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文章的线索及其作用+分析行文思路

合集下载

第三板块 散文阅读 第三讲 分析行文思路与线索(解析版)

第三板块  散文阅读  第三讲  分析行文思路与线索(解析版)

高2022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讲练学案之散文阅读专题第三讲分析行文思路与线索【知识精讲】分析行文的思路与线索就是按照文章表现的情感脉络,梳理文章先写了什么内容,后写了什么内容,内容层次是怎么安排的,以及是顺着一条什么线写下来的,以及线索的作用或效果。

[考向1] 梳理行文思路1.散文的思路结构类型写景状物散文主要有:静赏式,即景点概述——景点静赏——景点联想;参游式,即入景——赏景——联想——收束;象征式,即描摹物——由物及人——言志向。

文化哲理散文主要有:追怀式,即眼前景——从前景——怀念情;叙史式,即奠定基调——追述史实——抚今感慨。

写人叙事散文主要是感悟式,即抒情触媒——相关场景——相关人物——生活感悟。

2.散文内部的结构关系散文内部的结构关系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相承关系,体现了文章内容的承接关系和递进关系,表现方式是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或是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或是哲理散文的层层相递。

第二种是相并关系,主要是并列关系和对照关系,一般通过并列式和对比式展现内容。

第三种是相属关系,主要有总分关系和分总关系。

3.方法从整体构思(谋篇布局)方面入手,把握文章的结构安排和材料的组织方式,分层归纳,最后整合。

注意转折、过渡性的词句。

4.步骤第一步:审题,明确方向。

明确命题的着眼点——整体构思(谋篇布局),即分析文本的行文思路,以及作者这么安排行文思路的理由。

第二步:读文,厘清思路。

先概括每一段的段落大意,再判断哪些段落可以根据题干要求归纳出大的行文层次。

第三步:作答,简洁规范。

组织语言作答。

要言之有据,言之有序。

5.常见的设问方式(1)文章是围绕××逐步展开写作思路的?请简析。

(2)本文结构严谨,请概括(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

(3)文中主要写了××、××,这些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4)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5)作者围绕××写了哪些事?6.答题规范(1)用“首先”“然后”“下一步”“最后”等词语来串联每一步的内容。

分析散文的结构思路(行文、线索、句段)(教案)-文学类阅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分析散文的结构思路(行文、线索、句段)(教案)-文学类阅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02 分析散文的结构思路(行文、线索、句段)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的结构形式2.掌握散文的线索教学重点难点把握散文的结构安排,掌握散文线索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考情考向把握散文的行文结构是阅读和理解散文的基本功和必要途径,分析结构思路的题目即使不显性设题,其他类型题目的解答也会隐性涉及。

散文结构思路分析题涉及文章整体结构、段落结构、段与篇的逻辑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等。

命题点一般有三个:行文思路分析、线索分析和句段作用分析。

二题点攻破题点1 行文思路分析题点必备知识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

行文思路分析就是梳理分析作者的这一构思布局。

高考设置行文思路分析题的侧重点在“梳理”上,对全篇而言就是总体思路,对具体段落或层次而言就是局部思路。

文章的常见结构类型和内部的结构关系有多种,具体为:【结构类型】(1)静赏式景点概述——景点静赏——景点联想。

特点:先交代赏景的缘由,暗示主题;多角度的写景;使用联想,用抒情的方式来深化主题。

(2)参游式进入景点——依次欣赏——赏景联想——离开景点。

特点:移步换景,因空间转换而景色不同,情感因之而变化;有时虚实相间,适当联想,篇末暗示主旨。

(3)象征式物的描述——物的性格——由物及人——表达志向。

特点:详细描写物,目的是用物来象征人,形在写物,旨在象征之人;卒章显志;篇末深化(升华)主题。

(4)怀念式睹眼前景——思从前景(人、事)——抒怀念情。

特点:借联想和想象写怀念之物,表达寄托的情思。

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从一景联想到相关的另一景,且另一景中寄托着作者的主要情感。

(5)叙史式一语统篇——追述史实——抚今而感慨、抒情。

特点:起点很高,表达某种情怀;追叙史实,侧重与现实有某种程度上的契合;联系现实,追昔是为了抚今,表达对现实社会的思考、感慨。

这类散文大多被称之为文化散文。

【结构关系】相承包括承接关系和递进关系,通常表现为: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

行文思路是什么

行文思路是什么

行文思路
1、概念:行文的思路就是树立中心思想,拟定写作提纲,填充内容的过程。

文章写作的思路来自于自己平时的阅历,真正好的文章需要用心去构思。

2、找出行文思路的方法:首先,把文章大体通读一遍,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文章的结构,看看要分析的段落,找出段落的中心思想,结合全文进行回答。

3、行文思路主要包括:
(1)以时间为线索:常是以时间的变化或时间的推移为线索。

(2)以事件为线索,以做某件事为线索。

如就以“我”回忆藤野先生为线索。

(3)以某事为线索。

如《背影》一文的线索是背影。

(4)以见闻为线索。

如《故乡》就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

(5)以某人为线索,以某人为线索是文字中,某人往往是文章中的贯穿线索人物,倒不一定是文中的主角,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

(6)以感情为线索.这感情可以是直线的,也可以是曲线的.如《藤野先生》的暗线是爱国主义感情,又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以“我”对阿长的“讨厌、憎恨、崇敬、怀念”这一感情变化为线索。

