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动态重构
关于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调度分析
![关于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调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0bbde4aaea998fcd220e98.png)
关于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调度分析摘要:分布式电源对优化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基于分布式电源的并网特点,总结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并网后对配电网安全运行、电能质量及保护方面的影响,系统性地介绍了该导则中关于分布式电源接入技术原则及运维要求的相关规定,为分布式电源的规范并网以及配电网的调度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标准化支撑。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调度分析引言分布式电源科学有序地接入配电网,可在节能环保、提高供电可靠性、延缓输配电网建设投资、解决边远地区用电困难等方面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充分挖掘分布式电源对电网的价值,有效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利用效率,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有必要通过深入了解分布式电源并网特性,对分布式电源实施主动管理和控制,使分布式电源友好地接入配电网。
1分布式电源并网的特点及其对配电网运行的影响1.1分布式电源并网的主要特点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一般在数千瓦到数兆瓦不等,其容量小的特点决定其通过一定变比可灵活地接入配电馈线的首端、中部或末端。
分布式电源除了单独并网的接入模式外,根据不同类型分布式电源在输出及控制上互补耦合的特性,还可以联合的方式并网以实现功率可调度的功能;为进一步适应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并网后的动态特性并提高整体运行经济效益,多种类型分布式电源以微电网的形式并网也是一种有效的接入形式。
1.2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电网的主要影响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主要影响按照时间尺度可分为对配电网稳态运行影响、对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以及对配电网保护配置的影响。
(1)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改变了传统配电网辐射型的网络结构,使得配电网呈现出多源化,局部线路将出现反向潮流,将使其上游线路负载率增大;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由于部分电源根据其固有特性可输出一定的无功,因此可一定程度降低网络的有功损耗。
(2)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增大了其并网点的短路容量,但由于其出力具有随机性,使得并网点注入功率波动性增大,导致并网点电压波动增加,从而影响配电网供电质量。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及网损分析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及网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0d541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c.png)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及网损分析配电网是电能从电网输送到终端用户的重要环节,随着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配电网潮流和网损分析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配电系统的需求。
本文将从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潮流和网损分析的影响、分布式电源潮流分析方法、网损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潮流和网损分析的影响传统的配电网潮流和网损分析方法主要是基于中央化大型发电厂供电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和研究的,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改变了传统配电网的供电方式,引入了大量小型分散的电源,并且与配电网的负荷直接相连,因此对配电网潮流和网损分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潮流分布不均匀: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引起了潮流分布的不均匀性,传统的配电系统潮流分布往往是从发电站点到负荷节点的单一方向,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可能导致潮流的双向流动,增加了潮流负荷的不确定性。
2.潮流分布多样性:传统的配电网潮流分析方法主要是基于固定负载情况下进行设计和研究的,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导致负荷的多样化,包括不同类型的分布式电源、不同的负荷特性等,使潮流分布变得更加多样化。
3.网损分析变复杂:传统的配电网网损分析方法主要是基于线性负荷的情况下进行设计和研究的,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引入了非线性负荷,使得网损分析变得更加复杂。
此外,分布式电源的接入还引起了分布式电源自身的功率损耗以及电流、电压等参数波动,增加了网损分析的难度。
二、分布式电源潮流分析方法为了解决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潮流分析的影响,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分布式电源潮流分析方法。
1.基于等效模型的潮流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分布式电源和负荷节点等效为等效发电机和等效负荷,以此简化潮流计算的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将分布式电源的影响纳入到潮流计算中,但是等效模型的准确性对分析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2.基于微网潮流分析方法:微网潮流分析是研究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相互作用的重要方法。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1c6f875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19.png)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环境保护的不断呼吁,分布式电源已经逐渐成为电力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在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分布式电源相关研究领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是指将分散在用户侧的小型电源单元(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接入到配电网中,能够在保证用电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用户自主供电的一种新型发电方式。
与传统集中式发电相比,分布式电源具有接近负载、减少输电损耗、提高用能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等优势。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涉及到配电网的设计、规划、控制、保护等方面。
