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南大社保考研 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笔记 导论 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合集下载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版考研笔记6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版考研笔记6

公共管理学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1.“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行政”本质上包含着从指示和服务的含义;而“管理”首先意味着获得结果以及管理者为获得结果负个人责任。

①“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共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订的政策和法律。

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办公室的管理)传统的公共行政学以及公共行政学院主要是培养政府的职业文官的学科或机构)。

②“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知识办事以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2.“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1)“公共部门”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2)Why“准公共部门”(第三部门,非营组织)也归入公共部门中?因其“公共”特性:①与纯粹的公共部门目标一致,第三部门生产或活动的基本②与政府存在密切关系,其生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由政府实行控制或必要的行政管制③与政府为社会所提供的物品一致———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④投资主体或提供资源的主体也主要是政府。

(3)公共物品: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给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受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具有规模效益大的特点,政府是提供词类物品的最佳方式。

(4)公共物品的划分①纯公共物品:国防,公共安全,外交,法规政策,环境保护,基础研究,空间技术。

准公共物品:道路,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公共服务,教育,广播电视,社保。

②有形的公共物品(硬——):公共设施无形的公共物品(软——):法律。

政策,制度③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国家或中央政府提供的服务——国防,外交,全国性法规政策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城市基社,地方性法规,政策3.“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A、联系。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笔记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笔记

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完全笔记陈振明--人大03版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第一节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一、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概念(P2-P3其他学者对概念的理解不需要看)①“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共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订的政策和法律。

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②“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知识办事以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三、“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

(简答,非常重要,是矿大12年的真题,其他高校考过N次)A、差别。

(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

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

(2)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

(3)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

(4)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得多。

(5)与私人部门的管理不同,公共管理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公共性。

B、联系。

(1)都包含了合作团体的活动。

(2)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

四、公共物品的概念(名词解释+简答,中山大学09真题)(1)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指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有企业和个人提供,主要由政府提供。

公共物品特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外部性。

公共物品的分类(简答):1、按特征分,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凡是能严格满足消费上的非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就是纯公共物品,如国防。

凡是不能严格满足消费上的非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就是准公共物品。

如能源交通等2、按形态分,可分为有形的公共物品和无形的公共物品。

有形的指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共物品如公共设施,无形的主要指政府提供的法律政策和制度一类的服务。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第一章公共管理的视野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第一章公共管理的视野

第一章公共管理的视野一、发展脉络(一)早期公共行政1.中国对行政管理的记载和解释《史记·周礼》:“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此处意指对整个国家进行管理。

2.西方国家对行政管理的记载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英\洛克《政府论》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二)传统公共行政模式1.产生背景(1)理论上(政治学发展、科学管理理论兴起)(2)实践上(政府:守夜警察-行政国家)2.典范变迁(1)政治与行政二分法阶段(2)行政原则阶段(3)公共行政即政治学阶段(4)公共行政即管理学阶段3.传统的公共行政“原理”(1)政府本身应按等级制、官僚制原则进行组织(2)政府在介入的政策领域内可以成为商品和服务的直接提供者(3)政治与行政能够相分离(4)终身制职业官僚4.传统行政学的局限(1)理论框架局限(2)管理主体局限(3)管理理念与手段局限(4)管理对象与目标局限(三)公共管理模式1.公共管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1)西方国家摆脱困境的需要①政府角色膨胀和规模扩大引起民众不满②经济衰退和财政压力加剧③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2)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浪潮①改变了社会成员参与公共领域活动的性质和形式②对传统政府管理提出变革的要求③科技革命将导致社会治理新形态的出现④全球化是共公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另一推动力(3)政府管理和民主制度方面的矛盾①以韦伯官僚制思想为基础的行政体制改革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②西方国家民主的现状难以满足民众的“民主需求”2.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出现(1)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其一,视公共管理为政策分析互补之物,成为这些学院教学课程的两大方向;其二,在教学研究上十分重视个案研究,以从事实务工作者的经验为素材;其三,以高层管理者,特别是政治性任命官员为教学研究对象,致力于促进此类人员与学界之间的沟通对话。

(波兹曼)(2)B途径的公共管理其一,B之课程设计依循商业学院的传统,P则依循公共政策学院的传统;其二,B并不强调公共与私人组织的差异性,P则特别凸显公共组织的特殊性;其三,B企图与公共行政合流,P则企图摆脱公共行政,而形成一个独立的管理领域;其四,B重视策略与组织间的管理,是过程取向的,因而非常强调组织设计、人事与预算等问题;但P则强调政策与政治问题;其五,B主张采用量化分(如集群资料分析、实验设计),P则采用个案研究法。

