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总结
(七年级)二元一次方程组及解不等式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解不等式组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为1, 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多个解.2、二元一次方程组:有一个解,可以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3、三元一次方程组:先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4、应用题:解、设、列、解、验、答5、典型例题:①二元一次方程满足的条件:系数≠0,次数=1②平方+绝对值= 0③已知方程(组)的解,求其它未知数的值4、解不等式组的步骤:(1)先求出各个不等式的解集(2)将这些解集表示在同一个数轴上(3)在数轴上找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就是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5、典型例题:①已知解集求未知数范围:看解集不等号方向是否改变,不变则系数>0,改变则系数<0 ②已知不等式(组)的解求未知数的值:令所求解集等于已知解集③已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求未知数的值:先求出解集,令解集满足一定条件解法:消元法1)代入消元法用代入消元法的一般步骤是:1.选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进行变形,变成y = ax +b 或x = ay + b的形式;2.将y = ax + b 或x = ay + b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从而将另一个方程变成一元一次方程;3.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x 或y 值;4.将已求出的x 或y 值代入方程组中的任意一个方程(y = ax +b 或x = ay + b),求出另一个未知数;5。
把求得的两个未知数的值用大括号联立起来,这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1]例:解方程组:x+y=5①6x+13y=89②解:由①得x=5-y③把③代入②,得6(5-y)+13y=89得y=59/7把y=59/7代入③,得x=5-59/7得x=-24/7∴x=-24/7y=59/7 为方程组的解我们把这种通过“代入”消去一个未知数,从而求出方程组的解的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elimination by substitution),简称代入法。
2)加减消元法①在二元一次方程组中,若有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同(或互为相反数),则可直接相减(或相加),消去一个未知数;②在二元一次方程组中,若不存在①中的情况,可选择一个适当的数去乘方程的两边,使其中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同(或互为相反数),再把方程两边分别相减(或相加),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元一次方程;③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④将求出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组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求另一个未知数的值;⑤把求得的两个未知数的值用大括号联立起来,这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解法总结与例题
探究二元一次不定方程(Inquires into the dual indefinite equation)冯晓梁(XiaoLiang Feng)(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数计学院数一班 330031)【摘要】:二元一次不定方程是最简单的不定方程, 一些复杂的不定方程常常化为二元一次不定方程问题加以解决。
我们讨论二元一次方程的整数解。
The dual indefinite equation is the simple the indefinite equation, some complex indefinite equations change into the dual indefinite equation question to solve frequently. We discuss the dual linear equation the integer solution.【关键字】:二元一次不定方程初等数论整数解(Dual indefinite equation Primary theory of numbers Integer solution)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项的次数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一个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等号两边的代数式是整式;②具有两个未知数;③未知项的次数是1。
如:2x-3y=7是二元一次方程,而方程4xy-3=0中含有两个未知数,且两个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但是未知项4xy的次数是2,所以,它是二元二次方程,而不是二元一次方程。
定理1.形如(不同时为零)的方程称为二元一次不定方程。
[1]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和解二元一次方程:能使一个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一组值叫做这个方程的一个解,但若对未知数的取值附加某些限制,方程的解可能只有有限个。
通常求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方法是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如x-2y=3变形为x=3+2y,然后给出一个y的值就能求出x的一个对应值,这样得到的x、y的每对对应值,都是x-2y=3的一个解。
解不等式的方法归纳
错因:忽视了“ ”的含义;机械的将等式的运算性质套用到不等式运算中.
正解:原不等式可化为:x+22x+3x-2 ①或x+22x+3x-2 ②;
解①得:x=-3或x=-2或x=2
解②得:x<-3或x>2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3或x 或x }
例5解关于x的不等式
当k 0时;由题意:
解得:-1<k<0
;故选C.
例2命题 <3;命题 <0;若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A. B. C. D.
错解:由|x-1|<3得:-2<x<4;
又由x+2x+a=0得x=-2或x=-a;
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x|-2<x<4 x|-2<x<-a
-a>4故选D.
三、经典例题导讲
例1如果kx2+2kx-k+2<0恒成立;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___.
A.-1≤k≤0 B.-1≤k<0C.-1<k≤0 D.-1<k<0
错解:由题意:
解得:-1<k<0
错因:将kx2+2kx-k+2<0看成了一定是一元二次不等式;忽略了k=0的情况.
正解:当k=0时;原不等式等价于-2<0;显然恒成立; k=0符合题意.
