料、书信或礼物。
只有在你提及了这些东西,并已引起对方兴趣时,才是出示他们的最好时机。
另外,你得事先准备好,当对方询问你所携带资料中的有关问题时,你应给予详细的解释或说明。
(5)保持相应的热情。
在谈话时,你若对某一问题没有倾注足够的热情,那么,对方会马上失去谈这个问题的兴趣。
(6)当愤怒难以抑制时,应提早结束会见。
愤怒会使你失去理解他人和控制自己的客观尺度。
它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把事情搞得更糟。
(7)学会听的艺术。
听有两个要求,首先要给对方留出讲话的时间,其次要听“听话听音”。
如对方首先讲话,你不可打断对方。
应做好准备,以便利用恰当的时机给对方以响应,鼓励对方讲下去。
不能够认真聆听别人谈话的人,也就不能够“听话听音”,更不能机*、巧妙地回答对方的问题。
记住:不论是社交场合,还是在工作中,善于听乃是一个人应有的素养。
(8)避免不良的动作和姿态。
玩弄手中的小东西,用手不时地理头发、搅舌头,清牙齿,掏耳朵,盯视指*、天花板或对方身后的字画等,这些动作都有失风度。
也不应忘记自己的身份去故作姿态,卖弄亲近:“咱俩无话不谈,要是对别人,我才不提这个呢!”俚话和粗话更应避免。
外交的基础礼仪
外交的基础礼仪外交的基础礼仪(1)尊重各国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共道德。
(2)遵守时间,不要失约。
参加活动要按时到达,不要过早也不要晚到,不守时是很失礼的。
(3)尊重老人,“女士优先”,“女士优先”是世界公认的国际礼节。
(4)举止端庄,言行得体。
不要做一些异乎寻常的动作,不喧哗,不放声大笑,不在远距离大声喊人;走路不要搭肩,站立或坐下时姿势端正;坐时不要跷腿、晃腿,更忌裤管卷起;女同志不要叉开双腿而坐。
(5)切勿随地吐痰,可吐在自己手帕或纸巾里。
不要乱扔烟蒂或其他废弃物品。
(6)公共场合不可修指甲,剔牙齿,掏鼻孔,挖耳朵,搔痒,脱鞋,打饱嗝,伸懒腰,哼小调。
打喷嚏、打呵欠应用手帕捂住嘴、鼻,面向一旁,避免发出声音。
(7)公共场合不许抽烟。
在允许抽烟的场合,如妇女在座,应征得妇女同意。
主人不吸烟,又未请吸烟,则最好不要吸烟。
进入会议室、电梯、餐厅前,应把烟掐灭。
(8)参加涉外活动前,不要吃蒜、葱等气味浓烈的东西。
对等的原则:即一方出场与来访者在级别、职务、以及待遇、费用等方面,大体上要对等.除非有特殊的安排,外交礼遇不宜随便提高或降低。
破格的原则:有的来访者身份虽然不高,但有较深背景,或一方对另一方有特殊要求,或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给来访者以破格的较高接待礼遇.。
从简的原则:即重精神、重友谊、重实效、不重形式,不讲排场,不事铺张.从简不等于冷落,要注意生活照顾,尽量做到热情周到.我国的外交礼遇规格是在长期的外交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中西结合,以中为主,具有中国特色.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外事接待要体现无产阶级的外交风格和风度.我们的做法是。
一是国家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反对大国沙文主义,尊重各国的风俗习惯,不强加于人,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反对低三下四的庸俗作风。
二是礼宾安排要与我国的对外政策相一致,要有针对性,重礼仪、重实效,生活上要尽量热情周到;三是提倡勤俭办外事,反对讲排场、摆阔气。
四条基本标准.举办任何一项对外交际活动,都需要大量的具体工作.因此要求每一个礼宾工作人员既要有高度政治责任感,又要熟悉各方面的业务,并且还要有既严谨又灵活的工作作风.一般来讲,衡量接待工作完成得好与不好,四条基本标准:礼遇、宣传、安全、服务。
外事礼宾礼仪知识
外事礼宾礼仪知识一、见面礼节在中国,传统的见面礼节是握手,表达欢迎和友好的意愿。
而在某些国家,如日本,鞠躬是更为常见的礼节。
在握手或鞠躬时,要面带微笑,眼神直接接触,以显示诚意。
同时,注意姿态放松、自然,不必过于紧张。
二、服饰仪容在正式的外交场合,着装应得体,符合场合的氛围。