具体而言,研究内容包括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逆变器控制策略、配电网规划与运行管理、配电网保护策略等。
二、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并网技术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是实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基础和关键。
常见的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包括同步运行并网技术、逆变器并网技术、微网并网技术等。
同步运行并网技术是将分布式电源接入到配电网,使其与配电网同步运行。
这种技术适用于大规模的分布式电源,并具有技术成熟、操作稳定的优势。
同步运行技术对分布式电源的容量、负荷动态特性等要求较高,不适用于小规模的分布式电源接入。
逆变器并网技术是将分布式电源的直流输出通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并与配电网进行并联运行。
逆变器并网技术适用范围广泛,可实现对多种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微网并网技术是将分布式电源和负荷以及配电网设备通过微网控制器进行智能管理,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自治能力的小型微网系统。
微网并网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造成的影响,并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三、逆变器控制策略逆变器是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之间的桥梁,其控制策略直接影响到分布式电源并网后的性能和稳定性。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络重构影响分析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络重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ed8e13c5da50e2524d7fcc.png)
关键词 :自愈控制 ;分 布式电源 ;配 电网络重构 ;故 障重构 ;网络可行解 ;网络优化解 ;模 拟退 火
中图分类 号 :T M7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 4 9 3 — 2 1 3 7 ( 2 0 1பைடு நூலகம்4 ) 0 3 — 0 1 8 9 . 0 6
An a l y s i s o n t h e I mp a c t o f DG o n Di s t r i b u t i o n Ne t wo r k Re c 0 n f i g u r a t i 0 n
第4 7卷
第 3期
天津大学学报 ( 自然科 学与工程技术版)
J o u r n a l o f T i a n j i n Un i v e r s i t y (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Vl o 1 . 4 7 NO . 3
( 1 . S c h o o l o f E l e c t r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Au t o ma t i o n ,T i a n j i n Un i v e r s i t y ,T i a n j i n 3 0 0 0 7 2 ,C h i n a ;
t i o n s y s t e m s i mu l a t i o n wa s p e r f o me r d wi t h t h e o p e n d i s t i r b u t i o n s i mu l a t o r s o f t wa r e ( Op e n DS S ) ,a n d a c a s e s t u d y o f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ee836e9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bf.png)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一、本文概述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逐年提高。
分布式电源包括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微型燃气轮机等,它们具有位置灵活、规模适中、与环境兼容性强等特点,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配电网的潮流分布、电压质量、系统稳定性等方面都产生了显著影响。
因此,准确进行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对于保障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本文将对分布式电源的类型、特性及其在配电网中的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将重点分析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潮流计算的影响,包括电源位置、容量、出力特性等因素。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一种适用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模型和方法,并对其准确性、有效性进行验证。
本文还将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配电网规划、运行和管理人员提供一套有效的潮流计算工具和方法,以应对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带来的挑战。
本文的研究成果也有助于推动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应用发展。
二、分布式电源建模在配电网潮流计算中,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建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分布式电源通常包括风能、太阳能、小水电、生物质能等多种类型,它们的接入位置和容量对配电网的潮流分布、电压质量、系统稳定性等方面都有显著影响。
建模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分布式电源的类型和特性。
例如,对于光伏电源,其输出功率受到光照强度、温度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而对于风力发电,其输出功率则受到风速、风向、湍流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同样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在建模时需要考虑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以更准确地描述分布式电源的实际运行状况。
需要根据分布式电源的具体接入方式和位置,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分析叠加法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分析叠加法](https://img.taocdn.com/s3/m/7a0a99b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6b.png)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分析叠加法一、概要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Power Generation,DPG)在配电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分布式电源的故障对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传统的故障分析方法往往难以准确地评估分布式电源故障的影响,因此研究一种有效的故障分析叠加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针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分析叠加法进行研究,旨在提出一种适用于配电网故障分析的新方法。
