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窗气密性能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建筑外门窗三性检测

建筑外门窗三性检测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性能分级1、气密性能分级2、水密性能分级3、抗风压性能分级检测项目1、气密性能检测方法2、水密性能检测方法3、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2009年3月1日正式实施1、代替GB/T 7106一2002《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2、代替GB/T 7107一2002《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3、代替GB/T 7108—2002《建筑外窗水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4、代替GB/T 13685一1992《建筑外门的风压变形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5、代替GB/T 13686—1992 《建筑外门的空气渗透性能和雨水渗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术语和定义1.外门窗:建筑外门及外窗的统称。

2.压力差:外门窗室内、外表面所受到的空气绝对压力差值。

当室外表面所受的压力高于室内表面所受的压力时,压力差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3.气密性能:外门窗在正常关闭状态时,阻止空气渗透的能力。

4.标准状态:温度为293K(20℃)、压力为101.3kPa (760㎜Hg),空气密度为1.202㎏/m3的试验条件)5.试件空气渗透量:在标准状态下,单位时间通过整窗(门)试件的空气量。

6.附加空气渗透量:除试件本身的空气渗透量以外,通过设备和试件与测试箱连接部分的空气渗透量。

7.开启缝长:外窗开启窗或外门扇开启缝周长的总和,以内表面测定值为准。

如遇两扇相互搭接时,其搭接部分的两段缝长按一段计算。

8.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在标准状态下,单位时间通过单位开启缝长的空气量。

9.试件面积:外门窗框外侧范围内的面积,不包括安装用附框的面积。

以室内表面测定值为准。

10.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在标准状态下,单位时间通过外门窗试件单位面积的空气量。

11.水密性能:外门窗正常关闭状态时,在风雨同时作用下,阻止雨水渗漏的能力。

12.严重渗漏:雨水从试件室外侧持续或反复渗入外门窗试件室内侧,发生喷溅或流出试件界面的现象。

T 建筑外门窗气密 水密 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培训课件

T 建筑外门窗气密 水密 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培训课件
③快速压下手柄,施加足够的力,在表头上读出硬度值 (精确到0.5HW) ④再次测量时,两相邻压痕中心间的距离不应小于6mm ⑤三个测点的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试件的韦氏硬
度值。取三个试件韦氏硬度值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值 ,精确到0.5HW。
铝合金型材壁厚、硬度和表面膜厚样品制备要求: 1、壁厚、膜厚样品制备: 从每批取10根主型材,再从每根型材上切取1个试样, 共10个试样。 2、硬度样品制备: 从上、下框和中挺各取1根,共3根试样
塑料型材状态调节和实验环境要求: 在23±2℃环境下进行状态调节,用于检测外观、尺寸的 试样,调节时间不少于1h ,其他检测项目调节时间不少 于24h ,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
THE END
谢谢大家!
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检测-抗风压性能
③三试件综合评定: 定级检测时以三试件定级值的最小值为该组试件的定
级值,工程检测时三试件必须全部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检测-抗风压性能
建筑(铝合金、塑料)型材
标准: 《铝合金建筑型材》GB/T5237.1-2008~5237.6-2008 《铝合金门窗》 GB/T8478-2008 《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型材》GB/T8814-2004 《铝合金韦氏硬度试验方法》YS/T420-2000
气密性能检测步骤: 1、预备加压:施加三个脉冲,压力为500Pa,等压力差回 零后,将试件上所有可开启部分开关5次,最后关紧。 2、附加空气渗透量检测:检测前采取密封措施,充分密 封试件上的可开启部分缝隙和镶嵌缝隙。先正压后负压 顺序进行检测,记录各级测量值。
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检测-气密性能
3、总渗透量检测:去除试件上所加的密封措施,先正压 后负压进行检测,记录各级测量值。 4、检测值的处理:将三樘试件的±q1和±q2值分别平均 后确定单位缝长和单位面积各自所属等级。最后取两者 中的不利级别为该组试件所属等级。正、负压测值分别 定级。

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2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外窗含落地窗的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检测对象只限于窗试件本身不涉及窗与围护结构之间的连接部位。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权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T5823—1986 建筑门窗术语 GBJ 50009—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3 定义本标准除采用GB/T 5823之外还采用下列定义 31外窗 external window 有一个面朝向室外的窗。

