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归因不断进步》活动课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第8课 积极归因,不断进步

第8课 积极归因,不断进步

第8课积极归因,不断进步一、教学目的:1.认知目标:让学生认识自身的归因风格,了解积极归因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2.态度与情感目标:使学生学会对自己作正确、全面的评价,学会对学业进行积极归因,激发学习兴趣。

3.能力目标:掌握归因理论,对自己进行积极归因训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积极归因对学习的影响,学会积极归因2.教学难点:什么是积极归因及如何培养自我积极归因。

三、教学形式1.热身活动,互动游戏,小故事。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3.图片展示四、教学时间:40分钟五、教学年级:初一年级六、教学过程1.提问题导入问:考试是家常便饭的事,考试之后总有人成功,也总有人失败。

当一个人考试失败的时候,常常听到一句我们都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也不知道说了多少遍的话:“失败乃成功之母”。

那么,老师想问一下大家:失败一定是成功之母吗?(学生自由发言)嗯,不是的。

不一定的。

假如一个人失败了,就灰心丧气,不从中吸取教训,那永远也不会成功。

我们必须对失败进行归因,找一下失败的原因,从哪里跌倒了就从哪里站起来,调整对策,积极努力,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由此可见,正确的心理归因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话题:积极归因,不断进步。

2.情景模拟:君君和阿珊的故事君君与阿珊是邻居,他们以不错的成绩考上同一所初中,恰巧又被分到同一个班。

初一第一个学期期中考试后,君君的考试成绩很不理想,英语和语文不及格,总分在班里排名倒数第十,而阿珊的成绩却非常好,在班里排名很前。

他们的父母得知后,不免要品头论足一番……模拟情景:君君的父亲严厉地斥责君君:“为什么考得这么糟?”君君:“老师讲得不好,我听不懂。

”父亲一听更气:“你说老师讲得不好,那阿珊和你在一个班,她能考得那么好,怎么解释?”君君:“是我脑子笨,我就是听不懂。

”阿珊的父母一见女儿考了好成绩,齐声夸赞:“女儿你真聪明。

”阿珊:“您们别高兴了,这次是运气好,碰巧老师出的题我都会做。

合理归因,不断进步 教案

合理归因,不断进步 教案

合理归因,不断进步一、设计理念《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纲要)明确指出,小学五至六年级学生要学会正确对待成绩,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对考试结果的归因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大影响,不合理的归因会影响个体的学习观念,挫败个体学习的积极性。

本课从合理归因理论切入,旨在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归因类别,了解每一类别的特点,从而形成客观全面的归因观念,减少负性学习情绪的影响,保持积极向上的应试心态。

二、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归因的含义和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认识单一归因的弊端,掌握合理归因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加学习的自信心,形成合理归因风格。

四、教学重难点(一)重点:让学生掌握合理归因的方法。

(二)难点:体会合理归因带来的改变并内化合理归因习惯。

五、教学方法游戏、漫画、课堂训练、讨论与分享六、教学设计(一)导入:课堂挑战:宾果消消乐游戏说明:参加游戏的同学代表所在小组,成功通关;则所在小组获得神秘奖品一份。

【提问】成功通关,心情如何?【提问】你觉得你成功通关的原因有哪些?(采访玩家生)【提问】大家觉得他成功通关的原因有哪些?(随机采访观察生)【总结】刚才同学帮他的通关归纳了很多原因,在心理学上,人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或推测的这个过程称为归因。

简单说,就是归纳原因。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合理归因,不断进步。

我们平时是怎么归因的呢?接下来我们通过一组漫画来看看。

(三)漫画《日常归因》【提问】漫画中被采访者的归因有一个特点,发现了吗?【提问】你认为他这样归因有什么不妥?【总结】归因太单一,而且一旦失败就赖运气不好,这样不妥的,不利于我们进步。

(二)了解六大因素的内容1.能力,自己是否胜任所给任务;请问你上次考试高分靠的是什么?俺高分靠的是俺的聪明才智......靠的是俺的拼搏精神……那你怎么解释数学的不那是俺的运气不好。

2.努力,过程中是否尽力而为;3.运气,过程中是否有运气影响;4.任务难度,任务的难易;5.身心状态,进行任务时,个人的身体及心情状况6.外部环境,其他影响因素(如评分不公、天气,他人影响等)。

正确归因 不断进步——考试之后的一堂心理辅导课

正确归因  不断进步——考试之后的一堂心理辅导课

正确归因不断进步——考试之后的一堂心理辅导课导读:[活动目的]通过本活动,让学生正确归纳考试成败的原因,进而对“现实自我”进行审视和调整,以顺利地向“理想自我”迈进。

[活动过程]一.引入话题一个人遇到挫折、遭到失败时,常常会听到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失败乃成功之母。

