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上海市民对民族概念了解欠缺的原因
“民族”的概念不容任意曲解和利用
范国祖1,熊尚全2(1.凯里学院,贵州凯里 556011;2.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摘要:针对长期以来民族学界对“民族”、“中华民族”和“56个民族”究竟是什么关系的争论,从逻辑学的视觉对它们进行辨析,揭示了“民族”这一概念所具有的多重含义的原因,并对当下有的学者因曲解或利用“民族”概念大谈“民族意识”并鼓吹“去民族化”的观点进行了质疑。
关键词:民族;概念;民族意识;去民族化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7-0024-03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必须建立在明晰和科学的学科概念之上。
在中国的民族学学科里,最核心和关键的莫过“民族”这一概念了。
许多民族理论上尚未解决的问题,有不少与“民族”的概念不清、界定不严有关[1]。
因此,直到现在,学术上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民族”这一概念的讨论。
要知道,明确一个概念,必须弄清它特定的内涵和特定的外延,这就是逻辑学上说的概念的两个基本特征。
在民族学里关于“民族”这一概念习惯上用斯大林的定义,即“民族是人们在历史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为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2]。
但是,随着民族学的发展,有的民族学家认为“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质”这些特征“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民族理论的发展”,同经济生活”、于是,对这一定义提出了质疑,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3]。
然而,我国高校现行的民族学教材如林耀华主编的《民族学通论》(修订本,1997)仍延用斯大林的这个定义。
书中认为,我国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对“民族”的定义提出的这样或那样的“补充”、“修改”意见,“几乎没有赞同者,因为大多数学者迄今仍然认为,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基本上是科学的”[4]。
一、关于“民族”概念的外延问题“民族”、“中华民族”和我国的“56个民族”究竟是什么关系,也是讨论的焦点。
这里除了内涵属性方面的不同外,实际上还涉及概念的种类及外延关系问题。
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民族意识探析
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民族意识探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全国各地的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各大城市人口也不断增加,其中也涉及到融合少数民族群体的问题。
在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少数民族人民需要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并同时维护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这是一个十分艰难的任务。
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探析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民族意识,并给出一些例子进行说明。
一、少数民族城市居民流失的问题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居民迁入城市,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同时,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少数民族人口不得不离开家乡迁入城市,但是他们往往面临较多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的适应问题。
他们需要在异地重建栖息地、工作和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这也是一种挑战。
而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失无疑会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重大影响,也会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汉语优先”政策下的少数民族语言在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民族意识的问题之一是少数民族语言在城市中的地位问题。
很多时候,汉语已成为城市生活的通用语言,这无疑会影响少数民族群体与外界的交流,甚至影响他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与此同时,由于“汉语优先”政策,一些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也受到了限制。
少数民族语言的破败、消失,将使民族文化的传承受到极大的影响。
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针对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的必要性也有相应的提高。
三、城市环境与少数民族传统习俗文化的冲突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环境的改善,但另一方面,它也给少数民族传统习俗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破坏。
例如,城市中普及的高楼大厦和拥堵的道路,使很多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被破坏。
城市生活中缺乏自然环境和乡村的草木丛生,少数民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和仪式也难以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
这对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传承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
四、教育方面的差异性城市化进程对所有人的教育都有重要的影响,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也需要特别关注。
在学堂中,少数民族的学生需要学习大量的汉语和普通的教育内容。
城市农民工身份认同调查研究--以上海市四川北路街道为例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身份认同是个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对所归属群体的认知及所伴随的情感体验和对行为模式进行整合的复杂过程。
身份认同一般分为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两种(张淑华等,2012)。
吉登斯(1998)将自我认同定义为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
社会心理学家亨利•泰弗尔(Tajfel ,1978)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农民工身份认同问题已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