首先对配电网的系统模型进行简化和抽象,建立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数学模型。
然后通过引入故障叠加原理,将传统故障分析方法与分布式电源的特点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故障分析叠加法。
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建立了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数学模型;提出了故障分析叠加法的基本思想和计算步骤;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对所提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配电网故障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1. 配电网的重要性和故障的影响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将高压输电线路的电能输送到终端用户的使命。
随着现代工业和生活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配电网的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配电网的故障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大面积停电,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因此对配电网故障进行准确、快速的分析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分布式电源是指在配电网中,由多个独立的发电设备组成的电源系统。
这些设备可以是发电机、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光伏板等,它们通过并联或串联的方式向配电网供电。
分布式电源的出现,使得配电网的结构更加复杂,故障分析难度加大。
此外分布式电源的故障可能不仅影响到其自身的运行安全,还会对整个配电网造成影响,甚至引发连锁反应。
因此研究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分析叠加法,对于提高配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计及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重构
![计及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重构](https://img.taocdn.com/s3/m/1432d81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15.png)
计及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重构徐玉韬;谈竹奎;袁旭峰;谢百明;陈玉峰;吴恒【摘要】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得配电网重构需要考虑更多的安全因素.基于配电网支路潮流模型,建立以重构周期内网络有功损最低,以满足分布式电源接入下网络运行安全为约束的配电网重构.为有效求解该重构数学模型,利用凸松弛方法将原问题中二次项进行松弛,使之形成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形式,从而可利用YALMIP商业软件进行高效求解.最后,通过改进的IEEE 33节点测试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并与现有基于粒子群算法及启发式算法的配电网重构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凸优化技术的重构结果不仅能够有效避免算法陷于局部最优,而且稳定性好、计算效率高.【期刊名称】《电测与仪表》【年(卷),期】2019(056)007【总页数】6页(P89-94)【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重构;支路潮流模型;凸优化;混合整数二阶锥【作者】徐玉韬;谈竹奎;袁旭峰;谢百明;陈玉峰;吴恒【作者单位】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贵阳550002;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贵阳550002;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贵阳550002;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贵阳550002;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85;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8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330 引言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末端环节,承载着直接向用户供电的重要作用。
配电网重构作为配电自动化的重要手段,旨在满足配电网安全运行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改变网络中开关的开断状态对配电网拓扑结构进行优化调整,达到降低网损、提高供电质量的目的[1]。
从优化角度分析,配电网重构是一个含多目标、离散变量、非线性项的大规模组合优化问题。
在配电网重构问题的求解策略方面,国内外学者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可归纳为启发式算法[2-3]、人工智能算法[4-6]和数学规划法[7-8]。
考虑电动汽车时空负荷分布特性的主动配电网动态重构
![考虑电动汽车时空负荷分布特性的主动配电网动态重构](https://img.taocdn.com/s3/m/ab9d732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d.png)
考虑电动汽车时空负荷分布特性的主动配电网动态重构程杉;钟仕凌;尚冬冬;魏康林;王灿【期刊名称】《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年(卷),期】2022(50)17【摘要】实现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规模化发展并与电网双赢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提高EV充电负荷的预测准确性,并保证含大规模EV充电负荷的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考虑EV时空负荷分布特性,建立了主动配电网动态重构与有功、无功联合优化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其求解方法。
首先,根据出行链技术和马尔可夫决策理论,考虑天、人、路对EV的影响因素,构建了EV单位能耗模型和充电负荷的时空分布预测模型。
其次,提出考虑储能系统、有载分接开关、投切电容器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和动态重构多种主动管理措施,计及经济、技术指标和各设备、系统运行约束,建立了含EV的主动配电网动态重构与有功-无功联合优化数学模型。
然后,为了提高所构建模型的求解效率,通过二阶锥松弛和变量乘积线性化方法将非凸等式约束和非线性不等式约束线性化后,将原始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易求解计算的混合整数二阶锥问题。
