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理学作为心理学的榜样
社会建构论的人性观取向及其心理学意义
一、社会建构论的心理观作为后现代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建构论的核心思想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解构”,二是“重构”。
社会建构论首先对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观进行了深刻地反省和批判,然后力图从后现代视野重新审视和重构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取向。
(一)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批判与解构以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格根为代表的社会建构论者站在西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对立面,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理论基础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解构。
他们反对传统心理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个体主义和科学主义。
1.对主客二元论的批判。
现代主义心理学的首要预设是人生活在主客二元的世界中,在主体的经验之外存在着一个客观世界,主体的心理、意识、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社会建构论认为,这种二元世界的划分只是一种无法“证伪”亦无法“证实”的预设,是现代主义的一个“宏大叙事”,并没有相应的证据予以支持。
因为“一旦我们开始谈论某个对象,我们就已经进入表征世界。
”在表征世界之外的“客观世界”不可能进入人的意识领域,因此“二元世界”的划分是一个武断的、不可靠的预设。
2.对实在论的批判。
实在论主张任何事物(包括人)都是有其自身独特的内在规定性的客观实在。
基于这种实在论预设,现代主义心理学相信心理(心灵、意识、人格)是一种客观实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规定性,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或发现它们。
社会建构论则认为心理现象并非独立存在的实体,心理学的概念也不存在一个客观存在的“精神实在”作为基础。
所谓认知、情绪、人格等一切心理特征都不过是一种话语的建构,并没有一个精神上对等的实体与之相对应。
心理(知识)并非是人对心灵本质的揭示或发现,而是社会文化的创造或发明。
3.对科学至上论的批判。
在现代主义取向中始终处于统治地位的科学主义心理学坚定地主张科学方法是追求真理的唯一途径。
社会建构论者对此给予了严厉的批判,认为“热衷于实证方法的心理学日益淡忘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即科学方法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在教育领域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们始终追求的目标。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和方法。
下面,我们将探讨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是内在动机(如对知识的兴趣、好奇心)还是外在动机(如奖励、惩罚)占主导。
对于内在动机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学习任务,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而对于外在动机较强的学生,可以通过合理的奖励机制和明确的目标设定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对于喜欢科学探索的学生,可以组织科学实验活动,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深入探究科学原理。
对于为了取得好成绩而学习的学生,可以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奖励措施,如达到一定的成绩给予表扬或小奖品。
二、关注学生的认知风格学生的认知风格各不相同,有的是场依存型,依赖外部环境和他人的指导;有的是场独立型,更善于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调整教学方法。
对于场依存型的学生,可以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获取知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提供明确的指导和示范。
而对于场独立型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比如,在数学教学中,对于场依存型的学生,教师可以详细讲解解题步骤,并让他们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对于场独立型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让他们自己探索解题方法。
三、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要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和关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被接纳和支持。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营造有趣的课堂氛围。
例如,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展游戏活动、引入实际生活案例等,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榜样的力量心理学的原理
榜样的力量心理学的原理第一,榜样的可信度和可接近性。
一个好的榜样需要具备可信度,即他们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和社会期望,让人们愿意接受和效仿。
同时,榜样还需要具备可接近性,即与个体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或共同点,使人们相信自己也有可能达到类似的成就。
例如,当一个学生看到同年级的同学通过努力获得优异成绩,他会认为自己也能够达到类似的成绩,从而受到榜样的影响去努力学习。
第二,榜样的认同感。
人们更容易受到那些与自己有共同特征或身份的榜样的影响。
当个体感受到与榜样的认同感时,他们更有可能效仿榜样的行为。
例如,一个运动员看到自己同样是从小热爱运动的偶像在比赛中取得辉煌成绩,他会更容易受到榜样的影响,积极训练并追求自己的运动梦想。
第三,榜样的情感共鸣。
榜样的行为和经历可以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内心的积极情绪。
