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河北广宗非遗文化项目

充分挖掘广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潜力文化彰显一座城市的神韵和内涵,促进文化的发展繁荣对于提升一座城市的软环境、转变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文化强县的建设是个战略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各类文化资源。
广宗具有丰厚的文化资源,是远近闻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与发展就是其重要体现之一。
广宗有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花拳、太平道乐、柳编和黄巾鼓、跑竹马、八面鼓等多项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梅花拳梅花拳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宗梅花拳传承人李玉琢是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央电视台《第一线》栏目在奥运期间曾专门采访报道广宗梅花拳,2011年7月河北电视台连续播出《‚梅花‘神’拳‛上》和《‚梅花‘神’拳‛下》两集,1997年被河北省授予‚梅花拳之乡‛称号。
梅花拳在广宗的传播是清康熙末年,梅花拳第三代宗师邹宏义从徐州来到广宗县前魏村传拳。
梅花拳的组织形式分文场和武场,文场领导武场。
其文理武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依相生、共存共荣,融阴阳生克之奥理,星转斗移,寒暑往来,天下始于一,成于三,行于五,终于九,万物通变之术,皆其术数也。
外有五式开合,内有叱呐升降,风格独特,简单易学,常持久练,身强体健,神清脑灵。
梅花拳的特有器械和套路,动作、套路朴实大方,既有表演观赏价值,又有技击实战功能。
风火轮、梅花刺,油瓶枪、判官笔……车上的108个部件,拆开后件件都是仿古兵器,组装起来就是携带方便的独轮兵器车。
九节鞭两头挂在这辆独轮车上,就成了传统独轮车上套在推车人脖子上的颈袢,车轱辘是风火轮,安装车轱辘的则是月牙铲的铲头,车腿是梅花刺,两边的车帮则是两把弓,就连独轮车上的插销都是独门暗器飞镖……拆下兵器车上任何一件兵器,梅花拳传承人耍起来都是虎虎生风。
广宗县委、县政府积极扶持梅花拳的继承和发展。
成立了县梅拳协会,促使梅花拳走上了有组织、有领导的继承发展的轨道。
1996年邢台市体委、体总授予广宗县为‚邢台市梅花拳之乡‛;1997年8月河北省体委、体总授予广宗县为‚河北省梅花拳之乡‛;直到今天,梅花拳演练场所遍布全县80%的农村,‚亮拳‛比武的遗俗已成为广宗对外开放的亮点。
国家第四批非遗名录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
(新入选项目,共计151项)
一、民间文学(30项,涉及31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二、传统音乐(15项,涉及17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三、传统舞蹈(20项,涉及20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传统戏剧(4项,涉及4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五、曲艺(13项,涉及13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4项,涉及15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七、传统美术(12项,涉及14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八、传统技艺(28项,涉及29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九、传统医药(2项,涉及2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十、民俗(13项,涉及14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第六批国家级非遗公示

第六批国家级非遗公示近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其中包含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以及文化内涵的非遗项目。
这些非遗项目包括传统技艺、民俗习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多个方面。
以下将详细分步骤阐述此次公示。
第一步:公示时间此次公示时间为2021年4月19日至4月26日。
此期间,所有相关单位和个人均可对公示项目提出反馈和建议。
第二步:公示内容此次公示共涵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非遗保护区以及非遗名录入选备案事项三个方面。
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此次公示共公布了10项非遗项目,包括河北清河剪纸、四川新都花灯、云南彝族“跳花鼓”等。
这些文化遗产项目体现了我国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和民族风貌,体现了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2. 非遗保护区此次公示共公布了14个非遗保护区,覆盖了多个省市。
这些保护区的设立将有助于加强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为非遗文化的发扬光大提供保障。
3. 非遗名录入选备案事项此次公示共对61项备选名录进行公示,其中包括吉林满族“石板戏”、山东“十九衙会”等。
公示名单将在审核合格后正式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第三步:公示意义此次公示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加强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全面发展。
同时,公示名单也为广大文化爱好者提供了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资料,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我国传统文化。
总之,此次公示再次表明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成果和发展前景。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非遗项目将继续焕发出其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为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兴旺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3年中国各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3年我国各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是具有历史、传统、创新等特点的文化遗产。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自古以来就积淀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传承和弘扬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我国自2006年起开始编制并公布了各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截至2023年,我国各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十分完善,包括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三个层级,每一层级均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展示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