最后,基于修改的IEEE33节点系统进行仿真实验和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总页数】13页(P1-13)【作者】程杉;钟仕凌;尚冬冬;魏康林;王灿【作者单位】电力系统智能运行与安全防御宜昌市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智能终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宜宾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相关文献】1.考虑时空分布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及对电网负荷影响分析2.考虑时空特性分布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3.考虑分布式光伏和电动汽车接入的配电网空间负荷预测方法4.考虑网络动态重构含多异质可再生分布式电源参与调控的配电网多时空尺度无功优化5.考虑负荷与分布式电源变化的配电网动态重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提高分布式电源(DG)接纳能力的配电网动态重构模型
![提高分布式电源(DG)接纳能力的配电网动态重构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9a5093bde518964bce847ca6.png)
提高分布式电源(DG)接纳能力的配电网动态重构模型一.整体思路(1)重构。
首先根据一天中24个时刻的负荷进行各个时刻的配电网重构,重构模型如下所述。
重构完成后会得到24时刻的网架结构(配网重构结果)及对应的最大DG出力值;(认为初始时段为24个)(2)时段合并。
A、首先,查看有没有网架相同的相邻时段,如果有,那么将他们合并在一个时段内(如,3:00和4:00的重构网架是一样的,那么就确定他们要合并在一个时段,此时认为24个时段变成了23个时段,因为3:00和4:00合并在一起了),然后进行B步骤;(注意24:00和0:00也是相邻时段)B、进一步寻找相似度最高的网架。
(B1)根据24个时段的重构网架(24是说没有网架相同的相邻时段,如果有,那么可能变成23/22或者更少个时段),比较相邻时段的支路开关状态。
然后挑选出支路开关状态差异最小的两个时段作为将要合并的时段。
如果只有一个相邻时段的支路开关状态差异最小,那么直接进行步骤(3);如果存在好几个相邻时段的开关状态差异相同的情况(例如,7:00和8:00、22:00和23:00是所有相邻时刻对比后,支路开关差异最少的。
如7:00和8:00的支路状态对比之后,仅存在4条支路开关状态不同。
22:00和23:00也是这样),那么要进一步衡量网架相似性选出到底要合并哪个相邻时段。
进行B2步骤;(B2)计算相邻时段网架的节点介数差异,最终选取差异最小的一对作为要合并的时段。
(计算7:00时网架的69个节点的节点介数值,计算8:00时网架的69个节点的节点介数值,比较对应节点的节点介数差异,求和;同理22:00和23:00也是这样。
最终选择差异最小的时刻合并在一个时段内),然后进行步骤(3);节点介数、差异计算如下所述。
(3)网架选择。
(网架选择是来减少开关动作次数的,也就是保证一个时段内只有一个网架,。
这一步就是网架优化选择)如果确定要合并的时段为7:00和8:00,假设在之前的重构结果里,7:00和8:00时网架分别为N1和N2。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https://img.taocdn.com/s3/m/1933be7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7.png)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1. 引言1.1 背景介绍分布式电源的概念是指将多个小型的、分散的电力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燃料电池等)接入到配电网中,实现电力的分布式生产和分布式供应。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还可以有效降低系统运行的成本和对传统能源资源的依赖。
正因为分布式电源具有诸多优势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所以对于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价值。
本文将针对该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探讨分布式电源的概念、配电网规划优化方法、现有问题分析、优化运行算法以及实例分析,从而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概述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是当前能源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量不断增加,给传统配电网的规划和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传统配电网中,电力公司通过中心化的方式来规划和运行电力系统。
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大规模接入,传统的中心化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的需求。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会引起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变化,可能导致电网的不稳定和运行效率下降。
分布式电源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也给配电网的规划和运行带来了挑战。
传统配电网的规划和优化方法难以有效应对分布式电源的高度分散和多样化的特点,导致电网资源利用率低,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如何合理规划和优化配电网,提高电网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活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和优化运行方法,才能更好地实现分布式电源与传统电网的融合,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构建可持续的能源未来。
1.3 研究意义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是当前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分布式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布式电源已经成为电力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这种背景下,对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和优化运行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布式电源的加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配电网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电力负荷不平衡、供电可靠性差等。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https://img.taocdn.com/s3/m/ed7970d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c.png)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分布式电源是指将发电设备分散在配电网各个终端,通过局部供电形成一个分布式供电系统。
与传统的中央发电方式相比,分布式电源具有能源分散化、供电可靠性高、环境友好等优点,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址规划:合理选址是分布式电源建设的前提,需要考虑到供电需求、布局条件、资源利用等因素。
一般而言,分布式电源应尽量选择靠近用电负荷中心和能源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建设,以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2. 系统设计:根据分布式电源的类型和规模,设计合理的系统结构。
可以采用辐射状、网状或环状等结构,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力系统的承载能力和可靠性。
还需要考虑到能源质量、充电系统和能源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3. 安全与环保:分布式电源的规划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对于火电和核电等有一定危险性的发电设备,需要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
