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思路
(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材分析
![(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ea78d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3.png)
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材分析一、教材概况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材》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适用于初中七年级学生。
该教材由___语文教研组编写,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为目标,内容涵盖了语文的各个方面。
二、教材特点1.统筹全面教材在内容的选编上,统筹兼顾了语文的各个方面。
不仅涵盖了语言文字的基本技能,如阅读、写作、听说等,还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文化知识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2.紧密连接生活教材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材中不仅有文学作品,还有现实生活中的材料,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3.强调文化意识教材中融入了大量的文化元素,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古代文化、名人故事等,能够增加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提高语文素养。
4.注重学科整合教材在内容上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尤其在语文与文学、历史、地理等学科的融合上更为明显。
通过组织多学科的知识,教材能够帮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综合素养。
三、教材内容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材》内容由六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分为主题文本、课文、阅读理解、写作指导、延伸拓展等部分。
1.单元内容每个单元的内容都围绕一个主题,如《阅读的力量》、《名言警句》等。
主题多样化,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课文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都以精选的文学作品为主,如《水调歌头》、《朝花夕拾》等。
课文以情节生动、结构完整为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和审美能力。
3.阅读理解教材中设置了丰富的阅读理解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形式,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4.写作指导每个单元中都有写作指导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的启示,进行写作训练。
写作指导从素材引入、构思立意、结构安排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5.延伸拓展教材中还设置了延伸拓展的内容,涉及语文知识、文学常识、修辞手法等方面,通过拓展学习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单元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d19ba355fbfc77da369b1ec.png)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
《春》是散文家朱自清的名篇。
全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生动而富有层次的描绘,刻画了生机盎然的“春”的形象,歌颂了春天的创造力,赞美了春天的无限希望,传递出作者内心蓬勃向上的活力以及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济南的冬天》是文学家老舍先生的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佳作。
文章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
作者善于描述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使全文基调一致,色彩和谐,其对济南冬天的一往情深,处处流于笔端,溢于言表。
《雨的四季》通过细致描写雨的景象、雨的音响、雨的气息,表现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雨的情义,把雨表现得可感可触,亲切可爱。
文章用诗化的语言,增强了形象感和动作性的表达,体现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古代诗歌四首》选录了四首古代的优秀诗歌,它们时代不同,体裁各异,言简而意丰。
《观沧海》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勾勒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远谪而作,寄托了对朋友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次北固山下》描写了冬末春初时诗人泊船北固山下看见一派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的壮美之景,抒发了诗人的羁旅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抒发了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本单元写作板块的主题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旨在鼓励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多角度感受生活,学会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捕捉写作灵感,表达自己独特的生活感悟,在语文实践中完成知识渗透,提升学习能力。
第二单元本单元是散文单元,主题是“亲情”。
《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通过回忆重病缠身的母亲精心照顾下肢瘫痪的儿子,表现了母爱的无私以及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d30c67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f.png)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是为初中一年级学生编写的语文教科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
该教材遵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
二、内容结构本册教材由六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和综合性学习三个部分。
阅读部分包括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写作部分分为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品质。
综合性学习部分则通过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包括字、词、句、篇等方面的知识。
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能够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细节,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3.培养写作能力和思维品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书面表达,提高作文水平。
4.增强口语交际能力,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提高交流效果。
5.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提高综合素养。
四、课文解析本册教材的课文选材广泛,包括小说、散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多种文体。
