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地球章节练习题
一年级地理认识地球练习题(全)
一年级地理认识地球练习题(全)第一部分:填空题1. 世界上最大的洲是亚洲。
亚洲。
2. 世界上最大的洋是太平洋。
太平洋。
3. 世界上最高的山是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
4. 地球上70%的面积被水覆盖。
水覆盖。
5. 中国的首都是北京。
北京。
6. 利用望远镜可以观测星星。
星星。
7. 四大洋中最小的是印度洋。
印度洋。
8.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24小时。
24小时。
9. 地球的绕太阳一周的周期是1年。
1年。
10. 地球的最大陆架是北极洲。
北极洲。
第二部分:选择题1. 太阳属于()。
- [ ] 行星- [ ] 恒星- [x] 星球- [ ] 彗星2. 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是()。
- [x] 尼罗河- [ ] 长江- [ ] 鄂尔多斯河- [ ] 扬子江3. 下面哪个国家不属于北美洲()。
- [ ] 加拿大- [ ] 美国- [ ] 墨西哥- [x] 巴西4. 太阳是地球的()。
- [ ] 火星- [x] 恒星- [ ] 月亮- [ ] 行星5. 下面哪个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 [ ] 渤海- [ ] 太湖- [ ] 青海湖- [x] 鄱阳湖第三部分:解答题1. 请列举地球的四个大洲和它们的位置。
(根据需要填写)- 亚洲: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 非洲: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和南半球。
- 欧洲: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 美洲:位于北半球、南半球、和西半球。
2. 请描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根据需要填写)- 自转:地球自西向东旋转,用时大约24小时,形成了白天和夜晚的交替。
- 公转:地球绕太阳做椭圆形轨道运动,用时约365天,形成了季节的变化。
以上是一年级地理认识地球练习题的内容。
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章认识地球练习题.docx
认识地球课后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天圆地方 C.地球是正圆形的2、 本初子午线是(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 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 甲、乙两地同在30° ()A.正南B.正北下列地点中,位于“南半球、 3. 地4.;1 1U1A10° 5°10° 5°5. )B.天如斗笠,地如覆盘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D.欧亚两洲的分界N 纬线上,甲地的经度是20° E,乙地的经度是20° W,则甲地在乙C.正东D.正西西半球、高纬度、冇极昼极仅”现象的是(10°B 70°5° 10°BJ LJ□一1165° 170°165° 170°170° 165°70°1> 170° 165°DC一个人要想在最短吋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 A.0°纬线上 B. 0°经线上C.北纬80°D.南极点 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八、、7、D.B.下列关于地理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理与人们的生活距离很远B.地理对人们的生产活动影响不大C.生活离不开地理D.地理只是一门科学, )B.纺锤形球状C.不规则球体 你发现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事物是 B.地球公转轴D.经线和纬线&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A.正圆形球体9.仔细观察, A.赤道C.极点10.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A. 6500千米B. 6371千米 11. 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
NA.位于北半球,屮纬度 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12. 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多少A. 3. 5万千米B. 4万千米13. 下列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与生活、生产无关 D.规则球体()D. 5700千米C. 6790千米116° E )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 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C. 5万千米()D. 6万千米A.经线是一个圆B.纬线是一个圆C.不同经线不等长D.不同的纬线一样长14. 所有经线都交于南北极点,假如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四周都指向 () A.南方B.北方C.东方D.西方15. 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 )A.赤道上B.北极点上C.南极点上D.本初子午线上 16.下列纬线圈中,最长的是 ()A. 23°26‘ SB. 66°34' SC. 20° ND. 89° N 17. 我们生活的娄底市处在哪个带() A.北寒带 B.热带 C.北温带 D.南温带 18. 地球仪上经线指示()方向 A.东西 B.上下 C.南北 D.东北19. 科学家计划研究北极熊的生活习性,北极熊生活在那个帶 ()21. 以下各组中能组成经线圈的是()A. 70° W 和 110° WB. 120° E 和 30° WC. 20° E 和 160° ED. 90° W 和 90° E二.综合题(共40分)(1) 写出A 、B 两点的地理坐标。
(完整版)作业认识地球练习题
认识地球练习题一、选择题:1.东、西经度的区分是()A .本初子午线以东为西经度B. 18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C.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度D.东经 160°经线以东为西经度2.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符合的地址是()A .90°W, 89°SB . 80°E, 40° N C.10° E, 1° S D. 180°W, 71° N3. 相关地球仪上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本初子午线长度大概等于经线圈长度B.赤道的长度大概等于任何纬线圈长度C.赤道的长度大概等于任何经线圈长度 D .赤道的长度大概等于本初子午线长度的一半4.两人以相同速度从南极同时出发,分别沿40° E 和 20° W 向北前进,产生的状况是() A .他们不会相遇 B .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远C.他们之间距离一直保持一致D.他们可在南极再相会5.甲乙两人同时从赤道上某点出发,甲向北走,乙向东走,且方向不变,那么甲乙两人可否回到原出发点 ? ( )A . 甲能,乙不可以 B. 甲乙都能 C. 甲不可以,乙能 D. 甲乙都不可以6、对于我国国都北京(40° N, 116°E)的地点,正确的表达是()A、北半球、中纬度 B 、东半球、高纬度 C 、西半球、中纬度 D 、北半球、高纬度7、若是让你建筑一座房屋,房屋周围的窗户都对着北方,你打算把房屋建在()A、北极点 B 、南极点 C 、北极圈 D 、赤道8、假定甲、乙两人从160° E 出发,甲沿30° N纬线,乙沿 60°S 纬线以相同的速度绕地球一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甲、乙两人走得行程相同长 B 、乙走得行程比甲长C、甲走的行程比乙长 D 、乙花的时间比甲长9、以下四幅图中,P 点既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又位于中纬度地域的是()110、西半球的范围是()A 、经度 0°向西至180°之间B、20° W和160° E之间C、 20° W以西到 160° E 之间D、20° W以东到160° E之间11、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赤道;最长的经线是本初子午线B、地球仪上的经线共有180 条,纬线共有90 条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D、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限,也是南北半球的分界限12、沿着一条经线走()A、可绕地球一圈 B 、抵达北极点或南极点 C 、没有终点 D 、就是向来向东走读图回答13— 14 问题。
《地球的认知》练习题
地球的认知》练习题地球的认知练习题
问题一:地球的形状
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地球的形状是什么?
