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110310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7f487e15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a.png)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一、本文概述《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是一篇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关于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断与治疗全面指导的医学文章。
本文概述部分将简要介绍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基本概念、流行病学特征、诊疗现状以及本指南的目的和重要性。
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发现的肿块,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炎症、囊肿、腺瘤或甲状腺癌等。
分化型甲状腺癌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其恶性程度相对较低,预后较好。
然而,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鉴别诊断的困难、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后管理等。
本指南旨在通过总结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一份全面、系统、实用的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了解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基本知识、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医生制定更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寿命。
本指南也希望能够促进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的规范化、标准化,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和临床合作。
二、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甲状腺疾病的家族史、既往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史、颈部放射线照射史等,有助于评估甲状腺结节的风险。
体格检查:通过触诊,了解甲状腺结节的大小、形状、质地、活动度、有无压痛等信息,同时评估颈部淋巴结情况。
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态,如TSH、FTFT4等。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检测有助于判断甲状腺结节是否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所致。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甲状腺结节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准确描述甲状腺结节的大小、边界、形态、回声特征等,还能评估颈部淋巴结情况。
对于疑似恶性的甲状腺结节,可行CT或MRI检查,进一步了解结节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有无远处转移。
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1effcf9ed1f34693daef3e40.png)
《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解读∙发布日期:2012-06-28∙出处:∙作者: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甲状腺颈部肿瘤科高明郑向前魏松锋∙对应指南: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2010-10-01 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由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甲状腺癌学组编写的《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已于2011年正式发布。
回想起来,本指南从构思到开始着手撰写,再到与国内同行专家磋商及修订,到最终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上发表,已历经了近两年的时间。
这期间既有踌躇,又有争论,既有支持和拥护,又有困难和阻碍。
但无论是褒是贬,是推是拦,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在甲状腺癌诊治规范方面的不足及欠缺,同时也显示出国内同行对我国甲状腺癌诊治事业的高度重视及不懈努力。
因此,我们认为,适时地推出国人自己的甲状腺癌诊治指南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当初制定该指南的宗旨也是以此作为先导,听取广大同行的意见,并不断完善,以利于将来《指南》的定期修订,从而不辱我们的共同使命。
我们也相信,该指南的发表对促进我国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诊治水平,规范其治疗原则和方法都有重大的意义。
(《指南》成员名单:高明、吴毅、陈建超、葛正津、李树业、徐震纲、李晓明、高力、王可敬、赵代伟)编写说明近年来DTC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临床诊治例数不断增加,客观上需要更为规范的诊治流程和诊疗指南,以减少在不同级别、不同地区的医院中可能出现的治疗不足、不规范以及过度治疗的现象,而这一需求在国内表现得更为明显。
有关甲状腺癌诊治历来争论颇多,其中既有DTC特殊临床生物学特性因素,又有不同学科和地域对其理解存在差异的影响。
在循证医学基础上科学编写指南并加以规范的难度虽大,但始终备受关注。
由于我国缺乏关于DTC的多中心、大规模临床回顾性研究资料,更没有大规模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我们选择的《指南》专家组由涵盖华北、华南、华东、华西地区10余家肿瘤专科医院和综合性医院的专家组成。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706d22ca33d4b14e852468fb.png)
C
B B
2_4对部分临床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Nla)的DTC患者,行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2—5
C
A
舶6
7
8
C
A
F A
厶}L 9
0●2
3
1清甲治疗前低碘饮食(<50斗g/d)至少1~2周,避免应用含碘造影31J和药物(如胺碘酮等) I清甲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辐射安全防护指导
I
A●B
B
4 5
A A
1-2 1_3
14不建议也不反对在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评估巾使用fn:L清降钙素(Ct)检测
1-5
F●A
C
1_6超声检查可协助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能力与超声医师的临床经验相关
1_7
1—8
A
E A B
1_9
l—10
1.1l
C
2 3
C
B
4 5 6
B A
F
¨H¨¨¨¨ 7 ¨8
E
A
万方数据
782
女性I)r11c患者在”1 I治疗后6~12个月内避免妊娠
C
B
5 6
7 8
