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活动教案
有趣的科学课教案推荐6篇
![有趣的科学课教案推荐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55781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13.png)
有趣的科学课教案推荐6篇有趣的科学课教案篇1活动目标:1.在操作、探索活动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了解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
2.发现转动的很多有趣现象,感受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有发明创造的欲望。
3.为自己和同伴的成功而高兴。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有坐过转椅、旋转木马的经验;玩过“迷迷转”的游戏。
2.每组一份操作材料:筷子、轮子、塑料玩具、绳子、小碗、伞、圆纸片、牙签、木片、盖子、水彩笔、彩色纸等。
3.学具:陀螺、电风扇、发条玩具、录音机、磁带、转椅、钟表等。
过程实录与分析一、通过操作,让幼儿初步获得有关转动的经验。
1.请幼儿猜谜,引起幼儿兴趣师:“说它是辆车,可它不是车,风儿一吹来,脑袋随风转。
猜猜是什么?”幼:“我知道,是风车。
”出示风车。
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幼:“我玩过风车的,风一吹,它会转的。
”2.幼儿第一次探索、操作,鼓励幼儿想办法转动物体。
(1)师:“除了风车能转,你能想办法让篮子里的东西转起来吗?”(幼儿操作时,幼儿显得很兴奋,许许多多奇特的想法都是在“玩”中产生,他们想出了用嘴吹、用手转、用手拨、用手摇,甚至还想到了借助一些辅助材料如牙签、绳子、筷子等。
)(2)交流,鼓励幼儿为同伴的成功而高兴。
师:“你是怎么玩的?”幼a:“我用筷子穿过木条,用手一拨,长木条就转了。
”幼b:“我用牙签穿过纸条,用手一捻牙签,纸条就转起来了。
”幼c:“我用嘴用力吹大花片,转得很快。
”(3)师:“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让篮子里的东西转起来。
”3.幼儿第二次操作、探索,引导幼儿发现转动时的有趣现象。
(1)师:“请你们在木条上、纸片上、盖子上、小碗上涂上各种颜色或粘贴上彩色的纸,或在纸片上剪一条缝,再转动一次,看看会发生什么有趣的现象?”(2)操作后交流,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告诉同伴,并请想法奇特的幼儿将做法演示给其他幼儿看。
小学科技课程活动教案
![小学科技课程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78233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6.png)
小学科技课程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科学探索——光的传播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原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教学内容:(1)光的传播概念。
(2)光的传播实验。
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引发学生对光的传播的兴趣。
(2)新课:讲解光的传播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特点。
(3)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光的传播实验,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
(4)总结:通过实验现象,巩固光的传播知识。
二、活动主题:物理现象——力的作用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及作用效果。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教学内容:(1)力的概念。
(2)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实验。
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力的现象,引发学生对力的兴趣。
(2)新课:讲解力的概念及作用效果,引导学生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3)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力的实验,观察力的作用效果。
(4)总结:通过实验现象,巩固力的知识。
三、活动主题:化学实验——酸碱中和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的概念及原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教学内容:(1)酸碱中和的概念。
(2)酸碱中和实验。
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酸碱现象,引发学生对酸碱中和的兴趣。
(2)新课:讲解酸碱中和的概念及原理,引导学生理解酸和碱反应盐和水的过程。
(3)实验:学生分组进行酸碱中和实验,观察酸碱反应现象。
(4)总结:通过实验现象,巩固酸碱中和的知识。
四、活动主题:生物探究——植物的生长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条件。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探究欲望。
2. 教学内容:(1)植物的生长过程。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大全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c26ddc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4.png)
标题:创意科技活动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兴趣和热爱。
2.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1.活动材料:彩纸、剪刀、胶水、颜料、画笔等。
2.提前准备好相关教案和活动指引。
活动一:造纸机制作1.教师首先介绍纸的重要性和制作过程。
可以观察纸张的成分和纸张的结构。
2.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用彩纸、胶水和剪刀制作属于自己的造纸机。
3.学生可以互相观察、交流和改进他们的造纸机,并进行创作。
4.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造纸机,并展示如何使用。
活动二:航天飞机制作1.教师介绍航天飞机的基本原理和航天飞机的发展历史。
2.学生使用彩纸、剪刀和胶水等材料制作自己的航天飞机。
3.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设计和改进他们的航天飞机,比如改变飞机的形状、增加附加装置等。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飞机比赛,评选出最远飞行和最稳定的飞机。
活动三:太阳能扇制作1.教师介绍太阳能的原理和应用,与学生一起制作太阳能扇。
2.学生使用彩纸、太阳能电池板、电线和小电动机等材料制作扇子。
3.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设计和改进他们的太阳能扇,比如增加扇叶的数量、改变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等。
4.学生可以在室外使用太阳能扇,并观察太阳能扇的运转情况。
活动四:小型电路制作1.教师介绍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功能。
2.学生使用电线、电池、灯泡等材料制作小型电路。
3.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电路连接方式,比如并联、串联等,并观察灯泡的亮度和电流的变化。
4.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小型电路,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活动五:编程机器人小车1.教师介绍编程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和编程语言的使用方法。
2.学生使用编程软件和机器人小车进行编程练习,比如编写小车的前进、后退、转向等指令。
3.学生可以尝试编写更复杂的程序,比如绕障碍物、跟随线路等。
4.学生进行机器人小车比赛,比较不同程序的执行效果和速度。
教学反思: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创意科技活动,学生在动手制作和创造过程中增强了对科技的理解和兴趣。
科学活动教案范例【6篇】