2012年南大社保考研_陈振明_公共管理学笔记_第三章_政府间关系

2012年南大社保考研_陈振明_公共管理学笔记_第三章_政府间关系

第三章政府间关系社会结构的嬗变使政府间关系更趋复杂化,并呈现出网络化的特征,其实质就是实现各级政府之间平等、相互依赖与合作。

第一节政府间关系(府际关系)研究概述一、什么是政府间关系(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IGR)(1)首先,IGR的研究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关系,但不包括部门之间的关系。

理由在于“政府”是行政主体,具有长期的稳定性,而“部门”只是我国条块分割模式这一特定条件(时期)下产生的,是IGR的扭曲现象,今后由于随着体制日趋完善而淡化。

(2)其次,IGR的脉络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但随着改革开放,横向关系得到较快发展,并发挥重要作用,反过来对纵向关系产生深刻影响,大大改变了旧体制下的IGR格局,使IGR超出纵向和横向的简单脉络,朝向复杂的网络体系发展。

(3)IGR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IGR包括立法关系、行政关系和司法关系。

狭义的IGR仅指行政关系。

(4)IGR的定义:政府间关系是指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它既包括纵向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同级地方政府之间以及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的非同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二、国内外政府间关系研究的进展1、国外政府间关系研究现状(1)20C 80Y以前的研究主要关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2)80Y以来,政府间关系的实践多样化大大拓展了IGR的研究视野,并使其更系统化。

2、国内政府间关系研究的成就与不足(1)成就A、首先,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研究一直受到我国学者的重视,相关文献著述十分丰富。

B、其次,近来兴起的区域经济学中,对政府间的横向关系给予了一定的关注。

C、最后,博弈论、交易成本理论等分析方法的运用丰富了IGR的研究。

(2)不足A、主要限定对中央和地方关系的研究,对政府间其他脉络关系(如横向及交叉关系)关注较少。

B、对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分析侧重于经济关系(尤其是财政关系),对政府间的政治、行政关系分析较少。

公共管理学 陈振明二版 笔记(全)

公共管理学 陈振明二版 笔记(全)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二版笔记(全)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一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1. 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公共行政: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重点关注内部定向,机构和人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公共管理:尽管公共管理也包含了公共行政的许多内涵,但有以最低的成本取得目标以及管理者为取得结果负责的内涵。

所以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取得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2. 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公共部门:是公共事物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已经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是仅包括政府决策的产生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公共物品:是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与公共物品相对应的是私人物品即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

3.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的管理都包含了合作团体的活动,而且所有的大组织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如计划、组织、人事预算等。

但是公共管理在许多重要方面是与私人管理存在差别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

二、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

三、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

四、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更加复杂和严格。

4. 治理与善治治理概念定义繁多,可泛指任何一种活动的协调方式。

善治是90年代后,世界银行提出的口号,它主要包括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成了善治的基本要素,成为规范政治权利的主要标准。

二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该领域发生了三次重大的范式转变,即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到公共政策分析再到公共管理学 1.对传统公共行政学范式的批评无论是政策分析途径还是公共管理途径,都可以看作是对传统的公共行政学途径的过时或者失效所做出的一种反应,是作为它的竞争或替代途径而出现的。

《公共管理系统学》陈振明版考研复习笔记

《公共管理系统学》陈振明版考研复习笔记

公共管理学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一、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1.“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行政”本质上包含着遵从指示和服务的含义;而“管理”首先意味着获得结果以及管理者为获得结果负个人责任。

①“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共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订的政策和法律。

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以内部定向,关心机构和人员及办公室的管理。

(传统的公共行政学以及公共行政学院主要是培养政府的职业文官的学科或机构)。

②“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以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2.“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1)“公共部门”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2)Why“准公共部门”(第三部门,非营组织)也归入公共部门中?因其“公共”特性:①与纯粹的公共部门目标一致,第三部门生产或活动的基本目标是公益性②与政府存在密切关系,其生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由政府实行控制或必要的行政管制③与政府为社会所提供的物品一致———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④投资主体或提供资源的主体也主要是政府。

(3)公共物品: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具有规模效益大和初始投资量大的特点,政府是提供此类物品的最佳方式。

(4)公共物品的划分①纯公共物品:国防,公共安全,外交,法规政策,环境保护,基础研究,空间技术。

准公共物品:道路,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公共服务,教育,广播电视,社保。

②有形的公共物品(硬——):公共设施无形的公共物品(软——):法律。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笔记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笔记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笔记公共管理学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1.“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

答:“行政”本质上包含着从指示和服务的含义;而“管理”首先意味着获得结果以及管理者为获得结果负个人责任。

①“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共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订的政策和法律。