2.不等式组的解集是本组各不等式解集的交集;所以在解不等式组时;先要解出本组内各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取其交集;在取交集时;一定要利用数轴;将本组内各不等式的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来;注意同一不等式解的示意线要一样高;不要将一个不等式解集的两个或几个区间误看成是两个或几个不等式的解集.3.集合的思想和方法在解不等式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其难点是区分何时取交集;何时取并集.解不等式的另一个难点是含字母系数的不等式求解—注意分类.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知识点讲解及习题
第三节: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1、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区域: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Ax+By+C=0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
注意:由于对直线同一侧的所有点(x,y),把它代入Ax+By+C,所得实数的符号都相同,所以只需在此直线的某一侧取一个特殊点(x0,y0) ,从Ax0+By0+C的正负可以判断出Ax+By+C>0表示哪一侧的区域(一般在C≠0时,取原点作为特殊点)2、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的部分区域,所以二元一次方程组表示各个区域的公共部分。
(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区域)例1、画出不等式2x+y-6<0表示的平面区域。
(跟踪训练)画出不等式4x-3y≤12表示的平面区域。
(点的分布)例2、已知点P(x 0,y 0)与点A(1,2)在直线l:3x+2y-8=0的两侧,则( ) A 、3x 0+2y 0>0 B 、3x 0+2y 0<0 C 、3x 0+2y 0>8 D 、3x 0+2y 0<8(跟踪训练)已知点(3 ,1)和点(-4 ,6)在直线 3x –2y + m = 0 的两侧,则( ) A .m <-7或m >24 B .-7<m <24 C .m =-7或m =24D .-7≤m ≤ 24(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例3、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
(1) (2)⎪⎩⎪⎨⎧-≥≤+<242y y x xy ⎪⎪⎩⎪⎪⎨⎧+<≥+≥<9362323x y y x x y x(已知区域求不等式)例4、求由三直线x-y=0;x+2y-4=0及y+2=0所围成的平面区域所表示的不等式。
(跟踪训练)下图所示的阴影区域用不等式组表示为(已知不等式组求围成图形的面积)例5、求不等式组3,0,20xx yx y≤⎧⎪+≥⎨⎪-+≥⎩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跟踪训练)在直角坐标系中,由不等式组230,2360,35150,x yx yx yy->⎧⎪+-<⎪⎨--<⎪⎪<⎩所确定的平面区域内整点个数(绝对值不等式的画法)例6、画出不等式|x|+|y|<1所表示的区域。
二元一次不等式解法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步骤是: 方法1:数形结合 步骤:(1)化成标准形式 (a>0):
ax2+bx+c>0 或 ax2+bx+c<0
(2)求,解方程,画图象;
(3)根据图象写出解集
解不等式: 3x2 7x 10 ≤0
(可用同解变形法)
解:∵ 3x2 7x 10 ≤0 (3x 10)(x 1) ≤ 0
x
x
1 2
或
x ≥0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或分式不等式的方 法步骤是:
方法2 序轴标根法
步骤:(1)化成因式相乘或相除的形式, 且每个因式中x的最高次数为1,系数 必须是正数
(2)求出对应方程的根并在序轴上表 示出来,用穿针引线标出各部分正负
(3)根据序轴写出解集
作业:
1.解不等式 (1)4x2-4x+1>0
1 x 10 3
x 10 3
零点分段 判断符号 情况
例 2,解分式不等式: x 3 0 x7
解:分析符号规律:零点 3,-7 把数轴分成三段
代数式 x 7 7 x 3 x 3
x7
x3
x3
x7
∴由上面分析可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x x 7 或 x 3
3x 10 x 1
≤0 ≥0
(Ⅰ)
或
3x 10≥0 x 1 ≤0
(Ⅱ)
由(Ⅰ)解得
1≤
x
≤
10 3
;由(Ⅱ)解得
x
不存在.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1.消元解法“消元”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
所谓“消元”就是减少未知数的个数,使多元方程最终转化为一元多次方程再解出未知数。
这种将方程组中的未知数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解法,叫做消元解法。
代入消元法(1)概念:将方程组中一个方程的某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代入另一个方程中,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最后求得方程组的解.。
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2)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①选取一个系数较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变形,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②将变形后的方程代入另一个方程中,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在代入时,要注意不能代入原方程,只能代入另一个没有变形的方程中,以达到消元的目的);③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④将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①中变形后的方程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⑤用“{”联立两个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组的解;⑥最后检验(代入原方程组中进行检验,方程是否满足左边=右边)。
2.加减消元法(1)概念:当方程中两个方程的某一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时,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相加或相减来消去这个未知数,从而将二元一次方程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最后求得方程组的解,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2)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①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将原方程组中某个未知数的系数化成相等或相反数的形式;②再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将变形后的两个方程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一定要将方程的两边都乘以同一个数,切忌只乘以一边,然后若未知数系数相等则用减法,若未知数系数互为相反数,则用加法);③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④将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的任何一个方程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⑤用“{”联立两个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组的解;⑥最后检验求得的结果是否正确(代入原方程组中进行检验,方程是否满足左边=右边)。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二)--加减法 配套知识讲解 人教七年级下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提高)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 掌握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2. 能熟练、正确、灵活掌握代入法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会对一些特殊的方程组进行特殊的求解.