课文内容注重思想性、人文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课文解析详细,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结构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特点,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语法知识本册教材在语法知识方面注重实用性和系统性,通过课文的学习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如词性、句子成分、常见句型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运用能力,让他们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六、写作技巧本册教材的写作技巧方面注重规范性和创新性的统一,通过写作指导和范文展示等形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个性,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25d682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5.png)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本文旨在对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进行分析。
该单元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课文内容概述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包括《传》、《邯郸学步》和《行路难》三篇文章。
通过这几篇文章的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故事和人物形象等。
2. 课文核心知识点在研究这一单元的课文过程中,学生将会接触到以下几个核心知识点:2.1 传该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英雄的故事,强调了勇敢、正直、忠诚等美德,并且展示了藏族民俗和藏传文化。
2.2 邯郸学步这篇文章通过一个父子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只有脚踏实地、勤奋研究才能取得成功。
这篇文章主要教育学生要努力研究,不断进步。
2.3 行路难《行路难》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通过诗人行走的艰难经历,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通过研究这首诗,学生可以感受到诗人豪迈的情感和独特的写作风格。
3. 教学重点与难点在教学这一单元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3.1 文化背景的讲解由于本单元涉及到不同的文化背景,教师需要通过解读相关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所包含的文化元素。
3.2 词语理解与运用本单元的课文中会出现一些生词和词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并正确运用这些词语,提高词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3 阅读技巧的培养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例如提取关键信息、推测上下文等,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4. 研究目标与评价方式在本单元研究结束后,学生应该达到以下几个研究目标:- 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掌握相关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与联系。
学生的研究成果可以通过课堂讨论、阅读测试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以上是《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的内容概述,希望能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八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八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376dd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7.png)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一、情况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学期初一教材内容为“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安排了一系列的观察实验和探究活动,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创设学习的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真正让学生了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进而领悟生物圈对于人类来说是多么重要的。
与生物圈最密切、最直观的关系,就是人类的生存需要从生物圈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
(二)学生分析: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
所以,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
初一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很新鲜好奇,作为教师应唤起他们的热忱,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产生学习动力,以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
二、指导思想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
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三、具体措施:1、备课标、备教材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单元本节课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确定“三基内容”同时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
2、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
(1)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学生接受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
(2)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76dac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1.png)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结构清晰,内容丰富。
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四篇课文和两个写作实践。
此外,教材还包括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诵读和名著导读等部分。
二、课文选编与特点本册教材的课文选编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和知识性的统一,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选文既有经典名篇,也有贴近时代、反映现实的作品。
主要特点如下:1.注重人文精神:选文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2.强调文学性:选文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语言优美,内涵深刻,适合学生阅读和欣赏。
3.体现时代特色:选文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助于学生了解和认识当今社会。
4.注重知识性:选文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增强综合素质。
三、语文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本册教材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
在每个单元的课文学习中,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掌握字、词、句等基础知识,并学会在实践中运用。
此外,教材还安排了专门的语文知识栏目,如“词语积累与运用”、“语法修辞”等,以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四、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本册教材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在每个单元的课文学习之后,都安排了写作练习,包括小练笔和大作文等形式。
这些练习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仿写、改写等方式,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此外,教材还提供了写作指导,如写作要点、写作技巧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
