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 免疫遗传学
第一章 医学遗传学绪论
2 、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在生殖细胞或
受精卵细胞中,包括染色体畸变和基因 突变。
体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通常是不能 遗传的。所以,经典遗传学不包括这类 疾病。如白血病、恶性肿瘤、衰老等。
3、 终生性
这是因为虽经治疗可以改变遗传病
的表型特征即改善症状,但却不能改变 细胞中已发生改变的遗传物质,故具终生性。
(三) 遗传病的分类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D)
单基因病
基因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R) X—连锁显性遗传病 (XD) X—连锁隐性遗传病 (XR) Y—连锁遗传病
多基因病
常染色体病 染色体病 性染色体病 X染色体病 Y染色体病
医学遗传学
(Medical Genetics)
唐吟宇
第一章
绪论
一、 医学遗传学概论
(一)定义
简单讲: 医学遗传学是研究人类疾病与遗传 关系的一门学科。 具体讲:医学遗传学是遗传学与临床医学相 结合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是遗 传学知识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可 被视为遗传学的一个分支。
(二)研究对象、内容、及范畴
已证明与遗传有关
例如肿瘤、糖尿病、高血压、精神分裂症等 一些过去不明原因的疾病,现已证实与遗传因素 有关,而且已知这一类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其遗 传方式为多基因遗传。
至今,已发现的基因病多达约 6000种,染色 体病1000多种。
四 、 医学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群体筛查、家系调查、系谱分析、
染色体分析、双生子法等。
2、 人类生化遗传学
从基因表达的角度来研究基因突变 所致蛋白质或酶合成异常与遗传病的关 系。
(1)单基因遗传及其疾病
(2)多基因遗传及其疾病 (3)基因突变与分子病
基础医学医学遗传学总体概论
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 基因组学(genomics)
1、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
研究人类染色体的结构、畸变类型、发生的机 理及频率 ,以及与疾病的关系等。
细胞遗传学
1910, Morgan TH —— Theory of Gene (1926) 1956, Tjio JH —— 2n = 46 1959, Lejune J —— Down’s (+21)
现出家族聚集现象的疾病,即在同一家 庭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患者。
遗传病是家族性疾病: ---并指、家族性结肠息肉
家族性疾病非遗传病: ---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坏血症、各种传染
病、夜盲 遗传病非家族性疾病: ---苯丙酮尿症、先天愚型
3、认识遗传病时应注意的2点
(1)遗传病不应与先天性疾病等同起来 (2)遗传病应与家族性疾病加以区别
举例:
快灭活者:异烟肼→(乙酰化酶)→乙酰化异 烟肼(灭活)。
慢灭活者:缺乏乙酰化酶, AD控制。
疗效: 对慢灭活者疗效好;但毒副作用大。慢 灭活者有80%出现多发性神经炎。
7、肿瘤遗传学 (cancer genetics)
研究肿瘤发生、发展的遗传因素。探讨恶性肿瘤发生、 发展中染色体的变化、癌基因(oncogene )与抑癌 基因(anti-oncogene)的作用,突变的修复缺陷等。
第四节 识别疾病遗传基础的方法
1、群体筛查法(population survey)
选定某一人群对某种疾病进行普查 注意: (1)发病的家族聚集现象 (2)特定的发病年龄
2、系谱分析法(pedigree analysis)
对患者的家族成员的发病情况进行详细调查, 绘制系谱图,依据系谱特征进行分析,确认 是否为单基因病的某一类型 。
医学遗传学分科及发展简史
例如:一院儿科 xxx教授----- Down综合征, 细胞遗传学诊断。
二院 儿保科 xxx教授----DMD、血友病、 性别异常
遗传教研室 xxx教授----DMD、血友病、
性别异常,分子遗传学诊断,无创性产前诊 断。
2
Down综合征 ---FISH诊断。
2、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
