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子系统中的电源设计与管理
通信电源管理制度
![通信电源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080ee7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9.png)
通信电源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通信电源的使用和管理,提高通信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通信设备和设施的电源管理。
三、责任部门1、通信部门负责通信设备的电源需求分析、选型和采购。
2、维护部门负责通信设备的安装、维护和维修。
3、安全部门负责通信设备电源的安全管理。
4、设备使用部门负责通信设备的使用。
四、通信电源管理1、通信设备的电源需求应当根据其工作要求和技术规格进行分析和评估,选型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2、通信设备的电源设备应当采用具备认证、检测合格的产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安装和使用,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通信设备的电源线路应当设计合理,符合规范要求,采用符合标准的电缆和接线方式,确保通信设备的供电可靠。
4、通信设备的电源需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保障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五、通信电源安全管理1、通信设备的电源线路应当与市电隔离,在必要时采用可靠的UPS和蓄电池等设备备份供电,确保设备在停电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行。
2、通信设备的电源管理应当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定期检查供电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的安全供电。
3、通信设备的电源设备应采用防火、防水、防雷等技术手段,确保设备在极端环境下能够正常运行。
六、通信电源使用1、通信设备的电源使用应当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严禁私自改变供电方式和参数,否则将会造成设备的损坏和安全事故,责任自负。
2、通信设备的电源使用人员应当接受规范的操作培训,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3、通信设备的电源使用应当根据设备的工作负荷和需要合理分配,避免供电过载,导致设备损坏和事故发生。
七、通信设备电源故障处理1、一旦发现通信设备电源出现故障,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向维护部门报修。
2、维护部门在收到故障报修后应当及时安排人员前往现场处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对故障原因进行彻底排查并做好记录。
电子系统设计知识点
![电子系统设计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0fb8e3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48.png)
电子系统设计知识点电子系统设计是指在电子技术领域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适当的设计方法和技术,设计出满足特定功能需求的电子系统的过程。
电子系统设计涉及到多个知识领域,包括电路设计、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电子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模拟电路设计在电子系统设计中,模拟电路设计是基础且重要的一部分。
模拟电路是以连续时间和连续幅度的信号为基础,使用电子元器件构建的电路。
模拟电路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放大器设计、滤波器设计、稳压电源设计等。
设计时需要考虑电路的性能指标,如增益、带宽、失真等,以及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数字电路设计数字电路设计是指采用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数字元件和数字电路模块,通过逻辑运算和时序控制等方式实现逻辑功能的电路设计。
数字电路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逻辑门电路设计、时序电路设计和组合电路设计等。
设计时需要考虑电路的逻辑功能是否满足需求,电路的功耗和噪声等因素。
三、嵌入式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是指将计算机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将计算能力和控制能力嵌入到各种电子设备中,实现特定功能的系统设计。
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微控制器选择与应用、实时操作系统设计、接口设计等。
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计算能力、存储空间、接口要求以及功耗等因素。
四、通信系统设计通信系统设计是指用来传输信息的电子系统的设计。
通信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调制解调器设计、编码译码器设计、信道编码与纠错设计等。
设计时需要考虑信号传输的可靠性、抗干扰能力以及系统的带宽和速率等。
五、电源系统设计电源系统设计是指为电子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的设计。
电源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电源设计、交流电源设计、电池管理系统设计等。
设计时需要考虑电源的输出稳定性、效率和噪声等指标。
六、硬件描述语言(HDL)硬件描述语言(HDL)是一种用于电子系统设计的计算机语言。
HDL可以描述电路的结构和行为,用于模拟和验证电子系统设计。
通信电源基本知识
![通信电源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02786b4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ee.png)
通信电源基本知识目录一、通信电源概述 (2)1. 通信电源的重要性 (2)2. 通信电源的发展及现状 (3)二、通信电源基础知识 (5)1. 通信电源的分类 (6)1.1 交流电源 (7)1.2 直流电源 (8)1.3 逆变电源 (9)1.4 其他电源类型 (10)2. 通信电源的基本原理 (12)2.1 电源的转换与传输 (12)2.2 电源的稳压与保护 (14)三、通信电源的关键技术 (15)1. 整流技术 (16)1.1 整流模块工作原理 (17)1.2 整流模块的效率与稳定性 (18)2. 滤波技术 (18)2.1 滤波电路的作用与原理 (19)2.2 滤波电路的优化设计 (21)3. 监控与保护技术 (22)3.1 电源监控系统的功能及实现方式 (23)3.2 电源保护技术与措施 (24)四、通信电源的选型与应用设计 (26)1. 通信电源的选型原则与建议 (27)2. 应用设计流程与注意事项 (29)五、通信电源的维护与故障排除 (31)1. 日常维护与保养方法 (32)2. 故障诊断与排除技巧 (33)六、通信电源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34)一、通信电源概述通信电源是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它为各种通信设备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电源也在不断地升级和优化,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
本文将对通信电源的基本知识进行简要介绍,包括通信电源的分类、特点、性能要求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
1. 通信电源的重要性通信电源在通信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整个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之一,确保通信设备正常运行并维持网络通信的稳定性。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通信电源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通信电源为通信设备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保证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通信网络中,任何设备的故障都可能导致网络中断或服务中断,因此稳定的电源供应是确保通信网络稳定性的基础。