”请问各位:失败一定是成功之母吗?(学生会回答:不一定。

)是的,不一定。

失败要成为成功之母,首先必须对失败进行正确归因,然后调整对策,重整旗鼓,这样才能走向成功。

可见,正确归因非常重要。

今天我们的辅导话题就是“正确归因,不断进步”。

二.个例分析归因的领域很广,涉及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

今天我们缩小范围,专就学习来谈。

先请各位当当专家,看下面的个例——小张是一名高一学生,初中时尽管父母很少顾及他的学习,可他的成绩总是名列班级前茅。

上了高中以后,他的成绩处在中等水平,对此他感到压力很大。

平时他非常用功,看书、做作业经常很晚,电视很少看,文体活动也很少参加。

可第二个学期的期中考试他还是没有考出自己期望的好成绩,为此他感到失望、自卑,晚上甚至出现了失眠,不知怎么办才好。

请你帮小张分析一下成绩下降的原因,并告诉他以后该怎么办。

(每个小组先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

)生:我们认为小张成绩下降的原因有:1.竞争加剧,各路“高手”云集一处;2.虽然用功,但方法可能不当;3.因文体活动很少参加而导致体质下降,精力不足;4.由于初中时成绩一直优秀,上了高中以后可能期望过高,自我要求太严;5.家庭关心可能升温太快。

以后他可以这样调整对策:1.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不能继续以初中的名次标准来要求自己,现在的同学毕竟都是初中的精英,聚到一起来,排起名次总会有先后之分。

2.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照搬初中的一套。

高中不但课程多,难度也加大了,初中的学习方法已不再完全适用。

3.调整自己的学习时间,劳逸结合,不打疲劳战。

4.取得家庭的配合,不给太大的压力。

三.自我归因这个虚拟的例子让我们觉得似曾相识,有点自己的影子在里头。

学会正确归因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教案

学会正确归因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教案

学会正确归因教案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第八课)一、教学目标:了解归因的重要意义。

指导学生学会积极的归因,树立自信。

二、教学环节:(一)课堂导入:如果你最喜欢的电影演员演了一部非常糟的电影。

你会怎么解释呢?有几种可能的理由,例如:也许他那阵子身体状况不佳,也许他家里突然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也许他因为搭档太差劲,而不能发挥如意。

也许他本身就是一个并不高明的演员。

他以前的成名全是偶然。

如果你选择了前三个之类的非赏演技的原因,你还会喜欢那个演员,如果是最后一个归因,你肯定不会再像以前那么喜欢他了。

换一个主人公,你有一次考得特别好,你又会怎么解释?碰的?还是你那天心情特别好,意外?还是你终于考出了真实的水平了?如果你把考好的原因归为前两因类,则你不会更从地对自己有信心,对运气一类的,你会因此对自己更有信心。

这两例都说明了同一行为不同归因的不同效应。

我们在完成一项工作任务的时候,往往会寻找自己和他人之所以取得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这就叫“归因”。

奥地利的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了“归因理论”。

提问:你们对这次月考满意吗?那么你们是如何归因的?是稀里糊涂地让它过去,还是真正地学会吃一堑长一智呢?其实,我认为:输或赢都要明明白白,只有明白了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你才能有的放矢。

(二)新课讲解:1、现在,我请大家写下你们这次考试失败或者成功,原因是什么?将认为自己失败的与认为自己成功的分开。

根据反馈来分析,向学生解释正确归因的方法。

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易是分析学习或工作成败的主要因素。

一般来说,有自信心的人把成功的原因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强,而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不努力。

认为自己要努力程度到了自己必定成功。

相反,缺乏信心的人,常把成功的原因的归为运气好,任务容易、自己无法决定的外部因素,而把失败归结为自己能力差甚至无能。

(积极归因:当失败时,要告诉自己“这次失败是因为我的努力不足,我的能力是足够的,只要我努力了,无论下次任务有多难,我都可以战胜困难”)2、指导学生阅读林肯的故事,并在每次失败中找出可能的原因。

归因心理课教案初中

归因心理课教案初中

归因心理课教案初中1. 让学生了解归因理论,认识归因方式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2. 培养学生正确归因的习惯,提高自我认知和调整情绪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挫折,增强心理韧性。

二、教学内容1. 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2. 常见的归因方式及影响3. 正确归因的方法和技巧4. 实践演练:运用归因理论调整情绪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归因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归因的含义和作用。

3. 分析常见的归因方式及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归因方式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4. 教授正确归因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挫折。

5. 实践演练:让学生运用归因理论调整情绪,提高自我认知和调整情绪的能力。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正确归因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常见归因方式及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归因理论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4.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归因理论,提高自我调整情绪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练习成果:评估学生在实践演练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归因理论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感悟和心得,了解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1.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2.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实践演练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实践演练中。

七、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归因理论。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

