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

合集下载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53例分析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53例分析
增多 。药 物性 AKI 临床表现 无特 异性 , 早期 常 常不 易被 发 现而延 误 治疗 , 导 致 严 重 的后 果 。本 文 就 我
1 . 3 原 发病 及发 病 前 用药
5 3例 患 者原 发 病分 别
为带状疱疹 、 精 神分 裂症 、 上 呼吸道 感 染 、 结核、 胆结 石、 肾结石 、 脑出血、 脑梗 死 、 肠炎、 痛风 , 所 有 的患者
水, 防止药 物沉 积于 肾小 管 内 , 大剂 量 快速 静 注后 可
能有 尿素 氮 、 肌酐升 高、 肾小 管 内结 晶沉 淀 、 血尿 。
脱水 或 已有肝 、 肾功 能 不 全 者 , 应 减 少 剂量 或 慎 用 。 对此 药有 过敏史 者禁 用 。
来, 药 物性 肾损 伤 的发 生 率 呈 上 升 趋 势 ] 。随着 生
突然下 降 , 血清肌酐绝 对值增加大于等 于 2 6 J 4 t  ̄ mo l / 1
*通 讯 作 者

中国 实 验 诊 断 学
2 0 1 3年 7 月 第 1 7卷
第 7期

1 3 33 一
或增 加大 于等 于 5 O %, 或 者 持 续超 过 6 h尿 量 小 于
活 水平 的不 断 提 高 、 人 口的 老 龄 化 , 糖尿病、 高 血 压
Ch i n J La b Di a g n, J u l y, 2 0 1 3, Vo l 1 7, No . 7
文章编号 : 1 0 0 7 —4 2 8 7 ( 2 0 1 3 ) 0 7 —1 3 3 2 —0 2
药 物性 急性 肾损 伤 5 3例分 析
陈 新 , 刘 玉 峰 , 刘 树 军”
( 1 . 长春 消防 支 队 门诊 部 , 吉林 长春 1 3 0 0 6 1 ; 2 . 内蒙 古 伊 图 里 河 森 林 公 安局 , 内蒙 古 伊 图 里河 0 2 2 1 5 0 ;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药物性急性肾损伤是指由于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导致肾脏功能急剧下降的一种疾病。

在临床上,随着药物应用的广泛,药物性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本文将通过一位患有药物性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病例,来探讨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过程,以期对这一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病例描述:患者为一名58岁的男性,因出现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症状就诊于医院。

患者既往无肾脏疾病史,但有高血压病史。

患者近期因患上感冒病,在家庭自行服用多种感冒药物,包括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入院时患者查体发现血压为150/100mmHg,心率为90次/分,肤色苍白,全身皮肤干燥,无水肿体征。

化验检查发现患者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肝功能等指标正常,但肌酐升高至3.5mg/dl,尿素氮达到75mg/dl,血尿酸水平也显著升高。

B超检查显示肾脏无异常,肾脏彩超检查提示双侧肾脏回声增强、皮质下常见充血性改变。

根据病史及化验、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医生诊断患者为药物性急性肾损伤。

治疗过程:对于该患者的治疗,首先停止使用引发肾损伤的药物,同时给予肾脏支持保护治疗。

患者在住院期间持续监测肌酐、尿素氮、尿液量等肾功能指标,并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在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临床医生采用了洗脱疗法进行治疗,以减轻肾脏负担,促进废物排泄。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逐渐恢复食欲,肌酐水平逐渐下降,尿量逐渐增加。

临床观察: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了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但经过及时护理、处理,这些不适症状很快得到缓解。

患者在住院5天后,肌酐水平降至1.5mg/dl,尿素氮水平也恢复至正常范围,尿量、尿比重等指标也逐渐恢复正常,症状明显好转。

最终,患者出院并要求定期随访。

讨论与总结:药物性急性肾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肾脏疾病,及时发现和治疗对于预后至关重要。

从该病例来看,患者对多种感冒药物滥用导致了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但幸运的是,经过及时停药和积极治疗,患者最终术后恢复了肾功能。

一例布洛芬缓释胶囊致药物性肾损伤的病例分析

一例布洛芬缓释胶囊致药物性肾损伤的病例分析

一例布洛芬缓释胶囊致药物性肾损伤的病例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药学部2急性肾损伤(AKI)是药物性肾损伤(DKI)最常见的类型,DKI在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的病因中占19%~26%[1]。