2.为什么地球被认为是这个形状?
3.请举例说明地球的形状对日落和日出的影响。
问题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地球的自转是指什么?公转是指什么?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久?公转的周期是多久?
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
问题三:地球的层次结构
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地球的层次结构有哪些层次?
2.请描述每个层次的特点和功能。
3.地壳的厚度大约是多少?地幔和核的厚度呢?问题四:地球的气候和气象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地球的气候受哪些因素影响?
2.什么是气象学?它与气候有何联系?
3.请列举一些常见的气象现象并简要解释其原因。
问题五:地球的生态系统
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地球的生态系统?
2.地球的生态系统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3.请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问题六:地球的资源和环境保护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地球的资源有哪些分类?请举例说明每种分类的资源。
2.为什么我们需要保护地球的环境?
3.请列举一些常见的环境污染因素并说明其对地球的影响。
问题七:未来地球的挑战和发展
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未来地球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2.针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促进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3.请谈谈你对未来地球的发展前景的看法。
请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回答以上问题,不需要进行总结。
《地球认知》练习题
《地球认知》练习题地球认知练题1. 请问地球是什么?地球是我们所居住的行星,是太阳系中的第三颗行星,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2. 地球的大小和重量如何?地球的直径约为公里,质量约为5.97 × 10^24千克。
3. 地球的表面由什么构成?地球的表面主要由陆地和海洋构成。
陆地包括大陆和岛屿,海洋则覆盖着地球表面的大部分面积。
4. 地球上的大陆有哪些?地球上有七大陆,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5. 地球上的海洋有哪些?地球上有五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洋和北冰洋。
6.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什么意思?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中心轴旋转一周的运动,其周期为24小时。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周的运动,其周期为约365.25天。
7. 地球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地球的气候因地理位置、海洋湍流、大气环流和地球自转等因素影响而变化多样。
不同地区的气候有差异,包括极地气候、温带气候和热带气候等。
8. 地球上有什么样的生命?地球是充满生命的行星,生命多样性非常丰富。
地球上有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它们在不同环境中生存繁衍,构成了丰富的生态系统。
9. 地球上有什么样的地貌?地球上的地貌有山脉、平原、高原、河流、湖泊、海洋等。
这些地貌形成于地壳构造、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等地质过程。
10. 地球的重要性是什么?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我们的生活、资源和文明都依赖于地球。
保护地球,维护生态平衡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以上是《地球认知》练题的答案。
通过研究地球的基本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珍惜这个美丽而神奇的行星。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认识地球练习 试题
币仍仅州斤爪反市希望学校第一节认识地球1、葡萄牙航海家,成功地绕地球航行了一周,证实了地球是一个。
2、有关地球形状形状和大小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地球是个正球体B、地球的极半径比赤道半径长约21千米C、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那么的球体D、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471千米3、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线垂直相交的,叫做经线。
经线指示方向;形状都是;长度。
4、人们把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定为线,又叫线。
5、0O经线以西称,用字母表示,0O以东称,用字母表示。
6、人们习惯上用和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自东到160O E 的半球为半球;自向西到20O W的半球为西半球。
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半球。
7、沿着同一条经线一直走下去,能环球一周吗?能或不能〕8、与10 O E相对的经线是:〔〕A、90O WB、170O EC、170O WD、140O E9、以下各点,既位于西半球,又属于北半球的是:〔〕A、120O E 65 O NB、30O E 29O SC、40O W 25O ND、10O W 58O S10、200W和1600E组成的经线圈是〔〕A.南北半球的分界线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南北纬度的分界线D.东西经度的分界线11、关于经线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在地球上有360条经线B.东半球有180条经线C.西半球有180条经线D.