3.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归因观念。

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生心理健康辅导《积极归因》优质课教案

初中生心理健康辅导《积极归因》优质课教案

初中生心理健康辅导《积极归因》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了解积极归因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积极归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的积极归因能力;-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积极归因的概念和意义- 定义积极归因的基本概念;- 介绍积极归因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积极归因的基本理论- 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界定;- 积极归因理论的核心观点和原则。

3. 积极归因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正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提倡积极的内在归因和外在归因;- 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积极因素和力量。

三、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积极归因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2. 知识讲解(20分钟)- 介绍积极归因的定义和意义;- 解析积极归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 互动讨论(15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归因的实例,并分析其中的积极因素;-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时如何进行积极归因。

4. 案例分析(15分钟)- 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积极归因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 情景模拟(15分钟)- 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角色扮演,运用积极归因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互相观察和评价对方的积极归因能力,并进行反馈。

6. 总结归纳(10分钟)- 归纳本节课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强调培养正确的积极归因能力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积极归因的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四、教学评价- 考察学生对积极归因概念的理解程度;- 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中的积极归因能力表现;- 通过互动讨论和总结归纳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积极归因方法的运用情况。

五、教学资源- PowerPoint演示文稿;- 实际案例材料;- 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指导手册。

积极合理归因 初中 教案

积极合理归因 初中 教案

积极合理归因初中教案年级:初中学科:心理健康课时:1课时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归因的概念,认识到归因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积极合理的归因习惯,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用积极合理的方式归因,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教学内容:1. 归因的概念及其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2. 积极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践演练和感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一个故事引出归因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归因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归因的理解和经历。

二、讲解归因理论(10分钟)1. 教师讲解归因理论,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归因。

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积极合理归因的重要性。

三、学习积极合理归因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积极合理归因的方法,如强调努力、可控因素、积极心态等。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

四、实践演练(10分钟)1. 教师设计情境,让学生进行现场演练,练习积极合理归因。

2. 学生分享演练心得,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五、总结与感悟(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积极合理归因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积极合理归因的感悟文章。

2.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归因习惯。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3. 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归因习惯变化。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感悟,让学生学会积极合理归因,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积极合理归因,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初中合理归因教案

初中合理归因教案

初中合理归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理归因的概念,认识到合理归因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归因的习惯,提高学生面对挫折和挑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合理归因的方法,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合理归因的定义和作用2. 常见的不合理归因方式3. 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4. 实践演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合理归因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出合理归因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合理归因的定义、作用以及常见的不合理归因方式。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不合理归因对个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4. 方法指导:教授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归因。

5. 实践演练: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尝试用合理归因的方法解决。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合理归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对合理归因的理解程度。

2. 实践操作: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和实践演练,评估学生运用合理归因的能力。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感悟和反馈,了解他们对合理归因的认识和应用情况。

五、教学资源:1.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

2.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实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实践演练道具:准备一些道具,方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合理归因方法。

六、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合理归因的作用。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归因观念。

4.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归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课堂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实践合理归因,并将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合理归因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挑战,提高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

初中归因心理健康教案

初中归因心理健康教案

初中归因心理健康教案【设计理念】归因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并会直接影响我们对未来结果的预期和努力,从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行为。

积极合理的归因有助于我们产生努力的愿望,对未来充满希望。

初中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养成积极合理的归因倾向,能对其自我认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等有促进作用,促使其愿意投入学习、激发积极力量。

【活动目标】1. 体验生活中的归因,认识合理归因的意义。

2. 了解自己的学业成就归因倾向,掌握合理积极的归因方式。

3. 运用合理归因方法,指导学习生活。

4. 学习消极不合理归因向积极合理归因的转化。

【活动重点】1. 认识合理归因的意义;2. 掌握合理积极的归因方式。

【活动难点】1. 运用合理归因方法,指导生活实际;2. 尝试消极不合理归因向积极合理归因的转化。

【活动准备】1. 纸、笔:方便学生及时记录自己的感受、想法;2. 学业成就归因倾向测验: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3. 教学课件:辅助教学,提供案例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 游戏:左手抓,右手逃。

目的:调动学生情绪,引导学生关注自身行为和情绪。

(二)导入新课:1. 讨论:生活中哪些事情会让你感到开心或难过?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归因的存在,并关注情绪的产生。

(三)学习归因理论:1. 讲解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2. 分析积极合理归因与消极不合理归因的影响;3. 案例分享:成功人士的故事。

目的:让学生了解归因理论,认识到积极合理归因的重要性。

(四)自我探索:1. 让学生完成学业成就归因倾向测验;2. 分享自己的归因方式,讨论是否合理;3.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归因倾向,发现不合理的地方。