例如,当一个职场新人看到公司的成功创业者的故事,他会被激发出对创新和追求成功的热情和动力。
这种情感共鸣可以帮助个体建立起积极的心态,促使他们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第四,榜样的故事性和情感吸引力。
榜样的故事性和情感吸引力对于影响个体行为和心态非常重要。
人们更容易被那些有魅力和感人故事的榜样所吸引。
例如,一位成功女性企业家的励志故事可以激发女性群体的自信和勇气,让她们相信自己也能够成功。
这种故事性和情感吸引力可以增强个体对榜样的认同和模仿欲望。
第五,榜样的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所处社会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当一个榜样被社会大众广泛认可和尊重时,他的影响力会更大。
人们更容易受到那些被社会认同和推崇的榜样的影响。
例如,当一个年轻人看到社会上广受尊敬的榜样,如科学家、艺术家、慈善家等,他会受到他们的影响,积极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榜样的力量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原理。
榜样通过其可信度和可接近性、认同感、情感共鸣、故事性和情感吸引力以及社会认同等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心态。
了解和运用榜样的原理,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塑造自己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心理学史重点
心理学史诸论1、心理发展动力主要是指隐藏在心理学背后的、推动心理学不断向前发展与进步的各种因素或力量,在心理学史上主要存在“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两种基本观点。
2、时代精神说强调其他科学(如哲学、生理学、物理学)的发展及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的进步等所蕴涵着的时代精神,认为这些因素决定着心理学家的某些观念是否会被接受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
3、伟人说一切进步和变化都是直接由指引和改变了历史进程的独特的“伟人”的意志与力量决定的。
4、结合“时代精神说”与“伟人说”两种基本观点,谈谈你对心理学发展动力的看法。
⑴概念:“伟人说”:一切进步和变化都是直接由指引和改变了历史进程的独特的“伟人”的意志与力量决定的。
“时代精神说”:强调其他科学(如哲学、生理学、物理学)的发展及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的进步等所蕴涵着的时代精神,认为这些因素决定着心理学家的某些观念是否会被接受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
“心理发展动力”:主要是指隐藏在心理学背后的、推动心理学不断向前发展与进步的各种因素或力量,在心理学史上主要存在“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两种基本观点。
⑵影响:“时代精神说”:时代精神会决定哪些思想成为潮流,而另一些思想将最终消亡。
一种理论、一个学派的流行,不一定使它比其他理论更正确。
而往往是因为它比其他理论更合潮流、更为时尚。
“伟人说”:没有伟人,就不是一部完整的心理学史,在伟大人物从事的领域,只要他们还活着,这个学派就得以他们为正统。
伟人不只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他们也能暂时阻止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⑶不同点:推动心理学发展与进步的主体不同,伟人说是有过重大影响的人伟人,时代精神说是整个社会时代背景。
⑷总结:两者都有推动,伟人必须符合时代潮流,站在时代前沿说出他们的思想,但不符合时代精神,伟人便不会为人所知。
第一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1、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这门实验新科学的正式创立。
“社会学习理论”与榜样教育
“社会学习理论”与榜样教育一、概述社会学习理论,作为心理学领域的重要分支,旨在探讨个体如何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来学习并塑造自身的行为模式。
这一理论由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并发展,强调观察学习、模仿和替代强化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在社会学习理论的框架下,榜样教育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通过树立和宣传正面榜样,引导个体学习和模仿其优良品质和行为,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榜样教育是一种以榜样为媒介,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和教育他人的方法。
它根植于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个体通过观察、模仿和学习榜样的行为,来培养自身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榜样教育不仅有助于个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还能激发个体的内在动力,推动其自我发展和成长。
在现代社会中,榜样教育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无论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中,榜样教育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挖掘和宣传身边的优秀人物和事迹,我们可以为个体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榜样教育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进步发展,为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有力支持。
社会学习理论为榜样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榜样教育则是社会学习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深入理解社会学习理论和榜样教育的内涵与价值,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这一教育理念和方法,推动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1. 简述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社会学习理论是心理学界行为主义学派的重要理论之一,其基本概念源于对人类社会行为的深入探索。