集成电路设计中的电源管理技术
![集成电路设计中的电源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fc5ca0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16.png)
集成电路设计中的电源管理技术随着集成电路的不断发展,电源管理技术也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电源管理技术可以帮助芯片实现更加高效的能量利用和更加可靠的电源供应,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电源管理技术的基础概念、设计方法和应用实例等方面来探讨电源管理技术在集成电路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电源管理技术的基础概念电源管理技术是指通过对电源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进行控制,实现对芯片电源的管理和优化。
电源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功率管理:通过控制电源电压和电流等参数,实现对芯片功率的管理和控制。
功率管理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芯片的功耗,延长芯片的使用寿命,提高芯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电源管理:通过对芯片电源供应的管理和控制,实现对芯片电压和电流等参数的稳定和优化。
电源管理技术可以提高芯片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时降低芯片的功耗和热量。
3.时钟管理:通过对芯片时钟信号的管理和控制,实现对芯片时序的优化和稳定。
时钟管理技术可以提高芯片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时降低芯片的功耗和热量。
4.温度管理:通过对芯片温度的管理和控制,实现对芯片温度的稳定和优化。
温度管理技术可以提高芯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降低芯片的功耗和热量。
二、电源管理技术的设计方法电源管理技术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源管理芯片的设计:电源管理芯片是一种专门用于电源管理的芯片,可以实现对电源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的管理和控制。
电源管理芯片的设计需要考虑芯片的功耗、稳定性、可靠性和成本等因素。
2.电源管理电路的设计:电源管理电路是一种用于电源管理的电路,可以实现对电源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的管理和控制。
电源管理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电路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成本等因素。
3.电源管理软件的设计:电源管理软件是一种用于电源管理的软件,可以实现对电源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的管理和控制。
电源管理软件的设计需要考虑软件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成本等因素。
通信电源系统的组成
![通信电源系统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eff95da9941ea76e58fa0454.png)
C.严禁利用其他设备作电气连通的组成部分。 D.引出接地线应设标志。严禁在地线中加装开关及熔
断器。
接地系统的连接
一.通信设备的保护接地:
A.机房内通信设备及其供电设备正常不带电的 金属部分、进局电缆的保安装置接地端以及电 缆金属护套均应作保护接地。
直流供电各段压降的分配
直流供电各段压降的分配
直流供电压降计算公式
通信电源设备型号命名方式
通信电源设备型号命名方式
通信电源设备型号命名方式
通信电源设备型号命名方式
通信电源设备型号命名方式
通信电源设备型号命名方式
接地系统的组成及连接
一.接地系统的组成: 接地系统由大地、接地体、接地引入
用三相五线的引入电力室。采用三相四线制必 须作重复接地。
通信系统机房的防雷与接地
一.接地的目的及原则;
为保证通信系统的安全和信息数据的 可靠传输,同时为了抑制电磁干扰,提 高信息系统的电磁兼容性,接地是最主 要技术措施之一。机房内采用总等电位 连接,建筑物各部位采用局部等电位连 接,并采用共用接地系统。
3.接地总汇集排:汇接地网接地极连接线与 接地配线连接总等电位排(工作、保护、 防雷合用一组接地体的联合接地方式)
接地系统的组成及连接
4.接地配线:把必须接地的各部分连接到 地线排或汇集排上去的导线称接地配线。
接地配线应注意的几点
A.直流电源工作接地线载面积,应根据直流供电回路 允许压降确定。
程控交换配套通信电源设计
2类为一路高压引入,事故停电较少,每次停电时间不 超过10小时。柴油发电机组配置2台,蓄电池放电时间 可考虑3~5小时。
3类有专用变压器,无高压设备,事故停电较多,每次 停电时间超过10小时。柴油发电机组配置2台,蓄电池 放电时间可考虑8~10小时。
通信系统电源基本原理
![通信系统电源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14efccf6c175f0e7dd137a4.png)
第一部分通信电源系统基本原理一、通信电源综述1、概述通信电源系专指对通信主机直接供电的电源。
对通信电源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可靠、不间断和低杂音。
通信主机设备可概括分为交流供电的通信设备和直流供电的通信设备,因此通信电源也有交流不间断供电和直流不间断供电两大系统,两大系统的不间断供电,是靠蓄电池储备的能源来保证的。
程控交换、光通信、微波通信、移动通信设备均属直流供电的通信设备,而卫星地球站设备则属于交流供电的通信设备。
目前直流供电的通信设备占大部分。
通信电源系统的这两类电源又可划分为三级:第一级保证能源提供;第二级保证不间断供电;第三级为主机提供多电压多品种的电源。
2、通信整流器的主要性能要求在通信电源系统两大类中由于整流器处于不同的级上整流器的要求也不同。
这里主要对第二级直流不间断电源设备中的整流模块性能要求作一介绍。
2.1直流输出及调节范围整流器的作用是将交流转换成直流对电池及并在一起的负载供电。
其直流输出电压主要应符合电池浮充、均充、初充的要求。
2.2 静态稳压精度稳压精度是指输入交流电压和负载电流扰动时,在浮充和均充电压范围内,输出电压偏差的百分数。
整流器的稳压精度要求也是针对电池的要求来的,因为稳压精度低,无异于浮充电压设置值的不准确。
2.3 整流器输出限流和电池充电限流整流器输出限流和电池充电限流是两个独立的限流功能,整流器的输出限流是对整流器的保护,而电池充电限流是对电池的保护。
2.4 输出杂音电压整流器的输出电压中除了直流成分外,还存在一定分量的交流成分,称之为杂音电压噪音电压。
它们对通话质量或电子电路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
衡量这些杂音电压的影响常采用衡重杂音、峰峰杂音、宽频杂音和离散杂音来表示。
2.5 功率限制整流器功率限制(恒功率输出特性),有利于以较小设计功率满足实际使用需要。
对48V 系统,以最大限流值作为额定电流,以57V作为额定电压,以二者的乘积作为额定功率值比较经济合理。
电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发
![电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发](https://img.taocdn.com/s3/m/59208394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0.png)
电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其中电源管理系统更是关键的一环。
正确的电源管理不仅可以提高电子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提高节能效果。
本文将会讨论电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发,以及一些相关的技术和挑战。
一、电源管理系统的分类电源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其功能和使用场景被划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举例来说:1. 移动设备的电源管理系统:这种电源管理系统通常需要更加注重电池寿命的延长和可靠性的保证。
