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组第24课《最后一分钟》同步练习A卷
2024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4月迹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月亮的美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2.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课文内容,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从不同角度观察和理解自然现象,培养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
3.审美情感培养:学生能够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自然景物的美,培养审美情感,能够欣赏和体验生活中的美好。
4.文化认同感增强:学生能够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⑤小组讨论成果展示:本节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应包括讨论主题的选择、小组分工和展示要求,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准备。
⑥教学评价与反馈:本节课的重点是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并提供反馈。板书设计应包括评价标准和反馈内容,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1:请用课文中的词语“盈盈”和“皎洁”造句。
月亮,也是我心中最美好的象征。它象征着宁静、祥和,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宁静。每当我仰望夜空,看到那轮明月,我总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喜悦和宁静。月亮,也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它如同一位慈祥的母亲,守护着大地上的生灵,给予我们关爱和温暖。
月亮,也是我心中最美好的梦想。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让我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我相信,只要我像月亮一样坚持不懈,我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走向美好的未来。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自然界的奥秘充满好奇,对于描绘自然景物的课文较感兴趣。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能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风格上,学生们喜欢通过互动和实践活动来学习,对于任务驱动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较为适应。
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七单元第24课《月迹》(课堂实录)
24.《月迹》课堂实录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多媒体图片:深蓝的夜空中一轮明月)同学们,请看,深蓝的天,明亮的月,空旷,宁静,在那浓浓的月光下,有多少精彩的童年故事。
你们瞧那──这月,圆吗?生(齐声说):圆师:美吗?生:美。
师:可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不用月圆、月美,却用月──生:“迹”。
(师板书课题:月迹)师:谁写的?生:贾平凹(āo)师(笑答):我们都称他为贾平凹(wā)先生,贾平凹先生为什么写月迹,他是来自童年的回忆。
(播放月夜录像:夜空中一轮明月在云中时隐时现,月下突然传来一个孩子稚嫩的喊声:“十五的月亮——圆又圆”,紧接着一群孩子一齐高兴地反复地合着“十五的月亮圆又圆……”,顿时欢笑、嬉闹声不绝于耳。
)师:诶,谁来了?生:一群的孩子。
师:你们想象一下,孩子们在月下干什么?生1:看月亮。
生2:在月下玩耍。
生3:在高喊月亮很圆。
生4:在寻找月亮。
师:他们在赏月、谈月、寻月,课后也有这么一个问题,孩子们在哪儿寻到了月亮?这篇课文,大家都预习过了,现在请你们快速浏览全文,找出孩子们寻月的足迹,先寻到哪儿,再寻到哪儿,又寻到哪儿?(生自读)二、整体感知,理清线索师:读好了吗?现在谁来说说,孩子们在哪儿寻到了月?生:中堂生:院子里。
生:院门外。
师:很好,(师板书:中堂院子里院门外)你们读书很认真,预习也很充分。
孩子们就是这样寻找月亮的足迹的。
三、儿化训练,品读悟情,朗读指导板块一:师:先请大家看看中堂里寻到的月亮。
请一位同学把写中堂里寻到的月的这段课文读一遍。
生读(师边听读边板书学生读不好的字词:屏气儿亏了末了)师:(师指亏了、末了)这两个词,你刚才怎么读的?生:亏了,没了(le)。
师:大家听见了吗?对吗?生:应该读末了(liǎo)。
师:很好,这个“了”字是个多音字,在这读“亏了(le)”,在这读“末了(liǎo)”,“末了”就是最后的意思,全班一起读一遍。
(生读)师:“屏气儿”这个词请你再读一遍。
第24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导学案)(学生版) 24-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统编版)
第24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导学案)活动一:正音正字鍪()活动二:字词释义南乡子:词牌名。
京口:今江苏镇江市。
北固亭在镇江东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
望:。
神州:这里指。
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悠悠:。
兜鍪:指。
兜鍪,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坐断:。
休:。
敌手:能力相当的对手。
曹刘:指曹操、刘备。
生子当如孙仲谋:引用《三国志•吴主(孙权)传》注:曹操尝试与孙权对垒,见舟船、器仗、队伍整肃,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即刘表,字景升)儿子若豚犬(猪狗)耳。
"暗讽今天的朝廷不如能与曹操刘备抗衡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也不如孙权。
活动三:积累文学常识1.作家作品辛弃疾,爱国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中年曰,因此自号“ ”。