男性应着西装,女性则可以选择套装或晚礼服。
颜色上,深色系更为庄重。
此外,注意保持衣物整洁,避免有明显的褶皱。
仪容方面,应保持整洁、干净,不化过于浓重的妆容。
三、言谈举止在与外国友人交流时,应尊重对方的文化背景,避免涉及敏感话题。
同时,使用礼貌用语,表达清晰、简洁。
在倾听对方发言时,要给予充分的关注,不随意打断。
适当的肢体语言也能增强沟通效果,如点头表示理解。
四、场所礼仪在不同的场所,如办公室、宴会厅、会议室等,礼仪要求各不相同。
例如,在办公室中要保持安静,不在公共场合大声讲话;在宴会厅中要注意座位安排和用餐规矩;在会议室中则要注意发言顺序和时间控制。
五、礼品赠送在某些场合下,如国家元首访问,互赠礼物是一种常见的礼仪。
选择礼物时,应考虑到对方的文化背景和兴趣爱好。
同时,礼物的包装要精美,附上适当的卡片,写明寓意和祝福。
在赠送时,要表达出真诚的祝福和心意。
六、餐饮习俗在涉外交往中,了解对方的餐饮习俗非常重要。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和餐桌礼仪。
例如,在西方国家,餐具的使用和餐巾的折叠都有一定的规矩;而在中国,餐饮礼仪则更加注重主客之间的互动和谦让。
七、社交活动在涉外交往中,社交活动是增进友谊和了解的重要途径。
参加社交活动时,应遵守主办方的规定和礼仪要求。
例如,参加舞会时要注意着装要求和舞伴的选择;参加茶话会时要注意座位安排和交流方式。
八、国际礼仪差异由于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的不同,国际礼仪存在一定的差异。
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是涉外交往中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某些国家亲吻礼较为常见,而在另一些国家则较为罕见。
又如,在一些国家鞠躬是常见的致意方式,而在另一些国家则更倾向于握手致意。
接待外国人的礼仪
接待外国人的礼仪涉外商务中,常常会需要跟外国客人或者合作伙伴打交道。
除了流利的外语之外,优雅大方的礼仪也非常重要!下面店铺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接待外国人的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接待外国人的礼仪接待外宾基本原则1.注重教养(1)讲究仪表和衣帽整洁,其面、手、衣履要洁净。
头发、胡须不宜过长,要修剪整齐。
(2)举止大度得体、态度端庄和蔼、挺胸正颈,精神饱满,任何失礼或不合礼仪的言行都被认为是有失体面的。
(3)讲究身分,说话客气,不做任何越礼之事。
说话时神情矜持和蔼,略带微笑。
(4)遵守时约。
与人约会必须严格守时,不能失约超时。
允诺别人的事不能忘记,必须按时做好,失信或失约的人是有损于自己的人格。
(5)遵守公共秩序。
不给别人造成麻烦或不便,不打搅别人、不干扰影响别人,尊重别人。
2.礼貌用语礼貌用语作为礼仪的表现形式,把一个人对世界、对人们的爱心和礼节坦露传达出来,使爱者更显光辉,使说话人更被人敬重。
在国际交往中"你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些礼仪语言具有极高的使用频率。
3.尊重习俗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有别,社会制度有异,思维方式和理解角度常常有较大差别,所以在交往关系上要互相尊重,谨慎从事。
尊重习俗这是国际交往中很重要的一条礼仪原则。
一些在中国人看来是正常的举止,在一些国家会被认为无礼甚至犯讳,如韩国人对"四"字非常反感,韩国许多楼房的编号严忌出现"四楼"、"四栋"、"四室"、"四号"之类。
4.尊重隐私尊重隐私,在交谈中应回避涉及个人隐私的一切话题,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五不问":一不问年龄,外国人的年龄是保密的,他们希望自己永远年轻,对"老"字讳莫如深。
接待外国人要注意的礼仪_商务礼仪_
接待外国人要注意的礼仪接待活动是一种常见的礼仪性公务活动。