32抗风压性能 wind resistance performance 关闭着的外窗在风压作用下不发生损坏和功能障碍的能力。

33面法线位移 frontal displacement 在窗面上某点所测得的法线方向上的线位移量。

34杆件的面法线挠度 frontal deflection of framemember 杆件在窗面法线方向上最大线位移量和两端线位移量平均值的差值。

35杆件的相对面法线挠度 relative frontal deflection of frame member 窗试件的杆件的面法线挠度和该杆件两端测点间距离的比值。

36压力差 pressure difference 外窗室内外表面所受到的空气压力的差值。

当室外表面空气压力大于室内表面空气压力时压力差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4 分级 41分级指标采用定级检测压力差为分级指标。

分级指标值P3列于表1。

42 P3值与工程的风荷载标准值相对比应大于或等于Wk。

工程的风荷载标准值Wk的确定方法见GBJ 50009。

表1 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表1 2 3 4 5 6 7 8 ×.×a 分级指标值 P3 1.0?P3 1.5 1.5?P3 2.0 2.0?P32.5 KPa 分级代号2.5?P33.0 3.0?P3 3.5 3.5?P34.0 4.0?P3 4.5 4.5?P35.0 P3?5.0 a表中×.×表示用?5.0KPa的具体值取代分级代号。

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检测方案

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检测方案

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检测方案1 检测方案目的本检测方案是为了规范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检测。

2 适用范围本检测方案适用于建筑外门窗的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的试验室检测。

3 编制依据GB/T 7106-2019《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4 使用设备门窗物理性能检测设备,气象仪表,温湿度计,钢卷尺5 试验方法5.1 试件及其安装5.1.1 试件应按所提供图样生产的合格产品或研制的试件,相同类型、规格尺寸的试件应最少检测三樘,且以三樘为一组进行评定。

不得附有任何多余的零配件或采用特殊的组装工艺或改善措施。

测量试件的外形尺寸、分清被测试件的户内、户外面,选用适当的系列竖隔板搭配使用。

5.1.2 将被测试件安放于静压箱前方,使其边框与静压箱右侧的固定隔板、底板升降珩隔板及选好的竖隔板共同组成静压箱室。

5.1.3 将使用的加力梁移至试件边框处,利用加力梁上的夹具将被测试件均匀夹紧。

5.1.4 观察试件的支梁结构形式,参照国家标准,确定主要受力杆件及挠度测试点位置。

将位移传感器夹具固定于测试挠度处的加力梁上,并将位移传感器的出点对准试验点,调整好距离后,固定与位移夹具上。

在采集数据过程中,不允许有任何外力使其产生位移变形。

5.1.5 试件要求垂直,下框要求水平,下部安装框不应高于试件室外侧排水孔,不应因安装而出现变形。

试件安装完成后,符合试件安装情况,可开启部分功能正常,表面不可沾有油污等不洁物。

试件安装完毕后,将试件可开启部分开关5次,最后关紧。

5.2 蓄水池及水管路准备5.2.1 蓄水池内贮藏至少4/5的水量,并要求水质清洁无杂物。

5.2.2 蓄水池注水后,水路无渗漏。

5.2.3 水调节阀应处于关闭状态。

5.2.4 喷淋控制柜面板上的喷淋控制阀应处于关闭状态。

5.2.5 将控制柜上的电气按键置于关闭状态。

5.2.6 检查管路系统连接处应牢固、可靠,无渗漏现象。

5.3 开机5.3.1 按电源按钮,接通电源。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现场检测)检测方案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现场检测)检测方案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现场检测)检测方案1 检测方案目的本检测方案是为了规范建筑外窗气密性能现场检测。

2 适用范围本试验适用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的评价及分级、现场检测等。

检测对象除建筑外窗本身还包括其安装连接部位,但不适用于建筑外窗产品的型式检验。

3 编制依据JG/T 211《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方法》4 使用设备差压传感器、钢卷尺、空盒气压表、门窗现场气密性检测设备。

