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教案(浙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考纲展示]

考点一世界的物质性

易错提醒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不同于“客观存在”,“客观实在”的东西一定是物质,“客观存在”的东西既可能是物质,也可能是意识。

1.正确理解物质概念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的几种说法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

考向1物质概念

典例1(2017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科学家们在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方面的理论研究,为人类打开了“异物质”这扇未知世界的大门,这些物质拥有假想的奇异特性。从哲学上讲,这里的“异物质”()

A.是不同于哲学“物质”的另一种客观实在

B.只是一种观念中的存在,并非现实的存在

C.只是哲学“物质”的一种具体形态而已

D.概括了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

答案 C

解析“异物质”只是哲学“物质”的一种具体形态而已,应选C。

考向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典例2(2017·台州中学统练试题)理解自然界的客观性比较容易,而理解社会的客观性则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因为()

A.自然界的变化发展不受人的意识的影响

B.社会活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

C.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

D.社会的变化发展决定自然界的变化发展

答案 B

解析理解社会的客观性比较困难,是因为社会活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故B项正确;A、C、D三项说法均错误。

方法点拨因果优选法。根据题干与题肢的关系,可运用如下口诀进行选择:直接原因、间接原因选直接原因,外因、内因选内因,根本原因、一般原因选根本原因,主要原因、次要

原因选主要原因。

1.(判断)“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否定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答案F。这句话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但没有否定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2.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①“神舟”号系列飞船②“十三五”规划纲要③第七届山东省文博会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举办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⑤第十六届浙江省运会2018年举行,湖州为主办城市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哲学上物质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哲学上所讲的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因而①③⑤符合题意;②④属于意识的范畴,应排除。故选B。

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集中体现在()

A.自然界的物质性

B.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客观性

C.生产方式的客观性

D.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答案 B

解析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内容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B正确。

考点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易错提醒 (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规律是客观的,其本身无好坏之分。但规律可能给人带来好的结果,也可能给人带来坏的结果。人们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就能取得积极的效果;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3)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1.正确认识有关静止的三种观点

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2)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考向1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典例1(2017·浙江4月选考)常制不可以待变化,刻船不可以索遗剑。这一说法() A.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B.承认运动常在事物可变

C.把意识当作世界的终极存在

D.只见绝对运动不见相对静止

答案 B

解析固定不变的制度不能够用来应对千变万化的社会,在行船上刻记号无法找到落入水中的宝剑,材料强调的是变化,应选B。

考向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典例2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在《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实际上已经猜测到了()

①物质运动是永恒的②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③自然界变化的规律是客观的④规律是可以用来造福人类的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答案 D

解析荀子的这段话,体现了自然界的变化是有其自身客观规律的,而且人们可以利用规律造福人类,③④正确,应选D。①②不符合题意。

1.(判断)“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事物,就是变化本身”,这一观点说明了运动是永恒的。() 答案T。

2.(2016·浙江4月选考)用干细胞修复受损和衰老的组织,造福人类健康,这是医生的梦想。实现这一梦想,必须让干细胞按照人的指令实现分化。最近,科学家们终于通过控制干细胞

内部的Nanog蛋白,精确操纵了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这表明()

①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③人可以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和把握规律④人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①不符合题意。故选D。

3.扶贫开发是有规律可循的。W县政府认真研究县情,积极创新社会扶贫方式,实施精准扶贫。该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运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以入股分红和劳务合作方式促进贫困户增收。一年来,该县贫困地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均大幅增长,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结合材料,运用运动是有规律的知识,分析说明该县是怎样成功实施精准扶贫的。

答案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该县在精准扶贫中认真研究县情,从当地实际出发,自觉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W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积极创新社会扶贫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创造性地运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促进贫困户增收,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课时训练

一、判断题

1.在“一国两制”之下,香港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保持不变,法律基本不变,体现了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

答案T。

2.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也没有离开运动的物质。()

答案T。

3.规律与规则是一回事。()

答案F。规律和规则不同,规则是人们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是主观的。4.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答案F。任何规律就其内容和作用来说,都是客观的。

5.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认识和利用规律,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答案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