公务接洽,迎来送往,是公务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尤其是接待外国人的礼仪。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接待外国人要注意的礼仪文章内容。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接待外国人要注意的礼仪1)相互介绍。
在初次见到外方人士时,陪同人员应当首先将自己介绍给对方,并且递上本人名片。
如果需要由陪同人员出面介绍中外双方人士或宾主双方人士时,我国的习惯做法是:先介绍中方人士,后介绍外方人士;先介绍主方人士,后介绍客方人士。
(2)道路行进。
在路上行进时,礼仪上的位次排列可分做两种:一是并排行进。
它讲究“以右为上”,或“居中为上”。
由此可见,陪同人员应当主动在并排行走时走在外侧或两侧,陪同对象走在内侧或中央。
二是单行行进。
它讲究“居前为上”,即请陪同对象行进在前。
但若陪同对象不认识道路,或道路状态不佳,则由陪同人员在左前方引导。
引导者在引路时应侧身面向被引导者,在必要时提醒对方“脚下留神”。
(3)上下车船。
在乘坐轿车、火车、轮船、飞机时,其上下的具体顺序为:上下轿车时,通常请陪同对象首先上车,最后下车,陪同人员最后上车,首先下车。
上下火车时,陪同对象首先上车,首先下车,陪同人员居后。
必要时,亦可由陪同人员先行一步,以便为陪同对象引导或开路。
上下轮船时,顺序通常与上下火车相同。
不过若舷梯较为陡峭时,陪同对象先上后下,陪同人员后上先下。
上下飞机的顺序要求与上下火车基本相同。
(4)出入电梯。
陪同人员应稍候陪同对象。
进入无人驾驶的电梯时,陪同者首先进入,并负责开动电梯。
进入有人驾驶的电梯时,陪同者最后入内。
离开电梯时,陪同者一般最后一个离开。
若是自己堵在门口,首先出去亦不为失礼。
(5)出入房门。
在出入房门时,陪同人员通常负责开门或关门。
进入房间时,若门向外开,陪同人员首先拉开房门,然后请陪同对象。
若门向内开,则陪同人员首先推开房门,进入房内,然后请陪同对象进入。
离开房间时,若门向外开,陪同人员首先出门,然后请陪同对象离开房间。
接待外宾的基本流程及礼仪
接待外宾的基本流程及礼仪接待外宾是一项重要的国际交往活动,是展示国家形象、推动友好交流的重要途径。
在接待外宾时,要做好基本流程和礼仪。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
一、接待外宾的基本流程1.接到外宾来访通知后,应及时组织接待工作。
接待工作可由相关部门协调安排,或委托专业接待机构负责。
2.在外宾到达前,应向外宾发送欢迎函,并告知到达时间、地点、接待人员等信息。
同时,安排好外宾的住宿、交通、餐饮等事宜。
3.接待外宾时,应派出专人前往机场、车站等接待外宾。
接待人员应当着正装,手持接待牌,礼貌热情地接待外宾。
4.在外宾到达酒店后,应向外宾介绍酒店的服务设施、注意事项等,并协助办理入住手续。
如有需要,还应提供翻译、导游等服务。
5.在外宾到达后,应安排好外宾的活动安排,包括会谈、参观、招待等。
在活动中,应确保外宾的安全、舒适和尊重外宾的文化差异。
6.外宾离开时,应派专人送行,并向外宾道别并表示感谢。
若有必要,可赠送礼物或纪念品。
二、接待外宾的礼仪1.接待外宾时,应着正装,掌握一些外宾的基本情况,了解外宾的文化背景和礼仪习惯,以便做出得体的表现。
2.在接待外宾时,要表现出热情、礼貌、细致和周到。
接待人员应主动与外宾交流,向外宾介绍当地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等,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3.在会谈或招待中,应尊重外宾的文化背景和个人习惯,不得侮辱或冒犯外宾。
如有误解或分歧,应适当表达自己的观点,但要注意用词文雅,态度和善友好。
4.在接待外宾时,应注重礼仪细节,如起立欢迎、握手问候、赠送礼物、送行告别等。
要注意礼物的价值、包装和赠送的场合,尽量符合外宾的口味和文化背景。
5.在接待外宾时,应注意保密,不得泄露敏感信息或涉及国家安全的内容。
如有需要,应事先与外交部门协商,制定保密措施。
接待外宾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认真对待。
只有做好接待工作,才能展示出国家的美好形象,促进友好交流,推动国际合作。