5 试验方法5.1 检测人员5.1.1 现场检测工作的检测人员必须为两至三人。

5.1.2 检测人员必须着工作服,佩戴安全帽,检测人员上岗证及工号牌进行现场检测,进入现场后检测人员禁止吸烟,注意安全防护。

5.1.3 检测人员在离开单位之前必须检查核对仪器设备,笔记本电脑电量是否充足,试验中使用的塑料薄膜、胶带、5米卷尺、剪刀是否齐全。

5.1.4 检查现场气密性检测设备的所有连接线是否齐全,设备状态是否正常,并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5.2 试件要求5.2.1 试件应为按所提供图样生产的合格产品或研制的试件,不得附有任何多余的零配件或采用特殊的组装工艺或改善措施。

5.2.2 试件必须按照设计要求组合、装配完好,并保持清洁、干燥。

5.2.3 外窗及连接件部位安装完毕达到正常使用状态。

5.2.4 气密检测时的环境条件记录应包括外窗室内外的大气压及温度。

当温度、风速、降雨等环境条件影响检测结果时,应排除干扰因素后继续检测,并在报告中注明。

5.3 试件数量同一楼号,不同楼层、同窗型、同规格、同型号试件,应至少检测三樘。

5.4 检测步骤5.4.1 气密性能检测前,应测量外窗面积;弧形窗、折线窗应按展开面积计算。

将门窗的所有开启缝用胶带封闭,从室内侧用厚度不小于0.2mm的透明塑料薄膜覆盖整个范围并沿窗边框处密封,密封膜不应重复使用。

确认密封良好,连接线路,将风压管与设备上的正压口相连接,在密封膜上安装风压管的另一端和测压管。

风压管、测压管与密封膜连接处用胶带密封。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建筑外门窗的气密、水密和抗风压性能是建筑物保持室内温度稳定、节能减排并保证室内舒适度的重要因素。

为了保证门窗的性能,国家标准GB/T7106-2024《建筑工程门、窗、幕墙气密性能检测方法》和GB/T7107-2024《建筑工程门、窗、幕墙水密性能检测方法》规定了门窗的气密和水密性能的检测方法。

首先,对于门窗的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根据不同的气密性能等级,可分为A1、A2、B1、B2和C级。

其中,A1级是最高级别,C级是最低级别。

气密性能的检测方法是通过静压差法进行测试。

测试过程中,首先在门窗内外两侧施加相同的静压差,然后通过测定两侧气密性能的差异来评估门窗的气密性能。

根据持续时间和测定压差的变化来确定门窗的气密性能等级。

其次,对于门窗的水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根据不同的水密性能等级,可分为E、A3、A2、A1和C级。

其中,E级是最高级别,C级是最低级别。

水密性能的检测方法是通过水喷淋法进行测试。

测试过程中,首先在门窗外侧注水,然后观察门窗内侧是否渗水来评估门窗的水密性能。

根据持续时间和渗水量的变化来确定门窗的水密性能等级。

最后,对于门窗的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根据不同的抗风压性能等级,可分为P1、P2、P3、P4和P5级。

其中,P1级是最高级别,P5级是最低级别。

抗风压性能的检测方法是通过风洞实验进行测试。

测试过程中,将门窗样品固定在风洞中,施加不同风速的风力,然后观察门窗是否变形、漏风等来评估门窗的抗风压性能。

根据变形程度和漏风量的变化来确定门窗的抗风压性能等级。

总之,建筑外门窗的气密、水密和抗风压性能对于保证建筑物的节能性和舒适度非常重要。

通过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可以评估门窗的性能等级,从而确保门窗的质量,提高建筑物的能效和舒适性。

建筑外门窗气密性检测不确认度的评定

建筑外门窗气密性检测不确认度的评定

建筑外门窗气密性检测不确认度的评定发表时间:2018-08-31T10:10:41.67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作者:梁玉彪[导读] 由于目前对建筑外窗气密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不但门窗生产要有检验报告。

摘要:建筑外窗是建筑节能的薄弱环节也是建筑节能的重点,外窗耗热量约占外墙总耗热量的40%~60%。

其中外窗的气密性是建筑外窗影响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指标,GB 50176《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对其有强制性的规定,用以规范建筑外窗的使用。

关键词:建筑;门窗;气密性能;检测;技术引言:由于目前对建筑外窗气密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不但门窗生产要有检验报告,在工程使用时也需要检验报告,检验的工作量逐年增加,这使得检测设备也在逐年增加。