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办公室的管理)传统的公共行政学以及公共行政学院主要是培养政府的职业文官的学科或机构)。

②“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知识办事以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2.“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

(1)“公共部门”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2)Why“准公共部门”(第三部门,非营组织)也归入公共部门中?因其“公共”特性:①与纯粹的公共部门目标一致,第三部门生产或活动的基本②与政府存在密切关系,其生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由政府实行控制或必要的行政管制③与政府为社会所提供的物品一致———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④投资主体或提供资源的主体也主要是政府。

(3)公共物品: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给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受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具有规模效益大的特点,政府是提供词类物品的最佳方式。

(4)公共物品的划分①纯公共物品:国防,公共安全,外交,法规政策,环境保护,基础研究,空间技术。

准公共物品:道路,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公共服务,教育,广播电视,社保。

②有形的公共物品(硬——):公共设施无形的公共物品(软——):法律。

政策,制度③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国家或中央政府提供的服务——国防,外交,全国性法规政策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城市基社,地方性法规,政策3.“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

公共管理讲义 陈振明

公共管理讲义  陈振明

(1)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
(2)欧洲或莱茵模式
(3)东亚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12、转型期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 A、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的弊端 (1)政企不分、政资不分 (2)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3)权力过于集中 (4)政治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薄弱 B、转型期政府管理面临的挑战: (1)市场体制 (2)公共管理体制的创新,行政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3)高素质、廉洁奉公的公务员队伍 C、入世对我国政府管理提出的挑战: (1)入世对政府管理方式的冲击,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阻碍市场化进程。 (2)政府管理的法制化――法律规则意识淡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利益至上。 (3)公务员素质与能力(官员的市场观念落后;法律意识淡化;竞争意识不强;学习能力不足)。
9、行政组织体制的基本类型 A、根据行政组织中最高决策权所属人数可分为首长制和委员会制。 (1)首长制:又称为一长制或独任制,是指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权归一个行政首长执掌的组织体制。
优点:权力集中,责任明确,指挥灵敏有力,易于保守秘密,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损耗,能迅速完成任务。 缺点:①行政决策大权由首长一人独揽,导致滥用权力,独断专行,压制民主,营私舞弊而无人牵制监督。
公共管理学
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1. “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 “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共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
(政治家)所制订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
②重视规范研究并关心改善绩效,主张从经验中学习尤其是偏爱案例分析法。 (3)各有所长:
①P-途径重新认识政策分析对于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学习实践者的经验,重视吸取经验教训并加以传播, 促进政治执行官与资深管理者的对话。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版考研笔记24页精品文档27页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版考研笔记24页精品文档27页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1.“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行政”本质上包含着从指示和服务的含义;而“管理”首先意味着获得结果以及管理者为获得结果负个人责任。

①“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共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订的政策和法律。

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办公室的管理)传统的公共行政学以及公共行政学院主要是培养政府的职业文官的学科或机构)。

②“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知识办事以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2.“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1)“公共部门”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2)Why“准公共部门”(第三部门,非营组织)也归入公共部门中?因其“公共”特性:①与纯粹的公共部门目标一致,第三部门生产或活动的基本②与政府存在密切关系,其生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由政府实行控制或必要的行政管制③与政府为社会所提供的物品一致———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④投资主体或提供资源的主体也主要是政府。

(3)公共物品: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给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受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具有规模效益大的特点,政府是提供词类物品的最佳方式。

(4)公共物品的划分①纯公共物品:国防,公共安全,外交,法规政策,环境保护,基础研究,空间技术。

准公共物品:道路,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公共服务,教育,广播电视,社保。

②有形的公共物品(硬——):公共设施无形的公共物品(软——):法律。

政策,制度③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国家或中央政府提供的服务——国防,外交,全国性法规政策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城市基社,地方性法规,政策3.“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A、联系。

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 笔记

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 笔记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笔记l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p3)★★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l描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群众提供效劳的活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政策和法律,其关注的焦点是进程和顺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践的举动。

公共管理(puhlic management)指公共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和效劳的活动,它关注的不是进程、顺序、和遵照指示办事,更多地关注结果。

在很大群度上这是企业肉体在公共范围的表达。

可见,二者的区别主要表达在:l主体不同:2.关注点不同。

2.公共物品(P6)★与公家物品相对应,指那些具有消赞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外部性特征的物品。

依据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硬公共物品和软公共物品,全国性公共物品和中央性公共物品,3行政国度(P24)★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垄断的进程相分歧,在资本主义国度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国度权利体系中出现的,行政权利扩张的现象,并成为一种普遍的国度现象。