(7)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

行文(论证)思路分析概括

行文(论证)思路分析概括

概括论证思路【命题说明】文章的结构,实际是文章段落之间和段落内部的组合关系。

分析文章的结构,实际是要求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并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

不过,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往往是两者并提的,这就是“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

文章的结构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文章的体式和章节结构,如体裁形式、顺序线索、开头结尾、章节段落、过渡衔接、伏笔照应等;二是指文章的内在联系和组织,如观点和材料、整体和部分、部分和部分等。

把握文章的思路、结构,还需要依据不同文章文体的差异,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理清文章的线索。

叙述类作品需要梳理情节发展中的脉络,即线索。

散文也有线索,散文的线索更多指作者在行文中的情感线索。

2.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理清说理的逻辑。

3.理解文章的安排顺序。

说明性文章,应当言之有序,条理清楚。

常见的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事理顺序。

4.把握材料详略处理的意图。

概括论证思路,顾名思义,是概括(议论文)对论点的论证过程和方法。

论证思路作为高考阅读分析能力考察的基本题型,解答这一题型要求考生熟悉论证过程的基本环节(引论、本论、结论)和常规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对比论证法等)。

把握思路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而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为此目的,分析结构和把握思路,不能满足于辨别文章结构的形式和把握思路的走向,还要探究这样安排的原因或作者的意图。

【方法点拨】论证思路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者的构思,这一点在答题时常常被忽视。

作者的构思主要包括论证方法的选择(答题时根据实际一般只强点比较显性的论证方法,如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例证和引证一般不需特别强调);论证角度的选择(注意论点提出的角度,分析论证的切入点等等)。

对论证思路的研究需要关注作者如何提出论题;作者如何呈现观点;作者如何界定概念的内涵;作者如何辨析概念;作者如何处理论据;作者分哪几步展开论证的;作者如何将论证引向深入等等方面。

高考散文阅读之分析梳理作者的思路

高考散文阅读之分析梳理作者的思路
• 如《病梅馆记》
• (4)怀念式:睹眼前景——思从前景 (人、事)——抒怀念情
• 特点:借联想和想象写怀念之物,表 达寄托的情思。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 从一景联想到相关的另一景,且另一 景中需寄托着作者的主要情感。
• (5)叙史式:一语统篇——分述史 实——抚今抒情(文化散文)
• 注意:所叙史实需与现实有某种层度 上的契合;感情需真实自然;如《道 士塔》
• 思路有不同层面,对全篇而言有 总体思路,对具体段落或层次而言 就是局部思路。
•二、常见Leabharlann 行文思路有:从古到今、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由具体到抽象、由虚入实,欲扬先 抑、由点到面、时空顺序、远近、 上下等。
• 三、常见的结构:
• (1) 静赏式:进入经典——依次静 赏——赏景联想——离开景点
• 注意:赏景的缘由要交代清楚,最好能 点题;多角度的写景;使用联想,用抒 情的方式来深化主题。
• ③、从议论抒情入手。在叙述描写过程中 作者时常插入一些议论抒情性句子,以对 前文的叙写加以概括和总结。
• 段的类型从表达方式上说,分为叙述段 、描写段、说明段和议论段这四类。强调 分辨段的类型,是因为段的类型不同,其 写作思路,结构特点也不相同。一般说来 ,说明段、议论段往往有中心句,主体句 则围绕中心句展开,有时还有小结句。叙 述段、描写段往往没有中心句,各句围绕 客观存在的中心意思按时空或逻辑顺序展 开。懂得这一点,有助于段内层次分析。
第一步,扫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情,这一步的作用是把握文章全貌。
这一步的作用是把握文章全貌。 在叙述描写过程中作者时常插入一些议论抒情性句子,以对前文的叙写加以概括和总结。
四、分析结构,把握思路的方法 文章的结构方式是怎样的? 注意:所叙史实需与现实有某种层度上的契合; 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2024年高考总复习语文突破点五 分析行文思路与线索

2024年高考总复习语文突破点五 分析行文思路与线索
返回至目录
③咯咯咯,咕咕咕,咯咯咕,咯咕咯咕……正是仲春稻秧鹅黄半绿的时机,那 暴雨骤落、万锅齐沸的蛙鸣,几乎来自每一寸水田、每一截沟渠、每一摊泥洼…… 虽然脚步近处蛙声稍淡,但未及抬步,身前身后早被密密匝匝的蛙声层层裹挟,迭 迭淹没,咯咯咯,咕咕咕,咯咕咯咕。清晨的阳光照在秧苗上,连着那铺天盖地的 蛙鸣,整个田野都恍如一层嫩绿的薄毯绒绒起伏,软软沉浮。几只勤劳的白鹭时而 驻足,时而低翔,在嫩绿的浅处投下几点不规则的倒影。
江万里投塘而亡,文天祥壮烈殉国。大宋士子的血性,江西学子的赤心,千古而下, 令人长叹。
远眺,庐陵淡月初现,倒映在赣江。千江有水千家圆,和平树下的日子真好。在白 鹭洲中学流连,展室是百年前的教室,二层老建筑。倏忽,刮来一阵百年穿堂风。风入 室,琅琅读书声,我想到吉安儿女刘真、伍若兰,两位年轻的共产党人,不知他们当年是 不是在白鹭洲中学读过书?
专题三 走向审美鉴赏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突破点五 分析行文思路与线索
分析行文思路与线索,主要是分析文章围绕什么展开,具体写了什么,段与段、层 与层构成怎样的逻辑关系。命题既可考查全文的行文脉络、选材特点、线索作用、 思路结构,又可考查局部句段的作用、写作意图。
[必备知识] 综合运用“知识建构”中有关“散文的分类”“文本要素”的知识。
答:__①__以__时__空__为__线__索__,__按__照__时__间__的__推__移__和__行__踪__的__变__化__展__开__,__移__步__换__景__,__思__路__ _清__晰__;__②__以__象__征__文__心__、__赤__心__意__义__的__“白__鹭__”_为__线__索__,__情__感__集__中__,__主__题__突__出__。___

