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3.3.2 光合作用的原料教案 (新版)冀教版-(新版)冀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 3.3.2 光合作用的原料导学案 (新版)冀教版
3.3.2光合作用的原料【学习目标】1、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
2.概述农业生产上增加二氧化碳的措施。
3.说明光合作用与碳-氧平衡。
【重难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二.【学习过程】(一)预习检测1.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1)首先把实验装置放在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2)两个实验装置中的变量是。
(3)该实验的结论是。
2.同位素标记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1)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氧的同位素分别标记水和二氧化碳,称为含有标记氧的水和二氧化碳,然后进行两组光合作用实验。
(2)第一组,向绿色植物提供普通二氧化碳,浇灌被标记过的水。
(3)第二组,向同种绿色植物提供被标记过的二氧化碳,浇灌普通水。
(4)在相同条件下,他们对两组光合作用实验释放出的氧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组释放的氧全部是的,第二组释放的氧全部是______的。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来自于参与光合作用的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根据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农业生产上,采取的方式,可使光合作用显著增强,农作物产量增高。
4、绿色植物通过 ,不断消耗大气中的 ,同时不断把释放到大气中,从而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请同学们结合教材37页实验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氢氧化钠的作用是什么?(2)为什么用广口瓶将它们扣住,并在瓶口涂上凡士林防止漏气?(3)为什么设置两个装备?(4)为什么放在暗处一昼夜,然后再一起光照?(5)如何检查叶片有无淀粉生成?(6)你得出什么结论?2.地球上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仍在不断增加,导致地球上出现了“温室效应”现象。
你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哪些?3.根据本节所学知识,说明光合作用具有什么意义?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做?(三)、交流展示学生展示本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利用都媒体课件纠错、强调和补充。
三、【抽测达标】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A光和水 B水和二氧化碳 C氧和水 D 叶绿体和光2.在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A.吸收瓶内的空气B.吸收瓶内的水分C.吸收瓶内的二氧化碳D.吸收瓶内的氧气3.在水、肥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是( )A.增加密度B.合理密植C.降低密度D.减少二氧化碳含量4.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使温室或大棚中种植的作物提高产量的是( )A.直接喷施二氧化碳B.多浇水C.多施肥D.增加氧气浓度5.严重干旱可能造成作物颗粒无收,从光合作用的角度来看,这表明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或重要原料)是( )A.光B.水C.二氧化碳D.适宜温度6、为了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最重要的措施是()A、保护并种植绿色植物B、使用地热、水利、核资源等天然能源C、限制工业的发展D、减少煤、石油等的燃烧释放二氧化碳四、拓展延伸核潜艇在海水中长期航行需要大量的氧气供应,科学家设想在潜艇中建立一个小球藻空气净化器来解决这一问题,请完成下列题目:(1)这一设想的依据是。
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3.2《第二节光合作用的原料》教案
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3.2《第二节光合作用的原料》教案《第二节光合作用的原料》教案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通过主要的探究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和资料探究,使学生得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第一个实验是学生主动操作、观察、归纳出实验结论,后一个探究是通过分析科学家的实验结果推知得到。
进而在“知识链”环节上加以总结,最后“实际用”以近日探究的结论应用到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去实践中去。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绿色事物的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2、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3、分析得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写出反映方程式。
(二)能力目标1、运用植物生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尝试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过程。
2、分析、处理光合作用的有关资料,得出相关的知识或结论。
(三)情感目标1、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
2、认同生物科学的价值,体验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3、步明确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式。
重点难点重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难点: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的实验。