外事接待礼仪知识
涉外交往八不送
一、现金和有价证券,以免有受贿之嫌; 二、贵重的珠宝首饰; 三、药品与营养品; 四、广告性的或宣传用品; 五、容易引起异性误会的用品; 六、为受礼人所忌讳的物品; 七、涉及国家或商业机密的物品; 八、不道德的物品。
• 英国人
• 一般送价钱不贵但有纪念意义的礼物,切 记不要送百合花,因为这意味着死亡。收 到礼物的人要当着众人的面打开礼物。 • 美国人 • 送东西要送单数,且讲究包装。他们认为 蜗牛和马蹄铁是吉祥物。
• 法国人
• 送花的时候不要送菊花、杜鹃花及黄色的花;不 要送带有仙鹤图案的礼物;也不要送核桃。他们 认为仙鹤是蠢汉的标志,而核桃是不吉祥。 • 俄罗斯人 • 送鲜花要送单数。用面包与盐招待贵客,表示友 好和尊敬。最忌讳送钱给别人,因为这意味着施 舍和侮辱。
•
日本人
• 访亲问友、参加宴请都会带礼物。接、送 礼物时要用双手,也不能当面打开礼物。 再次见到送礼的人时要提及礼物的事,并 表示感谢。忌送梳子,也不要送有狐狸、 獾图案的礼物,因为梳子的发音与死相近。 另外,菊花一般是王室专用花卉,所以一 般人也不能送菊花。
外宾迎接
⑴迎送人员如职位较高时,应在机场安排休 息室。如果客人首次来访,双方又不认识, 可事先联系好或做一特定标志牌,方便对方 辨认。行李票的交接、行李的运输要有专人 负责。团长和重要外宾的行李要先取,及时 派人专送,方便客人更衣。
⑵迎宾时,客人初次到访,一般较为拘谨, 主人应主动与客人寒暄。所以,当客人下 机后,迎接人员要主动迎上前去表示欢迎, 由礼宾官或迎接人员首先将中方前来欢迎 的主要领导介绍给来宾,其他领导可简明 扼要地介绍。
⑶在乘车时,应先请客人从右侧上车,陪同 主人再从左侧上车。待外宾与陪同人员全部 上车后,再驱车去宾馆。在途中,陪同人员 应择机将沿途所见的欢迎标语、人文景观等 对外宣传的事物向外宾介绍。重要外宾和大 型团体来访,应安排专人、专车提取行李并 及时送到客人房间。外宾抵达住处后,不宜 马上安排活动,应稍事休息,给对方留下更 衣时间。
外交接待礼仪
外交接待礼仪 在国际交往中,对外国来访的客⼈,通常均视其⾝份和访问性质,以及两国关系等因素,外交接待礼仪有哪些?下⾯是店铺搜集整理的⼀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外交接待礼仪 ⼀、确定迎送规格 对来宾的迎送规格各国做法不尽⼀致。
确定迎送规格,主要依据来访者的⾝份和访问⽬的,适当考虑两国关系,同时要注意国际惯例,综合平衡。
主要迎送⼈通常都要同来宾的⾝份相当,但由于各种原因(例如国家体制不同,当事⼈年⾼不便出⾯,临时⾝体不适或不在当地等等),不可能完全对等。
遇此情况,可灵活变通,由职位相当的⼈⼠,或由副职出⾯。
总之,主⼈⾝份总要与客⼈相差不⼤,同客⼈对⼝、对等为宜。
当事⼈不能出⾯时,⽆论作何种处理,应从礼貌出发,向对⽅作出解释。
其他迎送⼈员不宜过多。
也有从发展两国关系或当前政治需要出发,破格接待,安排较⼤的迎送场⾯。
然⽽,为避免造成厚此薄彼的印象,⾮有特殊需要,⼀般都按常规办理。
⼆、掌握抵达和离开的时间 必须准确掌握来宾乘坐飞机(⽕车、船舶)抵离时间,及早通知全体迎送⼈员和有关单位。
如有变化,应及时周知。
由于天⽓变化等等意外原因,飞机、⽕车、船舶都可能不准时。
⼀般⼤城市,机场离市区⼜较远,因此,既要顺利地接送客⼈,⼜不过多耽误迎送⼈员的时间,就要准确掌握抵离时间。
迎接⼈员应在飞机(⽕车、船舶)抵达之前到达机场(车站、码头)。
送⾏则应在客⼈登机之前抵达(离去时如有欢送仪式,则应在仪式开始之前到达)。
如客⼈乘坐班机离开,应通知其按航空公司规定时间抵达机场办理有关⼿续(⾝份⾼的客⼈,可由接待⼈员提前前往代办⼿续)。
三、献花 如安排献花,须⽤鲜花,并注意保持花束整洁、鲜艳,忌⽤菊花、杜鹃花、⽯⽵花、黄⾊花朵。
有的国家习惯送花环,或者送⼀、⼆枝名贵的兰花、玫瑰花等。
通常由⼉童或⼥青年在参加迎送的主要领导⼈与客⼈握⼿之后,将花献上。
有的国家由⼥主⼈向⼥宾献花。
四、介绍 客⼈与迎接⼈员见⾯时,互相介绍。
通常先将前来欢迎的⼈员介绍给来宾,可由礼宾交际⼯作⼈员或其他接待⼈员介绍,也可以由欢迎⼈员中⾝份最⾼者介绍。
外交接待礼仪
外交接待礼仪第一篇:外交接待礼仪迎宾。
迎宾它所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在有约在先的情况下,由主人一方出动专人,前往来访者知晓的某一处所,恭候对方的到来,在一般情况下,迎宾仪式包括如下内容,一是宾主双方热情见面。