2025散文阅读——分析线索及其作用

2025散文阅读——分析线索及其作用

教考衔接
(三)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 赋予某个物象以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围绕此物象展开行文,在记叙散文 和抒情散文中,常用此法。如《我与地坛》明线———“我”与地坛的缘 分;暗线———作者对人生的思考。《秦腔》中以“秦腔”为线索。文章 首先介绍了秦腔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接着,详细地描写秦腔所形成的特 殊文化风俗(描绘秦腔戏班的排演、演出过程中的种种场面和细节及秦 腔所引发的生活中的悲喜剧)。结尾部分,作者总结“三秦”的特点, 写出了自己对秦腔的感悟和思考
⑬“回家。”小岫很坚决地说,而且已经在向后转了。 ⑭“回家告诉妈妈:马剪指甲,马不哭,马乖。”她拉着我向回路走。 ⑮ 我心里笑了,我还是没有说什么,我只是跟着她向回路走。 “我的手指甲也长了,回家叫妈妈剪指甲,我不哭,我也乖。”她这么 说着,又自己看一看自己的小手。
⑰“对,回家剪指甲,你真乖,你比马还乖。”这次我是不能不说话了 ,我被她拉着,用相当急促的脚步走着。
【参考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和对文章结构的分析能力。分析 文章题目的作用,可以从文章结构、情感主题等角度加以分析。结构上, 文章以小岫提醒“我”带她去橘子林开启行文,以“我”带小岫去橘子林 途中所见所感为主要内容,最后又以“我”对小岫要去橘子林的心思的猜 测结尾,可见“到橘子林去”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同时,文章始终围绕“ 到橘子林去”展开叙写,而“我”和“小岫”放弃去橘子林,结果出人意 料。情感主题上,人物情感的变化流动发生在“到橘子林去”的过程中, 在偶遇车夫之前,小岫一心只想去橘子林,“我”对周围环境则有着细腻 的观察与感受;父女二人在途中被车夫修马蹄的场景吸引住,女儿忘记“ 到橘子林去”的想法,想“回家剪指甲”,而“我”的思考上升到另一高 度,表现出对普通劳动者的关切目光,以及对为抗战做出贡献的人民力量 的赞美。

行文(论证)思路分析概括

行文(论证)思路分析概括

概括论证思路【命题说明】文章的结构,实际是文章段落之间和段落内部的组合关系。

分析文章的结构,实际是要求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并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

不过,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往往是两者并提的,这就是“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

文章的结构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文章的体式和章节结构,如体裁形式、顺序线索、开头结尾、章节段落、过渡衔接、伏笔照应等;二是指文章的内在联系和组织,如观点和材料、整体和部分、部分和部分等。

把握文章的思路、结构,还需要依据不同文章文体的差异,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理清文章的线索。

叙述类作品需要梳理情节发展中的脉络,即线索。

散文也有线索,散文的线索更多指作者在行文中的情感线索。

2.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理清说理的逻辑。

3.理解文章的安排顺序。

说明性文章,应当言之有序,条理清楚。

常见的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事理顺序。

4.把握材料详略处理的意图。

概括论证思路,顾名思义,是概括(议论文)对论点的论证过程和方法。

论证思路作为高考阅读分析能力考察的基本题型,解答这一题型要求考生熟悉论证过程的基本环节(引论、本论、结论)和常规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对比论证法等)。

把握思路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而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为此目的,分析结构和把握思路,不能满足于辨别文章结构的形式和把握思路的走向,还要探究这样安排的原因或作者的意图。

【方法点拨】论证思路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者的构思,这一点在答题时常常被忽视。

作者的构思主要包括论证方法的选择(答题时根据实际一般只强点比较显性的论证方法,如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例证和引证一般不需特别强调);论证角度的选择(注意论点提出的角度,分析论证的切入点等等)。

对论证思路的研究需要关注作者如何提出论题;作者如何呈现观点;作者如何界定概念的内涵;作者如何辨析概念;作者如何处理论据;作者分哪几步展开论证的;作者如何将论证引向深入等等方面。