主要表达内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

二简答1 区别公共管理与公家管理?(P4)★★★公共管理( public management)指公兆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和效劳的活动。

他与公家管理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使命不同。

前者追求公基效劳和公共利益,后者追求公家营利。

第二,相比之下,公共管理的效率看法不强。

公共管理资金来源为财政划拨而且运作进程缺乏竞争。

第三,相比之下,公共管理尤其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

公共部门不象公家部门的权利责任划分那么清楚。

第四,就人事管理而言,公共管理的人事管理系统更复杂更严厉。

公共部门的公务员绩效评价规范更复杂,雇佣和解雇也更困难。

第五,相比之下,公共管理具有清楚的政治性和公特性。

公共管理包括普遍而复杂的政治活动。

2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的特点?( P25-28)★★市场经济下的公托管理与其他体制下〔如方案经济〕相比有一系列特点,主要表达在:第一,在市场经济开展的不同时期,政府干预的范围、内容、力度、方式不同。

2012年南大社保考研-陈振明-公共管理学笔记-第十一章-公共管理伦理doc资料

2012年南大社保考研-陈振明-公共管理学笔记-第十一章-公共管理伦理doc资料

第十一章公共管理伦理第一节公共管理伦理概述公共管理伦理是以公共管理系统或公共管理者为主体的,以协调个人、组织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公共管理行为和政治活动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和规范系统。

一、伦理与公共管理伦理1、伦理(1)伦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内心的信念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2)伦理的产生根源于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

(3)伦理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渗透于各种社会关系中,较为集中地表现于职业伦理方面。

2、公共管理伦理(1)公共管理主体的主要特征(成为公共管理主体的必要因素)A、第一,公共管理主体具有履行公共管理职能和行使公共管理权利的能力。

B、第二,公共管理主体必须接受伦理约束。

C、第三,公共管理主体具有为自己行为承担后果的责任能力。

(2)个人伦理与公共管理伦理的区别A、主体不同:一为个人,一为公共管理系统或公共管理者(具有非人格化);B、影响不同:一为与个别人发生关系,人数较少,一为与所有人或社会所有成员发生关系,人数众多。

C、约束方式、依靠力量不同:个人伦理受舆论与内心信念(良知)影响,公共管理伦理除此之外还受制度约束影响。

D、评价标准不同:领域不同,标准也不同。

3、公共管理伦理的构成要素(1)观念形态。

即伦理意识,系统思考指导我们做出行为选择的价值观。

包括伦理准则意识、伦理责任意识、伦理目标意识。

(2)实践形态。

以一定的伦理原则为指导的公共管理行为。

(3)准则评估形态。

观念与实践的结合形态或中介。

以检测正确性、公平性和合理性为核心。

二、公共管理伦理的思考方式和类型1、公共管理伦理的思考方式(1)情感表达层次。

这种自发的、未经思考的情感表达是价值判断的最常见形式。

(2)道德规范层次。

利用道德规则和格言、谚语等进行严肃的决策过程。

(3)伦理分析层次。

从基本准则出发进行思考,有别于价值观。

公共管理的基本准测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义务。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笔记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笔记

公共管理学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1.“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其他学者对概念的理解不需要看)“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共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订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2.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名词解释+简答)(1)“公共部门”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2②与政府存在密切关系,其生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由政府实行控制或必要的行政管制(3初始投资量大的特点,政府是提供此类物品的最佳方式。

公共物品指那种能够同时供许多人享用的物品,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享受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4)公共物品的划分①按特征分纯公共物品:能严格满足消费上的非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国防,公共安全,外交,法规政策,环境保护,基础研究,空间技术。

)准公共物品:不能严格满足消费上的非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道路,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公共服务,教育,广播电视,社保。

)②按形态分有形的公共物品(硬——):公共设施无形的公共物品(软——):法律。

政策,制度③按范围地域分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国家或中央政府提供的服务——国防,外交,全国性法规政策地方性的公共物品:由地方政府提供,城市基础设施,地方性法规,政策3.“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简答,非常重要)(1(2(1(2(3(4格得多(54.“治理”与“善治”①治理泛指任何一种活动的协调方式,有最小国家的治理,公司治理,新公共管理,善治,社会——控制系统及自组织网络六种用法。

2012年南大社保考研 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笔记 第一章 公共组织理论

2012年南大社保考研 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笔记 第一章 公共组织理论

第一章公共组织理论第一节公共组织概述一、组织与公共组织的概念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在组织的若干特征中,组织目标与行为是组织的本质性特征。