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高级别,包括了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对于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和各地区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京剧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代表之一,它是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珍贵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于研究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还包括了诸如昆曲、土家大歌、传统木版年画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个省份均有属于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有各省独特的民俗文化,也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和工艺。
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包括了湘剧、湘绣、岳阳楞子鼓等具有湖南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展现了湖南省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底蕴。
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各地市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保护和传承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市纷纷编制和公布了属于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有传承千年的民俗文化,也有沉淀了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和手工技艺。
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河北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计136项,子项142项)序号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备注12 3 4 5民间文学5项正定赵子龙传说石家庄市正定县寿王坟传说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裘祖比干的传说衡水市枣强县秦始皇东渡求仙传说秦皇岛市海港区秦始皇与沙丘的传说邢台市广宗县6 7 8 9 10 11 12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传统音乐18项(子项21项)无极店尚对鼓石家庄市无极县西戌道教音乐邯郸市涉县冀南鼓吹乐邯郸市大名县高碑店市南虎贲驿村南乐会保定市高碑店市石辛庄村音乐会保定市高碑店市韩庄村古乐保定市雄县西黑山村南乐会保定市徐水区北贺寿营村音乐会保定市徐水区东关村细乐会保定市望都县热河清音承德市定州佛光寺佛教音乐定州市运河传统架鼓衡水市故城县任丘东良淀音乐会沧州市任丘市秦王破阵鼓邢台市沙河市北戴河渔歌号子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卢龙唢呐秦皇岛市卢龙县香河西南街音乐会廊坊市香河县2序号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备注23 24 25 26冀中笙管乐(王圈村音乐会㊁南头村音乐会㊁崔庄子音乐会㊁艾各庄音乐会)廊坊市廊坊市霸州市廊坊市霸州市廊坊市广阳区27 2829 30 31 32传统舞蹈6项渔家乐石家庄市平山县活盘旱船保定市定兴县萨满舞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帽派落子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霸王鞭张家口市康保县卢龙高跷秧歌秦皇岛市卢龙县33 34 35 36 37 38 39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传统戏剧15项(子项16项)刘家坪丝弦石家庄市平山县砂子洞清秧剧石家庄市灵寿县上四调保定市高碑店市京剧(奚派京剧)保定市大口落子(宽城大口落子㊁中兴大口落子)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承德市兴隆县唐山皮影戏(迁西皮影戏)唐山市迁西县西丁村东路娃娃调定州市解咬村皮影戏定州市深州老丝弦衡水市深州市河西调衡水市安平县中所秧歌剧张家口市赤城县晋剧张家口市蔚县梆子腔邢台市邢台县四股弦邢台市广宗县南路丝弦(任县丝弦)邢台市任县49 50曲艺2项坠子邯郸市大名县西河大鼓(王派西河大鼓)保定市雄县3序号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备注5152535455565758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传统体育㊁游艺与杂技19项绵张拳(石家秘传绵张拳)石家庄市新华区高阳短拳保定市高阳县形意拳(孙式形意拳)保定市孙式太极拳保定市孙禄堂武术院岳氏散手保定市雄县孙氏太极老架承德市马氏中幡定州市蹬大缸沧州市吴桥县沙家门武术沧州市东光县画眉张口技沧州市肃宁县盘古王拳沧州市青县海兴郭桥武术沧州市海兴县南皮八卦掌沧州市南皮县少北拳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梅花老架邢台市内丘县吴氏太极拳邢台市隆尧县查拳邢台市桥东区太极拳(杨氏中平架)廊坊市通臂(背)拳(少齐派)廊坊市文安县70 71 72 7374 75 76 77 78 79 