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与结构变化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农业结构现状分析报告(精品文档)

中国农业结构现状分析报告(精品文档)

中国农业结构现状分析报告(精品⽂档)中国农业结构现状分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轻重的作⽤,农业结构的合理与否关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对我国农业结构现状进⾏分析,探讨我国农业结构现状、农业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我国农业发展问题的对策及措施,对促进我国农业健康平稳发展意义重⼤。

⼀、我国农业结构现状:1、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减缓,但基础作⽤依然很重要。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的资料,2009年我国国内⽣产总值(GDP)实现340506.9亿元,第⼀、第⼆、第三产业产值分别占国内⽣产总值的10.3%,46.3%,43.4%。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的地位没有动摇;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结构。

我国农业产值结构数据显⽰,2009年我国农业总产值为60361.0亿元,其中农业(种植业)30611.1亿元,占总产值的50.71%,林业为2359.4亿元,占总产值的3.90%,牧业产值为19468.4亿元,占总产值的32.25%,渔业产值为5626.4亿元,占总产值的9.32%。

3、农产品结构单⼀,农产品所占市场份额有限。

农作物南⽅以⽔稻种植业为主,北⽅主要种植⼩麦,经济作物南⽅主要是油菜、烟草、⽢蔗,北⽅主要为⼤⾖、甜菜。

农产品多为初级产品,所占市场份额较⼩。

4、各地区农业结构普遍趋同,专业化⽣产程度较低。

这种现象在我国农业结构中长期普遍存在,⽽且农业经营⽅式粗放,⼟地束缚了⼤量劳动⼒。

其产⽣与我国传统农耕⽂明和⾃然条件有⼀定的关系。

5、农业结构调整取得⼀定成效,但农业结构调整难度不可低估。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已经进⾏了将近3年,其成效有⽬共睹:农业结构进⼀步优化,农产品品质提⾼,经济作物、园艺产品⾯积增加,畜牧⽔产业发展加快,区域布局、产业分⼯的格局已见雏形。

农业的效益和农民的收⼊不断提⾼。

尽管结构调整成绩喜⼈,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不少地⽅结构调整还存在盲⽬性,市场信息不灵,农产品深加⼯能⼒低,城市化进程滞后,农村剩余劳动⼒转移困难,农民增收仍然步履艰难。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困难的成因与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困难的成因与对策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困难的成因与对策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专业:年级:学校:20 年月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一个困扰我国问题,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深化改革,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供过于求的趋势,加上年龄的增长和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再就业能力越来越低,他们已经不适应了社会的快速发展,渐渐成为日益被排斥和边缘化的特殊弱势群体,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必须及时解决。

关键字:农村就业能力劳动力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和特点:1.农村劳动力资源构成状况:我市劳动力从事一产比重较大,三产比重偏低,高素质人员比重偏底,低素质人员比重偏高,有待于政府组织教育部门、劳动部门进行新一轮综合素质再教育。

2.劳务输出及内部转移现状:我市的劳务输出工作是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培育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由最初的零星组织到现在的有组织输出,由盲目无序到有组织流动,服务和管理逐步规范。

出务工人员主要从事工业电子、建筑、建材、运输、制鞋、机械加工、保洁保绿、经警保安、餐饮服务、家政服务、服装加工等行业。

3.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点:具有较强的裙带性和自主性。

60%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是通过亲朋熟人介绍或引导而实现,通过政府或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组织的人数占转移总数的不到40%。

农民工就地转移具有兼业性的短期行为。

农忙务农,农闲外出务工经商,转移的时间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少与外出务工收入的高低密切相关。

尤其在市内建筑业务工的人员大多属于此类。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于建筑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简单体力劳动成为转移主要途径。

转移劳动力逐步转向高层次就业。

部分转移人员走上了管理阶层、技术岗位;还有一部分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拓宽了视野,增多了知识,有了一定资金,便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自主经营自主创业。

尽管这部分人员数量较少,但已成为推动市城经济发展的一支不可低估的力量。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劳动力分布面较为窄,转移方式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组织转移的劳动力比重不高,自发性转移一直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最主要的方式。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中国农村劳动⼒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中国农村劳动⼒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国研⽹“中国农村劳动⼒转移”课题组⽬前,我国农村劳动⼒已由1952年的18243万⼈增长到2001年的49085.5万⼈,增长了2.69倍,占整个社会劳动⼒总数的67.2%,⽽且每年还在以1000万⼈左右的速度不断增长。

根据⼯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即使保持⽬前农村劳动⼒⼈数不变,如果我国农村劳动⼒占社会劳动⼒总⼈数的⽐例达到⼯业化国家重⼯业化前期平均40%的⽔平,也有1.98亿过剩劳动⼒;如果达到⽬前⼯业化国家平均20%的⽔平,则将产⽣3.44亿剩余劳动⼒。

如此庞⼤的农村劳动⼒转移,在世界上是史⽆前例的。

⼤量研究表明,劳动⼒转移是解决剩余劳动⼒、提⾼农村劳动⽣产率的重要途径。

⽬前从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来看,在未来5到10年内,我国每年必须实现1500万到2000万⼈农村剩余劳动⼒的彻底转移,才能保证农民收益率⽔平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

鉴于我国⽬前现状,未来农村劳动⼒转移压⼒已初见端倪,⼤量剩余农村劳动⼒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形成了严峻考验。

本⽂针对我国农村劳动⼒转移的现状、问题及未来的挑战进⾏了分析,并结合制约农村劳动⼒转移的深层次原因,从拓宽农村劳动⼒转移渠道⾓度,提出了⼏点建议与思考。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现状我国农村劳动⼒转移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建国初期⾄今,农业劳动⼒向⾮农产业的转移经历了⼀条漫长⽽曲折的过程。