目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归因方式,认识到不合理归因的影响。

(五)学习合理归因方法:1. 讲解合理归因的步骤;2. 练习题:尝试用合理归因方法分析生活中的事件;3. 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归因心得,互相学习。

目的:让学生掌握合理归因的方法,并应用于实际生活。

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合理归因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合理归因的技巧和方法3.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抗压能力二、教学重点1. 合理归因的概念和意义2. 合理归因的方法和实践三、教学难点1. 如何帮助学生改变消极的归因方式2. 如何让学生运用合理归因的技巧解决问题四、教学内容1. 合理归因的概念和意义合理归因是指人们对事件产生原因的解释和解释方式。

良好的归因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困难,维护心理健康。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合理归因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采取积极的归因方式。

2. 合理归因的技巧和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合理归因的技巧和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积极归因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抗压能力。

五、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2. 角色扮演法3. 小组讨论法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挑战和困难的案例,让学生对合理归因产生兴趣和共鸣。

2. 理论讲解:讲解合理归因的概念和意义,介绍合理归因的技巧和方法。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不同归因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引导他们思考积极的归因方式。

4. 角色扮演和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练,通过讨论分享不同的归因方式,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积极的归因方法。

5. 总结:总结合理归因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表现2. 学生案例分析报告3. 教学实践观察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积极鼓励学生运用合理归因的方法处理问题,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

合理归因,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心理健康教案

合理归因,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心理健康教案

合理归因,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归因的概念,认识到归因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2. 培养学生正确归因的习惯,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挫折,增强心理韧性。

4. 提升学生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内容:1. 归因理论:让学生了解归因的基本概念,掌握归因的三维度(稳定性、控制性、可控性)和六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部环境)。

2. 正确归因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并给出合理的归因。

3. 积极归因训练:培养学生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挫折,增强心理韧性。

4. 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将归因理论应用于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归因的概念。

2. 讲解归因理论:介绍归因的三维度和六因素,让学生掌握归因的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案例,学会正确归因。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归因经验,互相学习,改进归因方式。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实践题,让学生将归因理论应用于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对归因理论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心理变化: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在生活中的归因方式和心理变化,评估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关于心理健康、心理调适的教材或相关书籍。

2. 故事素材:用于导入的短篇故事。

3. 案例素材:用于分析讨论的实例。

4. 课后作业:实践性任务,让学生将归因理论应用于生活。

六、教学策略:1. 采用讲授法,讲解归因理论和正确归因方法。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学会正确归因。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经验,互相学习,改进归因方式。

4. 运用实践法,让学生将归因理论应用于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归因的概念。

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首先,教案需要明确课程目标。

一个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应当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情绪管理技巧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具体而言,课程应包括自我探索、情绪表达与调节、压力管理、人际关系和冲突解决等核心内容。

确立这些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学活动的设计,确保教育活动与教学目的保持一致。

接下来是教学内容的组织。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教案中应包含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内容。

例如,通过讲授心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来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心理问题的常见表现及其影响;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这样的结构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理解,还能鼓励他们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教案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采用互动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

比如,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视频或动画,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变得生动易懂。

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个人经验,可以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心理健康的个人联系。

评价与反馈机制也是教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定期进行的学生评估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成长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同时,课后的反思和反馈环节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同样重要,它能够帮助教师识别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作出相应的改进。

最后,教案还应该考虑包容性和多样性。

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经验和学习需求,因此教案设计时应考虑到这些差异,并提供适应不同学生的资源和活动。

例如,为非母语学生提供额外的语言支持,或是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合理归因,不断成长——考后心理辅导课

合理归因,不断成长——考后心理辅导课

■ 活动设计〔关键词〕活动设计;考试心理;体验式;心理剧〔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0-0024-02【活动理念】初中是个体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也是学习能力、学习心态逐渐成熟的重要时期。

对考试成绩进行何种解读,即学习归因,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及学业成就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面对新的学习节奏,初一新生心智发展还不成熟,其对学习成败的归因能力也正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因此设计本课,以引导学生感悟不同的学习归因给自身带来的影响,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归因模式,可助力学生良好学习心态的培养。

【活动目标】认知层面:引导学生呈现自己的归因模式,并且认识不同的归因模式给人带来的不同影响。

情感层面:通过心理剧的演绎,体会不同归因模式下的情感体验,在调适归因的过程中收获积极力量。

行为层面:正确看待学业成败,调整归因,得到激励,不断超越自己。

【活动方法】讲授、讨论、心理剧技术、体验式活动教学法【活动对象】初一学生【活动准备】幻灯片、心理剧本、心理笔记本、彩笔【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游戏规则:全班分成两个大组,每四列为一大组,比比哪组在一分钟内数的青蛙更多。