同时,这些设备通常会采用休眠模式以降低耗能。
2. 工业设备的电源管理系统:在工业设备的电源管理系统中,稳定性和可靠性通常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这种管理系统通常会配备备用电源以保证设备在重要时刻不会瘫痪。
3. 智能家居的电源管理系统:这种电源管理系统通常需要注重安全性,能够确保家庭电器不会发生过载或短路等意外情况。
二、电源管理系统的研发电源管理系统的研发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到许多不同的因素。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考虑因素:1. 整机功耗:在进行电源管理系统设计的时候,将整机功耗考虑在内是至关重要的。
电源管理系统不仅要满足整机效率的要求,而且还要提供足够的电流和电压以满足处理器和其他外设的需求。
2. 电源噪声:电源噪声是指电源产生的电磁干扰和噪声。
这些噪声可能会对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造成极大影响,进而影响整个设备的效果。
3. 节能效果:在大多数情况下,电子设备需要满足一定的节能标准。
如果不考虑节能问题,往往会造成额外的电费和资源浪费。
三、电源管理系统的技术电源管理系统的技术发展是一项极其迅速的领域,下面列出了一些电源管理系统技术的发展和创新:1. 高效率换流器:高效换流器能够提高电源的效率并降低热量散失,使得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更长。
2. 智能电池监控系统:智能电池监控系统能够监测电池的状态和寿命,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3.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能够将多个设备连接到一个统一的网络中,从而实现更加智能和高效的电源管理系统。
电源管理系统设计与模块化方案
![电源管理系统设计与模块化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3a920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8.png)
电源管理系统设计与模块化方案电源管理系统在现代电子设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还可以对电能进行有效管理,提高设备的效率和性能。
在设计电源管理系统时,模块化方案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方法,它可以将系统拆分为多个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负责不同的功能,便于开发、测试和维护。
首先,电源管理系统的设计应该从系统需求出发,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在确定需求的基础上,可以开始设计系统的整体架构。
一个典型的电源管理系统通常包括输入稳压模块、输出稳压模块、锂电充电管理模块等多个功能模块。
每个功能模块都应该具备独立的功能,同时又要能够与其他模块进行有效的协作。
其次,模块化方案的设计应该注重模块之间的接口定义和通信协议。
为了实现模块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数据传输,需要定义清晰的接口和通信协议。
通常情况下,可以使用串口通信或者I2C总线等通用接口来实现模块之间的通信。
通过定义合适的通信协议,可以确保各个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效率高、稳定可靠。
另外,模块化方案还需要考虑模块的独立性和可替换性。
每个功能模块应该尽可能独立,不受其他模块的影响。
这样既有利于模块的测试和调试,也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同时,模块化方案还应该考虑到模块的可替换性,即可以根据需求替换或升级某个模块,而不需要对整个系统重新设计。
此外,模块化方案还可以为系统的扩展和定制提供便利。
通过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需求灵活添加新的功能模块或者定制化某些模块,而不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重新设计。
这样可以大大缩短系统的开发周期,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总的来说,电源管理系统的模块化方案是一种有效的设计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灵活性。
在设计电源管理系统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系统的需求,合理划分模块,定义清晰的接口和通信协议,确保模块之间的独立性和可替换性,为系统的扩展和定制提供便利。
通过模块化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电源管理需求。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4f08c3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e.png)
互联网+通信nternet Communication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张乐周体民温长亮董昌智唐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摘要]在以往的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管理和维修工作涉及到的维修成本比较高,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完全影响了工作效率,无法产生良好的管理效益,通信电源的监控效果比较差,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在具体的维护与管理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做好软件、硬件的管理和维护,开展完善性维护、适应性维护、改错性维护,构建低成本、完整的数字模型,设定最佳的硬件维护体系,对通信电源监控系统展开全面、高效率的维护,让通信电源监控系统能够顺利运行下去。
本文主要是对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的维护和管理进行探究,希望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维护管理方法引言:在通信电源监控系统运行过程中,具体是由监控单元、监控站、监控中心构成的,在通信电源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中,需要对涉及到的电源开关实施监视与控制,系统的工作频率比较大,要想让通信电源监控系统顺利运行下去,保 持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需要提升通信电源中的监控质量,实施全过程的管理与维护。
在以往的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管理与维护过程中,通常都是利用人工记录、人工采集的方式搜集信息,但是这种管理与维护手段,无法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系统之间的信息也不能实现深度整合,无法展示出通信电源监控的及时性、高效率性,由此,在具体的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管理与维护工作中,需要了解通信电源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可靠性特征,设定完整的管理与维护方案,不仅要让通信电源监控系统顺利运行下去,还要展示出系统的优势,实施全方位的监控,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的结构通信电源属于通信系统中的核心构成部分,如果电源系统出现了问题、故障,那么会影响通信设备、通信网络的顺利运行,由此,一定要强化对通信电源的重视,借助于通信电源监控系统,掌握通信电源的现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解决问题办法。
通信电源标准规范
![通信电源标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f13affa6294dd88d0d26bd4.png)
企业标准:指企业所制定的产品标准和在企业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
求和管理、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企业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