教学媒体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动画,视频资料。
实验。
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课程设计(一)导入导入1,课本上例子,出示粮食图片和粮食缺乏的资料,引入光合作用的原料,探究如何提高粮食产量。
导入2,上一节课我们探究了光合作用的产物,这一节课我们一起看看制造这些产物的原料。
课上进行讨论,学生发言,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
(二)讲授新课1、实验(1)引导学生思考并大胆猜测光合作用的原料可能有哪些?答案可能有:空气、土壤中的物质、水分等等(可通过淀粉中的组成推测)(2)首先探究空气中是否有一些气体可能是光合作用的原材料。
(3)请学生分组完成实验至在用广口瓶扣住植株。
(4)将学生所作的植株收集好。
昼夜处理一晚上,在光照2~3小时,可以让下一个班使用,循环下去。
(5)用上一个班做好的植株,进行淀粉的实验鉴定,首先请各小组回忆上次的实验做法,进行实验。
八年级生物上册3.3.1光合作用的产物教案(新版)冀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3.3.1光合作用的产物教案(新版)冀教版第一篇:八年级生物上册 3.3.1 光合作用的产物教案 (新版)冀教版3.3.1光合作用的产物一、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阐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②能力目标:分析淀粉、氧气的鉴别方法;尝试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实验。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在生产上的应用;形成爱护植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尝试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实验。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具准备教师准备1、材料用具天竺葵(或银边天竺葵)、遮光纸、曲别针、酒精、烧杯(大、小各1个)、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碘液、培养皿,新鲜的金鱼藻、透明的广口瓶、带有两根导管的瓶塞、火柴棍。
2、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利用教材P32【身边事】导入(二)新授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剖析操作原理。
(1)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什么?让叶片内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耗尽或运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使实验叶片形成见光和遮光两个部分(形成对照实验)。
(3)我们将叶片移到光下照射几个小时的目的是什么?使叶片的见光部分充分地进行光合作用。
1(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什么?酒精脱色。
(5)为什么不能用水直接煮叶子?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但不溶解于水。
(6)为什么不能直接加热盛有酒精的小烧杯?因为酒精易挥发,沸点低,关键是易燃。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酒精外溢发生起火危险。
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提示学生思考以下问题:(7)脱色过程中叶片和酒精的颜色分别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8)为什么不能将实验叶片去掉黑纸片之后,不经脱色,直接在上面滴加碘液?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9)在实验结果中,你发现叶片见光部分和遮光部分别呈现什么颜色?说明了什么?教师播放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得出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论。
江西省万载县八年级生物上册3.3.2光合作用的原料教案(新版)冀教版
江西省万载县八年级生物上册3.3.2光合作用的原料教案(新版)冀教版光合作用的原料1 / 3江西省万载县八年级生物上册3.3.2光合作用的原料教案(新版)冀教版 2 / 3 内容学科 生物 初二 时间节次 1主备人 复备人 课题 光合作用的原料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探究并理解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3、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并能在实际生产应用中从哪些方面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重点 1、理解并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探究并理解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难点 1、理解并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探究并理解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课堂模式 内容提要 时间 设计意图 方法、策略个人备课 ①检查预习(或当堂预习) ②导入、目标、重难点呈现③新授④课内练习(及检测)⑤课堂小结⑥布置作业及预习任务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讲了光合作用的产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呢?他是讲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
那么淀粉等有机物又是由什么转变而来的呢? 二、新课讲授 (一)、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1、实验步骤:(1)选材并设计对照实验(一个放入盛清水的培养皿中,一个放入盛氢氧化钠的培养皿中)(2)暗处里(3)光照3小时(4)脱绿(5)漂洗(6)染色2、实验现象 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的叶片变蓝色,放在盛有氢氧化钠的培养皿不变色仍为黄白色3、实验结论 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的天竺葵叶片产生淀粉,进行了光合作用,放在盛有氢氧化钠的培养皿的天竺葵的叶片没产生淀粉,没进行光合作用。