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它既包括政府组织,也包括第三部门组织。

狭义的公共组织指的就是国家机关组织。

复习延伸:公共组织、第三部门与私人组织的差异是什么?(详见本书P43)二、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12个方面)1、组织人员。

组织是人际关系的体现。

2、组织目标。

组织目标决定组织行为的方向和组织发展的方向。

3、职能范围。

组织范围是组织目标的具体化,它决定了组织规模、内部职位设臵等方面。

4、机构设置。

5、职位设置。

职位是公共组织运行最基本的要素,职位设臵保证了组织权力的流动和资源配臵。

6、权力与职权。

权力指影响他人的能力,职权是指被组织正式承认的权力。

7、权责划分。

权责划分指公共组织中各个部门、层次、成员间若干从属、并列等相互关系的确认。

8、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最明显的区别之一。

9、团体意识。

团体意识是形成组织目标的共同心理基础。

10、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是公共组织诸要素中最复杂的部分。

11、支持硬件。

12、技术和信息。

三、公共组织的类型1、按财务-会计标准分类可分为六种:政府机构、教育组织、健康和福利组织、宗教组织、慈善组织和基金会。

2、按公共权力标准分类(1)强制型公共组织。

强制型公共组织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依靠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实行强制性管理。

其做出的裁决,有关组织和个人必须遵从,否则将受到惩罚。

(2)半强制性公共组织。

半强制性公共组织更多依靠市场手段实施管理,其管理行为对当事人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当事人可以拒绝其裁决。

主要是指各行业协会、仲裁委员会等。

(3)非强制性公共组织。

这类公共组织的最大特点是非强制性和服务性,其中多数是非盈利性组织。

2012年南大社保考研 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笔记 第二章 政府改革与治理

2012年南大社保考研 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笔记  第二章 政府改革与治理

第二章政府改革与治理第一节治理理论一、治理(governance)理论的三种研究途径(“治理”的内涵是什么?)1、“政府管理”的途径(1)政府管理途径的内容这一途径将治理等同于政府管理,侧重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理解市场化条件下的公共管理改革,包括“最小国家的治理”,“新公共管理”和“善治”等用法。

(2)政府管理途径的治理观(即“新公共管理”和“善治”的治理用法)(参见笔记P3、6)①西方发达国家对“治理”的主要看法A、新公共管理是以“经纪人”为行为假设,以市场化和管理主义为政策取向,强调结构导向和顾客导向,关注公共部门微观经济问题,是新自由主义在国家问题上的表现。

B、善治是以合法、效率、负责、透明、开放为基本要素所形成的为规范政治权力的治理标准。

②我国学者对“治理”的主要看法(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看法一致,也存在两者用法)A、“新公共管理”用法:强调企业经营技巧及市场导向的激励机制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

B、“善治”用法:认为治理是明确政府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角色,改革公共部门的管理,建立可预知的法律框架,健全责任制度和规范公共权力。

还有学者论述还应包括权力的配置。

2、“公民社会”的途径(1)公民社会途径的内容这一途径认为治理是公民社会的“自组织网络”,是公民社会部门(即第三部门)自主追求公同利益的过程中创造的秩序。

(2)自治的公民社会特征自治的公民社会是共同利益的自愿结合,通过不受国家支配的公民团体或民间组织,社会的各个部分形成一个制度化的,不需要借助政府及其资源的公共领域。

(3)公民社会的途径的治理观这种观点将治理看成是横向联合的“公民参与网络”,是一种“社会中心论”。

但这种观点由于将公民社会与国家对立起来而存在批判。

公民社会应与国家互相补充,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公民社会的组织利益也可以融合进国家决策结构中。

3、合作网络的途径(1)合作网络途径的内容A、这一途径试图在网络管理的框架内整合上述两种研究途径。

《公共管理系统学》陈振明版考研复习笔记

《公共管理系统学》陈振明版考研复习笔记

公共管理学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一、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1.“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行政”本质上包含着遵从指示和服务的含义;而“管理”首先意味着获得结果以及管理者为获得结果负个人责任。

①“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共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订的政策和法律。

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以内部定向,关心机构和人员及办公室的管理。

(传统的公共行政学以及公共行政学院主要是培养政府的职业文官的学科或机构)。

②“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以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2.“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1)“公共部门”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2)Why“准公共部门”(第三部门,非营组织)也归入公共部门中?因其“公共”特性:①与纯粹的公共部门目标一致,第三部门生产或活动的基本目标是公益性②与政府存在密切关系,其生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由政府实行控制或必要的行政管制③与政府为社会所提供的物品一致———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④投资主体或提供资源的主体也主要是政府。