研究统计,最常导致DKI的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25.1%),其次为抗肿瘤药(18.0%)、抗生素(17.5%)、造影剂(5.7%)。

NSAIDs主要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具有抗炎抗风湿、解热镇痛等作用。

目前市面上的感冒药与止痛药大多含有此类成分。

其对肾脏可引起尿蛋白、管型,尿中出现红细胞、白细胞等,甚至间质性肾炎等副作用。

研究表明,长期口服NSAIDs的患者肾脏疾病发生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1倍。

本文就一例老年患者因双踝关节肿痛长期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致DKI进行分析,通过充分了解NSAIDs致DKI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对合理用药和防治DKI具有重要意义。

1.病史摘要患者,68岁,男性,因“间断双踝关节肿痛6年,发现肌酐升高5天”入院。

6年前饮酒、食海鲜后出现双踝关节肿痛,自行长期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疼痛减轻,期间无正规就诊。

5天前关节肿痛加重,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0.3g bid无明显缓解后就诊我院。

查肌酐451μmol/L、尿酸571.2μmol/L、尿素22.99mmol/L,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肾功能不全”,予以甲泼尼龙片8mg qd、非布司他片20mg qd等对症治疗,症状较前好转,期间无其他不适。

为求进一步诊治,收住我院肾内科,患者自起病以来,小便10+次/天(夜尿2-4次/晚),大便正常,体重近1年来减轻15kg。

既往高血压史6年,最高160/80mmHg,规律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0mg qd”,血压控制在130/70mmHg,无其他病史。

吸烟史51年,10-20支/天,饮酒史50年,1斤白酒/天,已戒酒1年。

诊治经过:入院查体:T36.4℃,P70次/分,R20次/分,BP158/80mmHg,体重65kg,慢性病容,其他无特殊。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115例临床分析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115例临床分析

血压 无 明显影 响 , 够 明显减慢 心率 , 能 降低 心肌 耗氧 量和 C C . K、 K MB、 T T, C n 明显 减 少 MI , 高 L E , S升 V F
可 能与抑 制或 减轻 了缺 血 再灌 注 损 伤 , 微 循 环 和 使 心肌 组织 得 到充分 有效 的再灌 注有 关 。 综上 所述 , 酸肌 酸钠对 A 再 灌 注损 伤 心 肌 磷 MI 具 有保 护作 用 , 机 制 可 能 与补 给 心 肌 能 量 , 低 其 降 C C . K、 K MB, 少 心肌梗 死 面积有 关 , 切 机制 有 待 减 确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 15 例临床 分析 1
孙铁 忠 , 鑫宇 李
[ 要 ] 目的 探 讨 药 物 性 急 性 肾 损 伤 ( uek n yi u e K ) 原 因和 预 后 , 高 诊 治 水 平 。 方 法 对 我 院 摘 c t i e n r ,A I 的 d j 提 收 治 的 1 5例 药 物性 A I 临 床 资 料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结 果 引 起 药 物 性 A I 1 K 的 K 的主 要 药 物 是 抗 生 素 , 险 因 素 是 高 危
[ ] 李 作 成 . 射 用 磷 酸 肌 酸 钠 治 疗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后 心 力 9 注 衰 竭 的 疗 效 [ ] 中 国 老 年 学 杂 志 , 0 0, 0( 6) J. 21 3 1 :
23 . 3 71 2 72.
[ 0 李 彬 . 酸 肌 酸 钠 治 疗 充 血 性 心 力 衰 竭 的 临 床 观 察 1] 磷
作 者 单 位 :6 15河 北 秦 皇岛 , 京 军 区北 戴 河疗 养 院 肾病 中 心 06 0 北
军 医药杂志 2 1 0 2年 9月 第 2 4卷 第 9期 M d&P am JC i L V 12 ,N . , e .0 2 e hr hnP A, o 4 o9 Sp 2 1 .