DTC患者术后应及时给予TSH抑制治疗 DTC术后‘FSH抑制治疗首选L—L 15服制剂 基于DTC患者的肿瘤复发危险度和TSH抑制治疗的副作JL}j风险,设直DTC患者术后TSH抑制治疗的个体化目标 TSH抑制治疗的L—T。剂量需根据TSH抑制闩标调整.存在个体差异 L—L的起始剂量阕患者年龄和伴发疾病情况而异。L—T。应“{清晨空腹顿服
刘志民
廖二元
田嘉禾
张德恒
超
母义明
光
屈婉莹
严
童南伟 张永学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3c2d7919f18583d049645927.png)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细胞在局部异常生长所引起的散在病变[1]。
虽能触及、但在超声检查中未能证实的“结节”,不能诊断为甲状腺结节。
体检未能触及、而在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的结节称作“甲状腺意外结节”[2]。
问题4. 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表现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临床症状。
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由于结节压迫周围组织,出现声音嘶哑、压气感、呼吸/吞咽困难等压迫症状。
下述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是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4]:①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②全身放射治疗史;③有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DTC)、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ncer, MTC)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如Cowden 综合征、Carney综合征、Werner 综合征和Gardner综合征等)的既往史或家族史;④男性;⑤结节生长迅速;⑥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音困难,并可排除声带病变(炎症、息肉等);⑦伴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⑧结节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⑨伴颈部淋巴结病理性肿大。
问题5. 甲状腺结节的实验室检查所有甲状腺结节患者均应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
研究显示,甲状腺结节患者如伴有TSH水平低于正常,其结节为恶性的比例低于伴有TSH水平正常或升高者[5,6]。
问题6.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结节评估中的作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查是评估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方法[10]。
对触诊怀疑,或是在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或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检查中提示的“甲状腺结节”,均应行颈部超声检查。
颈部超声可证实“甲状腺结节”是否真正存在,确定甲状腺结节的大小、数量、位置、质地(实性或囊性)、形状、边界、包膜、钙化、血供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情况,同时评估颈部区域有无淋巴结和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和结构特点。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fa9adcc33d4b14e8524683a.png)
• 评估颈部区域有无淋巴结和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和结 构特点
触诊与甲状腺超声检查比较
通常可触及的甲状腺结节直径大于1cm;
超声检查可发现小至2mm结节 在体检时未触及结节者,50%超声检查可 发现结节 体检发现的孤立性结节中,50%超声检查 为多发性结节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结节评估中的 作用
• 某些超声征象有助于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鉴别 • 通过超声检查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能 力与超声医师的临床经验相关 • 近年来,弹性超声和甲状腺超声造影技术 在评估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其 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问题3. 甲状腺结节的评估要点
• 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处理不同 • 对患者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的影 响和涉及的医疗花费也有显著差异。 • 甲状腺结节评估的要点是良恶性鉴别。
推荐1-1:
• 甲状腺结节的评估要点是 良恶性鉴别 (推荐级别A)
问题4. 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表现
病因及分类
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肿瘤性结节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囊肿
炎症性结节
问题1. 甲状腺结节的定义
•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细 胞在局部异常生长所引起 的散在病变 • 虽能触及、但在超声检查 中未能证实的“结节”, 不能诊断为甲状腺结节 • 体检未能触及、而在影像 学检查偶然发现的结节称 作“甲状腺意外结节”
•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临床症状。
• 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可出现相应的临 床表现。 • 部分患者由于结节压迫周围组织,出现压 迫症状
• 声音嘶哑、压气感、呼吸/吞咽困难等。
下述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是
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
• ①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 • ②全身放射治疗史; • ③有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甲状腺髓样癌(MTC)或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 肉病、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的既往史或家族史; • ④男性; • ⑤结节生长迅速; • ⑥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音困难,并可排除声带病变; • ⑦伴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 • ⑧结节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 • ⑨伴颈部淋巴结病理性肿大。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3590286427d3240c8447efe2.png)