【要点梳理】要点一、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要点诠释: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1)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如果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既不互为相反数,又不相等,那么就用适当的数乘方程的两边,使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或相等;(2)把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3)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个未知数的值;(4)将这个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的任意一个方程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并把求得的两个未知数的值用“大括号”联立起来,就是方程组的解.要点二、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一般思路)是消元,消元的方法有两种:代入消元和加减消元,通过适当练习做到巧妙选择,快速消元.【典型例题】类型一、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2020春•澧县期末)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34659 23x y x y++==【思路点拨】先将原方程写成方程组的形式后,再求解. 【答案与解析】解:此式可化为:349(1) 2659(2) 3x yx y+⎧=⎪⎪⎨+⎪=⎪⎩由(1):3x+4y=18 (1) 由(2):6x+5y=27 (2) (1)×2:6x+8y=36 (3) (3)-(2):3y=9y=3代入(1):3x+12=183x=6x=2∴23 xy=⎧⎨=⎩【总结升华】先将每个式子化至最简,即形如ax+by=c的形式再消元. 举一反三:【变式】方程组201020092008200820072006x y x y -=⎧⎨-=⎩的解为:.【答案】12x y =-⎧⎨=-⎩2.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ax by cex dy f+=⎧⎨+=⎩的解为31x y =⎧⎨=⎩,求关于x 、y 的方程组()()()()a x y b x y ce x y d x y f-++=⎧⎨-++=⎩的解. 【思路点拨】如果用一般方法来解答此题,很难达到目标,观察发现,两方程的系数相同,只是未知数的呈现方式不同,如果我们把x -y ,x+y 看作一个整体,则两个方程同解. 【答案与解析】解:方程组的解仅仅与未知数的系数有关,与未知数选用什么字母无关,因此把(x -y )与(x+y )分别看成一个整体当作未知数,可得3,1.x y x y -=⎧⎨+=⎩ 解得:2,1.x y =⎧⎨=-⎩【总结升华】本例采用了类比的方法,若把其中的x+y 和x -y 分别看作整体,则第二个方程组与第一个方程组相同,即x+y =1,x -y =3. 举一反三:【变式】三个同学对问题“若方程组111222a xb yc a x b y c +=⎧⎨+=⎩的解是34x y =⎧⎨=⎩,求方程组111222325325a x b y c a x b y c +=⎧⎨+=⎩的解.”提出各自的想法.甲说:“这个题目好象条件不够,不能求解”;乙说:“它们的系数有一定的规律,可以试试”;丙说:“能不能把第二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两边都除以5,通过换元替代的方法来解决”.参考他们的讨论,你认为这个题目的解应该是:. 【答案】 解:由方程组111222a x b y c a x b y c +=⎧⎨+=⎩的解是34x y =⎧⎨=⎩,得1112223434a b c a b c +=⎧⎨+=⎩,上式可写成111222352105352105a b c a b c ⨯+⨯=⎧⎨⨯+⨯=⎩,与111222325325a x b y c a x b y c +=⎧⎨+=⎩比较,可得:510x y =⎧⎨=⎩.类型二、用适当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解方程组36101610x y x yx y x y +-⎧+=⎪⎪⎨+-⎪-=-⎪⎩【思路点拨】解决本题有多种方法:加减法或代入法,或整体代入法,整体代入法最简单. 【答案与解析】解:设,610x y x ym n +-==,则原方程组可化为31m n m n +=⎧⎨-=-⎩①②解得12m n =⎧⎨=⎩即16210x y x y +⎧=⎪⎪⎨-⎪=⎪⎩ ,所以620x y x y +=⎧⎨-=⎩解得137x y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137x y =⎧⎨=-⎩.【总结升华】解一个方程组的方法一般有多种方法,我们要根据方程组的特点选择最简便的求解方法. 举一反三:【变式】【答案】解:去分母,整理化简得,9112061925x y x y +=⎧⎨+=⎩①②,②×3-①×2得,3535y =,即1y =, 将1y =代入①得,99x =,即1x =,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11x y =⎧⎨=⎩. 4.试求方程组27526x y x y ⎧-=--⎪⎨-=-⎪⎩的解.【答案与解析】解:27526x y x y ⎧-=--⎪⎨-=-⎪⎩①②①-②,整理得513y y -=-③ ∵50y -≥,∴13-y ≥0,即y ≤13,当513y ≤≤时,③可化为513y y -=-,解得9y =; 当5y ≤时,③可化为513y y -=-,无解. 将9y =代入②,得23x -=,解得15x =-或.综上可得,原方程组的解为:19x y =-⎧⎨=⎩或59x y =⎧⎨=⎩.【总结升华】解含有绝对值的方程组,一般先转化为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方程,再分类讨论求出解. 举一反三:【变式】(2020春•杭锦后旗校级期末)若二元一次方程组和y=kx+9有相同解,求(k+1)2的值. 【答案】 解:方程组,①×3+②得:11x=22, 解得:x=2,将x=2代入①得:6﹣y=7, 解得:y=﹣1, ∴方程组的解为,将代入y=kx+9得:k=﹣5,则当k=﹣5时,(k+1)2=16.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理解不等式的有关概念,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2.理解不等式的解(解集)的意义,掌握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的方法;3.会利用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熟练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不等式组;4.会根据题中的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组),解决实际应用问题;5.通过对比方程与不等式、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等一系列教学活动,理解类比的方法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途径.【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不等式1.不等式: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要点诠释:(1)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2)不等式的解集:对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它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解集的表示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最简的不等式表示,例如x a>,x a≤等;另一种是用数轴表示,如下图所示:(3)解不等式: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2. 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用式子表示:如果a>b,那么a±c>b±c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用式子表示:如果a>b,c>0,那么ac>bc(或a bc c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用式子表示:如果a>b,c<0,那么ac<bc(或a bc c <).要点二、一元一次不等式1.定义: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经过化简后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要点诠释:ax+b>0或ax+b<0(a≠0)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标准形式.2.