在地球仪上可以画出无数条经线12、甲乙两人,分别沿0和180经线同时从北极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向南行进产生的现象是:〔〕A他们之间始终保持等距离 B他们会在南极相遇C在赤道上探明之间相距4万千米 D他们还会回到北极13、某人从赤道出发,依次向南、向正东、向北然后向西各行进了100千米,最后位于:〔〕A、出发点B、出发点以东C、出发点以西D、出发点东北14、某点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该点是:〔〕 A、经度0度,纬度0度 B、经度180度,纬度0度C、东经160度,纬度0度D、西经20度纬度0度15、把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的两条线是:〔〕A、0o,180 oB、20E,160 o WC、20 o W,160 o ED、60 o W,20 o E16、与“坐地日行八万里〞最吻合的是:〔〕A、1 o SB、72 o NC、2 o SD、90 o N17、以下地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 )A 、18 o,0 o B、30 o S,180 oC、40 o N,165 o E D、30 o N,0 o18、关于图中有关点A、B的地理坐标,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A点位于20 o S,10 o WB、B点位于30 o S,10 o EC、A点位于10 o N,20 o ED、B点位于10 o S,30 o E19、关于图中A、B两点所在的半球,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A点位于西半球,南半球B、B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C、A点位于东半球,南半球D、B点位于西半球,南半球20、假设两个人同时同速〔不考虑地形对距离的影响〕从赤道出发向北行进,甲沿着20 o E线,乙沿着20o W线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随着向北行进二人的距离越来越近,到北极点会合。
《第一节认识地球》习题1
《第一节认识地球》习题1第一篇:《第一节认识地球》习题1《第一节认识地球》习题一、选择题1.一架飞机从北京出发,沿经线一直向北飞行,最终能到达()A.北京B.赤道C.北极D.南极2.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C.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3.地球仪上,0°纬线和0°经线相比()A.两者等长B.0°纬线稍长C.0°经线稍长D.0°经线约为0°纬线的一半长4.在地球表面,纬度30°、经度110°的地方一共有()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5.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有阳光直射现象,以北为温带,则该点的地理位置是()A.23.5°N,160°EB.66.5°N,160°EC.23.5°S,180°D.23.5°N,20°W6.一个人丛10°N的纬线上往北走1千米,往东走1千米,再往南走1千米,最后往西走1千米,他回到了()A、原出发地的正西B、原出发地C、原出发地的正东D、原出发地的正南7、我们总是在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是因为()A.地球不停地自北向南自转B.地球不停地自东向西自转C.地球不停地自南向北自转D.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8.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A.先看到日出B.后看到日出C.时刻晚D.时刻相同9.以下正确表示北半球冬季的三个月是()A.11月、12月、1月B.12月、1月、2月C.1月、2月、3月D.10月、11月、12月10.当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11.下列节日中,唐山的昼长比夜长短的是()A.“五一”劳动节B.“六一”儿童节C.“八一”建军节D.“十一”国庆节12.某地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北侧是北寒带,南侧是北温带,则该地的地理坐标是()A.20°W,23.5°NB.20°W,66.5°NC.160°E,66.5°ND.160°E,23.5°N13.我国大部分地区分布在五带中的()A.热带B.南温带C.北寒带D.北温带14.当我们开始愉快的暑假时,澳大利亚正处于一年中的()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5.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带是()A.热带和北温带B.热带和南温带C.北温带和南温带D.北寒带和南寒带二、填空题1.地球公转时,地轴是_________,而且它的空间指向_________。
七年级上册地理2.1认识地球练习题(含答案和解析)
A. 长城站 B. 中山站 C. 昆仑站 D. 南极点
(6)到南极大陆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A. 12、1、2月 B. 3、4、5月 C. 6、7、8月 D. 9、10、11月
(7)为了保护极地地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资源丰富,应大力开采 B. 建设居民点,大量移民
A. 南极洲 B. 大洋洲 C. 欧洲 D. 南美洲
(3)南极地区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 太阳直射现象 B. 一年分四季 C. 极昼极夜现象 D. 一年分旱雨两季
(4)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特有的动物为北极熊、驯鹿 ②植被主要为森林
③气候酷寒、多风 ④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B.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作息时间要比冬季早
C.小明凌晨从床上爬起来观看伦敦奥运会现场直播
D.我们临沂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7.有关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条纬线的长度是相等的
B.各纬线相互平行
C.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D.纬线的形状都为半圆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九大)于【精品】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据此读图,并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关于图中H的说法,正确的是()
A.0°经线B.东西半球分界线
C.0°纬线D.南北半球分界线
12.下列纬线圈最短的是( )
A.66.5°S B.40°S C.25°N D.0°
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后面小题。
13.图中线Ⅰ的长度是( )
A.6371千米 B.2万千米 C.4万千米 D.8万千米
20.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认识地球第一讲习题加答案