五、综合性学习与实践活动的开展本册教材安排了丰富的综合性学习与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能力。
这些活动涉及面广,形式多样,包括调查研究、资料整理、展示交流等。
通过参与综合性学习与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外古诗词与名著导读本册教材安排了课外古诗词诵读和名著导读等内容,旨在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提升其文学素养。
课外古诗词诵读选取了经典的古代诗词作品,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的美。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精选篇)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精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65f97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0.png)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精选篇)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为了搞好七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借助语文教学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现拟定教学计划如下:一、教材分析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共分为6个单元,共30课,其中精读15课,略读15课。
第一单元是关于家庭亲情的作品,第二单元是关于生命体验的作品,第三单元关于自然美景的作品,第四单元是关于理想信念的作品,第五单元是关于科学世界的作品,第六单元是想象世界的作品。
教学重点是阅读和写作。
教学难点是古文的阅读和现代文的写作。
这是因为古文难读,难背,难理解,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写作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普遍难点。
教师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还有网络资源、教学刊物、教师教学用书和录音磁带等。
二、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我拟定本册语文的教学目标如下:(一)识字和写字掌握每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语言。
练习写硬笔行楷字,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二)阅读教学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要结合阅读提示和课后练习,抓住重点难点问题,深化理解;也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丰富多样的情感。
2、要注意采用默读的阅读方式,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把握作者的情感,品味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情。
3、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作者传达的微妙情感,揣摩和品味富有特色的语言,积累精彩语句。
课文中多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注意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4、继续练习默读,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心到。
不妨在课本上随手圈点勾画,标出关键语句,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者有疑惑的地方。
在对课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通过把握线索,抓住关键语句等方式,概括文章的中心。
5、要掌握边默读边摘录的阅读方法,还要注意把握文章内在的条理,理清作者思路。
6、学习快速阅读,力争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阅读时,尽量扩大一次性进入视野的文字数量,通过关键词语带动整体阅读,提高阅读速度。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f8aa5ebceb19e8b9f6ba02.png)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学期选用的教材仍为人教版教材,本书的单元布局改变了以往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
以下是单元安排: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生命体验第二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理想信念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科学世界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家庭亲情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本教材的主要特点: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
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
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
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于全面挺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
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
阅读部分,选文的练习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
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
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
初中语文七上第四单元专题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七上第四单元专题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b8f867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a.png)
驾人生之舟,谱青春赞歌-统编初中语文七上第四单元专题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课程标准1.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帮助学生构建以下语言能力及品质。
“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和文化底蕴。
“语言运用”: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具有良好的语感。
了解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思维能力”:通过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审美创造”: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
综上所述,通过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上第四单元进行文本、单元导语、单元学习任务的综合分析,参考课程标准,我制定了“驾人生之舟,谱青春赞歌”这一专题学习设计。
以四篇课文内容为核心,紧扣“人生之舟”这单元主题,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圈点勾画关键语句、划分层次,理清思路,进而理解人物的精神、作者的情感体验及对人生的思考。
2.学习任务群本单元的教学设计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来组织与呈现。
2022版课标指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形象和语言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学习本单元的作品,要关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生思考。
在主题情境中,开展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之美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注意整合听说读写,引导学生综合运用默读、诵读、朗读等方法学习作品,感受文学作品语言形象、情感方面的独特魅力和思想内涵。
