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的故事(精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家的故事(精选)
陈省身1911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嘉兴秀水县,美籍华人,20世纪
世界级的几何学家。少年时代即显露数学才华,在其数学生涯中,几经抉择,努力攀登,终成辉煌。他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卓越贡献,影响了整个
数学的发展,被杨振宁誉为继欧几里德、高斯、黎曼、嘉当之后又一里程
碑式的人物。曾先后主持、创办了三大数学研究所,造就了一批世界知名
的数学家。晚年情系故园,每年回天津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主持工作,培
育新人,只为实现心中的一个梦想:使中国成为21世纪的数学大国。
陈省身9岁考入秀州中学预科一年级。这时他已能做相当复杂的数学题,并且读完了《封神榜》、《说岳全传》等书。1922年秋,父亲到天
津法院任职,陈省身全家迁往天津,住在河北三马路宙纬路。第二年,他
进入离家较近的扶轮中学(今天津铁路一中)。陈省身在班上年纪虽小,
却充分显露出他在数学方面的才华。陈省身考入南开大学理科那一年还不
满15岁。他是全校闻名的少年才子,大同学遇到问题都要向他请教,他
也非常乐于帮助别人。一年级时有国文课,老师出题做作文,陈省身写得
非常快,一个题目往往能写出好几篇内容不同的文章。同学找他要,他自
己留一篇,其余的都送人。到发作文时他才发现,给别人的那些得的分数
反倒比自己那篇要高。
他不爱运动,喜欢打桥牌,且牌技极佳。书馆是陈省身最爱去的地方,常常在书库里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他看书的门类非常杂,历史、文学、
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他都一一涉猎,无所不读。入学时,陈省身和他父亲
都认为物理比较切实,所以打算到二年级分系时选物理系。但由于陈省身
不喜欢做实验,既不能读化学系,也不能读物理系,只有一条路,进数学系。
数学系主任姜立夫,对陈省身的影响非常大。数学系1926级学生只
有5名,陈省身和吴大任是全班最优秀的。吴大任是广东人,毕业于南开
中学,被保送到南开大学。他原先进物理系,后来被姜立夫的魅力所吸引,转到了数学系,和陈省身非常要好,成为终生知己。姜立夫为拥有两名如
此出色的弟子而高兴,开了许多门在当时看来是非常高深的课,如线性代数、微分几何、非欧几何等等。二年级时,姜立夫让陈省身给自己当助手,任务是帮老师改卷子。起初只改一年级的,后来连二年级的都让他改,另
一位数学教授的卷子也交他改,每月报酬10元。第一次拿到钱时,陈省
身不无得意,这是他第一次的劳动报酬啊!
考入南开后,陈省身住进八里台校舍。每逢星期日,他从学校回家都
要经过海光寺,那里是日本营。看到荷实弹的日本鬼子那副耀武扬威的模样,他心里非常不是滋味,不禁快步走开。再往前便是南市“三不管”,
是个乌烟瘴气的地方,令他万分厌恶。从家返回学校时,又要经过南市、
海光寺,直到走进八里台校园,他才感到松了口气。
钱人元生卒年:1917年9月19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汤家桥。江苏
常熟人。
1931年,在苏州中学化工科学习。1935年,化工科毕业,进入浙江
大学化学系学习。1939年,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物理系助教。1940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理化系任助教及教员。1943年,赴美国留学,在加
州理工大学化学系学习。1944年,在威斯康星大学化学系做研究生并任
研究助教。1947年,到依阿华州立大学化学系学习。1948年,回国,在
厦门大学化学系任教授级讲席。1949年,到浙江大学化学系任副教授。1951年,任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53年,任中国科学院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1963年起,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兼高分子
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等。1977年,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
所长,1981年,任所长。1985年,当选为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高
分子部聚合物表征和性能委员会委员。1990年,当选为太平洋高分子协
会理事。
钱人元研究领域:
物理化学家、高分子物理学家,开拓了中国的高分子物理与有机固体
电导和光导的应用基础研究,并结合实际在丙纶纤维的开发等工作中做出
了重要贡献。
钱人元作品:
主要著作有《无规与有序:高分子凝聚态的基本物理问题研究》、
《有机晶体中的电子过程》、《高聚物的分子量测定》等。
有的时候他太忙,或辛苦了一天觉得太累,不教他,他就不高兴甚至
哭闹,爸爸只好依他。结果,在竺可桢三、四岁时,就已认识两千个左右
的字。
他的老师章先生很喜欢竺可桢的聪明,但更喜爱他的勤奋好学,对他
的要求也格外严格。他经常找一些优秀的古代散文、诗词,讲解给竺可桢听。
竺可桢不仅爱读书,而且更爱思考。竺可桢读了《爱莲说》后,就想:我要爱莲花,更要爱莲的茎和藕。他把自己读《爱莲说》后的感想告诉了
章先生。章先生很为竺可桢小小年纪就这样思考问题,而且得出这样的结
论所感动。他教导竺可桢说,藕虽埋没于污泥只中,但它将自己的全部营
养贡献出来,使莲花亭亭玉立而不被烂泥污染,这是非常可贵的,而且藕
本身也是洁白的,你要学习藕这种纯洁坚贞的品格。
竺可桢听了这番话,印象很深。他后来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藕舫”,就包含了记取章先生的教诲的意思。
竺可桢爱读书爱思考习惯的养成,影响了他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为他
在我国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等学科取得卓越成就奠定良好的基础。
2001年2月19日,82岁的吴文俊从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这位平时十分低调的科学家顷刻间成为举世瞩目的新闻人物。
虽然是杰出的数学家,但吴文俊小时候却喜欢看历史书籍,对数学并
没有多大兴趣。在大学二年级时还曾一度对数学失去兴趣,甚至想辍学不念,是一位姓武的教师的精彩课程,改变了他对数学的看法。
大学三四年级时的刻苦钻研,更使他打下了现代数学的基础。大学毕
业后正值抗日战争,吴文俊在中学默默任教了5年。此后,和数学大师陈
省身的结识,使他走上了拓扑学研究之路,并以自我的天才和功力很快在
这一领域崭露头角,一发不可收拾。半个世纪里,在拓扑学、数学机械化
和中国数学史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世界级贡献。他的成就奇迹般地大大
缩短了中国近代数学与国际间的差距,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钱三强,原名钱秉穹,1913年出生于浙江绍兴,父亲钱玄同是中国
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他少年时代即随父在北京生活,曾就读于蔡元
培任校长的孔德中学,16岁便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32年,又考入清华
大学物理系。1936年,钱三强毕业后,担任了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严
济慈所长的助理。翌年,他经过公费留学考试,在卢沟桥的炮声响起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