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训练
边塞诗歌练习
反复诵读以下边塞诗句,理解诗意,并分类概括这些诗句蕴含的思想情感。
边塞诗常见思想感情分类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从军北征》(回乐峰、受降城是地名)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情感概括:⑵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十三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唐杨炯《从军行》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唐李白《塞下曲》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情感概括:⑶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岑参《走马川行》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李白《塞下曲》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柳中庸《征人怨》情感概括:⑷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唐李益《从军北征》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宋范仲淹《渔家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唐岑参《逢入京使》情感概括:⑸誓扫凶奴不顾身,五千貂裘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高适《燕歌行》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李颀《古从军行》情感概括: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李颀《古从军行》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己亥岁感事》情感概括: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边塞诗专题练习
边塞诗专题(zhuāntí)练习一、知识(zhī shi)储备1、概念(gàiniàn):反映边塞(biān sài)征战生活的诗作。
2、边塞诗的常用(chánɡ yònɡ)意象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意象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
3、边塞诗歌体现的主题思想(1)、表达了对良将尽早出现的渴望和对边疆和平的向往,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2)、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的丑恶现象和对下层士兵的深切同情,如“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3)、对不义战争的控诉,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如“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4)、表现出从军将士的洒脱,和抒发了他们心中的无奈,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5)、表现出戍边将士深深的乡思之情,也抒发了军嫂们无尽的思念与惆怅,如“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6)、表现出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赞扬了他们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5、风格——雄壮豪迈。
意境——奇丽壮阔二、专题练习1、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柳中庸(zhōngyōng)岁岁金河(jīn hé)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sān chūn)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jùtǐ)说明。
答: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shù biān)生活。
(2) 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①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②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③怨气候酷寒,④怨景色单调。
边塞征战诗的鉴赏与练习
边塞征战诗的鉴赏与练习定义: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歌。
标志:(1)标题中往往有“行” “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
(2)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等。
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
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
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
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
边塞征战诗的内容:1、景:边塞风光,奇丽壮阔2、事:民族交往,边关战事2、人:(1)统治者:穷兵黩武(2)将士:军旅艰苦;久戍边关,思乡念亲;记现实战事,以身报国或反战情绪。
(3)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闺怨思念。
边塞征战诗的思想感情:1、雄奇壮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报效国家、建立功业的壮志豪情。
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久戍边关的思乡念亲之愁。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4、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单调和连年征战的残酷。
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5、反映连年征战对百姓和平生活的干扰和破坏,批评统治者穷兵黩武、拓土开边。
陈陶《陇西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6、讽刺痛恨骄横无能的将军。
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边塞征战诗常用的技巧:1、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
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象描写、细节描写、对比等手法。
3、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
小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经行岚州(唐)杜审言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
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
自京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注:杜审言于公元670年中进士后,任隰城县(今山西汾阳县西)尉,因公务赴西北,往返两次途经岚州这首诗歌的情感较为丰富,请结合诗句分析。