(二)教材编写1.“单元导语”分析该单元导语的第一段指出,“拥有美好而充实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aa6e76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05.png)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
分析
本文旨在对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教材进行分析。
以下是对每个部分的概述:
第一部分:课文阅读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包括几篇阅读材料,涉及到自然景观、历史
故事和校园生活等主题。
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学生可以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加深对不同主题的理解和思考。
第二部分:词语解析
在这个部分,学生将研究一些新的词语,并对它们进行解析。
通过研究这些词语和它们的用法,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词汇水平,
并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使用更加准确的词汇。
第三部分:语法研究
本单元的语法研究主要涉及到句子结构、时态和语态等方面。
通过研究这些语法知识,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正
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和口语交流。
第四部分:作文训练
作文训练是本单元的重点部分。
学生将研究不同的写作技巧和
写作方法,并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老师将给予学生指
导和反馈,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总结
通过对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的分析,我们
可以看到该单元设计合理,内容丰富。
它能够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并提供了丰富的练和指导。
希望学
生们能够充分利用该教材,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以上是对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的分析。
对
于部分内容的深入讨论,请参考教材本身或向相应教师进行询问。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3b36d5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4.png)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概述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的内容丰富多样,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并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材选文经典,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既包含古代诗词、散文名篇,也有现代文学佳作和当代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同时,教材还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二、单元划分与主题本册教材按照不同的主题划分单元,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
这样的划分方式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相关知识点,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单元主题涵盖自然风光、人生哲理、历史故事等多个方面,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能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关注人生。
三、课文类型与特点教材中的课文类型丰富多样,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诗歌等。
每种文体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这些课文在选材上注重经典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既让学生领略到经典文学的魅力,又能接触到当代文学的新成果。
四、阅读理解与训练本册教材注重阅读理解与训练的培养,通过精选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
教材中的练习题设计科学合理,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写作任务与要求教材在每个单元都安排了相应的写作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写作任务的要求明确具体,既注重基本写作技巧的训练,也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样的安排能够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升写作水平,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课堂活动与互动教材中设计了多种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等。
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同时,这些活动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语文应用能力。
七、基础知识与技能本册教材注重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训练,包括字词句的积累、语法规则的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这些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知识梳理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知识梳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13f7c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e8.png)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知识梳理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主要包括了《秋天的怀念》、《散步》、《散文诗两首》和《古诗四首》等文章。
这些文章以记叙为主,通过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感悟。
本单元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文章结构、品味词语、理解作者情感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作品的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文章、品味词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2.难点:分析文章表达技巧,品味词语,理解作者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品的美。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环节。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如秋天的景色,引出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文章结构,品味关键词语。
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教师设置练习题,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024年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3篇)
![2024年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deb98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4.png)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第三单元,主题为感悟自然。
日月经天、江河行天,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人们爱美的心灵,也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自然中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没的语言。
本单元重点在于品味文章美的语言。
并探寻在如此美的语言背后的炽烈而深沉的情感。
启发学生发现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
