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高中化学选修二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新课标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23册教材解读〖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说明〗全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本章说明本章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了原子结构,简述了构造原理及运用构造原理进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运用电子云的概念,图文并茂地描述了原子轨道。
在比较系统而深入介绍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易成为学习难点。
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材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教材分析本章教材充分考虑了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必修)中的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注意知识的衔接与深化。
本章内容包括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等知识,教材以原子结构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推演元素的性质。
本章的内容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第一节“原子结构”中,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给出核外电子的能层(即“电子层”)和能级(即“电子亚层”)两个概念,给出每一能层有几个能级,每个能级最多可以容纳的电子数,并在能级的基础上引出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以及原子光谱。
有了能层和能级的概念,教材直接给出构造原理,并根据构造原理进行核外电子排布。
这样一来,教材中没有出现四个量子数的概念,降低了学习难度。
构造原理是一个经验规律,构造原理直接给出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次序。
该节在描述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时,借助电子云的概念,形象地引出了原子轨道。
有了原子轨道的概念,运用原子轨道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作进一步研究,进而介绍了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以及能量最低原理。
在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中,首先,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的角度说起元素周期表,然后,根据构造原理得出的核外电子排布,解释了元素周期系的基本结构,再通过“探究”栏目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关于元素周期律,教材重点讨论原子半径、电离能和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
另外,多样化的图表是本章在呈现方式上的特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1课时)
最多电
子数
2
8
18
32
50
72
98
M L
K
+
hv’
hv
能层越高,电子的能量 越高,能量的高低顺序为
E(K) < E(L) < E(M) < E(N) < E(O) < E(P) < E(Q)
核外电子在能层中的排布规律
(1)各能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
(2)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1)各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
(2)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18个;
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3)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满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电子层,
然后才由里往外,依次排在能量较高电子层。
而失电子总是先失最外层电子。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
能层
K
能级
1s
L
2s
M
2p
3s
3p 3d
N
4s
4p 4d
O
4f
5s
5p …
能层中填充电子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
谢谢观看
高二—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一课时答疑)
1.在同一个原子中,M能层上的电子与Q能层上的电子的能量
A.前者大于后者
B.后者大于前者
√
C.前者等于后者
不同能层相同能级的能量顺序 E(1s)<E(2s)<E(3s)<E(4s)
【巩固・练习】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能层就是电子层,包含不同的能级( √ )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课件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向后
首页
尾页
结束
向前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
构造原理
原子核外电子排列
能级
能层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符号
K
L
M
N
O
P
Q
最多电子数
2
8
18
32
50
72
98
能层
能层
K
L
M
N
…
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
最多电子数
2
2
6
2
6
10
2
6
10
14
…
2n2
能量增加
能层
K
L
M
N
…
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
最多电子数
2
2
6
2
6
10
2
6
10
14
…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
Fe(26):
向后
首页
尾页
结束
向前
三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
构造原理
能层
K
L
M
N
…
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
最多电子数
2
2
人教版高中化学(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教材分析 课件(共32张PPT)
对老师的教学要求 1 对学生的素养发展要求 3
2 评价(考试)要求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内容对教师的要求
研读课程标准 整合教学资源 加强知识学习 提升自身素养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高考试题举例
题干阅读量相对较小, 试题难度中等,虽有梯度,但入手容易 考点固定,总体平稳,呈适度创新的态势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高考试题举例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高考试题举例
晶体结构内容更注重考查学生在必备知识基础上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2020年全国卷II第35题] 一种立方钙钛矿结构的金属卤化物光电材料的组成为Pb2+、I-和有机碱离子 CH3NH3+,其晶胞如图2(b)所示。其中Pb2+与图2(a)中____的空间位置相同。 若晶胞参数为a nm,则晶体密度为____g·cm-3(列出计算式)。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高考试题举例
