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气的压强第三课时教案(优质十一篇)
大气压强的教案(优质15篇)
大气压强的教案(优质1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大气压强的教案(优质15篇)教学工作计划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大气的压强》教案 【完整版】
八年级科学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的压强》教案绍兴市袍江中学王婷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并学会用大气压强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知道大气压强很大,并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现橡皮膜的形变,来凸显大气压强的方法,总结出凸显大气压强的方法:通过改变区域内部的气压,从而凸显大气压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到大气压强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应该多观察身边的现象,用科学原理来解释这些现象,多运用科学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感知大气压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因为大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把这么抽象的大气压的概念让学生得到认知,是有难度的。
三、教学器材采用多媒体教学所需实验仪器:广口瓶2只,纸片若干,红墨水一瓶,玻璃钟罩一只,抽气机一只,自制三脚架一只,马德堡半球一对,自制带橡皮膜的针筒一个,小烧杯20只,吸盘40个,针筒20只。
四、教学过程师:我是来自袍江中学的王婷老师,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在这里欢聚一堂,同学们身上有压力吗生:有/没有师:老师希望在今天的课堂中,大家不要有任何的心理负担,让我们一起度过这美好的四十五分钟!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给同学们做一个实验,这里有一个瓶子,和一张纸,把纸放到瓶口的上方,然后用手按住,将瓶子倒过来,纸片会怎么样生:会掉下来。
师:我们对纸片进行受力分析,纸片收到什么力(在黑板上进行纸片的受力分析)生:重力。
师:大家推测,在重力的作用下,纸片会掉下来。
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演示实验,发现纸片掉下来了。
师:大家的猜测是正确的。
师:如果我现在加点水,再重复刚才的操作,纸片会怎么样呢生:纸片也会掉下来。
师:我们对纸片进行受力分析,纸片受到哪些力的作用生:重力,和水的压力。
师:在这两个向下的力的作用下,纸片可能会掉下来,我们来验证一下!演示实验,发现纸片掉下来了。
师:现在老师将瓶子里加满水,那么纸片会怎么样呢生:也会掉下来。
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3《气体的压强》教案
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3《气体的压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0章第3节《气体的压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气体压强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2. 气体的压强与气体分子的运动、气体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3. 气体的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气体压强的概念,掌握气体压强的测量方法。
2. 了解气体的压强与气体分子的运动、气体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3. 能够运用气体压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气体的压强与气体分子的运动、气体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重点:气体压强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气体的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压计、气球、显微镜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气球被挤压的过程,让学生感受气体压强的存在,引发学生对气体压强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气体压强的概念,讲解气体压强的测量方法,如气压计的工作原理。
3. 实验演示:利用气压计进行实验,展示气压随高度、温度变化的规律。
4.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气体的压强与气体分子的运动、气体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估算海拔高度对气压的影响。
6. 知识拓展:介绍气体的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气压计在气象、登山等领域的应用。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气体压强的概念2. 气体压强的测量方法3. 气体的压强与气体分子的运动、气体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4. 气体的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气体压强的概念是什么?(2)气体压强的测量方法有哪些?(3)气体的压强与气体分子的运动、气体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举例说明气体的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气体压强的概念是指单位面积上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撞击力。
2.3大气的压强(3)-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板书设计
1. 大气的压强(3)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入研究了教材,明确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在课堂导入环节,我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有效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同时,我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新课呈现过程中,我清晰、准确地讲解了大气压强的知识点,并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我突出了重点,强调了难点,并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同时,我设计了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大气压强问题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我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例题5:
题目:请说明气压计的工作原理和用途。
答案:气压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柱的静压力与大气压强相等来测量大气压强。用途是用于测量大气压强,为气象预报提供重要数据,也可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气压测量。
2. 测量大气压强
- 托里拆利实验原理
- 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
3. 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
- 海拔高度与气压的关系
- 温度与气压的关系
4. 大气压强的应用
- 气压计的使用
- 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5. 气压与天气的关系
- 气压与天气的联系
- 气象预报中的气压指标
板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大气压强的概念和变化规律,以及大气压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清晰、简洁的板书,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变化规律和应用实例。同时,板书设计注重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精]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精]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精]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1一、地位和作用:“大气的压强”是压强概念的巩固和延伸,也为下一章学习“气体浮力”作必要的准备。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比较熟练掌握了压强,液体的压强的基础上进行的,为某些知识的转移和类比作了铺垫。
本章内容的编排是在认识大气压强存在的基础上,步步深入,循序渐进的,因此符合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特点和大纲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大气压强,能说出几个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
2.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3.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4.知道大气压强的值是托里拆利实验测定,记住大气压强的值约为105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实验研究思考获得知识的能力。
思想目标:让学生掌握由实验探讨物理知识的认识过程,树立辩证唯物xx观点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材重点和难点处理:1.大气压强的存在是重难点。
依据:教学目的和其在教材中的作用,学生基础和思维水x。
处理: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现象感知大气压的存在。
2.托里拆利实验及原理是难点。
依据:教材只要求像课本中那样简单说明大气压强xx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就行,而学生难于理解和接受。
处理:利用演示实验与水柱类比突破此难点。
四、教材的看法:课本以马德堡半球实验引入新课,尽管故事很吸引人,但是由于文中已解释原因,对部分预习过的学生来说,已经失去神秘感,没有了悬念。
如果教师以此实验引入,这部分学生满足于已有的答案,不能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集中他们的xxx。
因此我采用取硬币的思考题,由于学生没见过,因此每个同学都积极思考,却又得不出正确答案,因此好奇心更大,观察实验更仔细、认真。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优秀教案《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优秀教案《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压的存在及其应用。
2.掌握大气压的测量方法及标准大气压的概念。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的测量及标准大气压的概念。
2.教学难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如吸管吸水、吸盘吸在墙上等,让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探究大气压的存在(1)进行覆杯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实验现象。
(2)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大气压存在的结论。
3.大气压的测量(1)介绍托里拆利的实验,让学生了解大气压的测量方法。
(2)讲解标准大气压的概念,并让学生记住其数值。
4.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1)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观察不同高度下的气压变化。
(2)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5.大气压的应用(1)讲解大气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吸尘器、打气筒等。
(2)让学生举例说明大气压的应用。
6.课堂小结(2)强调大气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作业布置1.复习大气压的存在、测量方法、与高度的关系及应用。
2.完成课后练习题。
3.查找资料,了解大气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讲解、举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大气压的存在、测量方法、与高度的关系及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有不足之处,如课堂讲解时间较长,学生参与度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大气压的存在: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解释为什么用吸管吸水时,水会被吸起来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这是因为吸管内部气压减小,外部大气压将水推向吸管内部,这就是大气压存在的证明。
大气的压强物理教案
大气的压强物理教案第一章:大气压强的概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定义和单位。
2. 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来源和作用。
教学内容:1. 介绍大气压强的定义: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物体表面的压力。
2. 介绍大气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1Pa=1N/m²。