![科学活动教案范例【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662b2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fb.png)
科学活动教案范例【6篇】科学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标:1、感知耳朵的作用,了解爱护耳朵的方法。
2、喜爱玩听觉游戏,有初步的爱护耳朵的意识。
活动重点:感知耳朵的.作用。
活动难点:有初步的爱护耳朵的意识。
活动预备:小镜子、耳朵图片、录音机等活动过程:1、播放歌曲,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导入主题。
2、观测图片,认识耳朵及作用。
让幼儿感知自己耳朵的位置,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
3、游戏:《你的耳朵在那里?》每人一个小镜子,观测自己的耳朵。
〔1〕出示耳朵的图片,进一步观测耳朵。
〔2〕幼儿争论:①耳朵的外型,观测发觉每个人的耳朵都不一样。
②怎样爱护耳朵。
小结:每个人都有耳朵,耳朵能帮我们听到很多声音。
我们要爱护好耳朵,不要让耳朵受伤;不要往耳洞里塞小物品,不能对着小伙伴的耳朵大声吼叫等等。
4、游戏:《听听说说》继续感知耳朵的用途,通过游戏辨别出各种声音。
5、活动结束。
科学活动教案篇2一、设计思路:今年春天,在我园的科技节活动中,幼儿对一种会发光、发声的陀螺很感爱好,孩子们争论的是陀螺、玩的是陀螺,我感觉到可以抓住幼儿的爱好点来进行一次“转动”的活动。
二、活动目标:1、在操作、探究活动中,积累有关转动的阅历,了解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
2、发觉转动的'许多有趣现象,感受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有发现制造的欲望。
3、为自己和同伴的胜利而兴奋。
三、活动预备:1、每组一份操作材料:塑料玩具、筷子、轮子、绳子、风车、火柴棒、盖子、纸片等。
2、学具:手巾花、陀螺、发条玩具、录音机、转椅、钟表等。
四、活动过程:1、通过操作,让幼儿初步获得有关转动的阅历。
(1)幼儿操作老师提供的各种能够转动的玩具,鼓舞幼儿发觉转动的各种有趣现象和同伴沟通,并能够在集风光前大胆表述。
(2)老师投放半成品,幼儿再次探究操作。
鼓舞幼儿想方法,做个会转动的小玩具:使不能够转动的物品转动起来。
玩的时候边玩边看,看看你能发觉什么有趣的现象?”(3)沟通,鼓舞幼儿将自己的发觉大胆地告知同伴,并请想法奇怪的幼儿演示,鼓舞幼儿为同伴的胜利而兴奋。
初中科技活动课教案
![初中科技活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f5845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09.png)
初中科技活动课教案初中科技活动课教案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
初中科技活动课教案应该怎么设计?初中科技活动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道自然界的物质由100多种元素组成,从组成物质元素角度出发理解物质初步分类思想。
2、知道组成人体、地球的主要元素。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难点:区别单质、化合物、混合物教学预设【引入】讲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历史【新授】一、元素的种类1、110多种,包括人造元素。
元素分类: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气体元素:在自然界含量极少,性质非常稳定)2、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举例:氧气、金属铁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二氧化碳、水等。
【注意】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及分类依据【阅读】元素名称的由来:进一步来了解元素的分类二、元素的分布1、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元素组成。
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
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其次是铁。
2、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碳、氢;【阅读】人体种元素的作用3、在海水中除了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以外,含量较高的是氯元素和钠元素(氧85.5%,氢10.7%,氯2.0%,钠、镁等1.5%),还有贵重的金属等--海洋是资源宝库,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课外探究】海水中氕、氘、氚的利用4、生物所含的大量的有机化合物如血糖、植物纤维主要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5、人造元素通过核反应制得的,其中一部分人造元素核天然元素具有放射性。
有利有弊:对人体有害;利用放射性可以治疗一些疾病。
初中科技活动课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从而认识自然界中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2、了解大气压中臭气层的作用及其保护。
3、了解温室效应的成因和温室效应的利弊。
重点难点分析:自然界的氧、碳循环教学预设:一、自然界中氧元素的循环:【知识小结】氧是构成生命的物质(蛋白质和核酸)的元素之一。
有趣的科学活动教案5篇
![有趣的科学活动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57c99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a.png)
有趣的科学活动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述职报告、演讲发言、汇报材料、对照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job reports, speeches, presentation materials, reference material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有趣的科学活动教案5篇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提前准备好教学辅助工具,以便更好地支持和辅助教学,教案能够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和练习,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有趣的科学活动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少年宫科技活动教案
![少年宫科技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6e147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33.png)
少年宫科技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科学的奥秘1.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分析。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2. 活动内容:科学实验:水的张力实验科学小故事:介绍科学家的重要发现和贡献团队协作游戏:科学接力赛3. 活动流程:热身活动:科学小魔术表演主体活动:水的张力实验、科学小故事分享、团队协作游戏总结活动: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二、活动主题:小小工程师1.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工程技术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活动内容:工程设计任务:设计一个简易的桥梁工程技术学习:了解桥梁的结构和稳定性原理团队协作:小组合作完成桥梁设计并测试3. 活动流程:热身活动:参观真实的桥梁工程主体活动:工程设计任务、工程技术学习、团队协作完成桥梁设计总结活动:学生展示自己的桥梁作品并进行评价三、活动主题:发现身边的科学1. 活动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和实践。
2. 活动内容:科学探索任务:观察和分析自然界的规律实践活动:进行户外观察和实验分享与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3. 活动流程:热身活动:科学知识问答游戏主体活动:科学探索任务、实践活动总结活动: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并进行讨论四、活动主题:创意1.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逻辑思维。