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并注意积累。
第四单元,主题为探索科学。
这一单元要鼓励学生自主探寻科学世界,搜集资料激发求知欲望,培养树立科学精神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练习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练习速读课文,记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707班的语文课,近一周来教学与摸底。
本班有____名学生。
少部分学生基础尚好。
绝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特别是书写汉字较差。
须在教学中逐步训练提高。
三、教学目标1、能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掌握基本知识,注重字、词、义的训练。
2、会朗读,诗歌,文言文会背诵。
3、会探究课文中的问题,会合作学习。
4、除了课文上的背诵篇目,要求学生至少会背____篇优秀文章。
6、学会写优秀的作文。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1、让学生会学语文(1)课文中的生字生词,除了课堂讲解外,要求学生通过查字典,边学边提高。
(2)养成预习习惯,边读课文,熟读课文。
并背诵著名段落。
(3)独立完成作业练习册,组织学生合作练习探究题。
(4)学会给课文划段落,总结中心思想。
(5)用综合简单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6)使学生能够掌握已学的语法,修辞知识,训练学生每周写一篇作文。
2、在课堂上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特别是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针对学科内容,设计写作。
3、作文每篇认真批改,写出评语,指导学生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具体措施2、多鼓励学生,与学生多交流。
帮助学生喜欢学习语文的兴趣。
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
4、鼓励学生置疑。
共同提高。
6、教学过程中,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利用自己的生命体验,灌输学生健康的思想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材分析
![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fdb185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d0.png)
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材分析
引言
本文旨在对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材进行分析和评价。
通过对
教材内容的梳理,旨在为教师提供参考,以便更好地教授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教材结构
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材共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主
题文本、阅读素材、课文解读等部分。
整个教材结构合理,有助于
学生逐步深入研究语文知识。
课文内容
教材的课文内容广泛涵盖了人物传记、古代文学、现代散文等
多个领域。
通过精心挑选的文本,学生能够了解并感受到不同文化
背景下的各种文学形式。
阅读素材
教材的阅读素材很好地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经验。
这些素材以生动有趣的故事为主题,既满足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研究机会。
课文解读
教材中对课文的解读环节,既扩展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度,也提供了研究语文技巧的途径。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解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补充资源
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材还配备了相应的补充资源,如电子课件、配套练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材在内容选择、教学结构和配套资源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
它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语文学习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希望教师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教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语文教学体验。
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整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d2f76d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1a.png)
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整合教学设计一、单元教材分析。
1. 单元主题。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亲情”。
这一单元的课文,从不同角度书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
2. 课文内容。
二、学情分析。
1. 知识基础。
- 七年级学生在之前的语文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字词知识,初步掌握了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情感表达和文言文的理解还存在一定难度。
2. 学习能力。
- 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在整合学习内容、深入挖掘主题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3. 情感态度。
-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亲情的理解开始逐渐深化,但可能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需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来加深对亲情的感悟。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积累本单元的重点字词,如“确凿”“菜畦”“渊博”等。
- 提高学生的记叙文阅读能力,包括概括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章情感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法,感受课文的语言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 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找出不同课文在表现亲情方面的异同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让学生深刻体会亲情的珍贵,学会珍惜身边的亲人,感恩亲人的付出。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准确把握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 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和珍惜亲情。
2. 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法。
1. 朗读法。
2. 问题引导法。
3. 小组合作探究法。
4. 情境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1课时)- 播放一段关于亲情的温馨视频,如父母照顾孩子、孩子为父母过生日等场景,然后提问学生对亲情的理解,从而引出本单元的主题“亲情”。
2. 课文研读(6课时)- 第一课时。
- 初读课文,解决字词问题,如“确凿”“轻捷”等的读音和意义。
- 引导学生概括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内容。
- 第二课时。
- 分析百草园中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热爱。
七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思路
![七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089d478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c.png)