80传统美术10项(子项11项)水晶玛瑙雕刻制作技艺衡水市剪纸衡水市阜城县秦皇岛市抚宁区料胎画珐瑯(古月轩)衡水市传统木雕邢台市南宫市郑氏砂艺承德市兴隆县核雕廊坊市永清县錾刻廊坊市三河市百宝嵌廊坊市广阳区京绣廊坊市固安县面塑廊坊市固安县4序号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备注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传统技艺45项锔刻瓷技艺石家庄市长安区黄家庄制鼓技艺石家庄市藁城区井陉实打石酒酿造工艺石家庄市井陉县正定手工装裱技艺石家庄市正定县清真馓制作技艺邯郸市大名县戏剧盔头㊁道具㊁服装制作技艺保定市定兴县白运章包子加工技艺保定市莲池区白家牛肉罩饼加工技艺保定市莲池区扈氏唢呐㊁管子制作技艺保定市驴肉火烧制作技艺保定市老驴头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保定铁球制作技艺保定市高阳田家烧鸡加工技艺保定市高阳县清宫传红木家具制作技艺保定市涞水县丰宁满族传统木作技艺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平泉羊汤制作技艺承德市平泉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民间手工刺绣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满族刺绣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千鹤柏木香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山桃木雕刻技艺承德市滦平县乐亭泥人制作技艺唐山市乐亭县高氏牛皮鼓制作技艺定州市木活字印刷技艺衡水市桃城区景县传统布艺衡水市景县虎头鞋缝制手工技艺衡水市饶阳县义昌永冬菜制作技艺沧州市运河区传统书法㊃古字书艺沧州市运河区明式家具制作技艺沧州市运河区沧州彧元堂传拓技艺沧州市运河区粗陶制作技艺张家口市蔚县5序号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备注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丁记藤艺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古法琉璃制作技艺秦皇岛市海港区线装书制作技艺邢台市南宫市留垒酱菜制作技艺邢台市任县牌匾与碑文传统雕刻邢台市桥西区小米煎饼传统制作技艺邢台市南和县把子道具制作技艺廊坊市固安县雕漆技艺廊坊市固安县家具制作技艺廊坊市大城县宫毯织造技艺廊坊市文安县景泰蓝制作技艺(老天利)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金漆镶嵌髹饰技艺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珐琅釉料烧造技艺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烧蓝技艺廊坊市香河县雕填漆器髹饰技艺廊坊市广阳区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廊坊市广阳区126 127128 129 130131132传统医药7项新乐孙氏正骨术石家庄市新乐市肥乡王氏正骨术邯郸市肥乡区腰痛宁胶囊组方及马钱子等药物的炮制工艺承德市陈氏正骨术承德市平乡元气针灸疗法邢台市平乡县‘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传统医药文化邢台市威县中医李氏正骨术廊坊市133134 135 136民俗9项(子项10项)核桃园打树花石家庄市井陉县城隍祭仪石家庄市赞皇县青横庄杠会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太阳山庙会承德市滦平县6序号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备注137 138 139 140 141 142抬杆(承德县㊁迁安市)承德市承德县唐山市迁安市海堡桅羽儿沧州市黄骅市忍字口背杆唐山市迁西县洗马林晾经节张家口市万全区绕花张家口市涿鹿县7。
河北省文化遗产汇总

河北省⽂化遗产汇总河北省⽂化遗产汇总⽂化遗产是历史留给⼈类的宝贵财富。
从存在形态上分为物质⽂化遗产(有形⽂化遗产)和⾮物质⽂化遗产(⽆形⽂化遗产)。
物质⽂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物;⾮物质⽂化遗产是指各种以⾮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活密切相关且世代相承的传统⽂化。
物质⽂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窟寺、⽯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献、⼿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结合⽅⾯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化名城。
⾮物质⽂化遗产⼜称⽆形⽂化遗产,主要指⼈类以⼝头或动作⽅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化的“活化⽯”,“民族记忆的背影”。
它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
河北的四⼤⽂化遗产⾦⼭岭长城是长城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段之⼀,位于河北省滦平县与北京市密云县交界处。
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为⼤将徐达主持修建。
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将蓟镇总兵官戚继光、蓟辽总督谭纶在徐达所建长城的基础上续建、改建。
成为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区、⼀级旅游景点,并列⼊《世界⽂化遗产名录》。
承德避暑⼭庄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
始建于⼀七零三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九年建成。
与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名园。
⼀九九四年⼗⼆⽉,避暑⼭庄及周围寺庙(热河⾏宫)被列⼊世界⽂化遗产名录。
⼆零零七年五⽉⼋⽇,承德避暑⼭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清东陵属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最后⼀个王朝⾸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体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共建有皇陵五座—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以及东(慈安)、西(慈禧)太后等后陵四座、妃园五座、公主陵⼀座,计埋葬14个皇后和136个妃嫔。
邯郸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

关于邯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报告——材料学院高分子092班吕欢欢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历史、相关地域的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而我的家乡——邯郸,具有尽一万年的文明史,三千余年的建城史,随着历史的进程,生活在邯郸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的祖先们,缔造了丰富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一些民间艺人的老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着严重问题。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概念,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具体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以下几类: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人生礼俗、民间信仰、传统体育与竞技、文化空间等等多种。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文历史息息相关,而且不同的环境孕育诞生了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时,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改变和创新。