的依据。
5
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要求对于一些标准所规定的技术内 容和要求必须执行,不允许以任何理由或方式加以违反、变更,这样的标 准称之为强制性标准,包括强制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对 违反强制性标准的,国家将依法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
标准是由各方 根据科学技术 成就与先进经 验,共同合作 起草、一致或 基本上同意的 技术规范或其 他公开文件, 其目的在于促 进最佳的公众 利益,并由标 准化团体批准
标准是对重复性 的事物和概念所 做的统一规定。 它以科学、技术 和实践经验的综 合成果为基础, 经有关各方协商 一致,由主管机 构批准,以特定 形式发布,作为 共同遵守的准则 和依据
推荐性标准:指国家鼓励自愿采用的具有指导作用而又不宜强制执行的标 准,即标准所规定的技术内容和要求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允许使用单位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加以选用。
6
工程建设标准、产品标准
工程建设标准:为在工程建设领域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建设活动或其结果 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 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批准,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 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通信电源标准规范
内容提纲
1
标准规范概述
2 工程建设规范解析
3 产品技术规范解析
2
标准的概念
1934年盖拉德
ISO
83年中国
标准是对计量单位或 基准、物体、动作、 过程、方式、常用方 法、容量、功能、性 能、办法、配置、状 态、义务权限、责任、 行为、态度、概念或 想法的某些特征,给 出定义、做出规定和 详细说明。它以语言、 文件、图样等方式或 利用模型、样本及其 他具体表现方法,并 在一定时期内适用
电源系统的模拟分析与设计
![电源系统的模拟分析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bf1904b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42.png)
电源系统的模拟分析与设计电源系统是电子设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提供电能以供各个电子元件正常工作。
电源系统的模拟分析与设计涉及到电源的稳定性、效率、电压波动、功率因素等方面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电源系统的模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关注的问题。
首先,电源系统的模拟分析与设计需要从电源的类型开始,如直流电源、交流电源等。
不同类型的电源有着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因此在模拟分析与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电源类型。
例如,交流电源可以通过变压器将输入电压调整到需要的电压范围,然后通过整流滤波电路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并通过稳压电路将输出电压稳定在设定范围内。
其次,在电源系统的模拟分析与设计中,稳定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稳定性指的是电源输出电压在负载变化或输入电压波动时的变化程度。
为了提高电源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采用反馈控制策略,通过测量输出电压并对其进行反馈调节,以使得输出电压保持在预定范围内。
此外,为了提高稳定性还可以采用电源滤波电容、稳压电路等措施。
另外,效率也是电源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指标。
效率是指电源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间的比值。
在设计电源系统时,需要尽量提高电源的效率,以减少能量的损耗和电源的发热。
为了提高效率,可以采用高效的开关电源设计,降低开关损耗和传导损耗。
此外,电源系统的模拟分析与设计还需要关注电压波动和功率因素等问题。
电压波动是指电源输出电压的波动程度,电源系统设计需要尽量降低电压波动,以保证电子设备正常工作。
功率因素是指电源输入功率与有用功率之间的比值,动态功率因素可以通过使用电源的高负载率或者引入功率因素修正电路来改善。
在电源系统的模拟分析与设计中,可以使用一些工具和软件进行辅助分析和设计。
例如,使用电子电路仿真软件可以模拟电源系统的工作过程并进行性能分析。
此外,还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电源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总结而言,电源系统的模拟分析与设计涉及到电源的稳定性、效率、电压波动、功率因素等方面的问题。
基于max8903的电源管理电路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
![基于max8903的电源管理电路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ccaecdd58f5f61fb736663f.png)
基于max8903的电源管理电路的设计与实现1系统简介电子电路集成工艺的飞速发展使计算机系统体积不断缩小,性能不断地提升,同时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让这些计算机系统更加的便携,许多便携式计算机开始使用电池供电。
高性能运算通常伴随着高功耗,而电池技术的严重滞后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加使得性能和功耗之间的问题越发突出。
电源管理技术的出现缓和了两者之间的矛盾,通过有效的电源分配降低系统的整体功耗。
电源管理技术在桌上型计算机、服务器上十分常见,然而在嵌入式领域,由于嵌入式系统的开发通常是针对特殊的应用场合,电源管理技术发展相对缓慢。
本文以一个完整的嵌入式系统手持终端设备为例,对系统的电源管理电路进行了设计,以arm为控制中心,内部包含256 mbddr内存和512 mb nandflash存储器,提供异步串口、usb、wifi、ac97、显示等电路单元。
充电接口包括usb和交流适配器两种接口,其中交流适配器输出电压范围在5~12 v之间,提供大于1 a的输出电流。
电源部分主要包括:电池检测电路、电池充电电路、电源智能选择器、dc-dc转换、电源控制电路等。
2电源管理电路分析2.1充电管理芯片介绍充电管理芯片选用maxim的max8903a,基本特性如下:(1)4.15 v~16 v的高效dc-dc输入范围,不需要设计散热器,有利于设计体积小的设备;(2)公用或单独的usb和适配器输入,具有高达2 a(可调)的电流上限;(3)4 mhz开关频率允许使用微小的外部元件;(4)立即导通:在没有电池或电池过放电时保持工作;(5)50 mω集成负载开关;(6)高达16 v的输入ovp(过压保护);(7)热敏电阻监测,热调整功能防止过热;(8)充电定时器;(9)4 mm×4 mm、28引脚tqfn封装。
2.2电源管理电路分析系统接成双输入外接电源模式(交流适配器和usb)。
连接交流适配器时,芯片通过内部高效的dc-dc降压转换器,单独或同时提供系统工作电源和电池充电电源。
如何提高通信电源稳定确保通信系统畅通
![如何提高通信电源稳定确保通信系统畅通](https://img.taocdn.com/s3/m/68e08b12ff00bed5b9f31d46.png)