还应注重降低碳排放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
优化运行是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来提高分布式电源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度控制:通过合理的调度策略,协调分布式电源的运行,使其与中央电网实现有效的互补与交互。
可以根据需求和负荷变化,灵活调整分布式电源的功率输出,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2. 能源管理:采用先进的能源管理技术,对分布式电源进行实时监测和运行状态评估,从而实现对能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可以根据数据分析和预测结果,优化分布式电源的运行模式和发电效率,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经济性。
3. 故障检测与维护:利用智能检测技术和远程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分布式电源的故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开展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设备,延长分布式电源的使用寿命。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是提高电力系统供电能力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选址、系统设计、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规划,以及调度控制、能源管理和故障维护等方面的优化运行,可以实现分布式电源的高效运行和经济利用,推动清洁能源的普及和可持续发展。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络重构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络重构](https://img.taocdn.com/s3/m/79306b1f0b4e767f5acfce82.png)
A b tac : W ih t d s r a ft srbue e r to n t o rs se ,t e d srb in newok r c n iu a sr t t he wi e p e d o hediti td g nea in i he p we y t m h itiut t r e o fg r — o
含 分 布 式 电源 的 配 电 网 络 重 构
魏 辉 ,曾令 全
( 北 电 力 大 学 电气 工 程 学 院 ,吉 林 吉 林 12 1 ) 东 3 02
摘 要 :随 着 分 布 式 电源 在 电 力 系统 的 逐 步 推 广 ,考 虑 分 布 式 电源 的 配 电 网重 构 具 有 广 阔 的发 展 前 景 。 提 出基 于 Me oo s 则 的 群 搜 索优 化 算 法 ,并 对 合 分 布 式 电 源的 配 电 网进 行 重 构 。 M t pl 准 则 能 够 有 效 解 决 发 t pl 准 r i er o s o i 现 者 局 部 寻 优 时产 生错 误 的 搜 索 方 向 ,从 而跳 出局 部 极 值 点 ,提 高 了优 化 的效 果 。算 例 结果 表 明 分 布 式 电 源 的 引入 提 高 了 节点 电压 ,降 低 了有 功 网损 ,并 验 证 了算 法的 可行 性 。 关 键 词 :配 电 网重 构 ;分 布 式 电 源 ; 搜 索优 化 算 法 ;M t p l 群 er os准 则 o i
rcinwh nlc l pi zt ni fu d h spo rm a u u ftelc l xrmevlep it n etr pi — e t e a t o o o miai s o n .T u rga c njmpo to o a ete au on db t t o h a e o mi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https://img.taocdn.com/s3/m/ba69ff9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72.png)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分布式电源是指分布在不同地点和用户端的各种可再生能源和储能设施,如太阳能光伏电站、风力发电站、蓄电池等。
配电网是指将电能从变电站输送到终端用户的电能分配系统。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给配电网的规划与优化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充分考虑各种资源的分布和接入,以及优化配电网的运行,提高电能利用效率和供电可靠性。
本文将从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模式、配电网规划和优化运行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模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模式一般分为并网模式和离网模式。
并网模式是将分布式电源与传统的配电网直接连接,与传统发电方式共同向用户供电;离网模式是分布式电源独立运行,不依赖于传统配电网,通过储能等设备满足用户需求。
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政策的支持,逐渐出现了一种混合模式,即分布式电源既可以与传统电网连接,也可以独立运行。
不同的接入模式对配电网的规划和运营有着不同的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二、配电网规划1. 资源分布分析在规划配电网时,需要充分考虑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和用户的需求,通过资源分布分析确定哪些地区适合接入分布式电源,以及如何合理分布分布式电源。
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太阳能辐射、风力资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分布情况,以及用户用电需求的分布情况,确定最佳接入点和接入规模。
2. 线路规划配电网线路规划需要根据接入分布式电源后的电能流向和负荷情况进行合理设计,避免出现线路拥堵和过载情况。
另外需综合考虑线路的距离、线损、成本等因素,选取合适的线路规划方案。
3. 设备配置规划配电网时需要合理配置变压器、开关设备等设备,以适应分布式电源接入后的配电网运行要求。
而且需要考虑到这些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配电网的正常运行。
三、配电网优化运行1. 电能管理配电网的优化运行需要合理管理电能流动,避免出现过载或供电不足的情况。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得配电网具有了更多的供电选择,可以根据实时情况进行灵活调整,降低电能损耗和提高供电稳定性。
电力系统配电网络重构策略研究
![电力系统配电网络重构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b7a851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6.png)
电力系统配电网络重构策略研究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而配电网络作为电力系统的末梢网,通过将高压电能转化为低压电能,为用户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配电网络面临着许多问题,如负荷不均衡、供电可靠性不高等。
因此,研究电力系统配电网络重构策略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一、电力系统配电网络重构的目的电力系统配电网络重构的主要目的是优化配电网络的结构和性能,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负荷均衡:传统的配电网络中,随着用户负荷的增加或减少,会出现部分供电负荷过重或过轻的情况。
通过重构配电网络,可以调整电源和负荷之间的匹配关系,使负荷更加均衡,减少供电中断的可能性。
2. 电能损耗降低:传统的配电网络中,由于线路的电阻、电感等参数会引起一定的电能损耗。
通过重构配电网络,可以优化线路的布置和参数设计,降低电能损耗,提高供电效率。