1923年,Painter T S,提出人的染色体数目是 2n=48,性染色体为XX,XY。
同种属、不同细胞的杂交; 4/ 可施加各种因素进行实验研究。
5
应用十分广泛:
1/杂交进行基因定位研究,如 人 × 鼠——TK 酶基因定位;
2/细胞杂交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3/细胞杂交与肿瘤抑制基因的研究,N X T—
—细胞失去肿瘤特征; 4/基因转移研究; 5/克隆羊、牛、猴、鼠及猪。
11、发育遗传学 Developmental genetics
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的生长、分化、 组织、器官的形成的遗传机制和调控作 用。
15
12、行为遗传学 Behavior genetics
1952年,徐道觉(Hsu T C),偶然应用低渗处理 细胞获得分散良好的染色体,并发现人的染色体数 为46条,但未能肯定自己的发现,仍相信Paiter的 2n=48的结论。
1956年,蒋有兴(Tjio J H)和Levan A证明人的体 细胞染色体数为46条,这标志着人类细胞遗传学的 开始。
低渗处理技术的应用和外周血短期培养方法的建立, 推进了人类染色体研究的进程。
理论依据是1908年Hardy和1909年 Weinberg提出的遗传平衡定律。
11
8、免疫遗传学 Immunogenetics
【遗传学】第12章 免疫遗传学
孟买型(Bombay phenotype)
❖ ABO血型抗原基因及其编码分子
孟买型个体缺乏H基因,红细胞及其组织细胞不能 产生H物质,即使有A基因和B基因也不能形成A抗原和B 抗原。
孟买型个体血清中有抗A、抗B和抗H抗体,表现为 一种特殊O型,亦称Oh血型。
Rh血型系统
❖ 临床上,Rh血型系统与ABO血型系统同等重要的 血型系统,也是造成新生儿溶血症的主要抗原。
第12章 免疫遗传学
免疫遗传学研究的内容
• 免疫遗传学是免疫学与遗传学相互渗透形成的 边缘学科。
• 免疫系统在识别自我与非我过程中一系列免疫 反应的遗传基础与遗传调控。
• 输血、器官移植和亲子鉴定的基础
红细胞抗原系统
• 一、ABO血型系统 与输血和器官移植紧密相关的血型系统之一。 正常人血清中唯一存在常规“天然抗体”的血型系统。 分布:除红细胞膜表面外,还广泛分布于人体其他组织细胞内,如淋巴
❖ 当其再次妊娠Rh阳性胎儿时,再次进入母体内的胎 儿红细胞,使母体产生二次免疫反应,产生大量的 IgG型D抗体,通过胎盘屏障致胎儿或新生儿溶血。
❖ Rh溶血症一般较严重,且随胎次增加,胎儿患病机 会增大,症状加重,甚至出现新生儿核黄疸或宫内死 亡。
白细胞抗原系统
❖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又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 原(MHA)。
ABO血型不相容溶血症
❖ 理论上任何母婴ABO血型不相容都可引起溶血。 实际上90%以上的ABO溶血症发生于O血型母亲 所生的A血型或B血型婴儿。
❖ 原因:O型血母亲通常在孕前已接触过自然界中 广发存在的类A型和类B型血型物质的刺激,其 血清中产生了相应的IgG型A抗体和B抗体。大约 50%发生于第一胎。
细胞 、血小板、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等,故又称为组织血型抗原(histoblood group antigens, HBGAs),体液中除脑脊液外,也存在ABO抗原物质。 • (一) ABO血型抗原的基因及其编码分子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12章免疫遗传学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12章免疫遗传学第⼗⼆章免疫遗传学(⼀)选择题(A型选择题)1决定个体为分泌型ABC抗原者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
A. i/i B . I B/I B C . Se/se D |. se/se E . I A/I B 2?孟买型个体的产⽣是因为基因为⽆效基因。
A. I A B .I B C . i D . Se E .H3 . Rh⾎型的特点是_______ 。
A.具有天然抗体 B ■⽆天然抗体 C .具有8种抗体D.具有3种抗体E .由3个基因编码。
4 . Rh溶⾎病很少发⽣于第⼀胎的原因是________ 。
A. Rh阳性的胎⼉⾎细胞不能进⼊母体C. 母体具有⾜量的抗体,但不能进⼊胎⼉内D. 胎⼉组织能够吸收母体的抗体E. 以上都不是5 . HLA-A HLA-B和HLA-C编码⼀类抗原的重链,⽽轻链则由________ 编码A. HLA-E B . HLA-F C . HLA-GD. B 2微球蛋⽩基因 E . HLA-H类基因6 . HLA-L、HLA-H HLA-J和HLA-X这些基因均因突变⽽⽆表达产物,它们被称为。