二是向来宾献花。
献花者通常应为女青年,或少先队员。
若来宾不止一人,可向每位来宾逐一献花,也可以只向主宾或主宾夫妇献花。
向主宾夫妇献花时,可先献花给女主宾,也可以同时向男女主宾献花。
三是宾主双方其他人员见面。
依照惯例,应当首先由主人陪同主宾来到东道主方面的主要迎宾人员面前,按其职位的高低,由高而低,一一将其介绍给主宾。
随后,再由主宾陪同主人行至主要来访人员的队列前,按其职位的高低,由高而低,一一将其介绍给主人。
四是主人陪同来宾与欢迎队伍见面。
在迎宾工作之中,要进行必要的先期准备,以求有备而行,有备无患。
1掌握基本状况:一定要充分掌握迎宾对象的基本状况。
来宾尤其是主宾的个人简况。
例如,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民族、单位、职务、职称、学历、学位、专业、专长、偏好、著述、知名度,等等。
必要时,还需要了解其婚姻、健康状况,以及政治倾向与宗教信仰。
在了解来宾的具体人数时,不仅要务求准确无误,而且应着重了解对方由何人负责、来宾之中有几对夫妇,等等。
来宾此前有无正式来访的记录。
如果来宾,尤其是主宾此前前来进行过访问,则在接待规格上要注意前后协调一致。
无特殊原因时,一般不宜随意在迎宾时升格或降格。
来宾如能报出自己一方的计划,例如,来访的目的、来访的行程、来访的要求等等。
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之下,应当在迎宾活动之中兼顾来宾一方的特殊要求,尽可能地对对方多加照顾。
2制定具体计划:一定要详尽制定迎接来宾的具体计划,可有助于使接待工作避免疏漏,减少波折,更好地、按部就班地顺利进行。
根据常规,它至少要包括迎送方式、交通工具、膳宿安排、工作日程、文娱活动、游览、会谈、会见、礼品准备、经费开支以及接待、陪同人员等各项基本内容。
外交礼仪常识
外交礼仪常识
1. 外交礼仪中,尊重可是超级重要的哦!就像你去朋友家做客,肯定要礼貌对待人家呀。
比如在国际场合,对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习俗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可不能随便嘲笑或贬低哦。
2. 说话的技巧在外交礼仪中也不能小瞧呀!想想看,如果你跟人说话总是冲得很,谁会喜欢跟你交流呀。
在外交场合,措辞要得体,语气要恰当,别像个炮仗一样一点就着。
3. 着装得体也是外交礼仪的一部分呢!这就好比去参加一场盛大的派对,你不得穿得整齐漂亮点嘛。
参加外交活动时,合适的着装能体现你的素养和对场合的重视。
4. 见面的礼节也有讲究哟!你见到好朋友还会打招呼呢,对吧?在外交中,握手、微笑等简单的动作都可能传递很多信息,一定要做得恰到好处。
5. 礼物的交换可也是一门学问呀!就像你给特别的人精心挑选礼物一样。
在外交中,合适的礼物能增进感情,可别随便拿个东西就送人啦!
6. 倾听在外交礼仪中也很关键呢!你总不能一直自己说个不停吧。
要认真听别人讲话,理解对方的意图和需求,这样交流才能顺畅呀。
7. 细节决定成败在外交礼仪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啊!一点小失误可能就会引发大问题。
比如安排活动时,时间、地点等都要精确无误,就像你精心准备一场约会一样。
总之,外交礼仪常识真的很重要,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别因为一些小细节而搞砸了重要的外交场合哦!。
外交礼仪接待知识
外交礼仪接待知识迎宾。
迎宾它所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在有约在先的情况下,由主人一方出动专人,前往来访者知晓的某一处所,恭候对方的到来,在一般情况下,迎宾仪式包括如下内容,一是宾主双方热情见面。
二是向来宾献花。
献花者通常应为女青年,或少先队员。
若来宾不止一人,可向每位来宾逐一献花,也可以只向主宾或主宾夫妇献花。
向主宾夫妇献花时,可先献花给女主宾,也可以同时向男女主宾献花。
三是宾主双方其他人员见面。