也正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于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所以,当地的居民往往对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反过来,也可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我的家乡——邯郸,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西依太行山脉,东接宽广的华北平原,自古农耕发达,有着长达一万年的文明史,三千一百年的建城史。
传说上古时期人类始祖女娲就在邯郸古中皇山抟土造人、炼石补天。
10300多年前,新石器早期的磁山先民就在这里繁衍、休养生息,开启了农业文明的新纪元。
邯郸的城邑,肇起于商殷。
在商代早期建都于邢(今邢台),后迁都于殷(今安阳)的数百年间,邯郸均为畿辅之地。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1、河北梆子河北梆子是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清光绪初年进入兴盛时期。
河北梆子在剧种方面不仅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而且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在舞台艺术上,无论是音乐、表演以及舞台美术方面,都有极大的变化和明显的提高,从而使河北梆子增添了明朗、刚劲、华丽、委婉的特点,流行于河北、天津、北京以及山东、河南、山西部分地区,成为中国北方影响较大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河北梆子在其兴盛期,还曾传入中国东北三省、江淮地区以及俄罗斯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2006年5月20日,河北梆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吴桥杂技吴桥杂技是河北省的传统民俗杂技艺术。
提到“杂技之乡”人们多以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素称。
据有关史料记载,吴桥杂技历史最悠久。
相传,吴桥是孙武后代的封地。
吴桥姓孙的人也确实不少,以孙姓命名的村就有前孙、后孙、牌坊村等不下十多个村。
吴桥古城东南面是一群土丘传说是孙膑与庞涓打仗时摆“迷魂阵”的遗址。
土丘南面十里处有个孙公庙村,村东有座孙公庙,庙里供奉的塑像就是孙膑。
吴桥人习武练杂技之所以早,据说与此有关。
2006年吴桥杂技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武强年画武强年画是河北省武强县传统民间工艺品之一,因其产地在河北武强而得名,是中国民间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武强年画是在原始的耕作方式、佛教思想、传统观念和古老的民族习惯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民间乡土艺术。
其构图丰满,线刻粗犷,设色鲜亮,装饰夸张,节俗特色浓厚,是民间年画中的佼佼者。
武强年画除大量民间题材外,更注重反映重大时代变革,以表达人们对国事的关心,对人生的美好期望。
武强年画经过历代艺人的苦心经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流派,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四川绵竹年画、河南朱仙镇年画相媲美,曾被人们誉为河北艺术的象征,以其深厚的民间民俗、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而享誉国内,驰名海外。
河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河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111项,子项123项)一、民间文学(9项,子项10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县(市、区)和单位备注1Ⅰ-1韩信背水一战的传说石家庄井陉县2Ⅰ-2许由与尧帝的传说石家庄行唐县3Ⅰ-3刘琨的传说石家庄无极县4Ⅰ-4张果老传说石家庄平山县5Ⅰ-5魏徵的传说石家庄晋州市6Ⅰ-6杂技口艺沧州吴桥县7Ⅰ-7玉堂春传说邯郸曲周县8Ⅰ-8杨家将传说廊坊霸州市第三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Ⅰ-9杨家将传说廊坊永清县第三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9Ⅰ-10窦尔墩传说承德兴隆县二、传统音乐(4项,子项6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县(市、区)和单位备注10Ⅱ-1桃园同乐会吹歌沧州黄骅市11Ⅱ-2冀中笙管乐(东姜音乐会)沧州任丘市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Ⅱ-3冀中笙管乐(十里铺音乐会)保定雄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Ⅱ-4冀中笙管乐(北宋村古乐)保定清苑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12Ⅱ-5花张蒙道教音乐保定定州市13Ⅱ-6冀东民歌唐山市三、传统舞蹈(9项,子项9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县(市、区)和单位备注14Ⅲ-1南平望拉花石家庄井陉县15Ⅲ-2琅矿活帷子邯郸武安市16Ⅲ-3跑竹马邯郸肥乡县第二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17Ⅲ-4南鱼龙灯邢台隆尧县18Ⅲ-5大头舞(御览转秋千)廊坊霸州市19Ⅲ-6跨鼓廊坊霸州市20Ⅲ-7十美图廊坊三河市21Ⅲ-8八大怪承德隆化县22Ⅲ-9蹦跶会承德兴隆县四、传统戏剧(10项,子项14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县(市、区)和单位备注23Ⅳ-1乱弹(南岩乱弹)石家庄高邑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24Ⅳ-2石家庄丝弦(郭家庄东路丝弦)石家庄晋州市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Ⅳ-3石家庄丝弦(获鹿丝弦)石家庄鹿泉市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Ⅳ-4石家庄丝弦(南路丝弦)邢台平乡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25Ⅳ-5秧歌戏(西调秧歌)石家庄平山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Ⅳ-6秧歌戏(北纪城秧歌戏)石家庄灵寿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26Ⅳ-7落子邯郸成安县27Ⅳ-8老调(东姜老调)沧州任丘市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28Ⅳ-9小车调廊坊市29Ⅳ-10高跷戏张家口蔚县30Ⅳ-11评剧唐山丰润区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Ⅳ-12评剧秦皇岛昌黎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