例如,彭远春(2007)和殷娟(2009)等分别调查研究了武汉市和长沙市农民工的身份认同状况及影响因素;王春光(2010)等研究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过程中的身份认同难题;陈映芳(2005)探讨了“农民工”身份被建构的制度背景。
摘要:本文从心理学角度,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从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两方面探究城市农民工的身份认同状况。
调查发现,农民工存在着自我认同模糊或自我认同方面的困惑问题。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民工身份认同模糊的原因、身份认同模糊可能导致的社会后果及解决农民工身份认同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身份认同调查研究[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28(2013)05-0075-06DOI:10.3969/j.issn.1672-4828.2013.05.013基金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办项目“皖江城市带农业科技人才开发与产业转移的协调机制研究”(编号:AHSK09-10D62)。
叶良均,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王其佩,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2009级学生(安徽合肥230036)。
城市农民工身份认同调查研究——以上海市四川北路街道为例叶良均王其佩社会工作··75社会工作本文以上述成果为基础,采用个案访谈和结构式问卷调查方法,对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的外来打工者进行调查研究。
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有关精神的通知
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有关精神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公布日期】2015.07.20•【字号】沪民宗发〔2015〕73号•【施行日期】2016.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户籍、身份证管理正文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有关精神的通知沪民宗发〔2015〕73号各区(县)民宗办(委):民族成份是我国公民身份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规范公民民族成份的管理工作,国家民委、公安部于2015年6月16日印发了《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新的《办法》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现就贯彻落实《办法》有关精神通知如下:1、请加强与本区(县)公安部门的对接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共同做好《办法》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
2、请根据工作职责,运用各类平台全面做好《办法》实施前的学习宣传工作,衔接好《办法》于2016年开始实施时的相关工作。
3、《办法》开始实施前,请依据《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政策规定》(民委(政)字〔1990〕217号)严格办理变更民族成份有关工作,不得出现反复更改、突击变更民族成份等违规现象。
4、《办法》开始实施后,请按照有关工作要求,建立民族成份变更定期备案制度,全面、细致地做好有关备案工作。
《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的电子文本现已上传至上海民族和宗教网(具体网址为),请各区(县)上网浏览并根据需要自行下载。
有关涉及《办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的问题,请于我委民族一处联系。
特此通知。
附件:1.上海市公民变更民族成份变更汇总表2.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2015年7月20日附件1上海市公民民族成份变更汇总表区(县)民宗办(委)(注:此表格可复制,请各区县每半年将本行政辖区内的民族成份变更审批情况向市民宗委备案一次。
上海市常住少数民族人口分析
上海市常住少数民族人口分析上海市是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
少数民族是中国国家的宝贵资源,他们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情况、经济状况以及社会融入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上海市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情况。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市的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0%左右。
其中,主要集中在市区的少数民族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柬埔寨族、朝鲜族等。
大部分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较为集中的地区,形成了小的社区和聚居区域。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上海市少数民族人口的经济状况。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市的少数民族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从事着企业经营和服务业工作。
他们通过自主创业或者从事个体经营,为上海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一些少数民族也在各行各业的职场中崭露头角,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上海市少数民族人口的社会融入情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少数民族与主流社会的融合日益加深。
他们积极参与到城市的各项社会活动中,为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上海市也加大了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扶持力度,提供了一系列的就业、教育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利益保障,为少数民族融入主流社会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上海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少数民族的地位和作用将会变得更加重要。
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的关注和理解,尊重他们的文化和习俗,推进多民族共同发展。