依照惯例,应当首先由主人陪同主宾来到东道主方面的主要迎宾人员面前,按其职位的高低,由高而低,一一将其介绍给主宾。
随后,再由主宾陪同主人行至主要来访人员的队列前,按其职位的高低,由高而低,一一将其介绍给主人。
四是主人陪同来宾与欢迎队伍见面。
在迎宾工作之中,要进行必要的先期准备,以求有备而行,有备无患。
1掌握基本状况:一定要充分掌握迎宾对象的基本状况。
来宾尤其是主宾的个人简况。
例如,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民族、单位、职务、职称、学历、学位、专业、专长、偏好、著述、知名度,等等。
必要时,还需要了解其婚姻、健康状况,以及政治倾向与宗教信仰。
在了解来宾的具体人数时,不仅要务求准确无误,而且应着重了解对方由何人负责、来宾之中有几对夫妇,等等。
来宾此前有无正式来访的记录。
如果来宾,尤其是主宾此前前来进行过访问,则在接待规格上要注意前后协调一致。
无特殊原因时,一般不宜随意在迎宾时升格或降格。
来宾如能报出自己一方的计划,例如,来访的目的、来访的行程、来访的要求等等。
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之下,应当在迎宾活动之中兼顾来宾一方的特殊要求,尽可能地对对方多加照顾。
2制定具体计划:一定要详尽制定迎接来宾的具体计划,可有助于使接待工作避免疏漏,减少波折,更好地、按部就班地顺利进行。
根据常规,它至少要包括迎送方式、交通工具、膳宿安排、工作日程、文娱活动、游览、会谈、会见、礼品准备、经费开支以及接待、陪同人员等各项基本内容。
单就迎宾而言,接待方亦应有备在先,最为重要的有五项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交礼仪接待知识迎宾。
迎宾它所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在有约在先的情况下,由主人一方出动专人,前往来访者知晓的某一处所,恭候对方的到来,在一般情况下,迎宾仪式包括如下内容,一是宾主双方热情见面。
二是向来宾献花。
献花者通常应为女青年,或少先队员。
若来宾不止一人,可向每位来宾逐一献花,也可以只向主宾或主宾夫妇献花。
向主宾夫妇献花时,可先献花给女主宾,也可以同时向男女主宾献花。
三是宾主双方其他人员见面。
依照惯例,应当首先由主人陪同主宾来到东道主方面的主要迎宾人员面前,按其职位的高低,由高而低,一一将其介绍给主宾。
随后,再由主宾陪同主人行至主要来访人员的队列前,按其职位的高低,由高而低,一一将其介绍给主人。
四是主人陪同来宾与欢迎队伍见面。
在迎宾工作之中,要进行必要的先期准备,以求有备而行,有备无患。
1掌握基本状况:一定要充分掌握迎宾对象的基本状况。
来宾尤其是主宾的个人简况。
例如,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民族、单位、职务、职称、学历、学位、专业、专长、偏好、著述、知名度,等等。
必要时,还需要了解其婚姻、健康状况,以及政治倾向与宗教信仰。
在了解来宾的具体人数时,不仅要务求准确无误,而且应着重了解对方由何人负责、来宾之中有几对夫妇,等等。
来宾此前有无正式来访的记录。
如果来宾,尤其是主宾此前前来进行过访问,则在接待规格上要注意前后协调一致。
无特殊原因时,一般不宜随意在迎宾时升格或降格。
来宾如能报出自己一方的计划,例如,来访的目的、来访的行程、来访的要求等等。
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之下,应当在迎宾活动之中兼顾来宾一方的特殊要求,尽可能地对对方多加照顾。
2制定具体计划:一定要详尽制定迎接来宾的具体计划,可有助于使接待工作避免疏漏,减少波折,更好地、按部就班地顺利进行。
根据常规,它至少要包括迎送方式、交通工具、膳宿安排、工作日程、文娱活动、游览、会谈、会见、礼品准备、经费开支以及接待、陪同人员等各项基本内容。
单就迎宾而言,接待方亦应有备在先,最为重要的有五项内容。
即一是迎宾方式,二是迎宾人员,三是迎宾时间,四是迎宾地点,五是交通工具。
迎宾方式:要不要搞迎宾活动,如何安排迎宾活动。
怎样进行好迎宾活动。
一定要精心选择迎接来宾的迎宾人员,数量上要加以限制,身份上要大致相仿,职责上要划分明确。
在迎宾工作中,现场操作进行得是否得当,乃是关键的一环。
时间问题:1要预先由双方约定清楚。