解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要点诠释:不等式解集的表示: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要注意的是“三定”:一是定边界点,二是定方向,三是定空实.3.应用:列不等式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相类似,即:(1)审:认真审题,分清已知量、未知量;(2)设:设出适当的未知数;(3)找:找出题中的不等关系,要抓住题中的关键字,如“大于”“小于”“不大于”“至少”“不超过”“超过”等关键词的含义;(4)列:根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5)解:解出所列的不等式的解集;(6)答:检验是否符合题意,写出答案.要点诠释: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应用题时,经常用到“合算”、“至少”、“不足”、“不超过”、“不大于”、“不小于”等表示不等关系的关键词语,弄清它们的含义是列不等式解决问题的关键. 要点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关于同一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要点诠释:(1)不等式组的解集: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2)解不等式组: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分别解出各不等式,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取所有解集的公共部分,利用数轴可以直观地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①根据题意构建不等式组,解这个不等式组;②由不等式组的解集及实际意义确定问题的答案.【典型例题】类型一、不等式1.(2020春•天津期末)判断以下各题的结论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若 b﹣3a<0,则b<3a;(2)如果﹣5x>20,那么x>﹣4;(3)若a>b,则 ac2>bc2;(4)若ac2>bc2,则a>b;(5)若a>b,则 a(c2+1)>b(c2+1).(6)若a>b>0,则<..【答案与解析】解:(1)若由b﹣3a<0,移项即可得到b<3a,故正确;(2)如果﹣5x>20,两边同除以﹣5不等号方向改变,故错误;(3)若a>b,当c=0时则 ac2>bc2错误,故错误;(4)由ac2>bc2得c2>0,故正确;(5)若a>b,根据c2+1,则 a(c2+1)>b(c2+1)正确.(6)若a>b>0,如a=2,b=1,则<正确.故答案为:√、×、×、√、√、√.【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两边同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2. 设x>y ,试比较代数式-(8-10x)与-(8-10y)的大小,如果较大的代数式为正数,则其中最小的正整数x 或y 的值是多少?【思路点拨】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大小,可以运用不等式的性质得出比较方法。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解法
二元一次不等式解法
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①选取一个系数较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变形,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②将变形后的方程代入另一个方程中,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在代入时,要注意不能代入原方程,只能代入另一个没有变形的方程中,以达到消元的目的. );
③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④将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①中变形后的方程中,
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⑤用“{”联立两个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组的解;
⑥最后检验(代入原方程组中进行检验,方程是否满足左边=右边)。
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①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将原方程组中某个未知数的系数化成相等或相反数的形式;
②再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将变形后的两个方程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一定要将方程的两边都乘以同一个数,切忌只乘以一边,然后若未知数系数相等则用减法,若未知数系数互为相反数,则用加法);
③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④将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的任何一个方程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⑤用“{”联立两个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组的解;
⑥最后检验求得的结果是否正确(代入原方程组中进行检验,方程是否满足左边=右边)。
方程与不等式之二元一次方程组技巧及练习题
方程与不等式之二元一次方程组技巧及练习题一、选择题1.夏季来临,某超市试销A 、B 两种型号的风扇,两周内共销售30台,销售收入5300元,A 型风扇每台200元,B 型风扇每台150元,问A 、B 两种型号的风扇分别销售了多少台?若设A 型风扇销售了x 台,B 型风扇销售了y 台,则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为( ) A .530020015030x y x y +=⎧⎨+=⎩ B .530015020030x y x y +=⎧⎨+=⎩C .302001505300x y x y +=⎧⎨+=⎩D .301502005300x y x y +=⎧⎨+=⎩ 【答案】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两周内共销售30台,销售收入5300元,分别得出等式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设A 型风扇销售了x 台,B 型风扇销售了y 台,则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为:302001505300x y x y +=⎧⎨+=⎩.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正确得出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孙子算经》是唐初作为“算学”教科书的著名的《算经十书》之一,共三卷,上卷叙述算筹记数的制度和乘除法则,中卷举例说明筹算分数法和开平方法,都是了解中国古代筹算的重要资料,下卷收集了一些算术难题,“鸡兔同笼”便是其中一题.下卷中还有一题,记载为:“今有甲乙二人,持钱各不知数.甲得乙中半,可满四十八;乙得甲太半,亦满四十八.问甲、乙二人持钱各几何?”意思是:“甲、乙两人各有若干钱,如果甲得到乙所有钱的一半,那么甲共有钱48文.如果乙得到甲所有钱的23,那么乙也共有钱48文.问甲、乙二人原来各有多少钱?”设甲原有钱x 文,乙原有钱y 文,可得方程组( ) A .14822483x y y x ⎧+=⎪⎪⎨⎪+=⎪⎩B .14822483y x x y ⎧+=⎪⎪⎨⎪+=⎪⎩C .14822483x y y x ⎧-=⎪⎪⎨⎪-=⎪⎩D .14822483y x x y ⎧-=⎪⎪⎨⎪-=⎪⎩【答案】A【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通过题目的等量关系,结合题目所设未知量列式即可得解.【详解】设甲原有x 文钱,乙原有y 文钱,根据题意,得:14822483x yy x⎧+=⎪⎪⎨⎪+=⎪⎩,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准确设出未知量根据等量关系列式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已知方程组5430x yx y k-=⎧⎨-+=⎩的解也是方程3x-2y=0的解,则k的值是()A.k=-5 B.k=5 C.k=-10 D.k=10【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方程组5430x yx y k-=⎧⎨-+=⎩的解也是方程3x-2y=0的解,可得方程组5320x yx y-=⎧⎨-=⎩,解方程组求得x、y的值,再代入4x-3y+k=0即可求得k的值.