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酸碱解离平衡和缓冲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中加 NH4Cl NH4+ + Cl平衡左移 ,α减小
例3.5 25℃时lL浓度为0.100mol· L-1HAc溶液中加 入0.100molNaAc固体后(设溶液总体积不变), HAc的解离度有何变化?
•解:25℃时醋酸的Kaθ=1.76×10-5 •(1)求出未加NaAc时HAc的解离度: • cr(HAc) / Kaθ > 500 • θ 6
第三节 酸碱理论
• 酸碱理论发展史
•1663年R.Boyle(英国 波伊尔)首次提出酸和碱的概念: •有酸味,能使蓝色石蕊变红的物质叫酸;有涩味,使红色石 蕊变蓝的叫碱。 •1889年, Arrhenius S.A.提出了酸碱电离理论: •凡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为酸 •凡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物质为碱 •1923年,Bronsted和Lowrey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 •凡是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称为酸(丹麦布朗斯特英国 劳莱) •凡是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碱。 •1923年Lewis提出了酸碱电子理论: Arrhenius SA •凡是能接受电子对的物质都叫作酸 , (瑞典,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 •凡是能给出电子对的物质都叫作碱。 阿雷尼乌斯
酸 性 增 强
HF HCOOH H2CO3 H2PO4NH4+ HCO3H2 O
3.53×10-4 1.77×10-4 4.3×10-7 6.23×10-8 5.68×10-10 5.61×10-11 1.8×10-16
3.45 3.75 6.37 7.21 9.25 10.25 15.74
FHCOOHCO3HPO42NH3 CO32OH-
例3.4 计算25℃时浓度分别为0.10mol· L-1和 0.010mol· L-1时,HCN的解离度和溶液中的[H3O+]。 解: 查表得HCN的Kaθ=4.9×10-10 当浓度为0.10mol· L-1时

K aθ cr
4.9 10 10 7 10 5 0.10
[H3O+]=crα=(0.10×7×10-5)=7×10-6
• 酸给出质子后所剩余的部分就是碱,碱 接受质子后即成为酸。

质子 + 碱
HCl H+ + ClHAc H+ + AcH2CO3 H+ + HCO3HCO3H+ + CO32NH4+ H+ + NH3 H3O+ H+ + H2O H2O H+ + OH[Al(H2O)6]3+ H+ + [Al(H2O)5OH]2+ 酸碱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相互共存的共轭关系。
1) 强电解质在水 中是全部解离的 2 ) 离子间通过静电 引力相互作用,每 一个离子都被周围 电荷相反的离子包 围着,形成“离子 氛” 3 )离子自由活动能 力降低
强电解质溶液离子氛示意图
二、离子的活度和活度因子 • 活度(activity):离子的有效浓度(表观 浓度), 是电解质溶液中实际上能起作用 的离子浓度。
105
• 说明:
• 1、因为Ka1θ>Ka2θ>Ka3θ,所以[H2PO4-]> [HPO42-]>[PO43-]。 • 2、多元酸每一步解离都产生H+,所以溶液中H+ 浓度是几步解离所产生H+的总浓度。在Ka1θ,Ka2θ, Ka3θ关系式中的[H+]也是指H+的总的相对浓度。 • 3、溶液中的H+,主要由第一步解离得到,由二 级解离及三级解离所产生的H+很少,可以忽略。 • 4、在水溶液中,多元弱碱和多元弱酸情况相似。
2 [ H ][ Ac ] c c c r Ka r r [HAc] cr cr 1
K cr
θ a
2