该理论主张,人们的行为并非仅仅由内在驱力或环境刺激所决定,而是通过观察、模仿他人的行为,以及经过自身实践和经验积累,逐渐习得和形成的。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以及观察学习在行为形成和改变中的关键作用。
社会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早期阶段。
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和美国心理学家沃森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为社会学习理论奠定了基础。
心理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学
中 的 应 用
46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 0 1
对 大 家 教 学 物 理 有 所 帮 助 1激 发 学 习 动 机 . 学 习 动 机 是推 动学 习行 为 的 内在 动 力 。但 学生 正确 的学
习 动机 是 不 会 自发 产 生 的 , 要教 师有 目的 、 需 有计 划 地 进 行 激 发 和培 养 。 在 教学 实践 中 , 先要 进 行 学 习 目的 教 育 , 生 学 首 学 习物 理 学 的 目的就 是 系统 地 掌 握 学 习 现 代 科 学 技术 和从 事 社 会 主义 建 设需 要 的物 理 基 础 知 识 , 以及 这 些 知 识 的 实 际 应 用 : 通 过 了解 学 习 目的 . 明确 学 习任 务 , 有 助 于 提 高学 生 的学 习 这 积 极 性 。 次 , 用 反 馈 机 制 , 化学 习动 机 。 生 运 用所 学 知 其 应 强 学 识 解决 问题 的 成 败 , 业 准确 率 的 高 低 . 试 成 绩 的优 劣 , 作 考 以 及 学 习 认 真 与 否均 属 于学 习 的反 馈 信 息 .教 师 可 以通 过 这 些 反馈 信 息 实 时地 对 学 生 进 行 正 确 高 效 的 评 价 .让学 生 了解 学 习方 面 的进 步 、 展 和所 取 得 的 成 绩 . 及 不 足 的方 面 , 师 进 以 教
格 和创 新行 为方 式 的 一 种 教 育 活 动 。榜 样 教 育 在人 的社 会 化 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 ・
班 杜 拉 的社 会学 习理 论 对 此 作 了 充 分 的论 证 。榜 样 的力 量 是 无 穷 的 。教 师 可 以介 绍 一 些 著 名 的 物 理 学 家 的事 迹 , 物 理 在 这 个 庞 大 的 科 学 领 域 H 现 了众 多 的 优 秀 的 科 学 大 家 , 们 在 { 他 科 学 研 究 上 求 真 求 实 , 于 探 索 真 理 。在 生 活 上 他 们 的 表 现 勇 也 同样 可钦 可佩 这些 卓越 人 物 拥 有 崇 高 的 献 身精 神和 人 格 魅 力 , 们 可 以 历 数 出许 许 多 多 物 理 家 的感 人 事 迹 , 如 中 我 比 国 “ 天 之 父 ” 学 森 的名 言 是 : 我 姓 钱 , 我 不 爱 钱 。” 锵 航 钱 “ 但 铿
心理学史复习资料
⼼理学史复习资料⼼理学史复习绪论:1古⼈对⼼理现象的思考就提出了六⼤对⽴的基本问题,即⼈贵论、⾝⼼论、性习论、知⾏论、性情论、理欲论,它们构成了中国古代⼼理学思想的范畴论。
2学习⼼理学史的意义?⼀,学习⼼理学史有助于理解⼼理学的现在和未来。
⼆,⼼理学史为⼼理学提供了⼀种整合⼒量。
三,学习⼼理学史有助于提⾼理论素养。
四,学习⼼理学史有助于培养健康的怀疑与批判精神。
第⼀章西⽅⼼理学的历史渊源1.阿那可西曼德提出了抽象的“⽆限”论,阿那可西美尼认为“⽓”是万物的始基。
2.赫拉克利特提出“⼀切皆流,⽆物常往”“没有⼈能两次踏进同⼀条河流”3.恩培多克勒认为,万物皆由⽔、⼟、⽕、⽓等四根组合⽽成,并因“爱”和“恨”两种动⼒⽽使四根产⽣结合和分离。
4.德谟克利特是原⼦论的创始⼈。
5.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教学⽅式闻名于世界教育史和⼼理学史。
6.柏拉图认为,⼈类社会可以分为“现实世界”和“理念世界”。
7.亚⾥⼠多德是柏拉图的学⽣,他的《论灵魂》是欧洲⼼理学史上第⼀本⼼理学专著。
8.奥古斯丁是⼼理学思想史上第⼀位主张灵魂内省的著名学者,⼜称第⼀位内省主义者。
9.经验主义表现分两种学术形态:⼀是联想主义⼼理学,⼆是感觉主义⼼理学。
10.约翰·洛克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英国经验主义⼼理学的主要创⽴者,联想主义⼼理学的主要创⽴者。
提出了著名的⽩板说。
11.贝克莱认为意识是第⼀性的,物质是第⼆性的。
12.联想:由当前感知的事物回忆起有关另⼀事物,或由想起⼀种事物的经验⼜想起另⼀种事物的经验的⼼⾥过程。
13.⼤卫·哈特莱是英国的第⼀位⽣理⼼理学思想家,他认为联想有同时性联想和继时性联想之分。
14.穆勒⽗⼦:詹姆斯·穆勒英国机械联想主义的典型代表,联想主义⼼理学的主要传播者,提出⼼理⼒学说。
约翰·斯图尔特·穆勒提出了⼼理化学说。
15.培因于1876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份⼼理学杂志《⼼灵》。
榜样示范法名词解释心理学
榜样示范法名词解释心理学
榜样示范法是指以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卓越成就等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一种德育方法。
榜样可使道德准则及行为规范具体化、形象化、人格化,因而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鼓动力,为历代教育家所重视。
学校德育可以提供学生学习的榜样大致有四类:
(1)革命先烈、领袖人物、历史伟人等。
(2)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各种先进模范人物。
(3)家长和教师等一般成人榜样。
(4)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如“三好生”及某方面的特优生等。
采用此法具体措施主要有:对榜样人物事迹作生动具体的介绍,包括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视听有关影片、录像、戏剧、录音资料等;观察和指导学生在行动中向榜样人物看齐,使榜样的品德最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实施过程中,教师以身作则,带头学习,直接示范,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把抽象的道德规范和高深的政治思想原理具体化、人格化、以生动具体的典型形象影响学生心理,使教育有很强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榜样是无声的语言。
而这种无声的语言往往比有声的语言更有力量。
青少年学生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有了生动具体的形象作为榜样,便容易具体地领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容易受到感染,容易随着学、跟着走。
这样就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心理学史》(第2版)叶浩生主编
《⼼理学史》(第2版)叶浩⽣主编绪论●⼼理学的历史被划分为两⼤时期:实验⼼理学建⽴之前的漫长的前科学⼼理学时期和实验⼼理学建⽴之后的科学⼼理学时期。
