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衔接手段之指称衔接的英汉对比研究
语篇翻译中英汉词汇衔接手段对比分析
语篇翻译中英汉词汇衔接手段对比分析衔接是语篇连贯的重要内容,连贯的构建离不开衔接机制。
在所有衔接机制中,词汇衔接是衔接中最突出、最重要的形式。
英汉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手段大体相同,两者又有差异,在词汇重复上尤为明显。
英语语篇中不会过分地使用某一词汇,较多地使用同义词、近义词等其它衔接手段。
汉语中倾向使用重复手段,特别是原词重复。
英语语篇中上下义词汇项经常出现在同义语篇中,形成连贯的衔接。
它们各自的类属关系,表明各自的层次和语义;汉语由于其衔接的内隐性特点,这种上下义词汇衔接关系不如英语明显。
正确认识英汉语篇的词汇衔接手段,对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学价值。
标签:连贯衔接衔接手段词汇衔接衔接是语篇产生的必要条件,是构成语篇的重要成分。
Hoey(2000)认为词汇是衔接中最突出、最重要的形式,占篇章衔接的40%。
英汉语篇分析中,应考虑词汇衔接手段的重要性。
英汉词汇衔接手段有很多共同之处,又存有各自的特点。
正确认识英汉语篇的词汇衔接手段,对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学价值。
一、英汉语篇词汇衔接对比的理论框架(一)衔接与连贯(Cohesion and Coherence)连贯与衔接是语篇分析领域的两个基本观念。
连贯的研究起步较早,随着现代语言学而产生(苗兴伟,2004)。
一般认为,Halliday和Hasan(1976)的《英语中的衔接》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衔接理论的创立。
在国内关于连贯和衔接的研究起步较晚。
胡壮麟(1994)的《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一书推动了国内该领域的研究。
而张德禄也从衔接力、衔接机制、衔接形式和意义等方面深入探讨了语篇的衔接功能,对于衔接理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在语篇分析时,有必要区分连贯与衔接这两个概念(Hoey,2000;Halliday & Hasan,1985;胡壮麟,1994;张德禄,2001)。
衔接通过语言的形式特征,即特定的语法结构和成分排列顺序等来组织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所以它是由比较具体和直接的形式特征来体现的(张德禄,2004)。
英汉语篇语法衔接手段对比探析
中, o n e 替代 了b o o k 。 使整个 句子 紧凑不重复 。在英语 中。 常见 的名词性替代词有 o n e 和o n e s 等. 分别表 示单数和复数 。 汉语 中的“ 的” 和“ 者” 有 时具有类似 于 o n e 的替代 功 能 . 它们 的最 1 . 照 应 大区别在 于英语 中的 o n e 有 单复数 变化 .而汉语 的 “ 的” 和 者” 则没有 。英语 中 替代 动词词组的替代 词为 d o , 例如: 男方 照应是语篇 中的指代 成分和所指对 象在指称 意义上的相 “ 互解释 的关 系 语篇 中的指代 成分它可 以用来表达上 下文 中 问女 方 “ Wo u l d y o uma r r yme ? ” . 女方回答“ Y e s , I d o ” 。 此例 中 已经提 到或 即将提到 的 内容 . 从 而避免 重复和 累赘 . 达 到言 简 “ d o " 替代的就是 上文的“ m a r r y ” 。D o 有 时态的变化 . 在 前面的 意赅 的效果 从英 汉照应在语篇 中的对 比大抵 可以表现在 两 例子 中, 男方 用 wo u l d提 问 所 以女 方 回答要 根 据 上 文用 个方面 : 一是人称照应 . 二 是 指 示 照应 。 “ d o ” 。而汉语 中最常见的动词性替代词为“ 干” 。 “ 弄” , “ 搞” 等, 汉语 中的人称代词 可以划分为三类 : 第一人 称 : 我。 我们; 例如 : 丈夫一 回家就 问妻子 “ 做 好饭 了吗?” . 妻子说道 “ 早弄好 第二人称 : 你, 你们 ; 第三人称 : 他, 她, 它, 他们 , 她们 , 它们 。英 了” 。本例 中。 “ 弄” 替 代的就是 “ 做饭 ” 。 汉两种语 言在在 照应功能的 区别主要体现在 英汉人称 代词 方 3 . 省略 省略现 象在语篇 中比较 常见 .就是把语 言结构 中的 某个 面的差异 英语第三人称的复数形式没有性的 区分 , 统一称之 省略是 一种特殊的替代现 象。在 语篇层 面上 , 为“ T h e y ” . 而汉语第三人称 的复数形式有性 的区别 , 阳性复数 成分省 去不提 , 称为“ 他们 ” . 阴性复数则称为 “ 她们” 。在表 达复数 意义 时, 汉 由于被 省略成分存在 于语篇上 下文 中.因此省略是 语篇 中句 语在 单数 形式 的后 面加 上一 个“ 们” 字. 而英语 的复数 则发 生 子之 间的 纽带。名 词性省略指 的是 中心 词的省略 .例如 : D o 不规 则变化 .例 如第 一人 称复数 变为 “ we ” ,第二人 称复数 y o u h a v e s o me a p p l e s ?—y e s , I b o u g h t s o me y e s t e r d a y . 在 本 例 y o u "则不变。 此 外。 英语人称代词还有所谓主格、 宾格 和所有 中, s o me 相 当于 s o me a p p l e s , 中心词 a p p l e s 被省略 , 因为 a p p l e s 格的 变化 . 例如主格“ I ” 变为宾格为“ m e ” 。 变为所有格 为“ o u r ” 。 词已 在 上文 中出现过 。又如 : 你有一 些苹果吗?一是 的 , 昨 苹果” 被省略 , 修饰成 分“ 一些 ” 被提 到 而汉语人称代 词没有格的形 态 . 表 示所属 关 系时直接在人 称 天我 买 了一些。中心词 “ 代词后加 “ 的” 英语 在人称照应方 面有 别于汉语 的一 个重要 中心词 的位 置上 。 并充 当“ 买” 的宾语 。 特 点就是 英语 中有 关 系代词 。