・临床指南・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 2006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T A)制定了新的关于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疗指南,简介如下。
1 甲状腺结节发现患者有甲状腺结节后,应收集其完整病史并对甲状腺及邻近的颈部淋巴结做详细检查。
超声检查可将其与周围的甲状腺组织区分开,骨髓移植接受头颈部或全身放射线照射史、一级亲属甲状腺癌家族史、肿块快速生长和声嘶等病史均预示结节为恶性;声带麻痹、结节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并与周围组织相对固定等也提示结节可能为恶性。
通常来讲,仅需对直径>1c m的结节进行评估,因为这些结节可能恶变。
当超声检查结果可疑,或患者有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有甲状腺癌阳性家族史时,也应对直径<1c m 的结节进行评估。
对直径>1c m的应检查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
如TSH低下,则应行放射线核素甲状腺扫描,以确定结节为功能性结节、等功能结节(“温结节”)或无功能结节。
功能性结节极少为恶性,因此无需对这类结节做细胞学评估。
如血清TSH未被抑制,应行诊断性甲状腺超声检查,有助于明确:是否确实存在与可触及病变相吻合的结节,结节的囊性部分是否>50%,结节是否位于甲状腺后侧等问题。
后两种情况会降低细针抽吸活检(F NA)的精确度。
即使TSH 升高,也建议行F NA,因为正常甲状腺组织与桥本甲状腺炎累及组织中结节的恶变率相似。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在多数甲状腺疾病时均会升高,这项指标对甲状腺癌既不敏感,也不特异。
血清降钙素是一项有意义的指标,常规检测血清降钙素可早期检出甲状腺旁细胞增生和甲状腺髓样癌,在未经刺激的情况下,血清降钙素>100pg/m l,则提示可能存在甲状腺髓样癌。
F NA是评估甲状腺结节最精确且效价比较高的方法。
传统上,F NA活检结果可分为:无法确诊、恶性、不确定(或可疑新生物)和良性。
无法确诊是指活检结果不符合现有特定诊断标准,此时需在超声引导下再行活组织检查。
2023年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
![2023年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https://img.taocdn.com/s3/m/6a76b235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d.png)
性可能性(TI-RADS分级)。甲状腺结节通过用手触诊的检出率为3%~7%,高分辨率超声的检出率可 高达20% ~76%。其中,8%~16%的甲状腺结节为恶性,即甲状腺癌。对于超声检查发现的<5mm甲状 腺结节,绝大部分不需要干预,不需要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FNAB),目前存在过度诊断、过度 治疗的可能。
等质量证据)
甲状年来,弹性超声在评估甲状腺结节中应用日益增多。 • 弹性成像分为应变力弹性成像和剪切波弹性成像,主要用于评估组织的硬
度,恶性结节倾向于质硬,良性结节倾向于质软,是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 别的补充手段。
超声引导下的FNAB和粗针活检(CNB)
02
甲状腺结节诊治指南
甲状腺结节的评估与筛查
• ➤推荐1:评估甲状腺结节的 最主要目的是鉴别其良恶性。
(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甲状腺结节的评估与筛查
• 恶性肿瘤筛查的三项原则: • (1) 明确证实患者处于癌症危险, • (2) 证实通过筛查可以发现早期癌症, • (3) 早期诊断可以改善癌症的预后,即减
甲状腺结节的实验室检查
• ➤推荐3:甲状腺结节患者应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 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 ➤推荐4:术前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不能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
(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 ➤推荐5:怀疑甲状腺髓样癌(MTC)时测定血清降钙素。(弱推荐,低质量证
• (3)过度治疗:高频彩超发现的甲状腺结节,尤其是有恶性倾向的甲状腺结节,很多病人担心,甲状
腺癌会出现转移,影响治疗效果,甚至<5mm的结节就进行穿刺活检,紧接着进行手术或者消融治疗,原 本可以进行密切观察的甲状腺结节,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或手术,实际是浪费医疗资源,让病人承担经济 损失和身体伤害,有过度治疗嫌疑。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解读PPT课件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30175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6.png)
对于可疑恶性结节,进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获取病理诊断结果,明确结节性质。
03
治疗方案选择与实施
手术切除范围及术式选择依据
切除范围
根据甲状腺结节的大小、位置、良恶性等因素,选择甲状腺部分切除、甲状腺全切除或 近全切除等术式。
术式选择依据
对于良性结节,一般选择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对于恶性结节,则需根据肿瘤分期、淋巴 结转移情况等因素,选择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
医生应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患 者的需求和疑虑,为患者提供更 加详细、个性化的诊疗建议,增 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和治疗依
从性。
倡导患者参与决策
医生应鼓励患者参与诊疗决策, 让患者了解不同治疗方案的优缺 点和风险,与患者共同制定最合 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满意
度和治疗效果。
THANKS
强调多学科协作
指南强调了多学科协作在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中的重要性,包括内分泌科、外科、放射科、核医学科等 多个学科的共同参与。
推广新技术应用
指南积极推广新技术在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中的应用,如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分子 诊断等,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个性化。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调整策略
根据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年龄、合并症等因 素,调整药物剂量,使TSH水平维持在正常 范围内。同时,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并发症预防
术前充分评估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 式和切除范围;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处理措施
对于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需及时采取 相应治疗措施,如止血、抗感染治疗等;对 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并发症,需补充钙剂 和维生素D等进行治疗。同时,需加强患者