晶体结构内容更注重考查学生在必备知识基础上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2020年全国卷Ⅰ第35题] LiFePO4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其中O围绕Fe和P分别形成正八面 体和正四面体,它们通过共顶点、共棱形成空间链结构。每个晶胞中含有 LiFePO4的单元数有____个。 电池充电时,LiFeO4脱出部分Li+,形成Li1-xFePO4,结构示意图如图1 (b)所 示,则x=____,n(Fe2+)∶n(Fe3+)=____。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高考试题举例
分子结构内容更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自主学习能力
[2019年全国卷Ⅲ第35题] FeCl3中的化学键具有明显的共价性,蒸气状态下以双聚分子存在的FeCl3的结 构式为_______,其中Fe的配位数为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二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 :139234]结构式为Q 2+的化合物是治疗缺铁性贫血药物的一种。
其中X 、Y 、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均为非金属元素,Z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ZB .该化合物中X 、Y 、Z 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 .Z 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不少于2种的二元化合物D .Q 在工业上常用热分解法冶炼2.(0分)[ID :139224]下列各组微粒:①H 3O +、NH 4+、Na +;②OH -、NH 2-、F -;③O 2-、Na +、Mg 2+;④CH 4、NH 3、H 2O ,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3.(0分)[ID :139298]1817年,瑞典的贝采利乌斯从硫酸厂的铅室底部的红色粉末物质中制得硒。
硒与氧元素同主族,下列关于硒及其基态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 ②电子占据18个原子轨道 ③有34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④电子占据8个能级 ⑤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符号是4p ⑥价电子排布式为10243d 4s 4pA .3项B .4项C .5项D .6项4.(0分)[ID :139297]X 、Y 、Z 三种主族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1as 、b-1b-2bs bp 、c 2c cs cp ,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 .2XYZB .23X YZC .22X YZD .3XYZ5.(0分)[ID :139274]下列有关比较正确的是 A .N 、O 、F 最高价依次升高 B .3++-Al K F 、、微粒半径依次增大 C .单质的熔点:222Cl >Br >I D .单质的熔点: Na >K >Cs 6.(0分)[ID :139270]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A .合金B .农药C .催化剂D .半导体材料7.(0分)[ID :139262]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Z 、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Y 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Z 位于I A 族,W 与X 属于同一主族。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能层与能级 基态与激发态 原子光谱 教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能层与能级基态与激发态教案【教材分析】本节从介绍原子的诞生,原子结构的发现历程入手,首先介绍能层、能级的概念,在原子的基态与激发态概念的根底上介绍电子的跃迁和光谱分析;然后给出构造原理并根据构造原理书写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根据电子云与原子轨道等概念,进一步介绍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并介绍了泡利原理、洪特规那么、能量最低原理。
本节内容比拟抽象,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层与能级基态与激发态教学难点:能层与能级【课前准备】多媒体调试、讲义分发【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原子是如何产生的?[讲解]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
宇宙大爆炸后两小时,诞生了大量的H、少量的He及极少量的Li,然后经过长或短的开展过程,以上元素发生原子核的熔合反响,分期分批的合成了其它元素。
“原子〞一词源自古希腊语“ATOM〞,是不可再分的意思。
古希腊哲学家假想原子是世间万物最小的粒子。
19世纪初,英国人道尔顿创立了近代原子学说,假设原子是化学元素的最小粒子,每一种元素有一种原子。
丹麦科学家玻尔提出了构造原理,即从氢开始,随核电荷数递增,新增电子填入原子核外“壳层〞的顺序,由此开启了用原子结构解释元素周期律的篇章。
5年后,玻尔的“壳层〞落实为“能层〞与“能级〞,厘清了核外电子的可能状态,复杂的原子光谱得以诠释。
[过渡]什么是能层和能级?2.新课讲授1.能层[获取概念]概念: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核外电子按能量不同分成能层。
[讲解]由概念可知,成键粒子是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金属键存在于金属单质或合金中。
金属键的强度差异很大。
例如,金属钠的熔点较低、硬度较小,而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铬是硬度最大的金属,这是由于形成的金属键强弱不同的缘故。
[设疑]那么原子核外电子在分层能层遵循什么规律呢?[讲解]能量规律:原子核外电子总是可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上,然后由内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电子层。
高中化学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选修3
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一.原子结构1.能级与能层2.原子轨道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也就是说,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
(2)能量最低原理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同时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
换言之,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规则。
比如,p 3的轨道式为或,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当p 、d 、f 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即p 0、d 0、f 0、p 3、d 5、f 7、p 6、d 10、f 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 22p 0、12Mg 3s 23p 0、20Ca 4s 23d 0;半充满状态的有:7N2s 22p 3、15P 3s 23p 3、24Cr 3d 54s 1、25Mn 3d 54s 2、33As 4s 24p 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 2s 22p 6、18Ar 3s 23p 6、29Cu 3d 104s 1、30Zn 3d 104s 2、36Kr 4s 24p 6。
人教版初中高中化学选修二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第一电离能(I1)是指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