(一)、选择题1.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A.正圆形球体B.纺锤形球状C.不规则球体D.规则球体2.读图(1—1),在下面关于全球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占全球表面积比例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3.读图(1-2),在下面示意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表达,不正确的( )A.岛屿B.海峡C.半岛D.大洋4.关于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陆就是大洲B.大洲就是面积较大的大陆C.大陆及其附近岛屿合称为大洲D.大洲比大陆面积大5.世界的陆地主要分布在( )A.东半球南半球B.西半球北半球C.北半球东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6.本初子午线是(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D.欧亚两洲的分界7.中纬度与低纬度,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纬线是( )A.0°和30°纬线B.30°和60°纬线C.0°和60°纬线D.60°和30°纬线8.下列各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A.162°E 30°EB.170°E 50°SC.15°W 70°ND.100°W 0°S9.下列各点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 )A.19°W 60°SB.0° 26°NC.25°W 30°ND.140°W 35°S10.下列各点中符合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A.20°W 60°N B.0° 26°NC.180° 17°ND.19°W 15°S11.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 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12.关于地点(10°S 165°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中纬度B.位于西半球,低纬度C.位于南半球,东半球D.位于西半球,高纬度13.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B.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C.全球所有的经线都不等长D.除赤道和极点以外,相同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1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A.365天B.30天C.三个月D.24小时15.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A.四季的变化B.昼夜长短C.昼夜更替D.昼夜16.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A.自东向西转B.逆时针转C.顺时针转D.自西向东转17.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A.3月21日和6月22日前后B.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C.6月22日和9月23日前后D.9月23日和12月22日前后18.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界线是( )A.23.5°S和66.5°NB.23.5°S和23.5°NC.66.5°S和66.5°ND.23.5°N和66.5°S19.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A.昼夜B.昼夜更替C.昼夜变化D.昼夜长短的变化20.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 )A.有无太阳的直射和斜射B.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C.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D.有无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21.我国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白昼最长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二)、综合题1.读东西半球图(1-3),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地球的认识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地球的认识练习题一、判断题1.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 )2. 太阳是地球的卫星。
( )3. 地球是一个静止不动的星球。
( )4. 地球是一个宇宙中的行星。
( )5. 地球上有许多高山和平原。
( )二、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地球的特点?A. 地球是方形的B. 地球是圆型的C. 地球是三角形的D. 地球是扁圆形的2. 地球的表层主要由什么构成?A. 石头和石油B. 煤炭和河流C. 沙土和植被D. 冰川和海洋3. 下列哪个是地球的组成部分?A. 东南西北B. 眼睛鼻子嘴巴C. 大气层地壳D. 数学语文英语三、简答题1. 简述地球是什么形状,并解释原因。
2. 地球的哪一部分被水覆盖,哪一部分是陆地?请说明原因。
3. 为什么我们能感受到白天和黑夜的交替?4. 你知道地球上的气候差异吗?可以举例说明吗?四、解答题1. 描述一下地球的四大洲是哪些,并分别标注在地球的哪个位置上?2. 请用一句话概括地球的特点。
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 (√)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2. (×) 太阳是地球的卫星。
3. (×) 地球是一个静止不动的星球。
4. (√) 地球是一个宇宙中的行星。
5. (√) 地球上有许多高山和平原。
二、选择题1. (B) 地球是圆型的。
2. (C) 沙土和植被。
3. (C) 大气层地壳。
三、简答题1. 地球是扁圆形的,由于自转和引力的作用,导致地球在赤道处稍微膨胀,呈扁圆形。
2. 地球的部分被水覆盖,形成一片广阔的海洋,陆地分布在地球的表面上。
3. 我们能感受到白天和黑夜的交替是因为地球自转的原因,当地球的一面面向太阳时为白天,另一面背离太阳时为黑夜。
4. 地球上的气候差异主要是由经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地貌、气候系统等因素所决定的。
例如,沿海地区气候温和多雨,而高山地区气候寒冷,沙漠地区气候干旱等。
四、解答题1. 四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
认识地球章节练习题
下面关于傅科摆的描述,错误的是()A. 北半球傅科摆轨迹顺时针转动B. 赤道处,傅科摆轨迹转动最快C. 南北极点处,傅科摆轨迹不转动D. 傅科摆轨迹转动一圈,最快是24小时答案: B, C1983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地球系统科学委员会将()作为地球系统科学的最终目标。
A. 探讨地球的本质问题B. 地球与宇宙的关系探索C. 人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D. 透视和理解地球系统随时间的演化答案: D用“铀铅原子钟”测定岩石年龄,需要知道岩石中最初的铀铅元素含量。
答案: 非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是人类第一次用自己的足迹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答案: 是导致海底岩石的磁记录呈条带状分布的原因是()A. 海底不断扩张B. 地磁极周期性地倒转C. 海底岩石对称地形成D. 地磁场强度不稳定答案: A, B下列哪些能源,使用后会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气体()A. 木材B. 煤C. 石油D. 核能答案: A, B, C地球之所以成为人类唯一的家园,最关键的几个因素是()A. 有土壤B. 表面温度适宜C. 有液态水D. 有大气答案: A, B, C, D用“铀铅原子钟”测定岩石年龄,需要知道岩石中最初的铀铅元素含量。
答案: 非以下关于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行星沿着各自的椭圆轨道围绕太阳运行。