这样,正确认识检测的根本原理、检测设备的正确安装和检测中的一些细节就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以保证检测的科学、准确和公正。

一、气密性性能检测(1)气密性能气密性能是正常关闭状态下的建筑门窗在内外气压差下空气流量的大小,建筑内外空气流量会增加建筑制冷或保暖负荷,导致建筑能耗增加,影响门窗气密性能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缝隙、压力和温差三方面,对于高层建筑来说,门窗的气密性能并非越高越好,而是应该保留一定的通气性能,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而在保持室内清洁角度看,气密性应该尽量好。

(2)气密性能检测《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对气密性能检测有明确的定义和要求:①外门窗/气密性能外门窗是至少有一个面面向户外的窗。

气密性能是正常关闭状态下的外门窗对空气渗透的阻止能力。

②.标准状态/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温度293K(20℃),大气压力101.3kPa,空气密度1.202kg/m3为标准状态。

标准状态下单位时间通过外门窗整窗的空气量(m3/h)为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

③开启缝隙长度外门窗开启扇或开启缝隙周长的总和,以内表面测定值为准,相互搭接的两扇搭接部分记为一段(m)。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北三
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 100
001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
参编单位: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同济大学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原《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
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
版发行。..
20
005年4月.. 4日
前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 [20021as号文件..“关于印发《2002年度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建
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为主编单
位,会同全国21个单位共同编制本标准。
在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人的调查研究,认
真总结了制定不同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丰富经验,吸收
了发达国家编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最新成果,认真研究分析了
我国公共建筑的现状和发展,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
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最后召开全国性会议邀请有关专家审查
5.4空气调节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
········
···············,·
·······.... 18
5.5监测与控制..·
····························
·······················.... 2
22
附录A建筑外遮阳系数计算方法..·
···,·
···············..5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1.气密性能分级:
2.气密性能检测方法:
气密性能的检测可以通过气密性能试验仪进行。

具体的检测步骤如下:(1)将试验仪的风压表、风量计和差压计等仪器连接好;
(2)将试验仪的风门对准试验窗口,并严密安装;
(3)设置试验参数,包括风速和测试时间等;
(4)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测试,记录并分析测试结果。

1.水密性能分级:
2.水密性能检测方法:
水密性能的检测可以通过水密性能试验仪进行。

具体的检测步骤如下:(1)在试验窗口周围设置水密性能试验器,确保其严密性;
(2)打开试验窗,调整好试验窗的开启度;
(3)将水密性能试验仪置于试验窗下方,并将水源接口与试验窗连
接好;
(4)依次进行不同水压等级的试验,记录并分析测试结果。

1.抗风压性能分级:
2.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
抗风压性能的检测可以通过压差风速法进行。

具体的检测步骤如下:
(1)搭建好适用的试验平台,确保其稳固性和安全性;
(2)将试验窗口紧密安装在试验平台上,并对其进行调整;
(3)设置好试验参数,包括风速和试验时间等;
(4)依次进行不同抗风压等级的试验,记录并分析测试结果。

综上所述,建筑外门窗的气密性能、水密性能和抗风压性能分级分别为A/B/C/D等级、1-6级和R1/R2/R3/R4/C1/C2/C3/C4等级。

相关的检测方法包括气密性能试验、水密性能试验和抗风压性能试验。

通过合理的分级和科学的检测方法,能够确保建筑外门窗的密封性能和抗风压能力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门窗气密性检测标准

门窗气密性检测标准

门窗气密性检测标准门窗气密性检测是指对门窗产品进行气密性能测试的一项标准化操作。

通过对门窗产品进行气密性检测,可以评估其密封性能,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而且,合格的门窗产品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能耗效率,减少能源浪费,提升室内舒适度。

因此,门窗气密性检测标准对于提高建筑节能水平、保障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门窗气密性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测试方法、测试设备、测试环境和测试要求。

首先,测试方法是门窗气密性检测的核心内容。

目前,常用的门窗气密性检测方法包括压差法、烟雾法和气密性能测试仪法。

其中,压差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测试方法,通过在门窗上施加一定的压力差,利用测压仪器检测门窗的气密性能。

