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人生的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人生的境界
第一部分课文解读
内容解读
一、文意概括
本文旨在从人生境界的角度论述哲学的任务。
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类做事的意义本是客观存在的,有功利的意义,有道德的意义,有天地的意义。但是人们觉解的程度是不同的,觉解了,就处于觉悟状态;不觉解,就处于“无明状态”。人生的意义各不相同,人生的境界也就各不相同,由低级到高级,可以划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最低的是自然境界。这种人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
之上是功利境界。这种人觉解到功利的意义,也就是利己的意义。这种人心目中只有他自己,他做事,完全出于利己的动机。
再往上是道德境界。这种人心目中有社会整体,觉解到道德的意义,自觉地为社会的利益做事,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是贤人。
最高的是天地境界,也叫哲学境界。这种人心目中有宇宙这个更大的整体,觉解到宇宙的利益,自觉地为宇宙的利益做事,这样,他就与宇宙同一,具有超道德价值,谓之圣人,达到了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
前两种境界是自然的产物,后两种境界是精神的创造。哲学的任务就在于使人觉解,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成为贤人、圣人。
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的哲学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世界未来的哲学要满足人类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二、深层剖析
作者认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这是通晓全部中国哲学,才能作出的高度概括,这也是中国哲学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哲学的特色。精神境界也是人生境界。人人都有全面发展的要求,全面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提高人生境界,那么为什么人生境界有高有低,人生境界的高低又有什么影响呢?这是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
从作者的论述中,可以归纳出一个理路:觉解—意义—人生境界,觉解决定人生境界。社会、宇宙是客观存在,但是觉解不觉解,觉解多少,人生境界就大有差别。从“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到“了解到社会的存在”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到了解到宇宙的存在,自己是宇宙的一员,觉解由小到大,由少到多,意义有天壤之别,人生境界各不相同。而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人以觉解,觉解道德原理,使人达到道德境界,觉解宇宙的利益,使人达到天地境界。所以,学点哲学,才能提高人生境界。
道德境界中人,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具有道德价值,成为受人尊敬的贤人,达到了人作为人的很高成就。天地境界中人,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有利于宇宙,从而有利于人类,具有超道德价值,成为受人崇敬的圣人,达到了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贤人、圣人越多,社会当然更加和谐,人与自然当然更加和谐。
作者认为,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是两个境界,道德境界是“正其义不谋其利”,把义与利对立起来,这种观点就值得思辨。
把义与利对立起来,谋其利,就不道德,讲道德就不谋其利,这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吗?这正是中国哲学的消极因素,两千多年来,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导致虚伪,
一方面导致道德沦丧。利与义,功利与道德,是可以统一起来的,途径就是互利双赢。互利双赢,才是既讲道德,又谋功利的途径。所谓“正其义不谋其利”,不是虚伪,就是迂腐。
这样的探究,孕育着观点的创新,是不是可以将功利境界改为“自私境界”呢?许多人确实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甚至损人利己,是自私境界。道德境界不是不谋其利,而是互利双赢。
这样想,作者分析概括的四种境界是否恰当就值得推敲,能不能作出更恰当的概括呢?这样就可能孕育新的观点。我们既要虚心学习,又要独立思考,开发自己创新的智慧。
把握观点
虽然标题是“人生的境界”,文章不少篇幅也在讲述各种人生境界,但是统观全文,开头从哲学的任务说起,讲述四种人生境界之后的五段文字都是讲哲学对于提高人生境界的意义,所以总的观点要从中国哲学与人生境界的关系上去把握。
课文的中心论点是“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或者简言之,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提高人生境界;或者具体一点说,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获得对于道德原理、对于宇宙的觉解,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成为贤人、圣人。
再通读全文,十分明显,说来说去就是这么一句话,这就可以认定这种把握是对的。而在通读全文过程中,发觉自己认定的观点偏了,就要纠正。例如,假如把“人生境界有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认作总观点,再一看,前后为什么用那么多篇幅讲哲学任务呢,可见偏颇了。
文章第二层面有下列观点。
在人生境界问题上:作者认为,人们对于社会、宇宙觉解程度有高低,因此有不同的人生境界。作者认为,人生境界可分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在哲学任务问题上:作者认为,中国哲学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传统,可能对世界未来的哲学有所贡献。
四种境界的解说,是说明何为自然境界,何为功利境界,何为道德境界,何为天地境界,也是用四种人的事实来证明人生境界分四等这个观点的。因此,属于论证材料。
写作技巧
随笔因篇幅短小而灵活自由,是常用的一种散文体裁。认真品读课文,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对我们作文大有益处。
一、若干并列的几层意思,要排列有序,注意排比,给人以层次的美感
讲四种人生境界的四个段落,都从一个人的觉解状态讲到做事的目的意义,由此概括其人生境界,不少语句还注意排比,读起来觉得条理清晰明了,且有回环的音乐美,这是值得学习的一种笔法。
二、道理一层进一层阐述,可以讲得深入透辟
从后半部分可以看出,作者善于把意思分析成为几层,一层一层深入阐述。先说哲学可以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再从贤人圣人的角度去说,再从感觉世界和理智世界的角度去说,再强调“觉”的关键意义,最后从入世出世的角度讲中国哲学对未来哲学的意义。全文多角度论述,头头是道,融会贯通,深入透辟。
第二部分教案示例
(精讲精练式)
教学目标
一、了解随笔和学术文化随笔的一般知识。
二、学习结合多方面相关因素挖掘、辨识文章观点的思想,把握“先假定,经比较、甄别,到认定”的挖掘观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