K cr
θ a
(3.11)
说明: 1、在一定温度下,同一弱电解质的解离度与其浓度 的平方根成反比。溶液愈稀,解离度愈大。 2、相同浓度的不同电解质,它们的解离度分别与其 标准解离平衡常数的平方根成正比。标准解离常数大 的,解离度也大。
质子的能力比水强,故HAc在液氨中表现为强酸,而在Hale Waihona Puke Baidu水中表现为弱酸。 • (2) HNO3在水中为强酸,在冰醋酸中,其酸的强度便 大为降低,而在纯H2SO4中却表现为碱。 H+ HNO3+ H2O H+ HNO3+ HAc H+ HNO3+ H2SO4 H3O++NO3- H2Ac+ +NO3- H2NO3+ +HSO4-
第三章 酸碱解离平衡和缓冲溶液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 第四节 强电解质溶液 弱电解质溶液 酸碱理论 水的解离平衡 ★ 和溶液的pH ★ 第五节 缓 冲 溶 液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内容: 1、酸碱质子理论
2、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平衡常数、稀释定律、同离子效应 3、一元弱酸、弱碱溶液pH的计算 4、缓冲溶液的基本概念及缓 冲机制、缓冲容量及影响因素、 缓冲范 围的概念 5、缓冲溶液pH的计算
质子理论中,酸碱的定义,共轭酸碱,两性物质 共轭酸碱对,酸碱的强弱关系
Kaθ Kbθ =Kwθ
一、酸碱质子理论 (proton theory of acid and base)
• (一) 基本概念
• 酸碱的定义: • 凡能给出质子( H+ )的物质都是酸 • 凡能接受质子( H+ )的物质都是碱
熟悉内容:
1、 多元酸碱pH的计算;两性物质pH的计算 2、缓冲溶液的一般配制方法
了解内容:1、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活度和活度因子
2、 盐效应3、血液中的缓冲系
第一节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 一、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1、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电 解 质
强电解质
如NaCl 第一节 易溶强电解 质 难溶强电解 质 如HAc 第二节
完全解离
如BaSO4 第四章
弱电解质
部分解离
α=
已解离分子数 原有分子总数
• 2、强电解质的解离度α(degree of
dissociation)
• 理论上应为100%, • 实际上小于100%(表观解离度) • 25℃0.1mol/kg的HCl α92%,KClα86%
3、离子相互作用理论-----强电解质溶液理论(1923)
共轭酸碱对:组成上只相差一个质子
1、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写出下列分子或离子的共轭 酸的化学式: SO42- 、S2- 、H2PO4- 、HSO4- 、NH3 HSO4- 、HS- 、H3PO4 、H2SO4 、NH4+ 2、写出下列各分子或离子的共轭碱的化学式:
NH4+ 、H2S 、H2SO4 、H2PO4- 、HSO4NH3 、HS- 、HSO4- 、HPO42- 、SO42-
碱 性 增 强
(三) 酸碱的强弱关系
1、与本性有关:在具有共轭关系的酸碱对
中,它们的强度是相互制约的。
酸越强,其共轭碱越弱;反之,碱越强, 则其共轭酸就越弱。
如HCl是较强的酸,Cl-就是较弱的碱。HAc在 水中是弱酸,Ac- 就是较强的碱。
2、与介质有关 如:(1) HAc在水和液氨两种不同溶剂中,由于液氨接受
二、弱电解质解离平衡的移动 • (一)同离子效应(common ion effect)
• 在弱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加入与弱电解质含有 相同离子的易溶性强电解质,使弱电解质的解 离度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同离子效应。
如:HAc + H2O H3O+ + Ac溶液中加入 NaAc Na++ Ac平衡左移,α减小 NH3 + H2O NH4+ + OH-
(二)酸碱反应的实质
HAc + H2O H2O + AcH3O++AcHAc+OH-
酸碱质子论的反应实质是两个共轭酸碱对之间质 子传递的反应. 酸碱反应的方向总是由较强的酸和较强的碱作用 向生成较弱的酸碱的方向进行。
反应可在非水溶剂或气相中进行
(三) 酸碱的强弱关系
共轭酸(HB) H 3 O+ H3PO4 Kaθ 7.52×10-3 pKaθ 2.12 共轭碱(B) H2 O H2PO4-
pKaθ越大,Kaθ越小, 酸越弱 pKb ө越大,Kb ө越小,碱越弱
表3.3 常见弱酸、弱碱的标准解离平衡常数
t / ℃ 分级 25 25 25 1 2 25 1 磷酸 2 3 氨水(Kbθ) 25 羟胺(Kbθ) 20 电解质 醋酸 氢氰酸 碳酸 Kaθ(Kbθ) 1.76×10-5 4.93×10-10 4.30×10-7 5.61×10-11 7.52×10-3 6.23×10-8 2.2×10-13 1.76×10-5 1.07×10-8 pKaθ(pKbθ) 4.75 9.31 6.37 10.25 2.12 7.21 12.67 4.75 7.97
K 1.8 10 0.1 0.1
θ a
-5
1.8 10
4
(二)盐效应
• 在弱酸或弱碱溶液中加入不含相同离子的强电 解质,使α增大的效应,称为盐效应。 • 如:在0.1mol ·L-1(HAc)溶液中,加入NaCl使 其浓度为0.1mol ·L-1,α由1.33%增大为 1.82% ,[H+]由1.32×10-3mol/L 增大为1.82 注意: ×10-3 mol/L. • 同离子效应与盐效应往往同时存在,但前者远 远大于后者,盐效应可忽略。
– – – – – cθ为标准态的浓度(1mol/L) 相对浓度: cr =cB /cθ,单位为1。aB=γ B cr γB为活度因子(activity coefficient); 一般 aB<cB 故γB <1 溶液越稀,活度与浓度差别越小。对中性 分子、弱电解质, γB 可视为1。
aB=γB cB/cθ
(一)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设HAc的相对浓度为cr,解离度为α,达到平衡后,
HAc •
cr - crα
H+ + Accrα crα
2 [ H ][ Ac ] c c c r Ka r r [HAc] cr cr 1
解离度与平衡常数的关系----稀释定律
α Ka c r (HAc) 1.76 10 0.100
1.33 10 2
•即 α=1.33%
(2) 加入NaAc后 HAc + H2O 平衡时
θ a
H3O+ + Ac0.1α 0.1α+0.1
0.1-0.1α