●⼼理学史的发展⼤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理学研究。
第⼆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之后,⼼理学史作为⼀个特定研究领域正式开始。
以罗伯特·华⽣为代表的⼼理学史家对这⼀领域做出了积极贡献---成⽴组织,建⽴⼼理学史档案馆,创办专业杂志。
第⼀章古希腊早期●爱菲索学派:赫拉克利特,反对灵魂不死, 认为世界不是神创造的,⽕是万物的本原。
提出“⼀切皆流,⽆物常住”,“没有⼈能两次踏进同⼀条河流”●原⼦论学派:德谟克⾥特,有关灵魂与感觉的认识,则显得更加贴近唯物主义倾向,有些观点已接近当代⼼理学的研究成果。
古希腊繁荣时期●苏格拉底的名⾔:认识你⾃⼰●柏拉图认为,⼈类社会可以分为“现实世界”和“理念世界”,他的理性主义⼼理学思想全⾯揭开了欧洲⼼理学史的序幕,在西⽅⽂化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迹●欧洲⼼理学史上第⼀本⼼理学专著是亚⾥⼠多德的《论灵魂》●亚⾥⼠多德的“四因论”:质料因、形式因、动⼒因、⽬的因。
(质料表⽰事物的性质和内容,形式表⽰事物的存在的⽅式或状态,动⼒表⽰事物在质料和形式之间不断转变或运动的⼒量,⽽⽬的则表明事物发展变化的⽬标状态或缘由)●亚⾥⼠多德的记忆观。
从⽇常观察⼊⼿,探讨了记忆的本质、特性、类别和条件,认为记忆是过去的事物所留下的印记的再⽣,记忆代表着过去经验的⼀组意象,是感知活动的结果,具有“过去的”时间特性。
并且,⼈的联想、情感、材料组织⽅式等因素,明显地影响着⼀个⼈的回忆效果。
⽂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主要贡献在于对视觉和⼈类表情的研究。
近代西⽅●弗兰西斯?培根,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祖。
他提出“知识就是⼒量”。
哲学总结●唯物主义代表⼈物有:泰勒⼠、亚⾥⼠多德、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恩培多克勒、罗吉尔·培根、达·芬奇、特勒肖、布鲁诺、弗兰西斯·培根、笛卡尔、洛克●唯⼼主义代表⼈物: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巴门尼德、奥古斯丁、阿奎那、沃尔夫、康德、赫尔巴特(赫尔巴特认为⼼理学完全可以成为⼀门科学)●⼼⾝关系问题:⼀元或⼆元●知识的获得问题:经验主义或理性主义●天赋论学说(同经验主义对⽴)●联想主义学说(以经验主义为基础,经验主义必须借助联想才能解释⼼理整体特性)●⼤脑机能定位与机能统⼀的争论有什么意义?⼀,巩固脑是⼼理的器官的概念。
自然辩证法考试参考资料
波普尔:(538)1、波普尔采取了彻底的反归纳立场。
他认为,经验的记述只能是个别的观察和实验的陈述。
事实上,观察者在观看物体或景色时,单纯的观察可以为主观性的因素所蒙蔽。
因此,观察和观察陈述不可能构成科学定律和理论赖以建立的可靠基础。
为了说明这一点,波普尔进一步从逻辑上论证了归纳推理的不严格性。
但这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无限的循环论证,即用归纳来证明归纳。
2、波普尔的演绎理论。
波普尔认为我们是通过检验的演绎法理论(提出问题——给出陈述——与实际应用和实验结果相比较——做出判决)获得知识的。
他的演绎理论主张新思想的形成不是对观察到的规律性的被动反应,而是创造性的大胆的想象的结果。
另一方面,波普尔进一步阐明说:我们先有解释世界的企图,然后才去观察。
在他看来,理性是先于经验的。
3、分界问题。
他提出用可证伪性取代可证实性作为分界标准,他的理由是可证实性和可证伪性在逻辑上是不相对称的。
不合理性:1、波普尔认为一个理论只要受到证伪就被摈弃,事实上并非全部如此。
2、波普尔把证伪描绘成具有关键的重要性,认为当那些大胆的推侧被证伪时,科学就获得了有意义的进展,因为人们可以从错误中学到许多东西。
但证伪终究是件消极的事情,它不会给科学带来信息。
3、仅凭“一次能证伪的判诀性实验”去否定一个理论,这种做法本身存在问题。
汤浅光朝:(665)按照汤浅的界定标准,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前提标准是科学成果数量比例占据全世界的25%以上。
依此标准,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历程如下:1540年-1610年间意大利=>1660年-1730年间英国=>1770年-1830年间法国=>1810年-1920年间德国=>1920年后的美国。
①文艺复兴使意大利成为世界第一个科学兴旺中心14世纪----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在此期间,意大利出现了一大批诸如达.芬奇,布鲁诺,伽利略这样的重量级的艺术家,思想家和科学家,他们使意大利变成了世界第一个科学兴旺中心.②科教领先使英国率先成为工业强国在牛顿、培根等人的影响下,英国率先建立了科学体制,发展科学技术教育,实施了一系列科技政策,为英国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使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世界科学中心③弘扬科学使法国异军突起在英国影响下法国开始重视科教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科教,致力于高教改革,培养了一大批驰名世界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如帕斯卡,马略特,卡诺,查理,盖.吕萨克...... 19世纪前50年取代英国二成为世界第三个科学兴旺中心.④大兴科教使德国后来居上德国借鉴法国的办学经验,创造性地建立了风格独特的科学体制,创建了集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新型教育体制,开办了研究生教育模式。
第一章 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与发展理论
3.在线学习3.1 导语本课程叫《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它不同于一般的儿童心理学。
一般的儿童心理学主要阐述儿童具体的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如感知觉、思维、性格等)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年龄特征。
发展理论则着重阐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和动因。
因此,它比一般的儿童心理学更概括、更抽象、更具普遍性。
它对于我们认识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具有更加深远的指导意义。
同时,对我们培养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也有重要作用。
3.2电子讲义第一章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与发展理论第一节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心理学是什么”,就是“心理学研究什么?”或者说:“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在心理学漫长的历史中,始终存在两个争论不休的基本问题:第一,心理学是什么?第二,怎样研究心理现象。