七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思路七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思路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切入点设想一、单元总体分析和教学思路: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亲近文学”,目的是引导刚刚跨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萌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愉悦地步入文学的殿堂。
让学生从各方面感知文学的魅力所在——它美的形式,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语言,都将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对文学的热爱。
《为你打开一扇门》以优美的语言向七年级新生阐述文学的特点、功能,加深学生对文学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更好的亲近文学。
《繁星》通过展示作者不同时间、地点观察繁星的真切感受,使学生明白细致的观察融合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是文学创作成功的重要因素。
《冰心诗四首》充分展示诗歌的特点:形式优美,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想象丰富,但也提醒学生丰富的想象要有现实中的物象作载体。
《安恩和奶牛》以一位清贫而富有爱心的北欧老太太的形象,震撼着读者的心灵,也使学生了解如何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郑人买履》讽刺那些墨守成规,迷信而不尊重客观现实的人;《刻舟求剑》讽刺那些办事呆板,不懂得根据形势发展而灵活变通的人。
本单元主题为“亲近文学”,是学生跨入中学的第一单元,意在让学生感受、理解、亲近文学,所以读品是关键,教学还是较为“感性”比较合适。
在进行教学时首先要注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品味文学语言的精炼优美。
在诵读过程中去体会作品中人物的心境以及作者真实美好的情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美,从而积极主动地去“亲近文学”,热爱语文,主动学习语文。
二、教学切入点设想:《为你打开一扇门》教学切入点设想:抓住标题中的“一扇门”为教学的切入点,重点通过以下几个主问题设计教学板块。
1、让学生初读感知“门”在文中有什么特殊含义?引导学生明白文中的“门”并非实指,而是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帮助我们了解并把我们带入各种未知领域的切入点和途径比喻成“门”,题目中的“门”是指文学之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aae46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a.png)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结构与内容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的结构清晰,内容丰富。
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若干篇课文,以及相关的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等内容。
教材的编排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课文选编与特点本册教材选编的课文涉及多种题材和体裁,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诗歌、戏剧等。
这些课文内容生动、语言优美,既具有思想性、教育性,又具有时代特点和审美价值。
课文的选编注重趣味性、启发性、示范性,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三、写作与表达训练本册教材注重写作与表达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写作练习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在每个单元都安排了写作训练环节,包括仿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同时还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创意写作。
这些练习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四、传统文化元素本册教材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通过介绍传统文化知识和文化遗产,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教材在课文中穿插了许多经典古诗文,同时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也安排了相关的学习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五、综合性学习活动本册教材注重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组织,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文学部落”活动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少年正是读书时”活动则可以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并提高阅读的质量;“我的语文生活”活动则可以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语文元素并提高其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六、单元与课后习题分析本册教材的每个单元都设计了相应的习题,这些习题紧扣单元教学目标和要求,注重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
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二单元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 教案
![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二单元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63b70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66.png)
山东省宁津县育新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一、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都是以“人生”为主题组成的,但是侧重点有所区别,第一单元侧重于怎样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或不幸。
正像居里夫人所说的,“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
集中地阅读以“人生”为主题的课文,是初一新生非常需要的,从中可以得到非常有益的启示。
同时可以发现,自己的人生,,就是自我表达的一个重要领域,可想的,可说的,可写的太多了,把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就打通了联系语文与生活的第一渠道。
从课文内容上说,五篇课文从不同方面以不同题材回答“怎样走好人生之路”这个总问题。
《在山的那边》用象征手法说明通往理想之路要翻越无数座山,要不怕艰苦跋涉。
《走一步,再走一步》,讲了一个陷入艰险而后脱险的小故事,说的是面对一个似乎无法解决的困难该怎么办。
《蝉》和《贝壳》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领悟生命的意义。
《紫藤萝瀑布》描写一树盛开的藤萝花,又由藤罗的盛衰,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没止境的,人生应该豁达,乐观积极、进取。
《童趣》说的是作者童年时代观察丛草、蚊虫、土砾、癞虾蟆。
幻象迭出,有一种物外之趣。
体裁、时代、国别上,也作了精巧的建构:以散文为主,又有诗歌;以现当代作品为主,又有古代作品;以中国作品为主,又有外国作品。
教材使用都不难发现编选的匠心。
从课文可读性上说,力求贴近学生生活,难易适度,使学生感觉亲近。
比如,《在山的那边》是从小时候的憧憬和向往说起的,极易引起共鸣。
《童趣》回忆的童稚时代的物外之趣,更容易激发兴趣。
本单元综合性学习,主题为“这就是我”,作自我介绍,既与阅读内容紧密结合,又跟学校生活密切联系。
活动方式不很繁难,便于启动尝试,便于积累经验。
本单元在初中阶段是起始阶段,教学要求也是起步性的,从阅读理解上,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写作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
在阅读方法上,着重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024年初一上册语文教学计划_1
![2024年初一上册语文教学计划_1](https://img.taocdn.com/s3/m/9364678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e.png)