31Ⅳ-13皮影戏秦皇岛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32Ⅳ-14独台戏沧州吴桥县五、曲艺(4项,子项4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县(市、区)和单位备注33Ⅴ-1道情石家庄赵县34Ⅴ-2南口大鼓沧州献县35Ⅴ-3热河二人转承德宽城县36Ⅴ-4铁板大鼓承德兴隆县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20项,21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县(市、区)和单位备注37Ⅵ-1南花园民间戏法石家庄市桥西区38Ⅵ-2梁家鹦垴拳石家庄井陉县39Ⅵ-3何庄武狮石家庄赵县40Ⅵ-4梅花拳邯郸市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41Ⅵ-5太极拳(卢氏太极拳)邯郸广平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Ⅵ-6太极拳(孙式太极拳)邢台沙河市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42Ⅵ-7二郎拳邯郸大名县43Ⅵ-8通臂拳(白猿通臂拳)沧州黄骅市第三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44Ⅵ-9迷踪拳(高氏迷踪拳)沧州黄骅市45Ⅵ-10八仙拳沧州河间市46Ⅵ-11阴阳八盘掌沧州任丘市47Ⅵ-12连环绵掌沧州青县48Ⅵ-13吴桥杂技·驯兽·驯鼠沧州吴桥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49Ⅵ-14吴桥杂技·硬气功沧州吴桥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50Ⅵ-15吴桥杂技·地摊魔术沧州吴桥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51Ⅵ-16吴桥杂技·杂技唢呐沧州吴桥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52Ⅵ-17戳脚衡水市燕杰文化武术学校53Ⅵ-18冀州三皇炮锤河北省三皇炮锤武术协会54Ⅵ-19鼎棋保定市区55Ⅵ-20中幡承德隆化县第三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56Ⅵ-21十字八方拳邢台威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七、传统美术(6项,子项8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县(市、区)和单位备注57Ⅷ-1面塑石家庄井陉县第三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58Ⅷ-2泥塑邯郸成安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59Ⅷ-3剪纸邯郸磁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Ⅶ-4剪纸承德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60Ⅶ-5“南宫碑体”书法艺术邢台南宫市文化馆Ⅶ-6“南宫碑体”书法艺术邯郸大名县61Ⅶ-7相子(纸雕)廊坊固安县62Ⅶ-8晋州赵氏剪纸石家庄晋州市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八、传统技艺(23项,子项24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县(市、区)和单位备注63Ⅷ-1于家石头建筑技艺石家庄井陉县64Ⅷ-2龙狮道具制作技艺石家庄正定县65Ⅷ-3孩模烧制技艺邯郸魏县66Ⅷ-4古顺酒酿造技艺邢台古顺酿酒股份有限公司67Ⅷ-5传统盒子灯制作技艺沧州海兴县68Ⅷ-6同聚祥酒酿造技艺沧州青县69Ⅷ-7冬菜制作工艺沧州青县70Ⅷ-8古建青砖制作技艺沧州任丘市71Ⅷ-9驴肉火烧制作技艺沧州河间市72Ⅷ-10三井十里香酒酿造技艺沧州泊头市73Ⅷ-11甘陵春酒酿造技艺衡水甘陵春酒业有限公司74Ⅷ-12戏曲脸谱制作技艺廊坊固安县75Ⅷ-13景泰蓝制作技艺廊坊大厂回族自治县76Ⅷ-14满汉全席传统制作技艺承德市77Ⅷ-15八珍御酒酿造技艺承德平泉县78Ⅷ-16中山松醪酿造技艺保定定州市79Ⅷ-17贯头山酒酿造技艺唐山迁安市80Ⅷ-18皮影制作技艺秦皇岛昌黎县81Ⅷ-19绣花鞋制作技艺秦皇岛抚宁县82Ⅷ-20老二位饺子制作技艺秦皇岛海港区83Ⅷ-21潘氏风干肠制作技艺秦皇岛抚宁县84Ⅷ-22莜面制作技艺张家口张北县85Ⅷ-23饸饹制作技艺石家庄无极县Ⅷ-24饸饹制作技艺邯郸魏县九、传统医药(4项,子项4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县(市、区)和单位备注86Ⅸ-1脏腑推拿术保定市87Ⅸ-2金牛眼药保定定州市88Ⅸ-3丁氏正骨沧州盐山县89Ⅸ-4青县点穴拨穴疗法沧州青县十、民俗(22项,子项23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县(市、区)和单位备注90Ⅹ-1五道古火会石家庄赵县91Ⅹ-2九曲黄河灯石家庄赞皇县第三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92Ⅹ-3南冶脸子会石家庄平山县93Ⅹ-4联庄会石家庄井陉矿区94Ⅹ-5通天河花会石家庄鹿泉市95Ⅹ-6云盘山人祖祭典石家庄井陉县96Ⅹ-7台头邳彤祭典石家庄井陉县97Ⅹ-8南王庄转黄河石家庄井陉县98Ⅹ-9虎皮庄天下太平灯石家庄井陉县99Ⅹ-10土山诚会邯郸武安市100Ⅹ-11抬五龙邯郸成安县101Ⅹ-12崔府君出巡仪式及传说邯郸磁县102Ⅹ-13火神会邢台柏乡县103Ⅹ-14冰神祭祀邢台平乡县104Ⅹ-15三皇祭典邢台沙河市105Ⅹ-16火神信仰习俗廊坊霸州市106Ⅹ-17河灯习俗廊坊霸州市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Ⅹ-18河灯习俗承德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107Ⅹ-19马桥张家口张北县108Ⅹ-20和顺圣会承德滦平县109Ⅹ-21黄旗武会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110Ⅹ-22抡花承德滦平县111Ⅹ-23逛楼秦皇岛抚宁县。
十大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大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日报2009-12-08吴桥杂技吴桥是驰名中外的杂技之乡,也是世界杂技的摇篮。
2006年,吴桥杂技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惊、险、奇、绝”的艺术魅力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吴桥古属冀州,古代杂技的雏形“蚩尤戏”(又称角抵戏)就是从这里发端。
清末民初,2000多名吴桥杂技艺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打造了“吴桥杂技”这一知名品牌,并形成了名流名班。
如“世界现代马戏之父”孙福友的“中华国术大马戏团”、孙凤山的“北京班”等等。
吴桥杂技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
”全县473个行政村,几乎村村都有杂技艺人。
吴桥杂技门类齐全,节目阵容庞大。
包括肢体技巧、耍弄技艺、乔装仿生、动物驯化、硬气功、滑稽、魔术等七大门类,共有1100多个表演节目。
吴桥杂技在世界杂技发展史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广泛影响。
有很多节目及道具制作是经千年传承发展和完善的精品,部分技艺已是人间绝唱。
杂技文化中“口”、“锣歌”、“春典”是我国民间口头文学的重要构成,包含着许多历史故事、民歌民谣和传奇传说。