B. 太阳位于行星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正确 C. 在相等时间内,太阳与行星之间的连线扫过的椭圆面积并不是一定相等的。
D. 椭圆轨道半长轴越大,行星公转周期就越长。
答案: C恒星的结局因其质量不同而有三种可能:形成白矮星、形成中子星、形成黑洞。
答案: 是亚里士多德推测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有()正确 A. 在不同纬度北极星相对人的位置B.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C. 日食现象正确 D. 月食现象答案: A, D下列关于多普勒效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正确 A. 当物体向我们高速接近时,声波频率会变高。
B. 当物体向我们高速接近时,光波频率会红移。
第一节 认识地球练习
第一节认识地球【随堂检测】1. 环球航行,证实了“大地球形说”,地球是一个_ 、的不规则球体。
2.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______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千米,表面积为平方千米。
3.纬度的最大值是,经度的最大值是; 0º经线叫,0º纬线叫______。
4. 划分南北半球的纬线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和。
【巩固练习】6. 下列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是()A.登高望远B.麦哲伦环球航行C.日食D.月食7.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A.本初子午线B.赤道C.回归线D.北极圈8.北纬32度的地方属于()A.低纬度地区B.中纬度地区C.高纬度地区D.中低纬度地区9.与130ºE相对的经线是() A.50ºE B. 130ºW C. 230ºE D. 50ºW10.下列哪点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A.(10°S,21°W)B.(30°N,120°E)C.(10°S,90°E)D.(66°N,140°W)11.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则该点是()A.经度0°,纬度0ºB.经度180º,纬度0°C.东经160°,纬度0ºD.西经20º,纬度0°12.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是______,与赤道垂直相交的线是______。
13.经度分东经和西经,习惯上用英文字母“_____”、“___”分别作为东经和西经的代号。
14. 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是________度。
15. ________以北的纬度叫北纬,________以南的纬度叫南纬,南北纬各________度。
16. 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________网,它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________。
17..位于24°N,175°E的某地属于________半球,________半球,_______纬地区。
认识地球习题
认识地球习题训练NO:06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海陆面积比例的是()2. 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半球B.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大西洋C.①有“热带大陆”之称D.②③两大洲之间以苏伊士运河为界3. 被赤道横穿中部的大洲是()A.北美洲B.亚洲 C.非洲 D.欧洲4. 在七大洲中,南、北回归线均穿过的大洲是()A.南美洲B.非洲 C.亚洲 D.南极洲5. 四大洋中,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洋是()A.太平洋B.印度洋C.北冰洋D.大西洋6. a大洲与d大洲的地理分界线是()A.苏伊士运河B.直布罗陀海峡C.白令海峡D.乌拉尔山(河)、高加索山脉7. 从人造卫星上看地球,地球更象一个“水球”,其原因是()A.水是生命之源B.地球表面七分是海三分是陆C.地球质量七分是水D.从人造卫星上看不到陆地8.读四个大洲轮廓示意图,错误的是()A.①大洲有“热带大陆”之称B.②大洲面积最大C.③大洲位于南半球D.④大洲有极昼极夜现象9. 如图是四个大洲的轮廓图,其中纬度最高的大洲是()A.①B.②C.③D.④10.有关大洲大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B.亚非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C.白令海峡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D.印度洋是面积最小的大洋11.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A.非洲B.南美洲C.欧洲D.亚洲12.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图中的()A.①亚洲B.③非洲C.④大洋洲D.⑦南美洲13.赤道不穿过的大洲是()A.B.C.D.14.)ABCD.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亚洲和北冰洋15.关于世界海陆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北极地区是陆地B.南极地区是海洋C.地球表面三分海洋,七分陆地D.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16. 下列有关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B.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C.东半球陆地面积比西半球陆地面积小D.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陆地面积大17. 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A.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B.概括地说,地球上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C.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D.北极周围是海洋,南极周围是陆地18. 示意图中字母所示地理事物名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岛屿B.海峡C.半岛D.大洋19.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分布在()A.亚洲B.北美洲C.非洲D.欧洲21.下列大洲中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都穿过的是()A.亚洲B.非洲C.南美洲D.北美洲22.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环绕的大洲是()A.亚洲B.欧洲C.南极洲D.南美洲23.全部位于北半球,且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是()A.非洲B.北美洲C.欧洲D.亚洲24. 有关图示①②③④四个大洲的表述,错误的是()A.