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通过资料提示鲁宾卡门的同位素标记法:理解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至于水:用放射元素标记所浇水的氧:结果放出的氧中的氧具有放射性;而用放射性的氧标记二氧化碳,水用普通的氧:结果释放的氧就不具有放射性。
说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参与光合作用的水。
(三)、应用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照、二氧化碳浓度、水 三、巩固练习 当堂练1-4题 四、课堂总结五、布置作业创新练习 一(2分钟)二(28分钟)28分钟三(5分钟)四(5分钟)五(2分钟) 实验法,观察法;讲解法等 总评或 反思备注 备课内容多的可以加页,课堂模式位置也可以变动。
冀少版八上生物 3.3.2光合作用的原料 教案设计
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之前学生学习了光合作用的产物,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本节内容要求学生完成光合作用所需原料的探究实验,所以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本课内容是认识光合作用实质的关键,因此本课是本章内容的难点和学习有关光合作用知识的重点。
学生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认识到光合作用的意义及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重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认识光合作用的原料和意义。
②尝试设计探究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会选择并控制变量。
2.能力目标:①通过设计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3.情感目标:①通过对资料图片的观察,探究实验的设计,从而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研究兴趣。
②通过对光合作用的探究从而认识到绿色植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知道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
(2).设计对照实验方案。
2.教学难点(1).设计并完成对照实验。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视频2.提问:我们的食物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3.设疑:巧妇难做无米之炊,绿色植物是以什么为原料制造出我们的食物呢?(二)实验探究活动1.作出假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作出假设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2.制定计划(1).全班分成两大组,第一、二大组分别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
每大组中68人为一小组,选其中3人分别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
(2).给出实验材料:①第一大组:广口瓶,玻璃板,凡士林,盆栽天竺葵(已暗处理),剪刀,酒精灯,碘液,大烧杯,小烧杯,培养皿,三脚架,石棉网,镊子,滴管,火柴,清水,25%氢氧化钠溶液②第二大组:盆栽天竺葵(已暗处理) ,剪刀,酒精灯,碘液,大烧杯,小烧杯,培养皿,三脚架,石棉网,镊子,滴管,火柴,清水提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水主要由根吸收后通过茎,再由叶脉供应。
八年级生物上册3.3.2光合作用的原料课件(新版)冀教版
试管A中溶液由黄绿色变成了蓝色,试管B中溶液仍是黄绿色(已
知阳光不会使BTB溶液变色)。
(1)试管A中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是金鱼藻进行 光合作用 吸收了
二氧化碳 。 (2)A、B两支试管中,试管B的作用是 做对照 。
_。
(3)这一实验能证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 二氧化碳 (4)这一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光 。
料吗?”这一实验时,准备了实验所需的材料用具:生长状况一致
的天竺葵、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清水、小烧杯、碘 液、玻璃罩等,并设计了甲、乙两组装置(见下图)。小组讨论并 回答:
甲
乙
(1)实验前,应将甲、乙装置中的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 的是消耗掉天竺葵叶片中原有的 淀粉 ,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科 学性。 (2)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 二氧化碳 。 (3)将甲、乙装置在阳光下光照一段时间,然后从甲、乙装置的 天竺葵上,各取一片叶,放入 酒精 中隔水加热,取出后用清水冲 洗再滴碘液,观察叶片的变化。
(5)这一实验不能证明光合作用生成 淀粉 或释放 氧气 。
请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用心整理一下自己本节课的 学习收获哦!
(4)实验结果:变蓝的是装置 乙
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填“甲”或“乙”)内的叶
。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探究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简称BTB溶液,黄绿色),当有二氧化碳 时呈黄绿色,没有二氧化碳时呈蓝色。利用这一变色原理,可以 证明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了二氧化碳气体。小组合 作探究,共同完成下列实验。 ①在A、B两支试管中加入同样多的金鱼藻,分别加入等量 BTB溶液,并在试管口加塞子。②把试管A放在阳光下,试管B用黑 纸包住放在暗处。③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支试管中的溶液,发现
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三章 第2节光合作用的原料说课课件 新版冀教版
•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 原料
阅读课本实验并思考:
1.选取的实验材料是带有5—8片叶的天竺葵枝条,带5—8片叶 的目的是什么? 2.思考培养皿中盛有的25%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用? 3.用凡士林将光口瓶的瓶口密封,目的什么?