河北梆子河北梆子是河北省主要地方剧种,是由传入河北的山陕梆子演变而成,形成于清道光年间。
在其发展过程中,曾对京剧的发展、评剧的形成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可谓“成于燕赵大地,惠及梨园诸家”。
2006年,河北梆子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北梆子兴盛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由于战乱开始走向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全面复苏。
河北梆子在生成和发展上曾出现过直隶老派、山陕派、直隶新派三大艺术流派,响九霄(田际云)等名家迭现,为剧种的完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后在京、津、冀等局部地域文化影响下,又形成了目前河北梆子剧种的直隶梆子(河北)、卫派梆子(天津)、京派梆子(北京)等同宗同脉但风格有所不同的河北梆子新三大流派。
传统剧目约有550余出,代表剧目有:《蝴蝶杯》、《秦香莲》、《南北合》、《杜十娘》、《江东记》、《宝莲灯》、《钟馗》等。
河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97项)

河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97项)一、民间文学(4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Ⅰ—1伯夷、叔齐的历史传说秦皇岛卢龙县2Ⅰ—2契丹始祖传说承德平泉县3Ⅰ—3内邱县郭巨孝文化邢台内邱县4Ⅰ—4清河县武松与武大郎的传说邢台清河县二、民间音乐(10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5Ⅱ—1安次区义和团音乐(东张务音乐会)廊坊安次区6Ⅱ—2永年正里小曲邯郸永年县7Ⅱ—3东尖塔音乐会廊坊广阳区8Ⅱ—4丰宁满族吵子会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9Ⅱ—5昌黎民歌秦皇岛昌黎县10Ⅱ—6昌黎吹歌秦皇岛昌黎县11Ⅱ—7燕子古乐保定易县12Ⅱ—8易县东韩村拾幡古乐保定易县13Ⅱ—9安新县圈头村音乐会保定安新县14Ⅱ—10邢台县长信排鼓邢台邢台县三、民间舞蹈(13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5Ⅲ—1临漳李家庄高跷皇杠邯郸临漳县16Ⅲ—2永清瑚琏店同乐圣会廊坊永清县17Ⅲ—3扇鼓(赵州扇鼓、冀南扇鼓)石家庄赵县邯郸丛台区18Ⅲ—4宽城背杆承德宽城满族自治县19Ⅲ—5香河大河各庄竹马会廊坊香河县20Ⅲ—6盐山武术扇沧州盐山县21Ⅲ—7曲周傩舞聚英叉会邯郸曲周县22Ⅲ—8竹板落子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23Ⅲ—9隆尧县泽畔抬阁邢台隆尧县24Ⅲ—10跑竹马(正定县、灵寿县)石家庄正定县石家庄灵寿县25Ⅲ—11灵寿武凡同高跷马石家庄灵寿县26Ⅲ—12抬花杠石家庄元氏县27Ⅲ—13永年抬花桌邯郸永年县四、传统戏剧(15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8Ⅳ—1豫剧桑派艺术邯郸市29Ⅳ—2冀南四股弦(馆陶县、魏县、肥乡县)邯郸馆陶县邯郸魏县北坡头邯郸肥乡县旧店乡南营村30Ⅳ—3邯郸赛戏(武安市、涉县)邯郸武安市邯郸涉县31Ⅳ—4海兴南锣剧沧州海兴县32Ⅳ—5鸡泽弦子腔戏邯郸鸡泽县33Ⅳ—6馆陶木偶戏邯郸馆陶县34Ⅳ—7临漳西狄邱落子邯郸临漳县35Ⅳ—8炊庄高腔戏廊坊广阳区36Ⅳ—9西路梆子沧州海兴县37Ⅳ—10藁城北周卦乱弹石家庄藁城市38Ⅳ—11深泽坠子戏石家庄深泽县39Ⅳ—12元氏乐乐腔石家庄元氏县40Ⅳ—13高阳河西村昆曲保定高阳县41Ⅳ—14临城南调邢台临城县42Ⅳ—15霸州王庄子昆曲廊坊霸州市五、曲艺(4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43Ⅴ—1广平拉洋片邯郸广平县44Ⅴ—2冀南梨花大鼓(鸡泽县、威县)邯郸鸡泽县邢台威县45Ⅴ—3西河大鼓廊坊文安县46Ⅴ—4燕山大板(三河市、平泉县)廊坊三河市承德平泉县六、杂技与竞技(14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47Ⅵ—1雄县鹰爪翻子拳保定雄县48Ⅵ—2孟村八极拳沧州孟村回族自治县49Ⅵ—3劈挂拳沧州市50Ⅵ—4燕青拳沧州市51Ⅵ—5查滑拳沧州市52Ⅵ—6珍珠球承德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53Ⅵ—7香河安头屯中幡廊坊香河县54Ⅵ—8长洪拳邯郸成安县55Ⅵ—9上刀山邯郸涉县56Ⅵ—10左各庄杆会廊坊文安县57Ⅵ—11苏桥飞叉会廊坊文安县58Ⅵ—12南托雷氏武术石家庄灵寿县59Ⅵ—13正定高照(中幡)石家庄正定县60Ⅵ—14大名县佛汉拳邯郸大名县七、民间美术(2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61Ⅶ—1伯延民间建筑艺术邯郸武安市62Ⅶ—2八沟石雕工艺承德平泉县八、传统手工技艺(23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63Ⅷ—1金凤扒鸡手工制作技艺石家庄市64Ⅷ—2板城烧锅酒五甑酿造技艺承德市承德县65Ⅷ—3衡水老白干传统酿造技艺衡水市66Ⅷ—4刘伶醉酒酿造技艺保定徐水县67Ⅷ—5刘美烧鸡手工制作技艺唐山乐亭县68Ⅷ—6玉田老酒酿造技艺唐山玉田县69Ⅷ—7槐茂酱菜制作技艺保定市70Ⅷ—8贞元增酒传统酿造工艺邯郸市71Ⅷ—9山庄老酒酿造技艺承德平泉县72Ⅷ—10织字土布技艺(鸡泽县、肥乡县)邯郸鸡泽县邯郸肥乡县73Ⅷ—11魏县花布染织技艺邯郸魏县74Ⅷ—12蠡县二踢脚制作技艺保定蠡县75Ⅷ—13昌黎赵家馆饺子制作技艺秦皇岛昌黎县76Ⅷ—14平泉“五奎园”改刀肉制作技艺承德平泉县77Ⅷ—15正定宋记八大碗石家庄正定县78Ⅷ—16广宗手工木镟技艺邢台广宗县79Ⅷ—17真定府马家卤鸡石家庄正定县80Ⅷ—18藁城宫灯石家庄藁城市81Ⅷ—19迁安手工造纸唐山迁安市82Ⅷ—20广宗县柳编技艺邢台广宗县83Ⅷ—21一百家子拨御面承德隆化县84Ⅷ—22井陉矿区高粱秸秆工艺石家庄井陉矿区85Ⅷ—23沙河四匹缯布制作技艺邢台沙河市九、民俗(11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86Ⅸ—1鸿宴饭庄唐山市87Ⅸ—2蔚县打树花张家口蔚县88Ⅸ—3井陉赵庄岭皇纲石家庄井陉县89Ⅸ—4后山文化保定易县90Ⅸ—5临漳郭小屯坠子村邯郸临漳县91Ⅸ—6井陉孤山感恩文化石家庄井陉县92Ⅸ—7尧山文化邢台隆尧县93Ⅸ—8北秀林马火会石家庄井陉县94Ⅸ—9桃林坪花脸社火石家庄井陉县95Ⅸ—10西宫大蜡会石家庄栾城县96Ⅸ—11南张井老虎火石家庄井陉县十、传统医药(1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97Ⅹ—1永年太和堂邯郸永年县。
第七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第七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第七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包括:1. 河南省的伊滨醋脯制作技艺;
2. 四川省的养蜂技艺;
3. 陕西省的宋镇汉唐窑烧制陶瓷技艺;
4. 江
苏省的渔网制作技艺; 5. 云南省的蒙古族帐篷制作技艺; 6. 广西壮
族自治区的客家木雕技艺; 7. 贵州省的羌族织棉技艺; 8. 重庆市的
雕塑泥人制作技艺; 9. 甘肃省的“九骑”民俗节庆活动; 10. 湖南省
的牧羊技艺; 11. 浙江省的文房四宝制作技艺; 12. 江西省的剪纸技艺; 13. 安徽省的小品技艺; 14. 山西省的金属雕刻技艺; 15. 湖北
省的甘泉土家革面技艺; 16. 吉林省的冰雪节庆活动; 17. 辽宁省的
金属工艺技艺; 18. 黑龙江省的滑雪技艺; 19. 山东省的把瑚琴制作
技艺; 20. 上海市的葫芦画制作技艺; 21. 天津市的制酒技艺; 22.