例 如 : L 丑 v wo r k s a s a v o l u n t e e r 动 词 性 省 略 指 的是 动 词 的 省 略 分 为 实 义 动 词 和 操 作 词 的 t o r e s c u e t h e v i c t i ms wh o s u f e r a l o t i n t h i s e a r t h q u a k e . 莉 莉 作 省略 。实义动词的省略在英语 中十分常见 . 例如 : Do y o u wa n t o s e e a i f l m wi t h me ?一 S o r r y ,I r e a l l y wa n t t o , b u t I h a v e t o 为一 个志愿者去营救在这 次地震 中遭遇 严重损失 的灾民 在 t 英语表达 中. 引导定语从 句的关 系代词 “ wh o " 充 当 了汉语人 称 wo r k . 在对 上文的 回答 中. 实义动词 s e e 被 省略 。操 作词 的省 略主要指情 态动词和助 动词的省略 。 例如 : wh a t a r e v o u d o i n g 代词的角色. 从而使这个句子具有逻辑性与连贯性。 y s r e p a r i n he t i f n a l e x a m 在 英语 中. 指 示代词 较之 于汉语来说较 少且 简单 , 单数 的 t h e s eda 卜_ P g . 本 例 的 回 答 省 略 了助 动 指示代词常见的有“ t h a t ' ’ , “ t h i s ” . 等。 复数的指示代词 有“ t h e s e ” , 词a r e 。 江语中动词性省略的情况较为 见。 “ t h o s e " 等 然而汉语语篇 中的指 示照应较 为复杂 . 指示代词通 小句性省略较 多地 出现在 问答例 句中。 例如: H o w m a n y O U g ' S e s d o y o u c h o o s e 卜- T e n c o u r s e s . 问题 的 回答 可 以 还 原 为 I 常按 照近指和远指 。单数和 复数之分 ,比如 “ 这” , “ 那” , “ 这 C 些” , “ 那些” 。在语 义上 , t h i s 与“ 这” 相对应 , 指代近 的事物, t h a t  ̄ h o o s e t e n c o u r s e s . 又如 : 你 选 了几 门课 ?一 1 0门。 此回答也可 与“ 那” 相 对应 . 指代远 的事物 。在 汉语语篇 中 。 “ 这” 通 常用 来 以还原“ 我选 了 1 O门课 ” 。从上述例子 可 以看 出 。 英汉 两种语 指 别人说 的话或提 到 的事 。 而英语却 一般 用 d 1 a t 指代, 例如 : 言 中的小 句省略具有相似性 王老师表扬 李华拾金 不昧 . 李华却说“ 这是我应该做 的” “ 这” 通过 英汉语篇 中语法衔接的 对比 .我们既看到 了两者之 在这 个例 子 中用来指代 上文所提 到的拾金 不昧 “ 这是我应该 间的差异 , 也看到 了两者之 间的相 同。众所周知 . 英语 注重形 做 的” 对应地翻译 为英语“ T h a t i s wh a t I s h o u l d d o . ” . 这 个 时 候 合 , 汉语 注重 义合 , 熟练掌握语 法衔接手段有助 于我们 掌握语 “ T h a t ” 就相 当于“ 这” . 指代 前文提到 的事情 “ 拾金 不昧” 。 篇整个脉络 ,提 高我们 的英汉互译水 平 .从 而使译文 结构严 英语和汉语在指 示指 称上的一 个最大差异是英语有一 个 谨 . 脉 络 清晰 定冠词 t l 1 e . 汉语 中则没有 定冠词。汉语在表达相 应的指称 意 参考文献 : 义时通常有 两种手段 , 一是零 式特指 , 例如 : 仙人 掌大 多生长 f 1 1 连淑 能 , 英汉对比研 究[ MI . 高等教 育出版社 . 1 9 9 3 . 在 贫瘠 的沙漠 。 而在 绿洲地带 。 则很 少看见仙人 掌。在 这个例 『 2 ] 刘 雪梅 , 英汉语篇语 法衔接手 段差 异对 比与翻译 实践 子 中. 当“ 仙人 掌” 第二 次 出现时特指上 文中提 到的“ 仙 人掌 ” 。 m. 赤峰 学院学报 , 2 0 0 1
英汉语篇指称衔接对比研究
英汉语篇指称衔接对比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英汉语篇中的指称衔接方式及其在英汉文化中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研究背景:指称衔接是指在一篇语篇中通过使用各种指称手段来指代先前提到的人、事、物等,以及为未提及的实体命名。
在英汉语据两种语言中,由于文化差异和语法结构差异等原因,指称衔接方式存在一定差异。
英语中常使用代词、省略和重复等方式进行指称衔接;而汉语中则常使用称谓、代词、重复、修辞借代等方式进行指称衔接。
同时,英汉语篇中的指称衔接方式也受语境、话语目的和情感态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法和对比分析法。
文献调研法通过收集和梳理相关文献,了解英汉语篇中的指称衔接方式及其差异。
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阅读英汉语篇,从语言特征、文化背景、话语功能等方面分析两种语言中指称衔接方式的异同,以及其在文化交际中的不同作用。
研究结果:首先,在语言特征方面,英语中常使用代词和省略方式进行指称衔接,因为英语的语法结构灵活,代词和省略可以省略重复,使语言更加简洁明了。
汉语中常使用称谓和代词、重复等方式进行指称衔接,因为汉语有丰富的称谓系统和不同的代词选择,可以更准确地指称事物并保持语篇连贯。
其次,在文化背景方面,英语注重个人独立、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因此代词和省略成为其常用的指称方式。
而汉语讲究社会互动、尊重他人,因此常使用礼貌称谓和合适的代词进行指称。
最后,在话语功能方面,英文注重信息的传递,因此常使用代词和省略等方式,使得信息更为简洁明了。
汉语强调文化交际和情感色彩,因此常使用称谓和重复等方式,以增强语篇的连贯性和感染力。
总之,本研究为英汉语篇中指称衔接方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对于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基于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的汉译英翻译策略研究