一例万古霉素与抗结核药物联合用药引起急性肾损伤的案例分析

一例万古霉素与抗结核药物联合用药引起急性肾损伤的案例分析

一例万古霉素与抗结核药物联合用药引起急性肾损伤的案例分析朱文忠;夏军【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一例万古霉素与抗结核药物联用引起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治疗经验和体会.方法临床药师参与患者肾损伤发现、诊断、治疗的全过程,对医师制定的药物治疗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药师会诊认为肾损伤未见药物原因,建议停用可疑药物万古霉素、莫西沙星,后肾损伤仍进行性加重,药师通过文献检索,认为抗结核药物也对肾损伤有一定贡献,建议停用抗结核药,后患者肌酐逐渐恢复正常.结果医师接受了临床药师的会诊建议和停药方案,患者治疗过程顺利,病情好转出院,一周后复查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治疗中需要掌握相关药物治疗知识,才能协助医师确立适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遇到问题积极查阅文献资料与医生讨论,能够提高医生对药师建议的信任度,有利于临床药师工作的开展.【期刊名称】《黑龙江医学》【年(卷),期】2018(042)011【总页数】3页(P1126-1127,1132)【关键词】万古霉素;抗结核药物;肾损伤;临床药师【作者】朱文忠;夏军【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药事科,江苏常州213000;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药事科,江苏常州2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31 病例资料1.1 病史患者,男,26岁,因“反复痰血十月,加重一周”入院。

患者于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晨起痰血,为痰中血丝或血块,于某三甲医院行胸部CT提示:右上肺见斑片状密度不均影,并见不规则透光区,心影大小正常。

诊断为“肺结核Ⅲ型上0/-集(-)进展期伴咯血”。

给予止血、抗感染及抗结核治疗,好转后出院。

继续抗结核治疗8个月余,复查胸部CT提示,两上肺Ⅲ型肺结核伴右上肺空洞,较前相仿。

患者于一周前上述症状加重,饮食时也可出现咳血,呈鲜红色,量少,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14年2月10日来我院诊治,门诊以“右肺空洞性占位”收住入院。

既往曾行“阑尾炎切除术”、“左侧气胸术”,否认肝炎、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家族史、个人史无特殊,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急性肾损伤病例分析

急性肾损伤病例分析

用药时间 万古霉素的治疗时间被认为是导致肾毒性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研究表明万古霉素肾毒性发生的时间大多集中在用药第6 ~ 14 天,其 中发生肾毒性最快者出现在用药后第 3 天。
因此,2009 年IDSA 制定的万古霉素治疗指南推荐在第 4 次给药 前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高龄:老年人存 在 生理性的肾功能减退,若忽略了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变化,则会 导致万古霉素给药剂量偏高。
12.8—12.14 12.15—12.21 12.15—12.21
➢ 肾毒性-----是万古霉素常见不良反应之一,有文献报道在不同人群 中万古霉素肾毒性的发生率为 5% ~43%。
➢ 红人综合征------与药物纯度和输注速率有关。 ➢ 耳毒性 ➢ 其他------胃肠道反应、血细胞减少等
• 万古霉素的药动学特点 • 万古霉素相关肾损伤的高危因素 • 万古霉素致肾损伤的预防
2.5ml bid
12.10
37
12.8—12.24
盐酸溴己新葡萄糖 121.1050ml ivgtt35b.i1d
12.8—12.23
左氧氟沙星
12.201.6g ivgtt 3q1d1
12.8—12.14
五水头孢唑林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万古霉素
12.222g ivgtt 4q387h.8 12.22.35g ivgtt5q389h.8 12.214g ivgtt q61221h.2
高给药剂量:每天≥4g
由于万古霉素高剂量给药的安全性尚未得到证,故当常规剂量不能获得满意临 床治疗效果时,可考虑更换其他药物(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达托霉素),不建议 使用高剂量。
说明书提示:通常用盐酸万古霉素每天2g(效价),可分为每6小时500mg 或每12小时1g,每次静滴在60分钟以上,可根据年龄、体重、症状适量增减。老 年人每12小时500mg或每24小时1g,每次静滴在60分钟以上。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患者信息:患者,男性,53岁,因高血压病就诊。

患者病史:高血压病10年,口服贝那普利5mg/d维持血压正常,无其他明显病史。

主诉:患者于两天前发现头晕、口渴、口干、尿量减少,无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症状。

体格检查:神志清醒,血压140/90mmHg,心率78次/分,呼吸18次/分,双肺呼吸音清,心尖搏动在第五肋间,无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包块及肝脾肿大,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9000×109/L,血红蛋白125g/L,血小板200×109/L尿常规:蛋白2+,尿蛋白定量500mg/L,红细胞10个/HP,白细胞10个/HP生化检查:尿素44.2mmol/L,肌酐707μmol/L,钾6.05mmol/L,钠141mmol/L诊断及治疗:经过进一步检查,患者被诊断为药物性急性肾损伤,可能与口服贝那普利有关。

治疗方案为停止贝那普利治疗,进行肾功能保护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补液、利尿、碱化尿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措施。