3. 安全性提高:传统的配电网络中,由于电力设备老化、线路老化等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通过重构配电网络,可以更新设备、更换老化线路,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二、电力系统配电网络重构的方法电力系统配电网络重构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方法:1. 变电站迁移:通过对现有变电站位置的调整和新建变电站的建设,优化配电网络的供电结构。
例如,可以将远离负荷中心的变电站迁移至负荷中心附近,减少线路的长度,降低线路损耗。
2. 线路优化:通过对线路参数的优化,如降低线路的电阻和电感等参数,减少线路的电能损耗。
同时,可以利用现代的电力传输技术,如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提高线路的传输能力和供电可靠性。
3. 设备更新:通过对设备的更新和升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例如,可以更换老化的变压器、开关设备等,减少设备故障的概率。
4. 微电网的应用:微电网是一种将分布式能源和传统配电系统相结合的新型供电方式。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综合优化重构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综合优化重构](https://img.taocdn.com/s3/m/054b460bde80d4d8d15a4f20.png)
第41卷第1期2013年1月Vol.41No.1 Jan.2013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综合优化重构卞栋1,卫志农1,黄向前2,孙国强1,孙永辉1(1.河海大学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南京210098;2.安庆供电公司,安徽安庆246003)摘要:分布式电源(DG)的接入对配电网重构带来诸多影响,使含DG的配电网重构难以用传统模型来描述。
为了充分发挥DG对配电网的有利作用,将DG视为可调度设备,建立了以网络开关组合、DG注入功率、DG位置为控制变量的配电网综合优化重构模型,采用量子进化算法(QEA),以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对模型进行求解,降低了配电网的有功损耗。
采用IEEE33节点测试系统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了该方法是正确、有效的。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综合优化;配电网重构;改进量子进化算法作者简介:卞栋(1989-),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力系统运行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9529(2013)01-0127-0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7052,51107032,61104045)Integrated optimization of Distributed Network Reconfiguration Considering Distributed Generation BIAN Dong1,WEI Zhi-nong1,HUANG Xiang-qian2,SUN Guo-qiang1,SUN Yong-hui1(1.Research Center for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ion Engineering,Ministry of Education(Hohai University),Nanjing210098,China;2.Anqing Power Supply Company,Anqing246003,China)Abstract:Distributed Generation(DG)brings lots of difficulty to network reconfiguration,making it hard to describe the problem while using the traditional model.In order to make use of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DG,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integrated optimization configuration model regarding network switches、DG power、DG location as variables,and takes network loss as the objection,using quantum evolutionary algorithm(QEA)to solve the model.The effec-tiveness and correctness of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verified throug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IEEE33-node system.Key words:distributed generation;integrated optimization;network reconfiguration;quantum evolution algorithm Foundation items: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50877024,51107032,61104045)配电网包含有大量的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https://img.taocdn.com/s3/m/9622e93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d.png)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1. 引言1.1 背景介绍分布式电源是指将多种形式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分布式安装在用电端或负荷侧的设备上,形成所谓的微型发电站或分布式发电系统。
与传统集中式发电相比,分布式电源可以更灵活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用电需求,减少输电损耗,提高电能利用效率。
随着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意识的提高,分布式电源在供电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规划和运行提出了新的挑战。
传统的配电网架构无法完全适应分布式电源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配电网进行规划优化和运行优化,以充分发挥分布式电源的优势,保障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文旨在对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和优化运行进行研究,分析现有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以期为促进分布式电源在配电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未来的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2 研究意义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是当前电力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中的最后一级输电网,直接面向终端用户,其规划和运行对于维护用户用电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通过优化配电网的规划和运行,可以有效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确保用户用电需求得到及时满足,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服务水平。