轮到每个人时起身说两个字,依次是“一只”“青蛙”“跳进”“水中”“扑通”“两只”“青蛙”“跳进”“水中”“扑通”“扑通”……以此类推。

注意:前后两个人说话的间隔时间不超过1秒,否则算说错。

中间如果说错,这一轮作废,必须重新从说错的那句从头开始往下数。

游戏后邀请学生分享:你对本组的表现满意吗?为什么?在这个游戏中犯错是因为什么,想成功有什么秘诀?学生回答(犯错是因为组员之间没有事先商量好,不够默契;成功是因为大家还蛮专注的)。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总结了在游戏中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其实你们进行的这个过程就是课题中的归因。

什么是归因呢?简单来说就是寻找并归结原因。

这节课我们缩小范围,专就学习来谈。

设计意图:轻松愉快的游戏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游戏后的分享能够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正确归因 不断进步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正确归因 不断进步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正确归因不断进步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归因特点。

2、认识不合理的归因产生不良的影响。

3、掌握积极的归因方法。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积极的归因方法。

教学对象:初二年级教学时间:45分钟教学方法:问题启发法、讲授法、故事启发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故事导入(5分钟)有一个人因杀人进了监狱,这个人有两个儿子,若干年以后一个儿子也因杀人进了监狱,另一个儿子却成了家,事业有成,成为一个集团公司的总经理。

有人分别问他们,不料他们说了一句共同话。

请同学猜猜看,他们会说怎样一句相同的话呢?(答案:“谁让我有这样的一个父亲呢?”让同学们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两个儿子对自己不同的生活走向所做出的归因看似相同,但在实际上却有着本质的不同,一个把失败归结于自己受了杀人犯父亲的遗传,不可能会有好的作为;而另一个把成功归于自身的努力去改变命运,父亲给自己的遗传。

这个故事说明,这两个人对自己的成功,或者失败,找出了不同的原因,一个是积极的,一个是消极的,从而影响了他们的人生。

我们的考试也跟这个故事有类似的地方,考试之后总是有人对自己的成绩很满意,有些人人对自己的成绩很不满意,也就是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

我们也会对自己的考试成功或失败寻找原因。

当一个人遇到挫折、遭到失败时,常常会听到一句名言:“失败乃成功之母。

”请问各位:失败就一定是成功之母吗?学生:不一定。

师:为什么?什么情况下是,什么情况下不是?师:是的,的确不一定。

失败要成为成功之母,首先必须对失败进行正确积极归因,然后针对原因找出对策,重新振作,这样才能走向成功。

由此可见,正确积极的心理归因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们上课的主题就是“正确归因,不断进步”。

归因:归因简单地讲就是寻找原因,即你对学习、考试成败的原因作出判断。

二、自我归因(5分钟)这次期中考试同学们考得如何?是满意还是不满意,请大家对自己的考试进行归因分析。

认真分析:你觉得这次考得如何,好还是不好,原因列出来,为什么考好,为什么考差。

心理健康教案:合理归因,奋勇向前

心理健康教案:合理归因,奋勇向前

合理归因奋勇向前一、教学理念青春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认识事物的片面性,加上新一代的青少年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的事情往往干涉太多,从小未形成一种对自己的事情负责的态度,致使他们对自己生活中的成败不能做出合理的归因,影响了他们的行为方式,久而久之,会形成不良的人格特征,阻碍他们健康成长。

教师若能抓住时机,帮助学生在成败中学会合理的归因方法,将有助于培养他们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二、课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合理归因对自己的重要性(2)态度和情感目标: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归因树立合理归因的信念(3)能力或问题解决目标:让学生学会合理归因三、教学方式(1)讲述与讨论(2)心理测验四、教学对象高中生五、教学时间和场地(1)教学时间:1学时(2)教学场地:教室或团体辅导室六、课程准备(1)教师学习归因理论(2)每位学生准备好纸币一份七、教学步骤(一)教师导入:心理活动课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课堂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放松心情的缓冲地带,使大家在这里能够重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为更好地发展自我奠定基础。

对同学们的回答不过分强调对错,也不作好坏评价而更强调一点:积极参与、认真体验。

所以无需紧张,请放开自己,让我们的手脚和大脑都活动起来,能做到吗?同学们,对于考试,我相信大家都很有话说。

现在我请同学们将自己考试完后最突出的感受谈一下。

通过刚才同学的发言使我了解到大家对考试的心情,很令人理解,在谈的过程中自然会涉及到考好考坏的原因。

在心理学上给自己某种行为后果找一下原因叫归因。

在今天我们这堂课上所讲的归因对大家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这不光涉及到我们的学习,还可以运用到你所做的任何一件事,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计算能力能运用到很多方面,如买东西时价钱的计算等。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归因才是合理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样一个话题。