A.假基因 B .⾮经典基因 C . MIC基因D.补体基因 E .肿瘤坏死因⼦基因7.在同⼀染⾊体上HLA各座位等位基因紧密连锁, 完整传递,这种组成称为A.单倍体 B .单倍型.单体型D.单⼀型 E .单位点8.同胞之间HLA完全相同的可能性是_________9 .⽗⼦之间HLA 完全相同的可能性是10 .与⽆丙种球蛋⽩⾎症疾病相关的基因是D.缺乏丫球蛋⽩ E .细胞免疫缺陷14 . HLA 复合体所不具有特点是E.是与疾病关联最为密切的⼀个区域15 . HLA- I 类基因区中的经典基因包含D. 5组基因 E . 617. I A 基因的编码产物为是A. D-半乳糖转移酶B. L-岩藻糖转移酶C. 胸苷激酶D.乳糖转移酶E. | N-⼄酰半乳糖胺转移酶18. Rh 阳性个体既有RHD 基因,也有RHCE S 因,⽽Rh 阴性个体仅有 _________ 。
医学遗传学免疫遗传学
HLA II类基因区
B2 A2 B1 A1 A A B P2 P1 P7 P2 B
B1
(B2-9,数目不定;顺序不定)
B2 A2 B3 B1 A1
B
A
DR
DQ
DP
DM
DO
TA
LM
1、DR区:DRA; DRB1-9。DRB1的等位基因有271个, DRB的基因数随单倍型的不同而变化,其中B1、B3、B4 和B5为功能基因,其他为假基因。 2、DQ区:DQA; DQB。A1和B1为功能基因;A2、B2和B3 为假基因。A1等位基因有20个;B1等位基因有45个。 3、DP区:DPA; DPB。 A1和B1为功能基因;A2和B2为 假基因。 以上3个区为经典HLA II类基因,其余区为非经典 基因。
SC DO AQP1 LW
1p36.2-p22.1 未知 7p14 19p13.2-cen
CAA,CAB 6p21.3 FUT1 19q13 KX Xp21.1 GYPC 2q14-q21 DAF 1q32 CR1 1q32 CD44 11p13
与临床关系最密切的是ABO和Rh血型系统 一、ABO血型系统 为正常人血清中唯一存在的常规“天 然抗体”血型系统 控制基因位于9q34.1-q34.2 由IA、IB和i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 另外,H/h和Se/se基因与ABO血型抗原 的决定密切相关,均定位于19号染色体。
能够被Rh抗体凝集红细胞的人为Rh阳性。
恒河猴红细胞
兔
兔抗血清(抗体)
人血红细胞
凝集 Rh阳性(+) 不凝集 Rh阴性(-)
Rh基因: 定位于1p34.1-p36,由2个基因座构 成,RHCE和RHD。紧密连锁,下游相互对 应,有利于基因转换,不利于不等交换。 2个基因座长69kb,分别含有10个外显 子和9个内含子。已知等位基因有60个以 上。
医学免疫遗传学教学课件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添加标题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添加标题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添加标题
疫苗设计与研发
疫苗设计:根据病原体的特性,设计出能够有效预防疾病的疫苗
疫苗研发: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病原体的基因插入到载体中,进行大规模生产
疫苗安全性评估:通过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试验,评估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遗传病的分类和特点
05
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基因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基因与免疫系统的关系:基因决定了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对基因的表达和调控有影响
基因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基因通过调控免疫系统的功能,影响免疫系统的反应和功能
基因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基因通过调控免疫系统的功能,影响免疫系统的反应和功能
免疫印迹技术:用于检测蛋白质和核酸
免疫电泳技术:用于检测蛋白质和核酸的分子量
流式细胞术:用于检测细胞表面抗原和细胞内抗原
免疫沉淀技术:用于检测抗原和抗体的相互作用
医学免疫遗传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05
遗传性免疫疾病
遗传性免疫疾病的治疗:基因治疗、免疫抑制剂等