如图是部分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变化的曲线(其中12~17号元素的有关数据缺失)。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析图中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可推断在Na~Ar元素中,Al的第一电离能的最小范围为:Na<Al<MgB.从上图分析可知,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变化规律是:随核电荷数增加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C.图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六周期,IA族D.根据周期表对角线规则,BeCl2溶液和MgCl2溶液可用NaOH溶液加以鉴别答案:C【详解】A. 根据元素周期律分析,同周期元素随着金属性减弱,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但Mg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3s2,为全满状态,所以第一电离能大于Al,所以Al的第一电离能的最小范围为:Na<Al<Mg,故A正确;B. 同一主族元素原子随核电荷数增大,半径增大,失去电子能力增强,则第一电离能I1变化规律是:随核电荷数增加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故B正确;C. 金属性越强,越容易失去电子,所以第一电离能越小,图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铷,在第五周期ⅠA族,故C错误;D. 根据周期表对角线规则,氢氧化铍与氢氧化铝性质相似,能和氢氧化钠反应,而Mg (OH)2和氢氧化钠不反应,则BeCl2溶液和MgCl2溶液可用NaOH溶液加以鉴别,故D 正确;故选C。
2.有关等物质的量12C和14C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②含有相同物质的量的质子;③属于同种元素;④具有相同的质量;⑤中子数相等;⑥电子数相等;⑦具有几乎相同的化学性质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除④⑤外都正确D.全正确答案:C【详解】①等物质的量的12C和14C原子,根据N=n·N A可知原子数相同,①正确;②在原子中质子数均为6,则若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它们含有相同物质的量的质子,②正确;③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二者质子数都是6,故二者属于同种元素,③正确;④因质量数分别为12、14,则等物质的量时二者的质量不同,④错误;⑤由于中子数等于质量数与质子数的差,它们的中子数分别为6、8,则等物质的量时两种原子的中子数不相等,⑤错误;⑥因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根据②可知,二者的电子数相等,⑥正确;⑦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但物理性质不同,则两种原子具有几乎相同的化学性质,⑦正确;综上所述可知:说法中除④⑤外都正确,故答案为C。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⑥周期序数越大,该周期所含金属元素一般越多。
你认为正确的是( )
A.①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题型诀
题型诀
变式练 1-2[山西太原五中 2021 高二月考]下列各组基态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 A.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 X、Y 原子 B.原子核外 L 层上有 8 个电子的 X 原子与 M 层上有 8 个电子的 Y 原子 C.2p 轨道上有 3 个未成对电子的 X 原子与 3p 轨道上有 3 个未成对电子的 Y 原子 D.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 的 X 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 的 Y 原子
题型诀
题型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例 1[陕西长安一中 2021 高二月考]具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基态原子或离子,以下有关其对应的元素在 周期表中的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排布为 1s2 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 2s2 的原子,所对应的两元素一定在同一主族 B.3p 能级上有 1 个空轨道的原子和 4p 能级上有 1 个空轨道的原子,所对应的两元素一定在同一主族
题型诀
题型诀
题型2 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例 2[河北唐山一中 2020 高二月考]在研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时,人们发现价层电 子排布相似的元素集中在一起。据此,人们将元素周期表分区,并以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符号作为该区的符 号,如图所示。
(1)在 s 区中,族序数最大、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的电子云形状为________。 (2)在 d 区中,族序数最大、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常见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较稳定的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在 ds 区中,族序数最大、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在 p 区中,第二周期第ⅤA 族元素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 (5)当今常用于核能开发的元素是铀和钚,它们在________区中。
人教版初中高中化学选修二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原子释放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B.外围电子排布式为5s25p1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ⅠA族,是s区元素C.24Cr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44s2D.所有原子任一电子层的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但球的半径大小不同答案:D【详解】A.3p轨道电子能量比3s轨道电子能量高,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原子吸收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故A错误;B.外围电子排布式为5s25p1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ⅢA族,属于p区元素,故B错误;C. 由于3d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时能量较低,则24Cr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54s1,故C错误;D. 所有原子任一电子层的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能层越大,球的半径越大,故D正确;答案选D。
2.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
已知Y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ns n-1np n+1,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Y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s24p4B.Y元素在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ⅥA族C.X元素所在周期中所含非金属元素最多D.Z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答案:A解析:Y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ns n-1np n+1,其中n-1=2,所以n=3,则Y是S,根据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判断X是F,Z是As,据此解答。
