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总结
小学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2、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如: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②不要大锅饭。
("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3、比拟。
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如: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②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如: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5、对比。
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如: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对偶。
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如:①满招损,谦受益。
小学语文知识:13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知识:13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小学需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互文、比拟等修辞手法,下面进行逐一介绍:
1.比喻:说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2.拟人: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5.反问: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
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
6.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7.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8.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9.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10.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起对照。
11.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近相关或相反的。
12.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13.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小学语文写作中的修辞手法总结大全
小学语文写作中的修辞手法总结大全【小学语文写作中的修辞手法总结大全】修辞手法是一种修饰和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和写作中。
在小学语文写作中,适当地运用修辞手法,能够提升作文的艺术感和吸引力。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小学语文写作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一、比喻手法比喻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以便形象地、生动地描绘出某种特征或情感。
在写作中,可以用比喻手法来增加作文的形象感,使读者有直观的感受。
例如:1. 学习就像是攀登一座高山,需要执着不懈的努力。
2. 她的笑容如同春天的阳光,温暖了整个教室。
二、拟人手法拟人是指将无生命的物体或抽象的事物赋予人类的思维、感情或行为,使其更具生动性和情感表达。
在写作中,运用拟人手法可以使作文更有情感和充满生气。
例如:1. 那只小草低着头,像是在轻声诉说它的辛酸。
2. 爸爸的书房里有一排书,它们像是默默等待着读者的归来。
三、夸张手法夸张是指对事物进行有意放大或缩小的修饰方法,以达到强调或夸张的效果。
小学生在写作时,适当使用夸张手法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丰富文笔。
例如:1. 我一打开那块大蒜,整个厨房都被它的味道霸占了。
2. 当老师从黑板上写下一道难题时,我感觉我的脑袋差点要炸开了。
四、排比手法排比是指通过连续重复使用同样的句型结构或语句,以达到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目的。
在小学写作中,运用排比手法可以使作文更加铿锵有力。
例如:1. 读书使人有学问,热爱读书使人有恒心,勤奋读书使人有成就。
2. 乐观让人坚强,自信让人勇敢,努力让人成功。
五、对仗手法对仗是指将一句话的前一段与后一段在意义上达到一种平衡或相对应的修饰方法。
在小学作文中,使用对仗手法能够使句子更加贴切、流畅。
例如:1.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读书如积木搭桥,一层一层往上搭。
2. 愁眉苦脸是勤奋的姐妹,希望和自信是奋斗的好伙伴。
六、比照手法比照是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事物的相似或对立特征,从而突出主题或增加语言的感染力。
小学语文中的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中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小学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互文、比拟等。
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1、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2、拟人: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对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和气势。
5、反问:(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有问答在句中。
设问,自问自答。
6、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7、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8、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9、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进行对照。
10、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手段:今天陈老师就讲一讲其中四种最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和夸张1 、比喻1、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
是根据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被拿来用作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构成条件——注意事项构成比喻的关键:①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
①②两条必须同时成立,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注: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①他的性格像母亲。
——同类事物做比较②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
——表示猜测③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
——词的比喻义4、比喻的目的比喻旨在于用形象的语言阐明思想。
即通过比喻的手法,让人对不明白、不理解、不清楚、不认识的事物得到认识和理解。