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
辛弃疾存词600多首。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2.写作背景辛弃疾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旧历六月被起用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
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
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
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这首词讽刺了朝廷,委婉地暗示了自己对于朝廷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一腔爱国豪情。
活动四:诗歌朗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dōu 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活动五:疏通文意,把握主旨。
(一)全文翻译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久了。
看着永远也流不尽的长江水滚滚东流。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清单·巧练
学习与生活的苦,每一个人必须选择一个。
不管你选择了哪一个,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只有做到最好,人生才会在不留遗憾。
老一辈教育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人中苦,方为人上人;吃亏是福,在学习的年龄不要贪图享乐;认认真真听课,勤勤恳恳学习,美好的未来可以值得可期。
统编版五上第七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第七单元基础知识梳理一、易读错的字王孙.(sūn)对愁.(chóu)眠那畔.(pàn)行寒山寺.(sì)聒.(guō)碎闲逸.(yì) 红晕.(yùn) 漆.(qī)黑凛.(lǐn)冽木桩.(zhuāng)袅.(niǎo)袅心旷.(kuàng)神怡(chánɡ é) 应接不暇.(xiá) 船桨.(jiǎng)嫉.(jí)妒嫦娥..二、易写错的字愁:上下结构,要写得上大下小。
寺:第三笔是一长横,“土”的竖和“寸”的竖钩要错开,不要对齐。
榆:左边“木”末笔捺变点,右边“俞”中“人”下面的短横不要丢掉。
晕:上下不要太分散,集中一些。
黎:注意右上部分不要多写一笔,写成“勿”。
漆:右部上下紧凑,“氺”不要写成水。
幕:上下结构,注意字形紧凑。
愈:下部是“心”,不是四点底。
逸: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兔”不是“免”。
暇:日字旁,不要写成目字旁,因为它和时间有关。
眉:半包围结构,象形字,本意指眉毛。
抛:注意“力”要在“九”的半包围中,把字形写紧凑。
三、一字组多词。
孙(sūn):子孙外孙侄孙孙女王孙贵族泊(bó):停泊漂泊泊车淡泊名利愁(chóu):忧愁愁闷发愁愁绪愁眉苦脸,寺(sì):寺庙寺院佛寺山寺寺观榆(yú):榆关榆树榆钱榆荚榆叶榆木畔(pàn):河畔田畔江畔湖畔篱畔池畔黎(lí):黎明巴黎黎民百姓晕(yūn):红晕日晕月晕晕场晕船漆(qī):漆黑油漆喷漆如胶似漆幕(mù):夜幕开幕幕布屏幕内幕愈(yù):愈加愈发愈合痊愈愈来愈好旷(kuàng):旷达空旷旷课旷工旷日持久怡(yí):怡然怡悦心旷神怡怡然自得逸(yì):安逸闲逸逃逸逸闻以逸待劳免(miǎn):未免避免免疫免职免费闲人免进桨(jiǎng):船桨划桨摇桨螺旋桨榕(róng):榕树榕城纠(jiū):纠正纠缠纠纷纠结有错必纠桩(zhuāng):树桩木桩打桩桩子一桩事涨(zhǎng):涨潮涨水涨钱涨价水涨船高塔(tǎ):宝塔铁塔水塔塔楼灯塔梢(shāo):末梢树梢辫梢喜上眉梢暇(xiá):无暇目不暇接应接不暇眉(méi):眉毛喜上眉梢眉飞色舞眉开眼笑抛(pāo):抛弃抛到抛锚抛头露面抛砖引玉四、多音字。
【语文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24、最后一分钟课型:阅读教师:目标(三维融通表述):一、科学知识与技能1.认识5个生字2.介绍诗歌所抒发的内容,体会诗歌所抒发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过程与方法1、在朗读中理解诗歌内容。
2、在吟唱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背诵诗歌唤起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体会四次“最后一分钟”,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看图交流,揭题1、交流香港的有关信息2、课件出示文中插图。
师:同学们,恳请认真看看这幅图,你晓得这就是一个怎样特定的时刻吗?3、教师激情揭题:是的,这个画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情景。
这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迎风飘扬;这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大地四处开放;这一刻,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这一刻,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重温这激动人心的《最后一分钟》(板书课题)。
(二)民主自由读诗,化解字词障碍,介绍诗歌内容1、学生自由读诗,要求把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学生民主自由明确提出困难,共同化解。
3、再读诗歌,思考一个问题:文中的四个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三)书法展诗歌,体会、唤起情感1、师:诗歌的大概内容同学们都已有所了解,接下就让我们一起去好好地品味这“最后一分钟”。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几次提到“最后一分钟”?第一处“最后一分钟”1、指名读第一小节2、师:同学们,在第一小节中躲藏着一种修辞手法,你能够把它找出吗?(生:拟人)那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说一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拉着香港这位亲人的手,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历程。