遗传性免疫疾病的诊断:基因检测、免疫学检查等
医学免疫遗传学:研究遗传因素对免疫系统影响的学科
01
02
背景: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医学免疫遗传学在疾病治疗和预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内容:包括免疫系统的遗传基础、遗传因素对免疫反应的影响、遗传性疾病的免疫学机制等
03
04
应用领域:疾病诊断、治疗、预防、疫苗研发等
研究内容与意义
研究内容:医学免疫遗传学主要研究免疫系统与遗传因素之间的关系,包括免疫系统的遗传基础、免疫应答的遗传调控、免疫疾病的遗传机制等。
遗传学-免疫遗传学
第九章 免疫遗传学
一、抗体的结构
第九章 免疫遗传学
二、遗传基础 轻链:κ2p 、λ22q
第九章 免疫遗传学
第九章 免疫遗传学
重链 14号染色体
第九章 免疫遗传学
第九章 免疫遗传学
三、重排机制
第九章 免疫遗传学
第九章 免疫遗传学
第九章 免疫遗传学
第九章 免疫遗传学
等位排斥效应
第九章 免疫遗传学
第九章 免疫遗传学
4. 亚型: A1:可被抗A和抗A1抗体凝集。 A2:可被抗A抗体而不能被抗A1抗体凝集。
5. 分泌型与非分泌型 SeSe和Sese为分泌型;sese为非分泌型。
6. 孟买型 7. AB连锁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第九章 免疫遗传学
二、Rh血型系统 关于Rh血型的基因,长期存在两个观点: Fish-race认为其由三个连锁的等位基因控制,即CcEeDd。 Wiener 认为其由八个复等位基因控制。
受体假说 易感基因与HLA紧密连锁 免疫应答基因异常 分子拟似学说
第九章 免疫遗传学
四、应用 1. 器官移植:自体移植、同系移植、同种移植和异种移植 2. 输血 3. 疾病诊断 • 关联分析 RR相对风险
第九章 免疫遗传学
第九章 免疫遗传学
4. 亲子鉴定 5. 个人识别
第九章 免疫遗传学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的遗传
第九章 免疫遗传学
2. HLA II类抗原:包括HLA-DR、HLA-DQ、HLA-DP、 HLA- DOA、HLA-DOB和HLA-DOM。均由重链 (α链)和轻链(β链)形成的二聚体。 α链无多态, 或多态性不高, β链具有高度多态性。
3. HLA III类基因区:产物为补体。
第八章免疫遗传学基础
第二节 抗体
抗体:是能与相应抗原特异结合、产生各
种免疫反应的一种糖蛋白,又叫免疫球蛋白。
抗体库:每一个个体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
的总合,反映受到抗原刺激后所有B细胞克隆 能够合成和分泌Ig的能力。
初级抗体库:是个体在对不同抗原初级
三、抗体的效应功能
抗体本身中和病毒和抗原毒素,阻止 病原物的局部感染,在一些情况下诱导细 胞程序性凋亡。
IgG和IgM与抗原结合能够激活补体的 经典途径,引起抗原细胞溶解;以及(或 者)吸引免疫细胞(趋化性白细胞)来吞 噬表达抗原的细胞。
第三节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排斥反应 免疫系统 编码的基因群
本章难点
1、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 2、MHC基因结构与MHS功能
第一节 免疫学的基本概念
一、免疫概念
免疫(immune):指机体接触抗 原性物质后,机体产生一种清除这些抗 原性物质而保护机体的特异性生理反应。
免疫防御 immunologic defense 自我稳定 immunologic homeostasis 免疫监测 immunologic surveillance
快而强 主要组织相容 主要组织相容 性系统MHS 性复合体MHC
慢而弱
次要组织相容 性系统 mHS
次要组织相容 性复合体 mHC
一、MHC 编码的分子
Conformations of peptides binding to class I MHC
molecules
Human HLA MHC Class I Structure
二 免疫的分类
天然免疫 获得性免疫
医学免疫遗传学教学设计
Adjust the spacing to adapt to Chinese typesetting, use the reference line in PPT.
什么是医学免疫 遗传学
医学免疫遗传学是研究免疫系统与遗传因 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探讨遗传变异 如何影响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以及免疫应 答的调节。
● 05
第五章 免疫遗传学在个体化 医学中的应用
Unified fonts make reading more fluent.