高考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指导之行文、线索、句段作用

高考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指导之行文、线索、句段作用
强化文体意识,精解思路分析题
——文思有路,遵路识真,着眼“神聚”
思路分析,就是要求对作品的整体构思和行文方式进行分析,明确结 构特点,把握句段作用。高考对文章的结构和思路的考查,大多与文章的 段落、句群相联系,考查文章结构、段落结构、段与段的逻辑关系、句与 句的逻辑关系等。题型一般有三种:分析行文思路,分析线索作用,分析 句段作用。
照应 文章前后内容的相互关照和呼应。前面提到的内容,后面有着落,作用是前后呼应,使结构严谨。
悬念
抑扬 结合
点面 结合
文章设置疑问或冲突,使人产生强烈的关注心理,到达震撼人心的效果,让读者收获到想象不到的结果, 激起其阅读兴趣。 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波涛起伏,形成鲜明对照,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 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江南的春天》
抒情
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子中蕴含的“情”往往就是文章的线索。 如《记念刘和珍君》中表达作者悲愤情感的议论抒情句,表明 了文章的线索是悲愤之情。
第二步:分析线索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
结构方面 内容方面
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
②使结构清楚,情节集中。 ③使行文富于变化。
①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 ②揭示主题。
第一步:找出线索 本文主要写了闻到比邻而居的各家的气味及由此而引发的思考,认真阅读文章, 找出反复出现的词语(物象)即“气味”,所以“气味”就是本文的线索。
第二步:分析线索作用 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结构上,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不同 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内容上,以“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于表 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
一、什么是分析行文思路
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整体构 思布局,分析行文思路就是梳理分析作者的这一构思布局。高考设置分析行文 思路题的侧重点在“梳理”上,一般有两种考法:一是直接考查,梳理行文思 路;二是间接考查,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命题透视一、什么是文章的结构、思路结构是文章的内部组织形式,反映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结构要服从文章主题表达的需要。

一般认为,文章结构的内容包括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标题、款识、补记等。

结构体现作者的思路,有什么样的思路,就有什么样的结构。

思路是指作者谋篇布局的思维轨迹。

理清作者的思维轨迹,是把握文章结构的重要一环,思路理清了,文章的“文脉”就抓住了,文章的整体结构也就了然于胸,这是对任何文章整体认识和理解的关键一环。

二、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思路的方法⒈整体阅读感知文章,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划分文章层次结构,提取文意要点。

⒉辨明文章体裁,熟识文章结构的常见类型,理清文章顺序,找准文章线索,把握思路脉络。

三、分析文章结构思路应注意的问题⒈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时要考虑好过渡段的层次归属,看清过渡段与上下文的联系,注意开头、结尾与主体的衔接。

⒉要准确把握文章的线索,有的文章采用的是双线结构,要分清主次与明暗,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短语、句子(它往往是线索的聚焦点)。

类题讲练【命题角度01】解析过渡和照应【知识解说】过渡和照应是使文章段落层次保持连贯、文章脉络上下畅达的一种手段。

文章的过渡段、照应段都是结构段,主要作用就是连接层次和段落。

过渡有明、暗,暗的过渡不用过渡段等语言标志,行文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连贯。

但大多数文章的过渡,由过渡段或过渡性的语句来衔接,这是明的过渡。

文章的哪些地方需要过渡呢?一般是内容由总到分或由分到合;文意的转折、交接处;叙述与议论的转接处;记叙类文章中倒叙、插叙与顺叙相接处;由写景而抒情、或由抒情议论而写景的衔接转换处等等。

文章在前面写到的有关内容,后面应作适当的回应,这就是照应。

与照应相关的另一概念“伏笔”,是指作品中对以后要写到的内容作某些“埋伏”、“暗示”。

照应是对前文说的,伏笔是对后文说的。

照应能体现思路的严谨、缜密,结构的紧凑、精巧。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2——结构思路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2——结构思路

高考文学类(散文)文本阅读 2 ——结构思路+例题分析【知识梳理】散文的结构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内容的外在体现。

通常包括文章整体结构、段落结构、段与篇的逻辑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等。

主要题型分四大类:整体——把握文章组织材料的线索,分析散文线索的类型和作用;梳理文章的思路脉络;文章谋篇布局思路。

局部——分析句段在文中的作用(需了解散文结构组织的技巧)。

一、题型1——行文线索分析(一)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脉络。

是文章前后内容中都有的某个共同的东西,回答的是“围绕什么展开”的问题。

它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

文章中所用的各种材料,犹如一粒粒散珠,只有用线索把它们串起来,才能成为光彩照人的珠链。

(二)散文常见的线索类型及作用:(三)分析线索作用的思路第一步——“定线索”第二步——“两个角度”分析线索作用二、题型2——行文思路的分析(一)分析散文结构思路主要涉及分析综合能力,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只有首先梳理清楚作品结构思路,才能理解散文内容。

行文思路分析就是梳理分析作者的这一构思布局。

高考考查行文思路分析题的侧重点在“梳理”上,又有两种考法:一是直接考查(即明考型),梳理行文思路;二是间接考查(即暗考型),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二)行文思路行文思路是作者写作时为了深化和表达其思想感情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线路,回答的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问题。

(三)行文思路分析的思路1.划分层次法——给全文划分层次,归纳层意,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梳理出明确的结构思路。

(先写……再写……接着写……最后写……)。

2.寻找线索法——先找出文章线索,再按照线索归纳梳理。

(文章紧扣……展开叙事,先写……再写……最后写……)3.心理词(感情词)组合法——结合文本的层次或线索,以心理(感情)变化为突破口,用心理词(感情词)串起合理的先后顺序。

有的心理词(感情词)可从原文中检索,有的则需要自己概括加工。

高三语文教案 现代文阅读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高三语文教案    现代文阅读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现代文阅读·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考点概述】: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文章的思路是对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是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的能力层级。

我们在阅读中只有达到本能力层级的要求,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才能真正理解文章。

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对这一方面的考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要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

具体说来就是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分析文章结构是把握作者写作思路和文章思想脉络的手段,也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旨、分写作技巧等重要的一环。