只有在一个和谐包容的大家庭中,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共赢,为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上海市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少数民族人口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分布情况、经济状况以及社会融入程度都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
我们应该加强对少数民族的关注和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平等的待遇,共同推动上海市的发展和进步。
关于我国民族识别的几个问题
关于我国民族识别的几个问题我国民族识别的几个问题民族识别是指对于不同民族成员的辨认和区分。
在我国,由于拥有众多的民族群体,民族识别问题备受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我国民族识别所面临的几个问题。
首先,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民族识别的标准和方法。
在我国,民族识别主要以血统、语言和文化传统为依据。
然而,由于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变迁,一些跨民族婚姻和多语种环境下的人们可能具备多个民族身份。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准确地确定一个人的民族身份成为一个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合适的标准和方法,以确保准确的民族识别。
第二个问题是民族歧视和偏见。
尽管我国注重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但仍存在一些对特定民族的歧视和偏见。
这可能导致民族识别过程中的误判和不公正。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教育和宣传,促进民族团结和理解,以减少这些不良现象的发生。
第三个问题是保护少数民族权益。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注重保护少数民族的权益和发展。
然而,由于经济、文化和地理等因素的差异,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存在相对贫困和不平等的情况。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力度,通过政策和措施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实现民族平等和共同繁荣。
最后一个问题是国际民族认同的挑战。
由于我国的开放政策和人员流动,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来到中国工作和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国际上认同和接纳不同民族的身份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我们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增进不同国家之间对于我国民族识别的了解和尊重,促进国际社会的多元共存和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民族识别面临着标准和方法、民族歧视和偏见、保护少数民族权益以及国际民族认同的几个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能够实现更加准确、公正和包容的民族识别,促进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发展。
民族生活会原因剖析和整改措施
民族生活会原因剖析和整改措施
一、原因剖析
在本次民族生活会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沟通与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存在差异,导致了沟通上的障碍和误解。
2. 教育资源不均衡:某些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影响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受教育质量。
3. 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了就业机会不足和生活水平较低的问题。
二、整改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1. 加强文化交流与融合: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2. 加大教育投入:政府应增加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提高教育质量。
3. 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在少数民族地区投资兴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4. 建立民族事务协调机制:成立专门的机构或部门,负责协调处理民族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以上整改措施的实施,我们相信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民族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024年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范文
《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篇一一、引言民族识别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我国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复杂国情。
通过对各民族的识别,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和传统,从而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和共同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民族识别问题的背景、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我国民族识别问题的背景及现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
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多方面原因,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语言和风俗习惯。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团结各民族,我国政府进行了民族识别工作。
目前,我国民族识别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多次全国性的民族识别活动,政府逐步确认了各民族的名称、分布、人口数量等基本信息。
这些信息为我国的民族政策制定、社会管理、文化传承等方面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面临的挑战尽管我国民族识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部分地区的民族识别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以准确反映各民族的实际情况。