边塞诗三首练习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
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①记梦:记录梦境;师伯浑,词人的朋友。
②雪晓清笳乱起:大雪飘飞的清早笳声乱起。
笳,古代军队中用的一种管乐器。
③想关河:想必这样的边关河防。
④雁门:雁门关,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
⑤青海际:青海湖边。
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⑥睡觉:睡醒。
⑦漏声断:漏声尽。
指夜深。
漏,古代
计时器。
⑧自许句:自己许下诺言在万里疆场为国杀敌,建功立业。
⑨残:此指头发脱落稀疏,意即年老。
[。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答案版)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答案版)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边塞诗是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开始形成的一种以反映唐、宋年间边境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词流派。
边塞诗的意象主要与战争有关,包括器物、地点、人、事、物等。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借事言志、直抒胸臆等。
边塞诗的思想感情包括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以及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以下为边塞诗的鉴赏训练:1.塞下XXX北风凋白草,XXX。
夜后XXX,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
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首联描写的是北方边塞的环境,包括北风、白草、XXX 等,营造了一种荒凉、寒冷的氛围。
这种环境的描写,不仅为诗歌增添了一种独特的情境,更重要的是表现了边塞战争的残酷和艰苦,凸显了边塞士兵的英勇和不屈精神。
是唐代长安城的外城。
⑤百夫长:古代军队中的一种官职,指率领百人的军官。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从军的青年,他在战争中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但依然坚定地选择了从军。
诗中“烽火照西京”、“铁骑绕龙城”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场面,表现出诗人的豪情壮志。
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更加强调了他的忠诚和正义感。
改写: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年轻人从军的故事,他在经历了战争的种种磨难后,依然坚定地选择了从军。
诗中生动描绘了战争的场面,表现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同时,诗人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达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更加突显了他的忠诚和正义感。
删除注释。
2.XXX XXX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不畏牺牲的英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祖国的热爱和民族精神的弘扬。
诗中“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XXX”表达了诗人为了祖国的荣誉和尊严,不惜付出生命的决心和勇气。
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则表现出诗人对于战争牺牲者的怀念和缅怀之情。
高中语文边塞诗歌练习
边塞诗歌鉴赏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南梁诗,完成下面小题。
从军行刘孝仪冠军①亲挟射,长平②自合围。
木落雕弓燥,气秋征马肥。
贤王皆屈膝,幕府复申威。
何谓从军乐?往返速如飞!【注】①冠军:诸军之首,这里指汉名将霍去病。
①长平:指大将军卫青。
2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起笔即将读者带入一场出击敌虏的宏伟战事之中,在纵横千里的背景上,展示两支雄师直捣匈奴的雄奇景象,笔力劲健,令人快意振奋。
B.首联重点描写神勇过人的汉将形象,颔联呈现于读者眼前的则是万千汉骑的雄壮军容,展现了汉军将士们手控雕弓、足蹬壮骑的骠勇之态。
C.颈联中,诗人分咏出击匈奴中敌我景象,叙我军语带夸耀之气,述敌虏则笔含嘲讽之意,画面交叠着一片降幡屈膝的颓容,笔法颇具映衬之妙。
D.结尾是两句问答之语,“往返速如飞”既是对前句“何谓从军乐”这一设问的回答,又表达出了将士们渴望战争结束,迅速返家的急切心情。
26.结合全诗,谈谈你对“何谓从军乐”中“乐”的理解。
(6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前出塞九首(其九)杜甫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①,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②,安可辞固穷。
【注】①苟得:苟且贪得,不当得而得。
①四方志:指为国戍边。
2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以“征夫”口吻概述自己从军已久,然后发出诘问,暗示军中官兵不公的黑暗现实。
B.颔联紧承首联,描述了军中将士争功贪赏的情状,“征夫”也想报功但又因害羞而作罢。
C.颈联表面上写“征夫”对国家内忧外患状况的担忧,实则是抒写诗人内心的此种情感。
D.诗中表现“征夫”对功赏的态度,以浅显的语言刻画出“征夫”鲜明的形象。
28.诗歌尾联的含义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征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6分)25.D26.①乐在将士骁勇善战:霍去病、卫青两位将领亲袭敌虏,可谓雄姿英发,勇武过人;将士们手控雕弓,足蹬壮骑,亦是轩昂骠勇,军容壮盛。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复习及练习含答案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练习知识链接一、【边塞诗概述】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初盛唐边塞诗繁荣,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
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
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边塞诗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
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
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
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
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他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
二、【边塞诗常见术语等】意象:烽火、狼烟、画角、宝剑、马、铠甲等。