⽬前,我国建筑业的50%、煤矿采掘业的80%、纺织服装业的60%和城市⼀般服务业50%的从业⼈员均来⾃农村,可以说,农村富余劳动⼒的⼤规模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因素之⼀。

⼀、我国农村劳动⼒转移的基本进程按照当前的统计⼝径,农村转移劳动⼒是指:到乡外就业6个⽉以上的农村劳动⼒;或者虽然未发⽣地域性转移,但在本乡内到⾮农产业就业6个⽉以上的劳动⼒。

就是说,只要地域或产业发⽣变化,即便是到外乡仍从事农业劳动,都视为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外 转移也称 劳动 力 的跨省流 动。 由于长 三角 、 珠三 角等 东部 地区 区域 综合实 力明显高 于国 内其 它地 区。农 村剩余 劳动 力 的跨 省流 动主要 是从 四川 、 I江西 、 安徽 、 湖南 、 河南 、 州 、 贵 广西等 中部地 区向 广东 、 浙江 、 上海 、 北京 、 福建 、 江苏等 东 部省 市流动 。但 随着 经济 发展 方式 的转变 和经济 结构 的逐步 调整 , 国家 政策 大力 支持东 部 经济发达 地 区发展 现代服 务业 , 将劳 动 密集型产 业转移 到 中西 部
处境 。
( ) 力转移 受户籍 制度限 制 四 劳动 我 国长 期 以来实行 城 乡区别 的户籍 制度 。 一制 度一 直成 为 这
阻碍 农村剩 余劳 动力转 移 的主要 因素之 一 。 目前 , 些地 方正探 有 索户 籍 制度 改革 , 出 台 了相 关 的政 策措 施 , 是这 些措 旌 并没 并 但 家种 田。因此 , 当前农村 社会保 障体制不 完善的情况 下 . 在 土地 是 有从 根本 上解 决城 乡户籍 的 差别 。以 户籍 为 基础 的相 关社 会 保 教 直接 他 们 的最 后退 路 。 们不会 轻 易放弃 对 土地 的承包权 。这部 分 农 障 、 育 制度 对农 村 劳动 力都 有不 同 程度 的歧 视 , 影 响 了农 他 村 剩余 劳动力的 转移。 民在城 市没有 稳定 的职业 和居所 ,经 常 变换工 种和就 业地 点 , 流 三、 促进 农 村 剩 余 劳动 力 转移 的 对 策 和建 议 动 性很大 , 致城市 治安混 乱 。 导 给城市 的管理 带来很大 困难。 ( ) 一 搞好农 村劳动 力转 业培 训 。 力提 高农 村 劳动 力的整体 努 ( ) 年龄结 构趋于年 青化 三 转移 从年龄 构 成 上看 。 村剩 余 劳动 力转 移 以青壮 年 为主 , 农 且年 素质 和就业 能力。 随着市 场经 济的发 展和 经济增 长方 式 的转 变 , 会各 方面对 社 龄结 构趋于 年青化 。《 中国农 民工 调研报 告> 示 。 显 全国 农 民工 中 提 1 至 3 岁的 占 6 % 。1 6岁 0 1 3 岁至 4 O岁的 占 2 %, 1 以上 的 占 3 4 岁 劳动 力素质 的要 求越来 越高 . 高 农村 劳动 力素 质迫 在眉 睫。我 改善 1 %。 6 平均 年龄仅 为 2 . 。 3之 所 以出现 这种趋 势 , 86岁 【】 首先 。 壮 们一 方面应 大力发 展农 村地 区基础 教育 。 农村 地 区教育 教学 青 硬 另 根据 年 文化 程度等 情 年劳动 力知识 面相 对较宽 . 身体 和技 能方 面要优 于其 它年龄 结 构 的软 、 件设施 ; 一方 面 , 农 民的意愿 、 龄 、 的劳动 力 。 其次 , 年人 们普遍 怀有 崇高 的理 想 。 们不 满足 于 况 以及 市场 需求和 输入企 业 的要 求 ,开展 各种 形式 的职 业培 训 , 青壮 他 鼓 励各 类培训 机构 主动 与劳务市 场和 用工 单位 签订 合 同 , 向培 定 现状。 对城市 生活有 着强 烈的渴求 。所 以 , 农村 剩余劳动 力转移 以 训, 多渠道 、 多形式开 展农村 劳动力培 训。各级 政府应对 接受培训 青壮 年为主 。 的劳动 力给予 适当 的的补贴 。 激励 他们 积极参 加培训 。 ( ) 四 农村剩 余劳 动力就地 转移趋 势增强 ( ) 农村 劳动力转移 的组织 程度 二 提高 改革 开发 以后 . 着城 乡隔 离政 策 的松动 , 村剩 余 劳动 力 随 农 主要 以异地转移 为主 。 大地推 进 了城镇 化进程 。近年 来 , 极 国家实 各 级 政府 应 把加 快农 村 剩余 劳动 力转 移 作 为增 加农 民收入 放 采取 多种 形 旌。 西部 大开 发战 略、 中部 崛起 战略 、 统筹 城 乡发展战 略和 工业 反 的重 要途 径 , 在农 业和 农 村经 济工 作 的突 出位 置 , 将准 哺 农业战略 ” 等一 系列 战略措施 , 地促进 了农村 、 极大 中西 部地 区 式 广泛 收集各 方劳 务信息 . 确 的劳务 需 求信息 及时 反馈给 农 此 掌 经 济 的发展 。 量 农村 剩余 劳动 力不 用跨省 流动 , 接服 务 于 家 民 , 外还 应 主动 与 劳动 力 主要输 出地 加 强 沟通 联 系 。 握 用工 大 直 信 息 . 农村 富余 劳动 力有序 、 实现 高效 、 输出 。对 劳动者 个人 , 稳定 乡经 济建设 。 实现就地 转移 。 在输出前进行职业指导 .讲 明用人单位和所从事工种的实际情 二 、 村剩 余劳 动 力 转移 存 在 的 问题 农