4.实验将两个装置先进行暗处理,再一起光照2—3小时的目的
是什么? 5.此实验的对照条件(唯一变量)是什么? 6.此实验证明了什么?
(三)第三轮PK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请各组根据下列提示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 提示一、可用培养皿或小烧杯盛装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提示二、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提示三、在实验过程中只能保证二氧化碳是唯一变量 提示四、验证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过程,可参见“绿叶在光下制 造淀粉的实验” 在活动过程中,老师边看边提示
(四)第四轮PK资料分析:分析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
C
自什么物质,这个实验能证明什么?
2 2
C
2
2
H2
H2
师生分析得出共同的结论:
• 水是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五)第五轮pk: 知识运用
1、讨论在水肥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怎样提高作
物产量?并说出原因
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来源于哪些途径?吸收
二氧化碳的途径是什么?如何做才能使空气中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人走村空”问题愈演
愈烈
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亿,每年新增
900-1000万。
四川抽样调查: 26% 20% 举家外出农户 留守农户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人农 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问题日益凸显
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3.3.2 光合作用的原料 教案
光合作用的原料【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2.资料分析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哪种物质;3.学习调节光合作用的原料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
能力目标:1.运用植物生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尝试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过程。
2.分析、处理光合作用的有关资料,得出相关的知识或结论。
情感目标:加强保护植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运用植物生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尝试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过程。
【教学过程】情景引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了所需要的食物、能源等必需品,使地球上的人和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绿色植物是以什么为原料,制造出有机物的呢?展示学习目标:学习指导1:认真观察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检查这两套装置里的叶片有无淀粉产生。
根据小辞典,得出什么结论?交流研讨:一株产生了淀粉,另一株没有产生淀粉,为什么出现了不同的结果呢?质疑答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来源于哪些途径?如何做才能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保持稳定?专项训练:1.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瓶内的()A.空气B.水分C.二氧化碳D.氧气2.下列可以使光合作用加强的一项是()A.增加二氧化碳浓度B.增加氧气浓度C.减少氧气浓度D.减少二氧化碳浓度学习指导2:认真阅读资料分析,分析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什么物质,这个实验证明了什么?交流研讨:学生小组讨论。
质疑答疑:学生质疑。
专项训练: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A.二氧化碳和氧气B.二氧化碳和水C.氧气和水D.淀粉和氧气2.严重干旱可能造成农作物颗粒无收,从光合作用的角度来看,这表明光和作用的必须条件是()A.光B.水C.二氧化碳D.适宜温度学习指导3: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交流研讨:学生小组交流。
质疑答疑:从几个方面可以控制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专项训练:1.提高光合作用的有效措施()A.高度密植B.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C.增加氧气浓度D.增加水分【板书设计】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二氧化碳、水应用: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冀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3.3.2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说课稿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要的原料吗说课稿我讲课的内容是冀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叶的光合作用与光能利用》第二节《光合作用的原料》,实验研究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要的原料吗”这一部分。
一、教材剖析㈠、选材原由本章的第一节课《光合作用的产物》已经对研究淀粉和氧气的实验方法做了详尽的介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研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而没有选择研究二氧化碳和水这两个原料,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切合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倡议的研究性学习,指引学生综合利用已有知识,踊跃思虑,从不一样的角度解决新的问题,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育。
㈡、教课目的:依据素质教育的要乞降新课改的精神,依据教课内容确立教课目的以下:⒈知识目标:①知道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②掌握设计实验的一般原则。
⒉能力目标:①培育学生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
②在科学研究中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⒊感情 ?态度 ?价值观:①培育学生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