随访观察患者肾功能变化,肌酐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

讨论:药物性急性肾损伤是指在药物治疗后数小时至数天内,急性肾功能恶化。

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肾小球及肾小管受损,发生肾缺血、肾小管坏死、肾小球滤过膜受损等。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的发病原因是多种多样,主要与药物直接毒性、代谢产物、肾小管分泌转运通道受损等有关。

贝那普利是一种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心衰等疾病治疗。

其主要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肾功能损害、高血钾等。

本例患者口服贝那普利后出现急性肾功能恶化的可能原因是药物直接毒性及代谢产物对肾小管的损害,导致肾小管坏死及容量不足,进而诱发肾脏缺血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病理生理反应。

治疗方案包括停用贝那普利治疗、进行肾功能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

肾功能支持治疗主要是保护肾脏结构和功能,采取卧床休息、补液等措施,以减轻肾脏负担,同时进行强制利尿、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等,促进药物代谢与排泄,以保证肾脏功能的恢复。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药物性急性肾损伤是指由于药物使用引起的急性肾功能异常。

它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常见于住院患者中,尤其是那些需要接受复杂治疗的患者。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本文将通过一个临床病例对药物性急性肾损伤进行分析,以期对此病有更深入的了解。

病例回顾:患者张先生,男性,65岁,冠心病和高血压患者,反复发作心绞痛,于一周前入院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明显不适。

在术后第七天,患者因发热、恶心、呕吐、少尿等症状再次入院。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率80次/分,血压130/80 mmHg,肺部清音,腹部无压痛,浊音无移动性触痛。

实验室检查:血肌酐升高至2.5mg/dL(基线1.0 mg/dL),尿量减少至500ml/24h,尿蛋白3+,尿钠排泄减少。

肾脏彩超:肾脏大小正常,回声均匀。

经详细询问患者及其家属,患者注射了抗生素氨苯青霉素和利尿剂呋塞米。

最终确诊为药物性急性肾损伤。

分析与讨论:张先生入院前一周进行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手术后情况良好。

但是在术后第七天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少尿等症状,考虑到患者术后恢复较好,这些症状可能与药物引起的急性肾损伤有关。

患者使用了抗生素氨苯青霉素和利尿剂呋塞米,这两种药物均可导致肾脏损伤,尤其在老年患者中更容易发生。

在患者入院后,血肌酐升高至2.5 mg/dL,尿量减少至500ml/24h,尿蛋白3+,尿钠排泄减少,这些都是药物性急性肾损伤的典型临床表现。

尿蛋白明显增多说明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尿钠排泄减少说明肾小管功能减退,这些都是氨苯青霉素和呋塞米可能引发的肾脏损伤的表现。

肾脏彩超检查显示肾脏大小正常,回声均匀,说明在此次急性肾损伤发生过程中并没有肾脏发生明显的结构性改变。

从临床病例分析来看,患者的肾损伤主要是药物性引起的急性肾损伤,而非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性病变。

对于张先生的治疗,首先需要停用氨苯青霉素和呋塞米,同时补液和纠正电解质紊乱。

万古霉素致急性肾损伤临床报告并文献复习

万古霉素致急性肾损伤临床报告并文献复习

万古霉素致急性肾损伤临床报告并文献复习杨萌萌;周飞虎;赵妍;潘亮;王黎;胡新;康红军【摘要】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治疗方法,提高对万古霉素肾毒性的认识。

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例万古霉素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本例因先天性右髋关节脱位并右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入我院骨科,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侧全髋人工关节置换加右股骨近端截骨术,术前肝肾功能正常,手术过程顺利。

术后给予预防性抗感染及抗凝治疗,万古霉素1g每日2次、头孢曲松钠2g每日1次静脉滴注,利伐沙班5 mg每日1次口服。

术后第3天患者出现少尿、口渴、恶心、呕吐和烦躁不安等症状,查血肌酐及尿素升高明显,考虑药物性急性肾损伤,停用抗生素,查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明显高于正常范围。

因病情无好转,术后第4天转入重症医学科,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 CRRT)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病情逐渐好转。

结论临床上在应用万古霉素过程中应警惕其肾毒性,若患者出现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急性肾损伤,应考虑到万古霉素的肾毒性。