中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测算及变化趋势分析

中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测算及变化趋势分析
农 业 G P比重间的比例 ) D 越大 , 城乡收入差距就越大I 钟甫宁 ・ I 。


农业生产的角度考虑 , 要么是从城乡一体f ̄展的视角展开。 ( -t b 或地区)相应经济发展水平下应有的城市化水平与实际的城 总的来看都倾 向于偏重 其中的一个方面 , 所估计的结果相对 市化水平即可估算出所需转移 的农 村富 分别为种植 业生产 所必需的劳动力数量 ; 为 M 教授 也提 出过相 同的观 点 。只有大 量减少农 民人数 , 使农村 每亩作物 生产 所需的工 日数 , 为作物 的播种面积 , j A i 分 和 中大量剩 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和非农产业 中去 ,从而使农业 别是反映作物种类和时间( 年份) 的指标。 人口比重大体与农 部 门生产 的 G P 业 D 比重相当 , 民收入才 农 第二步 , 估算林牧渔业生产 必需的劳动力数量。 主要是考 能与城市居 民收入; , 同 城乡居 民收入差距才会缩小。 虑到林业 、 畜牧业和渔业的内部构成较为复杂 , 应的统计 且相 中部地 区备省份是农 业大省 , “ 三农” 问题更加突出。 中部 数据难以收集。 因此 , 我们假设农林牧渔备业的劳动力配置遵 地区要缩小城乡差距 , 实现 城乡统 筹发展 , 就必须要大量转移 循产 出优化原理 , 然后在前面估算种植业所需劳动力数量 的 中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 。而正确测算 中部地 区农村剩余劳 基础上 ,按照林牧渔业产值与种植业产值 间的比例关系估计 动力数量 , 并分析其变化趋势 , 才能为 中部地 区农村剩余劳动 林牧渔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数量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 L L ×( - l l Gt - / Gc Gc 力转移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这里 , 为林牧渔 业生产所 需的劳动 力数量 , 和 G L Gc 1 当前测 算农 村 剩余 劳动 力 的主要 方法 L 当前 ,对我 国农村 富余 劳动 力数量的测算将主要基于对 分别表 示种植业的产值和农林牧渔业的总产值 , 则是 上述 即种植业 ) 生产所需的劳动力数量 。 农业剩余 劳动力展 开研 究。因为尽管农村劳动力包含农村的 农业( 第三步 , 估算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 显然 , 上述两项( 包括 农业劳动力和 非农 业劳 动力 , 但从我国的现状来看 , 农村从事 之和便是我们从农业生产角度所估计得到的农 业生 非农 生产 的劳动 力不仅不多 ,而且还需不断转移至 a - Uk R产业 L 和 L) - 因此 , 只需将农村现有的劳动力数量扣 中去 。 我国农村存在大量 的农业剩余劳动力 , 不少专家学者对 产所 需的劳动力数量。 除生产所需的劳动力数量 即可得到 富余劳动力的估计值 。以 农业富余劳动力的数量 有不 同的看法和测算方法 ,测算的数 s 值相差甚远。 括起来 , 概 目前测算 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方法 L 和 U分别 表示农村富余劳 动力的数量和 现有 的农林 牧渔 则 L :t (l 2 s + 主要有以下一 些方法 :一是托马斯 ・ 罗斯基和罗伯特 ・ 米德的 业劳动力总数 , : L 一L L) 2从城市 化发展的角度估计 。城市化是否顺利发展也是 、 估算方法 二 是上海社 科院经济所社会实 验室的估计方法1 ; 4 ; 三是钟甫宁等所运用的估计方法 四是昌日东的估计方法 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 ; 城市化的合理进程能有效地吸纳农村的富余劳动力 ; 而滞 五是刘纯彬等 的估算方法 等 。 这里 主要介绍刘纯彬等的估 展 , 算方法。 刘纯彬 认为 , 很多学者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估计方法 后的城市化进程则势必也会造成大量 的富余劳动力滞留 在农 从而制约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此 , 需要根据特定 国家 都是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设计展 开的。他们 的估计要么是从 村 ,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与结构变化分析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与结构变化分析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与结构变化分析摘要:本文利用多种计量方法,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与结构进行比较分析。

研究发现,2009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在1亿人左右,较2005年减少约1500万人。

从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下的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不到3500万人,较2005年减少约3000万人,而40岁以上的比例较2005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达到65.2%。

从性别结构看,25岁以下年龄段的女性劳动力基本全部转移出去,未来城镇非农产业女工短缺的现象将更加突出。

从地域结构看,河南、湖南、四川、安徽、广西、江西等乡村劳动力供给大省的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继续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空间差异非常明显。

这种情况表明,我国乡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与结构短缺的矛盾更加严重,必须采取针对性政策措施,促进各地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工;劳动力结构一、引言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与结构既关系到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健康发展,也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目前大概有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的数量和结构有什么变化趋势?是否可以继续满足中国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廉价劳动力需求?本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10》、《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0》、《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0》的最新统计数据,对此进行了跟踪分析,以期为相关的政策制订提供研究依据。

二、研究方法(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计算方法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计算公式为[1]: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力的实际需要量其中关键是计算农业劳动力的实际需要量。