【详解】A. Y元素是S,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s23p4,A错误;B. Y元素是S,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ⅥA族,B正确;C. X元素是F,所在周期中元素均是非金属元素,即所含非金属元素最多,C正确;D. Z元素是As,原子序数是33,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D 正确;答案选A。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学案(知识点考点精讲及配套习题)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 .................................................................................................................. - 1 - 第1课时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 .............................................................................. - 1 - 第2课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轨道 ........................................................ - 13 -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 - 27 - 第1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 - 27 - 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 ................................................................................................ - 41 -第一节原子结构第1课时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一、能层与能级1.能层(1)意义:根据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________差异,将核外电子分成不同的能层。
(2)符号:能层序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表示。
2.能级(1)意义:根据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电子________不同,将它们分成不同的能级。
(2)符号:在每一能层中,能级符号分别为n s、n p、n d、n f……,其中n代表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Nature》杂志评选出的2019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之一是我国科研人员发现用于“点击化学”的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W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X、Z同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Z)>r(X)>r(Y)B.四种元素中,最高价含氧酸酸性最强的为YC.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XD.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X>Y答案:A解析: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W 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由图可知Y可形成1个共价键,W可形成3个共价键,可知Y 为F元素,W为N元素;X、Z同主族,且X可形成X=Z键,可知X最外层有6个电子,则X为O元素,Z为S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W为N元素,X为O元素,Y为F元素,Z为S元素。
A.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同一主族元素其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则原子半径:r(Z)>r(X)>r(Y),故A正确;B.F的非金属性最强,不存在最高价含氧酸,故B错误;C.氨气和水分子之间都存在氢键,但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更多,水的沸点更高,即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X,故C错误;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F>O>N,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X>W,故D错误;故答案选A。
2.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 将红热的木炭与热的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木炭被氧化成CO2B将稀盐酸滴入Na2SiO3溶液中溶液中出现凝胶非金属性:Cl>SiC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再滴加新制氯水溶液显红色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D 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然后滴入稀硝酸先有白色沉淀产生,滴入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先产生BaSO3沉淀,后沉淀转化成BaSO4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均使石灰水变浑浊,由现象不能说明炭被氧化成CO2,故A错误;B. 盐酸为无氧酸,不能比较非金属性,故B错误;C. 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可知不含铁离子,再滴加新制氯水,溶液变红,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故C正确;D. SO2通入BaCl2溶液中不反应,二氧化硫可被硝酸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白色沉淀为硫酸钡,故D错误;故选C。
3.结构式为Q2+的化合物是治疗缺铁性贫血药物的一种。
其中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均为非金属元素,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ZB.该化合物中X、Y、Z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Z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不少于2种的二元化合物D.Q在工业上常用热分解法冶炼答案:C解析: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Z为O,由结构中X、Y原子连接化学键数目以及X、Y原子序数均小于O且为非金属元素可知,Y为C,X为H,该化合物是治疗缺铁性贫血药物的一种,因此Q为Fe,以此解答。
【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H,Y为C,Z为O,Q为Fe,A.因非金属性:O>C,因此简单氢化物稳定性:H2O>CH4,故A项叙述不正确;B.该化合物中H原子满足2电子结构,故B项叙述不正确;C.O元素与H元素可形成H2O、H2O2,O元素与C元素可形成CO、CO2,故C项叙述正确;D.工业上常用热还原法制备铁单质,故D项叙述错误;综上所述,叙述正确的是C项,故答案为C。
4.砹(At)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推测砹或砹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有A.HAt 很稳定B.At2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C.AgAt不溶于水D.At2是有色固体答案:A解析:【详解】A、由于HF到HI稳定性依次降低,还原性依次增强,所以HAt是不稳定的强还原剂,选项A错误;B、F2、Cl2、Br2、I2均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At2应溶于某些有机溶剂,选项B正确;C、由于AgCl、AgBr、AgI均不溶于水且溶度积依次减小,所以AgAt应不溶于水,选项C 正确;D、根据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递变规律,F2到I2颜色逐渐加深且从气态到液态到固态,可知At2的颜色比I2的颜色深,应该为有色固体,选项D正确。