激发学生对的兴趣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活动内容:编程学习:学习基础的编程语言和操作创意设计任务:设计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团队协作:小组合作完成的设计和编程3. 活动流程:热身活动:观看表演主体活动:编程学习、创意设计任务、团队协作完成编程总结活动: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五、活动主题:科学实验乐园1.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精选12篇)
![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a5005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d.png)
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精选12篇〕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从两块磁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中,归纳出关于磁极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
2、能设计实验验证关于两块磁铁的磁极靠近时,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
教学重点1、将自己制作小磁针的方法告诉别人;同时,能学习别人的方法。
2、能说出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用自己的话描述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2、用自己的话解释在地球上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的原理。
教具准备: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玩具小汽车、缝衣针、大头针、曲别针、指南针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你能使缝衣针吸起曲别针吗?二、活动:磁极的相互作用1、确定教室里的南北方向2、学生判断磁铁的S极与N极的指向。
3、提出问题:把两个磁铁的两极相互靠近,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讨论、猜测。
并提出考前须知:实验时,周围不能有其它磁铁的干扰。
4、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测。
小组实验:把两个条形磁铁分别放在两个玩具小汽车上,屡次变换磁极相对的方向〔1〕观察发生什么现象?〔2〕讨论: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5、尝试用其他方法验证刚刚得出的结论〔水浮法、悬挂法〕。
6、全班交流,汇报实验结果,7、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指导填写实验记录。
8、组织学习“科学在线〞。
板书设计:磁铁的正负极磁极的相互作用出现的现象作业:总结观察现象课后反思:通过磁极小游戏,吸引孩子们观察磁铁正负极原理,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探究,在课堂上通过动手实验,课堂气氛活泼。
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篇2教学目标1、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1、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2、情感、态度、价值观:3、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保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小学科技课程活动教案
![小学科技课程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f8257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00.png)
小学科技课程活动教案第一章:科学探究基本方法1.1 观察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好奇心。
1.2 实验法:通过简单的科学实验,让学生掌握实验基本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精神。
1.3 调查法:培养学生学会调查和收集信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分析与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培养归纳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二章:身边的科学2.1 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好奇心。
2.2 生活中的科学实验:通过简单的家庭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
2.3 生活中的科学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2.4 分析与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培养归纳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三章:简单机械3.1 认识简单机械:让学生了解杠杆、轮轴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3.2 制作简易机械:学生动手制作简易机械,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3 简单机械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3.4 分析与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培养归纳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四章:生活中的化学4.1 认识化学: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4.2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好奇心。
4.3 生活中的化学实验:通过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
4.4 分析与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培养归纳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五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5.1 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关爱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5.2 可持续发展: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5.3 环保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5.4 分析与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培养归纳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六章:地球与宇宙6.1 地球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结构、地理特征等基本知识。
小学生科技活动教案3套完整版
![小学生科技活动教案3套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6c7bc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e.png)
小学生科技活动教案3套完整版第一单元活动一:《几个叶片的电风扇使用效果好》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电风扇的使用原理。
2、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实验分析教具:小电风扇、布条、直尺、记时器教学过程:一、小调查询问同学们调查使用效果好的电风扇的标准。
1、启动要快。
2、风量要大。
3、噪音应该很小。
二、设计实验方案1、告诉学生实验的注意事项。
2、小组开始实验2人操作,1人记录,1人观察,再轮流3、分析实验数据让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小结:用1个和3个叶片时,布条开始飘动时所需的时间最短。