本文主要采用如下研究方法计算农业劳动力的实际需要量。

1.农户收入最大化法该方法对于剩余劳动力的定义为:农户的生产行为是农户将根据经济环境以及自身的资源禀赋的状况配置其各种生产要素,使得其生产收入达到最大化。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原因与制约因素分析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原因与制约因素分析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原因与制约因素分析【摘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围绕此主题展开研究。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旨在引起读者对该议题的关注。

正文部分首先介绍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然后分析了转移原因,包括市场因素、政策因素和教育因素。

接着,探讨了转移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就业市场不足、教育水平不高和传统观念依然存在。

在结论部分提出了应加强职业培训、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和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等建议。

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和制约因素,为解决农村人口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市场因素、政策因素、教育因素、就业市场、教育水平、传统观念、职业培训、政策、农村教育发展。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统计,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庞大,其中包括农村失地农民、外出务工人员等。

这些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和制约因素,有助于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市场因素、政策因素、教育因素等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起着重要影响。

只有全面分析这些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和措施,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意义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的成因和影响,为制定政策和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工业化进程具有关键性意义。

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原因和制约因素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劳动力资源,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数量。

通过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象,可以揭示农村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和规律,为实现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有效运行提供理论支持。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刘丽萍吉林省城市建设学校【摘要】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而出现的一个规模庞大的特殊群体,它正在由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推进力量向新时期必须应对的重大挑战转化。

本文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现状分析对策农民工问题直接牵涉到亿万农民工及其家属的切身利益,是一个包含了经济利益、社会权益、政治权力及文化融洽、精神和谐等内容的综合性问题。

这一问题的存在与发展变化,正在全方位地影响着中国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从而迫切要求国家通过调整制度安排及政策措施来加以解决。

妥善解决农民工问题,既是能否最终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能否加速推进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所在。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或非农领域务工的劳动者,是中国传统户籍制度下的一种特殊身份标识,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传统户籍制度严重冲突所产生的客观结果。

调查及相关文献资料表明,农民工与农民工问题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目前目前农民工约为1.3亿人,包括在乡镇企业工作的农村劳动者。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及其家属人数还会增长。

2.农民工的性别结构为:男性占63.4%,女性占36.6%。

婚姻状况为:已婚者占52.7%,未婚者占46.2%,离异者占1.1%。

受教育程度为:初中以下的占11.6%,初中程度的占48.6%,高中及中专程度的占35.9%,大专及以上程度的占3.9%。

3.根据农业部调查显示,40%的农民工没有固定工作,平均就业8~9个月,3个月以下的占11.30/0,4~6个月的占16.3%,6—10个月的占73.3%,10个月以上的占7.8%。

据调查,湖北省农民工在外出打工3年以上的占29%,3年以下的占71%__________;天津市农民工在外打I3年以上的占26%,3年以下的占74%,农民工表示坚决不回家的占2.4%,争取留在城市的占17.5%,但最终能留在城市的估计不足10%。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量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量分析
业 化提供 的资金 积 累 , 无论是 资 金之 巨还是 时 间
治 ,建 立政经 分 离 下 的社 区型合 作 经 济组织 , 在 我 国农 村 建 立 起 保 护农 民利 益 的 制 度 和组 织 基 础。 增 加 国家 投 入还 表 现 在 增加 国 家对 农 村 基 础 教育 的投入 上 , 以及 为有 条件 的地 区在 发 展小
降 到 88 , 七 五 ” “ 五 ” 分 别 为 90 %和 .% “ 、八 .8
93 % , “ 五 ” . 2 而 九 时期 又 降 到82 , 财 政 支 农 .% 为
农村剩余 劳动力 的总量分 析
农调 总队
支出相 对规 模最 小 的 时期 。但是 , 我们 应该 注意
到国家对农业投入的结构变化 , 这主要表现在基
本 建 设 支 出 比例 大 幅度 下 降 , 农 、 、 利 、 而 林 水 气 象 等部 门事业 费支 出 比例大 幅度 提 高 同时 , 后 者 一般 占财政 支农 支 出的印 %以上 。这 样 , 扣除 6%以后 , 粹农 业 所获 得 的 国家 支持 就 少得 可 0 纯 怜。 另一 方 面 , 我 国行 政 、 济 体制 来 看 , 有 从 经 把 限 的资 金投 入 到见 效 慢 、 益 低 ( 业 对 国 民经 效 农 济 的贡献 较低 ) 的农业 上 , 看不 到 “ 既 政绩 ”也 解 , 决不 了“ 吃饭 财政 ”更 不 用说 地方 和全 国财政 收 , 入的增 加 了 。所 以 , 革 和理 顺部 门和 地 方利 益 改
落 实村 民 自治法 , 简 乡镇 、 干 部 , 精 村 彻底 改 革政 社 合 一 的 旧体 制 , 把设 立 小政 府 、 大社 会—— 即 社 区型台 作 经济组 织 作为 改革 目标 。 合村 民 白 结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与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与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与对策【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面临着失业和转移就业的问题。

本文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转移就业的困难与挑战、加强职业培训与技能提升、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结论部分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强调政府、社会和农民需要共同努力,构建完善的政策措施和支持体系,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只有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并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培训、技能提升、产业转型、农村经济、政府支持、社会支持、农民共同努力、政策措施、支持体系。

1. 引言1.1 农村剩余劳动力情况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地区中超过农业劳动需求量的人员。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增多。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已经超过数千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和中老年人。

这些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地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机会,导致他们面临就业困难和生活压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不仅会加剧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也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有效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促进他们实现转移就业,已成为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2 转移就业问题意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意义在于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民收入增加不足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增加,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实现转移就业,将导致农村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加剧农村贫困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多数是青壮年人口,如果他们无法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将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甚至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还可以缓解城市人口压力,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分析与思考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分析与思考