Theme color makes PPT more convenient to change.
Adjust the spacing to adapt to Chinese typesetting, use the reference line in PPT.
自身免疫病
自身免疫病是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的疾 病。遗传因素在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中 起着重要作用。
感染性疾病
乙型肝炎 其他感染性疾病
具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 易感性与免疫遗传背景密切相关
艾滋病
具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
肿瘤免疫疗法
01 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 02 免疫遗传特征影响疗效 03 多种免疫疗法选择
01
个体化医学
为个体化医学提供重要依据 指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02
04 03
医学免疫遗传学概述
01 免疫系统研究
探讨免疫系统与遗传因素的关系
02 遗传变异影响
分析遗传变异对疾病易感性的影响
03 个体化医学
探讨免疫遗传学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免疫系统与遗传因 素
人类免疫遗传学的意义及研究现状
人类免疫遗传学的意义及研究现状人类免疫系统是我们体内的一套复杂的系统,是我们维持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免疫遗传学是研究的免疫系统与我们的遗传关系的一门重要的学科。
在医学上,这个领域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人类免疫系统的运行机制,以及人类体内免疫系统的特定疾病风险。
在人类免疫遗传学中,我们主要研究的是我们体内的免疫系统在基因层面的表现和变化。
我们知道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人类基因组中最常见的形式变异。
这种变异可以影响我们体内的分子量、代谢和免疫介质的表现。
因此,在研究人类免疫遗传学时,研究SNP就变得至关重要。
通过研究SNP,我们可以了解我们体内的免疫系统在基因层面的特征。
研究人类免疫遗传学在不同的疾病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例如,在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时,探讨自身免疫系统的遗传表现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像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AID都会有遗传因素的影响。
通过研究患者的遗传基因,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发展规律,并在临床上应用这些知识去改善患者的治疗方案。
此外,研究人类免疫遗传学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人类体内的免疫反应。
在感染性疾病中,我们的免疫系统会采用不同的反应方式来应对不同的病原体。
有些病原体可以被完全消灭,有些则必须与其共生。
在研究人类免疫遗传学时,我们可以探讨各种病原体对人类体内免疫系统的启发和响应,并从中了解到不同的免疫反应是如何工作,以及如何调节这些反应。
目前,我们在人类免疫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多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其中之一是我们需要更多关于人类免疫系统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的遗传数据。
我们需要更多及更好的关于这些遗传数据的解释,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免疫系统的运作方式。
此外,我们还需要投入更多资金和资源来发展新的方法,帮助我们更好的研究人类免疫遗传学。
一些新兴技术,如高通量测序、基因芯片技术和群体遗传学方法,都可以使我们更有效地开展研究。
第九章 免疫遗传学
3、免疫应答的分期
1. 识别期 指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的抗原受体与抗原结 合的过程。 2. 激活期 指识别特异性抗原后淋巴细胞的反应过程: 增殖、淋巴细胞分化(由识别细胞分化为清 除细胞) 3. 效应期 指淋巴细胞被抗原激活后行使清除抗原的功 能,在效应期发挥作用的细胞称为效应细胞。
图:干细胞分化
2 淋巴细胞系
(1) T细胞
This T cell (blue), one of the immune system’s principal means of defense, identifies the molecular signature of a dendritic cell (green) at a contact point called the immunological synapse. If the immunological synapse signals the presence of a foe, the T cell will attack.