实质上就是一个“定义”和“方法”的问题。
自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起,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灵魂。
在他看来,灵魂是潜在地拥有生命的一种自然的躯体形式。
作为生物的形式,灵魂是有机体的本质因、动力因和目的因,一切生物都有灵魂,灵魂随不同形式的生物分为不同的等级。
最低级的水平是营养的灵魂,主管生存;高一级的为灵敏的灵魂,有感觉和体验快乐、痛苦的功能。
最高级的是理性的灵魂,它包括营养的灵魂和灵敏的灵魂的所有功能,并增加了心灵,即思维的能力和一般的认识。
心灵是人类特有的部分。
从此,灵魂、心灵一直盘据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
1878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先驱的心理学家们接受实证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决心以物理学为榜样,把心理学发展成一门足以在定义和方法上以其精确性与物理、化学和生理学媲美的科学。
他们力图利用内省的方法把意识分析为各个基本的要素,如同化学把化合物分析为各个元素一样,以期达到其它学科所具有的自然科学的共性——量化和准确。
但这种热情很快便把心理学引入了僵局。
这时,一个领袖式的人物——华生——高举起行为主义的大旗,对心理学的定义作了根本性的修改。
0271《心理学史》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0271《心理学史》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一、考试说明心理学史一门关于心理学发展历程的课程,它以历史为研究对象,向我们讲述了近现代心理学的形成、演变和发展情况,重点在于介绍实验心理学建立之后的科学心理学时期,它以研究“范式”进行归类,详细介绍了心理学发展进程中一些主要流派的观点和演变。
本课程闭卷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题可能包括以下几种题型:题型一:单项选择题题型二:多项选择题题型三:名词解释题题型四:连线题题型五:简答题题型六:论述题二、重点复习内容第一章导论(一)西方心理学史的学科性质心理学贯通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类现代学科体系之中,属于三门学科的中介性科学。
西方心理学属于历史科学,对西方心理学的产生发展过程进行历史性描述。
(二)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西方心理学史是研究西方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涵盖原始心理观(二十万年前至公元前六世纪)、哲学心理观(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十九世纪中叶)、科学心理观(公元十九世纪后半叶至今)。
(三)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方法1、方法论对具体研究方法的前提性反思,是一种哲学思辨层次上的原方法。
在评价历史事实时,必须采取辩证的观点,进行多元的评价。
2、具体方法遵循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把历史、理论和应用结合起来;坚持实证史学;采取辨证态度;注重归纳整理和比较分析(四)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意义1、拓宽理论视野,增长理论见识;2、鉴古知今,继往开来;3、提高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思维水平。
第二章心理观点的起源(一)心理观起源的条件(二)心理观起源的时间原始心理观起源于20万--4万年前的古人类或化石智人阶段。
(三)心理观起源的途径第三章理念论心理学思想(一)理念论心理学思想的来源1.毕达哥拉斯学派:强调“数”,为理念论的产生提供了初步的思维抽象;2.挨利亚派:提出“不动不变”观点,说明理念论里的理念是不动不变的;3.赫拉克利特:提出“万物流变说”,发展出理念论对现象世界的解释;4.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论”用于解释理念的无限多样性;5.苏格拉底:提供了一般和个别关系的解释。
皮连生_第五版《学与教的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学与教的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填空1、最初运用角色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米德 。
2、心理学认为,教师要扮演的角色包括:A、 知识传授者 ,B、 团体领导者 ,C、 模范公民 ,D、 纪律维护者 ,E、 家长代理人 等3、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 教师期望效应。
由心理学家 罗森塔尔、雅各布森 于本纪60年代 提出。
4、对教师职业有重要影响的人格品质包括:A、 热情与同情心 ,B、激励与想像 .等。
5、心理学家对教师心理品质与其职业成就的早期研究的三种范型是A、 问卷调查 ,B、 相关研究 ,C、 实验研究 。
6、新教师和专家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的差异可以从A、 课前 ,B、课中 ,C、 课后三个教学阶段进行分析。
7、心理学研究提出的缩小新手与专家教 师之间差异的有效措施是:A、 掌握教学常规与教学策略 ,B、 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C、外部支持 .。
8、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为 经验+反思 =成长。
9、师范生从新手到专家水平的教师需要经历如下发展水平 A、新手水平,B、高级新手水平,C、 胜任水平,D、 熟练水平,E、专家水平。
10、教学效能感的理论来源于 班杜拉的 自我效能 概念。
11 低成就感 非人性化 情绪衰竭 情绪衰竭12 情境认知理论二、选择题1、.教师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B、心理过程与认知能力;C、认知能力与人格特征;D、认知能力与教 学风格。
2、讨厌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反映学生希望教师充当 角色。
A.、家长代理人;B、知识传授者;C、纪律维护者;D.模范公民。
3、A4、据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教师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与学生的学习结果无重大相关。
对这一发现最合理解释是:A.、测量方法不可靠;B、.教师的知识与智力不是搞好教学的重要条件;C、在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其他特征对教学效果起更大的决定作用;D、研究取样少,不足以说明问题。
心理学诸流派之进化心理学趋向的方法论研究