可以说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体现出来的。

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

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如果能够正确地分析文章的结构,也就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路了。

分析文章的结构,实际是要求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并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

而且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往往是两者并提的,这就是“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

【题型分析】:例1、2008年重庆卷第15题:文章是围绕人的成长与对时间的感受来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和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囊括了两个考点。

行文思路往往与作者的立意和构思密切相关,这也是命题的意图所在。

考生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可先原文勾画,再进行概括。

通读全文,很容易发现带有标志性的语句,童年-初中—后来--再大一点—十几年前—现在,结合文意,很容易地概括为:作者以人生过程为线索,贯穿对时间的不同感悟:①小时候贪玩而痛恨时间的管束→②初中时漠视时间而不刻苦学习→③后来对时间麻木而无所作为无所作为→④十几年前发现白发而感叹时光飞逝时光飞逝→⑤现在明白应该和时间一起走过充实的人生。

赏析短文写作技巧之行文构思

赏析短文写作技巧之行文构思
凤凰女子
(见资料书)
简析《在山阴道上》谋篇布局的技巧 ①本文重点写参观,其选材并不限于对鲁迅故居的访 问,而是前伸后延,写了“道上”所见所闻所感所思, 剪裁别具匠心。 ②文章以参观鲁迅故居的游程为外部线索,以追寻精 神家园和赞颂鲁迅精神为内部线索,两条线索互为表 里,相互映衬(如,百草园中欢乐的孩子们与肩住闸 门的“勇士雕像”的映衬,归途中田园风光与鲁迅的 “好的故事”的映衬),完美地表现了文章主题。 ③开头与结尾先抑后扬,前后照应,思想和情感逐层 推进,逐层深入,从而巧妙地将文章导向了高潮。
赏析《凤凰女子》的 行文构思特点
凤凰女子
彭荆风
山峦、树林,村庄全被白茫茫的浓雾遮没了,我们的汽车 穿行于雾中,只隐约听见鸡的啼声、河水搅动水车的吱嘎响声, 还有洗衣少妇时缓时急的捣衣声和轻柔的笑语声,她们笑得那 由现实进入历史 样甜而开朗,我仿佛见到了一群“白脸长身见人善作媚笑的女 子”,赤着脚站在清澈冰凉的溪水中…… “山高水急,地苦雾多”,这是沈从文先生对凤凰的描述, 他还告诉我们,这地处湘、黔、川三省边境的小城,人民一向 崇尚武侠,好勇善斗,从前“地方居民不过五六千,驻防各地 的士兵却有七千”,再加上“五百左右的碉堡,二百左右的营 汛”,也就终年鼓角烽烟、战乱频仍了。 那样多的男子从军、修碉堡、守营汛去了,家事农作只能 由历史再回现实 依靠妇女来撑持,这山高水急的地方,怎能不“地苦雾多”! 凤凰女子生活的艰难也就可想而知了! 时过多年,那历史的创伤还在么?凤凰人是怎样在男丁减少、 土地贫瘠的条件下奋发劳作的?浓雾逐渐稀薄,我却怕大雾消 过渡句 散后,看到的是一个贫穷颓败的小城,那是多么不愉快!
行文构思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 路径、脉络。思路有不同层面,对全篇而言有 总体思路,对具体段落或层次而言就是局部思 路。

散文 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

散文  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

结构作用题答题要点:
1.首先要看提问语句的位置,根据位置定作用。
2.这类题目一般都会有提示要分内容和结构两面回答, 尤其是散文中一些描写性的语句,更要从文句本身的内 容和其与上下文的关系两个方面作出解说。
3.答题要看赋分。2分的提问可以简略作答,如只答出 承上启下即可。4分的提问则回答要更细致全面一些,如 可以把承上的内容和启下的内容答出来。
③—⑩段分写:③④⑤段写作者为鲁迅守 灵时的所见所感;⑥—⑩段写作者回忆幼时 瞻仰孙中山先生是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 远影响。
⑾⑿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照应标题。
2.第①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试 作简要分析。
(1)自然引起下文对三位死人的回忆;
(2)与下文内容形成对比(抑扬),突出了对伟 人的敬意。
隐含了作者希望摆脱羁束的思想和做 人要坦白真诚的观点,这些文字让人读 来饶有兴味,自然引出下面对所谓“仙 家的或凡间的”隐身衣的评说。
2.文中引用《儒林外史》中“王太 太”和《堂吉诃德》中“桑丘”的例 子,有什么用意?
将王太太的浮夸造作与桑丘不装斯文、 不讲礼数的生活状态进行对比,意在 表现“卑微”这种“隐身衣”,可以 让人拥有自由的生活,率真的个性, 而财富地位却可能让人变得虚伪造作, 愚蠢可笑。
6、 这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的文 章,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回忆十多 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等有关情 况。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 作简要分析。(6分)
衬托:用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 衬托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用作者 孩提时代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慕衬托 跛脚小孩对鲁迅先生的敬慕。
《隐身衣》
1.文章开头写作者夫妇“说废话玩 儿”,这些“废话”隐含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和观点?这些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 用?