小学语文15种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15种修辞手法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15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用一个事物来形象地描绘另一个事物,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例句:她的眼睛像一泓清泉,透出了智慧和温柔。
2.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点和行为,增加文章的趣味性,使读者感到亲切和生动。
例句:花儿欢快地摇摆着身姿,迎风嬉戏。
3.夸张:为了加强描述效果,对事物进行放大描述,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
例句:她一笑,整个世界都显得格外美丽。
4.人称借代:用第三人称代替第一、第二人称,使表达更加客观冷静,加强说服力。
例句:有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5.反问:用疑问句的语气提出肯定或否定的问题,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思考。
例句:你以为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吗?6.排比:用同样的结构和句式来连续表达几个内容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使文章更加有节奏感和亮点。
例句:山清水秀,风景宜人;花开芬芳,鸟语鸣唱。
7.对仗:通过对称排列的句子或词语,使文章更加平衡,增强表达的力量和美感。
例句:日出东方,日落西山。
8.借代:用一个事物代指另一个事物,借助相似的形象和特点,加深描述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
例句:她的歌声如同飞翔的鸟儿,轻盈而美好。
9.重复:在文章中多次使用相同的词语、句子或句型等,使文章更加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例句:他努力、他拼搏、他从不放弃。
10.头韵:在句子开头使用相同的辅音或辅音组合,使句子更加鲜明和有吸引力。
例句:腾飞的燕子,远去的背影。
11.倒装:将主语和谓语的语序颠倒,使句子更加突出或具有强调作用。
例句:高高的大山,直插云霄。
12.排比句:将相同或类似的句式排列在一起,增加语言的力度和表达的感染力。
例句:我千方百计努力奋斗,只为了创造美好的明天;我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只为了争取更大的进步。
13.比较: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差异或相似之处,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描述效果。
例句:她的微笑如同春风拂面,温暖而迷人。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总结【范本模板】
修辞手法1、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的、难懂的、人们少见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由本体、比喻词、喻体三部分构成。
本体和喻体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同类,比喻词常(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蜡炬成灰泪始干。
(2)拟物: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3、排比: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相同或意思相关,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
(一般有相同的字眼为标志。
)4、夸张: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态、特征、作用进行扩大或缩小来描述. (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就这点儿东西,还不够我塞牙缝的呢?(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就已经像着了火。
车还没有到,可我已经嗅到了故乡的泥土的芬芳。
5、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
(1)否定反问即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2)肯定反问。
即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
6、设问:就是有针对性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自己的看法谈出来.即自问自答.7、对偶: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反的两组句子组成对句的一种修辞方法。
(对联一般采用对偶的写法)(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完整版)小学语文八种修辞手法归纳一览表
(完整版)小学语文八种修辞手法归纳一览表一、修辞手法概述修辞手法是指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方式,使文学作品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一种修辞形式。
在小学语文研究中,我们常常遇到的修辞手法有八种,包括夸张、比喻、拟人、对比、排比、设问、反问和描写。
下面将对这八种修辞手法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以助于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二、详细解析1. 夸张夸张是为了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有意地夸大事物的程度、规模、数量或特征,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天气真热,能把人烤焦了。
”夸张的手法使得人们更能感受到极端的温度。
2. 比喻比喻是通过明喻与被喻之间的相似之处,以象征、隐喻的方式来描述事物。
通过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有共同特点的事物进行类比,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
例如:“他的笑声如同春天的脉搏,温暖又欢快。
”比喻使得读者可以形象地感受到笑声的美好。
3. 拟人拟人是将人的特点、行为、感觉、思想等赋予非人的事物,使其具有人类的表现形式。
通过拟人,可以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实在,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大地饥肠辘辘,渴望一场甘霖的洗礼。
”拟人使得大地有了渴望和饥肠辘辘的人性化特点。
4. 对比对比是通过把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相互对比,突出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通过对比,可以更加鲜明地表达出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例如:“他黑得像炭,她白得像雪。
”通过对比黑与白,强调了两个人的肤色之间的鲜明对比。
5. 排比排比是将一系列并列的内容以相同的结构形式表达出来,增强修辞效果。
通过排比,可以让文句更加连贯,形象更加鲜明。
例如:“早晨,阳光照亮了大地,照亮了花朵,照亮了我们。
”排比使得阳光的照耀行为更加强调和生动。
6. 设问设问是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达到修辞效果,引起读者的思考。
设问往往是一种思维的引导,可以调动读者的主动性和思考能力。
例如:“你们知道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吗?”通过设问,引起了读者对于世界形成的思考。
7. 反问反问是提出一个问题,但是不需要对其进行回答,通过反问可以强调某种观点或事实。
小学语文15种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15种修辞手法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很多种,每种修辞手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效果。