②培育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㈢、教课要点:指引学生研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要的原料吗?”㈣、教课难点:指引学生设计研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的实验二、教课方法:本节课采纳研究式教课法进行教课:科学研究是学习生物学最有效的方法,而设计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但是初中学生受知识、经验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设计实验成为了学生自主研究过程中的单薄环节。
所以,讲堂上要增强教师组织者、指引者的作用,提升教师指引性语言的含金量,针对学生在思虑过程中的疑惑或错误,以发问、怀疑等方式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帮助学生梳理实验设计中的难点,从而让学生着手达成实验、剖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等,培育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
学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采纳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一同沟通、议论、设计实验方案,并相互当合达成实验,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调换其踊跃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三、教课过程㈠、复习:本节课是从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开始的。
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3.3.2 光合作用的原料 教案1
(二)探究竟。
1.证明光合作用的原料需要二氧化碳。
(1)理解实验。
学生自主学习读教科书的实验探究。
认识二氧化碳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2)观看视频资料。
播放视频资料。
(3)动手实验。
a.取出实验材料
b.教师说明实验的注意事项
c.说明实验过程
d.学生实验(结合前面验证光合作用产物的实验)
(3)分析实验现象。
现象:带有氢氧化钠溶液组的植物叶片没有淀粉产生。
结论: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2.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需要水。
(1)阅读资料。
资料: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氧气的同位素分别标记水和二氧化碳,使他们分别成为含有标记氧的水和二氧化碳,然
后进行两组光合作用实验:第一组,向绿色植物提供普通的二氧化碳,
浇灌被标记过的水;第二组,向同种绿色植物提供被标记过的二氧化碳,
浇灌普通水。
在相同条件下,他们对两组光合作用实验释放出的氧进行
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组释放的氧全部是被标记过的,第二组释放
的氧全部是未被标记过的。
(2)分析现象。
问题:分析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什么物质,这个实验还能证明什么?
(3)实验探究。
名称:探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植物吸收的水。
方法过程:
a.将植物暗处理
b.切断植物的部分叶脉。
冀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3.3.2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说课稿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冀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叶的光合作用与光能利用?第二节?光合作用的原料?,实验探究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这一局部。
一、教材分析㈠、选材原因本章的第一节课?光合作用的产物?已经对探究淀粉和氧气的实验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在此根底上,让学生自主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而没有选择探究二氧化碳和水这两个原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的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综合利用已有知识,积极考虑,从不同的角度解决新的问题,突出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的培养。
㈡、教学目的: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的如下:⒈知识目的:①知道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展光合作用的原料。
②掌握设计实验的一般原那么。
⒉才能目的:①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的才能。
②在科学探究中开展学生的合作才能、理论才能和创新才能。
⒊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㈢、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㈣、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的实验二、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进展教学: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最有效的方法,而设计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然而初中学生受知识、经历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设计实验成为了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因此,课堂上要加强老师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进步老师引导性语言的含金量,针对学生在考虑过程中的困惑或错误,以提问、质疑等方式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帮助学生梳理实验设计中的难点,进而让学生动手完成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等,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才能。
学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一起交流、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互相配合完成实验,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三、教学过程㈠、复习:本节课是从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开场的。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三章 第二节《光合作用的原料》导学案 (新版)冀教版
第二节光合作用的原料1.重点: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
2.概述农业生产上增加二氧化碳的措施。
3.说明光合作用与碳-氧平衡。
知识点一:光合作用的原料1.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1)首先把实验装置放在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2)两个实验装置中的变量是有无二氧化碳。