①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B.②有“冰雪大陆”之称C.③位于太平洋东岸D.④分布有世界最大的亚马孙平原25.南、北美洲位于()A.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B.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C.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D.大西洋与北冰洋之间26.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的大洲是()A.亚洲B.南极洲C.南美洲D.大洋洲27.图中,①②③④地均为大西洋两侧的陆地,则④是()A.非洲B.欧洲C.北美洲D.南美洲28.下列各组大洲中,北回归线均有穿过的是()A.北美洲、大洋洲、亚洲B.南美洲、欧洲、亚洲C.北美洲、非洲、亚洲D.南美洲、大洋洲、非洲29.下列围绕北冰洋的大洲,正确的一组是()A.亚洲、欧洲、北美洲B.北美洲、亚洲、非洲C.大洋洲、亚洲、北美洲D.大洋洲、非洲、北美洲30.某科考飞机,从亚洲出发,沿赤道往西飞行环绕地球一周,所飞经的大洲依次是()A.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B.亚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C.亚洲北美洲非洲欧洲D.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31.位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沿岸的大洋是()A.大西洋B.印度洋C.北冰洋D.太平洋32.赤道和南、北回归线都通过的大洲是()A.亚洲B.南美洲C.非洲D.欧洲33.世界四大洋中,其范围只分布在东半球的是()A.北冰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太平洋34.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连接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是()A.白令海峡B.麦哲伦海峡C.苏伊士运河D.巴拿马运河35.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A.马六甲海峡B.土耳其海峡C.巴拿马运河D.苏伊士运河36.某海峡位于两大洲之间,又位于两大洋之间,则该海峡是()A.马六甲海峡B.白令海峡C.霍尔木兹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37.凯迪船长在航海日志中记录了他的航行路线,下列路线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太平洋---巴拿马运河---大西洋B.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C.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D.里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38.沟通红海与地中海的重要水道是()A.土耳其海峡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马六甲海峡39.下列四幅图中箭头所示的海峡,不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是()A.B.C.D.40.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A.苏伊士运河B.土耳其海峡C.巴拿马运河D.白令海峡41.巴拿马运河是()A.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B.南北美洲的分界线C.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D.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42.下列山脉,河流或海峡为亚洲和欧洲分界线的是()A.苏伊士运河B.乌拉尔山C.巴拿马运河D.白令海峡43.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它的开通沟通了()A.红海和阿拉伯海B.红海和地中海C.地中海和黑海D.阿拉伯海和黑海44.关于各洲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地中海和土耳其海峡B.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C.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大高加索山脉D.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45.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是()A.马六甲海峡B.霍尔木兹海峡C.直布罗陀海峡D.土耳其海峡46.山脉、河流、海峡往往成为各大洲的天然分界线,下列地理事物中是大洲分界线的是()A.乌拉尔山B.尼罗河C.马六甲海峡D.京杭运河47.下列海峡中,既是两大洲分界线又是两大洋分界线的是()A.白令海峡B.马六甲海峡C.霍尔木兹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48.巴拿马运河沟通的两个大洋是()A.太平洋、大西洋B.大西洋、印度洋C.印度洋、太平洋D.太平洋、北冰洋49.甲山的海拔2500米,乙山的海拔1000米,两山的相对高度是()A.1500米B.3500米C.1000米D.500米50.某山山脚下的温度是18℃,山顶的温度为12℃,这座山的相对高度为()A.800米B.1000米C.2000米D.200米51.右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800米B.1300米C.500米D.300米5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4.43米,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点-死海湖面的海拔高度是-415米,那么,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8429.43米B.9259.43米C.9359.43米D.8885.93米53.下列描述表示相对高度的是()A.吐鲁番盆地高-155米B.死海高度为-400米C.珠穆朗玛峰高8844米D.学校教学楼高30米54.如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500米B.1000米C.1500米D.2000米55.某班学生准备到郊外山地进行越野活动,设计行动方案时主要应参考的地图()A.地形图B.交通图C.导游图D.气候图56.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组成科迪勒拉山系的山脉是()A.落基山脉B.阿尔卑斯山脉C.喜马拉雅山脉D.台湾山脉57.小明对家乡地形的描述:“地面起伏小,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小明家乡的地形类型是()A.高原B.盆地C.平原D.丘陵58.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这种地形是()A.平原B.丘陵C.山地D.高原59.四周高、中间相对低平的地形为()A.平原B.山地C.盆地D.高原60.海拔500米以上,范围宽广,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的地形是()A.山地B.丘陵C.高原D.盆地61.世界最大的平原是()A.东欧平原B.密西西比河平原C.