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规范
![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983252aed630b1c59eeb56a.png)
分化型甲状腺癌(乳头状和滤泡状)诊疗规范【诊断标准】1.甲状腺疾病史:地方性甲状腺肿非流行地区的儿童甲状腺结节,成年男性甲状腺内的单发结节,多年存在的结节短期内迅速增大,儿童颈部放射治疗史。
2.甲状腺超声示低回声结节,边界欠清,回声不均匀,内部血流信号丰富,尤其是含有沙粒样钙化。
3.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或者超声引导下穿刺,病理是分化型甲状腺癌4.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Tg),其水平明显提高。
全甲状腺切除术后,Tg>10ug/L,高度怀疑癌的复发或者转移。
血清降钙素升高,可协助诊断髓样癌。
【鉴别诊断】1.亚急性甲状腺炎(De Quervain)2.慢性淋巴细胞系甲状腺炎(Hashimoto disease)3.甲状腺乳头状囊性腺瘤【病情评估】临床分期1期.任何TN,M0(44岁及以下) T1NOMO(45岁以上)II期.任何TN,M1(44岁及以下)T2-3NOMO(45岁以上) III期, T4NOMO,任何TN1M0(45岁以上) IV期任何TN,M, (45岁以上)结合甲状腺增强CT,纤维喉镜,酌情配合PET-CT,食管镜等检查以准确评估。
【治疗要点】手术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基本治疗方法,并辅助应用核素,甲状腺激素及外照射治疗。
1.手术治疗包括甲状腺本身的手术,以及颈淋巴结清扫术低危组病人:腺叶加峡部切除高危组病人:患侧腺叶,对侧近全切除或者全切除2.颈淋巴结清扫:不主张做颈部淋巴结预防清扫淋巴结阴性,考虑至少行中央区淋巴清扫术(VI区)VI区有阳性淋巴结增加做颈侧部淋巴清扫(II-IV区)II-IV区阳性淋巴结增加做V区清扫(注意分离并保留副神经,颈内静脉和胸锁乳突肌,考虑保留颈部感觉神经)病期较晚,颈淋巴结受侵范围广泛,行传统颈淋巴结清扫术。
3.内分泌治疗甲状腺癌做次全或者全切除应终身服用甲状腺素片,以预防甲状腺功能减退及抑制TSH。
低危患者TSH: 0,1-0,5mU/L,高危患者TSH:<0,1mU/L为宜。
甲状腺结节及分化型甲状腺
![甲状腺结节及分化型甲状腺](https://img.taocdn.com/s3/m/31aa4c1df78a6529647d5362.png)
131I主要用于治疗有自主摄取功能并伴有甲亢的良性甲状
TSH控制于正常范围下限,即0.4~0.6 mU/L
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评估和处理流程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
• PTC • FTC • Huerthle细胞肿瘤 • 嗜酸性细胞肿瘤
DTC预后
• 大部分DTC进展缓慢,近似良性病程,10 年生存率很高 • 但某些组织学亚型预后差
DTC的辅助性外照射治疗
• ①以局部姑息治疗为目的; • ②有肉眼可见的残留肿瘤,无法手术或131I 治疗; • ③疼痛性骨转移; • ④位于关键部位、无法手术或131 I治疗(如 脊椎转移、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某些纵隔 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骨盆转移等)
DTC的化疗
• 化学治疗仪作为姑息治疗或其他手段无效 后的尝试治疗。 • 多柔比星(阿霉素)是唯一经美国FDA批准用 于转移性甲状腺癌的药物
• 手术切除 • 131I治疗(病灶可以摄碘者) • 外放射治疗 • TSH抑制治疗情况下观察(肿瘤无进展或进展较慢。 并且无症状、无重要区域如中枢神经系统等受累 • 者)、 • 化学治疗和新型靶向药物治疗(疾病迅速进展的难 治性DTC患者)
DTC的临床处理流程
FNAB的价值
• 直径>1 CM的甲状腺结节,均可考虑FNAB 检查。 • 下述情况下,FNAB不作为常规: ①经甲状腺核素显像证实为有自主摄取功 能的“热结节” ②超声提示为纯囊性的结节: ③根据超声影像已高度怀疑为恶性的结节。
FNAB不能区分甲状随访
• 甲状腺良性结节,可每隔6~12个月进行随 访。 • 对暂未接受治疗的可疑恶性或恶性结节, 随访问隔可缩短。 • 每次随访必须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并复查颈部超声。
DTC的靶向药物治疗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PPT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PPT](https://img.taocdn.com/s3/m/fb1654ff83d049649b665884.png)
不建议也不反对在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评估中使用血清降钙 素(Ct)检测。
I
所有甲状腺结节患者均应行颈部超声检查。
A
超声检查可协助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能力与超声 医师的临床经验相关。
C
直径>1cm且伴有血清TSH降低的甲状腺结节,应行甲状腺131I 或99mTc核素显像,判断结节是否有自主摄取功能。
《甲状腺结节和 分化型甲状腺癌
诊治指南》
• 指南概况
• 4 个学会
• 蓝本
– 2009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TA)《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 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 参考
– 2010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甲状腺癌诊治和 随访指南》
– 2010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意大利临床 内分泌医师协会(AME)/欧洲甲状腺学会(ETA)《甲 状腺结节诊治指南》
– 儿童的恶性结节通常为多病灶,且伴有淋巴结转移、 甚至远处转移的几率更高。因此,较大 比例的DTC患 儿治疗上宜选择全或近全甲状腺切除术、术后进行 131I治疗。
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评估和处理流程
二、分化型甲状腺癌(DTC)
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高最快的实体癌
美国1989 年~2009年 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长4.99倍
A
良性甲状腺结节术后,不建议用TSH抑制治疗来预防结节再发。 E
不建议常规使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包括TSH抑 制治疗、131I治疗、超声引导下经皮无水酒精注射(PEI)、经 E 皮激光消融术(PLA)和射频消融(RFA)。
131I主要用于治疗具有自主摄取功能并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的良性甲状腺结节。妊娠和哺乳期禁忌131I治疗。
A
131I治疗后,约10%的患者于5年内发生甲减,随时间延长甲减发生率逐渐增加。 建议治疗后每年至少检测一次甲状腺功能。
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0f581df76eeaeaad1f33011.png)
切缘阴性 无对侧肿物或结 节 直径<1 cm
直径 1~4cm 且无 高危因素
观察
考虑左甲状腺素 钠抑制 TSH 治疗
此类病人如果术前仅做肿块挖 除术需至少加做腺叶及峡叶切 除术和中央区淋巴清扫术(VI 区)
注:3)高细胞型、柱状细胞型、弥漫硬化型、岛状细胞或分化程度低的变型
· 909 ·
参见术后评价 参见监测与维持
注:5)甲状腺全切除术后测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更有意义
摄取不足 完全摄取
外照射 (RT)
参见监测与 维持
RAI
处理后放射性 碘影像学检查
考虑左甲 状腺素钠 抑 制 TSH 治疗
术后治疗
甲状腺切除术 后 4~6 周,颈部 无残留病灶
采用足够的 TSH 刺 激(甲 状 腺 素 撤除 3~4 周或重 组 人 TSH)后 行 全身放射性碘 影像学检查或 有放射性碘治 疗的临床指征