2要在来宾启程前后再次予以确认。
3要提前到达迎宾地点。
地点问题:1交通工具停靠站。
例如,机场、码头、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等。
2来宾临时下榻之处。
例如,宾馆、饭店、旅馆、招待所,等等。
3东道主一方用以迎宾的常规场所。
例如,广场、大厅,等等。
4东道主的办公地点门外。
例如,政府大院门口、办公大楼门口、办公室门口、会客厅门口,等等。
前三类地点多用以迎接异地来访的客人。
其中的广场,主要用以迎接贵宾。
第四类地点也就是办公地点门外,则大多用以迎接本地来访的客人。
确认来宾的身份。
通常有四种方法可行。
1、使用接站牌。
使用接站牌时,牌子要正规、整洁,字迹要大而清晰。
不要随便用纸乱写。
尽量不要用白纸写黑字,让人感到晦气。
接站牌的具体内容,有四种主要写法:一是“热烈欢迎某某同志”,二是“热烈欢迎某单位来宾的光临”,三是“某单位热烈欢迎来宾莅临指导”,四是“某单位来宾接待处”。
2、使用欢迎横幅。
3、使用身份胸卡。
4、自我介绍。
在方便、务实的前提下,上述四种确认来宾的方法,可以交叉使用。
施礼问题:在迎宾之时向来宾施礼、致意,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下列四点。
1是与来宾热情握手;2是同来宾主动寒暄;3是对来宾有问必答;4是为来宾服务周到。
接到来宾后,在步出迎近地点时,迎宾人员应主动为来宾拎拿行李。
不过,对于来宾手中的外套、提包或是密码箱,则没有必要为之“代劳”。
引导问题:来宾的引导,指的是迎宾人员在接待来宾时,为之亲自带路,或是陪同对方一道前往目的地。
在一般情况下,负责引导来宾的人,多为来宾接待单位的接待人员、礼宾人员、专门负责此事者,或是接待方与来宾对口单位的办公室人员、秘书人员。
在宾主双方并排行进时,引导者应主动在外侧行走,而请来宾行走于内侧。
若三人并行时,通常中间的位次最高,内侧的位次居次,外侧的位次最低。
宾主之位此时可酌情而定。
在单行行进时,循例应由引导者行走在前,而使来宾行走于其后,以便由前者为后者带路。
在出入房门时,引导者须主动替来宾开门或关门。
此刻,引导者可先行一步,推开或拉开房门,待来宾首先通过。
随之再轻掩房门,赶上来宾。
出入无人控制的电梯时,引导者须先入后出,以操纵电梯。
出入有人控制的电梯时,引导者则应后入先出,这样做主要是为表示对来宾的礼貌。
出入轿车。
如果引导者与来宾出行,宾主不同车时,一般应引导者座车在前,来宾座车居后;宾主同车时,则大都讲究引导者后登车、先下车,来宾先登车,后下车。
在引导来宾时,切勿一味沉溺于高谈阔论,免得令来宾走神,“一失足成千古恨”,当众跌跤丢人。
招待。
在接待工作之中,对于来宾的招待乃是重中之重。
要做好接待工作,重要的是要以礼待客。
1、时间条件。
招待来宾的时间条件,主要涉及两个基本问题。
一是来宾何时正式抵达。
二是来宾将要停留多久。
如果在来宾正式登门拜访时,因为接待人员的考虑不周,而让对方吃闭门羹,被抛在一旁,或者遭到驱赶,无疑会伤人至深,并且有损于单位形象。
得知有人将要登门拜访,或是与他人商议邀其上门做客时,有经验的人一定会预先与对方了解正式抵达的时间和将要停留的时间。
假如没有特殊原因,主人一方通常不宜以节假日、午间、夜间作为招待来宾的时间。
2、空间条件。
招待来宾的空间条件,指的是待客时的具体地点的选择问题。
一般而言,在公务活动之中待客的常规地点,有办公室、会客室、接待室,等等。
接待一般的来访者可在自己的办公室进行。
接待重要的客人,可选择专门用来待客的会客室。
接待身份极其尊贵的来宾,有时还可选择档次最高的会客室——贵宾室。
至于接待室,则多用于接待就某些专门问题来访之人。
必要时,还须设置指引客人之用的“指向标”。
招待来宾的地点确定之后,往往有必要对其室内进行一些必要的布置。
1、注意光线。
应以自然光源为主,人造光源为辅,切勿使光线过强或过弱。
招待来宾,尤其是接待贵宾的房间最好面南。
如阳光直射,则可设置百叶窗或窗帘予是调节。
使用人造光源时,最好使用顶灯、壁灯,尽量不要使用台灯或地灯,特别是不要以之直接照射来宾。
使用彩灯、漫光灯或瀑布灯,也是毫无必要的。
2、注意色彩。
招待来宾的现场,通常应当布置得既庄重又大方。
特别是主要装潢、陈设的色彩,有意识地控制在一两种之内,最好不要令其超过三种。