4、评价自己的实验把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写在书上。
《神奇的风帆》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风帆的知识。
2、知道风帆可以使船走得更快。
3、懂得如何投稿。
教学重、难点:风帆知识的收集。
教具:幻灯图片、风帆模型、信封教学过程:一、导课出示“征稿启事”二、寻觅风帆宝库1、哪里会有关于风帆的知识?找一些有关风帆知识的书。
、整理收获1、风帆百态2、风帆助行3、出示风帆的图片,让学生知道风帆助行的原理。
《让小电珠亮起来》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风力发电机的工作方式。
2、让学生学会连接电路。
3、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动手实验教具:小电珠电线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风力发电机的工作特点。
二、设计风力发电模型要注意:1、风力发电模型示意图2、风力发电说明3、风的来源及风力大小4、操作场地和时间三、演示并介绍开关的功能和使用方法1、功能:用来控制电流的通断。
当开关合上,电流可以从开关上流过;当开关断开,电流不能从开关上流过。
2、学生分组实验。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4、小结:在一个电路中,要分别控制电路中两个小电珠的亮、灭,其方法是把两只开关并列地连接在电路里。
《向英雄致敬》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我们祖国近百年来蒙受了空前的耻辱,中华民族经受了深重的灾难,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有趣的科学课教案优秀6篇
![有趣的科学课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b1225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0.png)
有趣的科学课教案优秀6篇有趣的科学课教案篇1学前知识梳理:1、指纹的类型2、指纹的作用增强摩擦,可以帮助破案,广泛用于高科技如:指纹锁,也可用在艺术上如:指纹画。
活动目标:1、了解指纹的两种类型及其独特作用。
2、产生探索人体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广告视频,放大镜,记录表、印泥。
活动过程:一、导入:观看“指纹锁”广告“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广告,请你们看看他们在广告里都做了些什么?”二、观察指纹,了解指纹的两种类型1、“那你们的指纹在哪?伸出来看看,请你看看你的指纹长得一样吗?”(有的小朋友说指纹上一圈圈的太密了,看不清楚,我们可以用什么来看啊?)2、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指纹,然后讲述。
3、(出示指纹)出示涡型纹,“这个长得像什么?这个像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酒窝的指纹是涡型纹。
”(出示蹄型纹)“这个像什么?这个像小马蹄一样的,有的向左,有的向右的指纹叫蹄型纹。
”小结:刚刚我们观察了自己的指纹,知道指纹可以分二种,涡型纹就像一个个小酒窝,而蹄型纹长得像小马蹄一样。
三、操作巩固,知道指纹的二种类型1、“我们一下子就认识了指纹朋友,那你知道老师的指纹有几只涡型纹,几只蹄型纹?”2、“你们想不想知道自己小手上有几只涡型纹,几只蹄型纹呢,现在请小朋友去观察一下然后指它们记录下来”。
3、幼儿观察记录,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了解其指纹。
4、“刚才我们小朋友都印了自己的指纹,那老师有一个疑问了,你们觉得每个人的指纹长得一样吗?”四、了解指纹的运用“小朋友说的很对,我们的指纹都是不同的,是独一无二的,你们知道利用指纹可以做什么?”“指纹真神气,还能帮助警察叔叔破案呢!”五、结束部份“人的身体除了指纹不一样,你知道还有哪些纹是不一样吗?”小结:“每个人身上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们每个人身体的独特密码,今天回家后你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来比较下是不是这些纹路都是不一样的,好吗?有趣的科学课教案篇2活动目标:1、喜欢操作,体验操作的快乐。
社团科技活动教案3篇
![社团科技活动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234d2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f.png)
社团科技活动教案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团科技活动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社团科技活动教案1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电风扇的使用原理。
2、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实验分析教具:小电风扇、布条、直尺、记时器教学过程:一、小调查询问同学们调查使用效果好的电风扇的标准。
1、启动要快。
2、风量要大。
3、噪音应该很小。
二、设计实验方案1、告诉学生实验的注意事项。
2、小组开始实验 2人操作,1人记录,1人观察,再轮流3、分析实验数据让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小结:用1个和3个叶片时,布条开始飘动时所需的时间最短。
4、评价自己的实验把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写在书上。
社团科技活动教案2一、活动目的:以推动我校小学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为主旨,以打响科技特色教育品牌为工作重点,以科技创新为主题,通过举办科技节,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实践能力,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浓厚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科技氛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活动口号:展开科学的翅膀,放飞科学的梦想。
科学在心中,创新在手中。
三、活动要求:1、坚持全员参与、点面结合。
既要让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又要注意参赛项目的质量,确保本次科技节顺利进行。
2、体现特色、突出个性。
各班在组织科技活动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实效,做到以班为本,以学生为本,紧密结合我校科技教育方面的特色,注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发挥创造性、能动性,突出每个班级的个性特色。
3、做到分工负责、责任明确、准备工作充分、宣传到位、发动有力、体现协作精神。
各个项目的负责人要尽职尽力,筹划好赛程,有始有终。
注意各个项目的资料收集,包括成绩的汇总、荣誉证书的发放等。
确保本次科技节圆满、成功的进行和完成。
小学科技活动教案
![小学科技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cd7e4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72.png)
小学科技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光的传播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点;(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3)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2. 活动准备:(1)透明塑料尺、玻璃杯、水、彩笔;(2)多媒体课件。
3. 活动过程:(1)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光的传播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光的传播特点;(2)实验操作:让学生用透明塑料尺插入玻璃杯中的水,观察光的传播路径;(3)观察与讨论:引导学生观察光在水中传播的情况,并用彩笔在透明塑料尺上标记光的传播路径;(4)总结: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点,如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二、活动主题:制作简易风向标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向标的制作原理;(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对气象科学的兴趣。