下面介绍15种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比喻比喻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作类比,以增加描述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比如,用“他是个守护百姓的狮子”来形容一个勇敢的警察,使形象更加丰富。
2.拟人拟人是给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特征和行为,使其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大树伸出长臂,欢快地和风儿玩耍”,使树显得有情有义。
3.夸张夸张是指对描述对象进行放大、夸大,以增添文章的幽默感或戏剧效果。
如“他跑得飞快,比闪电还快”,使得主题更加突出。
4.对比对比是通过将两个相对的事物进行比较,使其中的差异和特点更加鲜明。
如“他面庞白皙如雪,她则黑白分明,宛如黑炭”,用对比描写了两个人的肤色。
5.排比排比是指通过将同一类事物进行列举,使句子结构平衡,起到强调和增加气势的作用。
比如“我想要勇气,我想要坚强,我想要自信”,用排比的方式表达了三种愿望。
6.音律音律是指通过语言的音韵、声调等特点的组合运用,使文章更加动听、抑扬顿挫。
如“扑哧一声,蝉落在了泥土上”,通过“哧”和“落”两个字的音律,突出了落蝉的声音。
7.反问反问是指提出一个问题,但实际上并不希望对方回答,而是用来表达说话者的肯定、否定或嘲讽等情绪。
如“这是我们的责任吗?”,用反问表达了责任的重要性。
8.景物状语景物状语是指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特点和变化,来给读者传递感情和思想。
如“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点缀着幽暗的天空”,通过描写星星的出现,使文章增添了一丝浪漫色彩。
9.感叹10.推理推理是通过对现象、事实等进行合理的思考和推测,从而增加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如“他成绩这么好,肯定用了很多时间和努力”,通过推理引出人成绩的原因。
11.对联对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常由两句平行的诗句组成,形式上对应,义上互补。
在写作中,对联可以起到烘托气氛、点题等作用。
如“春色满园花自笑,夏天美食让人垂涎”,用对仗的对联形式,增添了文章的韵律感。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
1. 比喻:通过比较来说明事物的特征,使事物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将“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
2. 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或情感。
例如,描述“风儿轻轻地唱着歌”。
3. 排比:将同类事物或相似的结构排列在一起,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例如,“我要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积极思考”。
4. 对比:将两个相对立或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突出它们的特点。
例如,“他虽然年纪小,但志向却很高”。
5. 夸张:故意放大或缩小事物的特点,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例如,“我等了一个世纪那么久”。
6. 疑问:用问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常常用于强调或引起思考。
例如,“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
7. 反问:用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常常用于强调或表达一种确定的态度。
例如,“难道不是每个人都应该为和平而努力吗?”
8. 借代:用一种事物来代指另一种事物,例如用“皇冠”代指“权力”。
9. 象征:用一个事物代表另一个更深层次的意义,例如用“白鸽”来象征和平。
10. 省略:在句子中省略掉某些成分,使语言更加简洁。
例如,“我去图书馆”(省略了主语“我”和动词“去”之间的“了”)。
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使写作更加生动有趣。
小学语文15种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15种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在文学、语言表达中运用的一些技巧,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丰富表达,增加语言的艺术感和感染力。
下面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15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将两种事物进行比较,使得抽象的概念更具体生动。
比如:“他是个守望者,像一只忠诚的狗。
”2.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属性,使得表达更具有情感色彩。
比如:“春天向大地微笑。
”3.夸张:夸大其中一种事物的特点,以增加表达的力度和形象感。
比如:“他一口气喝了一大桶水。
”4.对比:通过对比两种事物的差异,突出方面的特点,增加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效果。
比如:“黑夜中的小树,像孤独的竖琴。
”5.排比:在表达的过程中,通过列举多个相同类别的事物,增加表达的张力和力度。
比如:“红色的花朵,红色的夕阳,红色的梦境。
”6.比拟:将两种事物进行比较,突出其中一种情感或特点。
比如:“她的笑容像清泉,流淌在阳光下。
”7.借代:用一个代表事物取代另一个,以便能更好地表达出意思。
比如:“春天的脚步渐近了。
”8.重复:在文章中多次使用相同或相似的词语,以加强表达的感染力和记忆力。
比如:“飞舞的红旗,飞舞的花朵,飞舞的梦想。
”9.反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的意思,以加强表达的力度和冲击力。
比如:“难道我会放弃吗?”10.设问: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加深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比如:“人生的意义是什么?”11.比较:通过对比两种事物的不同或相似之处,进一步凸显其中的特点和意义。
比如:“没有黑,白就不会那么明亮。
”12.倒装:改变语序,使得表达更具有冲击力和引人注意力。
比如:“唯有坚持,才能成功。
”13.借光:通过映射或借用其他的名人、作品等的形象,来为自己的内容增色,增加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比如:“她的笑容像蒙娜丽莎一样迷人。
”14.借古讽今:通过引用古代经典的故事或典故,来表达对现实的批评、思考、警示或启示。
小学语文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
常用的修辞手法1、比喻:用具体的事物去描写抽象的事物。
作用: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例句:天空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
2、拟人:把物当成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例句: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对你微笑。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例句: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怎么能盖房子呢?4、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蟋蟀有特别好的建筑工具吗?没有。
6、反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7、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干这种勾当它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慢的,因为它自认为是这条河的主宰。
(《白公鹅》)8、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小学1-6年级语文21种常见修辞手法汇总