否则就会让来宾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在选择招待现场的主色调时,不要选用过于沉闷的白色、灰色、黑色,不要选用过于热烈的红色、黄色、橙色,也不要选用易于给人以轻浮之感的粉色、金色或银色。
乳白、淡蓝、草绿诸色,方为上佳之选。
3、注意温度。
室温以摄氏24℃左右为最佳。
因为它是人体体温的“黄金分割点”,令人最为舒适。
室温低于摄氏18℃,往往令人寒冷难耐。
室温高于摄氏30℃,则又可能会令人燥热不堪。
4、注意湿度。
一般认为,相对湿度为50%左右,最是舒适宜人。
相对湿度过高,往往会令人感到憋闷压抑,呼吸不畅。
相对湿度过低,则又会让人觉得干燥不堪,易生静电。
5、注意安静。
地上可铺放地毯,以减除走动之声;窗户上可安放双层玻璃,以便隔音;茶几上可摆放垫子,以防安置茶杯时出声;门轴上可添润滑油,以免关门开门时噪音不绝于耳。
6、注意卫生。
在待客的房间之内,一定要保持空气清新、地面爽洁、墙壁无尘、窗明几净、用具干净。
7、注意陈设。
其一,是要务求实用。
一般来讲,在待客的房间之内放置必要的桌椅和音响设备即可。
必要时,还可放置一些盆花或插花。
诸如奖状、奖旗、奖杯等奖品,绘画、挂毯、壁挂等装饰之物,是没有必要摆放或悬挂在其中的。
其二,是要以少为佳。
其三,是要完整无缺。
一般不应为残、破、次、损、坏、废之物。
硬要以次充好,或是令其“轻伤不下火线”,往往得不偿失。
座次安排:1、面门为上。
采用“相对式”就座时,通常以面对房门的座位为上座,应让之于来宾;以背对房门的座位为下座,宜由主人自己在此就座。
2、以右为上。
“并列式”排位的标准做法,是宾主双方面对正门并排就座。
此时,以右侧为上,应请来宾就座;以左侧为下,应归主人自己就座。
3、居中为上。
如果来宾较少,而东道主一方参与会见者较多之时,往往可以由东道主一方的人员以一定的方式围坐在来宾的两侧或者四周,而请来宾居于中央,呈现出“众星捧月”之态。
4、以远为上。
道理十分简单:离房门近者易受打扰,离房门较远者则受到的打扰较少。
5、佳座为上。
长沙发优于单人沙发,沙发优于椅子,椅子优于凳子,较高的座椅优于较低的座椅,宽大舒适的座椅优于狭小而不舒适的座椅。
6、自由为上。
有时,未及主人让座,来宾便自行选择了座位,并且已经就座,此刻主人亦应顺其自然。
在客人登门拜访之时,主人务必要使自己临场的一切表现都中规中矩。
专门恭候:为了防止来宾来访时“吃闭门羹”,负责招待对方的有关人员须至少提前10分钟抵达双方约定的地点。
必要之时,还应专门在约定地点的正门之外迎候来宾。
起身相迎;盛情款待:一是要让座于人。
二是要代存衣帽。
三是要斟茶倒水。
为来宾上饮料时,还须注意干净卫生保证供应。
四是殷勤相助。
认真专注。
与来宾交谈时,务必要认认真真地洗耳恭听,聚精会神,切不可一心二用,所答非所问。
那样做,必定会得罪于人。
千万不要在招待来宾时忙于处理其他事务。
例如,打电话、发传真、批阅文件、寻找材料,或是与其他同事交谈,等等。
万一非得中途暂时离开一下,或是去接一下电话,事先别忘记要向来宾表示歉意。
最好不要在同一时间内在同一地点接待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士。
要是遇上了这种情况,可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接待,也可以安排其他人员分别予以接待。
热情挽留:在一般情况之下,不论宾主双方会晤的具体时间的长度有无约定,客人的告辞均须由对方首先提出。
主人首先提出来送客,或是以自己的动作、表情暗示厌客之意,都是极其不礼貌的。
当来宾提出告辞时,主人通常应对其加以热情挽留。
可告之对方自己“不忙”,或是请对方“再坐一会儿”。
若来宾执意离去,主人可在对方率先起身后起身相送。
交通。
所谓交通礼仪,在此是指接待方在正式的公务接待活动之中,在为来宾安排、准备、挑选专供对方使用的车辆、船只、飞机时,所需要遵守的礼仪规范。
1、费用不许超标。
为来宾安排、准备、选择交通工具,既要求舒适为要,也要注意勤俭节省。
2、档次不得违规。
3、运作不宜作假。
日程安排:为来宾安排、准备、选择交通工具时,必须优先考虑对方的日程安排。
方便舒适:有可能的话,在为来宾安排、准备、选择交通工具时,要优先考虑综合指标优、舒适程度高、服务质量好、社会声誉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