3、齐读第一小节第二处“最后一分钟”1、师:当艳丽的五星红旗和香港区旗飘扬的时候,我们的心情就是极其的--(兴奋、自豪)。
恳请大家...第二小节,边念边体会这一份兴奋和自豪。
2019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总目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
8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语文园地二
伸出我们的手(口语交际)
第三组
9日月潭
10 葡萄沟
11 难忘的泼水节
12 北京亮起来了
语文园地三
夸家乡(口语交际)
第四组
13 动手做做看
14 邮票齿孔的故事
15 画风
16 充气雨衣
语文园地四
我们的小制作(口语交际)
第五组
17 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
《绝句》
11 蝙蝠和雷达
12 大自然的启示
词语盘点
语文园地三
大自然的启示(口语交际)
第四组
13 夜莺的歌声
14 小英雄雨来
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16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词语盘点
语文园地四
小小新闻发布会(口语交际)
第五组
17 触摸春天
18 永生的眼睛
19 生命 生命
20 花的勇气
词语盘点
语文园地五
热爱生命(口语交际)
复习三
汉语拼音(an en in un ün)
汉语拼音(ang eng ing ong)
复习四
课文 6 静夜思
课文 7 小小的船
课文 8 阳光
课文 9 影子
课文 10 比尾巴
语文园地三
识字(二)1 比一比
识字(二)1 比一比
识字(二)2 自选商场
识字(二)3 菜园里
识字(二)4 日月明
语文园地四
我会拼图(口语交际)
8 人造发光植物
生字表
生字表(一)
生字表(二)
第一组
1 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
《望洞庭》
《忆江南》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河中石兽教案及原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河中石兽教案及原文《河中石兽》课文原文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纪昀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傎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ù)?《河中石兽》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培养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3)品味文章的写作特色。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诵读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掌握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从前,有一条河边有座寺庙。
一天,庙前两座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
十几年后,寺庙里的和尚到哪里能找到这两座石兽呢?(同学们如果预习了文章,就知道是上游)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二、新知探究1、简介:纪昀,字晓岚。
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
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
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
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24课最后一分钟人教新课标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4课《最后一分钟》同步练习一、基础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kòu wèn xiāo yān zhù jìn zhǎn xīn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zǐ jīng jǐ liang sī suìgǔ suǐ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给形近字组词斩________ 随________ 搂________ 俏________ 顷________ 崭________ 髓________ 缕________ 硝________ 倾________ 3.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日出________的脚步________的脊梁________的寂静________的嘴唇________的旧条约4.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刹那(chà shà ) ________ 颤抖(zhàn chàn ) ________ 骨髓( suǐsuí ) ________悄然(qiǎo qiāo) ________ 拥抱(rōng yōng ) ________ 扎根( zhāzā ) ________5.查字典填空。
(1)“刹”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2)“缕”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6.按意思写词语。
①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
常被比喻为气节、骨气。
________②骨头空腔中柔软橡胶一样的物质。
________③真诚热切地询问。
________④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分析一、教科书编排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科书于2019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册教科书安排课文27篇。
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科书内容,共分八个单元:第1~4课为“万物有灵”篇,课文都是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