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新的社会现象和问题逐渐浮现,如跨民族通婚、民族融合等,给民族识别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此外,部分地区仍存在对某些民族的误解和偏见,这也不利于民族识别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解决策略为了解决我国民族识别工作中面临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策略:1. 加强民族识别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民族意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
2. 完善民族识别工作的制度和政策,确保各民族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3. 加强与各民族的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历史和传统,以便更准确地进行民族识别。
4. 鼓励跨民族通婚和民族融合,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5. 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的投入,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五、结论总之,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
我们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完善制度和政策,加强与各民族的沟通交流,鼓励跨民族通婚和融合,以及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
专题05 概括与分析论证思路-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上海专用)(解析版)
专题05 概括与分析论证思路【典例示例】(2023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文学与鸦片——审美幻觉批判①张扬感性,反叛传统的形象成为近年来文学创作的一个“原型”。
当我们在想象中把外在于我们的各种约束和禁锢抛到一边的时候,的确从中感受到一种兴奋、一种解放感。
但问题在于:推掉一切文化的压抑以后,主体应该是一个自然状态的人,还是一个社会的人?审美活动的情感指向是导向诗意化了的乡野民俗或美化了的感性存在,还是导向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回避的,充满着痛苦和悲剧性挣扎的现实存在?②从薄伽丘到卢梭、到弗洛伊德、到我们自己,一直把没有受到文明的束缚和压抑的自然的人视为审美和人生的理想,由此产生了整个浪漫主义文化。
文学通过这种手段拉开了与现实的距离,为文学自身在异化的、冷漠的世界里争到了不断发展的内在活力。
③现代人类学的研究表明,在原始人那里充满着人与自然、与人类自身的极其残酷的斗争,现代人看来极富诗意的古代风俗和物品(例如雕塑、面具),曾经用于实用的、甚至是充满血腥的目的。
那种向往自然的和谐、向往远古的审美意向是我们的文学脱离现实,满足于美妙的幻觉自娱,日益衰竭的根源所在。
外在世界的对立和冲突在人的内心世界投上阴影,这种阴影给人带来巨大的痛苦,也激发出巨大的力量。
当人不能通过内部调整来超越外在世界的对立和冲突时,或者说,当外在世界的压力摧毁了人自身的内在凝聚力时,感性和理性、肉体和精神、存在和想象之间的联系才彻底断裂开。
④没有异化的艺术和审美活动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在破碎的世界和异化的生存环境中,艺术构筑起一个完整的、非异化的世界。
在审美体验中,我们超越了外在世界的压迫,超越了个体存在的有限性,体验到了完整的人类存在。
然而,在人类创造的文化中,所有能使我们达到高峰体验状态的途径,往往也可以变成人类自我欺骗、自我麻痹的工具。
这也许是人类文化发展最富于悲剧性意味的规律:不从具体的、现实的物质材料中抽象出来,使内容变成形式,就不能实现精神的高翔并获得普遍性,然而,形式一旦从内容中独立出来,又为割断形式与具体现实的联系、成为某种虚幻的存在提供了可能性。
从上海竹枝词看条约口岸知识者民族观念的演变
从上海竹枝词看条约口岸知识者民族观念的演变上海作为条约口岸,自19世纪中期以来,迎来了各国知识者的涌入,他们带来了各种民族观念和文化认知。
在早期,上海的条约口岸地位使得来自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聚集在这里,他们带来了自己的民族观念和文化传统。
因此,上海成为了一个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地方,各种民族观念在这里得以交流和碰撞。
随着时代的变迁,上海的条约口岸地位逐渐衰落,但是这里的知识者们却在传播和交流民族观念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他们成为了不同民族间对话的桥梁,推动着民族观念的演变和融合。
如今的上海,不仅成为了最具国际化氛围的城市之一,也是一个包容多元民族观念的地方。
这种演变和发展,得益于上海作为条约口岸的历史积淀和知识者们的努力传播。
总的来说,从上海竹枝词中可以看出,条约口岸地位对于民族观念的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上海作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城市,吸引了大量知识者和民族观念的交流,促进了民族观念的融合和发展。
这种演变不仅丰富了上海的文化内涵,也为世界各国民族观念的交流和融合提供了有益借鉴。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上海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化大都市,民族观念的融合和交流也在不断加深。
来自世界各地的知识者们在上海这个平台上相互交流、碰撞,各种民族观念得以展现和传播。
这种多元文化的交融不仅为上海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风貌,也为当代社会的民族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有益的范例和借鉴。
总之,上海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条约口岸城市,承载着丰富的民族观念和文化传统,而现代的知识者们在这里不断传承和交流,推动着民族观念的演变和发展。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使得上海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城市,也为各国民族观念的交流和融合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和机遇。
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上海将会继续在民族观念的传播和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与共赢做出更大的贡献。
“民族”概念的困境、原因及建议——兼论马克思主义民族概念
“民族”概念的困境、原因及建议——兼论马克思主义民族
概念
陈茂荣
【期刊名称】《云南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2(000)006
【摘要】民族学界对民族一直存在很多争议,部分学者认为民族并非真实存在,甚至出现了“去民族化”的思潮.民族概念争议的焦点在于“民族”与“族群”概念的对话以及是否用“族群”取代“民族”概念等问题,原因在于中西语境下的民族概念的歧义、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特性差异、意识形态的功能作用的重要影响,因此,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把握民族发展的历史趋势,抓住民族发展的基本特点,揭示民族概念的一般内涵,探求民族概念的研究路径来化解其困境.