3. 讲解大气压强的来源:地球引力使得大气层中的气体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
4. 讲解大气压强的作用:支持物体表面的重量,使物体受到向上的力。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2. 讲解和演示: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大气压强的作用。
3. 练习:让学生计算一个物体受到的大气压强。
第二章:大气压强的测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和工具。
2. 让学生学会使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
教学内容:1. 介绍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2. 介绍气压计:气压计是一种用来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
3. 讲解气压计的使用方法:正确放置气压计,读取气压值。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大气压强。
2. 讲解和演示:展示气压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使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并记录数据。
第三章:大气压强的变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变化原因。
2.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1. 介绍大气压强的变化原因:温度变化、高度变化、湿度变化等。
2. 讲解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随着海拔的增加,大气压强逐渐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大气压强增大;湿度对大气压强也有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让学生思考大气压强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2. 讲解和演示: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
3. 练习:让学生分析一些实际情境中大气压强的变化。
第四章:大气压强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应用领域。
2. 让学生学会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介绍大气压强的应用领域:如气象学、工程学、医学等。
2023最新-《压强》教案优秀7篇
《压强》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要怎么写呢?为朋友们整理了7篇《《压强》教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压强》教案篇一一、知识目标1.了解压强的概念。
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
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二、能力目标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
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
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采集实验数据。
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
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
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德育目标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
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教案十四压强教案。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压力与重力面积的正确理解。
教学方法:探究法: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探究活动。
观察现象。
收集数据。
分析比较获得对压强概念深入的理解。
比较归纳法:通过对具体现象、事例的对比、比较,提出问题,并通过研究归纳出一般的结论。
教具准备:压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码、橡皮泥、木条、弹簧秤、投影仪、录像机及录像机资料等。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播放一段风光片:金色的海滨。
松软的沙滩。
人们的身后是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浅不同的脚印;茫茫雪原,浩浩无边,想在上面步行的人双脚深陷。
【新版】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大气的压强》【创新教案】(第3课时)
第3节大气的压强【内容来源】八年级浙教版上册第二章【主题】第三节大气的压强【课时】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液体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能够说出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利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生认识到大气压的重要性,激发对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2)对大气压强的认识,学生体会到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重点:液体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难点:探究吸尘器的内部结构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思考:1.在高山上,用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烧熟。
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2.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呢?3.你知道高压锅利用什么原理制成的吗?(二)新课教学学生回答:小组谈论的形式,先让学生试着回答,最后教师再予以纠正。
活动:步骤1:如图用酒精灯将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再用大号注射器缓缓地向烧瓶内充气,使瓶内的气压增大。
这时,你可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移开酒精灯,待水温稍降一些,用注射器抽出烧瓶里的空气,使瓶内的气压降低。
这时,你可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试着做一下,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观看视频(已提供)。