用品:金鼓、旌旗、烽火、羽书、干戈、吴钩、鸣镝、矛、剑、戟、斧、钺、刀、铩地名和民族名: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碛qi、轮台、龟兹、夜郎;单于、吐(而谷5)浑出的)、胡、羌、羯、夷、楼兰、安西乐器或古曲:如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杨柳:汉横吹曲辞名《杨柳枝》的省称,又名《折杨柳》。
唐俗,赠别常以柳枝,取其“丝长”(与“思长”谐音)之意。
故《杨柳枝》也多用作送别曲。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歌词云:“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下马吹长笛,愁杀行客见。
”语义双关又埋怨杨柳尚未返青]、《落梅花》、《关山月》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三、【边塞诗特点】一是浓郁的汉代情结。
学生版练习边塞诗
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通过典型意象的开拓,体察这些特定的景物描绘出的特定的地域特征和反映出的特定时代的精神风貌。
比如借“大漠”、“长河”、“落日”等描绘塞外景象的雄奇壮美〃借“金鼓”、“旌旗”、“烽烟”等展现边关战事的壮怀激烈〃借“大雪”、“秋月”、“黄草”等抒写戍守将士的悲凉愁苦。
抓住典型意象〃以之作为切入点〃无疑等于找到了解读的一把钥匙。
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家乡——思乡念亲将士——艰苦私生活、报国豪情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边塞景象?2、“风吹一夜满关山”指的是什么?此句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从军行(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 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事起了什么作用?(2) 请设想“红旗半卷”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想要表现什么?送别诗意境:幽静、宁谧、繁丽、苍茫、悠远、深远、热烈、高远、空灵、辽阔、寥廓、苍凉、幽美、朦胧、淳朴、繁华、荒芜、孤寂、渺茫、暗淡、冷寂、悲凉慷慨、缠绵婉转、空寂寥落、萧条荒凉水调歌头葛长庚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
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
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
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
漏声残,灯焰短,马蹄香。
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
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
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
1.简要赏析“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的作用。
2.“漏声残,灯焰短,马蹄香”一句有何特色及效果?3.“把酒沃愁肠”,作者因何而愁,请结合全词分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第一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2、三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边塞诗风格
诗歌专题训练----边塞诗风格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边庭落日骆宾王紫塞流沙北,黄图①灞水东。
一朝辞俎豆②,万里逐沙蓬。
候月③恒持满,寻源屡凿空。
野昏边气合,烽迥戍烟通。
膂力风尘倦,疆场岁月穷。
河流控积石⑤,山路远崆峒。
壮志凌苍兕,精诚贯长虹。
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
【注释】①黄图,帝都。
②俎豆,古代祭祀、宴客用的器具。
诗人曾任太常寺奉礼郎。
③候月:观察月相。
《史记·匈奴列传》:“举事而候星月,月盛壮则攻战,月亏则退兵。
”④积石,山名。
指小积石,在今甘肃临夏西北。
1、本诗充分体现了边塞诗豪迈昂扬的格调,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蓟门①祖咏②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③,论功还欲请长缨④。
【注】①蓟门:在今北京西南,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
②祖咏:开元十二年进士,因为性格不偶流俗,不被当朝重用。
③投笔吏:汉人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
”④请长缨:汉人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缨:绳。
2、此诗是如何体现边塞诗的特点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秋日(其二)戚继光清溪谁与濯尘缨?水气常昏海上城。北塞晓烟嘶戍马,西风寒浪吸长鲸①。旗翻紫电皇威远,剑跃青虹阃令②明。骄子莫询周鼎重③,郁葱佳气满神京。【注】①长鲸:比喻巨寇。②阃令:军令。③周鼎:《左传》有“(楚子)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3、此诗深得盛唐边塞诗的神髓,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简要分析。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大夫《边春》呈长安亲故杨巨源严城①吹笛思寒梅②,二月冰河一半开。
紫陌诗情依旧在,黑山弓力畏春来。
游人曲岸看花发,走马平沙猎雪回。
旌旆朝天③不知晚,将星④高处近三台⑤。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边塞诗的情感
诗歌专题训练----边塞诗情感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路初晴雍陶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①旌旗在北门。
行子②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①汉将:这里借指唐将。
②行子:出行的人。
1、诗人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秦韬玉到处人皆著战袍,麾旗风紧马蹄劳。
黑山霜重弓添硬,青冢沙平月更高。
大野几重开雪岭,长河无限旧云涛。
凤林关外皆唐土,何日陈兵戍不毛。
2、尾联“凤林关外皆唐土,何日陈兵戍不毛”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胡歌岑参(唐)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
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休。
陇头吟①王维(唐)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②。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馀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③,节旄落尽海西头。
【注】①陇头吟:汉代乐府曲辞名。
②太白:金星。
古人认为它主兵象,可预测战争。
③典属国:汉代掌管藩属国家事务的官职,品位不高。
3、《胡歌》《陇头吟》均为边塞诗,在抒发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上曲二首·其二戴叔伦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王门关[注]。