【详解】∵方程组5430x yx y k-=⎧⎨-+=⎩的解也是方程3x-2y=0的解,∴5320x yx y-=⎧⎨-=⎩,解得,1015xy=-⎧⎨=-⎩;把1015xy=-⎧⎨=-⎩代入4x-3y+k=0得,-40+45+k=0,∴k=-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据题意得出方程组5320x yx y-=⎧⎨-=⎩,解方程组求得x、y的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若关于x,y的方程组4510(1)8x ykx k y+=⎧⎨--=⎩中x的值比y的相反数大2,则k是()A .-3B .-2C .-1D .1【答案】A【解析】【分析】 根据“x 的值比y 的相反数大2”得出“x=-y+2”,再代入到方程组的第一个方程得到y 的值,进而得出x 的值,把x ,y 的值代入方程组中第二方程中求出k 的值即可.【详解】∵x 的值比y 的相反数大2,∴x=-y+2,把x=-y+2代入4x+5y=10得,-4y+8+5y=10,解得,y=2,∴x=0,把x=0,y=2代入kx-(k-1)y=8,得k=-3.故选A.【点睛】此主要考查了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有关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列出等式“x=-y+2”.5.已知方程组32422x y x y -=⎧⎨-=⎩,则()2x y --=( ) A .14 B .12 C .2 D .4【答案】A【解析】32422x y x y =①=②-⎧⎨-⎩, ①-②得:x-y=2,则原式=-22=14. 故选A.6.已知2,1.x y =⎧⎨=⎩是方程25+=x ay 的解,则a 的值为( ) A .1B .2C .3D .4【答案】A【解析】 将21x y =⎧⎨=⎩代入方程2x+ay=5,得:4+a=5, 解得:a=1,故选:A.7.若方程6ax by +=的两个解是11x y =⎧⎨=⎩,21x y =⎧⎨=-⎩,则,a b 的值为( ) A .42a b =⎧⎨=⎩ B .24a b =⎧⎨=⎩ C .24a b =-⎧⎨=-⎩ D .42a b =-⎧⎨=-⎩【答案】A【解析】【分析】将方程的两组解代入6ax by +=中,可以得到一个关于a,b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详解】∵方程6ax by +=的两个解是11x y =⎧⎨=⎩,21x y =⎧⎨=-⎩, ∴626a b a b +=⎧⎨-=⎩解得42a b =⎧⎨=⎩,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8.小李去买套装6色水笔和笔记本,若购买4袋笔和6本笔记本,他身上的钱还差22元,若改 成购买1袋笔和2本笔记本,他身上的钱会剩下34元.若他把身上的钱都花掉,购买这两种 物品(两种都买)的方案有( )A .3种B .4种C .5种D .6种 【答案】C【解析】【分析】设1袋笔的价格为x 元,1本笔记本的价格为y 元,根据“若购买4袋笔和6本笔记本,他身上的钱还差22元,若改成购买1袋笔和2本笔记本,他身上的钱会剩下34元”,即可得出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结合x ,y 均为正整数即可得出结论,再设可购买a 袋笔和b 本笔记本,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可得出关于a ,b 的二元一次方程,结合a ,b 均为正整数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设1袋笔的价格为x 元,1本笔记本的价格为y 元,依题意,得:4x+6y-22=x+2y+34,∴3x+4y=56,即y=14-34x . ∵x ,y 均为正整数,∴411xy⎧⎨⎩==,88xy⎧⎨⎩==,125xy⎧⎨⎩==,162xy⎧⎨⎩==.设可购买a袋笔和b本笔记本.①当x=4,y=11时,4x+6y-22=60,∴4a+11b=60,即a=15-114b,∵a,b均为正整数,∴44ab⎧⎨⎩==;②当x=8,y=8时,4x+6y-22=58,∴8a+8b=58,即a+b=294,∵a,b均为正整数,∴方程无解;③当x=12,y=5时,4x+6y-22=56,∴12a+5b=56,即b=56125a-,∵a,b均为正整数,∴34 ab==⎧⎨⎩;④当x=16,y=2时,4x+6y-22=54,∴16a+2b=54,即b=27-8a,∵a,b均为正整数,∴119ab⎧⎨⎩==,211ab⎧⎨⎩==,33ab⎧⎨⎩==.综上所述,共有5种购进方案.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9.已知关于x的方程x-2m=7和x-5=3m是同解方程,则m值为()A.1 B.-1 C.2 D.-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同解方程,可得方程组,根据解方程组,可得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2753x m x m -=⎧⎨-=⎩①②, 由①得:7+2x m =,由②得:3+5x m =,∴7+23+5m m =,解得:2m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同解方程,利用同解方程得出方程组是解题关键.10.关于x 、y 的方程组222x y mx y m+=⎧⎨+=+⎩的解为整数,则满足这个条件的整数m 的个数有( )A .4个B .3个C .2个D .无数个 【答案】A【解析】【分析】先解二元一次方程组x 、y ,然后利用解为整数解题即可【详解】 解方程组222x y mx y m +=⎧⎨+=+⎩得到242m x m y m ⎧=⎪⎪-⎨⎪=⎪-⎩因为方程组的解为整数,所以m 可以为0、1、3、4,所以满足条件的m 的整数有4个,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出x 、y 再利用解为整数求解是本题关键11.某商店对一种商品进行促销,促销方式:若购买不超过10件,按每件a 元付款:若一次性购买10件以上,超出部分按每件b 元付款.小明购买了14件付款90元;小聪购买了19件付款115元,则a ,b 的值为( )A .7,5a b == B .5,7a b == C .8,5a b == D .7,4a b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列出关于a 、b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10490109115a b a b +=⎧⎨+=⎩①②, 由②−①得:525=b ,解得:5b =,将5b =代入①得:104590+⨯=a ,解得:7a =,∴方程组的解为75a b =⎧⎨=⎩,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12.若2334a b x y +与634a b x y -的和是单项式,则a b +=( ) A .3-B .0C .3D .6【答案】C【解析】【分析】 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可得方程组263a b a b +=⎧⎨-=⎩,解方程组即可求得a 、b 的值,即可求得a+b 的值.【详解】 ∵2334a b x y +与643a b x y -是同类项, ∴263a b a b +=⎧⎨-=⎩, 解得30a b =⎧⎨=⎩, ∴a+b=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同类项的定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得到方程组263a b a b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3.|21|0a b -+=,则2019()b a -等于( )A .1-B .1C .20195D .20195-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绝对值的概念先列出关于a,b 的方程组,求出解,然后代入式子中求值.【详解】12110a b -+=,所以50,210,a b a b ++=⎧⎨-+=⎩①② 由②,得21b a =+③,将③代入①,得2150a a +++=,解得2a =-,把2a =-代入③中,得3b =-,所以20192019()(1)1b a -=-=-.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也考查了二次根式和绝对值的性质,比较基础.14.学校八年级师生共466人准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现已预备了49座和37座两种客车共10辆,刚好坐满.设49座客车x 辆,37座客车y 辆,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组( ) A .104937466x y x y +=⎧⎨+=⎩B .103749466x y x y +=⎧⎨+=⎩C .466493710x y x y +=⎧⎨+=⎩D .466374910x y x y +=⎧⎨+=⎩ 【答案】A【解析】【分析】 设49座客车x 辆,37座客车y 辆,根据49座和37座两种客车共10辆,及10辆车共坐466人,且刚好坐满,即可列出方程组.【详解】解:设49座客车x 辆,37座客车y 辆,根据题意得 :104937466x y x y +=⎧⎨+=⎩故选:A .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列方程组时,要注意抓住题目中的一些关键性词语,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15.