(3)公共物品: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具有规模效益大和初始投资量大的特点,政府是提供此类物品的最佳方式。

(4)公共物品的划分①纯公共物品:国防,公共安全,外交,法规政策,环境保护,基础研究,空间技术。

准公共物品:道路,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公共服务,教育,广播电视,社保。

②有形的公共物品(硬——):公共设施无形的公共物品(软——):法律。

(完整word版)陈振明版《公共管理学》第一章

(完整word版)陈振明版《公共管理学》第一章

公共管理学第一章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1.“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共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订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2.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1)“公共部门”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2②与政府存在密切关系,其生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由政府实行控制或必要的行政管制(3资量大的特点,政府是提供此类物品的最佳方式。

公共物品指那种能够同时供许多人享用的物品,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享受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4)公共物品的划分①纯公共物品:国防,公共安全,外交,法规政策,环境保护,基础研究,空间技术准公共物品:道路,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公共服务,教育,广播电视,社保。

②有形的公共物品(硬——):公共设施无形的公共物品(软——):法律。

政策,制度③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国家或中央政府提供的服务——国防,外交,全国性法规政策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城市基社,地方性法规,政策3.“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1(2(1(2(3(4(54.“治理”与“善治”①治理泛指任何一种活动的协调方式,有最小国家的治理,公司治理,新公共管理,善治,社会——控制系统及自组织网络六种用法。

②90年代后,世界银行提出“善治”口号,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成为善治的基本要素。

5.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三次重大范式变换: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理学。

2012年南大社保考研 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笔记 第四章 政府作用

2012年南大社保考研 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笔记 第四章 政府作用

第四章政府作用第一节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角色前言: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1)没有单纯的市场经济,只有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混合经济。

(2)市场缺陷及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基本理由。

但政府也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有时恰恰是政府的不适当干预造成的,因此政府干预必须进行自我约束。

同时在处理市场与政府关系时应该采取亲市场的战略,政府采取补救的作用。

一、关于市场体制下政府作用的争论1、市场与政府争论的背景(1)经济学的视角A、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重商主义经济理论及其政策主张强调国家干预的重要作用。

B、在市场经济在西方各国确立后,重农主义学派、古典学派、新古典学派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强调政府应该少干预市场,强调市场的自由。

亚当•斯密等人主张由市场机制(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去引导经济活动,政府要尽量少干预,政府只起到“守夜人”的作用。

政府的作用仅限于免受外敌侵犯;保护每一个社会成员免受其他成员的强制,实现社会公正;建设和保护公共设施。

C、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经济危机客观上促使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凯恩斯强调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实行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

政府的作用表现在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市场经济的运行。

政府不仅要履行传统的职能,而且要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均等。

D、 20C 70Y西方国家出现“滞涨”现象,西方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经济学思潮分析了政府干预行为的局限性及政府失灵的原因,主张限制或取向政府干预,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2)公共管理视角:20C 70~80Y 世界性新公共管理改革开始。

如1979年英国私有化运动等。

中国也在同一时期开始了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进程。

2、市场与政府争论的共识:政府已经日益由划桨者变为掌舵者,其提供服务的方式也发生改变。

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合作将日益增多。

二、基于物品特性和提供机制的政府角色分类以物品提供中的政府作用为线索,将政府角色分为生产者、提供者和安排者。

2012年南大社保考研 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笔记 第八章 公共经济管理

2012年南大社保考研 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笔记 第八章  公共经济管理

第八章公共经济管理第一节公共经济管理的理论基础一、从财政学到公共部门经济学1、从财政学到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1)财政学学科的诞生以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的问世为标志。

在20C 30Y以前一直在斯密的框架下发展,没有多少进步。

(2)福利经济学、凯恩斯主义革命及宏观经济学的诞生为财政学提供了不同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新的理论基础,并拓展了财政学的研究主题(如政府经济活动的研究)(3)20C 60Y,财政学最总实现向公共经济学转变,其主要标志是三本《公共经济学》书的出版。

(4)70Y以后,公共经济学向公共部门经济学开始发展。

2、从财政学到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研究变化——研究重心、理论基础、分析方法的变化(1)研究重心上:从过去只研究财政收支本身的问题,转变到研究财政收支对经济的影响和公共部门本身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及其效率问题;(2)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上: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以及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为公共经济学的诞生创造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先进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二、什么是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pubic sector economic)是一门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尤其是政府经济行为的学科领域,涉及公共支出、税收和经济主体行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三、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学科基础1、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经济人”(1)一般经济学中对“经济人”(理性人)假设的内容:个人无论是处于什么地位,其本性都是一样的,都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或极大化个人效用作为基本的动机。