初中语文行文线索总结归纳

初中语文行文线索总结归纳

初中语文行文线索总结归纳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掌握好行文线索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行文线索可以提供思路,帮助文章的结构和逻辑更加清晰。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行文线索进行总结归纳。

一、定义行文线索是指文章中用来衔接段落、段落之间以及文章整体结构的词语、短语、句子等,它们可以有效地连接文章的各个部分,确保文章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二、行文线索的种类1. 递进关系递进关系的行文线索用于表达一个观点或事实在另一个观点或事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比如:不仅如此、而且、而且还、更重要的是等。

2.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行文线索用于表达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比如:因为、所以、由于、结果、由此可见等。

3.转折关系转折关系的行文线索用于表达一个观点或事实与之前的观点或事实相反或不同。

比如:但是、然而、虽然、尽管如此等。

4.举例关系举例关系的行文线索用于为观点提供具体的例证或者事例。

比如:例如、比如、举个例子说、以……为例等。

5.总结关系总结关系的行文线索用于总结全文或者某个段落的主要观点或内容。

比如:总而言之、综上所述、总的来说、所以等。

6.时间关系时间关系的行文线索用于表示事件、观点或事实发生的顺序和时间先后。

比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

三、行文线索的使用技巧1.合理运用不同种类的行文线索,可以使文章思路更加清晰,逻辑更加顺畅。

2.在文章结构上合理布局行文线索,可以使文章整体更加紧凑,层次更加分明。

3.注意使用合适的行文线索,避免过度使用,以免影响文章的流畅性。

4.行文线索应根据文章的类型和内容特点来选择,灵活运用。

四、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行文线索的使用,以下是一个文章开头的例子:假设题目是“记人物传记”,下面是一个行文线索使用较好的文章开头:曹操,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们不妨从他的成长经历来看一下他的伟大之处。

首先,他出生于公元155年,出身于官僚世家,获得了很好的教育。

其次,曹操从小就展示了卓越的才华和领导能力,他凭借出众的军事战略,迅速崛起于政治舞台。

高考语文 散文阅读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

高考语文  散文阅读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文章有序,作者有路结构思路不仅仅是一个重要考点,更重要的是只有把握住它,才有可能真正掌握文本,为进一步赏析文本做好铺垫。

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包括分析整体思路和分析句段的作用两方面,高考也围绕这两方面设题考查。

一、分析整体思路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路径、脉络。

结构是指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指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谋篇)、行文线索以及段落间(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与安排。

文章结构包括以下几种:(1)段内的结构层次;(2)全文的结构层次;(3)文章的材料的组织形式;(4)材料与材料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5)文章主旨形成过程。

思路的种类:类型定义分类纵向思路按照一定的顺序,重在反映过程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即事物发展的顺序)横向思路围绕一个中心,多角度、多侧面地分别加以叙写总分式、对比式、纵横交错式(2012·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太阳梦晓浩朋友老刘说起他做的一个梦,激动得满脸通红。

他梦见自己驾着一叶小舟,划行在太阳里。

那境界好动人啊。

太阳大得无边无沿,透明的浆液,把世界漫溢成一片红色,岸,在哪里?船桨轻轻一拨,溅起一串火红的水珠,落下时,它们忽然凝结成一座座山,千姿百态。

老刘是个画家,那时候,画山画得正苦。

听了老刘的话,我放眼望去,但见群山在我周围有节奏地起伏着,群山之上是蓝天,一轮硕日,漂泊在蓝天上,永恒地照耀着。

记得刚到拉萨的时候,我被惊呆了,一片明晃晃的阳光,铺天盖地而来,拼命地往身体里渗透,我觉得身后的影子都透着亮儿。

是不是在梦里?我走向那些经幡。

五颜六色的经幡,在阳光下舞蹈着,似乎一头连着天,一头接着地,天地之间一派和谐宁静。

一幢幢别致的藏式楼房和现代建筑,从绿树鲜花中冒出来,寺庙的金顶间杂其中,香火缭绕,放生羊和野狗昂着哲人般的头颅,在大街上踱步。

向生活深处走去,我知道这不是梦。

远方的亲朋好友非说这就是梦,神秘,朦胧,可想而不可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一:分析文章线索及其作用设问方式:1、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2015江苏卷)2、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

(2012湖北卷)3、作者曾说:“雪”是《祁连雪》的“文眼”,具有重要的作用。

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011北京卷)答题思路:第一步,点明XXX是文章的线索。

第二步,指出它在全文中的作用,然后结合全文内容或上下文内容做具体分析。

对点训练:耳边杜鹃啼罗琅午夜梦回,睡不着觉时,我通常起身看书或写稿,醒的时间无定时。

近来醒来常听见悲切鸟啼,像贺铸词《忆秦城》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

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杜鹃鸟通常在二月份起就开始夜啼,唐诗中有“杜鹃枝上月三更”,年年二月起,它的凄厉悲切的啼声,时近时远。

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片树林,那一片树林,晨昏可听到各种鸟鸣,自然每年也少不了杜鹃的“不如归去”的鸣叫,夜半鹃啼大概也发自那里。

据说杜鹃啼到吐血而死,三月份姹紫嫣红的“山踟蹰”,有人叫“映山红”,更多人则叫它为杜鹃花,传说是因杜鹃啼叫吐血亡后,这花便是它的血化成的。

杜鹃鸟开始啼叫,正是杜鹃花开得最灿烂的时候,像现在已四月立夏,我在浅水湾头,耳边还有它悲悲啼啼的声音,传自山边。

看来花虽已谢而鸟未亡,可见啼血化花只是美丽的附会。

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据说它不自己营巢,产卵在地上,等到其它鸟类出去觅食,剩下空巢,它就把卵统统放进别人巢中,等别的鸟代它孵育。