亚马孙平原D.西西伯利亚平原62.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A.青藏高原B.蒙古高原C.伊朗高原D.巴西高原63.下列地形区与所在的大洲组合正确的是()A.刚果盆地--南美洲B.安第斯山--非洲C.阿尔卑斯山--北美洲D.青藏高原--亚洲64.下列“世界之最”正确的是()A.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东北平原B.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C.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D.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青藏高原65.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是()A.巴西高原B.东非高原C.青藏高原D.南非高原66.下列世界之最,大部分位于巴西境内的是()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B.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C.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D.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67.下列地形区与所在大洲组合正确的是()A.安第斯山--北美洲B.巴西高原--非洲C.青藏高原--亚洲D.刚果盆地--南美洲(2)图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3)图示半球的海陆分布状况是,海洋面积(大于或小于)陆地面积.2.读“世界海陆轮廓略图”,完成下列各题.(1)地球表面分为海洋和陆地,陆地面积约占%.(2)按要求填写地理事物名称:在字母A、B、C、D、E、F中,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大洲是(填字母及大洲名称),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填字母及大洲名称).在数码①②③④中,面积最小的大洋是(填数码及大洋名称),形状似“S”的大洋是(填数码及大洋名称).(3)A与B两大洲的分界线是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代号所代表的大洲:①②③④5.如图是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5)南、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是,亚洲和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是,(6)⑦洲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面积最大的平原是;③洲有世界上最大盆地是,①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6.读“亚洲范围图”,回答问题(1)亚洲以山脉,海和海峡与(A)洲为界.(2)亚洲以运河与(B)洲为界.(3)亚洲在东北方向以海峡与(D)洲为界.(5)填写亚洲周围海洋的名称.E ,F,G.7.将下列地形特征与相应的地形类型用线连接起来①海拔高,起伏大,坡度陡、沟谷幽深盆地②四周高,中间低山地③海拔高,地面广阔,起伏和缓平原④海拔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高原⑤海拔在500米以下,起伏和缓丘陵.8.读世界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从图示内容看,陆地上高大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两大地带,一是沿岸山脉带,二是横贯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2)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七年级地理上册 2.1《认识地球》练习题 (新版)湘教版
经纬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院子里,一条备受世界瞩目的金属线嵌在地面上,把脚跨在这根金属线的两侧,意味着脚踩()A. 东西两半球B. 南北两半球C. 东西两个经度D. 南北两个纬度2、在下面A、B、C、D四幅图中,P点的位置符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低纬度、④在我国境内四个条件的是()3、与60°W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A.60°E B.120°W C.120°E D.0°4、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则()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5、某人在40°N依次向正东、正北、正西、正南各走1100公里,最后他位于()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以北 D.出发点以东一艘大型油轮由于受到风浪袭击,在下图中某大洋A点附近海域遭遇险情,此时距离遇险船只最近的一艘轮船正好位于这个海域的B点位置。
据此回答6--7题。
6.图中A点位于()A.15°S,25°WB.15°N,25°WC.15°N,25°ED.15°S,25°E7.图中A点位于B点的()A.东南方向B.两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北方向8. 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 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9.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适用于()A、极地地区B、赤道地区C、回归线D、极圈附近10. 在地球表面,纬度30°、经度110°的地方一共有 (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二、读图题1.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完整版)认识地球练习题.word
试题解读 - 地球部分1 .读北半球经纬网表示图1-1-6 ,回答 (1) ~ (3) 题。
(1)甲地的经纬度是 ( )A . 40° N、 20°E B.40° N、20° W C . 40°S、 20°E D . 40° S、 20°W(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既位于热带地域,又位于西半球的是()A.甲B.乙C.丙D.丁(3)丁地位于丙地的 ( )A .正北方向B.正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南方向2.读图 1-1-7 ,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 D 点经纬度 ___________。
(2)A、B、C、D四点中位于南半球的是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__。
(3)A在 B 的 __________ 方向, C 在 B 的___________方向, D在 B 的___________方向。
3.如图 1-1-8 ,当地球公转到图中 B 点地点__________时,不行能,有的现象是()A C.印度半岛正处于多雨期.北京的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B.我国内流区内各河广泛进入枯水期D.我国东部广大地域流行偏南风4.读下边两幅图 1-1-9 ,达成图后填空。