甲状腺切除术后评价
颈部无肉眼 残留病灶
TSH+甲状腺球蛋白+抗甲
状腺球蛋白抗体检测5) (术后4~6周)
有 放 射 性 碘 治 疗(RAI) 临床指征,考虑放射性碘 清甲治疗
无 RAI 临床指征,不考 虑放射性碘治疗
参见术后治疗
颈部有肉眼 残留病灶
可切除
若可能 则切除
不可切除
无病灶残留
仍有病灶残留
TSH+甲状腺球蛋白+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检测(术后 4~6 周) 全身放射性碘影像 学检查
甲状腺球蛋白<1μg/L 且抗甲状腺球蛋白和 放射性碘影像学检查 阴性
怀疑 6)或证实甲 状腺床摄取
怀疑 6)或证实放射性 碘摄取的残留肿瘤
无须 RAI 治疗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解读PPT课件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73569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d.png)
04
鉴别诊断与风险评估方法论述
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鉴别要点
01
02
03
临床表现
良性结节一般生长缓慢, 无明显症状;恶性结节可 能生长迅速,伴有声音嘶 哑、吞咽困难等症状。
影像学检查
良性结节通常边界清晰, 形态规则;恶性结节可能 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 伴有钙化等征象。
超声检查技术
包括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 声造影等,可清晰显示甲状腺结节的 形态、边界、回声、血流等特征。
适应证
适用于所有疑似甲状腺结节的患者, 可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CT和MRI在评估中价值
CT检查
可显示甲状腺结节的钙化、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对于评估 结节性质有重要价值。
细针穿刺活检
通过细针穿刺获取结节组 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 明确结节的良恶性。
分化型甲状腺癌风险评估模型介绍
临床病理因素
包括肿瘤大小、侵犯范围、淋巴 结转移情况等,用于评估肿瘤的
恶性程度和预后。
分子标志物
如BRAF基因突变、TERT启动子突 变等,可以辅助诊断分化型甲状腺 癌,并预测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
分化型甲状腺癌特点
分化良好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起源于甲状 腺滤泡上皮细胞,主要包括乳头状癌 和滤泡状癌,具有相对较好的分化程 度。
生长缓慢
淋巴结转移常见
DTC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尤其是颈部 淋巴结转移,但远处转移相对较少见 。
DTC通常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早期 症状不明显,因此许多患者在确诊时 已进入中晚期。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 发展,未来有望发现更多与甲状腺结 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相关的分子标志 物和靶点。
中国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中国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诊治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533e3226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7.png)
中国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诊治指南(外科部分)3-2 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治疗3-2-1 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手术适应证下述情况下,可考虑实施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①出现与结节相关的压迫症状,如呼吸道、消化道、神经压迫症状等;②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内科治疗无效者;③肿物位于胸骨后或纵膈内;④结节进行性生长,临床考虑有癌变倾向或合并甲状腺癌高危因素;观察一年以上体积增大50%⑤因外观或思想顾虑过重影响正常生活而强烈要求手术者可作为手术相对适应症。
推荐:良性甲状腺结节符合以上适应证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3-2-2 病理确定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术式在彻底切除甲状腺结节的同时尽量保留正常甲状腺组织,根据结节的数量、分布、是否合并甲状腺肿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可依次考虑采用甲状腺肿物切除、部分切除、腺叶切除、次全切除、近全切、全切除术式。
常规保留术侧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定义: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指仅切除甲状腺内肿物,而保留其余正常甲状腺组织的术式;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指切除包括肿物及周围部分腺体,而保留剩余正常腺体的切除手术;甲状腺腺叶切除仅切除病变一侧腺叶,而保留对侧腺体及峡部甲状腺组织;甲状腺次全切除即切除大部分甲状腺组织,只保留>1g的甲状腺组织或后被膜;甲状腺近全切除即切除几乎所有甲状腺组织,只保留喉返神经入口处<1g的组织;全甲状腺切除即切除所有甲状腺组织,无甲状腺组织残存。
全/近全甲状腺切除此术式应慎重使用,建议仅限于甲状腺双侧弥漫性病变、术中难以保留正常甲状腺组织且术者具备甲状旁腺、喉返神经保留手术技巧。
内镜甲状腺手术因其拥有良好的美容效果,可作为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手段之一。
应慎重选择手术适应症,常用的内镜甲状腺手术径路有:胸骨切迹上径路、锁骨下径路、前胸壁径路、腋窝径路及其它径路。
但目前内镜甲状腺手术在美观和手术微创性上尚不能达到完美的平衡,建议优先选择micotin手术等手术创伤小的径路。
3-2-3 术后处理手术治疗后,应观察手术并发症(如出血、、呼吸困难、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等)的发生情况。
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比较
![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2278b70a0508763230121296.png)
%
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为18.6%
甲 状 腺 结 节 发 病 率 ( )
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研究:中国10城市15,181例社区居民(≥20岁)接受调查。 10城市甲状腺结节总发病率为18.6%(单发结节11.6%,多发结节7%)。 滕卫平. 2010年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内分泌学学术会议大会报告.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检出率为20%~76% • 超声检出率为20%~76% • 触诊检出率为3%~7%
增长包括各种族、年龄、性别、分期
美国1989-2012年每年新发病例数 资料来源:A
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上升惊人!