而烟雾法则是通过在门窗周围喷洒一定量的烟雾,观察烟雾的扩散情况来评估门窗的密封性能。

气密性能测试仪法则是利用专用的测试设备对门窗进行气密性能测试。

不同的测试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门窗产品,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对于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其次,测试设备是门窗气密性检测的重要保障。

合格的测试设备能够有效地保障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测试设备包括压差计、测压仪、烟雾机和气密性能测试仪等。

这些测试设备在门窗气密性检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帮助测试人员完成测试工作,并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测试环境也是门窗气密性检测的重要因素。

在进行门窗气密性检测时,需要选择一个相对封闭的测试环境,避免外部环境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同时,测试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也会对测试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测试环境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调节。

最后,测试要求是门窗气密性检测的基本要求。

在进行门窗气密性检测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测试标准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测试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测试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门窗气密性检测标准是门窗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建筑节能水平、保障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1.气密性能分级:
2.气密性能检测方法:
气密性能的检测可通过压差法进行,主要步骤如下:
(1)在门窗封闭且正常使用的状态下,利用气密性能检测设备进行测试。

(2)在门窗一侧创建一个压力差,一般选取正压差和负压差分别为50Pa。

(3)利用压力差,测量门窗的漏风量,并计算漏风量指标。

1.水密性能分级:
2.水密性能检测方法:
水密性能的检测可通过水箱法进行,主要步骤如下:
(1)在门窗封闭且正常使用的状态下,利用水箱法进行测试。

(2)将门窗完全贴合于测试台,并利用压缩气源提供适当的压力。

(3)在门窗一侧喷撒水,通过观察门窗表面是否渗水,评判其水密性能。

1.抗风压性能分级:
2.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
抗风压性能的检测可通过压差法进行,主要步骤如下:
(1)在门窗封闭且正常使用的状态下,利用压差法进行测试。

(2)在门窗两侧各创建一个不同的压力区域,通常分别为正压区和
负压区。

(3)通过增加或减小正负压区的压力差,并记录门窗的形变、漏风
量等指标,评估其抗风压性能。

总结:
建筑外门窗的气密性能、水密性能和抗风压性能是评估其质量的重要
指标,通过对以上三项性能的分级和检测,可以帮助选择合适的门窗产品,确保建筑物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使用中,建议选择符合高等级标准
的门窗产品,以获得更好的气密性、水密性和抗风压性能。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建筑外窗的气密性能是指窗户和其框架所安装在建筑物外立面上的部分,在关闭状态下阻止室内外气体交换的能力。

窗户的气密性能对于建筑物的节能性能和室内舒适度非常重要。

根据中国建筑标准的要求,建筑外窗的气密性能可以分为六个级别,即一级到六级。

一级气密性能:窗户密封良好,能有效地防止气体渗透,一般用于高性能建筑。

二级气密性能:窗户密封较好,能基本防止气体渗透,一般用于传统住宅和普通建筑。

三级气密性能:窗户密封一般,防止气体渗透有一定效果,一般用于简易住宅和低层建筑。

四级气密性能:窗户密封较差,不太能防止气体渗透,一般用于临时建筑或特殊用途建筑。

五级气密性能:窗户密封非常差,几乎不能起到防止气体渗透的效果,一般不用于正式住宅或建筑。

六级气密性能:窗户没有任何防止气体渗透的措施,主要用于公共设施或工业建筑。

为了确定建筑外窗的气密性能,可以使用以下方法进行检测:1.风压法:该方法通过施加不同的风压,测量窗户和框架之间气体渗透的速率来评估窗户的气密性能。

测试时可以使用风压室和压力表,并在相应的风压下进行测试。

2.烟雾法:该方法使用烟雾来观察窗户和框架之间是否有气体渗透的现象。

通过将烟雾器放置在窗户内,观察烟雾是否漏出来来评估窗户的气密性能。

3.空气泄漏法:该方法通过使用压差容器来测量窗户和框架之间气体渗透的速率。

测试时,可以使用压差容器、风速计和压差计来进行测试。

4.窗缝泄漏法:该方法是通过使用窗缝泄漏仪来测量窗缝的漏风量。

测试时,将窗缝泄漏仪放置在窗缝处,通过测量漏风量来评估窗户的气密性能。

以上是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的概述,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测试,以确保窗户的气密性能满足建筑要求。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范文如下:1、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建筑门窗的气密性是指外门窗在正常关闭状态时,阻止空气渗透的能力。