碛中作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注】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4、两首边塞诗抒发的感情和抒情方式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五、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从军行王维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①,归来报天子。
陇头吟王维长安少年游使客,夜上成楼看太白②。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专题训练主题立功边塞
诗歌专题训练-----主题“立功边塞”一、阅读下面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张判官赴河西王维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
见逐张征虏①,今思霍冠军。
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
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注】①张征虏:指三国蜀国名将张飞。
刘备占领荆州后任命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是为即将出塞的张判官写的送别诗,诗歌开篇写出了张判官的志向,他是为报国而出塞,把个人功名置之度外。
B.颔联连用“张征虏”“霍冠军”的典故,希望朋友能够像张飞和霍去病一样立功边塞,名垂青史。
C.王维的诗歌在描述景物时善于构图,颈联“连白雪”与“入黄云”纵横交织,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D.尾联的“慷慨”“高歌”,写作者送别友人时,虽然自身抱负难以实现,但对友人出塞充满了理解、支持和勉励之情。
2.本诗与《使至塞上》都是王维的作品,两诗的颈联都是对沙漠场景的描述。
两诗颈联对画面的描述有何异同?请结合两诗内容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蓟门①祖咏②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③,论功还欲请长缨④。
【注】①蓟门:在今北京西南,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
②祖咏:开元十二年进士,因为性格不偶流俗,不被当朝重用。
③投笔吏:汉人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
”④请长缨:汉人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缨:绳。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的“惊”字指震惊、震撼,体现出了边防地带的豪壮景象带给诗人的深切感受。
B.首联呈现出当年燕昭王为招聘贤才所修筑的黄金台,这里有屯驻的营盘,笳鼓喧喧。
C.颈联描写沙场烽火、海畔云山,月光、火光交织成一片,表现出了塞上壮伟异常的景象。
D.全诗紧扣一个“望”字,前六句写“望”之所见,尾联写“望”后之感,格调低沉、悲凉。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主题练习(含解析)边塞征戍题材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主题练习:边塞征戍题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张祜二十逐骠姚,分兵远戍辽。
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
促放雕难下,生骑马未调。
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
【注】①骠姚:汉代武官名。
这里用来代指武将。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用铺陈手法对守边战士艰苦不同寻常的戍边生活给以了生动形象的描写。
B.颔联写军事行动开始是在大雪迷漫的夜晚,一直持续到寒风凛冽的早晨结束。
C.颈联下句写守边战士骑着的烈马还没驯服好,这说明军事行动来得异常突然。
D.本诗虽然没用想象,没用面面俱到的描写,但塑造的守边战士形象十分鲜明。
2.结合对全诗的理解,请赏析尾联。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下列小题。
回中①作温庭筠苍莽寒空远色愁,呜呜戍角上高楼。
吴姬怨思吹双管,燕客悲歌②别五侯。
千里关山边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
夜来霜重西风起,陇水无声冻不流。
[注]①回中:回中道。
汉武帝巡幸郡国,为行路方便,辟回中道,为丝绸之路中的一段。
②燕客悲歌:指荆轲在易水与燕太子丹、高渐离辞别时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事。
3.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愁”字统摄全诗,后面对景物的描写无一“愁”字,却都围绕“愁”来表情达意。
B.颔联借典抒怀,诗人通过对“燕客悲歌”这一悲情场面的描写,抒发自己难以排解的愁绪。
C.全诗寓情于景,诗人有意识地只把边塞景物呈现出来,诗的意蕴留给读者自己遐想体味。
D.较之于温庭筠辞藻华丽、浓艳精致的“花间”词作,此诗语言清新爽利,意境含蓄深远。
4.《唐诗评选》评本诗为“纯净可诵”,请结合颈联和尾联,从情景角度对其“纯净”加以赏析。
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塞下曲李白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①,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②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注】①虎竹:兵符,分铜虎符和竹符两种,合称虎竹,由朝廷和将领各执一半,发兵时相对合作为凭证。
《边塞诗歌》同步练习题
边塞军旅诗同步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后出塞五首(其二) 杜甫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①。
【注】①嫖姚:指西汉大将霍去病。
“嫖姚”同“剽姚”,霍去病曾以“嫖姚校尉”一战成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杜甫的边塞诗写得独具特色,他的《前后出塞》共十四首。
本诗以一个刚刚入伍新兵的口吻,叙述了出征关塞的军营生活。
B.“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交代了入伍的时间、地点、出征的去向。
叙写了一个战士早上报到,晚上就要随队伍向边关开拔的经历。
C.“中天悬明月”至“壮士惨不骄”描写了一轮明月高悬的夜晚,军纪森严严明,将士们听到悲笳阵阵,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倍感寂寥。
D.全诗写景抒情层次井然,步步相生,有声有色。
故宋人刘辰翁赞云:“其时、其景、其情,真横槊间意,复欲一语似此,千古不得。
”2.这首诗,勾画出哪几个军旅生活的图景,请结合诗句简析。
(6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山东高考)出关①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注]①关,指居庸关。
②旆(pèi),旌旗。
3.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4.“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雨雪曲江总①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
历仕梁、陈、隋三朝。
②榆溪:指边塞。
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5.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6.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边塞诗手法及练习专题学生版