(3)该实验的结论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同位素标记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1)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氧的同位素分别标记水和二氧化碳,称为含有标记氧的水和二氧化碳,然后进行两组光合作用实验。
(2)第一组,向绿色植物提供普通二氧化碳,浇灌被标记过的水。
(3)第二组,向同种绿色植物提供被标记过的二氧化碳,浇灌普通水。
(4)在相同条件下,他们对两组光合作用实验释放出的氧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组释放的氧全部是被标记过的,第二组释放的氧全部是未被标记过的。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来自于参与光合作用的水,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原料: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知识点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根据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农业生产上,采取增加二氧化碳的方式,可使光合作用显著增强,农作物产量增高。
增加二氧化碳的措施知识点三:光合作用与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不断把氧气释放到大气中,从而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
1.阅读“探究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实验利用了哪些原理?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淀粉;淀粉遇碘变蓝。
(2)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所起的作用是什么?两个实验装置中所不同的因素是什么?氢氧化钠溶液是一种强碱性物质,能够吸收周围环境中的二氧化碳。
由于氢氧化钠吸收了二氧化碳,因此两片叶子所处的环境的不同之处是一个缺少二氧化碳,一个含有二氧化碳。
(3)该实验的结论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把放在暗处一昼夜的植株上的一片叶片进行对折,折断中间的主叶脉,放在光下4小时后,在叶片折断的两部分滴加碘液。
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三章《光合作用的原料》教案2
《光合作用的原料》教案一、概念解析:所谓光合作用就是指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这是光合作用的内涵。
外延是绿色植物。
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条件需要光,反应在叶绿体中进行。
二氧化碳、水为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机物、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场所是叶绿体。
二、教材分析:通过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通过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
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通过实验验证光合作用的光合作用的原料必须有二氧化碳,通过史料分析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必须有水,这些水是绿色植物的根毛从土壤中吸收的。
通过对叶片结构探究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必须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
光合作用需要有特定的结构基础,就是叶绿体,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的叶绿体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类囊体和基质,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在类囊体上进行,暗反应在基质中进行。
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在光反应中水在光的照射下生成氧气并合成ATP.在暗反应中生成有机物及合成光反应中的ADP和磷酸.光反应一定要在光的照射下进行,而暗反应可以有光,也可以不需要光.暗反应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有机物,它怎么由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光反应怎样为暗反应提供物质和能量,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当然,在高中阶段,我们可能会说得更清楚一点,但是在初中阶段,它的重要概念,就体现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放出氧气这个地方,所以怎么进行教学,我们还是要回到我们的课标上,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的课标,它给我们提出了关于光合作用的重要概念的教学建议,同时,也有具体的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我们把握住了这些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我们就可以看到,关于光合作用,我们要阐明它的基本概念,在说出光合作用过程的时候,要对它的原理的应用,更进一步进行探讨,比如说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际上就是对它的概念进行认真的教学,怎样利用光能、二氧化碳和水将能量储存到有机物中,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这个有机物和氧气是它的产物等等,在这个活动建议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具体的要求,进一步探讨它的应用,实际上就是体现我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 第三章 叶的光合作用 3.3.2 光合作用的原料教案(新版)冀教版
光合作用的原料【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观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2.归纳资料,分析得出光合作用释放氧的来源.3.结合农业生成上的典型实例,加深对光合作用原理的理解.(二)过程与方法1.分析、处理光合作用的有关资料,得出相关的知识或结论.2.尝试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2.体验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3.初步明确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式.【教学重点】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教学难点】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给大家讲一个温馨的小故事:在阳光明媚的周末,老爷爷带着三岁的孙女来到了植物园.孙女很喜欢花草,觉得它们特别可爱,于是她把手中的面包揉碎了撒在草地上.老爷爷就问她了,为什么呀?孙女说小草要吃面包.老爷爷告诉她,小草不吃面包,喝点水,晒晒太阳,就饱了.到中午的时候,该吃饭了,孙女喝了点水,然后跑到太阳底下.老爷爷又问她干嘛不吃饭呀.孙女说,不吃了,晒晒太阳就饱了.这个小故事里面蕴含着什么生物学道理?