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及时停药,早期进行CRRT治疗可使此类患者肾功能得到恢复。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 prophylaxis and therapy of Vancomycin 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about Vancomycin associated acute kidneyinjury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a patient admitted to our department for Vancomycin associate acute kidney injury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re -lated literature was reviewed .Results The patient was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in our hospital for congenital hip dislocation on the right side and right hip osteoarthritis .He received a total hipartificial joint replacement underwent right proximal femoral osteotomy surgery , which was accomplished successfully under epidural anesthesia , and the preoperative liver and renal functions were at normal levels .Then Vancomycin 1 g bid combined with Ceftriaxone 2 g qd were given for anti-in-fection and Rivaroxaban tablets of 5 mg qd used as anticoagulant .On day 3, the patient developed clinical symptoms including oliguria, thirst, nausea, vomiting and irritability.Concentrations of serum creatinine and urea nitrogen were simultaneously in -creased significantly .Due to these complications ,the diagnosis was drug-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 , antibiotics and anticoag-ulants were discontinued and Vancomycin level was much higher than normal .On postoperative day 4, the patient was trans-ferred to 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because his condition became worse .With contin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 CRRT) and other symptomatic treatment , the patient recovered gradually .Conclusion Clinicians should be vigilant about nephrotoxicity in the process of application of Vancomycin .If the symptoms of acute kidney injury occur without explainable reasons, its side effects of nephrotoxicity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Monitoring concentration of the drug , discontinu-ing infusion in time and initiating CRRT as early as possible are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cover renal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年(卷),期】2016(029)005【总页数】6页(P63-68)【关键词】万古霉素;药物毒性;急性肾损伤【作者】杨萌萌;周飞虎;赵妍;潘亮;王黎;胡新;康红军【作者单位】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2;R595[DOI] 10.3969/j.issn.1002-3429.2016.05.023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广泛用于治疗革兰阳性球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感染,同时也是围术期预防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常用药物[1-2]。

药物性急性肾衰竭31例报告

药物性急性肾衰竭31例报告
例行 血液透析 , 2例行腹 膜透析 。治 愈 3 0例 ( 7 ) 肾功 能未恢 9% ,
复 1例 , 1 无 例死亡 。恢 复病 例中 , 进入 多尿期 时间为 3— 0 , 4 d 平
均 9 7 d 多尿期 为 2~3d 平均 1. d 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为 6 .1 , 0, 38 ,
薯≯ 一. 磐0-j 薯。 l: 曩 。 -
。 l氆 ≯ 。 -l - : _l l - l 曩 善 |
药 物 性 急 性 肾衰 竭 3 报 告 1例楚 Nhomakorabea天 舒
河南省人 民医院肾 内科 ( 南 郑 州 4 0 0 ) 河 50 3
【 中图分类号】 625 1 9.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6 1 72 (08 2 08 — 2 17 — 8120 )6— 0 1 0
() 2 过敏反应导致急性 间质性肾炎 , 常见药物有 B一内酰胺类 、 头 孢 菌素类 、 喹诺 酮类 抗生 素及非 甾体 类抗 炎药 等。此外 , 有些 药 物可 因析出结 晶造成 肾内阻塞致 急性肾衰 , 如磺 胺类 。还有 部分 药物 如血管紧张素转换 酶抑 制剂可致肾缺血引起 肾前性 AR 。 F
维普资讯
医学创新研究
20 0 8年 9月 第 5卷
第2 6期
ME II E I N V TO E E R H D CN N O A I N R S A C
謦 - ≯∞:: =l - . |薯 曩 =l - l 1 ll I l
小血管壁轻度增厚 。间质浸润的炎症 细胞 以淋 巴细胞为 主, 4例 伴嗜酸细胞浸润 。免疫 荧光 肾小球 系膜 区可见有 不 同免疫 成分
的沉积 ( 7例 ) 余 免 疫 荧 光全 部 阴 性 。 ,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药物性急性肾损伤是指由于药物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害,临床上常见于多种临床情况中。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分析一例药物性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病例。

病例概况患者,男性,72岁,因心绞痛入院治疗,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

入院后予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镇痛及降压治疗等综合治疗,情况平稳,血肌酐在正常范围内。

由于疼痛加重就诊急诊,于急诊诊断为急性胃溃疡出血合并急性胰腺炎。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大量使用抗生素,同时因出血情况严重,需要输血。

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心率增快、血压下降,且血肌酐值升高,并出现少尿等症状。

经实验室检查,血肌酐达到270umol/L,尿素氮达到18mmol/L,考虑药物性急性肾损伤可能性较大,遂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病例分析该病例中,患者原本已经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这些基础疾病都是导致患者血管功能受损的原因,已经对肾脏功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由于出现了急性胃溃疡出血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情况,需要大量使用抗生素和输血等治疗措施。