048当代思潮心理学诸流派之进化心理学趋向的方法论研究进化心理学的要旨什么是进化心理学及其代表人物进化心理学是生物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认为人类的心理就是一整套信息处理的装置,这些装置是由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其目的是处理我们祖先在狩猎等生存过程中所遇到的适应问题,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代表人物主要有戴卫·巴斯(David Buss)、罗杰姆·巴尔科(Jerome H Ba rkow)、莱达·考斯米德(Le da Cosmides)和约翰·托比( John Tooby) 等。
进化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哲学背景:近代哲学家霍布斯提出物质才是人类活动与动物行为的决定因素,二者均遵循着自然法则。
人类心理的活动就是一种心理的计算活动,那么人类心灵的逻辑思维活动也实际上是心理对信息进行操作、加工、计算的一种活动。
科学背景:生物进化论的进化观点主要是“获得性遗传”和“用进废退”这两个基本原则。
达尔文扬弃和继承了前人的想法提出了自然选择论,包括三种主要成分:变异、遗传和选择。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人们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和颗粒遗传理论结合起来形成了“现代综合”的科学理论,最终形成了综合进化论。
进化心理学的基本原理①进化导致了心理机制,人类的过去是领悟心理机制的关键所在。
“过去”不仅仅指个体的成长与发展的经历,更主要是指整个人类的种系进化史。
②生存和繁衍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面临的首要问题。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要解决两大的问题分别是生存和繁殖后代。
人的心理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而不断地演化形成的。
③心理机制是由特定功能的“达尔文模块”构成的“瑞士军刀”。
进化心理学主张心理机制是由大量特殊的但功能上整合设计的用于处理有机体面临的一些适应问题的机制构成的,不同的适应问题会使用不同的解决方法。
④心理进化源自于适应的压力,功能分析有利于理解心理机制。
心理学的中心任务就是去确定、描述或解释人的心理机制,而主要方法是功能分析。
西方心理学史复习资料
西史复习资料泰勒士: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家和物活论者。
毕达哥斯拉:提出毕达哥斯拉定理即勾股定理;提出灵魂不死和轮回说;把灵魂分为理性、智慧和情欲三部分。
赫拉克利特:虽然变化是万物唯一的常性,但他不是反复无常而是符合规律的,他称这个规律为逻各斯(Logos)。
恩培多克勒:经验主义的创始人。
德谟克利特:继承并发展了留基伯的原子论。
他认为世界只是原子和虚空。
普罗泰哥拉:主张“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他认为知识是人的理性中固有的,教育只是设法把人所固有的知识引出来,这是他的“产婆术”的依据。
柏拉图:柏拉图把人分为三个等级,即哲学王、武士和劳动者。
他又把灵魂或心理分成三个部分,即理性、意气和情欲。
亚里士多德:他被马克思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他的《论灵魂》是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部关于心理学的专门著作。
他把灵魂的功能分为两类,一是认识功能,另一是动求功能。
亚里斯多德把感觉定义为辨别的官能,感觉分为五种,即触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视觉。
奥古斯丁:奥古斯丁认为,记忆、理智和意志三者是灵魂的主要官能。
培根:他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原则,认为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感觉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笛卡尔:提出了唯理论的原则,认为人的知识不是来源于感觉经验,而是来源于理性,理性的演绎法是唯一的正确方法。
他的“我思故我在”是哲学史上的一句名言。
他主张天赋观念论。
笛卡尔还认为人的心灵和身体这两个实体可以相互影响,心灵仿佛是身体运动的指挥者,这就是他所谓的心身交感论。
霍布士:继承了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坚持知识和观念来源于感觉经验,反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
洛克:洛克继承和发展了培根和霍布士的唯物主义理论,提出了“白板说”。
洛克在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个提出了“联想”的概念。
贝克莱:经验世界是我们的感觉的总和,即“存在就是被感知”。
休谟:他提出的两条联想律是相似律以及时空上的接近律。
哈特莱:哈特莱反对洛克的反省说,只承认感觉是知识的唯一源泉。
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章1.个体心理:就个体水平而言,人的心理现象一般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两个方面. 2.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心理事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加工过程. 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正式从事有系统的心理物理学的实验工作,这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他也因此被人们誉为“心理学之父”。
4. 行为主义心理学:标志: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后期代表人物斯金纳,不否认人内部心理活动的存在(S—O-R),称为新行为主义。
5. 认知心理学:标志:1967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是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6。
人本主义心理学:由马斯洛、罗杰斯等人创立7。
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对心理和行为做出科学的①描述②解释③预测④控制8 。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定义: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第二章1.心理学发展的含义:是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具有顺序性的系统变化.3.心理发展内容包括: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埃里克森是精神分离学派的代表人物。
关注人性格中的自我方面。