基于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的汉译英翻译策略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汉译英翻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其中,语篇衔接是汉译英翻译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熟练运用英汉语篇衔接手段,能够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达到翻译的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的汉译英翻译策略研究。
第一步:了解英汉语篇衔接手段英汉语篇衔接手段指的是在语篇中为了使文章内部各部分内容更加连贯,通过表达方式和语言手段进行衔接的方法。
比如,在英语文章中,通常使用词汇的重复、代词、连接词等手段来实现衔接。
第二步:对比中国汉语和英语的语篇衔接手段在中国汉语中,比较常见的语篇衔接手段有把握句、指代、补充、归纳、转折、递进等。
而在英语中,常用的语篇衔接手段包括代词、连接词、转折词、副词等。
第三步:对比研究汉译英翻译的策略对比中国汉语和英语的语篇衔接手段,我们发现,虽然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但衔接手段的作用和实现方法却是相似的。
在进行汉译英翻译时,译者可以参考原文的衔接手段,尽可能保持原文信息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第四步:注意汉译英翻译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汉译英翻译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通顺易懂:翻译的语言应该通顺易懂,便于英语读者理解。
2. 所述即所得:翻译要尽量保持原文的意思,不要在翻译过程中加入自己的观点或解释。
3. 注重语法:汉译英翻译要注重语法准确,尤其是复杂的句子结构。
4. 参考原文词汇:在翻译时,可以参考原文的词汇,但不要照搬照抄,应该考虑到英语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
总结: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的汉译英翻译策略。
通过对两种语言的衔接手段进行对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交流中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并且通过掌握汉译英翻译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提升翻译质量,更加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英汉语篇指称衔接对比研究
英汉语篇指称衔接对比研究随着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中英语言交流变得越来越普遍。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篇结构成为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本文旨在研究英汉语篇指称衔接对比,以期探讨两种语言在语篇连贯性方面存在的差异和联系。
1. 指称衔接的定义和作用指称衔接是指在一段话语中,通过各种代词、名词等语言符号,将话语中的事物和情境紧密联系起来,达到整体语篇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指称衔接在语言交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得听者或读者更好地理解话语的内容和意义。
2. 英汉语篇指称衔接的相似性英汉两种语言在指称衔接方面有一些相似之处。
首先,两种语言都使用代词来连接不同的话语片段,使得语篇更加连贯。
比如,在英文中,“he”、“she”、“it”等代词,可以用来代替前面提到过的人、物、事物等,从而避免重复。
在中文中,常常使用“他”、“她”、“它”等指代代词来达到同样的效果。
其次,两种语言都使用名词和动词等语言符号来进行指称衔接。
比如,在英文中,“the”、“a”等冠词用来指向前面提到的特定对象;在中文中,“这个”、“那个”等量词用来指向已经被表达的特定事物。
最后,英汉两种语言都使用上下文信息来进行指称衔接。
在英文中,听者或读者可以通过上下文信息来推测代词指向的具体对象;在中文中,上下文信息同样重要,能够帮助听者或读者更好地理解话语的意义。
尽管英汉两种语言在指称衔接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是它们也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在英文中,名词的数量比中文要多,这导致英文更加注重名词和名词短语的使用,而中文则更注重动词和动词短语的使用。
这种差异会影响两种语言在指称衔接中的表达方式。
其次,在英文中,介词短语的使用相对比较频繁,而中文则更多地使用副词和动词短语。
例如,在句子“He went to the store after leaving work”中,“after leaving work”就是一个介词短语,用来衔接两个事件之间的关系。
而在中文“他下班后去了商店”中,则使用了“下班后”这样的副词短语来达到同样的效果。
汉英语篇衔接手段和连贯手段的对比
2. Comparison
3. Improving the translation
篇章
篇章是表达整体概念的语义单位。它在
一定的情景中产生,提供作者想传达的 信息,各成分之间有语言手段将其衔接 在一起,成为语义连贯的整体,为交际 的受者所接受。 衔接性和连贯性是篇章最重要的特征。
Cohesion & Coherence
词汇衔接指篇章中的词汇之间存在着的语义联系,
通过原词的重复、同义、近义、反义、上下义和整 体与部分等关系来实现,可归纳为词的反复和搭配 两大类。
Any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cohesive devices us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texts?