2. 活动准备:(1)硬纸板、彩笔、剪刀、胶水;(2)多媒体课件。
3. 活动过程:(1)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风向标的制作原理和作用;(2)制作风向标:引导学生动手制作风向标,包括剪裁硬纸板、绘制风向指示箭头、粘贴固定;(4)总结: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风向标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培养对气象科学的兴趣。
三、活动主题:磁铁的秘密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磁铁的性质和特点;(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3)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2. 活动准备:(1)磁铁、铁钉、塑料尺、彩笔;(2)多媒体课件。
3. 活动过程:(1)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磁铁的性质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磁铁的奥秘;(2)实验操作:让学生用磁铁吸引铁钉,观察磁铁的吸铁性能;(3)观察与讨论:引导学生观察磁铁在不同角度和位置对铁钉的吸引情况,并用彩笔在塑料尺上标记磁铁的磁场范围;(4)总结: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了解磁铁的性质和特点,如吸铁性、磁极性等。
四、活动主题:环保小卫士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科技趣味活动教案50篇
![幼儿园科技趣味活动教案5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b8c2c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f.png)
幼儿园科技趣味活动教案50篇主题:幼儿园科技趣味活动教案要求:针对幼儿园的特点,通过科技趣味活动的方式,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其自学能力和创造力。
一、活动名称:太阳能小车比赛适用年龄:4-6岁幼儿活动目标:了解太阳能的构成及太阳能利用;激发幼儿对科技的兴趣。
活动过程:1.从图书及视频中介绍太阳能的构成及太阳能利用;2.利用纯净水瓶、太阳能电动机、小轮胎等材料制作小车模型;3.组织幼儿进行小车比赛活动,比赛规则为赛道长短不同,要求小车从起点到终点。
活动评价:1.通过制作小车,幼儿加强对太阳能知识的理解;2.小车比赛活动激发幼儿对科技的兴趣和学习热情;3.增强幼儿的创造力和自学能力。
二、活动名称:电子琴DIY适用年龄:3-5岁幼儿活动目标:了解电子琴的组成及演奏方法;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
活动过程:1.从图书及视频中介绍电子琴的构成及演奏方法;2.利用纸制、铝箔及3V电池等材料制作电子琴模型;3.组织幼儿进行电子琴演奏,演奏曲目为童谣或童歌。
活动评价:1.幼儿通过DIY方式加深了对电子琴的了解;2.电子琴演奏活动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3.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自学能力。
三、活动名称:机器人争霸赛适用年龄:5-7岁幼儿活动目标:了解机器人的构成及控制方法;激发幼儿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
活动过程:1.从图书及视频中介绍机器人的构成及控制方法;2.利用积木块、电机、遥控器等材料组装机器人;3.组织幼儿进行机器人争霸赛,比赛规则为机器人将球从起点送到终点。
活动评价:1.通过制作机器人,幼儿加强了对机器人知识的理解;2.机器人比赛活动激发幼儿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和学习热情;3.增强幼儿的创造力和自学能力。
以上是三个幼儿园科技趣味活动的教案,分别涉及太阳能小车比赛、电子琴DIY和机器人争盖赛三个方面,针对幼儿园的特点,通过科技趣味活动的方式,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其自学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科技素养和音乐欣赏能力,还可以让幼儿们体验到奇妙的科技世界,为幼儿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丰富的体验。
二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二年级科技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450b0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2.png)
二年级科技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光的传播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原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活动准备:(1)透明塑料管、水、彩笔。
(2)实验场地和光源。
3. 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光的传播原理,引导学生关注光的传播方式。
(2)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在透明塑料管中的传播情况,记录实验现象。
(3)讨论交流:学生分享实验发现,探讨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二、活动主题:制作简易风向标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向标的制作原理和作用。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对气象学的兴趣。
2. 活动准备:(1)纸张、彩笔、剪刀、胶水。
(2)户外活动场地。
3. 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讲解风向标的制作原理和作用。
(2)制作风向标:学生分组制作风向标,注意风向标的形状和重量平衡。
三、活动主题:磁铁的魅力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磁铁的性质和磁力作用。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活动准备:(1)磁铁、铁钉、塑料积木。
(2)实验场地。
3. 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讲解磁铁的性质和磁力作用。
(2)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铁吸引铁钉和塑料积木的现象。
(3)讨论交流:学生分享实验发现,探讨磁铁的磁力特点。
四、活动主题:水的神奇变化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和水的变化。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活动准备:(1)水、冰块、热水、容器。
(2)实验场地。
3. 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讲解水的性质和水的变化。
(2)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现象。
(3)讨论交流:学生分享实验发现,探讨水的变化原因。
五、活动主题:简易电路的搭建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ac545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7.png)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光的传播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原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2. 活动准备:(1)透明塑料管若干根。
(2)彩色纸张若干张。
(3)剪刀、胶水等手工工具。
3. 活动过程:(1)教师讲解光的传播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光在透明塑料管中的传播方式。
(2)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学生动手操作,将彩色纸张放入透明塑料管中,观察光的传播效果。
(4)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讨论光的传播特点。
(5)教师总结光的传播原理,并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应用光的现象。