如何提高通信电源稳定确保通信系统畅通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通信网络变得无处不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通信电源对整个通信网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信电源的稳定性与否对通信系统的畅通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分析了通信电源的现状,并就提高电源稳定性的相关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通信电源;稳定性;通信系统;畅通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evel, the communication network becomes everywhere, to some extent, has become a necessity in our daily lives, brought unprecedented convenience for people’s daily lives. communication plays a vital role in power the enti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the stability of the communication power or not the smooth flow of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munication power of the status quo, and made several suggestions to improve power stability measures for colleagues to provide references.key words: communication power; stability; communication system; smooth 中图分类号:[e96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引言:通信电源系统就像是人的心脏,在整个通信系统中承担着向电力系统交换机、光端设备等通信设备供电的任务。
通信电源系统概述[详细]
![通信电源系统概述[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e33647d0783e0912a2162ad1.png)
第一章通信电源系统概述通信电源是向电信设备提供交直流电的能源,它在电信网上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人们往往把电源设备的供电比喻为电信设备运行的“心脏”.如果一个市话局的供电发生故障,中断供电将使整个电话局瘫痪,影响社会的正常生活和运作.如果一个长途干线站或电信枢纽局发生供电故障,中断供电则必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要求电源工作人员全面掌握电源设备的基本性能、工作原理和运用方法,做好电源设备的维护工作.通信电源设备和设施主要包括:交流市电引入线路、高低压局内变电站设备、柴油发电机组、整流器、蓄电池组、直流变换器和交流逆变设备、以及各种交直流配电设备等.通信配电就是把上述的电源设备,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供电系统,合理地进行控制、分配、输送,满足通信设备的要求.一个完整的电源系统,其组成如图1-1-1所示.(a)不间断(b)可短时间中断(c)允许中断图1-1-1 电源系统组成方框示意图第一节交流供电系统交流供电系统由主用交流电源、备用交流电源(油机发电机组)、高压开关柜、电力降压变压器、低压配电屏、低压电容器屏和交流调压稳压设备及连接馈线组成的供电总体.主用交流电源均采用市电.为了防备市电停电,采用油机发电机等设备作为备用交流电源.大中型电信局采用10KV高压市电,经电力变压器降为380V/220V低压后,再供给整流器、不间断电源设备(UPS)、通信设备、空调设备和建筑用电设备等.小型电信局(站)则一般采用低压市电电源.一、交流供电系统的组成1、高压开关柜.高压开关柜的主要功能,除了引入高压(一般10KV)市电外,并能保护本局的设备和配线,同时还能防止由本局设备故障造成的影响波及到外线设备.高压开关柜还有操作控制和监测电压和电流的性能.高压开关柜内安装有高压隔离开关、高压真空断路器(或油断路器)、高压熔断器、高压仪用互感器和避雷器等元器件.2、降压电力变压器.降压电力变压器是把10KV高压电源变换到380V/220V低压的电源设备.电力变压器一般采用油浸式变压器,也有的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近年来,由于干式电力变压器便于在机楼内安装,因此也逐渐得到应用.3、低压配电设备.低压配电设备是将由降压电力变压器输出的低电压电源或直接由市电引入的低电压电源进行配电,作市电的通断、切换控制和监测,并保护接到输出侧的各种交流负载.低压配电设备由低压开关、空气断路开关、熔断器、接触器、避雷器和监测用各种交流电表等组成.4、低压电容器屏.根据原水电部《供用电规则》规定:“无功电力应就地平衡,用户应在提高用电自然功率因数基础上,设计和装置无功补偿设备”以达到规定的要求.电信局(站)以采用低压补偿用电功率因素的原则,装设电容器屏.屏内装有低压电容器、控制接入或撤除电容器组的自动化器件和监测用功率因数表等组成.5、调压稳压设备.在市电电压变动超出规定时,需装设调压设备使输出电压稳定在额定电压允许范围内.除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在高压侧调压外,电信局(站)一般在低压侧调压,过去曾采用感应调压器,但因调节速度慢、体积大等问题,现已改用自动补偿式电力稳压器和交流参数稳压器等设备.6、柴油发电机组柴油发电机组是用柴油机作为动力,驱动三相交流发电机提供电能.柴油机利用柴油在发动机汽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爆炸做功,经过活塞连杆和和曲轴机构转化为机械动力.柴油机分为二冲程柴油机和四冲程柴油机.二冲程柴油机是两个冲程(曲轴旋转一周)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四冲程柴油机是四个冲程(曲轴旋转两周)完成一个工作循环.二、几个重要的概念1、系统容量.系统容量指的是交流供电时,供电设备所能提供的最大功率.如市电供电时,指的就是电力变压器的额定容量;柴油发电机组供电时指的就是柴油机的额定功率;UPS供电时指的就是UPS的额定功率等等.但是它们表示容量的单位却不一样,电力变压器和UPS计量单位是伏安V A(或千伏安KVA),我国国家标准(GB)规定发电机组必须用瓦W(或千瓦KW)表示.伏安表示的是视在功率,瓦表示的是有功功率.这在实际应用中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只有在理想情况下,它们的功率因数都等于1时,在数值上是相等的.2、功率因数.功率因数的定义是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功率因数cosφ = P/S的物理意义是供电线路上的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的余弦.国标规定:变压器的功率因数为0.8;柴油发电机组的功率因数为0.85;例如,标称容量100KV A的变压器,在规定的使用环境下,它的输出最大有功功率是80KW;同理,标称容量是100KW的柴油发电机组,在规定的使用环境下,可以提供116KV A的视在功率.UPS的功率因数,因类型不同,工作方式不同,实际使用时差异较大.3、电功和电功率.电功指的是供电系统实际消耗的电能,计量单位是千瓦时(KWH).电功率指的是正常工作情况下,负载上消耗的额定功率.在市电和油机供电的情况下,由于每个负载的功率相对于系统总容量较小,故不需要考虑它的瞬时功率;而UPS系统供电的情况则不同,负载功率与系统容量比较接近,就必须考虑负载的瞬时功率(例如负载的启动功率).第二节直流供电系统直流供电系统由整流设备、直流配电设备、蓄电池组、直流变换器、机架电源设备和相关的配电线路组成的总体称为直流供电系统.按电信设备供电电压允许变动范围的不同要求,可分为窄电压和宽电压直流供电系统;按电源设备的安装地点不同,可分为集中直流供电系统和分散直流供电系统;按馈电线配线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低阻配线直流供电系统和高阻配线直流供电系统(高阻配线又有一次高阻配线和二次高阻配线等方式).组成直流供电系统的主要电源设备的作用和性能如下:1、换流设备.换流设备(converter)是整流设备、逆变设备和直流变换设备的总称.其中整流设备可将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逆变设备则将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直流变换设备可将一种电压的直流电变换成另一种或几种电压的直流电.晶闸管(可控硅)整流器是老一代整流设备,由于电路中采用工频变压器,工作频率低,体积和重量都很大,效率也低,故逐步淘汰,而由高频开关型整流器代替.高频开关整流器在技术上先进,具有小型、轻量、高效、高功率因数和高可靠性等显著优点.高频开关整流器机架的输出功率大,机架上装有监控模块,与计算机相结合,组成新一代智能型电源设备,正在逐步替代晶闸管整流器.随着电力电子学技术和电力半导体器件的发展,换流设备变换电路日趋完善,采用PW米脉宽调制或谐振技术的控制技术,提高变换频率,采用零电压或零电流开关电路,降低开关工作损耗,使换流技术达到新的水平.2、蓄电池.在电信电源中电池作为备用能源使用.蓄电池可分为酸性电解液(即硫酸)的铅酸蓄电池和碱性电解液(即苛性钾)的碱蓄电池.铅酸蓄电池自普兰特发明以来,已有140年的历史,由于它具有电压的稳定性和可以进行大电流放电,所以在电信局(站)内得到广泛使用,目前铅酸蓄电池已由防酸式铅蓄电池发展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是一种新型的蓄电池,使用过程中无酸雾排出,不会污染环境和腐蚀设备,蓄电池可以和电信设备安装在一起,平时维护比较简便,不需加酸和加水.