二、新课学习光合作用的原料在缺少二氧化碳的情况下,植物不能制造出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来自光合作用的水,这说明水也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实验探究(Ⅰ)实验目的:知道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实验结果:装置一中的叶片没有变蓝,而装置二中的叶片变成了蓝色.得出结论:1.根据实验结果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装置一中没有淀粉生成,装置二中有淀粉生成.2.两个装置的区别是装置一内盛有氢氧化钠溶液,装置二中盛有清水.3.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氢氧化钠溶液是强碱溶液,二者易发生反应,即二氧化碳气体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4.装置一不能产生淀粉是因为其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了.5.可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实验探究(Ⅱ)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料水和二氧化碳中的氧与产物氧气中的氧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组释放的氧全部是被标记过的,第二组释放的氧全部是未被标记过的.实验结论:光合作用的放出的氧来自参与光合作用的水.农业上增加二氧化碳的措施: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对加快植物生长发育、增加产量和质量有重要作用.农业生产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很多,有哪些措施呢?【课堂小结】【课堂练习】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第二节光合作用的原料一、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水二、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三章《光合作用的原料》教案3
《光合作用的原料》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说出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和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过程与方法:通过光合作用原料的研究,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掌握科学检测的一般方法及实验设计的变量控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实验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培养实验的设计思路;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创新、合作的科学精神;确立进行科学研究的欲望和信心。
2、学情分析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光合作用的概念是学生学习生物部分中一个复杂的概念。
因此通过实验分析探究它的产物和原料及条件,场所,从具体到形象,总结概念,学生更易理解。
而且学生已对绿色植物根茎叶三个器官的基本知识上,对叶的功能进行进一步探讨,从而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知识,了解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及产物并能写出文字表达式;对照实验探究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形成淀粉的过程。
教学难点:对照实验探究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形成淀粉的过程。
4、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在馒头汤中滴碘液,观察现象。
我们知道淀粉遇碘液会变蓝色,那么馒头汤里的淀粉是怎么产生的?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坐着巴士参加探索光合作用之旅。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探索第一站公元前4世纪亚里斯多德提供并展示亚里士多德的照片及他关于植物所需物质来源的观点。
亚里斯多德的观点是否正确?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探索第二站。
活动3【讲授】探索第二站1648年海尔蒙特观察海尔蒙特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海尔蒙特通过实验得出观点:建造植物体的原料是水分。
以我们现有的知识看,海尔蒙特对光合作用的贡献在于?结论:水是光合光合作用的一种原料。
活动4【讲授】探索第三站1771年普利斯特利科学家光合作用的研究到这里远没有结束。
我们进入探索第三站。
站长普利斯特里,他在1771年做了普利斯特里实验,播放视频。
他通过实验得出:植物可以更新污浊的空气。
1779年,英格豪斯通过实验指出:光照下,植物才可以更新污浊的空气。
八年级生物上册 3.3.2光合作用的原料学案(无答案)(新版)冀教版
光合作用的原料【学习目标】1.观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2.归纳资料,分析得出光合作用释放氧的来源.3.结合农业生成上的典型实例,加深对光合作用原理的理解.【预习导航】自主学习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_______.2.水肥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使光合作用显著_________,作物产量明显_________.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干旱会引起农作物_________.3.实验将两个装置先进行暗处理,再一起光照2—3小时,对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先耗尽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B.在给予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C.检验唯一的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检验光合作用中有光和无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合作探究1.一位同学按如下步骤做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结果发现叶子全部变蓝色,你认为他的哪个步骤不对?为什么?(1)把实验植物先置于黑暗的地方一天(2)用不透明的纸将叶片上表面的一部分遮盖起来(3)将植物移到阳光下晒两三个小时(4)剪下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除去叶绿素(5)叶片用清水冲洗后滴上碘液2.根据书中38页的控究竟中的实验回答: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什么物质?这个实验不能证明什么?【达标检测】1.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 )A.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 B.大气中臭氧增加C.佛里昂的排放 D.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增多2.对“温室效应”的预防措施是( )A.少排放佛里昂 B.大力绿化造林C.不施用农药 D.减少二氧化碳的污染3.为了维护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最重要的措施是( )A.保护并种植绿色植物B.使用地热、水利、核资源等天然能源C.限制工业的发展D.减少煤、石油等的燃烧释放二氧化碳4.农业生产中增加二氧化碳的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A.施加有机肥 B.过多施用碳酸氢铵肥料C.合理密植,有效通风 D.向大棚或温室中喷施瓶装二氧化碳气体5.为了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最重要的措施是( )A.保护并种植绿色植物 B.使用地热、水利、核资源等天然能源C.限制工业的发展 D.减少煤、石油等的燃烧释放二氧化碳6.谷类植物在一定光照下,要增加产量,可以相对增加某物质在空气中的含量.这种物质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C.氮气 D.一氧化碳7.合理密植的原因主要是( )A.让植物透风 B.让植物吸收足够的水C.让植物接受充分的阳光照射D.让植物能自由生长学后反思【达标检测】答案:3。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三章 第二节《光合作用的原料》导学案 (新版)冀教版