二、活动主题:制作简易风向标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向标的原理和作用。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和实践能力。
(3)增强学生对气象知识的兴趣。
2. 活动准备:(1)硬纸板、剪刀、胶水等手工工具。
(2)彩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3. 活动过程:(1)教师讲解风向标的原理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风向标的制作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3)学生动手制作风向标,并进行装饰。
(4)学生将自己的风向标立于教室外部,观察风向变化。
(5)教师总结风向标的原理,并引导学生思考风向标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活动主题:磁铁的秘密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磁铁的性质和磁力作用。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2. 活动准备:(1)磁铁若干块。
(2)铁钉、铁片等铁质物品。
(3)剪刀、胶水等手工工具。
3. 活动过程:(1)教师讲解磁铁的性质和磁力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2)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学生动手操作,用磁铁吸引铁质物品,观察磁铁的吸引范围。
(4)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讨论磁铁的排斥现象。
(5)教师总结磁铁的性质,并引导学生思考磁铁在生活中应用实例。
四、活动主题:制作简易电池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池的原理和作用。
小学科技社团活动电子版教案20篇
![小学科技社团活动电子版教案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c6e9e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9.png)
小学科技社团活动电子版教案20篇.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纸张受力时的弯矩对承受力的影响,并能够通过实验验证纸张的承受力。
教学准备:纸、胶带、1本书。
思考:你知道一张纸能承受多大的压力吗?操作:1、将一张纸沿中间对折,再将其横向对折。
2、将书放在纸张的中央。
3、轻轻地将书压在纸上,观察纸张是否会撕裂。
4、将胶带粘在纸张的两端,再将书放在纸张中央。
5、再次将书压在纸上,观察纸张是否会撕裂。
讲解:1、一张纸能承受多大的压力,主要取决于纸张受力时的弯矩。
2、弯矩越大,纸张承受的力越大,反之越小。
3、在实验中,通过将胶带粘在纸张的两端,可以使纸张的弯矩增大,从而增加其承受力。
延伸:你知道如何用纸张制作一个能够承受重物的桥吗?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纸张受力时的弯矩对承受力的影响,并且能够通过实验验证这个理论。
同时,延伸部分的问题也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思考:你能想象用一根竹筷子能够举起一杯米吗?你知道这是怎么做到的吗?操作:1)将竹筷子插入米中,使米粒紧贴着竹筷子。
2)用竹筷子轻轻地提起米杯,米粒会紧贴着竹筷子,不会掉落。
3)思考这是怎么做到的。
讲解:1)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
2)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整个杯子和米粒被竹筷子牢牢地吸住,不会掉落。
创造:想一想,你能用哪些物品来做到类似的效果?一些湿润的泥土,以适合蚂蚁生活的环境。
3、捕捉蚂蚁使用镊子捕捉蚂蚁,注意不要伤害到它们。
二、观察与记录1、观察蚂蚁的生活性观察蚂蚁在饲养器中的活动,记录它们的行动轨迹和行为惯。
2、观察蚂蚁的形态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大小和颜色等特征,了解不同种类的蚂蚁之间的区别。
三、探究与思考1、探究蚂蚁的社会结构和分工观察同一巢穴的蚂蚁之间的协作和分工,探究蚂蚁的社会结构和分工原理。
2、思考蚂蚁的生活与人类的联系思考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联系,如何保护和利用蚂蚁。
社团科技活动教案(3篇)
![社团科技活动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c83366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e.png)
社团科技活动教案(3篇)社团科技活动教案篇一一、活动目的:通过参与科技节活动,让科技创新的种子扎根与素质教育沃土,唤醒每个孩子的科学潜能,自由放飞于明日之空。
力图激发学生好奇、好问、好学的兴趣和品质使学生从小热爱科学、喜欢阅读,以培养学生们的科学素养、阅读兴趣、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地点:班级三、活动参与者:班主任及全体学生四、活动过程:(一)开场白:科学为人类撒下了充满希望的种子,科学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在辉煌的科技成果背后,有一批伟大的科学家,他们创造出非凡的奇迹。
(二)讲科学家发明故事,浸润科学发明精神。
1、瓦特发现壶里的蒸汽推动壶盖跳动,发明了蒸汽机。
2、爱迪生借镜子,帮助医生为妈妈做手术急性阑尾炎。
(三)诵科学家名言,弘扬科学精神。
1、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爱因斯坦)3、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4、我坚信一条原则,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享用别人发明所带来的巨大益处。
因此,我自己也应该乐于用发明为别人造福,而且应该慷慨大方地做到这一点。
(富兰克林)5、科学的存在全靠它的新发现,如果没有新发现,科学便死了。
(李四光)(茅以升)7、一个人天资再好,没有勤奋,在科学上也将一事无成;反之,有了勤奋,天姿不足也完全可以取得成就。
(茅以升)前人们的。
代代努力,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一项项新的发明创造正在孕育而生,它凝聚着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体现着现代文明的光辉。
五、科技知识抢答赛:1、电脑的“大脑’是什么?(中央处理器)2、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6、困难只能吓倒懦夫懒汉,而胜利永远属于敢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人。
2、发明电话的科学家是谁?(贝尔)3、发电的方法,举例:(火力发电、风力、水力)4、为什么自行车能动?(轮子与地面磨察)5、电池的发明人是谁?(伏特)6、麻醉术是谁发明?(华佗)7、中国谁发明了导弹?(钱学森)8、那种污染被称为“世界头号杀手”?(水污染)9、第1次到达月球的两个宇航员是谁?(阿姆斯特郎和奥尔德林)10、被称为风车发电王国是?(丹麦)11、隐形飞机是指?(雷达测不到的飞机)12、世界第一台计算机是哪年发明的?(1945)13、月亮围绕什么东西转?转一周期多长?(地球)(24小时)14、飞机上为什么要装黑匣子?(它是用来记载失事时飞机上的各种情况的,帮助人们了解事故的原因的)15、地球的血是什么?(岩浆)16、橡皮是谁发明的?(爱迪生)17、飞机是谁发明的?(莱特兄弟)18、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若贝尔奖的是谁?(居里夫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会有一些司空见惯的科学现象,你们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吗?六、科学小实验:实验一:汤匙变磁铁(一)过程:a、用金属汤勺去吸铁钉、曲别针b、准备一支金属汤匙,手里拿一块磁铁慢慢地在汤匙上来回摩擦。
小学科技课程活动教案
![小学科技课程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305d8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3.png)
小学科技课程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光的传播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点,理解光的传播方式。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内容:光的传播特点光的传播方式光的传播实验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光的传播讲解光的传播特点和方式分组进行光的传播实验二、活动主题:制作简易风向标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风向标的制作原理和作用。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对气象学的兴趣。