使用气密性好的门窗,可最大程度地节省采暖和制冷能耗。

因此,控制建筑门窗的空气渗透量成为了实现节能的一个有效途径。

但并非气密性能越高越好,至少应保证一定的换气量,不然室内空气浑浊,影响工作效率,危害身体健康。

外窗在进行气密性能检测时,首先将被测试件可开启部分进行充分密封;然后分级施加正、负压风荷载,记录达到各分级正、负荷载时附加空气渗透量;接着将密封装置去除,重复上述过程,测定总的空气渗透量。

GB/T7106-2008《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中规定:在标准状态下,压力差为10Pa时的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q1和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q2作为气密性能的分级评价指标。

为了保证分级指标值的准确度,采用由100Pa检测压力差下的测定值换算为10Pa检测压力差下的相应值,将三樘试件单位开启缝长和单位面积的空气渗透量平均值作为评定指标分别进行各自所属等级评级,最后取两者中的不利级别作为该组试件所属等级。

2、水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水密性能是指在正常关闭状态下,外窗在风雨同时作用下阻止雨水渗透的能力。

当室外风雨同时作用时,雨水通过外窗孔缝渗入室内,会浸染房间内部装修和室内陈设物件,给居民造成经济损失和不安全感。

如雨水渗入窗框型材中,未能及时排除,长期滞留在型材腔内的积水,会腐蚀金属材料、五金零件,影响正常开关,缩短外窗的使用寿命,在冬季时还会使型材产生冻裂,造成严重破坏和变形。

因此,外窗缝隙的几何形状、尺寸和暴露状况,雨量的大小及外窗室、内外压差,都直接影响水密性能的好坏。

水密性检测分为了稳定加压法和波动加压法。

需要根据各个地区环境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若在热带风暴和台风地区,应采用波动加压法;定级检测和工程所在地位非热带风暴和台风地区,可采用稳定加压法,已进行波动加压法检测可不再进行稳定加压法检测。

1.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

1.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

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了准确评定现场检测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特制定本细则。

2.环境条件试验应在室温10℃~35℃下进行。

3.仪器设备3.1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装置4.检测依据4.1《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方法》JG/T211-20074.2《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5.要求5.1外窗及连接部位安装完毕达到正常使用状态。

5.2试件选取同窗型、同规格、同型号三樘为一组。

5.3气密检测时的环境条件记录应包括外窗室内外的大气压及温度。

当温度、风速、降雨等环境条件影响检测结果时,应排除干扰因素后继续检测,并在报告中注明。

5.4检测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6.说明6.1检测顺序:抗风压性能(P1检测)气密、水密、抗风压安全性能(P′3检测)依次进行。

6.2气密性能检测前,应测量外窗面积;弧形窗、折线窗应按展开面积计算。

6.3从室内侧用厚度不小于0.2mm的透明塑料膜覆盖整个窗范围并沿窗边框处密封,密封膜不应重复使用。

在室内侧的洞口上安装密封板,确认密封良好。

6.4气密性能检测压差检测顺序:检查密封板(或透明膜)的密封状态→预备加压→检查密封板(或透明膜)的密封状态→检测加压→检查密封板(或透明膜)的密封状态→预备加压→检查密封板(或透明膜)的密封状态→检测加压。

6.5水密性能宜采用稳定加压法,分为一次加压法和逐级加压法。

当有设计指标时,宜采用一次加压法。

6.5.1一次加压法检测顺序:预备加压(500pa)→开始淋水→检测加压(设计指标值)。

6.5.2逐级加压法检测顺序:预备加压(500pa)→开始淋水→检测加压(100pa、150pa、200pa、250pa、300pa、350pa、400pa、500pa、600pa、700pa)每级加压5分钟。

6.6抗风压性能检测前,在外窗室内侧安装位移传感器及密封板(或透明膜),条件允许时也可将位移安装在室外侧,位移计安装位置应符合GB/T 7106-2008的规定。

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方法

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方法

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方法本方法适用于已安装的建筑外窗气密、水密及抗风压性能的现场检测。