边塞诗手法及练习专题(一)意象题(江苏卷)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八声甘州辛弃疾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因念晁( cháo )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
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1.本词上阙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2.下阙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三).边塞诗手法题常见的表达技巧为衬托对比、虚实结合、借景抒情、象征、用典……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李益)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李颀)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高适)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王昌龄)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岑参)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的情;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2.对比: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王翰)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
如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3.虚实结合: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岑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边塞诗练习及答案(建议收藏)
边塞诗练习答案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
....文档交流(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答案:①早秋、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②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
③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
...文档交流补充: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 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
文档交流(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②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
.文档交流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出关①徐兰凭山储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二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
文档交流答:①更喜欢本诗.②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情作了铺垫。
③“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④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比较鉴赏,写出为什么)。
..。
文档交流(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
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答案版)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答案版)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一、边塞诗的概念边塞诗词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开始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宋年间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词流派。
二、边塞诗的意象:1、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2、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大漠、长城、黄沙、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芦管,《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三、边塞诗常见的表现手法:1、借景抒情:例如[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2、借事言志:例如[李益·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3、直抒胸臆:例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用典、对比、虚实结合??四、边塞诗的思想感情:1、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沈佺期·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3、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以及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4、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边塞诗鉴赏专题巩固练习
边塞诗鉴赏专题巩固练习青海长云暗雪山①,孤城遥望玉门关②。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③。
[注释]①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
雪山:指祁连山。
②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③楼兰:汉时西域诸国之一,故址在今新疆罗布泊附近。
[解说]《从军行》共七首,此第四首。
这首诗写将士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战斗到胜利的豪情壮志。
“孤城遥望玉门关”句是“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其实青海距玉门关遥远,是望不到的,此处只是想象之辞)。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句,雄健有力,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鉴赏练习]1、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析。
2、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①.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②,都护在燕然③.[注释]①属国:典属国的简称,秦汉时的官名,这里指代使臣,是王维的自称。
②萧关: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候骑(jì):骑马的侦察兵。