2. 教学内容:风向标的制作原理风向标的制作步骤风向标的使用方法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风向标的作用和制作讲解风向标的制作原理和步骤学生分组制作风向标展示并测试风向标三、活动主题:探究声音的产生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方式。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教学内容: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的实验探究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方式分组进行声音的实验探究四、活动主题:制作弹力小车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弹力的概念和应用。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2. 教学内容:弹力的概念和原理弹力小车的制作步骤弹力小车的测试和优化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弹力的概念和应用讲解弹力的原理和制作步骤学生分组制作弹力小车展示并测试弹力小车五、活动主题:认识太阳能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太阳能的概念、利用和影响。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
激发学生对新能源的兴趣。
2. 教学内容:太阳能的概念和利用太阳能的影响和前景太阳能实验演示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太阳能的利用和影响讲解太阳能的概念和利用方式展示太阳能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讨论太阳能的影响和前景六、活动主题:种植绿色小盆栽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条件和种植方法。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小学四年级科技活动教案4篇
![小学四年级科技活动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f4075559eef8c75fbfb3e5.png)
小学四年级科技活动教案4篇教学目标:1、使小学生思维初步具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以及思维活跃有灵感。
2、引导学生带着创新意识去观察生活并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去分析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较为顺利地解决新问题。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思维创新的兴趣。
教学难点:制作动力小玩具。
课前准备:吸管、气球、橡皮筋、细绳、图钉、透明胶等等。
教学过程:1、导入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常见物品设计并制作自己的动力小玩具。
2、做中学(1)制作空气动力小玩具。
气球向前滑动,用了什么动力?通过以上测试,我发现了:(2)自行设计并制作动力小玩具。
3、测与评举行一次动力小玩具的演示、评比活动,全班学生从外观、动力利用、创新程度等方面评价每一件作品,并提出你的改进建议。
我的作品的优点是:不足之处是:改进的方案是:4、广角镜反冲力,物体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反冲作用通常叫做反冲力。
现代火箭就是利用高速喷出的气体的反冲力,使火箭获得巨大的上升速度的。
水上快艇就是利用水流的反冲力向前快速航行的。
水力、风力、弹力、电力、磁力等都可以通过相应的装置成为各种设备的动力。
5、拓展活动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动力小玩具。
开展一次调查活动,看看身边有哪些动力小玩具,了解他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分别利用了哪一种动力。
教学目标:认识向上“流”的水,了解毛细现象及其作用与害处,促进学校科普、环保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
教学重点:水是怎么样往上“流”的。
教学难点:毛细现象及其应用。
课前准备:玻璃杯、筷子、餐巾纸、棉线、粉笔、纸条、清水、红墨水、钢笔等。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日常生活中,水往低处流是最平常不过的事,但有时候,水也能自动地从低处往高处流呢!2、试一试:分别将粉笔、纸条和棉线的一端放入水中,你会发现水竟然能沿着物体上升。
分析一下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点。
3、做一做在玻璃杯中倒入半杯清水。
为了便于观察,可以在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将竹筷放入水中,调节竹筷与玻璃内壁之间的间隙,慢慢调整这个间隙的大小,仔细观察竹筷与玻璃内壁间的水上升的高度,并将你观察到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电风扇的使用原理。
2、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水平。
教学重难点:实验分析教具:小电风扇、布条、直尺、记时器教学过程:一、小调查询问同学们调查使用效果好的电风扇的标准。
1、启动要快。
2、风量要大。
3、噪音应该很小。
二、设计实验方案1、告诉学生实验的注意事项。
2、小组开始实验2人操作,1人记录,1人观察,再轮流3、分析实验数据让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小结:用1个和3个叶片时,布条开始飘动时所需的时间最短。
4、评价自己的实验把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写在书上。
活动二:神奇的风帆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风帆的知识。
2、知道风帆能够使船走得更快。
3、懂得如何投稿。
教学重、难点:风帆知识的收集。
教具:幻灯图片、风帆模型、信封教学过程:一、导课出示“征稿启事”二、寻觅风帆宝库1、哪里会相关于风帆的知识?(1)出示一些有用的网址,让学生去查找资料。
(2)找一些相关风帆知识的书。
三、整理收获1、风帆百态2、风帆助行3、出示风帆的图片,让学生知道风帆助行的原理。
四、构思稿件1、怎么投稿?2、投稿的内容是什么?准备从几个方面来写。
五、如何修改稿件同学互相交流。
活动三:让小电珠亮起来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风力发电机的工作方式。
2、让学生学会连接电路。
3、培养学生实验水平和动手制作水平。
教学重、难点:动手实验教具:小电珠电线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风力发电机的工作特点。
二、设计风力发电模型要注意:1、风力发电模型示意图2、风力发电说明3、风的来源及风力大小4、操作场地和时间三、演示并介绍开关的功能和使用方法1、功能:用来控制电流的通断。
当开关合上,电流能够从开关上流过;当开关断开,电流不能从开关上流过。
2、学生分组实验。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4、小结:在一个电路中,要分别控制电路中两个小电珠的亮、灭,其方法是把两只开关并列地连接在电路里。
第二单元活动一:向英雄致敬教学目标:1、知道我们祖国近百年来蒙受了空前的耻辱,中华民族经受了深重的灾难,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2、知道千千万万的人民英雄为了国家的独立解放,为了民族的复兴,抛头颅、洒热血,对他们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怀有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对学生实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激发他们对英雄们的热爱与怀念。
教具:幻灯、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英雄赞歌》配乐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通知:队员们做准备二、表演节目1、表演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2、全班齐唱《英雄赞歌》三、幻灯出示相关英雄纪念碑的图片1、观察、讨论:“你们明白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意思吗?”2、交流四、采访计划1、我想知道英雄的读书经历。