北京市的京剧技艺; 23. 内蒙古自治区的结绒制作技艺; 24. 广东省
的绣花制作技艺; 25. 河北省的竹制品制作技艺; 26. 青海省的洼地
舞蹈; 27.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青铜器制作技艺; 28. 新疆维吾尔自治
区的驯马技艺; 29. 海南省的龙舟竞渡; 30. 台湾省的象棋陶瓷制作
技艺; 31.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孔子祭奠活动。
河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5
邯郸赛戏〔邯郸市〕
第二批
26
邯郸赛戏〔武安市〕
第二批
27
邯郸赛戏〔涉县〕
第二批
28
永年西调
第二批
29
山东大鼓〔鸡泽梨花大鼓〕
第二批
30
太极拳〔武氏太极拳〕
第二批
31
草编〔大名草编〕
第二批
32
彩布拧台
第二批
33
传统棉纺织技艺〔魏县〕
第二批
34
传统棉纺织技艺〔肥乡〕
第二批
35
民间社火〔永年抬花桌〕
第三批
70
保定
安国药市
第一批
71
定州秧歌戏
第一批
72
涞水高洛古乐
第一批
73
清苑哈哈腔
第一批
74
曲阳石雕
第一批
75
徐水狮舞
第一批
76
冀中笙管乐〔雄县古乐〕
第二批
77
冀中笙管乐〔安新县圈头村音乐会〕
第二批
78
冀中笙管乐〔易县东韩村拾幡古乐〕
第二批
79
唢呐艺术〔子位吹歌〕
第二批
80
龙舞〔易县清西陵摆字龙灯〕
第二批
36
灯会〔苇子灯阵〕
第二批
37
河南坠子〔临漳〕
第三批
38
邢台
隆尧秧歌戏
第一批
39
沙河藤牌阵
第一批
40
邢台梅花拳
第一批
41
道教音乐〔广宗太平道乐〕
第二批
42
鼓舞〔隆尧招子鼓〕
第二批
43
冀南四股弦〔巨鹿县〕
第二批
44
各省、市、自治区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份)

各省、市、自治区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按照省份排列)国家级2006年7月5日中国建设部公布了首批30个国家自然遗产及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这是中国为进一步完善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机制采取的重要举措。
这30个遗产名录中包括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青海省青海湖风景名胜区等17处国家自然遗产,以及山西省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安徽省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等13处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的设立,将使中国的世界遗产申报、保护和管理建立在国家遗产名录、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世界遗产名录三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与支持的遗产保护方式之一,也是中国遗产保护管理体制的创新。
2007年5月23日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发布第一批兵团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首批兵团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公示共14项,其中民间文学1项、民间音乐2项、民间舞蹈1项、曲艺2项、民间美术1项、传统手工技艺6项、民俗1项。
农六师申报的曲艺(迷糊戏、新疆曲子戏)、民间美术(蛋壳画)、传统手工技艺(碱蒿子烧制土碱、哈萨克毡绣和布绣、酸菜、哈萨克民间医药)名列其中。
碱蒿子烧制土碱、酸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六师新湖农场选送。
2008年1月21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日前公示首批珍贵古籍名录,江苏共有314部古籍入选,位列全国各省(市)第一。
其中包括我国现存最早的兽医专著,以及全国仅存的一部《乐府新编阳春白雪》等。
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评审工作从2007年11月开始启动,当时有4000余部古籍和112家单位参加申报。
2008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公布。
一共有510项,再加上有一部分和第一批名录的合并项目147项,将一并公布。
这在我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将是一个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北京市2006年12月21日北京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对外公布,相声、中国象棋、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等48项传统文化、技艺被列入首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北的特色民间工艺文化

河北的特色民间工艺文化
河北的特色民间工艺文化丰富多样,其中一些著名的工艺文化包括:
1. 蜡染艺术:河北地区有悠久的蜡染传统,主要以保定、廊坊一带为代表。
蜡染艺术采用特殊的蜡烛进行手工绘画,制作出美丽的花纹和图案,可以用来装饰衣物、床品等。
2. 剪纸艺术:河北地区的剪纸工艺源远流长,技艺精湛。
河北剪纸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细的工艺享有盛誉,它的纸样以“寿”字、花鸟、人物、单双对剪,卷筒剪和镂空剪等为主。
3. 泥塑艺术:河北泥塑起源于汉代,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泥塑的发源地",尤以保定泥像最有名。