检测对象包括建筑外窗及其安装连接部位。

建筑外门可参加本方法。

本方法不适用于建筑外窗产品的型式检验。

检测依据:《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2《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2《建筑外窗水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8-2002性能评价及分级1检测对象的气密性能。

以IOPa压差下检测对象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进行评价,气密性能分级值应符合GB/T7107-2002表1的规定。

2检测对象的水密性能。

以检测对象产生严重渗漏压差的前一级压差进行评价,水密性能分级值应符合GB/T7108-2002表1的规定。

3检测对象的抗风压性能。

以受力杆件的允许挠度和检测对象是否发生损坏或功能障碍所对应的压差进行评价,抗风压性能分级值应符合GB/T7106-2002表1的规定。

现场检测程序:1检测原理及装置1现场利用密封板(或透明膜)、围护结构和外窗形成静压箱,通过供风系统从静压箱抽风或向静压箱吹风在检测对象两侧形成正压差或负压差。

在静压箱引出测量孔测量压差,在管路上安装流量测量装置测量空气渗透量,在外窗外侧布置适量喷嘴进行水密试验,在适当位置安装位移传感器测量杆件变形。

2密封板(或透明膜)与围护结构组成静压箱,各连接处应密封良好。

3密封板宜采用组合方式,应有足够的刚度,与围护结构的连接应有足够的强度。

4检测仪器的要求a)气密性能检测应符合GB/T7107-2002中523、5.2.4的要求;b)水密性能检测应符合GB/T7108-2002中523、5.2.4的要求;C)抗风压性能检测应符合GB/T7106-2002中523、524的要求。

试件及检测要求1外窗及连接部位安装完毕达到正常使用状态。

2试件选取同窗型、同规格、同型号三橙为一组。

3气密检测时的环境条件记录应包括外窗室内外的大气压及温度。

建筑门窗三性检测方法及常见问题分析

建筑门窗三性检测方法及常见问题分析

建筑门窗三性检测方法及常见问题分析摘要:中国国土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导致很难实现门窗三性的统一标准,也是影响门窗三性检测的关键因素。

但是,存在为了追求美观导致门窗漏雨等情况,该问题的发生必定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麻烦甚至安全问题。

所以,应通过工程检测验证建筑物门窗的三性是否满足技术设计的要求,门窗的三性检测分别有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

关键词:建筑门窗;三性检测;方法1气密性能检测及问题分析在对一个门窗部件进行同时附加一些空气渗透量浓度检测剂的过程中,需要在进行检测前对门窗部件本身进行一些密封性的处理,密封好的过程中不能使其留有任何缝隙,并逐渐对其施加压力,然后对这些压力数值数据进行测量记录。

在进行检测总体的渗透剂含量时,则一般需要首先去除或换掉带有密封件零部件的一些东西然后再重新进行一次检测,并对每次测量到的数值数据进行详细记录。

利用空气压力对各种门窗气密性材料进行温度测量在此过程中,主要目的是通过测量整个门窗空气缝隙的宽度大小和门窗空气气体渗透率的数值。

具体的在检测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关好整个门窗,外面的冷空气无法完全进入时,热交换次数越少则可能表明整个门窗内空气密封的性能相对越好,从而对室内空气温度所产生带来的不良影响也可能会最低。

但在多次检测胶条过程中或当空气中的进入浓度较多时,可以对密封塑料胶条上的质量指标进行多次检测,尽可能的为您选择胶条具有相对较强的柔韧性、防水防腐性能好及同时具有较好隔热耐温性的优质密封塑料胶条。

选择一种质量直接达到国家标准的铝合金门窗配件,以此方式来不断增强门窗的整体密封度和性能。

2水密性能检测及问题分析在对各种门窗产品进行部件水密开关性能自动检测操作过程中,参考国家标准GB/T7106-2019需要在预备加压前,将试件上所有可开启部分启闭5次,最后关紧,检测加压前施加三个压力脉冲。

检测整个过程中所有的测试件都一定要注意确保整个淋浴装上纯净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检测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建筑外窗(含落地窗)的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检测对象只限于窗试件本身,不涉及窗与围护结构之间的接缝部位。

检测依据: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2
检测程序
1检测项目
检测试件的气密性能。