这自然不是一位好母亲所为。

想来小鸟孵出来后,可能还要别人代它喂养到毛翼丰满,能自行觅食为止。

这鸟比起乌鸦燕子的母性,显得不负责任,好在它能整天悲悲切切却引人同情,所以有说它是杜宇望帝的化身,使“蜀人悲子鹃鸟鸣”哩!据说逆旅中的游子,听到这种啼声,常常动起思家归心,唐代无名氏《杂诗》云: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有家归不得时,整天却听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心中的烦躁牵挂之情可以想象。

杜鹃啼声凄厉悲切,古今公认,但它的声音大概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附会。

有人听出它是“姑姑,姑姑”,也有人听出是“姑乎,姑乎”,而潮州人则听出是“姑虎,姑虎”,且凭这啼声,编织成一个动人的故事叫做《姑嫂鸟》,潮州家喻户晓,还在舞台演出。

潮州旧历四月盛产杨梅,到了端午便过时,杨梅开花在初春,也正是杜鹃启啼之时,传说有姑嫂两人善于绣花,工艺精湛,能亲见之花均被绣尽,唯独未见杨梅花的样貌,而杨梅开花在夜间,开完便谢,同时杨梅多种于山林。

封建时代的妇女三步不出闺门,她们两人深以未能亲见杨梅开花为憾,于是相议于月明之夜,结伴离家到杨梅林中观赏杨梅花开的形状,准备把它绣出来。

当她们到杨梅林时,遇见一只老虎,嫂子惊得昏了过去,及醒来,不见小姑。

于是一路呼唤“姑姑,姑姑”,后来叫的精疲力竭,发现小姑的鞋子,知为虎所噬,于是啼叫“姑姑”变成“姑虎,姑虎”,因怕回去婆家责骂,叫至吐血而死,死后化成鸟,在每年杨梅花开时即开始呼叫,一直要叫到端午杨梅过后为止。

潮州人叫这种鸟为“姑嫂鸟”,而不说它是与杜宇有关。

一种鸟有这样那样的传说,自然是各地有不同人创造的故事。

文学作品是人创造出来的,故事同环境、时间相结合,可以编成动人的作品。

即使像杜鹃这样不值得恭维的鸟,一样可以附会成凄婉哀伤的故事。

当我们听到这些故事,甚至读到前人写的诗词时,我们同情其故事,就自然忘记了这种鸟的恶行止,可见文学手段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人们也喜欢把一些耳闻眼见的事物,与美好的传说结合在一起。

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而且还会继续下去。

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提醒二:分析行文思路设问方式:1、对林肯中心的演出,“我”表现出哪些情感变化?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013全国卷)2、“我”在过岭的三个阶段都有着丰富的心理感受,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013广东卷)3、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4、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

(2012全国卷)答题思路:第一步:整体阅读,把握内容阅读一篇文章,首先必须对文章有个大致的了解:标题是什么,属于哪一类散文,有几个段落,大致写了什么内容。

对文章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有利于增强答题的条理性,增强解题的准确度。

第二步,明确线索,梳理思路思路是作者思维的轨迹,如果能找出贯穿全文的线索,就能很快的理清文章的思路。

因而要善于捕捉文本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从而明确行文线索,梳理行文思路。

第三步,概括段意,分类合并逐段概括段意,再看哪些段落中表达一个意思,理清文章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划分出层次,确定全文分几个模块。

具体做法是寻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过渡句等,它们往往是段意的提示。

另外,段落中议论抒情句通常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段意的理解,也要注意。

无明显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段,找出概括性语句和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

当这些都没有时,要考虑句子之间的关系,先划分层次,概括出各层的意思,再综合成段意。

答题模块:本文围绕……(以……为线索),首先写了……,其次写了……,最后写了……对点训练:太阳梦朋友老刘说起他做的一个梦,激动得满脸通红。

他梦见自己驾着一叶小舟,划行在太阳里。

那境界好动人啊。

太阳大得无边无沿,透明的浆液,把世界溢成一片红色,岸,在哪里?船浆轻轻一拨,溅起一串火红的水珠,落下时它们忽然凝结成一座座山,千姿百态。

老刘是个画家,那时候,画山画得正苦。

听了老刘的话,我放眼望去,但见群山在我周围有节奏地起伏着,群山之上是蓝天,一轮硕日,漂泊在蓝天上,永恒地照耀着。

记得刚到拉萨的时候,我被惊呆了,一片明晃晃的阳光,铺天盖地而来,拼命地往身体里渗透,我觉得身后的影子都透着亮儿。

是不是在梦里?我走向那些经幡。

五颜六色的经幡,在阳光下舞蹈着,似乎一头连着天,一头接着地,天地之间一派和谐宁静。

一幢幢别致的藏式楼房和现代建筑,从绿树鲜花中冒出来,寺庙的金顶间杂其中,香火缭绕,放生羊和野狗紧昂着哲人般的头颅,在大街上踱步。

向生活深处走去,我知道这不是梦。

远方的亲朋好友非说这就是梦,神秘,朦胧,可想而不可及。

一位女友,曾在拉萨生活数月,后移居加拿大,她来信说:“想到拉萨我就想大哭一场,那真是一个梦,温暖而又明亮,它在我睡着的时候来了,醒来,它却飞走了。

对于我来说,拉萨的一切都是那么真实,在我那间常摇曳着烛光的小屋里,我认识了一群又一群的寻梦人。

你见过一步一叩,跋涉千里而来的朝佛者吗?从某种意义上说,寻梦者的精神更为感人,他们为了追寻一个美丽的梦,翻越了无数精神意义上的大山,微笑着,走向太阳,尽管,他们的身心遍体鳞伤。