劳 动 能 力 的 农 村 劳 动 者 未 能 与 生 产 资 料 或 质 量 上 实 际 充 分 有 效 地 结 合 而 处 于 部 分 闲 置状 态 的 农 村 人 口 。 是 教 科 这
到 一 份 工 作 , 不 放 弃 土 地 使 用 权 。尤 又
其 是 3 年 不 变 的 承 包 政 策 , 加 使 O 更


村 人 口。 农 村 人 口 急 剧 增 长 , 得 人 均 使
耕 地 面 积 日益 减 少 。 业 生 产 、 营 难 农 经
的 生 活 成 本 , 因而 , 村 剩 余 劳 动 力 农
向 非 农 产 业 转 移 以 取 得 更 高 的 收 入 成 为 必 然 的 现 实 选择 。 农 村 剩 余 劳 动 力 转 移 是 指 农 村 剩
下 文 化 程 度 占绝 大 多 数 。 目前 ,0 以 9%
上 的 企 业 在 招 收 农 民 工 时 提 出 了 明确
的 文 化 程 度 要 求 。 化和 技 术 素 质 的 低 文
下 , 制 了 农 民 的 就 业 空 间 , 使 得 农 限 这
民 工 过 多 地 向一 些 劳 动 密 集 型 产 业 集 聚 。 建 筑 业 、 矿 业 、 饮 业 、 工业 如 采 餐 化

。 % 1 I g * I | “ ; I I
N ONG YEZ ON HEN G G
对农村剩余 劳动力转移难的分析与思考
河 南财 经 学院
众 所 周知 。 国 是 一 个 农业 人 口 大 我 国 。 村 劳 动 力 约 有 5 左 右 , 全 部 农 亿 占
劳 动 力 的 7 %, 中 , 村 剩 余 劳 动 力 O 其 农 约 有 2 人 。改 革 开 放 3 年 来 , 国 现 亿 O 我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中不再从事传统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员。

随着农村经济的转型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原因和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其中不乏高学历和技术技能较强的人才。

这些人员在农村传统行业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能选择转移到城市从事低技术、低收入的劳动力工作,形成了“农民工”群体。

同时,由于一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政策因素。

在经济方面,农村收入水平低,农村就业机会有限,导致农村居民转移到城市寻找更好的工作和收入。

社会方面,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政策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转移就业来改善生活。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给农村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随着农村人口流失,农村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其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传统农业生产难以为继,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部分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缺乏照料。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城市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会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影响。

首先,农民工的大量涌入,会给城市的就业市场带来一定的压力,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

其次,大量的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

同时,农民工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也对城市文化产生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风险和挑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虽然为一部分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首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面临着低收入、劳动强度大、生活环境恶劣等问题,容易受到歧视和剥削。

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3篇

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3篇

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3篇篇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每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必经阶段。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也是切合我县县情的现实选择。

为此,我们就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并作深入的分析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据2004年统计资料显示,缙云县总人口43.69万人,农业人口39.76万人,占91.0%,农村劳动力23.22万人,其中男性劳动力12.8万人,女性劳动力10.42万人,分别占55.12 %和44.88 %。

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特点: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不高。

2004年全县外出农村劳动力7.68万个,占农村劳动力总人口的31.70%。

二是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

全县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只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2.8%,初中文化程度占57.2%,小学文化程度占26.8%,文盲或半文盲占3.2%。

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大。

据统计资料,2004年我县乡村实有劳动力合计23.22万人,耕地面积15.25万亩,如果按劳均种植3亩计算,只需5.25万个劳动力,加上林牧渔业约需2.5万劳动力,除去外出劳动力,尚有8.11万劳动力需要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1、劳动力转移异地化。

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地域广,异地化转移为主要特征。

外出劳动力转移遍布全国二十多省、市、区,近致邻县,远到青海、吉林等地,相对集中在广西、广东、福建、上海、江苏等沿海发达地区,在广东东莞、惠州等地超过2万人,上海、江苏等地近2万人,广西东兴市、钦州市等地约5000人。

省内主要分布杭州、宁波、温州、义乌等地。

2、劳动力转移规模化。

劳动力转移存在着“二多二少” 特点,即从事农业及相关产业多,工业、商贸、建筑等行业少;凭技术专长创业多,靠体力务工人员少。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与估算方法研究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与估算方法研究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与估算方法研究一、引言随着中国农村劳动力的逐渐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准确界定和合理估算对于制定农业政策、调整劳动力资源和推动农村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与估算方法。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1.传统界定传统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定义为在农业生产中闲置而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劳动力。

这种界定较为简化,只关注劳动力的数量而忽略了其多样性和潜力。

2.劳动力结构界定劳动力结构界定考虑了农民工、务工子女和农村经济发展所需劳动力等因素。

这种界定更加全面,能够较好地反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际情况。

同时,劳动力结构界定也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提供了基础。

3.产业结构界定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估算方法1.统计数据法2.样本调查法样本调查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一定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进行调查,并根据结果对整体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估算。

这种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农村劳动力的多样性和潜力,但其调查范围和样本的选取都对估算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3.经济模型法经济模型法利用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来估算剩余劳动力。

通过构建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型,以农村劳动力的结构和产业发展需求为依据,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估算。

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分析劳动力结构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提供决策参考。

四、结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准确界定和合理估算对于制定农业政策、调整劳动力资源和推动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界定、劳动力结构界定和产业结构界定是常见的界定方法,其中劳动力结构界定和产业结构界定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际情况。