第5~8课为“提高阅读速度”篇,阅读时尝试掌握并运用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第9~11课为“民间故事”,了解民间故事,感受故事情节蕴含的丰富想象,体会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12~15课为“爱国情怀”篇,编排的课文年代、人物、事件各异,贯穿其中的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
第16~17课为“说明文”篇,意在通过集中学习不同类型的说明性文章,了解说明文特点,并尝试写一篇说明性文章。
18~20课为“舐犊情深”篇,写了父母之爱,展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点点滴滴。
第21~24课为“自然之趣”篇,不同角度生动地从描写了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色,表现出了不同的意趣。
第25~27课为“读书明智”篇,所编排的课文分别介绍了古今人们读书的态度、方法、经历与感悟。
二、教科书的基本结构本册教科书依旧分组编排。
全册共分8组。
每组包括导语、课例、单元部分(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习作例文、快乐读书吧等)三大部分。
教科书继续按专题编组。
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
8个专题依次是:万物有灵,提高阅读速度,民间故事,爱国情怀,说明文,舐犊情深,自然之趣,读书明智。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写作学习要求。
课例由2-4篇课文组成。
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
全册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21篇,略读课文6篇。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
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
每个单元部分由多个栏目组成:“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快乐读书吧”。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4《月迹》教案 新人教版
紧扣题目,开展关于“月亮”的诗词积累和吟诵的比赛,同时启发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意境,运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初悟主题.而依题质疑,梳理问题,留作初读课文时,学生自主解决.
二、默读课文,检测字词(用时:15分钟)
1.组织学生默读课文,解决问题。
(1)启发学生自主发现。
(2)引导学生动笔画一画。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有关月亮的诗句.(教师)
2.预习字词,朗读课文,搜集作者资料.(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揭示课题,引导质疑(用时:3分钟)
1。课件出示有关月亮的诗词:
(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三、自主研读,感悟“变化”(用时:15分钟)
1.让学生自主研读提纲挈领:本文以什么为线索?
2。课件出示:月形(第2自然段)——月色(第3自然段)—-月光(第20~22自然段)—-月的美好(第23、24自然段)
3.组织小组研读每部分的内容,交流感悟。
(1)指导学生阅读活动,从形状、顺序、心情三方面去感悟“月形”的变化.
出示:“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瞧那光辉……"
1.浏览课文,交流汇报:文章以“变化”为线索,写出了月亮的足迹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情形。
2.根据课件了解文章记叙顺序。
3。小组研读月形、月色、月光、月的美好。
(1)感悟月形的变化。
①抓住形状词。(白道儿→半圆→满盈→亏了→全没了踪迹)
②抓住顺序词。(先、再、渐渐地、还在、慢慢儿、末了,这些词语都是表示顺序的。)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组第24课《最后一分钟》同步练习(小学语文-有答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组第24课《最后一分钟》同步练习填空题1. 看拼音写汉字2. 多音字组词刹:chà________、shā________露:lù________、lòu________悄:qiǎo________、qiāo________扎:zhā________、zhá________、zā________3. 我是拼音小能手4.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5. 找出划线字的正确读音刹(chà shā )那________ 骨髓(shuí suǐ)________ 硝(xiāo qiāo )烟________铸( zhù zù)造________ 悄(qiǎo qiāo )然________ 叩(kōu kòu )问________6. 写出近义词倾听—________ 刹那—________崭新—________ 寂静—________7. 写出反义词新鲜—________ 崭新—________寂静—________ 痛苦—________8. 给下列字组词巷________ 顷________ 只________ 杀________港________ 倾________ 帜________ 刹________搂________ 俏________ 随________ 斩________缕________ 硝________ 髓________ 崭________9. 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①清风轻轻拂过柳树的发梢,一切都变得那么美好。
________②燕山雪花大如席。
________10. 用“静”组四个词语,恰当地填入括号内。
①看了这条新闻,我的心情久久不能________。
②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四周一片________。
③一声枪响,打破了夜晚的________。
④班主任走进教室,我们才________下来。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议 小组讨论,限时3分钟
展
[活动设计2]: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一次欢庆晚会上有人 出了一则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打一位历史人物)。 结果出现了几个谜底:“共工”“毛遂”“蒋干”“屈原”“苏 武”。请结合谜底及历史事实,分析抗日战争胜利原因有哪些? 其中根本原因是什么?