▲皮亚杰是认知发展学派的代表人物,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构成发展的基本过程是同化、顺应、平衡。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4.认知发展是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想象、学习和思维(判断、推理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发展。
5。
思维的发展是个体认知发展的最主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在婴幼儿期之后的发展中。
7.人一生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时期:胎儿期、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8.我国发展心理学界一般把青少年期界定为是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这段时间,将大学阶段作为成人早期或青年期的开始。
而西方大多数发展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期是(从十一二岁到二十一二岁)这段时间,大学阶段仍属于青少年阶段.9.整个青少年期又可分为:①青少年早期(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②青少年中期(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高中;③青少年晚期(十七八岁到二十一二岁)大学(√)成人期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晚期第二节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4阶段:(记住名称)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②前运算阶段(2-6sui);③具体运算阶段(6—11岁);④形式运算阶段(11岁上2。
从心理学的角度浅谈发挥榜样效应
72华北电业冀北书院JibeiLibrary 从心理学的角度浅谈发挥榜样效应心理驿站文/裴秀生谈及劳模精神,我们大脑中经常会浮现这句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什么是榜样?在家庭,父母就是孩子的那么,工作生活中,榜样作用是如何发挥的呢?从心理学试验看榜样的力量假如你朝图书馆停车场的车走去,看见有人把一份讨厌的广告传单塞在雨刷器下。
你一把扯下传单,你会把它扔到地上,还是会先把它揣在口袋里,以后再扔到垃圾箱里?答案是:在很大程度上,你的行为取决于别人的行为。
在埃利奥特·阿伦森所著的《社会性动物》一书中,介绍了一个心理学试验:把传单塞在一些汽车的雨刷器下,然后等着观察车主的做法。
当车主离开图书扔掉的快餐袋等垃圾,然后把它投到垃圾箱中。
地上没有垃圾时,实验者的助手只是走过被试人身边。
当被试人走到他们的汽车旁边,看到传单时,有37%的人把它扔到地上。
而在有捡垃圾的“榜样”的情况下,只有7%的人把它扔到地上。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里也有很多。
比如我们在紧张的高考复习中,复习资料会很爱增加一些“高考状元经验”之类的噱头,当然这个经验之中不会忘记加一句当年某某状元觉得这本复习资料有华北电业/NORTH CHINA POWER2020/05多么完美之类的广告语。
对比各省市状元的“葵花宝典”,我们会发现,这些经验我们在课堂上经常听老师强调,会被商家拿来做“噱头”,不外乎“榜样”的权威效应。
比如对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进行的研究表明,人们通常更容易遵从外表看来社会地位高的人的行为,而不容易遵从那些外表不那么可敬或者举止不那么文雅的人的行为。
榜样的权威力量具有代表性的先进人物在影响和激励人们的过程中能产生的效果,这就是管理学的榜样效应。
在某种程度上,榜样就是某个领域的权威。
关于权威的解释,武志红老师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解释,假设把来自外界的反馈都比喻成镜子,那么在所有的镜子里,有一面会对人有巨大的影响力,这面镜子叫做权威。
越是权威的人,这种影响力就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物理学作为心理学的榜样
郭永玉
一、问题的提出
科学心理学一开始就试图以自然科学力榜样。
实验心理学的先驱费希纳的主要贡献就被称为心理物理学,他试图寻找物理变量与心理变量之间的关系;冯特以费希纳的工作为基础,同时借鉴生理学和化学的知识和方法,创建了实验心理学体系;弗洛伊德受到近代物理学的影响,用力和能量的概念解释人的内在冲突;行为主义则直接受到生理学的影响而在方法论上完全效仿经典物理学的模型;还有更多的心理学家受到生物学特别是进化论的影响。
总之,心理学家一直梦想着把心理学变成从自然科学的立场看上去无可挑剔的一门科学。
这种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效,现代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与其他各种社会科学相比已相当成熟,任何一个人必须接受相当的专业训练才能进入这个领域,否则就不能读懂心理学家的研究报告,更不用说自己做研究了。
心理学在一个世纪里无论速度上还是质量上的长足进步,不能不说主要是这种努力的功劳。
但是;由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极其复杂性,这种努力也带来了明显的消极后果,那就是还原论,将复杂的现象还原为较简单的现象,将高级的现象还原为较低级的现象,将人还原为动物或机器。
与还原论有着内在联系的是决定论,就是将人的行为视为环境的产物或遗传的产物或环境与遗传的共同产物,人的自由意志被一笔勾销了。
二、历史的检讨
心理学家特别是行为主义者所效仿的科学典范是自牛顿以来直到19
世纪末的物理学,因为物理学是最为成熟的科学,同时也是提供世界观的科学基础。
然而有趣的是,就在行为主义诞生的同时甚至更早,由于一些新发现不能用已有的理论来解释,物理学正发生革命,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以经典力学为基础的世界观。
爱困斯但于1oo5年发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标志着狭义相对论的诞生,1915年又创立广义相对论。
1913年也就是华生发表《一个行为主义者眼里的心理学》的同一年,量子力学的主要奠基人玻尔连续发表了3篇重要论文。
20世纪20刀年代是量子力学的创建时期,同时也是行为主义的鼎盛时期。
这形成一种鲜明的对照:一方面,物理学界正在从根本上修正笛卡尔和牛顿以来的理论模型;另一方面,心理学家却还在以这种模型为榜样来创建新的心理学理论。
华生是以一个激进的革命者的姿态闯人心理学界的,可他怎么也意识不到从整个科学思想的发展来看,他竟然是一个保守主义者,因为他用以革命的武器已经显得陈旧落后了,他自己还以为是最先进的。
这也难怪,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革命意义在当时还很难为其他学科的科学家所意识到,所以行为主义者仍然将已经成为“经典”的物理学视为经典。
当然心理学对物理学革命并不是完全元动于衷或反应迟缓,格式塔学派的心理学家们就意识到物理学革命对心理学的意义。