阀控式密封蓄电池体积较小,可以立放或卧放工作,蓄电池组可以进行积木式安装,节省占用空间,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后,在我国电信局(站)得到迅速推广使用,并正在逐步取代防酸式铅蓄电池.蓄电池制造厂正在工艺结构设计上保证电池质量,防止电液渗漏,提高电池使用寿命,并研究开发有效而简便的电池容量测试器.蓄电池正常情况下是与整流器并联工作的,所以它有两个作用:在交流电停电时,自动向直流负载供电,保证供电连续不间断;当交流电正常供电时,它可以等效为一个充分大的电容器,滤掉整流器输出的各种谐波(即杂音),保持直流电的纯度.蓄电池的容量越大,直流电的纯度越高.蓄电池与整流器并联工作可以保证供电连续不间断,但并不是高枕无忧,蓄电池放电时,随着放电时间的延长,端电压不断降低;蓄电池充电时,为了保证电池能充足电,充电电压必须提高.这就有供电系统的电压变动范围的问题.一方面,设计直流供电系统时,要充分保证直流负载能承受的电压变动范围;另一方面,通信设备设计时,也要考虑蓄电池固有的特性,给出一个合理的供电电压范围,使蓄电池尽可能延长使用寿命.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一套直流系统同时向不同电压范围的交换机供电时,蓄电池的工作方式需兼顾考虑,偏差太大时,需要分别重建直流供电系统,独立供电.3、直流配电屏.直流配电屏是连接和转换直流供电系统中整流器和蓄电池向电信负载供电的电源设备,屏内装有闸刀开关、自动空气断路器、接触器、低电熔断器以及电工仪表、告警保护等元器件.直流配电屏按照配线方式不同,分为低阻和高阻两种,高阻配电屏是把馈线改用小截面电缆出线,每路出线的负线上加装上一定的电阻,如爱立信交换机为26毫欧.高阻配电的好处是:当任何一路负载发生短路时,供电母线上的电压变动较小,不足以影响其他分路供电,供电系统的可靠性相对较高.除上述供电系统外,还有太阳能供电系统和混合供电系统等.太阳能供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蓄电池组、迭制配电设备组成,有光照时靠太阳电池供电,并对蓄电池充电,无光照时由蓄电池供电,它是直流供电系统的一种.如果由太阳电池、风力发电、市电或油机发电机等两种或两种以上发电设备供电的系统则称为混合供电系统.第三节通信系统接地为了保证各类通信设备可靠和安全地工作,通常在各种电气设备设置零电位点,该点在物理上与大地有良好的电气连接,这种连接称为接地.构成接地的一切装置称为接地系统.接地系统通常由接地体、接地引入线、接地汇集线(接地母排)和接地线组成.接地体: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或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基础组成的金属导体).接地引入线:为了减少接触电阻,通常安装多根金属接地体.把多根接地体用一条金属导体连接成一组并接入室内接地母排,该连接导体称为接地引入线.接地汇集线:为了接地的安全和可靠,把不同方向、不同物理位置的接地汇集成一条接地干线,该干线成为接地汇集线或称为接地母线.接地线:被接地的设备或电源系统与接地母线可靠连接的导体称为接地线.电信电源按照接地系统的用途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工作接地按照电源性质分为直流接地和交流接地.保护接地按保护功能分为设备保护接地和屏蔽接地.接地系统按照安装方式分为:独立接地系统和联合接地系统.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考虑到防雷等电位原则,已实施将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汇接成一组接地系统的联合接地方式.第四节通信电源系统的发展趋势近年来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通信设备中的大量应用,通信电源瞬时中断,也会丢失大量信息,所以通信设备对电源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由于通信设备的容量大幅度提高,因此,电源中断将会造成更大的影响.比如,许多大、中城市的电话局容量普遍在2万~3万门以上,电信综合枢纽的装机容量和规模更大,担负的通信任务非常重要,一旦电源中断,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极坏的政治影响.为了确保可靠供电,交流供电系统中应加入不间断电源(UPS)或通信逆变器.直流供电系统应采用整流器与蓄电池并联的浮充供电方式.此外还必须提高各种通信电源设备的可靠性,为此,较先进的开关整流器都采用多只整流模块并联工作,某一个模块发生故障不会影响供电.目前,先进的通信电源设备和平均无故障时间可达20年.为贯彻国家能源政策并保证通信网可靠运行,各级通信部门都在尽快把可靠性较差且效率很低的通信电源设备更换下来.一、提高交流供电系统可靠性传统的通信电源系统以直流供电为主,为了保证不间断供电,必须配备两组很大容量的蓄电池.近年来大量应用的阀控铅酸蓄电池的价格较高,体积和重量也较大.因此,若以直流供电为主,势必造成电源投资很大,同时,电源机房占用面积也很大.许多先进通信设备对环境温度的要求很高,机房空调设备的供电非常重要,为了确保空调设备正常工作,必须保证交流电源不间断.此外,许多计费设备,显示设备也需要交流电源,采用交流不间断供电后,蓄电池驵的容量可以大幅度降低,蓄电池组的提供供电时间可降到1小时以内.近年来,交流不间断电源,通信逆变器,交流稳压电源和无人值守油机发电机组的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大大提高了交流供电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一旦市电中断,几分钟内,油机发电机组即可正常供电,为交流电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二、实施分散供电通信电源系统按照电源设备与其供电负载所处的相对物理位置分类,分为集中供电和分散供电两种方式:(一)集中供电传统的供电方式采用集中供电,即供电设备集中和供电负荷集中.采用集中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组成方框图如图1-1-2所示.图1-1-2 集中供电方式系统方框图1、集中供电的优点是:由于整流器、控制屏、变换器、逆变器都集中放置在电力室,各类电压的电池组都集中放置在电池室,因而供电容量大,且无需考虑兼容问题,供电设备的干扰也不会影响通信设备.2、集中供电的缺点:(1)供电设备集中,体积大,重量重,故电力室和电池室必须建在电信大楼的底层,土建工程大.同时由于负载集中,若出现局部故障,则影响到全局.(2)电力室至机房的馈电线截面积很大,且随着不断扩容而增大,造成安装的困难,也消耗铜材太多,且线路压降大.(3)需在基础电源引出端至负载端装设中间滤波器,否则电磁干扰射频干扰将通过汇流线进入通信设备,影响通信质量.(4)扩容困难.(二)分散供电分散供电系统是指供电设备独立于其他供电设备的负载,即负荷分散或电池与负载都分散.1、分散供电的类型(1)在通信机房内设一个集中的电源系统,包括整流设备和蓄电池,向全部通信设备供电.(2)在通信机房内设多个电源系统(包括整流设备和蓄电池),分别向通信设备供电.(3)通信设备每个机架内设独立的子电源系统,仅供本机架通信设备使用.2、分散供电的优点:分散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组成方框图如图1-1-3所示.图1-1-3分散供电方式电源通信系统方框图同一通信局(站)原则上应设置一个总的交流供电系统,并由此分别向各直流供电系统提供低压交流.交流供电系统的组成和要求同上所述.各直流供电系统可分层设置、或分机房设置,也可按通信设备系统设置.设置地点可为单独的电力电池室,也可与通信设备同一机房.使用分散供电,主要优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占地面积小,节省材料.(2)节能、降耗.如在分散供电系统中,整流设备采用的高频功率整流模块,控制单元采用微机技术,便可大量节省能耗.(PW米高频整流模块cosφ≈1),效率90%以上).又如集中供电时,从电力机房到通信机房馈电线压降为1~2V,故电能损耗大,而分散供电,电源设备与通信设备同装一室,故馈电线压降极小.(3)运行维护费用低.由于电源设备不需要一开始按终期容容量配置,机动灵活,有利于扩容,加之巡视工作量少,所以运行维护费用少.(4)供电可靠性高.由于采用多个电源系统,因而故障率小,即全局通信瘫痪的概率相对减小.近年来,大型枢纽和高层局(站)内通信设备的容量迅速增加,所需的供电电流大幅度提高,有时需要几千安培,集中供电系统很难满足通信设备的要求.同时,采用集中供电系统时,万一电源出现故障,将造成大范围通信中断,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极大的社会影响.采用分散供电系统后,可以大大缩短蓄电池与通信设备之间的距离,大幅度减小直流供电系统的损耗.同时,从电力室到各通信机房可采用交流市电供电,线路损耗很小,可以大大提高送电效益.总之,将大型通信枢纽或高层通信局(站)设备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由容量适当的电源设备供电,不仅能充分发挥电源设备的性能,还能大大减小电源设备故障的影响.同时,能大量节约能源.因此,目前许多国家的通信大楼都采用分散供电方式.采用分散供电方式时,交流供电系统仍采用集中供电方式,交流供电系统的组成与集中供电方式相同,直流供电系统可分楼层设置,也可按各通信系统设置.