词汇衔接 Lexical cohesion
Lexical cohesion deals with connections
based on the words used. It is achieved by selection of vocabulary, using semantically close items. There are two types of lexical cohesion: reiteration and collocation.
Cohesive devices
语法衔接(grammatical cohesion): 指称 /照应(reference) 替代(substitution) 省略(ellipsis) 连接/关联(conjunction)
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 • 复现关系(reiteration) • 同现关系(collocation)
英汉语篇语法衔接手段对比研究
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英汉语篇语法衔接手段对比研究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指导教师:***20050401摘要语法衔接在语篇构建中起者举足轻慝的作用。
它是赋予话谬篇章性的重要手驻,同时还嫠誊缝缀籍辈结构豹俸臻。
因此,本文拟以韩礼德和哈桑(1976)的语篇衔按理论为理论基础,在朱永生等入(2001)关子英汉语衔羧手段对眈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弱纳推理的方法,对所收集的英汉语语料中语法街接手段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分析,从中找出它们的差辩,并试图从文化、哲学和语言逻辑的角度对差舁予以设释,从而指导我们的翻译活动。
本论文出五个部分组成:第一,弓i言。
主要介绍本研究在语篇衔接研究中所处的位置,从而确定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其重疆性。
基于本研究魑英汉语的对比研究,所以笔糟主要采用了归纳推理的磺突方法。
撂我们鼹螺,语壤瓣比包捶宏观怼毙和微观对比褥秣,微蕊对院又分为缩梅整的和菲结构髋的,衔接手段的研究满于非缩构住的对院研究。
韩礼德和哈粱搬通过语法手段实现衔接的衔接手段称为语法衔接手段,把通过词汇实现衔接的徽接手段称为词汇颓接手段,这里我们主要是对语法缎接手段湛罩予对比研究。
葵鐾的就楚找毫它们的茬髯并给予解释。
我们戋嚣邋,荚汉对眈研究的目的之~就疆描寻翻译活动,所以本研究的羹要性就在于把研究的结果应用于指导翻译实践活动。
第二,本镁域獗究璎状熬回顾及本研究翳要考察的闫题。
衔接作为梅戏语篇熬羹要组成部分,设弓|了众多学者的评究兴趣。
澳大荆亚的韩礼德和晗桑(1976)、英国的盏·库克(1989)、侯仪(1991)以及中国的胡壮麟(1994)、廖秋忠(1992)、朱永生(2001)、张德禄(2003)等都做过掰接理论的磅究。
他们对一些搬关术语都绘过器寇,毙如:衔接、衢接手段、语篇等。
铯们盼骄究对本学科建设和发最都羹定了一定的蒸确,但对于语法衔接手段较为深入的研究著不多,所以笔者发现至少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考察:(一)韩礼德提出的谗法衔接手段是对准英语蛇,那么这些手段是秀也存在予汉语?荚汉语熬这些衔接手段是否对匿2‘基拢,考察荚汉语在语法衔接手敌上存在什么祥的差异。
语篇衔接手段之指称衔接的英汉对比分析
语篇衔接手段之指称衔接的英汉对比分析作者:张欢来源:《现代交际》2017年第22期摘要: 20世纪60年代,翻译的研究重点从小的单位过渡至句子和整个篇章。
篇章研究的核心是衔接,同时衔接也是篇章的必要构成。
本文通过调查文献获取相关资料,并通过分析和综合等定性分析法对衔接手段进行研究。
本文着重分析了语篇衔接手段的指称衔接手段,对比了生活的实际对话或者某段文本的对话描述的英汉差异。
本文取得的研究意义是:一方面,在了解指称衔接手段的特征基础上,为译者提供相应的翻译策略;另一方面,领会了英汉指称衔接手段的异同,有助于译者在对原作进行思维加工时妥当处理。
关键词:语言学翻译语篇衔接指称衔接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2-0094-01当下,已经有许多研究衔接手段的学者。
对于语篇衔接手段的分析,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当代语言学家韩礼德(M.A.K.Halliday),他的理论框架在当代世界具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英语中的衔接》是一本经典的参考文献。
书中的衔接手段理论成为了后人借鉴和研究的基础。
他的著作《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是语篇研究的新成就,建立了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多层次思想。
一、语篇衔接手段研究语篇衔接手段,首先要清楚什么是语篇。
语篇或篇章(Text)是自然语言语义上的一个统一体,是表达整体概念的语义单位。
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提供作者想传达的信息。
在汉语中,语篇可以是一个字或一个词组,也可以是公共场所的警示语,例如门上的“福”、商场里的“安全出口”和“禁止吸烟”等等。
二、指称衔接手段衔接,又称“照应”,是一种表达指示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的语义衔接手段。
如果按照指称范围分,指称衔接手段分为外指(exophoric)和内指(endophoric)两种。
外指所指的对象在语篇外,内指所指对象在语篇内。
指称对象出现在指称词语之前,称其为回指(anaphoric);反之则称下指(cataphoric)。
英汉语篇指称衔接对比研究
英汉语篇指称衔接对比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跨国交流的加强,英汉语篇之间的交流和传播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密切。
研究英汉语篇的指称衔接对比不仅可以深化我们对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认识,而且对于翻译和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英汉语篇的指称与衔接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中最明显的差异在于英语常使用代词
来指称先前已提到的事物,而中文则多使用名词的复现。
例如,英语中的句子“He bought a car yesterday. It is black.” 就使用了代词“it” 来代替前文提到的车,而中文则可能会重复写出“这辆车是黑色的” 或类似的表述。
除了使用代词和名词复现之外,英汉语篇的指称和衔接方式还有其他的区别。
在英语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指称方式是通过上下文信息和语境来理解指称对象。
例如,在一个关
于古罗马的文章中,作者突然写到“他被杀了” 这样的句子,读者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测
出“他” 指的是哪一个人。