(二)心理测验:我的归因特点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测试了解影响自己学习的原因如果你认为符合自己的情形请在题后打√学习成绩不理想是因为:1、家中无人指导我解答疑难作业2、学习科目过于枯燥3、家里环境差无法学习4、父母不关心自己的学习5、班级学习风气不好6、学校令人讨厌7、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合自己8、运气不好复习的内容总不考9、考题总是太难10、不喜欢科任老师11、平时养成了懒散的习惯不愿学习12、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13、情绪不稳常被无端情绪干扰14、缺乏恒心和毅力15、不会妥善安排学习时间16、学习基础不好17、自己努力不够18、身体不佳无法集中精力学习19、对学习没有兴趣20、本身能力不够在你所选的内容中再选出五个最主要的将它们按照重要的次序填写(写题号即可)如果你认为还有其他原因请写在下面:二)统计(1—10)打√的有多少个(11—20)打√的有多少个三)鉴定:我是个部控制的人教师指导语:如果你倾向于更多地选择前十个答案,那么你是个外部控制的人,也就是说你习惯于将事情的成败归因于外部。

中学心育课教学设计合理归因不断进步

中学心育课教学设计合理归因不断进步

中学心育课教学设计:合理归因,不断进步【活动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正确的归因方法,养成积极的归因风格,使自己在生活中不断进步、快乐成长!【活动方法】游戏体验、讨论、心理测验等。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用纸等。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红绿灯活动规则:第一轮:全班同学起立,听老师的指令做出相应动作——红灯——双手抱头绿灯——原地立正黄灯——双手抱胸做错的同学坐下,其余同学继续。

第二轮:全班同学起立,听老师的指令做出相应动作——红灯——双手抱头绿灯——原地立正黄灯——双手抱胸(接下来红绿灯时的动作将发生交换)做错的同学坐下,其余同学继续,坚持到最后的同学获胜。

分享:自己在这个游戏中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师:刚才大家的回答都是在归因!归因就是寻找原因,是我们对自己做一件事情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做出的判断,这个原因可能是外部的,也可能是内部的。

师:爱因斯坦说“人们把我的成功,归因于我的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是刻苦罢了”。

由此可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归因方式。

二、走近归因1、请大家结合这次的考试结果分析自己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请学生分享。

师:心理学家维纳认为人们一般把行为成败的原因归纳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等几个方面。

请学生把自己所列出的原因进行分类,如果还有其他的原因,把它归在“其他”项里。

出示维纳的归因理论图,让学生对照图表分析自己的归因风格。

师:归因当中也有大学问!不同的归因风格可是会带来不同的结果的。

请看下面一个故事~杀人犯的儿子有一个人因杀人进了监狱,这个人有两个儿子,若干年以后一个儿子也因杀人进了监狱,另一个儿子却成了家,事业有成,成为一个集团公司的总经理。

有人分别问他们原因,不料他们说了一句同样的话。

猜猜看,他们说了一句怎样的话呢?答案是:谁让我有这样一个父亲呢?分享:请你分析两个儿子的归因风格,以及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

师:两个儿子的归因风格看似相同,但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一个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受了杀人犯父亲的影响,不可能会有好的作为;而另一个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外界环境所带来的不足。

初三学生学业成败正确归因心理辅导方案

初三学生学业成败正确归因心理辅导方案

活动程序:一、暖身与分组《说字成组》(游戏中播放《西班牙斗牛士》,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不自觉中分好组,避免学生产生分组障碍和阻抗)将全班学生分成每3 个人一组,每组学生围成一个圈。

同学们都是九年级学生了,平时学习很紧张,今天我们趁这个机会来放松一下心情。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名字叫“说字成组”。

说游戏规则前我们先来熟悉一下哨子的声音。

教师一边吹哨子,一边带领大家做拍手掌的动作,当哨声停止时,大家必须同时停止动作。

重复几次,让学生熟悉哨子的声音。

游戏规则是:教师一次说一句话或是一个词,学生根据老师所说的话的字数进行分组,听到几个字就必须几个人组成一组。

例如我说“天气真好”,你们必须组成四人一组;如果我说“一只猫”,你们就要每三人组成一组。

分组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我说词语之后你们可以立即行动,然后我会吹哨示意分组时间,如果哨声停止,即使没有找到同伴也必须停止动作。

没有按要求完成分组的人要表演一个节目。

节目可以自己选:笑话,歌曲、脑筋急转弯、学动物肢体动作或叫声都可以。

游戏规则都明白了吗?准备词语:“你们真可爱”、“一只小鸟”、“笑一笑”、“你做得很好”、“和对面的人握手”、“做游戏真高兴”、“原地跳一跳”、“花儿朵朵”、“太好了”。

教师掌握好节奏可以多来几轮。

最后教师根据之前计划好的人数将学生分好组。

我们就按照每组三人围坐在一个桌前。

二、活动实施1.看情景剧表演,并完成《学业成败归因表》的填写。

情景剧表演《期中考试后和期末考试后》(表演目的:使学生能直观看到学习成败归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同学们,我们一生中会有很多成功或失败,特别是现在我们即将面对中考。