(1)造血干细胞的概念
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 stem cell, HSC)
是存在于造血组织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细胞, 它不是组织固定细胞,可存在于造血组织及 血液中,成人骨髓是干细胞的主要来源。 在造血组织中所占比例甚少,约为有核细胞 的1/105。
(2)造血干细胞形态
是一种嗜碱性独核细胞,大小约为8μm, 呈圆形,胞核为圆形或肾形,胞核较大, 具有2个核仁,染色质细而分散,胞浆 呈浅蓝色,不带颗粒。
指引起免疫应答的性能,包括诱导产生 抗体及效应T淋巴细胞。 一种抗原的免疫原性是由其化学性质和 宿主因素决定的。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 称为免疫原(immunoge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遗传性自身免疫病 0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因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 分发生免疫应答导致自身正常组织结构损伤 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
一、自身免疫病的分类
器官特异性
非器官特异性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 血
重症肌无力 甲状腺炎
EB病毒感染后出现的多种 自身抗体
类风湿性关节炎 系因是有关联的, 包括HLA及非HLA基因。与HLA相关的最典型例 子是强直性脊柱炎
三、几种常见自身免疫病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 侵犯身体各器官,表现多种形式,分为盘状 红斑狼疮、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及系统性红 斑狼疮 在遗传的基础上,一些外因,使免疫活性细 胞发生突变,机体对自身组织产生免疫反应, 产生自身抗体。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综合征
胸腺上皮细胞发育不全,导致T细胞发育障碍, 细胞免疫和T细胞依赖的抗体产生缺陷
易发生细胞内寄生菌、病毒和真菌感染, 临床特征:心脏和大血管畸形,接种牛痘、 麻疹、BCG等减毒活疫苗可致全身感染甚至死亡。
三、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是T细胞和B细胞均缺 乏或功能缺陷所导致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联合缺陷
D抗原。CE基因的产物为C、c、E、e抗原,它们是同 一结构基因的产物,但在转录过程中有1-2个外显子 不同。若D位点上一对等位基因均发生突变或缺失, 则为Rh(-),其余为Rh(+)。单倍型排列有8种形式, 均为共显性基因
三、新生儿溶血症
新生儿溶血(胎儿有核细胞增多症):系由胎 儿与母亲红细胞抗原不相容所致。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多系统的侵犯全身结缔组织的炎症性自 身免疫病、发作与缓解交替。好发于青年和中年 妇女。 临床表现 皮疹:鼻背、颧突的蝶形红斑; 95%患者有关节症状; 肾脏损害; 心脏病变:心包炎多见; 呼吸系统:间质性肺炎和干性或渗出性胸膜炎; 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神经系统病变
B35
70
14
银屑病(psoriaisis vulgaris)
CW6
87
33
发作性睡眠(narcolepsy)
DQ6
>95
33
突眼性甲状腺肿(grave’s disease)
DR3
65
27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DR3
50
27
Addison 病
DR3
69
27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有其基因座位。
IA-IB-i位于9q34.1-q34.2,与胸苷激酶连锁, H-h与Se-se紧密连锁,位于19号染色体上
二、Rh血型系统
1、Rh血型的发现:1940年,恒河猴RBC免疫家兔,家兔 的抗血清使85%的白种人RBC凝集
2、Rh血型遗传机制 受控于1p36.2-p34上D和CE位点。D基因的产物为
四、HLA与疾病的相关性
疾病
HLA分子
患者频率(%)
对照频率(%)
强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
B27
>95
9
Reiter 病 急性前葡萄膜炎(acute anterior uveitits)
B27
>85
9
B27
68
9
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
(二)HLA-Ⅱ类基因
1、经典基因
HLA-DP、HLA-DQ和HLA-DR三个亚区;功能性基 因分别编码HLA—Ⅱ类分子的e链和p链
2、非经典基因:
DM基因、 DO基因、低分子量多肽(LMP)基因、抗 原加工相关转运体(TAP)基因和TAP相关蛋白
(三)HLA-Ⅲ类基因
由多种类型的基因组成,是人类基因组中基因密度 最大的区域;
一、HLA复合体的结构
HLA基因定位于6p21.31 经典的HLA基因
I类 非经典的HLA基因 经典的HLA基因
Ⅱ类 非经典的HLA基因
Ⅲ类
一、HLA复合体的结构
(一)HLA-Ⅰ类基因
1、经典基因: HLA-B、HLA-C和HLA-A,编码HLA-I类分子的重链 2、非经典基因: HLA-E、HLA-F和HLA-G
第三节 遗传性免疫性缺陷病 0
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IDD)