目前各通信局(站)直流供电系统都采用了高频开关整流模块和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组,由于开关整流器为模块化结构,扩容很方便.因此,可根据当前用电负荷,合理化配置整流模块的数量,尽可能使每个模块输出电流达到欲定值的60-70%,以便获得较高的效率.为了确保供电可靠,还可备用一~二块整流模块.考虑到远期扩容要求,开关整流器机架应留有一定的安装空位.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组可设置在电池室内,也可设置在能信机房内.在各直流供电系统中,都应采用子容量阀控蓄电池.目前,阀控蓄电池的寿命大约为十年,因此,阀控铅酸蓄电池的配置应满足8~10年通信设备扩容的要求.三、电源设备与通信设备的一体化通信设备和电源设备(包括一次和二次电源设备)装在同一机架内,由外部交流电源供电的方式,称为一体化供电方式.采用这种供电方式时,通常通信设备位于机架的上部,开关整流模块和阀控铅酸蓄电池组装在机架的下部.目前光接入单元(ONU)和移动通信基站都采用这种供电方式,应当说明,在可靠性较高的通信设备中,都应设置备用整流模块.四、电源设备的少人值守和无人值守为了确保通信电源系统可靠工作,除了提高通信电源设备的可靠性外,供电系统的日常监控和维护极为重要.电源维护人员必须及时了解各种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提高供电可靠性.此外,采用集中监控管理系统,也可大大提高通信电源的现代管理水平.目前,各种通信设备发展非常迅速,随着无人(少人)值守制度的推行,将实现产品的系列化、标准化,包括组合电源逆变、整流器转换、油机启动、不停电电源全套设备都能实现自动化,满足通信设备的要求.复习思考题:1、集中供电和分散供电各有什么优缺点?2、简述通信电源系统的构成.3、什么是联合接地?接地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4、简述高阻配电的特点.。
如何设计电路的电源管理系统
![如何设计电路的电源管理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e6e47f4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b.png)
如何设计电路的电源管理系统一、引言在电子领域中,电源管理系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负责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以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电路的电源管理系统,以确保电路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二、选择适当的电源在设计电源管理系统之前,首先要选择适当的电源。
根据设备所需电压和电流的要求,可以选择直流电源、交流电源或者电池。
直流电源通常用于大型设备,交流电源适用于家庭电器,而电池则适用于便携设备。
三、电源滤波为了保证电路的稳定性,电源管理系统应该包含一个滤波电路。
滤波电路的作用是去除电源中的杂波和干扰信号,以便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常见的滤波电路包括电容滤波器和电感滤波器,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滤波电路。
四、电压调节为了确保电路正常运行,电源管理系统还需要进行电压调节。
电压调节可以通过使用稳压器、开关电源或者升压降压转换器等电路实现。
稳压器能够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开关电源可在不同输入电压下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而升压降压转换器则可以根据需要提供不同的输出电压。
五、功率管理为了提高电路的效率和保护设备,功率管理是设计电源管理系统时不可忽视的要素。
通过使用功率开关、短路保护、过流保护和过热保护等电路,可以有效地管理电路的功率输出,避免设备损坏和电路过载。
六、电源监控为了实时监控电路的工作状态,电源管理系统应该包含电源监控电路。
电源监控电路可以提供电源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常见的电源监控电路包括电压表、电流表和功率表等。
七、节能功能在设计电源管理系统时,节能功能也应该考虑在内。
通过使用睡眠模式、动态调频和负载感知等技术,可以实现电路的智能管理和节能功能,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八、防护措施最后,电源管理系统应该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确保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防护措施可以包括过压保护、过流保护、过热保护和短路保护等电路,以便及时应对各种异常情况,并避免设备损坏和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通信电源的系统设计与运维节能方案
![通信电源的系统设计与运维节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437da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e.png)
Telecom Power Technology设计应用通信电源的系统设计与运维节能方案琦,刘宏宇,姜世明,田清军,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黑龙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通信电源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想要全面发挥相应元件的应用价值,提升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和通信电源应用效率,需多元化优化系统设计方案,秉持可持续发展和节能通信的理念和原则,从多角度落实合理的控制方案。
基于此,分析了通信电源的系统设计方案,并从置端子蓄电池等方面对运维节能方案提出了几点建议。
通信电源;系统设计方案;运维节能方案;节能型System Design an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Energy Saving Scheme of CommunicationPower SupplyJIANG Shiming,TIAN QingjunHeilongjiang Branch of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power supply is also expanding.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orresponding components and 2020年10月25日第37卷第20期Telecom Power TechnologyOct. 25,2020,Vol. 37 No. 20 孟 琦,等:通信电源的系统设计与 运维节能方案利用远程系统控制高压直流供电模式能有效降低空调配置损耗,UPS供电原理如图1所示,在控制模块设计的过程中要设置对应的关键位置点监控单元,针对出现的问题能及时预警,并且指导相应的人员开展维护和修理工作,从而提升了电源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3]。
《中国移动 通信电源系统 工程设计规范 》(QB-J -017-2013)V1 0 0-修正版
![《中国移动 通信电源系统 工程设计规范 》(QB-J -017-2013)V1 0 0-修正版](https://img.taocdn.com/s3/m/0d26e0ecaef8941ea76e0530.png)
7.4 UPS 电源系统组成及设备配置原则..........................................................................13
7.5 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系统组成及设备配置原则 .........................................................15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2
4 总则...........................................................................................................................................4
14
防火要求 ......................................................................................................................... 30