(2)公共部门经济学对“经济人”假定的内容:A、公共部门中的个人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并且个人的效用函数是多元函数(包括物质利益和非物质利益),有多个变量(财产、权力、名誉、闲暇等)。

B、社会个体的偏好是多样化的,个体对公共部门所提供的公共物品的偏好也会随着社会进步而变化。

C、人类决策行为所依赖的是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全面理性(纯粹理性)在实际中是不存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管理学》读书笔记书名:公共管理学作者:陈振明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这次读书笔记的内容是关于公共管理学的,说起来不是为了考试或者做研究的,一般人是不会看的,这也是实话实说。

管理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作为管理学在公共部门中的应用,其性质也应该是一样。

但这个“艺术”究竟是不是如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丰富多采,那就真要打上一个问号了。

这本书拿在手上是相当厚的,随意一翻,就会发现这本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古今中外可以说都有,尤其是不厌其烦的对公共管理学理论渊源和一些工具、方法的论文综述,实在让一些不好学之人彻底放弃。

某曾经看过公共管理学大师欧文·E·休斯的《公共管理导论》,外国人写书在很大程度上文风较为随意,意在让所有普通大众(而不是仅限于研究者)都乐意去看,事例生动多样,阐述观点通俗易懂。

相反国内研究人员的著作较多晦涩难懂,文风“严谨”,让人难以下咽。

这点在很多领域的学科著作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体现。

同样一本研究著作,难道是国外学者书中内容少,学术价值低,而国内学者的书更有学术价值?答案自不必明言。

在豆瓣上看到对本书的评论确实让某也有相同的共鸣。

以上谈到了文风问题,同时,更为现实一点,从这本书作为考研的专业课本来看,无疑是本书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从深度、广度来看也是其他同类书少有的。

但某还是认为阅读这本书,与阅读其他科研著作有很大不同。

本书涉及内容太多,每节甚至每个问题涉及的小点一般都有6、7条之多,想要全部一一死记硬背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应该的。

其中一些概念定义多多,让人难以取舍,一些内容模模糊糊,似是而非,甚至编者自己也没有给出答案,让人无法把握。

虽然某之读书亦是乏善可陈,也不知真题考察之所在。

但是无疑要分清主次,同时对于一些问题,要在理解本书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然后形成自己的一套回答方式。

风清扬教导令狐冲无招胜有招,读这书便也是如此,在意不在形。

只有自己事先有过思考和总结,知晓这些问题的关键才行,不然走上考场,书中知识无法转化为答题要点,岂不哀哉!即使勉强过关,复试面试教授一问,东扯西扯,往往数词可答,却回答啰嗦异常,如何能给导师好印象。

同样,类似于《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一书,以下是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其中某认为次要的内容标注了了解,并提出了一些问题。

当然只做参考,切莫迷信。

楷体内容为解释说明之语。

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一、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一)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与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1、“行政”与“管理”的区别(1)从词源上看,“行政”是“为……服务”,“管理”是“控制或获得结构”。

(Owen)(2)“行政”指遵从指示和服务;“管理”指获得结果以及为获得结果所负的个人责任。

2、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概念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重点关注内部定向,机构和人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公共管理是以最低的成本取得目标以及管理者为取得结果所负的责任。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取得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二)公共部门(public sector)与公共物品(public goods)1、公共部门的含义(广义、狭义)公共部门是指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也称为“准公共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是仅包括政府决策的产生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2、为何将第三部门(“准公共部门”)纳入到公共部门(注意与第九章第三部门联系)(1)第三部门从事公益事业,其生产或活动为公共利益服务,这与“纯粹的”的公共部门目标相一致。

(2)第三部门市场化程度低,其生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与政府紧密联系(例如由政府实行控制和必要的管制),甚至被当作政府组织用来实现其目标的一个重要工具。

(3)第三部门为社会提供的产品是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这与政府为社会提供的物品相一致。

(4)第三部门投资的主体或提供资源的主体主要是政府。

3、公共物品及私人物品的含义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

私人物品是指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

政府的基本职能是提供公共物品。

4、公共物品的三种划分方式及其供给方式(1)公共物品的三种划分方式A、纯公共物品(如国防、法律)与准公共物品(如道路、社会保障)B、有形的公共物品(硬公共物品,如公共设施)与无形的公共物品(软公共物品,如政策)C、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如外交、全国性法规)与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如城市基础建设,地方性法规)(2)公共物品及服务的供给方式A、福利经济学家(以萨缪尔森为代表)认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比市场方式(私人方式)提供具有更高的效率。

B、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认为从理论和技术角度都可以论证私人是可以提供公共物品的。