惠特海默研究了爱因斯但的创造性思维,涉及到直觉思维和灵感的问题,苛勒
特别推崇他在柏林大学时的老师、量子力学奠基人普朗克,他那著名的顿悟学习理论以及整个格式塔学派的场论与整体观,都是与现代物理学相通的,或者是在现代物理学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
但格式塔心理学没能动摇行为主义的统治地位。
后来的人本心理学和存在主义心理学也明确地反对还原论和决定论,但它们继承的是人文的传统,没有有意识地以新物理学作为其方法论基础。
这样,心理学对物理学的认同一直没有得到系统的反思。
倒是一些著名物理学家明确反对用物理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人。
爱因斯但说:“目前流行把物理学的原则应用在人类生活上,这不仅犯了极大的错误,甚至应该严加谴责. ①1955年,人称“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应邀在美国心理学年会上发表演说,全文发表在次年的《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
奥本海默反对将一门学科的概念和方法运用到另一门学科中,比如用机械论解释心理现象。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心理学家竟然追随一种过时的物理学,就连在物理学中也已经过时的理论,竟然被心理学家视为科学的典范。
这是对行为主义的批评,奥本海默甚至对格式塔心理学借鉴现代物理学的“场”的概念也不赞成,他说当他听到物理学家和心理学家都用同一个“场”字的时候,他就感到不舒服。
这是一种立场,即反对将物理学中的概念和方法应用到心理学中②。
三、当代的趋势
另一种立场是主张心理学应该以现代物理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为基础,起码应该注意到现代物理学对心理学的意义。
超个人心理学
(trispehona1 psychoIOgy)就试图从现代物理学中寻求方法论的支持,ROgerWdsh和Frances vau吵m合编的影响广泛的超个人心理学文集《超越自我之路:超个人的视野》中收入了著名物理学家卡普拉的《科学与神秘主义》一文。
编的《超个人精神医学和心理学教科书》中就有专章讨论现代物理学与超个人精神医学的关系④。
那么心理学家究竟可以从现代物理学中得到那些方法论的支持呢?大体说来可以从
以下几方面得到启示:
1.传统的客观性原则的动摇。
物理学的研究必须以直接可观察量为依据,似乎是无可置疑的。
行为主义者就是以物理学的这一基本原则为根据,将意识置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之外,因为意识是不可直接观察的。
然而爱因斯但说:“在原则上,试图单靠可观察量来建立理论,那是完全错误的。
”⑤在对微观客体的研究中,纯粹客观的研究是不可能的,因为观察的方式会影响到观测的结果,主体与客体不能截然分开,完全不依赖于主体的纯粹客体不可能进入研究的视野。
2.决定论的动摇。
决定论的原则不适合于微观的高速运动的物质世界,物质运动的可预测性是有限的,原子通常没有固定的轨迹,许多现象都只能惜助于统计学的概念。
海森伯说,量子力学的基本规律不同于经典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它带有统计的性质,对单个微观客体的运动轨迹进行决定论的描述是不可能的。
传统的困果决定论只有有限的适用范围,它在量子力学中不再适用。
决定论既然在物理学中受到挑战,那运用决定论来解释一切心理现象,将心理还原为环境或遗传因素的决定作用,或二者的共同作用,而否认人的自由意志,就
更值得怀疑了。
对决定论和还原论的置疑,为精神这种人性最高层面进人心理学研究领域开辟了道路。
3.世界的整体性与统一性。
在现代物理学中,世界不再是一台
巨大的机器,而是紧密相关的有机整体,相对论揭示了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空间与时间的统一性,也揭示了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统一性。
爱困斯但用了后半生的时间建立统一场论,试图将引力场与电磁场统一起来。
量子理论迫使我们不能把宇宙看作物质对象的集合,而把它看成统一整体中不同部分之间复杂的关系网络。
整个宇宙不可分割的量子相互关联才是基本的实在,而表现出相对独立性的部分,只不过是这个整体特定而偶然的形式。
4。
对古希腊整体哲学的认同。
现代物理学从根本上动摇了自笛卡尔和牛顿以来占统治地位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当那些物理学大师们创建了新的世界模型以后,发现现代物理学与古希腊整体哲学在宇宙观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玻尔、奥本海默、海森伯等人都指出过这种相似性。
心理学家talhm(1975)曾做过一项实验,他准备了一张列
有62条引言的问卷,有些是出自现代物理学家,有些是出自神秘学家,被调查者是学习过现代物理学又对一些神秘传统感兴趣的人士,结果许多被调查者无法确定哪些引言出自物理学家,哪些出自神秘学家民著名物理学家卡普拉系统研究了现代物理学与整体哲学的相似性,并且指出早期希腊人的宇宙观与现代西方人的宇宙观也是相似的,只是由于古希腊整体哲学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他将研究的重点确定为现代物理学与古希腊整体宗教哲学的相似性,并于1975 年出
版了《物理学之“古希腊”》这部具有世界性广泛影响的著作(这本书的中文版有1984M年的编译本、1999年的全译本)。
卡普拉在该书第三版后记中提到超个人心理学②,他还以《现代物理学与古希腊整体哲学》为题在《超个人心理学杂志》上发表长篇论文①。
四、讨论
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一种心理学理论都是时代精神的产物,而同时代的物理学是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心理学必然受到物理学的影响8但心理学家如何从物理学中吸取营养?根据以上探讨,至少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心理学家应该关注物理学的最新发展,特别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新的科学范式的出现,心理学家要能够敏锐地觉察到它对于心理学发展将意味着什么,当然,现代科学高度专业化,隔行如隔山,一个心理学家不可能同时是物理学家。
但科学史已经表明,任何一门基础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必然对其他科学甚至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方式产生影响。
一个心理学家即使不懂物理学的专门理论,但保持方法论上的开放性和敏感性还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第二,心理学家可以学习物理学,但不可效仿物理学。
也就是说,心理学家应充分意识到心理学的特殊性,不可将物理学的方法和概念简单移植到心理学研究中,不能将心理学变成物理学。
这似乎是不言自明的道理,但心理学史上却不乏这方面的教训。
心理学与物理学在研究对象上的差异是这一问题的基本事实,因此心理学家借鉴物理学的成果时应十分慎重,应将这种惜鉴限制在哲学一方法论层面上,并且即使在哲学一方法论层面上,也不能忽视心理学的特殊性。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