【总页数】5页(P15-19)
【作者】陈茂荣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上海2004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5
【相关文献】
1.民族文化心理概念辨析——兼论民族心理学学科特性的显现 [J], 查明华
2.论跨境民族概念及其理论维度——兼论中国语境下民族概念类型化转向 [J], 赵子陆
3.从"民族"概念重构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探索 [J], 来仪
4.民族研究中亟待廓清的几个概念--兼论中华民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J], 任怀国
5.建议严格区分和正确使用“民族、少数民族、某民族”三个不同概念 [J], 激浪·阿布都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1民族文化认同的思维误区成因与消解范文2
2021民族文化认同的思维误区成因与消解范文 一、民族文化认同的思维误区表现 (一)民族文化认同的“事物化” 民族文化认同不是在真空中存在,其发展运行也受到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它们使得民族文化认同具有“创新”的动力,毕竟民族文化认同不是“铁板一块”静止不动,否则,也不存在所谓“认同”问题了。
然而,当下民族文化认同发展却在顺应“时代潮流”中失去了“坚守”,不断“随波逐流”于现代物质文化的“漩涡”中,民族文化成为政治、经济、物质的“附庸”,其发展往往被这些外围的因素所左右,特别是为了实现“政绩、经济增长”目的而被人们任意“把玩”,诸如各地的“景区景点”、“城市面貌”、“生活方式”等都不断体现出“趋同”的特点,而且这种状况有着不断蔓延的势态。
那么,民族文化认同为何如此?难道以各种“项目名义”打造“文化品牌”的发展思路不对吗?这是一个普遍而急需澄清的问题,其背后所潜藏的思维或心理在于民族文化是用来“创收”的,只有此“价值”才是激发人们“关注文化”或“利用文化”的理由,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文化产业”堂而皇之地受到政府、集团、社会、个人的青睐,它既能满足人们对“新异文化”的好奇,也能给经济增长带来刺激。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民族文化的“景点式”扩张,民族传统文化也渐渐远离于人们的生活,它不再是一种滋润社会成员心灵或精神的“护身符”,而是被人们利用的一种“工具”,其功能仅仅在于给人们带来“经济回报”,包括众多民族地区社会成员给予民族文化的关注也是由于其能够改变他们的“生活命运”,尤其是提高了他们的物质经济收入,但也恰恰在这过程中民族文化被肢解或浓缩为能“赚取钱财”的“碎片内容”,甚至还对之“手术整容”,以便扩大其“经济效益”。
(二)民族文化认同的“特质化” 民族文化认同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我文化的发展水平,以确保与他文化的交往过程中能够确立自己的“位置”,而不是纯粹为了“文化寻根或个性坚守”。
因此,有时人们在谈论民族文化认同要注重“文化个性”的保持时,其内涵应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延续”生长,决非仅仅是某一民族文化现象的“特殊化”或“唯一化”,如此,则会使民族文化认同落入“绝对主义”的泥淖中。
民俗的叙写控制与认同缺失
民俗的叙写控制与认同缺失民俗是一个具有感性诉求和情感认同的文化现象,它关乎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信仰习俗、历史记忆和社会关系。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变迁和文化冲击的影响,许多原本根深蒂固的民俗习惯正在逐渐消逝,而叙述和记录这些民俗的方式和手段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首先,民俗的叙写控制受到了多方因素的影响。
例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政治权力和官方话语对于民俗的描述和解释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民间叙述和口述历史无法在公共领域得到表达和认可。
此外,媒体的渗透和商业化也使得民俗的叙述和传承越来越多地被商业化、娱乐化和简化,导致民俗传承的内容和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其次,现代社会中民俗认同的缺失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社会多元化的今天,人们在身份认同和文化归属方面面临越来越多的选择和挑战。
传统的民俗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被认为是压抑或者陈旧的,年轻一代对民俗的兴趣和理解程度也相对较低。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原本有着深厚的传统认同感和亲情纽带的文化活动和节庆不再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参与,传承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促进民俗的传承和发展。
首先,政府需要进行有效的文化管理和支持,通过制定政策和规范措施来保护和维护民俗的多样性和特色。
其次,我们需要重视民间历史和口述历史的收集和整理,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参与到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中。
此外,媒体和教育也应该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鼓励多样化和本土化的文化表达,为民俗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机会。
最后,我们也需要培养并重视年轻一代对民俗的认同和关注,鼓励他们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完善民俗叙述的尝试。