而抗生素和输血等用药都会对肾脏功能产生一定的负担,尤其是对于已经存在的慢性疾病患者来说,更容易诱发药物性急性肾损伤。

患者出现的症状表现为心率增快、血压下降、血肌酐值升高,尿量减少等,这些都是药物性急性肾损伤的典型症状。

经过实验室检查,患者血肌酐值达到270umol/L,尿素氮达到18mmol/L,进一步确认了患者的诊断。

在此基础上立即停用可能导致肾损伤的药物,加强液体支持等对症治疗措施,最终患者肾功能得到逐渐改善,症状也有所缓解。

治疗及护理在诊断明确后,患者立即停用可能导致肾损伤的药物,加强液体支持,确保患者的血容量,帮助肾脏尽快恢复正常功能。

在护理过程中,重点是加强监测,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保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药物性急性肾损伤(Drug-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 D-AKI)是指由于药物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而导致的急性肾脏功能损害的病理生理过程。

该病例分析将介绍一位患者,其出现了药物性急性肾损伤的症状并最终确诊。

病例背景:周某,女性,45岁,因头痛、发热、咳嗽及皮疹等症状,于2个月前在当地社区医院被诊断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并给予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acyclovir)治疗。

治疗后症状得到一定缓解,但在一个月前开始出现乏力、食欲不振。

入院后,患者体检发现血压为130/80 mmHg,心率为88次/分钟,皮肤有干燥、黄染、发绀的表现。

化验结果显示血清肌酐水平升高(180 µmol/L),尿素氮水平升高(12 mmol/L)。

肾脏超声显示肾脏大小正常,但双侧肾上腺可见占位性病变。

临床诊断:根据患者表现及相关检查结果,怀疑为药物性急性肾损伤,并怀疑肾上腺异常为药物副作用。

治疗措施及效果:患者被停用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并给予肾脏保护性治疗,包括静脉补液、利尿和肾上腺负荷治疗。

在数天后,患者的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开始下降,并且症状有所缓解。

血尿素氮恢复到正常范围后,患者被出院。

随访时,患者的肾功能保持稳定。

讨论:药物性急性肾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可以由许多不同的药物引起。

本例中,患者使用了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

阿昔洛韦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来治疗带状疱疹的,但它也对肾脏造成一定的毒性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停用药物是治疗药物性急性肾损伤的首要步骤,以防止进一步损害肾脏功能。

给予肾脏保护性治疗也是必要的,以帮助肾脏恢复正常功能。

这包括通过静脉补液和利尿来维持肾脏的血流和排泄功能,以及对肾上腺负荷的治疗,防止药物副作用对肾上腺造成进一步损害。

本例中,患者的肾功能最终恢复正常,并且没有出现进一步的并发症。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病程和预后因病因和个体差异而异。

急性肾损伤病例分析

急性肾损伤病例分析
急性肾损伤的预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基础肾功能、合并症和 早期干预等。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及积极干预可改善预后。
治疗方法和管理策略
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性治疗、病因治疗和肾替代治疗。个体化的 治疗策略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合并症来制定。
预防和控制措施
预防急性肾损伤的关键在于降低肾脏暴露于潜在危险因素的风险,如积极处 理液体平衡、药物使用和手术等。定期筛查和监测对早期发现和干预至关重 要。
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肾损伤的主要病因包括肾缺血、肾毒性和泌尿系统梗阻。发病机制涉及 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等复杂的生物学过程。
临床表现和诊断
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表现包括尿量减少、水电解负荷过多、氮质血症和酸碱失衡等。诊断依赖于血肌酐和尿素氮 水平的变化,以及尿液检查和影像学等辅助检查。
影响病情和预后的因素
急性肾损伤病例分析
本次研究旨在分析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通 过深入病例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全面的指导和管理策略。
病例介绍
本病例为一名56岁男性患者,入院时主要症状为血尿、少尿,并伴有全身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诊断为急性肾损伤。
急性肾损伤的定义
急性肾损伤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肾功能异常,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和尿素氮的升高。其临床表现可 能是少尿、无尿或尿量增加。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急性肾损伤(AKI)是肾脏突然发生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其病因很多,其中药物性急性肾损伤是造成AKI的重要原因。