2024年初一上册语文教学计划2024年初一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一、教材分析新学期开始了,又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之旅启程了。
初一语文上册的第一单元以人生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
本单元的选文,也注意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性。
第二单元继续学习有关人生的课文。
上一单元侧重回答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不幸怎么办,这一单元侧重引导我们应该怎样树立理想,实现理想。
这些课文从不同侧面给我们以启迪,引领我们去实现理想,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为漫长的人生打下精神的底色。
第三单元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多数出自名家之手,以精美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
《春》描绘动人的春景,《济南的冬天》描绘济南独特的冬山冬水。
第四单元分别是《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山市》。
这些课文古今中外,天上地下,文言白话,诗歌散文,内容丰富多彩,都与自然?科学?人文密切相关。
第五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选了五篇课文,分别是《风筝》、《羚羊木雕》、《散步》、《诗两首》、《〈世说新语〉两则》。
第六单元所选的课文体裁多样,有童话、神话、寓言和诗歌。
它们都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虚构形象、故事情节及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状况分析初一(2)、(3)班都是60多人的班级,开学初纪律情况良好,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相比较而言,2班的学生语文水平较扎实,但有较差的学生;3班的学生较活跃。
三、教学进度安排:精读课文安排2-3节课,自读课文一般安排1节课,每个单元学完会安排一节课进行综合性学习。
期中考试前学完前三个单元,期中考试后学习4-6单元以及期末复习。
四、教学目标: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思路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切入点设想
一、单元总体分析和教学思路: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亲近文学”,目的是引导刚刚跨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萌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愉悦地步入文学的殿堂。
让学生从各方面感知文学的魅力所在——它美的形式,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语言,都将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对文学的热爱。
《为你打开一扇门》以优美的语言向七年级新生阐述文学的特点、功能,加深学生对文学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更好的亲近文学。
《繁星》通过展示作者不同时间、地点观察繁星的真切感受,使学生明白细致的观察融合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是文学创作成功的重要因素。
《冰心诗四首》充分展示诗歌的特点:形式优美,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想象丰富,但也提醒学生丰富的想象要有现实中的物象作载体。
《安恩和奶牛》以一位清贫而富有爱心的北欧老太太的形象,震撼着读者的心灵,也使学生了解如何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郑人买履》讽刺那些墨守成规,迷信而不尊重客观现实的人;《刻舟求剑》讽刺那些办事呆板,不懂得根据形势发展而灵活变通的人。
本单元主题为“亲近文学”,是学生跨入中学的第一单元,意在让学生感受、理解、亲近文学,所以读品是关键,教学还是较为“感性”比较合适。
在进行教学时首先要注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品味文
学语言的精炼优美。
在诵读过程中去体会作品中人物的心境以及作者真实美好的情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美,从而积极主动地去“亲近文学”,热爱语文,主动学习语文。
二、教学切入点设想:
《为你打开一扇门》教学切入点设想:抓住标题中的“一扇门”为教学的切入点,重点通过以下几个主问题设计教学板块。
1、让学生初读感知“门”在文中有什么特殊含义?引导学生明白文中的“门”并非实指,而是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帮助我们了解并把我们带入各种未知领域的切入点和途径比喻成“门”,题目中的“门”是指文学之门。
2、精读品味作者运用什么方法使我们了解文学,从而亲近文学的?
3、在作者看来打开这扇门会有怎样的收获呢?你有过类似的收获吗?结合自身阅读经历与大家交流。
(或者运用文中优美的语句介绍一本你曾经读过的书,分享你的阅读收获。
)
《繁星》教学切入点设想:抓住作者三次看星的感受为教学切入点,按以下步骤设计教学:一读感知,弄清作者三次看星的时间、地点、感受,概括主要内容;二读探旨,结合作者三次看星的不同感受的语句分析说明,朗读语句,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三读品味文章生动的修辞之句加以赏析(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四读延伸,模仿课文虚实结合的写法,对碧海蓝天产生联想和想象,用“渐渐地……我仿佛看见……我仿佛听见……我觉得……”句式写一段话。
《冰心诗四首》教学切入点设想:《母亲》和《纸船——寄母亲》这两首诵读品味母爱作为教学切入点,《成功的花》和《嫩绿的芽儿》这两
首诵读品味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切入点,教学时以“读”为重点,可以设计“初读感知——诵读品味——探讨朗读——朗读比较——拓展延伸”这样的板块进行教学。
《安恩和奶牛》教学切入点设想:分析安恩这个人物形象作为这篇小说教学的切入点,可设计以下几个教学板块:
1、初读课文,一句话概括小说主要内容,弄清小说的要素。
2、分析安恩人物形象,主问题:安恩是怎样一个人?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3、探讨小说主旨,主问题:安恩和奶牛是怎样一种关系?
4、讨论小说设置悬念的写法。
《古代寓言两则》教学切入点:朗读理解文意,弄清寓言蕴含的道理是这两则寓言的教学切入点,具体可以按照“简介作家、作品及寓言这种文体——初读感知,读准字词——借助注释,合作理解课文——重点语句赏析,理解寓意”这样的步骤进行教学。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切入点设想
一、单元总体分析和教学思路: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金色童年”。
是第一单元教学层次的延伸与提高,第二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文学作品的素材来源于丰富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童年生活,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时光,是七年级学生还深留在脑海中的“宝贝”。
作为七年级学生的学习内容,相似的年龄,类似的经历更能激起学
生的共鸣,能使学生理解作者的经历,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促使学生健康愉快的成长。
《往事依依》作者回忆与文学的情缘,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祖国的热爱,并告诫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充满了人文主义关怀。
名师的成长历程告诉学生:多与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友,将受益一生。
应自觉主动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幼时记趣》作者追忆了儿时观察动物,产生联想,展现了童年生活的天真快乐,充满了童趣。
作者童年有着对自然的好奇之心,对弱小者的同情之心,成长的道路有着乐趣与真情。
《十三岁的际遇》作者深情地回顾自己与北大的渊源,表达了对北大的热爱及渴望创造,渴望自由飞翔的精神,充满了理想与希望。
《伟人细胞》记叙了初一男生贾里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实现伟人计划的过程,向学生阐明了从小事做起的必要性,对于学生很有教育意义。
二、教学切入点设想:
《往事依依》教学切入点设想:抓住标题中的“往事”二字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概括作者童年时的几件事情,了解作者童年趣味生活,说出她对文学作品的情感。
主要教学板块:
1、初读感知,解决字词,概括趣事。
2、精读品味重点词句,如“依依”“几件往事对作者的成长有什么深远影响?”等。
3、探索写作思路思考作者是怎样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的?