随着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研究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应用和优化策略,不仅可以促进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转型,还可以为构建更加智能、高效的电力系统奠定基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前瞻性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进行深入探讨,旨在解决当前面临的电能分配、供电可靠性、功率质量等问题,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具体目的包括:1.分析分布式电源的概念、类型、特点以及在配电网中的应用情况,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探讨配电网规划优化的理论模型和方法,分析配电网规划中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案;3.研究配电网运行优化的技术手段和控制策略,提高配电网的能效性和灵活性;4.分析当前配电网中存在的问题,如电能损耗、电压不平衡等,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5.综合考虑经济、环保等因素,探讨分布式电源的智能化配置和管理策略,提高配电网的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https://img.taocdn.com/s3/m/d76b033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f.png)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好,并逐渐在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同时,它们与能源安全直接相关。
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环境的变化,电力企业的发展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内容,其优化运行也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内容。
重点研究之一。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规划;运行引言针对于分布式的电源而言,其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环境方面的因素,并且分布式电源自身的特性比较复杂,所以要在对分布式电源进行协调规划的基础上,还要规划好配网网架,保证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更加稳定,待接入到分布式电源后,其中的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的控制方式以及相关结构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较大的变化。
1分布式电源及配电网的优化1.1分布式电源概述分布式电源(DG)没有统一的定义,其为了满足负荷用电的实际需求,属于利用地燃资源,适应地域环境条件的小容量发电机组、分布式电源可以满足独立运行的要求,同时在接入配电网之中,也可以实现与公共电网共同供电。
分布式电源通过可再生能源能发电的发电机组以及不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其实际的容量包含了大中小三个类型。
1.2分布式电网的配电网优化配电网的重构有利于配电网运行状态的优化,利用配电网分段开关以及联络开关状态的控制,就可以实现配网结构的改变。
最近几年,随着DG的并网运行,对于配电网的重构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对于配电网的优化主要包含了配电网无功、重构,其无功优化能够确保配电网的安全性,也能实现经济运行,同时也可以利用降低配电网电路损耗来提升经济性。
随着分布式电源并网处理,也可以进一步改变无功优化控制,无功优化是基于负荷参数以及电网结构参数给定的前提下,实现对控制变量的优化,这样就可以满足最优状态的调节。
在输电网中,无功优化还可以通过变压器补偿量的调节来实现。
无功优化可以满足系统稳定性的提高,有效抑制电压升高,满足配电网有功功率损耗的降低。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影响的分析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影响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2db626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e.png)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影响的分析一、综述本节将回顾分布式电源的定义、类型和特点,包括逆变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并讨论其在配电网中的作用和优势。
分析传统配电网继电保护策略所面临的挑战,如分布式电源并网对保护整定配合、故障电流分布和方向元件、以及保护装置性能等方面的影响。
深入探讨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继电保护方式、整定值和故障诊断等方面的影响,分析分布式电源对线路保护、主变保护、母线保护等的影响机理。
基于上述挑战和分析,提出针对分布式电源的优化继电保护配置和控制策略,以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
介绍为应对分布式电源带来的挑战而兴起的新型继电保护技术,如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故障诊断和智能保护控制,及其在配电网中的应用前景。
1.1 背景和意义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及国家对新能源的大力扶持,分布式电源(DG)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分布式电源以其清洁、可再生的特点,逐渐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微电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逐年提高,其对传统配电网继电保护方式带来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一方面,分布式电源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配电网故障分析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和位置也在发生变化,给传统的继电保护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因此,对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作用及其对继电保护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工程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可以提出适用于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继电保护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配电网技术的日益进步,分布式电源(DG)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逐渐提高,其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也日益显著。
国内外学者和工程师对于分布式电源并网后的继电保护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
含分布式电源的主动配电网重构分析
![含分布式电源的主动配电网重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1e5e6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a.png)
P + P D Ci = P Li + ^, Z u i ^G u c o s 6 a + B u sin e iJ)
c
j= \
v5 )
Q ,+ Q DGi = Q u + U 文 U 批 ski + BvCOS0J
i= \
<6 )
公式中:Plxii表 示 为 分 布 式 电 源 接 入 节 点 i 的有功;P u 表示为
上述公式中: 表示为支路ij最大允许可以通过的量。