2、我想知道英雄在工作中是怎样对待困难的。
五、想一想1、怎样与英雄取得联系?2、通过提问能达到采访的目的吗?3、将自己和英雄作比较后,我最想说的和最想做的分别是什么?活动二:采访身边的英雄教学目的:1、通过采访英雄了解英雄的事迹。
2、培养学生的实践水平。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采访身边的英雄教具:幻灯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选择采访对象注意:要采访的英雄在我们这个地区吗?和他联系方便吗?通过集体讨论的形式,确定要采访的英雄是谁?二、采访计划:征得采访对象同意后,列出一个详细的采访计划。
1、采访目的2、采访地点3、采访时间4、记录工具5、采访内容要知道:1、英雄的读书经历2、英雄在工作中是怎样对待困难的。
想一想(幻灯出示)1、怎样与英雄取得联系?2、通过提这些问题能达到采访目的吗?三、归来话英雄:对采访记录实行整理。
活动三:大家心目中的英雄教学目的:1、学会调查研究的方法和目的。
2、学会设计问卷和发放回收问卷。
教学重难点:设计调查问卷教具:幻灯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确立调查内容我们想知道的问题有:1、小学生和初中生心目中的英雄是否一样?2、初中生和高中生心目中的英雄是否一样?二、设计问卷1、我们选择的调查对象是:,共人。
其中,小学生有人,初中生有人,男生有人,女生有人。
2、根据调查内容,设计问卷。
三、想一想:怎么发放和回收问卷?问题是否简单清楚?你和同伴能在几分钟内轻松回答这些问题?四、整理分析调查数据1、我们一共回收了份问卷。
2、我们根据问卷回答情况制作了“英雄人物榜”。
3.还把男生和女生对英雄的看法分别作了整理。
第三单元活动一:制作邮票贴片教学内容:制作邮票贴片教学目的:1、学会制作一张或更多的邮票贴片和喜欢集邮的朋友交流。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
教学重难点:制作一张邮票贴片教具:幻灯、邮票、胶水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确定一个主题我想做的贴片的主题类别是:,在我的收藏中,有张邮票是属于这个类别的,内容涉及,我最后确定的贴片主题是。
二、编写说明文字我为贴片准备了一小段说明文字:说明文字和选择的主题、邮票贴切吗?能引起别人对贴片的兴趣吗?四、编排设计我要做的贴片的尺寸是:(长)╳(宽)1、小心地“包装”每张邮票。
2、套上贴片护封五、和集邮朋友互相交流,总结出好的方法。
活动二:邮票展览会教学内容:邮票展览会教学目的:1、召集志同道合的同学,组织一次邮票展览会。
2、掌握邮票展览会的程序。
教学重难点:掌握邮票展览会的程序。
教具:幻灯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成立会务组。
和几个同学组成了本次邮票展览会的会务组,他们分别是()。
我们请来了()做指导老师,在明确本次布展要做的工作后,实行了分工。
二、和校务办公室联系。
1、提交了一份举办邮票展览会的申请书。
2、和校务办公室的老师商量后,我们确定了本次展览会的举办事项。
三、张贴海报我们把即将举办邮展的通知作成海报,张贴在校园公告栏里。
四、想一想海报里要写明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有同学可能担心送展邮票受损或丢失,会务组该采取什么措施,打消他们的顾虑?五、整理参展邮票把参展的邮票实行了分类,并为每一类邮票加上了介绍文字。
活动三:设计环境保护主题邮票教学目标:1、理解环境保护主题邮票的意义,学会设计并制作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邮票。
2、通过搜集整理素材、合作探究、多元评价来参与环境保护主题邮票的设计活动。
3、体验参与活动的愉悦感,增强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具:幻灯教学重难点:设计邮票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理解环境保护主题邮票1、教师: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内容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邮票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你能找到关于环境保护为主题的邮票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吗?2、学生收集环境保护主题邮票及相关的资料。
①关于我国发行环境保护主题邮票的情况资料或图片②关于我国发行环境保护主题邮票内容图案情况的资料或图片③关于我国发行环境保护主题邮票内容意义情况的资料或图片④关于环境保护涉及的主要内容的资料或图片⑤关于环境保护热点问题及重大事件的资料或图片3、将收集到的资料实行整理与合作伙伴一同将收集到的资料实行整理:①相同主题的资料分类②给图片设计文字说明③对文字材料实行编辑(使其更精练)④筛选贴近我们生活的4、交流展示,资源共享①设计展示活动②分工合作实行展示5、评价活动①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是否适当②对资料的筛选和整理是否恰当③是否积极地参与并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④展示活动效果如何6、教师:同学们已经收集了很多关于环境保护邮票的资料,通过这些资料的收集、交流,大家一定对环境保护,对环境保护邮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我们是否能够自己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环境保护邮票呢?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好准备。
二、设计制作环境保护主题邮票1、筛选题材:根据前面活动中收集的资料,确定自己邮票题材。
①想要体现环境保护的哪方面内容?(土壤盐碱化、沙漠化、空气污染、污水、动植物生存)②想要通过什么方式来制作主题邮票?(自制漫画、现成漫画、现成图片)③请教其他同学、老师甚至是其他人对自己的设想提出的意见,并做适当的调整。
④根据设计的题材准备相关的材料和工具。
2、设计制作①设计这套主题邮票的名称;②设计这套主题邮票的枚数;③设计这套主题邮票的版式;根据设想选择适合的材料实行设计、制作。
④设计这套主题邮票的简介。
3、交流评价把自己的设计向大家展示,并相互征求意见。
①所选的题材是否能让别人明白所要表达的意思;②所选择的图片内容是否恰当?③版式布局是否合理?5、展示活动:在集体内将各自设计的邮票实行展示,自己的设计附上设计说明。
与别人交流自己参加设计、制作、展示活动的感受。
第四单元活动一:家乡河流生态探察教学目的:1、了解河流的生态环境。
2、对保护家乡的河流提意见。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具:幻灯教学重难点:设计探察方案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确定探察方案1、导课引出课题。
2、幻灯出示探察方案。
3、了解探察目的、时间、内容。
准备不同的记录卡。
二、探察大行动在探察活动中一定要几个人一起行动互相协助,注意安全!拍摄小河环境照片,小组合作观察记录。
三、总结发现对探察记录和照片资料实行总结。
小河的水小河里的植物小河里的动物四、保护小河的建议:我们从长辈那里得知:十多年前,这条小河的环境情况是:我们认为,可能是人们的这些行为破坏了小河里的生态环境:所以,我们呼吁:。
活动二:科学施肥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农村农田施肥的现状,了解化肥和有机肥的合理施用比例;2、使学生明确长期滥施化肥会对环境造成什么严重后果;3、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如何科学、合理地施肥,既能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又不破坏土壤的肥力。
教学重难点:总结科学施肥的要点,了解滥施肥的危害。
教具准备:幻灯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引出课题。
二、师生交流,总结科学施肥的要点1、观看幻灯(课件出示:乡村农田的施肥现状)2、师生交流课前所查找的图书资料。
3、师生共同总结出科学、合理施肥的要点。
三、了解滥施肥的危害结合所查找的资料自由论谈。
四、调查农田用肥现状1、展开实际走访活动。
2、师生交流,小结我国农田的用肥现状3、了解农户的一些困难和希望。
五、编写广播稿根据对科学施肥的学习收获和村里农田用肥的现状,确定广播稿中要写的内容。
六、思考:农户对当前农田用肥的收效是否满意?村里农田用肥的现状对农业生态环境是否有不利的影响?活动三:我是环保特使教学内容:我是环保特使教学目标:通过展开“我是环保特使”的活动,使学生了解村里生活垃圾堆放的现状,拟定并提出改变现状,改善环境卫生的措施,最后能详细列出利用基金改善环境的大致预算。
教学重、难点:针对村民随意丢垃圾的现状,分析并制定出现实的解决措施。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录象教学过程:一、观看录象,了解垃圾堆放、处理的现状发现垃圾的地点垃圾的主要成分1、通过看录象,记录村里生活垃圾的堆放情况:2、了解村民当前处理垃圾的方式:(1)剩饭菜用来喂猪,有的直接丢到路边;(2)烧掉麦秆和稻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