方程5x+2y=-9与下列方程构成的方程组的解为212xy=-⎧⎪⎨=⎪⎩的是()A.x+2y=1 B.3x+2y =-8C.5x+4y=-3 D .3x-4y=-8【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将x与y的值代入各项检验即可得到结果.解:方程5x+2y=﹣9与下列方程构成的方程组的解为的是3x﹣4y=﹣8.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方程组的解即为能使方程组中两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16.《九章算术》中记载:“今有甲乙二人持钱不知其数,甲得乙半而钱五十,乙得甲太半而亦钱五十.问甲乙持钱各几何?”其大意是:今有甲、乙两人各带了若干钱.如果甲得到乙所有钱的一半,那么甲共有钱;如果乙得到甲所有钱的三分之二,那么乙也共有.问甲、乙两人各带了多少钱?设甲带钱为,乙带钱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为()A.B.C.D.【答案】A【解析】【分析】设甲需带钱x,乙带钱y,根据题意可得,甲的钱+乙的钱的一半=50,乙的钱+甲所有钱的,据此列方程组可得.【详解】解:设甲需带钱x,乙带钱y,根据题意,得:故选:A.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17.若关于x ,y 的方程组3,25x y m x y m -=+⎧⎨+=⎩的解满足x >y >0,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2B .m >-3C .-3<m <2D .m <3或m >2 【答案】A【解析】【分析】先解方程组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出x 、y 的值,再根据x >y >0列不等式组求解即可.【详解】解325x y m x y m -=+⎧⎨+=⎩,得 212x m y m =+⎧⎨=-⎩. ∵x >y >0,∴21220m m m +>-⎧⎨->⎩, 解之得m >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出x 、y 的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某校运动员分组训练,若每组7人,余3人;若每组8人,则缺5人;设运动员人数为x 人,组数为y 组,则列方程组为( )A .7385y x y x =-⎧⎨=+⎩B .7385y x y x =+⎧⎨-=⎩C .7385y x y x =+⎧⎨+=⎩D .7385y x y x =+⎧⎨=+⎩【答案】A【解析】【分析】 根据关键语句“若每组7人,余3人”可得方程7y+3=x ;“若每组8人,则缺5人.”可得方程8y-5=x ,联立两个方程可得方程组.【详解】设运动员人数为x 人,组数为y 组,由题意得:7385y x y x =-⎧⎨=+⎩.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抓住关键语句,列出方程.19.小颖家离学校1200米,其中有一段为上坡路,另一段为下坡路,她去学校共用了16分钟,假设小颖上坡路的平均速度是3千米/小时,下坡路的平均速度是5千米/小时,若设小颖上坡用了min x ,下坡用了min y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 )A .35120016x y x y +=⎧⎨+=⎩B .35 1.2606016x y x y ⎧+=⎪⎨⎪+=⎩C .35 1.216x y x y +=⎧⎨+=⎩D .351200606016x y x y ⎧+=⎪⎨⎪+=⎩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路程=时间乘以速度得到方程35 1.26060x y +=,再根据总时间是16分钟即可列出方程组.【详解】∵她去学校共用了16分钟,∴x+y=16,∵小颖家离学校1200米, ∴35 1.26060x y +=, ∴35 1.2606016x y x y ⎧+=⎪⎨⎪+=⎩, 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正确理解题意列出方程组,注意时间单位,这是解题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20.由方程组53x m y m-=⎧⎨+=⎩,可得到x 与y 的关系式是()A .2x y -=-B .2x y -=C .8x y -=D .8x y -=-【答案】C【解析】【分析】 先解方程组求得5x m =+、3y m =-,再将其相减即可得解.【详解】解:∵53x m y m -=⎧⎨+=⎩①② 由①得,5x m =+由②得,3y m =-∴()()53538x y m m m m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解含参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代数求值的知识点,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平面区域
y
x–y=6 x
O
横坐标 x
–3
–2 -8
–1 -7
0 -6
1 -5
2 -4
3 -3
点 P 的纵坐标 y1 - 9
点 A 的纵坐标 y2 - 8
-6
-5
-3
6
4
0
横坐标 x 点 P 的纵坐标 y1 点 A 的纵坐标 y2
–3 -9 -8
–2
–1
0
1
y
2
x3 –y=6
-8
-6
-7
-5
-6
-3
-56-4x-2 y+2=0
x y 0 x 2 y 4 0 y 2 0
课堂小结:
⑴ 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直线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
⑵ 判定方法: 直线定界,特殊点定域。 ⑶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 各个不等式所表示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
(4)口诀:上大下小斜截式 上正下负一般式 (B>0)
强调:若B<0时则恰好结论相反;若B=0则最易判断。
例题2:根据下列各图中的平面区域用不等式 表示出来(图1包含y轴)
6x+5y=22
3 y=x
1
1
-4
练习:
(1)画出不等式 4x―3y≤12 表示的平面区域
y
4x―3y-12=0 x x
(2)画出不等式x≥1 表示的平面区域
y
x=1
例题
例2、用平面区域表示不等式组 y < -3x+12 的解集。 x<2y
直线把平面内所有点分成三类:
a)在直线x – y = 6上的点
b)在直线x – y = 6左上方区域内的点 c)在直线x – y = 6右下方区域内
不等式方程组的解法
不等式方程组的解法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
(1)求出这个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求出了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二元方程组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组的步骤: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每个不等式的可行域,最后取这些可行域的公共部分。
不等式组解法
解不等式组,可以先把其中的不等式逐条算出各自的解集,然后分别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由两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以下是解不等式组的方法:
1、若两个未知数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同向左,就取在左边的未知数的解集为不等式组的解集,此乃“同小取小”。
2、若两个未知数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同向右,就取在右边的未知数的解集为不等式组的解集,此乃“同大取大”。
3、若两个未知数的解集在数轴上相交,就取它们之间的值为不等式组的解集。
若x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此时一般表示为a<x<b,或a≤x≤b。
此乃“相交取中”。
4、若两个未知数的解集在数轴上向背,那么不等式组的解集就是空集,不等式组无解。
此乃“向背取空”。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高中数学知识点讲解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二元一次不等式概念】
二元表示有两个未知量,一次表示两个未知量的指数为 1,不等式,即由二元一次函数构成的不等式,如x+y>1;
不等式组表示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二元一次不等式,在线性规划当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①如果仅有两个不等式组,则主要方法是先使两个不等式大于小于的符号一致,然后在进行加减.如{푥2푥++
2
푦
푦>
8
<4
⇔{푥8+―2
4
푦
푥>―82푦;;;;;;;;①
>0;;;②然后①+②⇒﹣3x>0⇒x<0;同理可得y>4;
②如果大于两个不等式组,则可做出他的可行域,一般表示的是一个区间.