总结: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会升高;当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会降低。
小组讨论:1、当外界气压较低时,液体的沸点也会降低,这是液体较容易沸腾。
那么,食物就更容易烧熟,对吗?预设;不对。
因为虽然这时液体较容易沸腾,但由于液体的沸点较低,食物不能达到足够的温度,所以较难被烧熟。
2、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食物更容易被烧熟呢?3、一般家用压力锅内的压强接近2×105帕,查表2-3,锅内水的沸点约是几度?预设:应当设法增大液面的气压。
使液体沸点提高。
3.高压锅的原理:预设: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成的。
2.3大气的压强(第3课时)(教学设计)八年级科学上册高效课堂(浙教版)
2.3 大气的压强(第3课时)(教学设计)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8米,一些登山爱好者,在攀登珠峰的时候发现,在高山上,用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烧熟。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呢?一、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1.活动:探究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1)如图227,用酒精灯将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再用大号注射器缓缓地向烧瓶内充气,使瓶内的气压增大。
这时,你可看到:向烧瓶中充气时,沸腾的水不沸腾了。
(2)移开酒精灯,待水温稍降一些,用注射器抽出烧瓶里的空气,使瓶内的气压降低。
这时,你可看到:从烧瓶内抽气时,水又重新沸腾了。
实验表明:气压的大小会对液体的沸点造成影响。
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会升高;当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会降低。
你能解释高山上为什么煮不熟食物吗?水的沸点随大气压强的变化而变化,海拔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气压也越低,这导致这个地方水的沸点降低。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但在高山上,可能在不到100℃的情况下就开始沸腾。
因此,水无法达到足够的温度来彻底煮熟食物。
2.应用那么怎样解决煮不熟食物的问题呢?增大气压从而增大水的沸点,达到更高的温度从而煮熟食物。
压力锅就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成的。
压力锅具有较好的密闭性,能使锅内达到的压强大于外界的大气压。
当外界气压为1×105帕时,一般家用压力锅内的压强接近2×105帕,锅内水的沸点在120℃左右。
因此,用压力锅煮食物既可以保证在低压地区将食物烧熟,还可以提高烧煮食物的速度,节省燃料。
高压锅的结构原理高压锅内的水汽化为水蒸气,使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当锅内气体对限压阀的压力等于限压阀的重力加上外界大气压对限压阀的作用力时,高压锅正常工作,煮熟食物;反之,则会产生危险。
注意:压力锅的使用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如果违反操作要求,容易造成危险。
阅读:“联盟11号”飞船的重大事故航天事业是人类一项伟大的事业,也是一项高风险、需要人们勇于献身的事业。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大气的压强》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大气的压强》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2.知道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体会大气压强很大。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实验,提升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语言表达和解释实验现象,锻炼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学会任务分配、团结协作,培养善于观察、敢于发现的品质。
2学情分析(一)知识结构学生已经具备固体和液体压强的相关知识,在本章前两节的学习中也已经确认大气的存在。
这为本节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一些经验,也有助于对大气压强的感知。
(二)认知水平八年级的学生对一些抽象的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这种理性的思维在数学学习中也有一定程度的锻炼。
而对科学从实验到现象到结论的学习方式也已经熟练。
但学生对实验现象结论科学的表述上还不够完善。
3重点难点重点:感知大气压存在难点: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活动情景:吸盘吸在玻璃板上教师出示吸盘,问:这是什么?(吸盘),哪位同学上来把它“吸”在玻璃板上。
(要求:边操作边告诉同学操作要领。
)学生展示:挤走空气,吸盘吸在玻璃板上。
(若学生说不到要领,教师演示不挤空气情况,吸盘不能吸在玻璃上,问该同学或全体同学两次动作的区别——是否挤掉空气。
)教师语:吸盘真的吸在玻璃上,没有掉下来,根据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我们知道吸盘不掉下来,必然存在一个向上的力,那么,到底是谁给了吸盘这个向上的力?(大气) 2【活动】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刚才这位同学展示了自己的实验功底,现在看看老师的)教师演示:覆杯实验(边说边做)提问:如果移开左手,你猜猜实验现象。
(你仔细看啊,盯着纸片,眼睛不能眨啊!老师要松手啦!)咦,纸片真的(竟然)没有掉下来!请看任务1,要求根据纸片的状态,分析纸片的受力情况。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道什么是大气压强,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事例。
(二)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并能简单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
(三)知道大气压强的值可由托里拆利实验测定,记住大气压强的值约为105帕,它相当于760毫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是: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是: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及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转换法的思路和等效替代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教师:玻璃杯、硬纸片、试管一根、长约两米的玻璃管一根、水、广口瓶、浸过酒精的棉球、细砂、煮熟剥皮的鸡蛋一个、镊子一个、注射器一个、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一套、打火机一个。
学生:皮碗(每两人一对)四、教学方法(一)示范法:教师给出示范,进行具体操作演示。
(二)谈话法:师生间进行交流对话。