相比之下,中文则更常使用名词或代词明确地指出指称对象,尤其在读者对相关背景知识不太了解的情况下。
上述英汉语篇指称衔接差异的存在也给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为了保
证译文的表达准确,译者需要了解两种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方式,运用恰当的衔接方式和指
称手段。
同时,也需要考虑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背景知识,以便于译文的理解和接受。
总之,英汉语篇之间的指称和衔接方式不仅有差异,而且也存在相互影响的趋势和变化。
我们需要通过仔细比较和研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两种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方式,从而
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和语言学研究的发展。
英汉语篇指称衔接对比研究
英汉语篇指称衔接对比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英汉语篇指称衔接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了两种语言中指称的定义、特点以及衔接方式的差异比较。
同时还分析了英汉语篇章结构中指称衔接的影响和语用功能的对比,并探讨了在篇章表达中的应用。
研究发现,英汉语在指称衔接上存在一些异同点,这为我们提供了对于篇章表达的启示。
未来的研究可以继续深入探讨英汉语指称衔接的其他方面,以丰富我们对这一领域的理解。
本文旨在为语言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并促进英汉语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关键词】英汉语篇章、指称衔接、研究、英语、汉语、对比、差异、语用功能、影响、篇章结构、应用、异同点、启示、展望、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英汉语言交流的频率也日益增加。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而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
在英汉语言交流中,指称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复杂的语言现象。
指称是指语言中用来表示事物、人物或概念的词语,如代词、名词短语等。
在语篇中,指称的准确使用和衔接对于语言交流的清晰和连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英汉两种语言在指称的使用上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带来一些交流误解和障碍。
对英汉语言中指称的使用方式进行深入比较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差异。
通过对指称的研究,也可以为英汉语言交流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启示,促进不同语言间的交流和理解。
本研究旨在探讨英汉语指称的使用差异和共同点,分析其语用功能和篇章结构中的作用,以期对英汉语言交流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比分析英汉语篇章中指称衔接的方式及其语用功能,探讨其在篇章结构中的影响和应用。
通过对英汉语指称衔接的差异比较和对比分析,揭示两种语言在指称衔接上的异同点,为跨文化交际和翻译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英汉语篇章中指称衔接的功能和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交际中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方式,为语言学习和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关联理论指导下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分析
关联理论指导下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分析摘要:篇衔接是指语篇中不同部分之间的连接和衔接,它在语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关联理论为指导,对英汉语篇衔接手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英汉语篇衔接的特点和规律。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英汉语在篇衔接手段上存在一些共同点和差异点,这对我们进行语篇翻译和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关联理论;篇衔接;英汉语;对比分析一、引言二、英汉语篇衔接的共同点1. 过渡词的使用英汉语在篇衔接上的共同点之一在于过渡词的使用。
英汉语都会使用一些过渡词来连接不同部分的语篇,使整个语篇更加连贯。
在英语中,常用的过渡词有however, therefore, on the other hand等;而在汉语中,常用的过渡词有然而、因此、另一方面等。
1. 逻辑连接的差异2. 文化因素的差异另一个英汉语篇衔接的差异点在于文化因素的差异。
英汉语在篇衔接上的差异还体现在文化因素上,英语和汉语的文化差异会影响篇衔接手段的选择和使用。
在英语中,常用的文化指示词有this, that, these, those等,反映了英语文化中强调个体和个体差异的特点;而在汉语中,常用的文化指示词有这、那、这些、那些等,反映了汉语文化中强调整体和集体性的特点。
3. 表达方式的差异英汉语在篇衔接上的差异还体现在表达方式上,英汉语的表达方式存在一些差异,这也会影响篇衔接手段的选择和使用。
在英语中,句子的结构较为简洁,篇衔接手段的使用也更为简洁直接;而在汉语中,句子的结构更为复杂,篇衔接手段的使用也更为灵活多样。
1. 注意语言转换在翻译英汉语篇衔接时,需要注意语言转换,即将英语中的篇衔接手段转换成汉语中相应的篇衔接手段。
要尽量保持语篇的连贯性和流畅性,避免翻译成汉语后出现句子结构不当或语言表达不准确的情况。
2. 注重文化转换还需要注重文化转换,即将英语中的文化指示词和篇衔接手段转换成汉语中的文化指示词和篇衔接手段。
英汉语篇指称衔接对比研究
英汉语篇指称衔接对比研究英语和汉语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种语言之一,在语言学研究中一直备受关注。
研究者们不断尝试从不同角度来探讨这两种语言的共性和差异。
指称衔接作为语境中很重要的一环,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结合英语和汉语的特点,对两种语言在指称衔接上的对比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语言现象。
首先我们从英语和汉语的语言结构入手进行比较。
英语是一种主谓宾的语言结构,通常以定式动词开头,然后是宾语及其他成分。
而汉语则是一种主谓宾的语言结构,通常以动词开头,然后是主语及其他成分。