公认的甲状腺癌患病危险因素
• 外源性 • 幼年时期射线接触史 • 碘过量(绝经后女性,乳头状癌,日本资料) • 碘缺乏(未分化癌,印度资料) • 内源性 • 甲状腺肿、甲状腺结节个人史 • 甲状腺癌家族史 • 甲状腺相关遗传性疾病,如2等
征的既往史或家族史; 结节特点:生长迅速、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 相关症状:持续性声音嘶哑、发音困难、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 其他:男性、颈部淋巴结病理性肿大。
实验室检查
• 所有甲状腺结节患者均应检测血清水平 • 水平低于正常,恶性的比例低于水平正常或升高者。 • 甲状腺球蛋白()是甲状腺产生的特异性蛋白。包括(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肿、甲状腺组织炎症或损伤、甲亢等多种甲
对策
欧美各国非常重视制定甲状腺癌,尤其是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规范,包括 美国甲状腺学会()、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欧洲肿瘤学会()等相 关学术组织定期更新临床指南。
国内也逐渐开始重视甲状腺疾病的规范化治疗。
4个学会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普通外科学分会 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我国新旧版《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外科视角的比较
![我国新旧版《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外科视角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10b3cb34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d.png)
我国新旧版《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外科视角的比较
杨婷婷;苏艳军;程若川
【期刊名称】《肿瘤防治研究》
【年(卷),期】2024(51)1
【摘要】我国2023年发布的《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是在第一版(2012年版)的基础上由7个国家级学会、近百位内分泌科、甲状腺外科、肿瘤科、核医学科、超声医学科和病理科专家历时一年联合修订。
新版《指南》仍分为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两大部分,采用提出临床问题、进行解释、给
出推荐意见的撰写模式,共给出了117条推荐意见。
本文从外科视角比较新版和旧
版《指南》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等重点内容差异,并浅谈一些理解和体会。
【总页数】6页(P16-21)
【作者】杨婷婷;苏艳军;程若川
【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6.1
【相关文献】
1.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的鉴别和最新诊疗方案——中国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解读
2.《2015美国甲状腺学会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
治指南》外科治疗更新解读3.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解读: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新进展4.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解读:外科部分5.《2015美国甲状腺学会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外科治疗更新解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PPT课件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49d55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b.png)
家属参与支持体系建设
家属心理支持
关注家属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家属应对 患者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家属参与护理
指导家属参与患者的护理工作,如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照料、提 供情感支持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家属健康教育
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让他们了解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基 本知识、治疗方法及预后等,以便更好地支持和照顾患者。
06
患者教育与随访管理
提高患者对疾病认识程度
疾病知识普及
用药指导
向患者详细解释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 甲状腺癌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 状、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预后等。
向患者说明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指导 患者正确用药,包括药物的种类、剂 量、用法及可能的不良反应等。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教育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 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等 ,以降低疾病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放射性皮肤损伤
指导患者做好皮肤护理, 避免刺激性物质接触皮肤 ,如出现皮肤损伤,及时 给予对症治疗。
心理干预和营养支持策略
心理干预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 问题,及时进行心理评估和干预,提供 心理支持和辅导。
VS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保证充足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 促进身体恢复。同时,对于吞咽困难或食 欲不振的患者,可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 持。
THANKS。
高危因素
年龄、性别、放射线暴露史、家族遗传等因素可能增加恶变风险。
良恶性鉴别要点及评估方法
01
02
03
04
临床表现
恶性结节可能伴有声音嘶哑、 吞咽困难等症状,良性结节症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5b93a149a8956bec0975e373.png)