一位年轻的战士,常年驻守在某个四季冰封雪锁的哨卡上,一天,下哨归来,迈过一个半木多的土坎,他跌倒了,再没爬起来,过度缺氧导致了他的牺牲。

一位大学生,为了抢救别人,被汹涌的泥石流吞没。

一次,在我出去采访的途中,车翻出十五六米,车棚碎了,我安然无恙……还有啊还有,无数恶魔张开大嘴,要吞没我们这些寻梦者。

我常常仰望太阳,流着无法抑制的泪水,感情的大堤在瞬间决口了。

想到夸父,他没追赶上太阳,却不是也为后人称颂么?幸福在于追寻这咱过程本身。

朋友老刘实现了自己的的梦。

他独创了一种画派,叫西藏山水画,得到国内外普遍承认,台湾三原色艺术中心还专门为他搞了个人画展。

我不止一次地为他的画所感动。

画面上,塞满了山,绝少人间气息,那山汹涌呼啸,奔腾流动着,下降,再升腾,势不可挡。

他的画里没画过一个太阳,然而,每幅画都能让人感到众山之上,那轮太阳充满理性的跳跃。

最近,我又见到了老刘。

只见他熊腰虎背,一摇一晃,整个一座山在晃动。

他说他又陷入了苦闷期。

他想在艺术上再上一个高峰。

是啊。

太阳只有一个,梦,是无数的。

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真题体验:牛铃叮当李清明①水乡多水牛。

②从我记事开始,一直到成年走出水乡,多以水牛为伴。

不但假期要整天放牧水牛,即使上学了每天也带上镰刀和竹筐,放学的路上割上满满一筐青草,回去喂养水牛。

③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在我们水乡,可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牛。

洞庭湖多年淤积的湖洲上围垦成水乡一个个院落。

湖汊内港、沟渠水塘星罗棋布,到处长满茂盛的芦苇、青草和野蒿,这些都是水牛们上好的饲料。

水牛生命力强,容易饲养。

春、夏、秋三季均以自然生长的草蒿为食;到了万物枯萎的冬日,每天也只需一捆干草便能果腹。

④漫长的农耕时代,水牛一直被视为农家的命根子。

从牛犊学会走路的那天起,它的脖子上便被精心挂上一串铜制的铃铛。

农忙季节,水牛可用于犁田、耕田;农闲时分,水牛能帮助拉磨、碾压菜籽、稻谷,以便得到食油、大米。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村里就购买了东方红牌拖拉机,还配备了犁、耙等成套的耕田机械。

没承想几吨重的“铁牛”开进农田却经常陷进淤泥中,有时淹得只看见顶部的烟囱,最后还得用十头八头水牛合力,才能“拖拉”出来。

⑤水牛天生就能游泳,还是长距离泅渡的高手。

水浅处水牛游得很慢,一边游还一边不忘啃食水中的荷叶、蒿草和野生水稻;一旦游到水深处,它便变得特别快捷,一边用力划动四肢,一边高高抬起头角,“嗯呀——嗯呀”十分得意地叫唤不停。

夏天,水牛成了我和一班好伙伴的“游泳老师”。

跟着水牛学游泳,我们先是用柳条鞭子将水牛赶至河里,双手死死地拽住牛尾巴,待水牛飞速抢渡时,再使劲用双脚拍击水面。

不消两日,我们便掌握了“牛刨”“蛙泳”等全套的游泳本领。

⑥与水牛朝夕相处,我们也摸透了它温和、驯良的习性。

只要你往牛头前一站,哪怕它正在吞食草料,也会赶紧把头一低,让你攀住牛角,爬到它背上。

待你坐好,水牛还不忘摆动头角,“嗯呀——嗯呀”撒娇般地叫唤几声,牛铃也会“叮当——叮当”地响个不停。

骑在牛背上的我们,头上扎着柳条帽,腰间别着把弹弓,右手高高扬起柳条鞭子,活像一个个舞剑骑马、披挂出征的大将军。

⑦别看水牛平日温驯,一旦打起架来却异常勇猛,尤以处于发情期的公牛为甚。

当攻击开始时,公牛们双眼通红,抵足弓背,头缩至前腿中间,亮出尖尖的双角,冲撞挑击。

一时间,牛铃骤响,沙飞石跳,响声震天。

这时,只有将干草燃成的火把投掷到牛头角力处,方能将它们分开。

⑧终于,水牛老了。

连田也耕不动的水牛,静静蹲在牛栏中,等待自己大限的到来。

因为害怕掉膘,乡亲们往往会提前宰杀水牛。

被牛绳绑囚在树下的水牛,看到屠夫磨刀霍霍,都会掉下一颗颗好大好大的眼泪,似有深深的不舍和无限的悲戚。

想起水牛这一辈子所求最少,干的却是最苦最脏最累的活,站在一旁的我们不禁泪眼模糊。

⑨现今的水乡,早已不用水牛精耕细作,而是直接向稻田抛撒谷种,等天收粮,靠天吃饭。

放眼望去,湖洲上唯有水草疯长,久而久之便成了放养水牛的天然牧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