总之,民俗量身定造的经验和实践得以保护、传承、发展,从而加强社会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推动文化多元化的生发。
农民工市民化中的城市认同感缺失的成因及对策探析
农民工市民化中的城市认同感缺失的成因及对策探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农民公与城市的关系逐渐发生着变化。
我们的城市已经离不开农民工了,而长期生活在城市社区的农民工仍然难以他们生活的社区当成自己的家,难于与自己所在的城市融合,依然受到城里人不一样的眼光。
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各种行政措施相比较大量的社会和文化的“草根行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农民工;城市认同感;城市社区;对策目前,我国外出农民工有1.64亿人,这个庞大的群体为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于种种原因,未共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这些年来农民工一直作为边缘化的特殊群体而工作和生活着,他们的基本权利和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充分而有效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他们与城市的隔阂,了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感,,仅会延缓我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会造成社会成员之间的对立,影响社会稳定。
因此,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为农民工进城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培育农民工的城市认同感,他们融入城市并转化为城市居民。
能使农民工不仅仅在城市劳作着,生存着,而且能像大多数城市居民那样,生活着、享受着。
真正成为城市的主人。
一城市认同感缺失的原因谈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扔下政策原因,也就是制度和行政上的原因。
单方面谈及农民工自身所造成的这一情况。
家庭,这一因素中占有主要地位。
现在以家庭为核心的打工奋斗目标,使得以家庭为单位的务工迁徙逐渐取代个人的单打独斗,成为农民进城务工的主要形式,现在大多家庭对于家庭的重视程度胜于收入的重视。
现在很多农民工一年回家就一次,更有的好几年才回一次家。
家不在城市,就总觉得自己是城里的浮萍。
收入低,生活艰难。
年迈的父母难以进城享受天伦,年幼的孩子又无法在城市里获得同样的教育,自己又难以参加社区事务,与本地人难以亲近交往。
大部分农民工打工的地方人情味较淡,甚至冷漠,农民工群体在工作中得到的来自上层管理者,企业方面的关注与支持尤为不足大部分人认为尤其是在机械化,高强度运转的工业区当中,单一的生活,快速流动的人群,无一不强化着个体检的戒备,是的农民工群体难以形成彼此间的有效支持。
上海市高职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新疆籍学生为例
上海市高职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新疆籍学生为例发布时间:2022-11-14T06:30:31.562Z 来源:《中国教工》2022年7月第13期作者:柴政垚[导读]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广学习普通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中国不同民族之间的通用语言文字。
柴政垚上海震旦职业学院讲师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广学习普通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中国不同民族之间的通用语言文字。
少数民族学生在学好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普通话,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吸收,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顺应社会的发展。
目前,随着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日益成为焦点,普通话运用能力在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
笔者所在的上海市,高职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众多,尤以新疆籍学生占大多数。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少数民族地区未来发展的主力,他们对普通话的运用能力直接反映了目前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的运用能力的整体水平,因此笔者选取了“上海市高职少数民族学生(以新疆籍学生为例)”为调查对象,对其普通话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对策。
一、上海市高职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学习现状调查笔者对上海市震旦职业学院19级、20级、21级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调查。
调查以问卷形式发放,收回有效问卷487份。
调查结果如下:(一)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发音存在较大问题少数民族学生在日常交流活动中更愿意使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且存在较为严重的“抱团”现象,即只愿意和本民族的学生进行交流。