美国甲状腺协会制定的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导读]美国甲状腺协会制定的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内容预览:背景:甲状腺结节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分化型甲状腺癌也越来越普遍。
美国甲状腺协会制定的有关这两种病的临床指南于2006年发表后,大量的最新证据的出现促使了该指导方案的修改。
方法:修订美国甲状腺协会制定的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内容预览:背景:甲状腺结节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分化型甲状腺癌也越来越普遍。
美国甲状腺协会制定的有关这两种病的临床指南于2006年发表后,大量的最新证据的出现促使了该指导方案的修改。
方法:修订小组评审了截止于2008年12月的相关文献,并按照主题、论证强度(依照USPSTF应用的修订方案)进行分类。
结果:甲状腺结节治疗方案的修订版包括初始评估、需做细针穿刺抽吸活检的临床和超声标准、抽吸活检的结果判读以及良性结节的治疗方面的建议。
甲状腺癌初始治疗的建议包括最佳手术方案、放射碘消融残余以及应用左甲状腺素的抑制性治疗。
有关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长期治疗方案的建议包括应用超声和血清Tg监测肿瘤的复发以及对肿瘤复发和转移性肿瘤的治疗方案。
结论:作为美国甲状腺协会的独立工作小组,我们制订了有据可依的治疗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临床方案。
我们认为这是目前治疗这两种疾病的最佳方案。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临床常见病。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生活在非缺碘地区的人群中,有约5%的女性和1%的男性罹患可触及的甲状腺结节(1,2)。
相反,高分辨率超声检查(US)在随机选择人群尤其妇女和老年人中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高达19-67%(3)。
甲状腺结节检测的重要性在于排除甲状腺癌,因为其中5-15%的结节是甲状腺癌,后者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放射性物质暴露史、家族史等有关(4,5)。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癌,它们占所有甲状腺癌的绝大部分(90%)(6)。
2009年,美国大约有37200例新诊断的甲状腺癌病人(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甲状腺结节是一种临床常见病。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生活在非缺碘地区的人群中,有5%的女性和1%的男性有可触及的甲状腺结节。
1996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TA)发布了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治疗指南,在过去的十年间,又有很多有关诊断和治疗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最新证据不断涌现。
为此,ATA指定工作组,重新斟酌了当前这两种疾病的临床诊疗策略,并按循证医学原则制定了新版临床指南。
一、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可触及的甲状腺内孤立病变,超声检查可将其与周围的甲状腺组织区分开。
有些可触及病变并没有相应的影像学异常,而另一些不可触及的甲状腺结节则很容易在超声或其他可显示解剖结构的影像学分析中被发现。
不可触及的结节与相同大小的可触及结节的恶性概率相同。
通常来讲,仅需对直径>1 cm的结节进行评估,因为这些结节可能恶变。
当超声检查结果可疑,或患者有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有甲状腺癌阳性家族史时,也应对直径<1 cm的结节进行评估。
发现患者有甲状腺结节后,应收集其完整病史并对甲状腺及邻近的颈部淋巴结做详细检查(图 1)。
一些相关病史,如因骨髓移植接受头颈部或全身放射线照射史、一级亲属甲状腺癌家族史、肿块快速生长和声嘶等病史均预示结节为恶性。
声带麻痹、结节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并与周围组织相对固定等检查结果也提示结节可能为恶性。
当甲状腺结节的直径>1 cm时,应检查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
如TSH低下,则应行放射线核素甲状腺扫描,以确定结节为功能性结节、等功能结节(“温结节”)或无功能结节。
功能性结节极少为恶性,因此,无需对这类结节作细胞学评估。
如血清TSH未被抑制,应行诊断性甲状腺超声检查,该检查有助于明确:是否确实存在与可触及病变相吻合的结节,结节的囊性部分是否>50%,结节是否位于甲状腺后侧等问题。
后两种情况会降低细针抽吸活检(FNA)的精确度。
即便TSH升高,也建议行FNA,因为正常甲状腺组织与桥本甲状腺炎累及组织中结节的恶变率相似。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在多数甲状腺疾病时均会升高,这项指标对甲状腺癌既不敏感,也不特异。
血清降钙素是一项有意义的指标,常规检测血清降钙素可早期检出甲状腺旁细胞增生和甲状腺髓样癌,从而改善这类患者的总体生存率。
在未经刺激的情况下,血清降钙素>100 pg/ml,则提示可能存在甲状腺髓样癌。
FNA是评估甲状腺结节最精确且效价比最高的方法。
传统上,FNA活检结果可分为4类:无法确诊、恶性、不确定(或可疑新生物)和良性。
无法确诊是指活检结果不符合现有特定诊断标准,此时需在超声引导下再行活检。
一些在反复活检过程中始终无法根据细胞学检查结果确诊的囊性结节很可能在手术时被确诊为恶性。
甲状腺多发性结节的恶性危险与孤立结节相同。
应行超声检查确定多发性结节的形态,如仅对“优势”结节或最大的结节做针吸活检,则可能漏诊甲状腺癌。
如超声显示固体结节有微钙化、低回声和结节间丰富的血供,则提示该结节可能为恶性。
即便甲状腺结节被诊断为良性,也需对患者进行随访,因为FNA的假阴性率可达5%,这部分患者虽少,但不可忽视。
良性结节的直径会越来越小,而恶性结节则会增大,尽管增大的速度很慢。
结节生长本身不是恶性病变的指征,但这是再行活组织检查的适应证。
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初期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根本治疗目的为:1. 切除肿瘤原发灶、扩散至甲状腺包膜外的病变组织及受累颈部淋巴结。
2. 降低与治疗和疾病相关的致残率。
3. 对肿瘤进行精确分期。
4. 便于在术后适当时机行131I放疗。
5. 便于医师在术后长期精确监控疾病的复发情况。
6. 有利于将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危险控制在最低。
经标准病理学检查可知,有20%~50%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特别是乳头状癌)患者有颈部淋巴结受累,即便原发肿瘤很小或局限在甲状腺内也会发生这种情况。
术后超声检查可在20%~31%的患者中检出颈部可疑淋巴结,手术方案也会因此而改变。
对肿瘤进行精确分期对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均至关重要,然而,与其他肿瘤不同,存在转移灶并不意味着不能切除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原发灶。
转移灶对131I放疗敏感,因此,即便存在转移灶,也应在初期治疗时切除甲状腺原发肿瘤灶及其周边可能被累及的组织。