(三)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通过主动探究获取新知识。
小组讨论法:学生围绕主题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再得出结论。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师:如右图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液体对它压强?生:受。
师:液体内部向什么方向有压强?生:各个方向。
师: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生:液体受重力、具有流动性。
(二)引入新课师: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所包围,即大气层,地球上的物体(包括人)都浸在其中。
提问:浸入空气中的物体是否受到大气产生的压强呢?请学生用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出示课前已经抽好气的马德堡半球,让学生使劲拉但不开,打开气阀,球内进入空气后却很容易拉开。
师: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板书:“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三)授新1、请学生讨论、并列举出生活中有关大气压存在的实例。
用一次性注射器做试验,把进气口密封后,拉注射器时很费力。
再一次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大气的压强教案
大气的压强教案大气的压强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实验,检验大气压的存在。
能通过实例说出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量级,能说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3.能说出液体沸点跟气压的关系。
4.了解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2.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测量原理,掌握大气压的测量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了解大气压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学生在前一章已学过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对压强知识有所了解。
但由于气体看不见、摸不着,气体的压强也容易被人们忽视。
大气压强更为抽象,虽然我们生活在大气中,但却很难感学科网--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受大气的存在,因此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让学生体验到大气压的存在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很难感受到,学生对大气压的认识不深甚至不正确,在教学中应通过实验加深或纠正学生的认识。
用大气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对学生来说难度也比较大。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联系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训练,以强化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规范表达的能力。
大气压的测量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但不是重点。
教学中,可以采用播放托里拆利实验视频的方式,使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学好本节知识,有利于加深对已学的固体、液体压强知识的理解,还能加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大气压的存在、用大气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难点:大气压的测量。
三、教学策略本课的基本教学思想是──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受大气压确实存在;知道大气压以及大气压对生活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优秀4篇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优秀4篇《大气压强》教学设计篇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可见,探究性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目标的取向之一;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实践操作、解决生活中与物理学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
探究性教学的教学设计应主要围绕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这两方面来展开、本文仅就现行的初中教科书《物理》(第一册)第十一章中的“大气的压强”一节的教学设计,浅析探究性教学设计中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的有关问题。
1.设置发现问题的`学习环境观察1 将一干燥的玻璃瓶放在酒精灯上均匀加热一段时间,用一插有长细玻璃管的橡胶塞把玻璃瓶的瓶口塞紧,并倒插入盛水的玻璃槽中,这时玻璃管中的“水往高处走”,如图1所示。
观察2 在一玻璃杯中装满水,用一盖玻片将其盖住,手压住盖玻片,将玻璃杯口向下倒置,放开手后盖玻片并不掉下,如图2所示。
观察3 把一个内径比手指肚稍小一点的玻璃管或饮料吸管插入水中,直到全部被水淹没。
用手指堵住管子的一端并将其从水中取出,水依然保留在管中,只有当手指松开被堵塞的管口,水才会流出来,如图3所示。
现象的观察主要是为学生正确理解“大气具有压强”提供感性认识,引起学生注意,也就是为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提供一种学习环境。
同时,这一环境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良好欲望。
2.引导学生思考。
促使学生现有概念向科学发展物理概念的学习是物理学习的基础,只有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真正掌握物理概念。
科学概念的形成需要有一个构建已有事实的逻辑数学结构的过程,因此,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做出玻璃管中水、盖玻璃片的受力示意图,进一步明确大气压的存在,这是把原始问题抽象成物理(或数学逻辑结构)模型,也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
2.3 大气的压强 第三课时-教案
的管道与汽油供给部分相连,当气流经过狭窄的管道时,由于流速变 大,压强变小,汽油就会从喷管喷到气流之中,变成雾状。这与许多 喷雾器喷洒雾状药液和一些香水瓶喷出雾状香水的道理是一样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占用时 间
流体的流速与压强之间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并能用这一 知道本节
关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释有关现象。