以在IOPa压力差下的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或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进行评价。

2检测装置
图1为检测装置示意图。

a一压力箱;b—调压系统;c—供压设备;d—压力监测仪器;
e—镶嵌框;
f一试件;g—流量测量装置;h一进气口挡板
图1检测装置示意图
2.1压力箱
压力箱一侧开口部位可安装试件,箱体要有足够的刚度和良好的密封性能。

2.2供压和压力控制系统
供压和压力控制系统供压和压力控制能力必须满足5.4的要求。

2.3压力测量仪器
压力测量仪器测值的误差不应大于IPa o
2.4空气流量测量装置
当空气流量不大于3.5m3∕h时,测量误差不应大于10%;当空气流量大于3∙5m3∕h时,测量误差不应大于5%。

3检测准备
3.1试件的数量
同一窗型、规格尺寸应至少检测三橙试件。

3.2试件要求
a)试件应为按所提供图样生产的合格产品或研制的试件。

不得附有任何多余的零配件或采用特殊组装工艺或改善措施;
b)试件镶嵌应符合设计要求;
C)试件必须按照设计要求组合、装配完好,并保持清洁、干燥。

3.3试件安装
a)试件应安装在镶嵌框上。

镶嵌框应具有足够的刚度;
b)试件与镶嵌框之间的连接应牢固并密封。

安装好的试件要求垂直,下框要求水平,不允许因安装而出现变形;
C)试件安装完毕后,应将试件可开启部分开关5次,最后关紧。

4检测方法
检测压差顺序见图2o
注:图中符号▼表示将试件的可开启部分开关5次。

图2检测压差顺序图
4.1预备加压
在正负压检测前分别施加三个压力脉冲。

压力差绝对值为500Pa,加载速度约为IOoPa/s。

压力稳定作用时间为3s,泄
压时间不少于ISo待压力差回零后,将试件上所有可开启部分开关5次,最后关紧。

4.2检测程序
a)附加渗透量的测定:充分密封试件上的可开启缝隙和镶嵌缝隙,或用不透气的盖板将箱体开口部盖严,然后按照图2逐级加压,每级压力作用时间为IOs,先逐级正压,后逐级负压。

记录各级测量值。

附加空气渗透量系指除通过试件本身的空气渗透量以外的通过设备和镶嵌框,以及各部分之间连接缝等部位的空气渗透量。

b)总渗透量的测定:去除试件上所加密封措施或打开密封
盖板进行检测。

检测程序同a)。

5检测值的处理
5.1计算
分别计算出升压和降压过程中在IOoPa压差下的两个附加渗透量测定值的平均值小和两个总渗透量测定值的平均值心,则窗试件本身100Pa压力差下的空气渗透量①(m3∕h)即可按式(1)计算:
Qt=q z-q f
(1)
然后,再利用式(2)将切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渗透量/(m3∕h)值。

,=更Xl
101.3T
(2)
式中:。

一一标准状态下通过试件空气渗透量值,m½;
P——试验室气压值,kPa;
T一—试验室空气温度值,K;
试件渗透量测定值,m3∕ho
将,值除以试件开启缝长度/,即可得出在IooPa下,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m3∕(m∙h))值,即式(3):
,一q
QLj
(3)
或将,值除以试件面积,得到在100Pa下,单位面积的空气渗透量m3∕(m∙h)值,即式(4):
T
(4)
正压、负压分别按式(1)〜式(4)进行计算。

5.2分级指标值的确定
为了保证分级指标值的准确度,采用由IoOPa检测压力差下的测定值±妨值或士g'2值,按式(5)或(6)换算为IOPa检测压力差下的相应值±qι(m3∕(m∙h))值,或±q2(m3∕(m∙h))值。

式中:qx——100Pa作用压力差下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
值,m3∕(m∙h);
qι——IOPa作用压力差下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
值,m3∕(m∙h);
q,2——100Pa作用压力差下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
值,m3∕(m2∙h);
qι——IOPa作用压力差下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值,m3∕(m2∙h)0
将三楼试件的土⑺值或土伙值分别平均后对照表1确定按照缝长和按面积各自所属等级。

最后取两者中的不利级别为该组试件所属等级。

正、负压测值分别定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