【实例解析】
例:如图中阴影部分可用一组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来表示,则这一不等式组是.
解:由阴影部分知x≤0,y≥﹣1,
又过点(﹣1,0)和(0,2)的直线方程为:2x﹣y+2=0
且将原点的坐标代入此直线方程的左边得:2×0﹣0+2>0,
故 2x﹣y+2≥0,
푥≤0
∴所求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为{
푦≥―1
.
2푥―푦+2≥0
这个题是比较典型的二元一次不等式方程组,表示的是一个区间,解题的步奏先是求出边界线的函数表达式,然后判断是大于还是小于,比如说 2x﹣y+2≥0 可以理解成y≤2x+2,即y 在这条直线的下方,通过这种判定最后求出不等式方程组.
【考点预测】
1/ 2
不等式方程组的核心是线性规划,这里面要求会判断直线左边右边是什么含义,然后通过画出可行域求其他函数的最值,是一个常考点,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希望大家重视.
2/ 2。
高考数学总复习 7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与简单的线
x+2y≥2, 3.(2012·山东)设变量 x,y 满足约束条件2x+y≤4,
4x-y≥-1,
则目标函数 z=3x-y 的取值范围是
A.[-32,6]
B.[-32,-1]
()
C.[-1,6] 答案 A
D.[-6,32]
解析 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目标函数的几 何意义是直线在 y 轴上截距的相反数,其最大值在点 A(2,0)处 取得,最小值在点 B(12,3)处取得,即最大值为 6,最小值为- 3 2.
x≤3
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
示. 结合图中可行域得 x∈[-52,3],y∈[-3,8].
(2)由图形及不等式组知
-x≤y≤x+5, -2≤x≤3,且x∈Z. 当 x=3 时,-3≤y≤8,有 12 个整点; 当 x=2 时,-2≤y≤7,有 10 个整点; 当 x=1 时,-1≤y≤6,有 8 个整点; 当 x=0 时,0≤y≤5,有 6 个整点; 当 x=-1 时,1≤y≤4,有 4 个整点; 当 x=-2 时,2≤y≤3,有 2 个整点.
【思路】 (1)数形结合. (2)整点是指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
【解析】 (1)不等式 x-y+5≥0 表示直线 x-y+5=0 上 及右下方的平面区域.x+y≥0 表示直线 x+y=0 上及右上方的 平面区域,x≤3 表示直线 x=3 上及左方的平面区域.
x-y+5≥0, 所以,不等式组x+y≥0,
1.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1)一般地,二元一次不等式 Ax+By+C>0 在平面直角坐标 系中表示直线 Ax+By+C=0 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 集合 . (2)由于对在直线 Ax+By+C=0 同一侧的所有点(x,y),把 它的坐标(x,y)代入 Ax+By+C,所得到实数的符号都相同,所 以只需在此直线的某一侧取一个特殊点(x0,y0),从 Ax0+By0+ C 的 符号 即可判断 Ax+By+C>0 表示直线哪一侧的平面区域.
二元一次不等式方程组解法
二元一次不等式方程组解法二元一次不等式方程组,这个听起来好像特别复杂的东西,其实啊,咱们可以把它拆开来看。
就像开盲盒一样,里面可能藏着惊喜,或者是一点小尴尬。
想象一下你有两条直线,一条叫做“x”,另一条叫做“y”,它们在平面上挥舞着,像两个调皮的小孩,争着谁能跑得更远。
你可能会想,这俩小子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嘿嘿,其实它们的关系就藏在那些不等式里。
你要是把这个不等式方程组想成一场游戏,每个玩家都有自己的规则。
比如说,你有个小目标,想让“2x + 3y > 6”,那就是你想要的胜利条件。
可问题是,另一位选手也不甘示弱,他说“x y < 4”,这时候,俩人就开始斗智斗勇了。
你得画出他们的边界线,看看谁能在游戏中占上风。
绘图的时候,记得用直尺啊,不然画出来的线歪歪扭扭的,像个喝醉了的酒鬼。
咱们就得找交集了。
就是那个小小的重叠区域,像是两个朋友的交集,虽然平时走得不太近,但关键时刻总能一起出击。
要是你把不等式变成方程,先求出交点,然后看它们在图上的位置,嘿,这可不是随便的!这就像打麻将,得看牌面,不能光顾着出牌。
找到交集之后,再回头看看每个不等式的方向,你就能知道哪些区域符合你的条件,哪些地方不靠谱。
这时候,很多小伙伴可能会问,交集不是就完事了吗?可不!就像一顿大餐,你得有开胃菜、主菜、甜点,少一样都不行。
这里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特别是边界线,不能给错了。
咱们可不想在这游戏里被坑!你得清楚,边界线上的点也是能被接受的,别把它们当成外人啊。
别忘了,解决这个方程组其实就像做一道数学题,步骤不能少,每一步都得稳扎稳打。
到你画出这个区域,像个艺术家一样,展现出属于你的成果。
看着这片属于你的“胜利之地”,心里那叫一个美!每当我看到这样清晰的区域,都会忍不住想:哇,这简直就是数学的魔法!你看看,这就是二元一次不等式方程组带来的魅力,学起来其实并不难。
而且啊,解这类题目,你还可以培养出逻辑思维能力,真是两全其美。
方程与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方程与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方程与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在数学中,方程和不等式是我们常常会遇到的问题。
其中,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一类重要的题型,它涉及到两个未知数的线性方程组。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且有效的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一、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二元一次方程组是由两个未知数的线性方程组成的。
一般表示为:{ax + by = c{dx + ey = f其中,a、b、c、d、e、f为已知的常数,x和y为未知数。
二、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为了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组,我们可以使用消元法或代入法。
1. 消元法消元法是一种常用的解决方程组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通过乘以适当的常数,使得方程组的系数相等,得到相等的方程组。
步骤二:将两个相等的方程相减或相加,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步骤三: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一个未知数的值。
步骤四:将求得的一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另一个方程,解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步骤五:得到方程组的解。
2. 代入法代入法是另一种解决方程组的常用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从一个方程中解出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关于另一个未知数的方程。
步骤二:将这个关于另一个未知数的方程代入另一个方程中。
步骤三:解这个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得到一个未知数的值。
步骤四:将求得的一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另一个方程,解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步骤五:得到方程组的解。
三、示例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上述方法,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例题:解方程组{2x + 3y = 7{4x - 5y = -3解法一:消元法我们可以通过消元法来解决这个方程组。
步骤一:将第一个方程乘以2,得到:4x + 6y = 14。
步骤二:将第二个方程乘以3,得到:12x - 15y = -9。
步骤三:将第二个方程加到第一个方程上,得到:16x - 9y = 5。
步骤四:解一元一次方程16x - 9y = 5,得到x = 1。
步骤五:将x = 1代入第一个方程2x + 3y = 7,解得y = 1。
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的结合应用题