这两种语言的语言结构差异导致了在指称衔接上的方式不同。
在英语中,指称衔接通常使用代词或者名词短语来引出先行词,并且通常出现在先行词的前面。
“The book, which I bought yesterday, is very interesting.”中,“which”引出了先行词“the book”。
而在汉语中,指称衔接通常使用代词或者名词短语来引出先行词,且通常出现在先行词的后面。
“我昨天买的那本书很有趣。
”中,“那本书”就是先行词,而“我昨天买的”就是指称衔接。
在英语和汉语中,指称衔接还存在不同的形式。
在英语中,指称衔接有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两种形式。
关系代词包括that, which, who, whom, whose等,而关系副词包括where, when等。
通过这些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可以将先行词与后面的从句或者补语联系起来。
而在汉语中,则通过使用关系词来引出关系从句,比如“的”、“得”等。
这些关系词起到了连接先行词和后面的从句或者补语的作用。
还有一些特殊的指称衔接形式。
在英语中,有时候可以使用who, which, where等来引出名词从句,而在汉语中,则可以通过使用“之”的方式来引出名词短语,比如“我的书之一”。
这种特殊形式在语法结构上是非常有趣的,也为我们研究英语和汉语在指称衔接上的对比提供了更多的材料。
英汉语篇衔接对比研究
英汉语篇衔接对比研究衔接是语篇的重要特征,也是翻译活动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本文参照Halliday和Hasan对衔接手段的划分,对比了英汉语篇的衔接手段,通过举例探讨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典型翻译句子,分析如何通过注意语篇衔接手段提高翻译水平。
语篇衔接翻译形合意合英汉两种语言最重要的区别就是英语重视“形合”,而汉语重视“意合”。
这一点美国翻译学家奈达(1982:16)早就提出“…So far as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concerned,the most importantdifference linguistically is the contrast between hypotaxis and parataxis”(“就英语和汉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与意合的对比”)。
本文将以Halliday和Hasan关于衔接的理论为基础,结合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课文实践材料,对比分析英汉句子结构在语篇衔接中的差异,旨在提醒大学生在英汉互译时应掌握英汉语言的各自特点,注意策略,提高语篇翻译的质量。
一、英汉句子的主要特征英语注重形合,是因为它是一种以综合型为主要特征的语言。
综合型语言指主要通过词汇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意义——性、数、格、时、语态等。
它常常采用表示连接意义的词语和结构来表示语言中结构与结构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而汉语重意合是因为它是一种以分析型为主的语言。
而分析型语言是指语言中的语法关系主要不是通过词汇自身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而是通过虚词、词序等手段来完成。
英语在选择词语,造句子及语篇上经常使用形合手段,这些手段包括使用介词,关系词和连词来实现句子的连接。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英语中频繁的使用介词是英语衔接的一个最大的特点。
如up,along,towards,of,to,in,on,above 等都是常见介词。
而关系词和连接词使用的也比较多,英语主要关系词是which,that,what,how,when等,主要连接词是and,or,yet,unless等,但在汉语中却较少使用这类词。
汉英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
汉英语篇衔接⼿段对⽐研究2019-10-01摘要:汉英两种语⾔虽然各⾃有其不同的思维模式、语⾔结构和写作⽅式,但⽆论⼝头还是书⾯交流都必须衔接合理、符合逻辑、语义连贯。
对⽐研究两种语⾔的衔接⼿段可以有效地对英汉语篇章结构进⾏系统性认识,从⽽更深刻地理解和领会语篇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意思。
此外,此类分析对汉英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衔接⼿段连贯汉英语篇1. 引⾔不同语⾔的词语和词组的组合遵循不同的规则。
或许更重要的是,思想的表述⽅式会因语⾔的差异⽽不同。
尽管英汉两种语⾔有其各⾃不同的思维模式、语⾔结构和写作⽅式,但有⼀点是相同的,即⽆论写或说两者都要求衔接。
衔接是语篇中⼀个成分与另⼀个可以与之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
当语篇中⼀个成分的含义依赖于另⼀个成分的解释时,便产⽣了衔接关系。
衔接与词素、单词、词组、⼩句、句⼦等概念不同。
衔接主要从语义上来分析语⾔。
⽽后⾯这些主要从语法词汇上来分析语⾔。
由于衔接是实现连贯的⾮常重要的⼿段,对⽐研究英汉语篇的衔接能够有效地对英汉语篇章结构进⾏系统性认识,从⽽更深刻地理解和领会语篇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意思。
2. 衔接(cohesion)和连贯(coherence)语篇⽆论是⼝头表达,还是书⾯表达,都必须衔接合理,符合逻辑,语义连贯。
衔接和连贯都属于韩礼德功能语法中的语篇纯理功能,有很强的实⽤性和实践性。
我们在谈到语篇中的衔接现象时常常会涉及“连贯”(coherence)。
其实,衔接和连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简单地说,衔接是语篇现象,指的是发话者⽤来表⽰经验和⼈际⽅⾯语⾔连贯的语法⼿段;⽽连贯是⼼理现象,它存在于发话者的头脑中,⽆法在语篇层⾯上找到线索。
有⼈认为,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络,⽽连贯是语篇整体意义的⽆形框架。
(《功能语法⼊门》黄国⽂导读)连贯不但要依靠语篇表层结构中各个句⼦之间的衔接,⽽且要符合语义、语⽤和认知原则。
语篇正是通过衔接⼿段(cohesive devices)才实现了它的连贯性(cohence)。
论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英汉对比研究
指称是指用人称代词 、 指示代词 等语 法手段表示语义关 系 , 也 就是用指称词 回指或后指 上下 文出现的名词 ,从而使 指称 词与所 指对象之间建立语 义关系。由于汉语是语义型语 言, 重语篇的内在 逻辑关系而不重表层形式 的连接 ,其 各种指称衔接手段 常常呈隐 形状态 ; 而英语是语 法型语 言 , 各种 句式有其严谨 的表现形式 , 注 重用表层语 言形式 传达 句子的语 义内容 ,其指称衔接 手段 在汉语 中常表示为零指称或其它衔接手段 。例如 : ( 阿 Q近来虽然 比较 的受 人尊敬 , 4) 自己也 更高傲些 , 但和那 些 打惯 的闲人们见面。还胆怯, o独有这 回却非常武勇了。这样满 脸胡子的东西也敢出言无状么?
