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与中国文化》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士与中国文化》读书笔记

△《中国知识分子的古代传统——兼论“俳优”与“修身”》

1、俳优并非严格意义的知识分子,二者存在身份上的重叠,如东方朔。

2、俳优的说话方式——嬉笑怒骂,讽刺等为文人(文士)所借用,

如苏东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3、文人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意见的,被称为狂士,狂士说真话而见弃,或有被杀的危险,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4、三代而至周,至春秋战国,礼崩乐坏而“道”不兴,因此才有了

知识分子来承担“道”,由懂礼仪的士人来传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孔

子是第一位知识分子。

中国知识分子的“道”与帝王的“势”有相互依存亦相互对立的关系。帝王需要“道”来增强“势”,维护“势”的合法性,因此有时会采取一

些措施保证其为己所用。但知识分子的道没有可靠的途径保证自己的地位,只能依靠知识分子的人格。因此“道”很容易屈从于“势”,但只是分子

为此做出很多努力,才会出现中国强调“德”(如《中庸》)与知识分子

自身修养的做法。

思考和总结:

春秋制度解体,士的解放同时亦是其经济基础的消失。

春秋战国的士(辩士和游士)因此才需要去游说,希望自己的学说得

到重用,另一方面,如孔、孟这样的士,因为政权的需要而论道,他们纷

纷解释什么样的道才是最好的。士的这种责任感从何而来呢?试回答:古

代的读书人都习礼、乐等,从旧制度的动摇中而解脱出来的贵族,都对国

家有一种责任感,天然地继承了这种使命。

△《汉代循吏与文化传播》

1、循吏对文化的传播,传播儒家(中原)大文化,传至边区,保证

了虽国灭但大一统或对汉文化的认同仍在。所以中国文化及传统可以一直

传承下去。2、循吏的这种教化,导致文化中“师”重于“吏”,“教”

高于“政”,中国文化重于传教,不重求源。

3、①大传统代指精英文化或上层文化,小传统代指通俗文化或未受

正式教育的一般人。中国大小传统之间的顺利流通,“雅言”发挥了很大

的作用。②观风采谣是为了理解各地不同的“小传统”,以利于推行风化

政策(大传统),即文化统一,同时限制皇权。

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意义并不单纯。

大传统即指上层文化,士大夫的雅文化,亦指国家认可的文化。小传

统则是各地特色的文化,平民的一般文化。

③汉代儒学吸收了民间的阴阳五行,使之更容易为普通民众接受。④

儒家“内圣外王”,先提高自身修养,才能够平天下。因此汉代以“孝悌”为取士标准,同时教化之前还需要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前者针对“士”,

是内治,后者针对普通民众,为外治程序。

4、①循吏的“循”大致是“因循”的意思,开始的时候循吏是明晓

黄老之术的官吏,后来宣帝时大量出现推行儒家教化的人。

②循吏与酷吏对举。酷吏更多的是法家传统,二者因地制宜,需宽则

循吏,需严则酷吏,是朝廷儒法并用的举措,同时根据统治者的好恶而各

有所倚重,如武帝时多酷吏,宣帝多循吏。5、循吏推行儒家教化与其自

身的儒家修养有很大关系,但与政府的文化政策、法令关系不大,甚至与

政府政策有冲突矛盾的地方。(韩延寿)6、三代之后,政教分立,秦朝

为以法律为代表的“政”,企图压制以文化(儒学)为代表的“教”,在汉代,官吏(循吏)对自己“师”的身份更为看重,认为

自己是推行教化的“师”胜于吏治,即认为文化秩序比政治秩序更重要。

7、循吏一般都会推行富民的内容。

8、县令长都有聚众讲学的传统,后汉书中的循吏颇多县令长一级的

人物。9、汉时实行质任制度。

10、条教为县令长在其境内颁布的具体为政措施,为其自发颁布的,

与朝廷关系不大,而且与皇帝的意思不一定相同。

△《东汉政权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

1、士族与大姓的关系,是士族主导大姓,大姓跟着士族走。

2、①士

族数量在西汉末激增;私人教授颇为发达。

②士族形成:士与宗族的结合。一方面,士的强大使其宗族强大;另

一方面,宗族内部士的强大也会带动宗族的强大。这种情况发生在汉武之后,汉武之前,士仍然为“游士”,与其宗族关系并不之分紧密。(苏秦、主父偃)

3、王莽新政的失败,更始、赤眉的失败,与士族有关(与其本身文

化程度低有关,文化程度与政治成败有极大关系,光武能成功与其团体文

化程度高诱莫大的关系)西汉末武装力量多为士族,光武帝的成功是因为

有士族的支持。

△《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

1、士大夫群体在一统之时,努力维护这种局面;而在知大厦将倾之时,则努力自保。

2、私谥是门生弟子推崇尊师至极致的表现,亦说明了士人的自觉,更说明了内部分化,士大夫分成了各种各样的群体。

3、士大夫和外戚的对立讲的是外部自觉,觉察到自身团体与其它团体的区别。

4、地域性也导致了群体划分。

5、士大夫上层与下层的划分,初时以德行为标准,后来逐渐发展为士族与寒门;后来者两个标准逐渐合二为一,汉末以门第自矜(如袁绍看不起刘备)。

6、士的个体自觉,表现为自己独立的精神,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所在并表现之,意识到自己和别人是不同的。这也是当时士大夫重奇人异行造成的,也是当时的选举制度造成的(独行为选士之一科,重视“异”,樊英不异,被毁谤市流)。

7、个体自觉与人物评论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求名导致了人物评论的昌盛,发展为一个专门学科;当时的谈亦有士大夫之清谈,从蔡邕私玩《论衡》可看出,谈论的内容已涉及学术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