③都护:都护府的长官,这里指河西节度使.燕然: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解说]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五年(737)。
时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打败吐番,王维以监察御使奉使出塞宣慰,并为幕府官判。
诗中描绘了出塞时沿途所见景色,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尤其是颈联二句,历来为人所称诵,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鉴赏练习]1、颔联中的“征蓬"、“归雁”是指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2、请分析颈联中“大”“直”“长”“圆”四字的妙处。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①,欲饮琵琶马上催②。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①夜光杯:传说中白玉制成夜间泛光的酒杯。
②催:通嗺(cuī),劝酒。
[解说]王翰,生卒年不详.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原诗共三首,此为其一。
边塞环境荒寒,征戍生活艰苦,难得有那么一次欢聚的酒宴,怎么不令人兴奋。
诗中描写边地战士在欢快激越的琵琶声中,互相劝饮葡萄美酒的场面以及将生死置之度外而醉卧沙场的豪放、开朗的心态,具有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边塞诗专题训练
课堂自助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边塞景象?起何作用?(2)“风吹一夜满关山”指的是什么?此句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2.从军行七首(其一)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注: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
(1)这是一首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
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作铺垫。
那么,诗人选用了哪些意象,层层深入地刻画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的?(2)“无那金闺万里愁”,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情感,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这种手法,在抒发情感上起到怎样的作用?3.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诗歌重视炼字炼句,语言精练,富于表现力。
试结合诗的第三联作简要分析。
4.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1)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2)三、四两句写出了诗中这位将军怎样的形象特点?5.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③,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芦管:即芦笛。
(1)诗的前两句写景,分别是什么角度来写的?渲染了什么气氛?(2)分析诗中是怎样把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为一体的。
6.渔家傲北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注释】燕然未勒:燕然,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后汉书.窦宪传》载,窦宪出击匈奴,追北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里,刻石勒功”而还。
【解说】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塞诗鉴赏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①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③怨气候酷寒,④怨景色单调。
(二)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前两句是写景,所写景物的特点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景物特点: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
荒凉、辽阔、寒冷的沙漠景象。
内容特点:劝别友人,前路莫愁。
情感特点:旷达胸襟,豪迈情怀。
2、本诗所抒发的感情有什么特点,请略作分析。
表达:一、二句描绘了一幅荒凉寒冷的沙漠景象: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
三、四句写诗人劝别友人,前路莫愁,天下人都能成为你的朋友。
表现了一种旷达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三)出关①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
②旆(pèi),旌旗。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何特点?简要分析。
答:将“马前”、“马后”写成两个不同的世界,更是石破天惊的奇思妙笔。
在具体写法上,这一句也很有特色:“马后桃花”与“马前雪”,是对比;以马概人,则又有所省略。
写出了关外环境的险恶,将军的乐观。
(四)阅读卢纶的《塞下曲》,回答问题。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⑴“月黑”句在全诗的作用。
月黑,无光;雁飞高,无声。
渲染出夜晚的深沉寂静,为下文单于遁逃将士追击作铺垫。
⑵诗中能表现主题的形象是什么?
主题是表现边境战争艰苦,将士们威武的气概。
能表现这一主题的形象在最后一句,一支骑兵列队正要出征,刹那间,将士的弓刀上落满了大雪。
(五)读李益的两首边塞诗,回答问题。
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⑴两首诗都表达了思乡主题
⑵试分析“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诗句中的形象。
“碛里”“月中”使人倍感环境的悲凉,气氛的悲怆。
“三十万人一时回首”夸张手法写出典型的情景,显出笛声的哀怨,表现征人思乡的感情。
⑶“沙似雪”“月如霜”有什么表达效果?
两个比喻写出边塞的荒寒凄冷,描绘出触发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
(六)读王之涣的《凉州词》,回答问题。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
玉门关。
⑴诗中“怨”的内容是什么?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
⑵“何须”二字有什么意味?
“何须”有宽解婉劝之意。
虽然将士有思乡之怨,但也意识到戍边的责任重大,这二字使全诗基调悲中有壮,悲凉中有慷慨。
(七)比较阅读王昌龄《从军行》:
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请比较分析这两首诗在抒情上各有什么特色?在环境与心理描写上有又有什么不同?
(1)二诗在抒情上,“其一”曲笔抒情,虚写征人家乡的妻子的无奈而痛苦的思念之情;“其四”直接抒情,抒发戍边将士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
(2)二诗在环境和心理描写上都有悲凉意味,只是“其一”侧重写环境的凄凉孤独,通过写羌笛之音,从听觉方面抒发思乡之情,心理描写上采用虚写方式,以想象写情;“其四”侧重写边塞环境条件的艰苦,心理描写上采用实写方式,直接写戍边将士为国尽忠、慷慨悲壮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