学习目标。
一、【导入】 通过列举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例子来落实教学重点,通过演示实验和小 组讨论来突破教学难点。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 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情景展示 1]
合作 讨论
学生 反馈
当堂 检测
货车驾驶员在卸货后,把空的纸箱放在车斗里。在汽车行驶时,发现
有纸箱从车斗里“飞”了出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小明同学经过思考后,进行了模拟实验:将纸屑放在一个无盖的铁盒
里,用吹风机向铁盒上方水平吹风,发现有纸屑从铁盒中“飞”出来。 请回答: (1)小明向铁盒上方吹风是模拟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空气流动。
日期
周次
课时
1/
课题
教材 解读
重点 难点
2.3 大气的压强
1、流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 应用。 2、流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1、流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 应用。 2、流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教学反思
学情
环节 预习 检查 提出 目标
自主 学习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完成当堂 检测的练 习题。
大气压强教案示例之三_高一物理教案_模板
大气压强教案示例之三_高一物理教案_模板(一)课题大气的压强(二)课时一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道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了解大气压强存在的实例。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方法及结果,记住大气压强的值。
3.能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理解大气压强的现象,难点是大气压强知识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索,分析对比,指导应用。
(六)教(学)具演示用:玻璃杯、硬纸片,水,可口可乐瓶1个,广口瓶,浸过酒精的棉球,细砂,煮熟剥壳鸡蛋一个,注射器,钩码,约1米长的玻璃管,水槽水银,皮碗,米尺,烧瓶,两用气筒。
学生用:皮碗(每两位学生一对)。
(七)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演示实验;实验置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掉下)(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往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没有掉下来)。
再慢慢按下图1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么现象?(硬纸片仍没有掉下来)。
2、引题:同学们想知道实验中硬纸片不会掉下来的原因吗?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二、新课教学(一)大气压强的存在:1、阅读课本中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故事,并要求学生用两个皮碗作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学生照课本中图11—2做实验,两个皮碗口对口挤压。
然后两手用力往外拉,发现要用较大的力才能拉开。
讨论如何操作,拉开皮碗的力更大。
2、师生讨论: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模拟实验的共同点是:将金属球内和皮碗内的空气抽出或挤出;实验效果(表现为拉力的大小)取决于抽出和挤出的空气的多少。
思考:在大气中,拉开被抽出空气或被挤出空气的马德堡半球或皮碗为什么必须用力,感受什么情况下用力较大,让学生逐步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
3、实验验证:再看覆杯实验:(如图1)玻璃杯内装满水,排出了空气,杯内的水对硬纸片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强,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托住了硬纸片。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下册(2023年修订) 压强《大气压强》教案
第3节大气压强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或事例,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和估测方法,知道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认识气压计。
过程与方法1.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初步具有信息收集、处理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会类比、等效替代等方法。
3.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尝试运用气体压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有关研究大气压强的人物和史料,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精神。
2.通过实验探究,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纠正一些片面认识,体验动手实验的乐趣。
3.通过对大气压强应用的理解,认识大气压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用废矿泉水瓶、吸管自制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节约意识。
教学重点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
教学难点1.理解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及方向。
2.托里拆利实验及原理。
3.测量大气压的大小。
教具准备玻璃杯、硬纸片、注射器、钩码、长滴管、红墨水、多媒体课件等。
二.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演示实验: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放手后,可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掉下。
)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暂不放手)。
问:如果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先请同学们猜一猜)放手后,可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没有掉下来。
)3.将挂物钩的吸盘压在光滑的墙壁上,再将重物挂在钩上,吸盘依然不会脱落。