甲状腺癌的手术选择包括甲状腺叶切除术、近全甲状腺切除术[切除大部分可见的甲状腺组织,仅保留少量附着在喉返神经进入环甲肌部位周围的组织(约1 g)]和甲状腺全切术(切除所有可见的甲状腺组织)。
保留病变侧后部甲状腺组织(>1 g)的次全切除术不适于治疗甲状腺癌。
如有下列情况,建议行甲状腺近全或全切除术:①肿瘤直径>1 cm;②肿瘤对侧存在甲状腺结节;③有局部或远端转移;④患者有头颈部放疗史;⑤患者一级亲属有分化型甲状腺癌病史。
年龄较大(>45岁)的患者复发率较高,建议也采用上述术式。
有20%~9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在被确诊时即有局部淋巴结转移,其他型肿瘤患者的转移率则较低。
行双侧中央(Ⅵ区)淋巴结清扫术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并降低淋巴结复发率。
因无法确诊而切除甲状腺叶或行非诊断性活检后被确诊为恶性病变时,应行甲状腺全切术。
对甲状腺多发癌患者应行甲状腺全切术,以确保完整切除病灶,并为131I放疗做好准备。
三、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国际抗癌联合会(UICC)TNM分期甲状腺癌的术后分期可用于:①确定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个体预后;②指导术后辅助治疗,包括131I放疗和TSH抑制治疗,以减少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③确定随访的时间和频率,对高危患者进行更密集的随访;④有助于患者与其医师更好地交流。
AJCC/UICC基于TNM参数的分类系统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肿瘤,也包括甲状腺癌,因为其为描述肿瘤范围提供了有效便捷的方法(表 1)。
这种分类方案同时考虑了许多可预测转归的因素,最有意义的预测因素即为存在远处转移、患者年龄和肿瘤范围。
表 1.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TNM分期系统定义T1 肿瘤直径≤2 cmT2 原发肿瘤直径为24 cmT3 原发肿瘤直径>4 cm,肿瘤局限在甲状腺内或有少量延伸至甲状腺外T4a 肿瘤蔓延至甲状腺包膜以外,并侵犯皮下软组织、喉、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T4b 肿瘤侵犯椎前筋膜或包裹颈动脉或纵隔血管TX 原发肿瘤大小未知,但未延伸至甲状腺外N0 无淋巴结转移N1a 肿瘤转移至VI 区[气管前、气管旁和喉前(Delphian)淋巴结]N1b 肿瘤转移至单侧、双侧、对侧颈部或上纵隔淋巴结NX 术中未评估淋巴结M0 无远处转移灶M1 有远处转移灶MX 未评估远处转移灶分期患者年龄<45岁患者年龄≥45岁Ⅰ期任何T、N和M0 T1,N0,M0Ⅱ期任何T、N和M1 T2,N0,M0Ⅲ期T3,N0,M0; T1,N1a,M0; T2,N1a,M0; T3,N1a,M0ⅣA期T4a,N0,M0; T4a,N1a,M0; T1,N1b,M0; T2,N1b,M0T3,N1b,M0; T4a,N1b,M0ⅣB期T4b,任何N,M0ⅣC期任何T,任何N,M1注:经AJCC许可使用,原引于AJCC癌症分期手册第六版(2002年)四、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长期随访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长期随访的目标就是对可能复发的患者进行密切监测,以便尽早发现复发病灶,早期检出复发灶有助于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
随访的内容依患者病变持续存在或复发危险的大小各不相同。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国际抗癌联合会(UICC)TNM分期虽可预测患者的死亡危险,但不能预测肿瘤的复发危险。
要评估患者预后并确定治疗方案,就要按复发危险程度将患者分为3个水平:低危患者:在初次手术治疗并清除残留病灶后没有局部或远处转移灶,所有肉眼可见的肿瘤均已被切除,肿瘤未侵入局部组织且没有高侵犯性的病理表现或侵袭血管。
如果使用131I,那么在初次手术后进行全身放射碘扫描(RxWBS)时,甲状腺床外无131I摄取。
中危患者:在初次手术时,肉眼可见肿瘤侵入甲状腺旁软组织,或肿瘤有侵犯性的病理表现或侵入血管。
高危患者:在初次手术时,肉眼可见肿瘤侵入周边组织,肿瘤切除不完整、有远处转移,或在甲状腺残余病灶清除术后行131I扫描时可见甲状腺床外有碘摄取。
在接受了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的患者中,同时具备下列所有条件者即为无病状态:没有存在肿瘤的临床证据,没有存在肿瘤的影像学证据(在术后全身扫描时、新近的诊断性扫描和颈部超声检查时,甲状腺床以外均无碘摄取),在缺乏干扰性抗体的情况下,用TSH抑制和刺激期间均无法检测到甲状腺球蛋白(Tg)(图1)。
检测血清Tg水平是一种监测残留或转移病灶的重要方法,其对甲状腺癌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特别是在行甲状腺全切术并去除残余病变后。
停用甲状腺激素或用重组型人促甲状腺激素(rhTSH)进行刺激后,该检测的敏感度最高。
在用甲状腺激素抑制TSH分泌期间检测Tg无法检出少量的残留肿瘤。
当治疗后没有或仅有少量正常甲状腺组织残留时,诊断性RxWBS是最有用的随访方法。
在放射性碘治疗后,RxWBS的敏感性有所降低,因此,临床没有残存肿瘤灶、甲状腺素抑制期间不能检出Tg且颈部超声检查阴性的低危患者无需行RxWBS。
颈部超声检查是检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颈部转移的高敏感方法。
有时甚至在TSH刺激下尚未检测到血清Tg时,颈部超声已可检出转移灶。
当前对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的疗效存有争议。
有研究表明,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可降低甲状腺癌患者长期随访期间大型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但用左旋甲状腺素(LT4)抑制甲状腺的最佳程度尚不得而知。
与TSH水平较高(≥1 mU/L)时相比,持续抑制TSH(≤0.05 mU/L)可使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延长。
在多变量分析中,TSH的抑制程度是肿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
而另一项大型研究表明,疾病分期、患者年龄和131I治疗的情况均为疾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而TSH抑制程度则不是。
如在随访期间发现肿瘤转移灶,131I治疗通常无济于事。
对侵入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的肿瘤,建议选用手术治疗加辅助治疗[131I和(或)体外照射放疗(EBRT)]。
患者的转归决定于,是否能完整地切除肿瘤灶并保留患者相关生理功能,以及是否能从被浅表侵袭的气管或食管上剥离肿瘤。
当肿瘤侵入气管的深层组织(如直接侵入管腔)时,需行气管切除术或咽部食管切除术。
对无法治愈的患者应行创伤较小的治疗,给这样的患者使用气管支架或行气管切开术可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对有窒息或咯血症状的患者,可在根治手术或姑息治疗前行激光治疗。
尽管131I治疗对许多患者有显著疗效,但尚未确定其最佳治疗剂量。
131I治疗的方法有3种:①经验性固定剂量治疗;②通过血液和身体的放射线耐受量及特定量肿瘤的放射线耐受量上限确定治疗剂量;③对有远处转移或其他特殊情况(如肾功能衰竭),或确实需要rhTSH刺激的患者,则应采用剂量滴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