这就导致少数民族学生不能很好地和汉族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和本民族学生一起交流又不能起到互相纠音的作用,所以少数民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普遍不高,且发音不标准问题较为严重。
《上海人和外地人的隔阂和原因》社会实践报告
《上海人和外地人的隔阂的现象和原因》实践报告“隔阂”在辞海中的解释为“情谊不相同,彼此有意见。
”这两句话既是因果亦毫无相干。
中国是个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是有着56个民族的人口大国,华藏分千界,凭栏每独看,藏书千卷,即便是同一个人,所观所感也不尽相同,现如今中国已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地域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显得更为尖锐。
其中,上海人和外地人之间的隔阂最为深刻,其现象和原因也在不同方面表现了出来。
最近关于上海人讲上海话的话题与争论接二连三地充斥在各大论坛上,按传统分类,我是“本地人”之外的“外地人”。
一些社会蛀虫的不负责言论不仅伤害到上海人的情感也使我们“外地人”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从周立波海派清口的流行、到创刊逾百年的上海本地《新民晚报》上提倡为了世博不讲上海话的风波、到奥巴马一句“侬好”得到无数上海人称之为“模子”的尊敬、再到近期上海人为晓君“请你缓慢地圆润地离开这个城市”而停职的打抱不平,短短不到半年时间,这种积怨呈几何倍增长,愈演愈烈。
2月23日晨8点47分,上海电台动感101《音乐早餐》节目正在直播。
主持人晓君和小畅在播放音乐间隙,用上海话聊天逗听众。
一名听众给节目热线发了一条短信:“求你们不要说上海话了,我讨厌你们上海人!”晓君在节目中语调认真地说:“……这位听众,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
” 这件事后来闹得沸沸扬扬。
上海许多网民都发帖支持晓君,也有不少“新上海人”网友发帖反对晓君。
前段时间,关于周立波滑稽的争论,也是“旧上海人”与“新上海人”之间争锋相对的例子。
网上有传言说,上海方面已有意让电台的主持人致歉,但问题其实并没有解决。
因为这个城市实际上从情绪上已分成“上海原住民”与外来的“新上海人”二群,而且人数都是以百万计。
双方互相“讨厌”乃至蔑视,从长远看,后果确实堪忧。
电台的问题、周立波的争论,只是一个导火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上海民族理论教育的现状
-------浅谈上海市民对民族概念了解欠缺的原因
什么是民族?至今国内外没有统一的认识,中国学术界理解也不尽一致。
就我而言,有一点可以肯定,我是汉族。
我是一名来自上海的学生,在上海,民族意识十分薄弱,只知道自己是上海人,是汉族,而对于这以外的民族意识,常识甚至概念知之甚少.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上海土生土长的人里,从小学,中学,高中甚至高等教育都对民族的理论没有充足的授教,在一部分的中小学学生中都不知道有”清真”这一最基本的概念.说来有点可悲,在这么一个海纳百川的大城市中,居然对民族概念认识的那么薄弱,可这真的普遍存在.就我切身经历而言,在兰州学习生活有一年多的时候,我回家跟以前的同学聚会聊天,聊到回族不吃猪肉的话题,他们一部分都不知道有这回事,更没有了解过”清真”的含义,更不要说,这其中的意义和故事.让我十足冒充了一把”高级知识分子”.
民族到底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因此民族与人种不同,是长期历史形成的社会统一体,是由于不同地域的各种族(或部落)在经济生活、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和历史发展上的不同而形成的。
再让我们了解下,汉族的确切定义.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
“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
华夏族称为“汉人”,始于汉朝。
汉族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目前,汉族人口约为1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9%,分布于世界各地。
除中国两岸四地外,汉族在东南亚和北美洲也有较多分布。
上海市民普遍存在民族意识概念薄弱的问题.究其原因,有很多,我认为最主要的是:这是社会的大环境造成的.在上海的整个民族比重中,汉族占到了99.67%.整个社会阶层中,都不会考虑的少数民族的问题.至少考虑的不够多.
在上海,绝大部分人都是汉族,其他的少数民族极少.在日常生活中, 大家都已经默认了,都是以汉族的生活习惯,风俗礼仪为基础开展的,这是大家都心中默认的”潜规则”.在上海找一家”清真”的饭店和”清真”食物是十分困难的.毫不夸张,听现在的班主任说过,班主任是回民,有次他去上海游玩考察,晚上要吃饭,由于找不到”清真”的饭馆和食物,他只能被迫无奈去超市买方便面和不是回族的老师换”清真”的方便面,我心中默默觉得,很对不起班主任,在这么一个大城市,居然找不到”清真”饭馆.但在上海找一家”清真”真的很困难.”清真”食物都没有,更不要说”清真”饭馆了.但这是一直存在的问题. 在没有来兰州之前,我甚至都不知道方便面也是分”清真”的,说来实在惭愧.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没有足够多的礼拜堂,饭馆,零售店,这是很现实,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础设施建立的落后和缺乏也是全民民族概念薄弱的原因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茶余饭后的聊天交谈中,都没有足够的涉及到民族问题的话题.我很喜欢听大人们聊天,因为可以从中了解到很多不知道的东西,随着他们的话题一起思考自己的想法,对比后还会发现自己很多不足的地方,这无疑是一次成长和历练的机会.不难发现,大人们茶余饭后的聊天交谈中聊的那些无非包括政治国家,台湾问题,体育,历史等诸如此类的话题,唯独没有民族话题,因为他们自己也不关心,自己也不了解,这又让我们这些小孩从何处了解呢? 代代相传,这样下去,在上海民族意识概念,只能慢慢被吞噬,已经不牢固的地基,将土崩瓦解.这也是全民民族概念薄弱的原因之一.