(1)根本原因: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2)中共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3)国民党正面战场 的抗战(4)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评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1.中共七大
时间: 1945年
内容: 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提出党的政治路线: 放手发动群众,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意义:使中国共产党达到空前的团结,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胜利奠定基础。
评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开展整风运动。(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解放了思想)
议 小组讨论,限时3分钟
展
[活动设计1]:结合23、24课相关知识,用史实说明中共是全民 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积极号召抗战,组织东北人民革命军和 东北抗日联军。②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共积极倡导并推动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形成。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问题设计1:据课本第150页第2段和“学习聚焦”,找出中共开辟敌后战场的活动及其作 用?
问题设计2:据课本第150页第3段,找出中共在沦陷区抗日的斗争形式?。 问题设计3:据课本第150页第4段,找出百团大战的时间、背景、目标和影响。 问题设计4:据课本第151页第2段,找出皖南事变的时间、背景以及中共的应对。 问题设计5:据课本第152页第1段,找出中共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措施。 三、东方主战场
语文:第24课《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doc
第24课《散文诗两首》《金色花》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分析《金色花》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四课《诗两首》中其中的一首诗,它是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篇优美的诗歌,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由假象“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2、教学目标按照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继而提高朗读能力。
(2)体会诗歌中所表现的感人至深的亲情。
B、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通过查资料,了解作者以及作品的背景情况。
(2)学生通过诵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感情及主题。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亲情,孝敬回报父母,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4、教学难点深层品味诗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说教法和学法1、教法说明本节课采取“美读感知法”和“交流合作探究法”,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并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深刻感悟到作品的内涵。
2、学法指导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并结合自身体验,归纳出朗读的方法,从而提高自身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说学生七年级的学生也许知道泰戈尔,但对他的生平与思想了解不多,他们虽然读过一些文学作品,但对外国诗歌接触较少,很需要这方面的文学修养。
这首诗因为它是反映儿童内心世界的,也正是学生自己内心的感受,所以他们不但有交流和倾诉的欲望,更有参与活动的热情。
四、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4月迹课件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12/12/2021
• 在寻月的过程中,我有怎样的心理变化?
“盼望” ——“失望” —— “羡慕、 嫉妒、争执” —— “越发觉得奇 了” ——“都觉得满足了”
这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感情线索。
12/12/2021
概括月亮的变化和孩子的心理。 白道儿——半圆——满盈——亏了、全没了
12/12/2021
如果没有奶奶这个 形象,就没有孩子 们的寻月、议月, 就没有文章主题的 升华。
加一加变成本课新字再组词。
女+常= 嫦( 嫦娥 ) 女+我= 娥 ( 娥眉) 女+疾= 嫉 ( 嫉妒) 女+户= 妒 ( 妒忌)
12/12/2021
请你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一句关于月亮的比喻句。 例:月亮是一盏黑暗中的明灯,让夜行的人们明确前进的
12/12/2021
请同学们想想这个句子的特点,仿写一个。
• 风从水上走过,留下粼粼波纹;骆驼从沙漠上 走过,留下深深的脚印;哨鸽从天空飞过,留 下串串欢韵;岁月从树林穿过,留下圈圈年轮。
12/12/2021
写作手法
学习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夸张】“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 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锹刃上发现了。”这句话用夸张的 手法说出说月亮无处不在,感受寻月的乐趣。
期待——惊喜——惬意、满意——失望 体现了孩子们的痴情与专注
12/12/2021
院中望月: “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 叠词,月亮的特点是白白的、晶亮透明, 突出了作者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12/12/2021
“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 淡淡的痒痒的感觉……身后的这一棵了。”
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变成了嗅觉、触觉 意象;独特的联想与奇妙的感觉将明月这种真 切的实在化为虚拟,又转换为实感,使读者获 得一种美的愉悦。
第24课《杞人忧天》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重点实词
(2) 因往晓</zzd>之 晓:_______________
告知,开导
(3) 若屈伸呼吸 若:_______________
你
(4) 终日在天中行止 行止:_____________
行动,活动
(5) 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只使:_____________ 中伤:_____________
结构助词,的
代词,他
之
(2)
其人曰 __________________奈何忧其坏 __________________
指示代词,那个人
代词,代指地
其
文言现象
1. 通假字其人舍然大喜_____同_____,意思:_____________。
舍
释
解除、消除
6.你从中还获得了什么启示?