小学1-6年级语文21种常见修辞手法汇总!给孩子收藏!01比喻依据联想和想象,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比喻。
在文学作品中,比喻可以形传神;在政论文中,可使道理浅显易明。
比喻是一种运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方法。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荷花》(2)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长城。
《观潮》(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02比拟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说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
比拟可以寓情于物,借物抒情。
(1)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金色的草地》(2)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桥》(3)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
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
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小桥流水人家》03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本来的名称,而借用和该人或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
借代可使语言形象鲜明,变化说法,避免语言直白,还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十里长街送总理》(2)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大蝴蝶,橘红色的身子布满墨绿色的斑纹,呼扇着翅膀缓缓上升。
《放风筝》(3)他开始教化“星期五”。
“星期五”很快成为他的好帮手。
《鲁滨孙飘流记》04夸张用远远超过客观现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事物的某一特点的修辞方法。
夸张既可以对事物夸大升级,也可对事物缩小降级。
夸张可以渲染气氛,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语势,加强幽默感。
(1)那当然,“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可爱的草塘》(2)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趵突泉》05拈连利用上下文语义的关联,把适用于彼事物的词语顺势拈来巧妙地连用到此事物上的一种修辞方法。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总结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总结小学语文中的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问和倒装等。
比喻是一种借用形象的说法来进行说明或描述的修辞手法,通过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比较,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比如:“他是个太阳,给大家带来了温暖和光明。
”这句话用太阳来描述一个人的形象,形象生动。
拟人是一种赋予无生命事物以人的特征和行为的修辞手法,使其更生动活泼,更接近读者的生活经验。
比如:“云儿像难过的小猫躲在角落里。
”这句话将云与小猫进行了类比,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
夸张是一种故意夸大事物或情感的修辞手法,用来强调其中一种特征或表达其中一种情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他跑得飞快,飞得像一只鸟。
”这句话用飞快和飞这两个动词进行夸张,使描述更为夸张生动。
排比是一种通过列举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或句子,使文章更加平衡、有节奏感的修辞手法。
比如:“我喜欢红色的玫瑰,喜欢蓝色的天空,也喜欢黄色的太阳。
”这句话通过列举三个颜色的名词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对偶是一种通过将具有相似结构或相似意义的词语或句子进行配对运用,使文章更加平衡、和谐的修辞手法。
比如:“绿树长青,红花鲜艳。
”这句话通过将绿和青、红和艳进行对偶运用,增强了表达的效果。
反问是一种通过将陈述句变为疑问句的修辞手法,常用来表达强烈的情感或深刻的思考,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比如:“天空是什么颜色的?”这句话通过反问来引起读者对天空颜色的思考。
倒装是一种颠倒正常语序的修辞手法,常用来增强表达的冲击力或突出句子的重要信息。
比如:“大雪纷飞,寒风呼啸。
”这句话将谓语动词和主语的位置颠倒,使描述更加生动有力。
除了上述提到的修辞手法,小学语文中还有很多其他的修辞手法,如比拟、夸张、设问、巧用词语的形状和声音等。
这些修辞手法都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文笔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练习使用这些修辞手法,不仅可以增加文章的吸引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汇总
语文修辞手法汇总1、语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对比、反复、双关、引用、反语、联想、通感、顶真、互文、回环、移情、象征、寄寓等。
2、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
比喻【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比喻的三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好像、若、似乎、似的、好似、如、犹如、放佛、好比、一样、成了、变成、是……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句,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拟人【概念】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判断要点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拟人的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将什么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典型例句】(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5)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
一定要注意:对某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毫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小学语文常见修辞手法
一、比喻
练习,判断下列句子是否属于比喻句。
1、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 ( )
2、小明长得很像他爸爸
()
3、这里是花的海洋
()
二、拟人
定义:把物当做人来写。 特征:具有人的特点。 句子赏析。 1、骄阳下,谷穗显得没精打采的。
2、树叶在空中 翩翩起舞 。
3、清晨,露珠 舒服地躺在草叶上。
二、拟人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属于拟人句 1、一群鸭子不时把头扎到水底下去觅食。
(不是)
2、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 是 )
3、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 是 )
三、夸张
定义:把描写的事物夸大或缩小,使其鲜明。 特征:夸大或缩小。 句子赏析。 1、李医生给人看病,药方没开, 病就好了三分。
(不是)
2、人类难道不是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吗?