教师:同学们想知道实验时,硬纸片和吸盘不会掉下来的原因吗?学习了这节课,就知道了。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大气压强的存在教师提问:是什么力使硬纸片和吸盘不会掉下来?教师讲解: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层空气又叫大气层。
空气由于受重力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跟液体相似)。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作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多媒体展示:马德堡半球实验讲述:空气把两个铜半球紧紧地压在一起,16匹马都很难把它们拉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的压强第三课时教案篇一1课时.1.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有压强的事例.2.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3.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什么.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橡皮碗一对,茶杯,硬纸片,大、小试管,水.现在我们学习大气压强的知识.先请同学们看两个实验.让学生讨论:什么原因使两个皮碗紧贴在一起拉不开呢?什么原因使硬纸片不掉下来呢?分析上面实验中现象的原因.皮碗周围只有空气,没有别的物体,把皮碗紧压在一起的力,只能是空气产生的.向上托住硬纸片不掉下来的力,也只能是空气产生的.上面的实验证明,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人们很早就对大气压强进行研究了.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马德堡半球的故事.并讨论原因.讲述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1.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1.马德堡半球实验表明大气压强很大.2.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演示托里拆利实验,边做边讲.让学生注意观察玻璃管倒立在水银槽里后,水银柱的变化:先下降,到一定高度后停止下降,这时水银柱高约760mm.让学生思考并试着回答:(1)水银柱上方是真空还是空气?(2)是什么力量支持着水银柱不落下来?教师解释水银柱不落下来的原因.这个实验表明水银柱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引导学生回忆前章学过的计算液体压强的方法,讨论如何计算出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p=gh=13、6kg/m3×9。
8n/kg×0。
76m=1、01×105pa.用比喻使学生体会大气压强的大小:人的手掌面积约为50cm2,作用在手掌上的大气压力约等于500n,相当于一个质量50kg的同学站在手上.可见压力是很大的.1.大气压强等于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105pa.大气压强能支持760mm高水银柱,如果把玻璃管内的水银换成水,大气压强能支持多高的水柱?水银密度是水的13、6倍,所以水柱的高度应为水银柱高的13、6倍,13、6×760mm≈10m.即大气压强约等于10m高(三层楼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介绍大气压发现的历史:抽水机为什么只能把水抽到10m.讨论:大气压为什么没有把我们压瘪?先猜后演示.再讨论原因,教师归纳、解释.1.课本中本节练习题1、2.2.课本中本章后的习题3.3.阅读章后的“大气压发现的历史”.大气的压强第三课时教案篇二1、认识大气压强,会计算一个大气压强的大小。
2、通过实验了解大气压强存在的事实并理解生活中人们对大气压强的运用,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了解大气压强测量的原理。
【难点】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原理。
环节一:新课导入实验:表演魔术“能飞的液体”。
用杯子盛满一杯水,将塑料片盖在水杯子上,将杯子翻转,杯口朝下,杯中水悬空在杯中。
提出问题:为什么水不会落下,什么力托住了水?大气是否和液体一样也能产生压强呢?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
环节二:新课讲授1、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从生活实际出发提出问题:贴在墙上的粘钩受到压力为什么不脱落?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猜想各种原因。
猜想一:用力挤压粘钩使得粘钩粘住不会下落。
猜想二:粘钩上沾水,使得粘性增加,粘钩不会下落。
猜想三:大气压力压住粘钩,使其无法下落。
再由教师做出猜想验证的范例:如果大气压强是使粘钩不掉落的原因,使用逆向思维,设计实验,如果把塑料吸盘戳个小孔,空气通过小孔进入吸盘和光滑的墙面之间,内外压强相等,吸盘便不会再贴在光滑的墙面上。
同样,组织学生思考,如果在倒置的水杯杯底开一个小洞,杯中的水是否还能悬空?从而直观而深刻的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
2、实验探究:大气会不会如同液体一样,对气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演示实验:将塑料瓶装满水,并在底部扎几个小孔,打开瓶盖,水会顺着小孔流出。
关上瓶盖,水不再流出,提问学生为什么?是什么力堵住了水孔?演示实验:将塑料瓶装满水,并在瓶壁上扎上高度不一方向不同的小孔,打开瓶盖,水会顺着小孔流出。
关上瓶盖,水不再流出,提问学生为什么?是什么力堵住了水孔?得出结论:大气如同液体一样,对气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测量大气压强观看马德堡半球实验的视频,让学生多感官的感知大气压强,从实验现象中产生疑问:大气压强如此大,为什么平时感觉它不大呢?为测量大气压强埋下伏笔。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如何测量大气压强,说明测量思路。
鼓励学生大胆思考。
演示托里拆利实验(播放录像)。
提出问题:(1)刚开始为什么水银柱下降?答:水银柱受重力,大气压支撑不了那么高水银柱。
(2)水银柱下降后,玻璃管剩余的空间是什么状态?答:真空。
(3)为什么玻璃管中的水银没有全部落到水银槽中?答: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它?大气压强支撑起水银柱。
(4)大气压强的数值是多少?大气的压强第三课时教案篇三1.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
2.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我们学习了压强。
固体能产生压强,液体能产生压强,那么气体能不能产生压强呢?请大家看书第121页(两分钟)1.实验。
我们居住的地球周周被空气层包围,空气层的厚度有几千千米。
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我们生活在大气层的底层。
我们通过实验来观察大气层里的空气所产生的压强。
这是一个茶杯,装满水,杯子里还有空气吗?用一个硬纸片盖住杯口,轻轻的把茶杯倒过来,大家看,硬纸片为什么不落下去?(配合板图)小纸片一定受到了来自大气层中的空气对它的压强。
2.实验。
这是一个中医针灸科用的小瓷罐。
这是一个煮熟的去皮鸡蛋。
把鸡蛋放在罐口,将将落不下去。
现在把一块棉花用水粘在罐的内壁用火柴将棉花点燃后立即把鸡蛋放在罐口,注意观警有什么现象?(配合板图)鸡蛋进入罐内。
鸡蛋一定受到很大的压强才被压进去。
这个压强是大气中的空气的压强。