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你怎么理解这一观点呢?
思考探究
课堂小结
《杞人忧天》通过写杞人担心天地崩坠,身无所寄,以至寝安难安,以及有个人对他进行开导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要为没有必要或毫无根据的事情担忧。
篇幅短小,人物形象鲜明。这则寓言短小精悍,字数不多,却完整地叙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而且描绘了两个人物:忧心忡忡、无法释怀的杞人和热心解忧、悉心劝解的晓之者。文章精当的语言描写以及“舍然大喜”的神态描写,将人物刻画得生动可感。
2. 古今异义
(3) 身亡所寄古义:___________,今义:死,死去的。
无,没有
(4) 奈何忧崩坠乎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表示没有办法。
为何,为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组第24课《最后一
分钟》同步练习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运用 (共6题;共54分)
1. (6分)给下面的字注音。
叩________问刹________那
骨髓________ 悄________然
2. (16分)看拼音写汉字
kòu xiāo zhùchàs uǐ
________头________石________造________那骨________
3. (8分)词语点将(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________
②灰心失望。
________
③智力低下。
________
④走路脚步放得非常轻。
________
⑤众所仰望的名声。
________
4. (6分)用“静”组四个词语,恰当地填入括号内。
①看了这条新闻,我的心情久久不能________。
②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四周一片________。
③一声枪响,打破了夜晚的________。
④班主任走进教室,我们才________下来。
5. (13分)把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通顺。
________这太阳出来了,它仿佛知道睡莲的心愿,便把第一束阳光撒在睡莲身上。
________夕阳收起了最后一缕霞光。
________湖里的睡莲就张开花瓣,面对太阳升起的地方欣喜地等待着。
________中午,太阳火辣辣的,湖里的睡莲都躲到荷叶下乘凉去了。
________湖里的睡莲慢吞吞地合拢了花瓣,似乎睡觉去了。
________东方刚露出晨曦。
6. (5分)请根据括号里的意思,用“,”在下列句中相应的地方断句。
①贝贝找不到爸爸妈妈非常着急。
(贝贝着急)
②贝贝找不到爸爸妈妈非常着急。
(妈妈着急)
③贝贝找不到爸爸妈妈非常着急。
(爸妈着急)
二、阅读理解 (共2题;共23分)
7. (10分)阅读理解
雅鲁藏布大峡谷(节选)
根据科学考查得到的结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和形成的。
它又长又深又窄,全长504.6千米,两侧高峰与谷底的相对高差达到6009米,最窄处宽度仅二十几米。
人们可以隔着峡谷交谈,但从这边走到那边最少也要三天。
它的激流至今没有一人敢于漂流,它的谷底至今没有一人能全程穿行。
人们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后一块秘境。
(1)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根据科学考察得到的结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________和________形成的。
(2)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这段话主要介绍了________。
8. (13分)日积月累
古朗月行(节选)
_____ _____不识_____,呼作白玉盘。
_____疑瑶台镜,_____青_____端。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________[唐宋]代诗人________[杜甫李白]写的。
(3)诗人把月亮说成是什么?用横线画出来,并写一写月亮还像什么。
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 (共6题;共54分)
1-1、
2-1、
3-1、
4-1、
5-1、
6-1、
二、阅读理解 (共2题;共23分)
7-1、7-2、7-3、8-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