统计数据法、样本调查法和经济模型法是常用的估算方法,它们各有优劣,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通过不断改进界定和估算方法,可以更好地把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状况,为推动农村发展提供科学决策。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转化问题的根本出路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转化问题的根本出路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转化问题的根本出路论文导读:目前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1.5亿多。

他们从事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非常缺乏。

就业渠道狭窄。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产业,就业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转化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分析(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对数量大,素质相对较低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总数已经超过13亿,农民约为8亿。

目前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1.5亿多,2010年将有可能超过两亿,[①]相当于一个大国的总人口数,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此外,我国农村教育薄弱,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200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6年,比城镇低3年。

农村的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在总人口中占75%。

他们从事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非常缺乏,在劳动力市场上出于弱势地位,没有与用人单位讨价还价的资本,大多在脏、累、差的非技术性或技术要求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事简单、粗放的工作,就业渠道狭窄,很难有较高的收入且就业不稳定,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层次。

(二)以户籍制度为重要标志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得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待遇普遍缺失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是一个长期的历史问题,建国后我国走的是一条特殊的工业化道路,即摒弃市场机制,用严格的户籍制度将城乡人为分割,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片面追求工业增长尤其是重工业的增长,阻滞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户籍制度已作出了许多重要调整,户籍制度正在逐步放开,歧视性的地方就业政策也有所改善,但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农民工居住条件恶劣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由于现行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以及政府和企业的认识差距等因素,绝大多数农民工享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

论文发表。

据农业部2005年快速调查,目前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参保率仅为12.9%,许多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经济赔偿,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为15%左右。

(三)城镇失业比较严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城镇就业传统主渠道的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重重,大量释放富余人员,国有单位就业人数由1995年的11261万人减少到2005年6488万人,下降了42.4%,同一时期,城镇集体单位就业人数由3147万人减少到810万人,下降了71.5%。

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正在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但仍存在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问题,成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制约性因素。

因此,如何更好地优化劳务经济资源配置是我们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剩余劳动力;城乡二元经济基于发展中国家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各个要素都在悄然的发生变化,因此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出现了诸多需要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本文从中国现实出发,通过使用定性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尝试把握和分析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转移流动现状和基本特征,特别是经历刘易斯转折点之后,当下我国农村劳动力将继续转移,国内学者对转移速度和流向持有诸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本文将从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作为前提假设入手,揭示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劳务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深入考察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为稳定我国经济增长,增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征(一)劳动力转移速度趋缓慢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速度来看,在过去的三十余年中,与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相比,我国农村劳动力比重下降速度存在着严重滞后的问题,或者是国家统计局存在着低估的现象。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高度代表了我国劳动力的基本情况。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得出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化率从78年的18%到2012年的53%。

其中,日本在这个三十余年里,农村劳动力下降的比重速度为4.5%;韩国农村劳动力下降的比重速度为5.1%。

根据国际经验来看,发达国家的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的速度要远远快于我国的下降速度。

(二)劳动力转移供求缺口大2011年,我国农民工总规模2.52亿人,比上一年增长了4%。

2012年我国农民工总规模2.63亿人,比上一年增长了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
汇报人: 2023-12-01
目 录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概述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基础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践经验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与对策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未来趋势与展望
0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概述
定义与类型
定义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中由于 农业资源的限制,劳动力过剩,大量 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 转向城市非农产业就业的过程。
0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践经 验
国际经验
发达国家经验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发达国家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有着不同的经验 和模式。例如,美国通过发展农业和工业, 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日 本则通过发展农业合作社和农村社区建设, 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 的数量。
鼓励企业雇佣农村剩余劳 动力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 业雇佣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 其技能水平,并为其提供稳定 的工作岗位。
0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未来趋 势与展望
发展趋势预测
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下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 的数量将逐渐减少。
转移方向多元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不再局限于向城市转移,而是向城市郊区、中小 城镇、农村社区等多元化方向转移。
要点二
当前问题
当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仍面临一些问题。例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 而城市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并不能完全吸纳这些剩余劳动 力。此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普遍较低,缺乏就业技 能和竞争力,也制约了他们的转移就业。
0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与 对策

现今我国劳动力供给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现今我国劳动力供给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现今我国劳动力供给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我国劳动力供给概况的演变当前,我国的劳动力供求关系正在从所谓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演变为区域性和结构性的劳动力短缺。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已经大幅下降。

改革之前的1978年,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高达76.3%,随着非农产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2009年这个比重下降到60.1%。

难道经历了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和快速的城市化,中国的农村劳动力比重仅仅减少了16.2%?事实上,这由于统计数据是依据劳动者的户籍所在地和城乡就业统计数作出的,并没有反映真实的劳动力城乡分布。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2009年农村就业人员为4.69亿人。

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2009年末农村外出就业人员超过1.49亿人,加上在本地企业的从业人员0.88亿人,在非农部门就业的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37亿人,也就是说农村劳动力的51%以上已经实现了就地或外出转移就业。

按照目前的农业劳动生产水平,农业生产尚需要近 1.8亿劳动力。

因此,从2009年农村就业人员4.69亿人中,依次扣除转移就业的2.37亿人和农业生产所需要的1.8亿人,实际剩余劳动力仅为5200万人,40岁以下的只有4600万人左右,大大低于通常认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人口的1/3或者有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的说法。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已经大幅下降,仅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1.1%,易于转移就业的40岁以下人员仅占10%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不再无限供给。

(二)区域性和结构性的劳动力短缺显现。

2003年末,我国沿海地区已经开始出现农民工短缺现象,珠三角、长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民工输入集中地先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招工难,用工企业以过去长期支付的工资水平,无法完成预定的招工目标,民工缺口高达10%—20%,这一问题至今仍然存在。