本文将分析一例药物性AKI的临床病例。

患者为男性,60岁,因心脏病多次入院,在一次入院期间,因不明原因出现呕吐和腹泻症状,被确诊为急性胃炎,并予以抗生素治疗(庆大霉素与头孢克肟)。

然而,两天后,患者的尿量明显减少,尿频、尿急、尿痛、少尿乃至无尿。

检查发现患者血尿素氮(BUN)65.89mmol/L,血肌酐(Cr)346.48μmol/L。

肾脏彩超提示双肾缩小。

经尿常规检查,血清电解质检查,肝、心功能检查未发现异常,符合药物性AKI的诊断标准,因此停止使用抗生素,采取保护肾脏的支持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持续进行尿量、电解质和肾功能指标的监测,同时采取透析和利尿剂治疗,并给予大剂量的纯氧治疗缓解肾脏缺氧症状。

经过几天的治疗,患者的肾功能逐渐恢复,尿量、BUN、Cr均恢复正常。

本例患者遭受药物性AKI,主要原因是使用抗生素不当。

抗生素是常用的药物之一,也是常见的药物性AKI的诱因之一,其中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和头孢类等抗生素的肾毒性尤为明显。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和医嘱用药。

对于特殊人群,如肾功能不全、老年人等,应根据具体情况谨慎使用。

总之,药物性AKI是一种严重的肾脏疾病,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其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

对于患者来说,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和正确使用药物是防止AKI发生的重要措施。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提高药物性AKI的识别水平、加强用药监管和做好肾脏功能监测也是预防和控制AKI的关键。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
患者现病史:男性,76岁,体重70kg,因肝癌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继而中度肺部感染,高热不退,B超提示双侧肾盂积水,于住院第15天开始使用氟康唑及万古霉素。

入院检查:患者于入院时体温为38.3°C,双肺闻及湿性啰音;化验发现Cr:
71.2μmol/L,BUN: 7.1mmol/L,尿常规:蛋白(-),红白细胞(-),PH值: 6.5 。

于第5
天发现患者正常排尿量减少,Cr: 189.8 μmol/L,BUN: 16.1 mmol/L,尿常规:蛋白尿(+)。

处理:停用氟康唑及万古霉素,补液,补充碱化剂及葡萄糖酸钙。

饮食给予低盐及低
蛋白。

加强监测患者肾功能及尿量,设置合适的灌注压,监测与控制高血压。

治疗效果:经过积极治疗,患者尿量逐渐增加,Cr: 98.3 μmol/L,BUN: 9.9 mmol/L,尿常规:蛋白(-),而后维持在正常水平。

讨论:本病例中,患者出现药物性急性肾损伤的潜在原因是因为使用了氟康唑及万古
霉素。

药物性肾损伤是非常常见的临床现象,在使用药物时应该非常注意药物性肾损伤的
可能,及时通过监测患者尿量及肾功能,发现肾损伤尽早停用药物排查药物是否为肾损伤
的原因,并采取正确的措施治疗,如补液,补充碱化剂及葡萄糖酸钙,以保证肾功能恢
复。

索凡替尼致急性肾损伤的病例分析

索凡替尼致急性肾损伤的病例分析

索凡替尼致急性肾损伤的病例分析
谭飞龙;金剑;章斌
【期刊名称】《药学与临床研究》
【年(卷),期】2022(30)4
【摘要】1例43岁女性患者因左上颌恶性肿瘤术后复发,口服索凡替尼300 mg·d^(-1),4周为一个周期。

治疗第4周期出现蛋白尿、高血压、高血脂、水肿
和低白蛋白血症,血肌酐升高。

立即停用索凡替尼,给予降尿蛋白、降压及对症治疗。

肾活检示血栓性微血管病变,判定为索凡替尼所致急性肾损伤。

经治疗后患者尿蛋
白逐渐减少,血压下降,血肌酐恢复正常。

【总页数】2页(P374-375)
【作者】谭飞龙;金剑;章斌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药剂科;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
安医院药学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3
【相关文献】
1.略论索尔仁尼琴的民族性格观——以《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为个案
2.国家
药监局批准索凡替尼胶囊上3.和黄医药索凡替尼(苏泰达)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治疗非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4.和黄医药索凡替尼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新适应证:治疗晚期胰
腺神经内分泌瘤5.1例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治疗致反复发热病例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泮托拉唑致急性肾损伤1例

