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一词比较常见,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常常以此来判断、评价社会各种行为的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道德是人之成为人的标志之一。
何谓道德?道德是存在于一定社会,用来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道德的特征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自身的特征。
(一)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道德的社会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其一,在时间上,道德和人类社会共始终,与人类共存亡,贯彻于社会的各种形态。
其二,从空间上看,道德广泛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并广泛干涉着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
诚信是协调个人和他人关系的保证,诚信包含着诚实和守信两方面的意思,“诚”是“信”的内在思想基础,“信”是“诚”的外在表现,诚信要求在交往中,彼此应当抱着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相互理解、接纳和信任,重信用、守信义。
宽容是协调个人和他人关系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宽容就是心胸宽广,大度容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求同存异,相互包容。
互助是协调个人和他人关系的必然要求,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每一个人只有按照这些道德要求去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营造出和谐的人际氛围。
道德关系作为一种思想关系,它反映为道德活动、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等一系列道德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大多数社会活动,都能反映为这种道德现象。在“人所不知而已所独知”的情况下,依然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不违背任何道义要求,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规范行事,这是最完善的道德人格。(二)道德是富有个性的社会规范
任何一种社会规范既有与其他社会规范共性的一面,又有其个性的一面。
1.道德的内容和形式是丰富而多变的。
道德是一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
2.道德有其独特的发展演进规律。
(1)一方面,道德极富理想性和情感性,人们总是努力朝着“至善至美”的目标去提出新的道德主张和标准。
(2)另一方面,每个时代各阶级、各阶层或各利益集团的道德及其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总要根据其利益需要,吸取其他有益的元素加以继承和改进。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第二条中,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由此可见,道德之所以源自久远而活力不衰,和它能够“与时俱进”的更新发展是分不开的。
3.道德是个多层次多方面的规范体系。
4.道德的发展趋势具有趋同性。
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道德在约束上具有自律性
道德这种行为规范主要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其约束力不像法律那样依靠一种特殊的、外在的、具有高度的强制力来维护。道德主要是依靠人们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舆论的褒贬来约束的,体现着较强的自律性。道德的自律性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义务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道德意识,体现了人们道德意识的道德责任感。道德的自觉意识是通过人们对道德行为的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判断和自我选择来实现的。社会舆论对道德行为的褒贬,是通过诱导、评论、教育、示范等方式,深入影响人们的内心并使其转化为一种信念和信仰,形成了人们在行为上的自觉性。
三、道德的职能
高尚的道德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抑制腐败,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道德一般具有调节、教育和认识等职能。
(一)道德的调节职能
道德的调节职能是指道德具有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能力。调节职能是道德的最主要的职能,它通过各种方式来指导和纠正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话动,促使人们抑恶扬善,强化人们的道德责任感,调节和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使人们达到道德的高境界,以解决社会矛盾,缓解社会关系中的冲突,维持和稳定社会秩序。道德的调节职能并不是单独地、孤立地进行的,它与其他的社会调节职能,如法律、政治、宗教等是相互结合、相互影响的。
(二)道德的教育职能
道德的教育职能是指道德具有教育人们认识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尽的义务的能力。道德的教育职能通过传播道德观念、造成社会舆论、形成道德风尚、树立道德榜样、塑造理想人格等方式,培养人的道德信念,深刻地影响人们的道德行为,通过长期的教育,促使人们不断地修正自己的道德观念,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调整自己的道德行为,唤起人们的道德觉悟,培养人们道德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三)道德的认识职能
道德的认识职能是指道德具有教育人们正确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原则和规律的能力。道德为人们提供了善恶、美丑、是非的客观判断标准,并树立了行为模式和行为典范。人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认识、选择和掌握道德知识,通过反复实践,把客观的道德知识转变为个人的内心信念和良心,正确指导和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道德的调节职能、教育职能和认识职能各自的功能不同,但三者之间密切联系、有机统一。教育职能来自个人的外部教化,认识职能是个人自身的修养,调节职能是对具体心理和行为的指导和纠正。三者的共同目标是全面实现道德的社会作用。
四、道德的本质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道德是精神的产物。
客观唯心主义:把道德归结于“上帝”、“神”或“天”的意志。
旧唯物主义:认为道德是人性的自然表现,是人真实健康的本性,道德与物质利益有关,并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天”、“神”赋予的。
马克思主义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本质。
第一,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是道德关系的基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是在一定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有什么性质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性质的道德体系。所以,不同社会形态下的道德体系是不同的,没有万世不变的道德体系。
第二,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就是人们的利益关系问题,道德就是从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及社会利益关系方面,来反映和表达。
第三,社会经济关系变化决定着道德的变化。由于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当社会经济关系改变时,道德也随之而改变。
总之,道德的本质问题,实际上是道德与经济的关系问题。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它以特殊方式广泛反映和干预社会经济关系来调节个人与他人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