3.实验。
一个大试管,管内装水。
把这个小试管放在大试管的水中,小试管内没有水。
用食指托住小试管,将大试管倒过来,注意观察小试管如何?小试管上升。
(配合板图)。
此实验说明大气层中存在着压强。
以上的几个实验说明了大气层中存在着压强。
再做一个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的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1.马德堡半球实验。
这是两个金属半球,合拢后很容易拉开。
现在把阀门打开,把两半球内的空气抽出去一部分(抽气),再将阀门关闭,现在请两位大力士来拉拉看(学生操作)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它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
在公元1654年的最初实验时,用十六匹马才把半球拉开。
我们这个实验由于半球小,真空度不高,拉开它不必用十六匹马,但是已经足以证明了大气中存在着压强。
2.大气层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地球周周的万物无不在大气层之中,它们都受到大气压强。
诸如马德堡半球拉不开,鸡蛋进入罐内,小试管的上升,小纸片的不落都是大气压强的作用。
三、大气压强的大小1.实验。
试管内装满水,用食指堵住开口,倒立在水银槽内(配合板图),水不流出。
请大家考虑水为什么不流出?(提问,学生回答)水不流出是因为大气压强的缘故。
但是试管内的水也产生压强,水不流出不仅是由于存在大气压强,而且大气压强大于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
那么大气压强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早在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之前就由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解决了。
(操作)。
(实际测量结果不一定是760毫米,但是仍可以认为水银柱的压强是105帕斯卡)。
可见,大气压强的值等于105帕斯卡,即等于×××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这个实验就是托里拆利实验,它是用来测定大气压的值。
3.实验。
现在将玻璃管稍稍上提,观察水银柱的高度,结果是不变的。
现在将玻璃倾斜,注意,水银面上的真空体积如何变化?(学生回答)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如何变化?(学生回答)。
当倾斜时,管内水银面上方的真空体积减小,水银柱变长,但是水银柱的高度如何?(测量,并在板图上画出)很显然,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不变。
4.提问,学生讨论。
请大家讨论,如果由于天气的变化引起了大气压强的增大或减小,托里拆利实验的水银柱高度怎样变化?(学生讨论后回答)大气压强增大,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增大;大气压强减小,管内水银柱下降。
所以这个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随大气压而变,这就为我们测量大气压提供了方便。
今后学习气压计就是这个道理。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内容。
第一个是通过大量的实验,尤其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的实验充分认识到大气压强的存在。
第二个是解决了大气压强的测量。
托里拆利实验说明,大气压强的值等于实验中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课后请大家注意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或设备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原理,每人举三个例子。
大气的压强第三课时教案篇四本节课所涉及到的知识中,大气压强和浮力中尤其是浮力,新课标要求的要求难度有所降低,这是新教材考虑到初中生思维特点的一个体现。
对于大气压强要求学生亲身感受大气压的存在。
但流体压强是新增内容,它与我们的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
本节课中力图通过对大量的事例的分析,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流体压强的知识,并会利用这些知识来解释一些实际问题,而对于浮力,要求学生会用弹簧测力计去测浮力的大小,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帮助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
1、感受大气压的存在,知道1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会用注射器测大气压2、知道和掌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3、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方法,并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4、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的能力,分析归纳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并进行物理方法的渗透教育重点:1、感受大气压的存在、算大气压的值、用注射器测大气压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3、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难点:用实验探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多媒体、塑料吸盘、注射器、细尼龙绳、弹簧测力计、刻度尺、装水的水槽、烧杯、热水、冷水和纸片等。
要求学生课前自己复习相关知识,看听课笔记,对大气压、流体的压强及浮力的知识有大致的了解,对这些知识有大概的印象。
大气的压强第三课时教案篇五(一)知道什么是大气压强,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事例。
(二)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并能简单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
(三)知道大气压强的值可由托里拆利实验测定,记住大气压强的值约为105帕,它相当于760毫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能力。
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是: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是: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及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转换法的思路和等效替代的方法。
教师:玻璃杯、硬纸片、试管一根、长约两米的玻璃管一根、水、广口瓶、浸过酒精的棉球、细砂、煮熟剥皮的鸡蛋一个、镊子一个、注射器一个、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一套、打火机一个。
学生:皮碗(每两人一对)(一)示范法:教师给出示范,进行具体操作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