(三)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1、“公共”与“私人”的界定“公共”作为“私人”的相对概念,表示国家、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的职能、活动范围;与多数人的利益相关,有较多的社会公众参与;表示一个众人的事务领域。

2、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关系(本书观点)(1)联系: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的管理都包含了合作团体的活动,而且所有的大组织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如计划、组织、人事预算等)。

(2)区别:A、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

前者追求公共利益,后者以营利为目的。

B、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

这与市场竞争和提供产品的性质有关。

C、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

D、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更加复杂和严格。

E、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包括广泛而复杂的政府活动,其运作是在政治环境中进行的,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公共性。

(四)治理(governance)与善治(good governance)1、治理概念定义繁多,可泛指任何一种活动的协调方式。

[1]2、善治是90年代后,世界银行提出的口号。

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成了善治的基本要素,成为规范政治权力的主要标准。

二、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该领域发生了三次重大的范式转变,即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到公共政策分析再到公共管理学。

(一)对传统公共行政学范式的批评1、传统公共行政学范式的特点传统公共行政学范式是建立在科层制理论和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基础上的,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行政组织或官僚体制上,以组织的内部取向,注重机构、过程和程序以及行政原则的研究,并以行政效率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

其理论来源于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法、泰勒的科学管理、韦伯的官僚制以及英国的《诺斯科特-特里维廉报告》(NTC)的功绩制。

2、对传统公共行政学范式的批评[2](1)二战之后,来自政治行为主义的批判。

(2)20C 60Y 来自“新公共行政学”和公共政策分析(或政策科学)的挑战。

复习延伸:传统公共行政的特征和问题有哪些?(本书P116-117)答:①非人格化的管理;②庞大臃肿的机构;③政府部门追求“预算最大化”;④层级制的官僚模式;⑤过分强调对行政程序的遵从。

(二)公共管理范式的出现1、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1)第一阶段:政治与行政二分法(1900~1926)。

以公共行政研究为代表。

关注的是研究如何有效运用资源以执行政策。

(2)第二阶段:行政原则(1927~1937)。

在这个阶段,许多学者关注建构“行政原则”。

(即Owen提到的“最佳工作方式”)(3)第三阶段:公共行政即政治学。

这一时期,公共行政开始向政治学回归。

(4)第四阶段:公共行政即管理学。

从1960年至70年代起,一部分行政学者不满政治取向的公共行政研究,从而转向管理领域寻求发展。

(公共管理的P途径和B途径也就形成在此阶段)2、二种不同的公共管理途径根据管理学家波兹曼(Bozeman)的观点,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大致可分为两种,即公共政策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简称P途径)以及企业管理途径(或称“商业途径”)(Business Approach,简称B途径)。

(1)P途径来自公共政策学院,①它强调政治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②重视非理论性、非量化的,以实务为基础的规范研究并关心改善管理绩效;③重视个案研究,主张从实务工作者的经验中学习,重视吸取经验教训并加以传播,④促进政治执行官与资深管理者的对话。

(2)B途径来自商学院,①强调将工具管理和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公共部门的管理研究中;②注重过程取向;③把焦点集中于职业化的公共管理者而非执政官身上。

(3)两者相同点:以组织外部定向(关心行政机构以外的东西),强调政治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重视规范研究并关心改善管理绩效,主张从经验中学习尤其是偏爱案例分析法。

(4)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的孕育和发展,公共管理的B途径与P途径逐渐融合,形成公共管理的新范式。

1991年第一次美国的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在雪城大学召开,可以说是公共管理新范式诞生的象征性标记。

三、公共管理学的学科范围(一)对公共管理学的三种不同理解1、将公共管理学等同于公共行政学,这种用法常见于日常公共部门管理活动中,也来自于坚持传统的公共行政范式或途径的学者。

2、把公共管理学当作公共行政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关于公共行政的项目设计、组织结构化、政策和管理计划,经由预算系统的资源培植、财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评估和审计的应用方法论方面的总的看法。

3、将公共管理学看作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和政策分析的一种新途径、新范式或新的学科框架。

(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公共管理学是一个研究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实践的学科,可以将它界定为一门综合地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公共管理组织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科。

它的目标是促使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

或者说,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如何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的学问。

(三)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公共管理学和公共行政学的区别)第一,就研究对象与范围来说,公共管理不仅仅研究政府机关特别是行政官僚,而且把研究的范围扩大到其他政府机关和非盈利组织或第三部门甚至私人部门的公共方面。

第二,公共管理学更具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第三,公共管理学将研究焦点由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的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

由重视机构、过程、程序的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结构与绩效的研究,扩大了研究的主题和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