4、拓展说演,仿照访谈节目“艺术人生”,对啃文最感兴趣的一件往事,选一个角度制作节目,小组合作完成。
《幼时记趣》教学切入点设想:抓住题眼“趣”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儿时观察昆虫的童趣。
主要教学板块:
1、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2、概括口述三件趣事。
3、探寻作者“物外之趣”的由来,为什么会产生“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理?
4、探究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方法,以“白云”为内容写一段想象的文字。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切入点设想:以“际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概括说出北大与作者的几次际遇,分析作者对北大深厚复杂的感情,感受北大对作者的深远影响。
主要教学板块:
1、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用第一人称,按时间的顺序,以“我与北大的故事”为题,讲述田晓菲与北大的故事。
2、再读文本,局部探究。
作者通过读北大的书和北大的人,形成了对北大的评价,试找出这些精彩的语段品读。
3、品味语言。
对本文中你认为美的语言进行赏析点评。
4、深度开掘。
文章为什么不以“我的学校”“我爱北大”“北大生活的回忆”为题呢?
《伟人细胞》教学切入点设想:男生贾里伟人梦的三次破灭和一次意外成功是教学的重点和切入点,引导学生明白:只有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一番伟大事业的道理。
主要教学思路:1、第一课时,梳理情节,认识贾里。
2、第二课时,品味语言,探究主旨。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切入点设想
一、单元总体分析和教学思路:
斑斓多彩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的民俗风情,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和追求,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所选的文章,分别向我们介绍了过年、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以及江浙地区农村演社戏祈福的民俗风情。
读完这些文章,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着这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的无穷乐趣,激发我们了解更多的民俗风情的热情,增加对我们民族乃至世界灿烂文化、悠久历史的热爱。
摆正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摒弃繁琐的分析、提问和板书,优化课堂结构,还给学生阅读时间,借助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动阅读,使每一个学生有发言的机会,提高课堂学习效,受到美的熏陶,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
二、教学切入点设想:
《社戏》教学切入点设想:以赵庄看社戏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引出小说情节,体会“我”的乐土之乐和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
主要教学思路:
1、第一课时,理清文章脉络和主要情节,体会“我”的乐土之乐。
2、第二课时,理解社戏之乐在何处,赏析优美语段,体会本文风情美和作者对童年自由生活的留念之情。
《端午日》教学切入点设想:湘西人民端午日的风俗是教学重点和切入点。
主要教学板块:
1、整体感知,了解茶峒人的端午风俗,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2、重点赏析龙舟竞赛和竞追鸭子的场面。
3、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如可以让学生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扩写捉鸭子的场面。
《本命年的回想》教学切入点设想:京郊运河春节的习俗是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春节习俗的文化内涵,热爱民俗文化。
主要教学板块:
1、整体感知,解决字词。
2、深入探究,理解春节习俗蕴含的文化内涵。
3、拓展延伸:现在过年又出现哪些新的方式?向父母写一份建议,提出一些既不失过年的含义,又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过年建议等。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学切入点设想:抓住“咏月”二字,以诵读作为这三首诗的教学切入点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主要教学思路:
1、第一课时,有感情地朗诵《水调歌头》,并能背诵,感受作者在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2、第二课时,学习欣赏咏月诗《十五夜望月》和《我的思念是圆的》,体会诗的意境。
这两课时的教学可以按照“情景导入——作者简介——诵读探究——扩展编故事”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七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