甚至在许多传统的劳动力输出地区,如四川、河南的一些城市劳动力市场也陆续发出劳动力短缺的信号。

农村剩余劳动力定义与计量

农村剩余劳动力定义与计量
这种转移方式可以扩大劳动力的就业市场,提高劳动力的收入水平 ,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跨地区转移的局限性
由于需要跨越地理距离,这种转移方式可能面临较高的迁移成本和生 活成本,同时也可能面临文化差异和融入困难等问题。
城市转移
城市转移
城市转移的局限性
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从 事非农产业的工作。
农业与非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关系
农业剩余劳动力和非农业剩余劳动力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农业剩 余劳动力可能向非农产业转移,成为非农业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非农业剩余 劳动力也可能重新回到农业生产领域,成为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业与非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关系还受到当地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政策环境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
农业规模化经营
农业规模化经营将促进农业生产的专 业化和集中化,减少分散的小农户经 营,从而降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 求。
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城市扩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范围将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将不断增加,对劳动力需求也将相应增加。
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将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城市转移可能面临城市生活成本高昂 、竞争激烈、就业不稳定等问题,同 时可能面临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等方面的限制。
城市转移的优势
城市转移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 更高的收入水平,同时也有助于提高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 质。
0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 素
制度因素
01
02
03
户籍制度
文化因素
价值观念
城乡价值观念的差异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选择 和生活方式。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与出路汇总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与出路汇总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与出路汇总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1、劳动力数量庞大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年的数据,全国农村劳动力总数达6.45亿,
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58.1%,是中国劳动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育水平较低
从普查数据来看,202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的普遍受教育程度是初中
低下,学历结构又极不平衡,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仅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2%,大专及其以下仅占52.8%。

3、技能水平落后
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不高,重点面临着因小生产经营性活动已经衰落,其工作经历一般受限于当年的贫困家庭家务农活。

技能结构也大多以低级
工人为主,技能水平偏低。

4、劳动力结构变化明显
由于近年来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已经流向了城市,尤其是农民工,许多农村劳动力缺乏发展机会,相应的就业形式也受
到了很大的影响。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
1、强化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技能培训
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可以通过建立劳动力培训机构,增
强农民对劳动技能和技术的认识,拓宽个人的就业视野,提高农民的技能,促进农村就业的发展。

提高农民的职业能力,可以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
提升农民的职业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与结构变化分析摘要:本文利用多种计量方法,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与结构进行比较分析。

研究发现,2009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在1亿人左右,较2005年减少约1500万人。

从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下的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不到3500万人,较2005年减少约3000万人,而40岁以上的比例较2005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达到65.2%。

从性别结构看,25岁以下年龄段的女性劳动力基本全部转移出去,未来城镇非农产业女工短缺的现象将更加突出。

从地域结构看,河南、湖南、四川、安徽、广西、江西等乡村劳动力供给大省的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继续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空间差异非常明显。

这种情况表明,我国乡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与结构短缺的矛盾更加严重,必须采取针对性政策措施,促进各地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工;劳动力结构一、引言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与结构既关系到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健康发展,也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目前大概有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的数量和结构有什么变化趋势?是否可以继续满足中国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廉价劳动力需求?本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10》、《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0》、《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0》的最新统计数据,对此进行了跟踪分析,以期为相关的政策制订提供研究依据。

二、研究方法(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计算方法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计算公式为[1]: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力的实际需要量其中关键是计算农业劳动力的实际需要量。

本文主要采用如下研究方法计算农业劳动力的实际需要量。

1.农户收入最大化法该方法对于剩余劳动力的定义为:农户的生产行为是农户将根据经济环境以及自身的资源禀赋的状况配置其各种生产要素,使得其生产收入达到最大化。

农户当前的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达到其生产要素最优配置时的农业劳动力数量之差就是该农户的农业剩余劳动力。

这一概念不需要农业边际劳动生产率等于零的假设,其核心思想是农户的生产行为是追求收入最大化。

具体计算公式及推导方法参见原文[2][3]。

按照推导的计算公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为,式中,为农业毛收入,和分别为农业和非农业部门投入的劳动力,和分别为农户从事农业和非农业部门的纯收入,为土地的生产弹性。

为方便计算,土地的生产弹性指标在此采用刘建进(1997)根据中国劳动部1994年对全国8省4000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回归模拟的结果,即0.2693,并假定其不变。

各指标所需数据分别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和《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10》。

2.产业结构差值法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以农业实际需要劳动力为出发点,以现有统计资料为依据,构造一个计算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简单方法[4]。

其公式为:式中,L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F为农业劳动力的总数量;S为农业劳动力剩余率;l为第一产业从业劳动力比重;g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各指标所需数据分别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

3.资源劳动需求法农业从业人员与农业劳动力需求量之差为农业剩余劳动力。

在我国当前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对农业劳动力需求量的影响是决定性的[5]。

1952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均播种面积为0.8158ha,大体上维持“一个人的活儿,一个人干”的局面[6];国家统计局(1995)认为,“中国农业初期集约化经营水平可以达到农村劳均耕地0.67~1.0ha”,按复种指数150%计算,即每个农业劳动力可以耕种播种面积1.0~1.5ha[7]。

根据这些观点,并考虑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假设到2010年中国农业达到集约化经营的初期水平,即劳均播种面积增加到1.0ha,而且1952-2010年间,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在各年间是一致的,即劳均播种面积的年均增长率相同,则有:式中,SPLt为农业剩余劳动力,ALt为农业从业人员,St为农作物播种总面积,Mt为劳均播种面积,St/Mt为农业可容纳的劳动力,t为年份。