14.1 电源设备选型防火要求.........................................................................................30
5.4 供电要求.......................................................................................................................6
LDO电源设计原理和应用
![LDO电源设计原理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4b2beb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6.png)
LDO电源设计原理和应用LDO电源的工作原理是将输入电压通过管子上的MOSFET管降低到所需的输出电压。
其关键部件包括参考电压源、误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和反馈网络。
参考电压源产生稳定的参考电压,误差放大器将参考电压与输出电压进行比较,通过控制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压,调整MOSFET管的导通程度,以达到输出电压的稳定。
1.电子设备中的稳压处理:电子设备中的许多模块和集成电路对电压的稳定性要求非常高,LDO电源可以提供稳定的电压,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2.通信系统中的传感器供电:在无线通信和物联网设备中,传感器通常需要稳定的电源来保证其正常工作。
LDO电源可提供低噪声的输出电压,满足传感器对电源干扰的限制。
3.汽车电子系统:汽车电子系统对电源的稳定性要求极高,LDO电源在汽车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用于稳压车载音响、导航系统、倒车雷达等。
4.医疗设备:医疗设备对电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非常高。
LDO电源可以提供低噪音、可靠的电压输出,用于医疗检测仪器、心脏起搏器等设备。
5.消费电子产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相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对电源的稳定性和功耗要求不断提高,LDO电源可以提供较高的功率传输效率和较低的输出噪声。
需要注意的是,LDO电源存在一些限制和特点。
首先是输入和输出电压差(Dropout Voltage),即在输出端稳定的输出电压下,输入电压必须高于一定阈值。
其次是热耗散问题,由于LDO电源在降压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功耗,功率放大器可能会产生过热。
此外,LDO电源在应对大电流负载时可能存在失稳现象,需要进行合理设计。
总结起来,LDO电源是一种常用的稳压电源设计方案,具有简单、可靠、低噪音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计和优化,充分考虑输入输出电压差、热耗散和稳定性等因素,以提供更可靠和稳定的电源供应。
RRU电力解决方案
![RRU电力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b69085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5.png)
RRU电力解决方案一、概述RRU(远程无线单元)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正常运行对于通信网络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RRU的稳定供电,需要设计一个可靠的电力解决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RRU电力解决方案的标准格式。
二、需求分析1. 供电要求:RRU的供电要求一般为直流电源,电压范围为-48V至-60V,电流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 电源备份:为了确保RRU的持续供电,需要设计电源备份方案,以应对主电源故障或停电情况。
3. 环境适应性:RRU通常安装在室外环境,因此电力解决方案需要具备一定的环境适应性,能够抵抗恶劣天气条件和温度变化。
三、解决方案设计1. 主电源设计主电源应满足RRU的供电要求,具备稳定的输出电压和电流。
常见的主电源设计方案包括:- 直流电源:选用适当的直流电源,满足RRU的电压和电流需求。
- 交流电源+整流器: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再供给RRU使用。
2. 电源备份设计为了应对主电源故障或停电情况,需要设计电源备份方案。
常见的备份方案包括:- 蓄电池备份:在主电源故障时,蓄电池可以提供持续的电力供应,确保RRU 的正常运行。
蓄电池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性能和寿命。
- 发电机备份:在停电情况下,发电机可以为RRU提供临时电力支持。
发电机需要定期检查和保养,以确保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3. 环境适应性设计为了确保RRU电力解决方案的环境适应性,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防雷保护:安装防雷装置,保护RRU免受雷击的影响。
- 防水防尘:选择防水防尘的电源设备和连接线缆,以防止水和灰尘进入RRU 设备。
- 温度控制:采用散热设计,确保RRU在高温环境下的正常工作。
四、实施与测试1. 实施方案:根据设计方案,选购合适的电源设备、备份设备和防护装置。
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布线和安装。
2. 测试方案:在安装完成后,进行电源供电测试和备份切换测试。
测试包括主电源故障时备份电源的切换速度和稳定性,以及蓄电池的续航时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电子系统中的电源设计与管理
1. 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通信电子系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而电源是通信电子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整个系统正常工作的必备条件。
因此,电源的设计和管理对整个通信电子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 电源的基本原理
电源是将外界电源转换为系统需要的电源输出的设备。
通信电子系统中常用的电源有两种:线性电源和开关电源。
其中,线性电源的工作原理是将输入电压通过一个变压器进行降压,然后经过整流、滤波和稳压等电路处理后,输出恒定的直流电压。
而开关电源则是通过高速开关器件将输入电压进行调制,经过变压、整流、滤波等处理后,输出所需要的电源电压。
3. 电源设计的要点
在通信电子系统中,电源设计需要考虑多个要点,包括功率需求、输出电压、电流、噪声、温度等因素。
其中,功率需求是关键因素之一。
在确定功率需求后,需要选择相应的电源类型,并
根据输出电压的需求和负载特性确定所需要的稳压和保护电路。
此外,还需要考虑电源的输出电流和响应速度。
4. 电源管理的重要性
通信电子系统中需要管理多个电源,将它们的输出电压精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在电源管理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电压调节、过电流保护、短路保护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电源的效率和稳定性等因素。
5. 电源管理的实现
电源管理可以通过多个方法实现。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电源管理芯片。
电源管理芯片集成了多种电源管理功能,例如电压调节、短路保护、过电流保护、温度保护等。
通过使用电源管理芯片,可以大大提高电源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电源管理功能。
6. 结论
电源设计和管理对于通信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电源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要点,包括功率需求、输出电压、电流等因素。
同时,电源管理也是必要的,可
以通过电源管理芯片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来实现。
在确保电源的效率和稳定性的前提下,电源的设计和管理可以使通信电子系统更加可靠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