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的结合应用题摘要:一、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和基本解法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2.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法1.不等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解不等式的方法3.解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三、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的结合应用题1.结合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不等式2.结合不等式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的实际应用正文:一、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和基本解法二元一次方程组是指包含两个未知数,且每个方程中的次数都是一次的方程组。
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有代入法和解元法。
代入法是将一个方程的未知数表示为另一个方程的未知数的函数,然后代入另一个方程求解。
解元法是先将两个方程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然后再用已知条件求解另一个未知数。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法不等式是指含有比较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如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等。
解不等式首先要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如加减同一数、乘除同一正数或负数等。
解不等式的方法有移项法、系数化为1法、解集的端点法等。
对于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可以先将其转化为不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然后再用相应的方法解出。
三、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的结合应用题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常常需要同时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的问题。
例如,一个商店的苹果和香蕉的价格分别为每斤x元和y元,已知苹果的总价不小于100元,香蕉的总价不大于200元,求苹果和香蕉各多少斤。
这类问题需要先根据不等式确定未知数的取值范围,然后再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
另外,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的结合应用题也可以是关于时间、速度、距离等问题。
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决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包括解法和图形解法。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是一种有用的数学工具,能够解决许多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它也有助于我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加强解答技能。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解法和图形解法来解决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如何使用解法来解决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可以通过将这些不等式转换为方程来解决。
首先,应将所有不等式积累起来,将其表示为一个总方程,即可得到所要求的结果。
比如说,如果有两个不等式x+2y<4和3x+4y>12,则可以将其组合为一个总方程:4x+6y<16。
其次,要解决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还可以使用图形解法。
图形解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给定的不等式组。
将所有不等式用线段画出来,并分别找出它们的交点。
交点中的点即为所需要求的结果。
比如说,如果有两个不等式2x+y<6和x-y>4,则可以将其用线段图
表示出来,并找到它们的交点(-2,2)。
这说明x=-2,y=2即为所需求解的结果。
最后,要掌握解决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还需要熟悉相关的概念和知识,这就需要大量的训练和练习。
需要从简单的例子开始,然后逐渐深入研究,最终掌握这门技能。
总而言之,解决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有解法和图形解法。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也有助于提高解答技能。
解决二元一次不等式组需要熟悉概念和知识,不断练习,从简单的例
子开始,逐步深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总结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是由两个二元一次不等式构成的方程组。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总结几种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常用方法。
一、图像法
图像法是解决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种直观有效的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将每个不等式转化为相应的直线不等式,然后绘制出它们在坐标平面上的图像。
通过观察图像的位置关系,我们可以确定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例如,对于不等式组:
{2x + 3y ≥ 6
{x - 2y ≤ 4
我们可以将两个不等式转化为直线不等式,得到图像如下:
[图像]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者的交集即为解集,即解集为{x | 1 ≤ x ≤ 6,1 ≤ y ≤ 6}。
二、代入法
代入法是另一种解决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将其中一个不等式的某个变量表示为另一个变量的函数,然后代入到另一个不等式中去,从而将问题转化为一个变量的一次不等式。
例如,对于不等式组:
{3x + 2y > 10
{2x - y < 5
我们可以先将第一个不等式表示为y的函数:y > (10 - 3x) / 2。
然后我们将它代入到第二个不等式中,得到2x - (10 - 3x) / 2 < 5。
然后我们整理得到不等式9x - 20 < 0,解得x < 20/9。
接下来,我们将x的解代入到初始的第一个不等式,可以得到3x + 2y > 10,代入之后我们可以解得y > (10 - 3x) / 2。
结合两个不等式的解集,我们可以得到最终的解集为{x | x < 20/9,y > (10 - 3x) / 2}。
三、消元法
消元法是解决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它通过消除其中一个变量,将问题转化为一个变量的一次不等式。
例如,对于不等式组:
{3x + 2y ≥ 4
{4x - y < 5
我们可以通过将第一个不等式乘以2,第二个不等式乘以3,然后相加得到6x + 4y + 12x - 3y ≥ 8 + 15,整理得到18x + y ≥ 23。
再将其与初始的第一个不等式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不等式更严格,因此解集为{x | 3x + 2y ≥ 4}。
四、区间法
区间法是解决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种较为灵活的方法。
我们可以
将一个变量的范围拆分成若干个子区间,然后逐个子区间求解。
例如,对于不等式组:
{3x + y > 2
{2x - y > 1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得出y > -3x + 2和y < 2x - 1。
然后我们将x的范
围[-∞, +∞]分成两个区间:x < 1/2和x ≥ 1/2。
分别代入y的范围,可以
得到最终的解集为{x | x < 1/2,y > -3x + 2}∪{x | x ≥ 1/2,y < 2x - 1}。
总结:
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有图像法、代入法、消元法和区间法等
多种。
根据具体的题目要求和问题特点,我们可以选用最适合的方法
来求解。
希望本文对您解决二元一次不等式组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以上为1500字文章,已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