学习的成功和失败,不同的学生可能采取不同的态度:有些学生倾向于把成败归咎于是否努力,并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调整努力程度;有些学生倾向于把成败归结于自己是否足够聪明,这些学生容易把失败看做是愚笨的证据,认为努力也于当我们写完这个表格,仔细看一看,哪些归因和决定导致的结果是你的成绩上升了,这些就是积极的归因;积极的归因就像“天使”一样,能让人鼓起勇气,增添希望和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归因不断进步
[活动分析]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是一个知识长期积累和巩固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学生升入初四,面临中考,学习压力增大,许多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智力良好,他们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等,导致学习困难,因此让学生正确归纳自己学习成败的原因,查漏补缺,对症下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动目标]
1、通过本活动,让学生正确归纳学习成败的原因.
2、对"现实自我"进行审视和调整,以顺利地向"理想自我"迈进.
[活动准备]
课前安排桌椅、短剧表演:考试之后、准备好相关原理介绍
[活动时间]一课时
[适合年级]初中四年级
[活动程序]
一、引入话题
一个人遇到挫折、遭到失败时,常常会听到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失败乃成功之母."请问各位:失败一定是成功之母吗?〔学生会回答:不一定.〕是的,不一定.失败要成为成功之母,首先必须对失败进行正确归因,然后调整对策,重整旗鼓,这样才能走向成功,可见,正确归因非常重要.今天我们的辅导话题就是"正确归因,不断进步".
二、个例分析
归因的领域很广,涉与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今天我们缩小范围,专就学习来谈.先请各位当当专家,看下面的个例:
赵、李、刘三位同学月考分数一样,赵同学认为自己本次考试进步,原因在于自己平日注重学习方法,讲究学习效率,劳逸结合;李同学认为自己退步的原因在于自己脑子笨,学习新知识反应慢,产生悲观消极想法,从此消沉下去;刘同学认为自己退步的原因在于自己平日没有充分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复习,作业不认真完成,决心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争取进步.
〔每个小组先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
三、自我归因
这个虚拟的例子让我们觉得似曾相识,有点自己的影子在里头.下面干脆不绕弯子,请各位对自己进行归因分析——这次期中考试你考得如何?请你对自己进行归因分析.〔先让他们小组交流,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
生1:这次考试我考得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好,上课不善于摘记难点疑点,课后也没有与时复习和整理.
生2:我考得不好的原因也是学习方法不好,但主要是对老师的依赖性太强,一旦自习课没老师在我就不知该干些什么,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
生3:我这次也考得不好,主要是因为自我期望过高,总想和小学一样领先,思想包袱太大,结果偏偏就考不好.
生4:我的思想包袱主要来自家庭.爸爸对我还好,妈妈却一定要我考年级前10名,结果我连班级前15名都没能考到.
生5:我原先成绩很好,因为我非常用功,总觉得可以松一口气了,先玩玩再说,结果成绩也被松下来了.
生6:我的兴趣爱好太广泛了,又想踢足球,又想玩电脑,又想当表演家,结果一样都没搞好,成绩也跟着往下滑.
生7:相比较而言,我这次考得比较好.一是我与时改变了学习方法;二是我的心理压力不大,考得比较轻松.
生8:经过老师的心理辅导和自己的主动调节,现在已逐渐摆脱了自卑,所以这次我虽然考得不好,但比以前进步多了.
……
四、原理介绍
心理学家张铁忠教授等人发现,中学生对学习成败的归因主要有以下6种类型:
1、把失败归之于自己脑子笨、能力差等稳定的因素.这种归因会使自己丧失信心,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2、把失败归之于自己不努力等不稳定的因素.这种归因会使自己重燃希望,变得努力.
3、把失败归之于学习难度大等稳定因素.这会使自己学习积极性受影响,甚至会对相应学科失去信心.
4、把失败归之于运气不好等不稳定因素.这可能会使自己重新树立信心.
5、把成功归之于运气好等外在因素.这会使自己产生侥幸心理,下次不一定会努力.
6、把成功归之于自己能力强、努力程度高等内在因素.这既可能使自己满意、自豪,也可能使自己产生骄傲、自负等情绪.
对学习进行正确的归因分析,是为了自己下一步学得更好,使"现实自我"进一步靠近"理想自我".在"现实自我"走向"理想自我"的过程中,会出现三种类型:
1、自知之明型.特点是:理想自我比现实自我稍高一些,因此,理想自我对现实自我有导向、激励作用.表现为:①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合理地要求自我〔即正确定位理想自我〕,通过努力就能实现目标,每次努力都会获得成就感的满足.②能正确地对待成功与失败.知道自己优点,