[H3O ][Ac ] 0.1 (0.1 0.1) K 0.1 [HAc] 0.1 (1 )
K
θ a1
H2PO4- + H3O+
[Η ][Η 2 PO 4] 7.52103 [Η 3 PO4 ]
H2PO4- + H2O
Κa2
θ
HPO42- + H3O+
105
[Η ][HPO2 8 4 ] 6.23 10 [Η 2 PΟ 4]
HPO42- + H2O PO43- + H3O+ 3 [ Η ][P Ο θ 13 4 ] Κ a3 2.2 10 2 [HPΟ 4 ]
第二节 弱电解质溶液

相对平衡浓 一、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度,单位为 1 + HA + H2O A + H3O
- ][ H +] [A - ][ H +] [A ө= Ka Kө = [HA][HA]
热力学标准态指物ө Ka )---- 酸解离平衡常数 ( 酸常数) 质在某温度(298k 和100kPa下,活度 表示酸在水中释放质子能力的大小 为1的状态
当浓度为0.010mol· L-1时

K aθ cr 4.9 10 10 2.2 10 4 0.010
[H3O+]=crα=0.010×2.2×10-4=2.2×10-6 降低弱酸的浓度,可使其解离度增加,但[H3O+]也 随着降低。
(二)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多元弱酸、弱碱在水中的质子传递平衡分步进行: H3PO4 + H2O
说明
1、酸、碱可以是分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2、酸和碱不是孤立的,酸碱是平衡共存的,酸给出 质子后就变为相应的共轭碱。酸比其共轭碱多一个 质子。 3、酸碱不是绝对的,既可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 的称为两性物质,如H2O,HCO3- 等。 4、不能给出质子,也不能接受质子的物质,称为中 性物质,如金属离子Na+,Ca2+等。 5、质子理论中无盐的概念。Na2CO3、NaCl(中性强 电解质)
A - + H 2O
HA + OH-
Kb =
ө
[HA][OH-] [A-]
Kb ө ---- 碱解离平衡常数 (碱常数)
在一定温度下,Ka ө 、Kb ө值一定。
Ka ө 越大,酸性越强。 Kb ө越大,碱性越强。 有时也用pKa ө或pKb ө表示。
pKaθ=-lgKaθ,pKbθ=-lgKbθ(表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