(2)
配 电网 系 统 运 行 的 过 程 中 ,节点电压水平需要控制在一能够使早期的搜索速度快速收敛并得票最优解,在后期能够通过精
定范围内,即节点电压需要控制在电压上下限安全范围内,节点电 简式的搜索,可以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准确度。这种算法的搜索环节
通过分析结果可知,重建之前完成对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于 系统运行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能够更好地提升系统运行的效率 和安全性,除 此 之 外 ,还可以更好地降低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损耗 程 度 ,实 现 对 整 个 节 点 电 压 分 布 情 况 优 化 和 调 整 ^71。重 构 后 , 电 网系统运行过 程 中 整 体 的 损 耗 度 逐 渐 降 低 ,据数据统计损耗度降
针对风力发电机与光伏系统输出波动性,教学优化算法在对各 种 复 杂 问 题 处 理 的 过 程 中 , 非 常 降 低 处 理 的 效 果 ,会 导 致 处理 质量 逐 渐 下 降 , 久 而 久 之 就 会 使 其 陷 入 局 部 的 一 个 效 果 较 好 的 状 态 ,为 了 避 免 在 整 个 优 化 过 程 中 出 现 类 似 情 况 ,基 于 现 状 提 出 一 种 安 全 、 有 效 的 教 学 优 化 算 法 ,能 够 更 好 地 挺 高 整 个 运 算 的 速 度 , 同时全局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https://img.taocdn.com/s3/m/1591ea6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8.png)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随着能源危机的逐渐严重和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越来越高,分布式电源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分布式电源是指分布在用电载体接近用电载体终端或与用电载体同址的小电力发电设施,地域性、规模小、原则上与主配电网相互独立并具有部分供电功能的电源系统。
分布式电源的出现对传统中心式电网的影响是深远而全面的,但是要实现其最大化的利用,必须要对其配电网规划和优化运行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分布式电源的优势1、减少能源浪费。
由于分布式电源可以近距离为用户供电,避免了长距离输电过程中能源的损失,并且利用废热发电的方式也可以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2、降低环境污染。
分布式电源的利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采用清洁能源发电的方式可以减少对大气、水域等环境的污染。
3、提高供电可靠性。
由于分布式电源可以更加密集地供电,所以在遇到主电网故障的时候,可以更快地切换到分布式电源,保障供电可靠性。
1、确定发电设备布局。
首先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地理环境等条件确定发电设备的布局,包括分布式风电、太阳能光伏、燃气轮机等。
2、设计配电网结构。
根据发电设备的布局设计配电网的结构,包括主干网、支线和终端用户的连接。
3、制定配电策略。
确定配电策略包括加载策略、协调控制策略和电力质量处理策略等。
4、考虑接入主电网。
虽然分布式电源是独立的供电系统,但是仍然需要考虑与主电网的接入方式和协调运行。
1、发电量优化控制。
根据用户负荷的变化和天气等因素,对分布式电源的发电量进行优化控制,以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2、协调调度控制。
对多个分布式电源进行协调调度控制,以平衡各个发电设备之间的供电负荷。
3、故障自愈控制。
由于分布式电源往往分布在城市边缘或偏远地区,所以需要考虑故障自愈控制的方式,保障供电的可靠性。
4、电力质量控制。
分布式电源接入主电网时,往往会影响供电的电力质量,所以需要考虑采用适当的控制手段来保证电力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虑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动态重构
考虑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动态重构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能源结构的转型,传统的中央供电模式逐渐暴露出其不足和局限性。
分布式电源作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提供可靠电力供应和改善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然而,分布式电源的大规模接入也给配电网的运行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了充分发挥分布式电源的优势,需要考虑配电网的动态重构。
配电网动态重构是指根据电力的供需情况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情况,实时调整和优化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和运行参数,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首先,动态重构可以改善系统的可靠性。
传统的配电网结构通常是单纯的树状结构,节点之间的连接比较简单,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导致整个分支断电。
而动态重构可以通过增加连接线路和配置智能开关等措施,将电力供应路径多样化,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此外,动态重构还可以通过实现快速的分支切换和自动重配电力传输路径,提高系统的恢复能力和故障处理效率。
其次,动态重构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会引入大量的电力波动和功率流变化,传统的配电网结构往往无法很好地适应这种变化。
通过动态重构,可以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和优化算法,调整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和负荷分布,以使系统的传输损耗最小化、供需平衡和电压稳定。
此外,动态重构还可以根据分布式电源的实际运行情况,灵活调整配电网的参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最后,动态重构可以提高系统的经济性。
传统的配电网结构通常是基于负荷预测和供应需求平衡的建设,一旦发生分布
式电源的接入,就需要对系统进行改建或扩展,造成资源和成本的浪费。
通过动态重构,可以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和优化算法,合理配置系统的设备和资源,实现系统的有效利用和经济运行。
此外,动态重构还可以根据电力市场的需求和价格变化,实现系统的有序调度和能量交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总之,考虑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动态重构是实现可靠、稳定和经济的配电网运行的重要手段。
通过动态重构,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充分发挥分布式电源的优势,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推广,配电网的动态重构将成为未来能源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通过动态重构配电网结构,可以有效适应分布式电源接入引起的电力波动和功率流变化,实现传输损耗最小化、供需平衡和电压稳定。
此外,动态重构还可以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合理配置设备和资源,实现系统的有效利用和经济运行。
通过动态重构,配电网可以实现可靠、稳定和经济的运行,充分发挥分布式电源的优势,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配电网的动态重构将成为未来能源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