第二节光合作用的原料1.重点: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
2.概述农业生产上增加二氧化碳的措施。
3.说明光合作用与碳-氧平衡。
知识点一:光合作用的原料1.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1)首先把实验装置放在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2)两个实验装置中的变量是有无二氧化碳。
(3)该实验的结论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同位素标记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1)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氧的同位素分别标记水和二氧化碳,称为含有标记氧的水和二氧化碳,然后进行两组光合作用实验。
(2)第一组,向绿色植物提供普通二氧化碳,浇灌被标记过的水。
(3)第二组,向同种绿色植物提供被标记过的二氧化碳,浇灌普通水。
(4)在相同条件下,他们对两组光合作用实验释放出的氧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组释放的氧全部是被标记过的,第二组释放的氧全部是未被标记过的。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来自于参与光合作用的水,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原料: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知识点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根据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农业生产上,采取增加二氧化碳的方式,可使光合作用显著增强,农作物产量增高。
增加二氧化碳的措施知识点三:光合作用与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不断把氧气释放到大气中,从而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
1.阅读“探究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实验利用了哪些原理?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淀粉;淀粉遇碘变蓝。
(2)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所起的作用是什么?两个实验装置中所不同的因素是什么?氢氧化钠溶液是一种强碱性物质,能够吸收周围环境中的二氧化碳。
由于氢氧化钠吸收了二氧化碳,因此两片叶子所处的环境的不同之处是一个缺少二氧化碳,一个含有二氧化碳。
(3)该实验的结论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把放在暗处一昼夜的植株上的一片叶片进行对折,折断中间的主叶脉,放在光下4小时后,在叶片折断的两部分滴加碘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合作用的原料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
2、资料分析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哪种物质;
3、学习调节光合作用的原料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
能力目标:
1.运用植物生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尝试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过程。
2.分析、处理光合作用的有关资料,得出相关的知识或结论。
情感目标:加强保护植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探究水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
教师:提前准备“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实验装置;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了所需要的食物、能源等必需品,使地球上的人和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绿色植物是以什么为原料,制造出有机物的呢?
(二)新授
教师:出示复习思考题,进行知识回顾。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设计,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然后
进行讨论交流。
学生:完成探究实验的方案设计,小组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教师:对提前准备好的实验装置进行验证,根君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加深学生印象。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教师:展示动画:同位素标记光合作用实验示意图。
学生:观看动画,得出水是光合作用原料的结论。
教师:出示思考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来源于哪些途径?如何做才能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保持稳定?从几个方面可以控制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三)课堂小结
学生畅谈收获,师生通共同构建知识体系。
(四)达标训练
教师:出示训练题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反馈、释疑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光合作用的原料
一、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二、提高作物产量的方法: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三、光合作用意义: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七、课下作业
完成互动训练有关练习。
八、教学反思
探究实验是本节课的主体,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提高了学生的
多种能力,使学生明确光合作用的反应原理有二氧化碳,通过资料分析可以得出光合作用的原料还有水,而且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源于水而不是二氧化碳,这些知识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知识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