量 文化 研究
论语篇 的衔接 与连贯
英 汉 对 比研 究
张
,口
浊
( 肥 学 院基础 教 学部 安徽 ・ 肥 合 合
中图分类号 : O H5 文献标识码 : A
2O2 ) 302
文章编号 :6 2 7 9 ( 0 9) 5 2 6 0 17 -8 4 2 0 0 — 3 _2
— —
22 词 汇 衔 接 .
B: ’ i l a I m nt eb 山. l
A O. : K.
这段对话 中并没有衔接手段 , 仍是个连贯的整体。A想要 B 却 去接电话 , 解释了他不能接 电话 的原 因 , A接下来 的 回答可 B则 而 能意味着 自己将去接电话 。话语 言外 之意的联系使 我们 能够顺 利
摘 要 衔接是语篇 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存在 是为 了实现语 篇 的连贯。英汉两种语 言有着不 同的衔接手段 , 英汉语篇 的衔接和 连贯也有着各异的特 点及规律 。 关键词 语 篇 衔接 与连贯 英 汉对 比 当我们读一个语篇时 , 会感到它是一个连贯的整体 。这种连贯 感从何 而来 呢?是 由于篇章中的指代 、 省略、 连接词等衔接手段 、 相 邻句子间的关系 , 还是我们的心理 图式呢?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是语 篇分析中的两个基本概念 ,国内外许多语言学家通过对语篇 ( 话 语 ) 构的观察和分析 , 结 从不 同角度对它们进行了深人的研究。本 文通过对 比分析一些英汉 ( 汉英 ) 料 , 语 旨在探究英汉语 篇衔接与 连贯的特 点及规律 。
英汉语篇指称衔接对比研究
英汉语篇指称衔接对比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对比英汉语篇指称衔接,通过分析两种语言在指称衔接方面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在英语语篇指称衔接方面,主要涉及代词、名词短语和文章中的指代关系;而在汉语语篇指称衔接方面,则涉及代词、名词短语、零指代和量短语等。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英汉语篇指称衔接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比如在文章中的指代关系处理方式上。
也有一些共同点,比如在代词的使用上都有一定的规范性。
本研究的发现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英汉语篇的指称衔接特点,为跨语言交流和翻译研究提供借鉴。
未来的研究可以探讨如何更好地应用这些共同点和差异点,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英汉语篇指称衔接、对比研究、引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正文、共同点、差异点、结论、研究发现、启示与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英汉语篇指称衔接是语言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其在语篇中起到承上启下、连接段落的作用。
在英汉语篇指称衔接中存在着一些共同点和差异点,通过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在指称衔接方面的特点。
本研究旨在探讨英汉语篇指称衔接的特点,揭示其共同点和差异点,从而为语言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对英汉语篇指称衔接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特点和异同,为跨文化交际和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英汉语篇指称衔接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深入分析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通过对比研究,揭示英汉两种语言在指称衔接上的各自特点,为跨文化交际和语言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具体目的包括但不限于:1. 分析英语和汉语语篇中的指称衔接方式,探讨其特点和运用规律;2. 比较英语和汉语指称衔接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寻找其异同之处;3. 总结研究发现,探讨可能的启示,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通过深入研究英汉语篇指称衔接的对比,旨在更好地理解和利用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促进跨文化交流和语言教学的发展。
1.3 研究意义语篇中的指称衔接是语言交际中的重要部分,能有效帮助语言使用者理解信息、推断意义以及维持语篇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分析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分析陈光弟 061106109039 06级4班韩礼德和哈桑将衔接手段大致划分为: 照应(Reference) 、替代( Substitution) 、省略(Ellipsis)和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
一、照应照应(Reference)是一种语义关系,它指的是语篇中的一个成分做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即语篇中的一个语言成分与另一个可以与之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
照应可以分为人称对照、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
(1)人称代词照应人称代词照应在中英文中广泛使用。
中文中还使用零回指,但英文中没有,因为英语中的主语一般是不能省的。
一般来说,中文中的人称代词照应还可处理为重复和省略。
例如:(1) They sailed well and the old man soaked his hands in the saltwater and tried to keep his head clear.他们行驶得很顺利。
老人把( )双手浸在盐水里,并竭力保持( )头脑清醒。
(2)指示代词照应中英文都使用指示代词获取粘连效果。
但是它们在篇章中的指称功能可能不完全一样。
英语和汉语在指示指称上的一个最大差异是英语有一个既非this又非that的定冠词he。
英语在表达确定的指称时必须有特指限定词,但在汉语中,如果所指对象的确定性在情景语境或上下文中已经非常明确,可以运用零式特指称语,既指代成分前没有特指限定词修饰。
在汉语语篇中,“这”和“那”经常与名词连用,以表示所指对象的确定性。
在这种情况下,“这”与“那”在功能上相当于英语的定冠词the。
例如:The old man looked at the fish constantly to make sure it was true. It was an hour before the first shark hit him.老人不时去瞧那条鱼,以确定这是真的。
汉英语篇衔接手段和连贯手段对比
Discussion:
Comment on two students’ translation: whose is better in achieving the cohesion of a text?