各中小学教育机构对民族理论教育的力度不够,甚至是欠缺的.了解最基本的少数民族,只能从地理书上认知,而且还只是了解知道一个名称,回族,土家族,藏族,一些皮毛中的皮毛.生活习惯,风俗文化,节日礼仪便无从谈起.要真正的了解一些民族理论,概念,从生活习惯,
风俗文化,节日礼仪开始是必需的.没有这些基本的东西,作为基础,那些更学术性的概念理论,只是空中楼阁,空想空谈而已.政治书当时只有一些很思想的东西,更抽象,依稀记得当时有的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资本主义社会按资分配,XXXX社会按劳分配,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等内容,丝毫不见民族理论教育的踪影.要想民族意识概念在上海发展加强,从书本上下功夫将势在必行.了解的渠道很狭隘,书本授课的力度很微弱,这也是全民民族概念薄弱的原因之一.
在初中时期,在初中学习的半期,接近尾声,在大家的热议中,得知年轻漂亮的语文老师是苗族,(当时同时期的大部分的同学中只知道一些诸如壮族,满族,维吾尔族等一些,比较熟悉的少数民族),同学中就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很多好奇,很多猜疑,很多新鲜,于是就跑到语文老师那去问,得到老师的答案却是:毕业了才告诉你们.之后就不了了之了.当时也就没在意,可是后来想起来,就连老师都对民族话题遮遮掩掩,这怎么让学生们了解民族概念和意识呢?如果有少数民族的人在上海生活,他不特意注明自己是少数名族的,基本都会被上海市民所按照汉族基本的生活习惯”一带而过”.上述初中语文老师就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外来的少数民族朋友,会日渐潜移默化的被上海的整个社会大环境所影响,我承认,在上海民族概念没有被足够的重视,有许多方面做得不够完善.在民族概念问题上,整个社会负有极大部分的责任,但我有一点想指出,任何事物造成各种问题,原因总是双方面,上海社会固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少数民族的朋友也应该对周围的朋友有足够的介绍和说明.了解文化一定是双方面的,有人愿意传授,有人愿意了解,愿意接受,我相信上海大部分有素质的市民,非常欢迎外来的文化,海纳百川的大上海,有足够的包容性,国外文化也接受的很多,民族文化一定不在话下,但像初中语文老师低调的”遮遮掩掩”地”毕业后告诉你们”.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展示民族文化的渠道和机会.这无疑浪费了传播民族文化的大好机会.这样的现象,应该不在少数.少数民族不愿向我们表达心声,那我们又从何处去了解到呢?我想这也是全民民族概念薄弱的原因之一.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问题显示出上海欠缺了一些文化根基和信仰,没有了文化,没有了信仰是一件很可怕的危机事件,这就等于民族没有了民族之魂.没有了本国家内的民族意识概念,何谈一致对外,共同抵抗外来民族的骚扰甚至侵略呢?民族麻木和缺乏认同感以前困扰过我们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不能再被相同的石头绊倒两次.现实总是残酷的,仍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要解决好这些困难和问题,最重要的仍然是进一步解决好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认识问题、观念问题。
民族传统正日益缩减,这些现象导致民族风貌受到毁损。
在处理民族文化传播发展上,从各级领导到各族群众都确实存在着种种偏差与失误。
这些问题如不得到及时纠正,将会给民族文化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甚至是灾害性后果。
民族概念意识真的增强了,国民素质也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那时,回过头来再看今天的民族意识欠缺,或许,会觉得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