各指标所需数据分别来自《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

4.有效耕地劳动比例法该方法首先需要估算农业生产中耕地数量与有效劳动力数量的比率,然后用当年的耕地数量除以这一比率得到各年的农业有效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力总量减去有效劳动力数量即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

该方法的关键是如何确定耕地与有效劳动力之比。

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假定某一年没有农业剩余劳动力,以该年的耕地劳动比作为系数,同时假定这一比例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在此采用胡鞍钢的假设[8],即假定1957 年中国不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按照这一年的耕地劳动力比来推算。

各指标所需数据分别来自《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

5.农业技术需要法运用托马斯•罗斯基和罗伯特•米德有关各种农业活动的成本和产量统计数据设计的一个公式来估算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全国需求量[9]。

具体公式如下:式中,L为农业劳动工日数,为每亩或每畜的劳动力投入数;为每亩和每畜的实物产量;为以实物为单位的全国产量,分别反映作物种类和年份,i相应取稻谷、小麦、玉米、高粱、大豆、花生、油菜籽、棉花、烤烟、熟红麻、苎麻、甘蔗、甜菜、桑蚕茧、绿毛茶、苹果、生猪、蛋鸡、肉鸡、奶牛、淡水鱼等21个品种。

由于按照上述品种法计算用工量无法涵盖全部农业生产活动,我们用产值计算公式:计算出以上测算所涉及品种的全部农产值,再与当年全国农业总产值相比照,根据缺额比例对用工量进行调整。

2004年和2005年的计算产值分别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47.13%和43.55%,我们用这两个比值分别去除相关年份的总用工量,得到调整后的用工量,然后将其转换成劳动工年数,我们采用9个月(269 天)和10个月(300 天)两种情况来折算劳动工年数,即得到农业年必需劳动力数量。

最后用农业劳动力总数减去农业年必需的劳动力数量,得到农业剩余劳动力数。

各指标所需数据来源于《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0》。

(二)人口流动变化的计算方法将《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0》中的原始数据作以下处理:1.将各省总人口之和与全国总人口数相差的1815万人,以各省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权重分配到各省中,使得各省的总人口之和与全国的总人口数相吻合。

将调整后的各省总人口与各省城镇化率相乘,得到各省的城镇人口,两者再相减,得到调整后的各省乡村人口。

2.将全国常住总人口与户籍总人口的比值作为系数,对各省的户籍总人口数据进行调整,使得调整后的各省户籍总人口之和与全国常住总人口相等。

同时,以年鉴非农业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比重为权数,以调整后的各省户籍总人口与之相乘,得到调整后的各省非农业人口,两者再相减,得到调整后的各省农业人口。

3.将调整后的各省常住总人口、城镇人口及乡村人口分别与调整后的各省户籍总人口、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相减,得到各省的跨省流动人口(即净流入人口或净流出人口,或称外地流入本地城镇的人口或本地流出到外地城镇的人口)、本省城镇流入人口以及本省乡村流出人口数。

所用计算方法如下[10]:对于人口流入省:跨省流动人口=本省城镇流入人口-本省乡村流出人口对于人口流出省:跨省流动人口=本省乡村流出人口-流入本省城镇人口三、农村劳动力剩余数量的估计利用以上计量方法,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进行估算(表1和图1)。

估算结果表明:第一,2009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基本上在0.85~1.15亿人之间,农村剩余劳动力占乡村从业人员的比例约为16%~22%。

与2005年相比,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及比重进一步下降。

注:①方法一:农户最大收益法;方法二:产业结构差值法;方法三:资源劳动需求法;方法四:有效耕地劳动比例法;方法五:农业技术需要法。

②方法五1:按300日/年;方法五2:按269日/年。

③由于缺乏2009年乡村从业人员数,2009年的数值由各计算方法按照2000-2008年年均递减速率推算得出。

第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量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

1992-1996年为一个较明显的减少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从1992年的1.8亿人减少到1996年的1.4亿人;2000年至今为另一个较为明显的下降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从2000年的1.51亿人减少到2009年的1.00亿人,平均每年递减570万人①。

这表明,2000年以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进程不断加快。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结构的判断农村剩余劳动力不等同于农民工的供给量。

为了解农村可供给的农民工的潜在数量,需要根据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年龄和性别结构特点,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年龄和性别结构。

我们利用2009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的“全国乡村分年龄、性别人口数据”(抽样率为0.887‰),计算出农业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及其年龄分布比例②,并按照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对外出农民工年龄结构的统计,把乡村从业人员划分为5个年龄组别,并进行比较(表2)。

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情况看,2009年,全国农村转移劳动力2.3亿人。

4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19278.5万人,占农村转移劳动力总数的83.9%,这一年龄段转移的劳动力绝对数较2005年增长2030.7万人,但占比下降0.6个百分点。

其中,30岁以下的有14514.4万人,占40岁以下转移劳动力的75.3%,绝对数较2005年增长2002.2万人,占比增长2.7个百分点。

40岁以上转移劳动力3699.5万人,较2005年增加535.7万人。

注:①2009年乡村从业人员数根据2000-2008年乡村从业人员变化趋势推算而得;②以农民工总量作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包括外出农民工和本地农民工,并假定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年龄结构相同(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调查数据);③农村剩余劳动力取所列计算结果的平均值,并假定其年龄结构与农村未转移劳动力的年龄结构相同。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情况来看,2009年,全国农村尚未转移的劳动力有2.95亿人,较2005年减少469.9万人。

其中,剩余劳动力约为1亿人,较2005年减少约1500万人。

31岁以上的剩余劳动力有9061.7万人,占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的9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