泮托拉唑致急性肾损伤1例

泮托拉唑致急性肾损伤1例摘要: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致急性肾损伤的处置措施,为临床提供依据。

方法分析1例泮托拉唑致急性肾损伤患者诊疗经过,探索泮托拉唑诱发急性肾损伤的机制及处理措施。

结果患者口服泮托拉唑第7天后出现急性肾损伤,先后行3次血液透析治疗,血肌酐值由925μmol·L-1降至134μmol·L-1。

结论泮托拉唑引起的急性肾损伤通常被误诊,误诊导致给予可能加重病情的治疗,因此对泮托拉唑引起的急性肾损伤进行适当的诊断和治疗是必要的。

病例资料患者,男,75岁,身高165cm,体重70kg。

主因胸闷心悸1年余,再发1月余于2022-04-19日门诊入院。

入院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高血压病3级、持续性心房颤动、脑梗塞后遗症、高脂血症。

入院查体:体温36.0℃,脉搏63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61mmHg。

血常规:白细胞8.27×109•L-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71.2%。

生化:血尿素6.9 mmol •L-1,血肌酐99μmol •L-1,谷草转氨酶32U•L-1,谷丙转氨酶24U•L-1。

尿常规:尿蛋白(-)。

患者入院第2天给予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湖南九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40mg*28片,批号:52201021]1片qd护胃。

入院第8天血肌酐483μmol •L-1,停用可疑药物后血肌酐持续升至850μmol •L-1,伴双下肢浮肿,生命体征正常,无感染无休克,立即停用泮托拉唑,余治疗继续予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治疗,考虑急性肾损伤并转入肾内科,血肌酐上升至925μmol •L-1。

在肾内科经过3次血药透析治疗后及护肾治疗后血肌酐降至134μmol •L-1,因前列腺增大并膀胱尿潴留,转入泌尿外科进一步治疗,并于2022-05-18日出院。

讨论AKI的诊断标准为:①血肌酐48 h内升高≥26.5 mmol•L-1,或②血肌酐在7 d内升高≥1.5倍极限值,或③持续6 h的每小时尿量<0.5 m L•kg-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是指由于药物原因引起的肾脏功能急剧下降的一种疾病。

药物性急
性肾损伤发病急、病情起病快,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复杂,临床表现不典型,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它的特点,以便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临床病例:
某患者女性,45岁,主诉腹痛、恶心、呕吐、乏力,于一周前出现肝功能异常,曾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肝损伤”,予以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

但在治疗过程中,患
者感觉日渐疲劳,同时出现上述症状,遂来我院就诊。

入院查体:患者面色苍白,全身皮
肤黄染,呼吸19次/分,心率94次/分,血压110/75mmHg。

肝大,肝区轻压痛明显,腹软,压痛明显。

实验室检查:血肌酐:354.5umol/L,尿素氮:31.4mmol/L,尿蛋白:++,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尿常规:蛋白1+,白细胞5-10个/HP,红细胞3-5个/HP。

血清总胆红素:175u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31umol/L,乙肝病毒三对十标志物:阴性。

肝功能:血清ALT:340U/L,AST:372U/L,血清白蛋白:35g/L,血清总蛋白:63g/L。

Coomb试验:阴性,ANA:阴性,抗Sm抗体:阴性,Anti-LKM-1抗体:阴性。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我们初步怀疑患者存在药物性急性肾损伤,考虑
肝功能异常可能与药物有关。

我们建议患者停用所有可能有肝毒性的药物,并加强护肝治疗。

在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后,我们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询问,了解到她近期因患颈椎病
服用了一些镇痛药物,并且同时服用了一些减肥药物,这两类药物都有肝毒性。

我们高度
怀疑患者的肝肾损害是由这两种药物导致的。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对患者进行了脱水和利尿处理,并加强肝肾保护治疗。

经过几天
的治疗,患者的肝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症状也得到了缓解。

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和
调养,最终康复出院。

以上病例为典型的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患者在服用药物后出现了肝肾功能损
害的临床表现,经过及时发现和积极治疗最终康复。

这个病例提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需要
非常重视可能引起肝肾损伤的药物,并对患者进行及时地监测和干预,以减少不必要的损
伤和痛苦。

总结:药物性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通常不典型,临床医生需要高度怀
疑可能引起肝肾毒性的药物,多方面进行调查和检测,以便尽快明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
治疗方案。

患者朋友要对患者的用药情况有所了解,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加剧疾病。

希望患者及家属朋友有所了解,对疾病有所警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