Coherence devices
Unlike cohesion, coherence refers to the
The topic of cohesion…has always
appeared to me the most useful constituent of discourse analysis or text linguistics applicable to translation.” (Newmark, 1987:295)
cohere, Lat. co- + haer¶ e (cling), to stick or
held together, and to have internal elements or parts logically connected so that aesthetic consistency results.
overall sense of unity in a passage. The sense is in turn fulfilled through a certain structure, organization or pattern with a guiding topic or theme. Though it is not so easy to identify as cohesion, it will, after all, be embodied and detected through some devices like text markers, lexical coherence, and text pattern, etc.
英汉语篇指称衔接对比研究
英汉语篇指称衔接对比研究前言指称衔接是语篇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主要用于确定前文和后文中所提到的人或事物的关系。
在英汉语中,指称衔接的运用有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旨在对比英汉语篇中指称衔接的运用,分析其异同点,进而探讨其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和语言特点。
一、英汉语篇指称衔接的基本概念1. 英语中的指称衔接英语中的指称衔接主要通过代词、名词和指示词等方式进行。
代词的使用可以明确指示前文提到的事物,例如:This is the book I borrowed from the library yesterday.(这是我昨天从图书馆借来的书。
)其中的this就是指示代词,指代前文提到的“the book”。
名词的使用则可以通过重复前文中的词语来进行指称衔接,例如:John is an excellent student. He always gets high scores in his exams.(约翰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他在考试中总是取得高分。
)这里的he就是指代前文的“John”。
在英语中,指称衔接的语序通常是主次分明的,即先提及主体,再提及具体描述,例如:Mary bought a new car. It is red and very expensive.(玛丽买了一辆新车。
它是红色的,非常贵。
)其中的it直接跟在前文的名词“car”之后,形成明确的指称衔接。
而在汉语中,指称衔接的语序较为自由,可以根据上下文的需要进行调整,例如:“梅丽买了一辆新车。
它是红色的,非常贵。
”这里的“它”可以出现在前文的“车”之后,也可以出现在后文的描述之前。
三、英汉语篇指称衔接的文化差异及语言特点英语与汉语在指称衔接方面存在着一些文化差异。
在英语中,指称衔接更注重信息的传递和逻辑的严谨,因此对代词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
而在汉语中,由于语序的自由和指代的灵活性,指称衔接的使用相对宽松,更注重表达者的感情色彩。
四、结语本文对比了英汉语篇中指称衔接的运用,分析了其异同点,进一步探讨了其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和语言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篇衔接手段之指称衔接的英汉对比研究Introduction
语篇衔接技巧是语言表达中必不可少的技巧,它可以让文章的文本结构变得更加紧凑,跨越不同的段落进行的句子也能更加自然地连贯起来。
指称衔接是语篇衔接中重要的一种手法,其在英文和汉语中都被广泛使用。
本文将会分析英汉语言中指称衔接的异同点,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和思维模式。
指称衔接在英汉语言中的应用
指称衔接是指通过引用代词、名词等特定的词语来维持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在英语中,人称代词“he”、“she”、“it”、“they”
等被广泛使用,以避免重复使用相同的语言表达。
例如:
1. John is going to Paris. He is going to see the Eiffel Tower.
2. My car is having some engine problems. It needs to be repaired.
另一方面,在汉语中,人称代词的使用并不十分频繁,而是使用诸如“这位”、“那个”、“他/她”、“它”等短语来达到指称衔接
的目的。
例如:
1. 李先生是我们公司的老客户,这位先生在投资方面很有经验。
2. 我的手机出了点问题,这个手机需要维修。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英汉两国在指称衔接方面存在着不同之处。
在英语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非常普遍,这与英语的文化及表达习惯密切相关。
在一些情境中,人称代词能够让语言表
达更加简洁明了。
但是,在汉语中,则更倾向于使用特定的词语来达到指称的目的。
这种不经常使用人称代词的表达方式,表明了汉语文化中更加强调礼节和尊重的文化价值观。
跨文化中指称衔接的差异
以上两个例子展示了英语和汉语中指称衔接的应用差异,这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都有其根源。
英语和汉语通过各自独特的指称衔接方式共同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模式。
英语在追求表达简洁、直接和精确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在英国和美国这样的国家,时间非常珍贵。
人们追求效率,追求快速的阅读和交流方式。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使用人称代词使得文字更加统一、简练明了,方便阅读。
因此,英语使用人称代词的习惯成了英语的表达特点之一。
此外,英语文化也更加注重个体主义和自我表达,因此使用人称代词的方式能够体现个人去中心化的文化价值。
相反,在汉语文化中,尊重和礼节至关重要。
在汉语中使用人称代词可能会显得冒犯和不尊重。
因此,汉语使用特定词汇进行指称衔接并不令人惊讶。
但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文本阐述时,场景描述与人物情节彼此交织,情节需要反复提及。
不会使用代词反复描写人物场景,不仅会让文本缺乏连贯性,而且会使得文本显得繁琐、沉闷。
结论
简而言之,指称衔接是语篇衔接技巧中重要的一种手法,英汉两种语言在其应用方法上有所异同。
通过对语言文化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差异和各自正在传达的文化和价值观的不同。
虽然两种语言中使用的词汇不同,但是其都能够表达连贯性和文本结构,实现文件的整体连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