答案选A。
5.下列性质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酸性:H3AsO4>H3PO4>HNO3B.稳定性:HF>NH3>PH3C.氧化性:稀HNO3>浓HNO3D.还原性:SO2>H2S答案:B【详解】A.非金属性:N>P>A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所以酸性:HNO3>H3PO4>H3AsO4,选项A错误;B.非金属性:F>N>P,元素的非金属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所以稳定性:HF>NH3>PH3,选项B正确;C.硝酸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则氧化性:浓HNO3>稀HNO3,选项C错误;D.含有同种元素的化合物,价态低的还原性较强,则还原性: H2S>SO2,选项D错误;答案选B。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B.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C.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D.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答案:A【详解】A.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故A正确;B. 3p2表示3p能级容纳2个电子,p能级有3个原子轨道,故B错误;C.能级符号相同,能层越大,电子能量越高,所以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增大,故C错误;D.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相等,都为3,故D错误。
故选A。
7.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A.铁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ⅧB族,属于过渡元素B.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有18个纵列16个族C.元素所在周期数等于他的电子层数,所在的族序数等于他的最外层电子数D.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值,就是其原子序数答案:B【详解】A.铁的原子序数是26,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Ⅷ族,属于过渡元素,A错误;B.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有18个纵列16个族,即7个主族、8个副族(人教版新教材把第Ⅷ族归为副族)、0族,B正确;C.元素所在周期数等于其电子层数,对于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C错误;D.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值不是其原子序数,族序数等于质子数,也等于核电荷数,D错误;答案选B。
8.下列各组表述中,一定属于同族元素原子的是A.2p能级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和3p能级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B.2p能级上成对电子数等于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4s24p5的原子C.M层全充满而N层为4s2的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的原子D.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1/5的原子和单质氧化性最强的原子答案:D【详解】A.2p能级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可能为B原子或F原子,3p能级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可能为Al原子或Cl原子,B和Cl不是同主族元素,A错误;B.2p能级上成对电子数等于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为O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4s24p5的原子为Br原子,二者不是同主族元素,B错误;C.M层全充满而N层为4s2的原子是Z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的原子为Mg原子,二者不是同主族元素,C错误;D.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1/5的原子是Br,单质氧化性最强的原子是F,二者为同主族元素,D正确;答案选D。
9.已知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 kJ·mol-1。
根据下表所列数据判断错误的是()元素 I 1 I 2 I 3 I 4 X 500 4 600 6 900 9 500 Y5801 8002 70011 600A .元素X 的常见化合价是+1价B .元素X 与氯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XClC .元素Y 是ⅢA 族的元素D .若元素Y 处于第三周期,它可与冷水剧烈反应答案:D解析:X 、Y 是主族元素,I 为电离能,X 的第一电离能和第二电离能差距较大,说明X 为第IA 族元素;Y 的第三电离能和第四电离能差距较大,说明Y 为第IIIA 族元素,X 的第一电离能小于Y ,说明X 的金属活泼性大于Y ,结合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A .X 为第IA 族元素,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所以X 常见化合价为+1价,故A 正确;B .X 为第IA 族元素,最高化合价为+1价,元素X 与氯形成化合物时,X 的电负性小于Cl 元素,所以在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中X 显+1价、Cl 元素显-1价,则化学式可能是XCl ,故B 正确;C .通过以上分析知,Y 的第三电离能和第四电离能差距较大,说明Y 为第IIIA 族元素,故C 正确;D .若元素Y 处于第三周期,为Al 元素,铝与冷水不反应,故D 错误; 故选D 。
10.用化学用语表示22222Na O 2H O 4NaOH O +=+↑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A .Na +的结构示意图:B .22Na O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2C .氢氧化钠的电离方程式:NaOH Na OH +-=+D .氧元素的三种同位素:16O 2、17O 2、18O 2 答案:C 【详解】A .Na +核内质子数是11,Na +的结构示意图:,故A 错误;B .22Na O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故B 错误;C .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NaOH Na OH +-=+,故C 正确;D.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氧元素的三种同位素是16O、17O、18O,故D错误;选C。
11.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Z>Y B.原子序数:X>Y>ZC.离子半径:X2->Y+>Z-D.单质氧化性: X>Z>Y答案:B解析:X、Y、Z均是短周期元素,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则X为第ⅥA族元素,Z为ⅦA族元素;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Y在Z的下一周期,可推知Y为Na元素,Z为F元素,X、Y同周期,则X为S元素。
【详解】A.X、Y、Z分别为S、Na、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1、7,原子最外层电子数:Z>X>Y,A项错误;B.X、Y、Z原子序数分别为16、11、9,原子序数:X>Y>Z,B项正确;C.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S2->F->Na+,C项错误;D.Na为金属元素,单质表现还原性,F、S为非金属,单质可以表现氧化性,非金属性S<F,故单质氧化性S<F2,D项错误;答案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