也知道自己不足,所以成功时不会沾沾自喜,知道自己还有不足,与理想的自我还有距离;失败时也不气馁,能冷静地分析原因.③能和谐地与人相处,不会老是想着与人家比高低,比名次.不骄傲,也不自卑,以平常心与人相处.
2、自我贬低型.特点是:自我评价过低,与理想自我差距太大,即使通过努力,也因目标过高而受挫失望,理想自我成为苛求自己的紧箍咒.表现为:①拼命地与他人比较,以自己之短比他人之长,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越比越感到自惭、羞愧.②对失败或生理上的不足〔比如长得不高或不美等等〕感到自责.③失败归因错误.总归因为自己脑子不灵,智商不高,觉得努力也没用,丧失信心,对前途悲观失望.④有时为超越他人而强迫自己做乏味的事,结果学习效果很差,并
因此对学习失去兴趣.
3、自我夸张型.特点是:对现实自我评价过高,以致出现了虚假的理想自我.表现为:①好夸张自己的成绩与能力,好炫耀自己,表现自己.②好他人表扬、赞许,听不得别人的批评.③好说一些不中听的话,常常伤害别人.
五、自我分析
听了以上介绍后,请每人认真思考一下,你的现实自我是怎样的?理想自我又是怎样的?
要从现实自我顺利走向理想自我,现在该作什么调整?〔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再让每小组派代表参加全班交流.下面略举几例.〕
生1:我基本上属于"自知之明"型的.我知道自己的优点,也基本清楚自己的不足,所以成功时不会太得意,失败了也不会过于伤心.我理想中的自我是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我的知识面比较丰富,兴趣爱好也很广泛,做事也比较认真,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语言表达水平不是太好,所以
我以后要有意识地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当一名享誉一方的名师.
生2:我基本上属于"自我夸张"型.取得了一点成绩就沾站自喜,自以为很了不起,总希望别人吹捧自己,而自己却不是以礼待人,总会有意无意地伤害别人.我理想中的自我是当一名优
秀的企业家.我的优势是管理能力比较强,但我的"自我夸张"型性格是当好企业家的最大障碍.一旦自以为是、一意孤行,再好的企业也会在我手中垮下.此外,我现在数学知识虽然学得还可以,但数学思维能力、思维方法还需要加强,这也是当好企业家所必备的.
生3:我是"自我贬低"型的,我经常怀疑自己的能力,经常自责,这次考试没考好,又使我伤心得不能自拔.幼时曾有过的理想早已如沉入大海的冰山了.今天听了老师的归因理论介绍后,我的内心又有了些触动.我对自己认真审视后发现,是我的消极、错误的归因,才使我在成绩不理想与心理自卑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今后,我首先要做的是进行积极的归因,找出成绩不好的真正原因,调整心理,让自己从"自我贬低"型走向"自知之明"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
生4:我是个"自我夸张"型的.我心气浮躁,感觉太好,爱好太广泛,而学习却不认真、不踏实,不肯吃苦.我的理想是当个比尔·盖茨一样的享誉全球的电脑专家.可我现在才明白,要实现这一理想,首先必须学会吃苦,必须培养自己认真、专心的学习态度,从眼前开始,踏踏实实地学好书本知识,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六、教师点拨
现在,请在场老师来给我们点拨指导.
师1:我们班的学习风气比较好,但学习方法还没有完全跟上初四的步伐.中考生要有记课堂笔记的良好习惯,与时记下难点和疑点,晚上则要对当天的知识进行与时的归纳和整理.
师2:进入初四以后,一些同学因为没有顺利完成学习上和心理上的适应而变得自卑,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先完成学习上和心理上的适应.走过去,才会有一片蓝天.
师3:要摆脱自卑,还要少跟优胜者比,多跟自己比.要善于向自己挑战,不断刷新自己的记录.
师4:虽然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但有时耕耘不一定有收获,这时候就需要改进耕耘的方法,一味地埋头苦读是不够的,还要注意方法,要有效率意识.
师5:我想对心气浮躁的同学说一句:远大的理想要从脚下开始,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学好每一天、每一门的知识.否则理想永远是理想,永远是可望不可与的海市蜃楼.
……
七、结束话题
今天我们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了归因分析,对"现实自我"进行了审视和调整.刚上课时我们说过一句名言:"失败乃成功之母."面对失败,只要能够正确归因,就可能走向成功,从低谷走向
高峰.但是,面对成功,假如不能正确归因,也会从高峰摔入低谷,出现我们这节课上的新名言:"成功乃失败之母."所以,不管是失败时还是在成功时,都要学会正确归因,这样才能使"失败乃成功之母"永远成为真理,使我们的新名言永远无生存之地.也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顺利地从"现实自我"走向"理想自我",最后完全到达理想的彼岸,实现自己的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