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免疫缺陷所引起的 一组临床综合征,可因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或信号转导的异常所致。
共同特点 :
①对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患者可出现反复的、 持续的、严重的感染,往往是造成死亡的主要 原因 ②易发生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T 细胞免疫缺陷和联合免疫缺陷者,患者易发生 恶性肿瘤和伴发自身免疫病。 ③临床症状及病理损伤复杂多样。
1、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是一组胸 腺、淋巴组织发育不全及免疫球蛋白缺乏的 遗传性疾病,机体不能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 免疫应答。
(1)X连锁隐性遗传SCID (2)腺苷脱氨酶(ADA)和嘌呤核苷磷酸化酶
(PNP)缺陷引起的SCID (3)MHC分子缺陷的SCID
2、血小板减少的免疫缺陷病:湿疹、血 小板减少和极易感染荚膜化脓性细菌三联 征
膜炎、败血症等。 XR,基因编码的蛋白为酪氨酸蛋白激酶。本病的 发生是酪氨酸蛋白激酶缺陷使B细胞成熟受阻, 导致血清中各类Ig均降低或缺乏。该病可以通过 定期注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
2、选择性IgA缺陷
患者血清型和分泌型IgA含量同 时降低,可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 泌尿道反复感染
二、原发性T细胞缺陷
017 018 019 020 021 022 023
系统命名
ABO MNS
P Rh Lutheran Kell Lewis Duffy Kidd Diego Yt Xg Scianna Dombrock Colton Landsteiner-Wiener
Chido/Rodgers Hh Kx Gerbich Cromer Knops Indian
12 免疫遗传学
免疫遗传学:通过遗传学的方法对免疫 现象进行遗传分析。包括抗原遗传、抗 体遗传、补体遗传、免疫反应性、组织 不相容性、免疫遗传标志和疾病关联、 免疫缺陷症等。
第一节 红细胞抗原遗传0
23个血型抗原系统的简况
编码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011 012 013 014 015 016
按发病原因分为:原发性(先天性)免疫 缺陷病和继发性(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按主要累及的免疫成分分为:抗体免疫 缺陷病、T细胞免疫缺陷病、联合免疫缺 陷病、吞噬细胞缺陷病和补体缺陷病。
一、原发性B细胞缺陷
1、遗传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特征:血循环中缺乏B细胞及各类Ig 临床症状:反复感染,包括肺炎、支气管炎、脑
DR4
81
33
乳糜泻(celiac disease)
DQ2
99
28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DR2,DQ6
86
33
1型糖尿病( type1 DM)
DQ8
81
23
DQ6
<1
33
相对风险率(%) >150 >40 >20 14 7 >38 4 2 5 9 >250 12 14 0.02
6p21.3 19q13 Xp21.1 2q14-q21 1q32 1q32 11p13
一、 ABO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是正常人血清中已知惟一存在天然抗体的血型系统 除RBC外,也存在于淋巴细胞、血小板、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 ABO抗原物质由三组基因(IA-IB-i、H-h和Se-se)所编码,各
第二节 人类白细胞抗原与医学 **
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 HLA):又称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A),分布 在所有有核细胞表面,这类抗原决定着机体的组 织相容性,对排斥应答起着决定性作用。编码这 类抗原的基因群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 在人类称为HLA复合体,或称HLA系统。
C4A, C4B FUT1 KX GYPC DAF CR1 CD44
染色体定位
9q34.1-q34.2 4q28-q31
22q11.2-qter 1p36.2-p34 19q12-q13 7q23 19p13.3 1q22-q23 18q11-q12 17q12-q21 7q22 Xp22.32 1p36.2-p22.1 (未知) 7p14 19p13.2-cen
(一)ABO血型不相容溶血症 好发于O型母亲所生的A型婴儿,B型婴儿次
之(A抗原的抗原性大于B抗原 ),一般是生育 第二胎,母亲产生IgG型抗A或抗B,容易通过胎 盘。
(二)Rh血型不相容溶血症
Rh溶血病好发于母亲是Rh阴性而新生儿是Rh阳性 的新生儿中,由于我国Rh阴性个体很少,所以发 病比例并不高,但病症较ABO新生儿溶血重,常导 致胎儿宫内死亡或新生儿黄疸 一般是再次妊娠或输过Rh阳性血液
系统符号
ABO MNS
P1 Rh LU KEL LE FY JK DI YT XG SC DO CO LW
CH/RG H KX GE
CROM KN IN
抗原数
4 40
1 45 18 22 3 6 3 9 2 1 3 5 3 3
9 1 1 7 10 5 2
基因命名
ABO GYPA,GYPB,G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