泥塑艺术以黄、白土为材料,手工塑模而成,具有逼真的造型和生动的表情。
4. 糖画艺术:河北的糖画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传统工艺,主要在宴席、年节等场合制作和供人观赏。
糖画使用糖浆烘制而成,具有丰富的主题,如动物、花卉、飞禽走兽等,制作工艺独特,颜色鲜艳。
5. 纸扎艺术:纸扎艺术起源于明代,河北保定地区是纸扎艺术的发源地之一。
纸扎艺术用色彩鲜艳的纸张制作出各种造型,如人物、动物、建筑等。
纸扎艺术作品造型逼真,富有装饰性和观赏性。
这些特色民间工艺文化丰富多样,凝结着河北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这些工艺文化不仅体现了民间手工艺人的独特技艺,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定非遗文 化遗产名录 河北省非遗 文化遗产概 况 保定老调 高洛音乐会
1.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河北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北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被列入国家名录的有39项,位列全
国第四,分为13个类别,有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
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生产 商贸习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曲艺与传统体育和竞技、文 化空间等,涉及全省上百个市、县、区其中传统戏剧和曲艺以 及民间手工技艺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不仅是我省的非物质文化
保定非遗文化遗产名录
保定市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申报地区 分类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等级 或单位 民俗 生产商 贸习俗 游艺、 传统体 育与竞 技 38 42 43 Ⅸ-4 后山文化 保定易县 省级 直隶官府菜 9—2 保定市 国家级 系烹饪技艺 12— 保定涞水 涞水踢球 省级 6 县 保定曲阳 Ⅵ-27 曲阳擎阁 省级 县 圈头村少林 保定安新 Ⅵ-28 省级 会 县 保定安新 Ⅵ-29 八趟掩手 省级 县
,故称老调。流行的地区较广,除保定外,在沧州、衡水
、石家庄、邢台、邯郸、张家口以及北京、天津和山西部 分地区都有它的足迹和影响。
保定老千秋.mp4
剧情梗概: 丞相寇准劝谏宋真宗,
劝其不要杀杨家将,
否则是自毁长城。
4.冀中笙管乐(高洛音乐会)
冀中笙管乐(高洛音乐会)
传统手工 技艺
保定非遗文化遗产名录
保定市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分类 序号 38 编号 Ⅸ-4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 或单位 等级 省级
后山文化 保定易县
民俗
39
40
生产商 贸习俗
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固安县
32
Ⅱ-27
冀中笙管乐(东杨先务村音乐会)
固安县
33
Ⅱ-28
冀中笙管乐(李头村音乐会)
文安县
34
Ⅱ-29
冀中笙管乐(西柴沟村音乐会)
文安县
35
Ⅱ-30
冀中笙管乐(西子牙河南音乐会)
大城县
36
Ⅱ-31
冀中笙管乐(磨汊港佛乐会)
第六批
(扩展)
安次区
37
Ⅱ-32
冀中笙管乐(北五道口村音乐善会
挎鼓
28
Ⅲ-7
十美图
三河市
29
Ⅲ—5
南王力村高跷会
第五批
广阳区
30
5-19
传统戏剧
官庄诗赋弦
第一批
固安县
31
Ⅳ-8
炊庄高腔戏
第二批
广阳区
32
Ⅳ-15
王庄子昆曲
霸州市
33
Ⅳ-2
哈哈腔
第三批
文安县
34
Ⅳ-9
小车调
第四批
廊坊市
35
Ⅳ—14
永清河北老调
第五批
永清县
36
Ⅴ-4
曲艺
燕山大板
第二批
三河市
37
Ⅴ-1
西河大鼓
第三批
大城县
38
Ⅵ-4
传统体育、游
艺与杂技
通臂拳(心聚六和软手通臂拳)
霸州市
39
Ⅵ-5
通臂拳(五行通臂拳)
香河县
40
Ⅵ-6
通臂拳(太极通背拳)
三河市
41
Ⅵ-10
戳脚
固安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河北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着众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下面将列举河北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一、传统人类表演艺术
1.保定白洋淀渔歌
2.石家庄评剧
3.南宫民间艺术
4.赞皇大鼓
5.藁城大鼓
6.邢台秧歌
7.河间皮影戏
8.南和会戏
9.晋州扇子舞
二、传统技艺
1.蒲州皮磴油画
2.裱褙艺术
3.聚漆
4.豆腐衣传统手工
5.红古区银饰制作工艺
6.邯郸白眉陶雕
7.灵寿曲水石雕
8.辛集红线砂制品
9.永清芦苇编织
10.武安木板年画
11.景县剪纸
12.张家口金泥嵌画
13.丰宁银鱼
三、传统节庆活动
1.邢台大梁节
2.乐亭春季庙会
3.玉田神庙会
4.高邑天监祭
5.固安三月兔祭
6.易县张公庙会
7.崇礼龙山百景园庙会
四、传统手工艺
1.饶阳木雕
2.博野红糖制作技艺
3.曲阳剪纸
4.丰宁篾编
5.涞源涂漆器
6.固安竹编
7.安国六剪
8.平泉广胜寺经书板画
9.公主岭针刺
五、传统美术
1.沧州刺绣
2.遵化套色木版年画
3.晋州年画
4.滦南彩瓷窑业
5.赵县剪纸
6.磁县花岗岩石雕
7.遵化泥塑
六、传统体育、游艺
1.日照蹴鞠
2.图们江冰雪娱乐
3.吴桥抬擂
4.霸州将军阁摔跤
5.保定郑氏太极拳
6.高邑蒿子粑
这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承载着河北人民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技艺,是河北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