(是)
3、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
(是)
七、设问
定义:自己提问自己作答,以便突破主要的论点,申述所要 申述的问题。
特征:自问自答。 句子赏析。 1、谁的笔掉了?哦是小明的。 2、读书苦吗?当然,但会苦尽甘来。
七、设问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属于设问句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水向东流。
总结:暗喻又称隐喻,是比喻修辞手法的一种。没有出现比 喻词,通常会以“是”“就是”“成了”等词代替比喻词的出现。
一、比喻
3、不要让这些充满暴力的漫画毒害我们的 幼苗。 ( 是 )
幼苗等同于儿童,有相 似性,但隐藏了本体“儿童” 和喻词,称作借喻。
喻体
总结:借喻也是比喻修辞手法的一种。以喻体来代替本体, 本体和比喻词不同时出现。
九、反复
小学语文15种修辞手法(小学语文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小学语文15种修辞手法(小学语文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一、比喻比喻就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把甲比作乙,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①被比喻的事物(称为“本体”);②用来作比喻的事物(称为“喻体”);③“比喻词”(像、好像、仿佛等)。
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二、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三、夸张夸张指为追求其中一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2、夸张的几种形式a、扩大夸张。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
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四、排比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2、排比的几种形式a、成分排比。
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讲解及例句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讲解及例句一、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例句:1.水街的另一边是一排翠绿的柳树,一阵风吹来,柳树那翠绿的衣裙像仙女一般翩翩起舞。
2.这些小蝌蚪大头大尾巴,像小姑娘的辫子,黑油油的,真好看!3.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二、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例句:1.月亮一出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2.夜空中的小星星狡猾地眨着双眼。
3.秋天又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地向咱们走来。
悄无声息地走开。
三、排比是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例句:1.家乡的河真清!清得可以看见河里的沙石;家乡的河真绿!绿得就像青青的草原;家乡的河真静!静得只有看到远处的山才知道船在行走。
2.梅花真洁白啊!像冬天里的雪花;梅花真美丽啊!像翩翩起舞的天鹅;梅花真坚强啊!像个英勇的战士。
梅花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3.护士犹如月亮,献上自己的笑脸,明亮了每个病人;护士犹如花朵,吐出自己的芳香,愉悦了每个病人;护士犹如蜜蜂,送出自己的蜂蜜,甜蜜了每个病人。
护士是春蚕,贡献自己的生命,服务了每个病人;护士是天使,捧出自己的爱心,温暖了每个病人;护士是蜡炬,燃烧自己的年华,照耀了每个病人。
四、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例句:1.哇,好大,好壮观!这就是我一直想看的央视大楼,瞧,它就像擎天柱一样高耸入云。
2.在教室里,学生们发出了噪音,几乎把屋顶撞倒了。
3.汽车像箭一样快,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五、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例句:1.太空中有外星人吗?没有2.谁的本子?是张昊的本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手法
1、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的、难懂的、人们少见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由本体、比喻词、喻体三部分构成。
本体和喻体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同类,比喻词常
(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蜡炬成灰泪始干。
(2)拟物: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3、排比: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相同或意思相关,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
(一般有相同的字眼为标志。
)
4、夸张: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态、特征、作用进行扩大或缩小来描述。
(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就这点儿东西,还不够我塞牙缝的呢?(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就已经像着了火。
车还没有到,可我已经嗅到了故乡的泥土的芬芳。
5、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
(1)否定反问即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2)肯定反问。
即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
6、设问:就是有针对性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自己的看法谈出来。
即自问自答。
7、对偶: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反的两组句子组成对句的一种修辞方法。
(对联一般采用对偶的写法)(1)正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8、顶针:即某段文字的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词)与下一句开头的一个字(词)相同,这种修辞方法叫做顶针。
例:苗儿五天长高一截,一截就是一个台阶。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1)
直接引用。
即在引语的前面或后面说明出处或来源。
(2)间接引用。
即不说明出处,直接把引文应用到文章中去,使之成为文章的一部分。
10、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11、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如: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②不要大锅饭。
(“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⑤几十把雪亮的刺刀闯进来。
《(小英雄雨来)》
12、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13、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4、联想:也就是想象. 例如: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15、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例如“晨钟云外湿”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16、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表面说一层意思,暗中还有另一层意思,即话里有话,弦外有音。
(1)谐音双关。
谐音双关是利用同音词语构成的,可以是同音同字,也可以是同音异字。
①外甥打灯笼——照旧(舅)②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2)语义双关。
语义双关是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构成双关。
17、互文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即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烟笼寒水月笼沙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主人下马客上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18、回环简单地说回环就是顺读逆读一个样。
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
星岛港迎港岛星。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19、移情: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写说者有意识地赋予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特性,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移情。
运用移情修辞手法,首先将主观的感情移到事物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的强烈感情,发挥修辞效果。
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②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③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移情和拟人的区别是: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后者是“将物当作人来写”。
19、衬托:为了突出主要的事物,用其他的类似、相近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
(1)正衬是利用同主要是无类似的其他事物作陪衬,是主要事物的特征更突出。
(2)反衬是从反面衬托,利用同主要事物相反的事物作陪衬,更加突出主要事物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