(1)A、B、C三点都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__________带,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莅临___________点。
(2)A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一天中,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___________。
(3)当太阳直射 A 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处,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___________ 现象。
(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北半球处在 ___________季,南半球处在 __________ 季。
(5)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向丁处运动过程中,咸宁市的日间将变 ____________( 填“长”或“短” ) ,获取的太阳光热也将渐渐 __________( 填“增添”或“减少”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列关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充满宇宙空间的微波信号
B.辐射强度在宇宙不同方向上差别很大
C.大约相当于温度3K的黑体发射的辐射强度
D.宇宙学说认为,微波背景辐射是宇宙大爆炸的残余“尾音”
答案: B
根据陨石的“冷凝模式”,请将下列化合物按照其冷凝的温度由高到低排列()
正确A.铝、钙、钛的氧化物
正确B.铁镍合金
正确C.铁氧化物
正确D.冰
答案: A, B, C, D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正确A.陨石的年龄与地球一样老,成分和太阳一样原始
正确B.球粒陨石是一类未分异的陨石,其中铁与硅酸盐的比值接近于地核、地幔中的铁与硅酸盐的比值
正确C.分异的陨石有玄武质无球粒陨石和铁陨石两种
D.落在地球上的陨石,80%都是铁陨石
下列关于地磁场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磁性矿物在地壳及地幔中的不均匀分布造成了地磁场的局部差异
B.地磁场的磁极并不固定,每30万年左右会发生一次倒转
C.海底岩石对称地形成
D.地磁场强度不稳定
答案: A, B
下列哪些能源,使用后会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气体()
A.木材
B.煤
C.石油
D.核能
答案: A, B, C
地球之所以成为人类唯一的家园,最关键的几个因素是()
A.有土壤
B.表面温度适宜
C.有液态水
D.有大气
答案: A, B, C, D
用“铀铅原子钟”测定岩石年龄,需要知道岩石中最初的铀铅元素含量。
答案:是
地震波有体波和面波两种,体波又分为横波(S波)和纵波(P波),其中能造成较大损害的是纵波(P波)。
答案:非
下列有关岩石圈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岩石圈强度大、硬度高,深度达100公里
B.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正确C.岩石圈中物质密度处处一样
D.均衡补偿面以上为岩石圈,以下为软流圈
答案: C
C.人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D.透视和理解地球系统随时间的演化
答案: D
用“铀铅原子钟”测定岩石年龄,需要知道岩石中最初的铀铅元素含量。
答案:非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是人类第一次用自己的足迹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答案:是
导致海底岩石的磁记录呈条带状分布的原因是()
A.海底不断扩张
B.地磁极周期性地倒转
C.超新星爆发后,恒星核心以外的物质被高速抛出,形成星云,并能再次聚合为恒星或行星。
D.黑洞即表面黑色的巨洞。
答案: D
地球上的元素根据分布不同可分为亲气和亲水、亲石、亲硫、亲铁四种,其中亲石元素主要分布在地核中。()
答案:非
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地球最近的两颗行星是()
A.水星和火星
正确B.金星和火星
C.当宇宙中的物质密度小于5×10^27kg/cm^3时,便形成一个封闭的宇宙。
D.太阳系形成于约46亿年前。
答案: C
我们所处的太阳系仅是银河系2000亿个恒星系统之一。()
答案:是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质量较小的恒星死亡时,形成光度很弱的白矮星。
B.大质量恒星死亡时会发生超新星爆发,产生极大的亮度。
下面关于傅科摆的描述,错误的是()
A.北半球傅科摆轨迹顺时针转动
B.赤道处,傅科摆轨迹转动最快
C.南北极点处,傅科摆轨迹不转动
D.傅科摆轨迹转动一圈,最快是24小时
答案: B, C
1983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地球系统科学委员会将()作为地球系统科学的最终目标。
A.探讨地球的本质问题
B.地球与宇宙的关系探索
A.这些物质都来自于同一个母体
B.这些物质的年龄都一样
C.这些物质的成分都一样
D.这些物质的年龄都能代表地球的年龄
答案: A
我们看到的流星实际上是宇宙中的
A.太阳高能粒子
正确B.小行星
C.陨石
D.彗星
根据地层学原理,不同地区的地层中如发育同一地质年代的同种化石,那么这两个地层一定是形成于地球的同一时期。()
答案:非
以下关于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行星沿着各自的椭圆轨道围绕太阳运行。
B.太阳位于行星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正确C.在相等时间内,太阳与行星之间的连线扫过的椭圆面积并不是一定相等的。
D.椭圆轨道半长轴越大,行星公转周期就越长。
答案: C
恒星的结局因其质量不同而有三种可能:形成白矮星、形成中子星、形成黑洞。
答案:是
亚里士多德推测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有()
正确A.在不同纬度北极星相对人的位置
B.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C.日食现象
正确D.月食现象
答案: A, D
下列关于多普勒效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正确A.当物体向我们高速接近时,声波频率会变高。
B.当物体向我们高速接近时,光波频率会红移。
正确C.当物体向我们高速离开时,声波频率会变低。
正确A.自然界存在两套铀-铅时钟,其中铀的半衰期分别为45亿年和7.04亿年
B.卢瑟福在铀铅衰变的基础上提出了“铀-铅时钟”
正确C.由于铅比氦的移动性差,所以“铀-铅时钟”比“铀-氦时钟”更准确
D.铅的四种同位素分别为铅205、铅206、铅207和铅208
答案: A, C
帕特森用Pb同位素测(Pb207/Pb204,Pb207/Pb204)比值,结果测得的海水、海相沉积岩、夏威夷玄武岩、陨石等值都处在同一条直线上,说明()
C.金星和木星
D.水星和金星
答案: B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北极星和月食的观察使罗素意识到“地球是个球体”。
B.“盖天说”、“宣夜说”和“浑天说”都是中国古人的宇宙观。
C.“地心说”这一太阳系模型影响了人类1500年。
D.宇宙是由包括银河系在内的大约1000亿个星系所构成的。
答案: A
太阳系最边缘的部分称为柯伊伯带。()
答案: A)
正确A.球粒陨石
B.玄武质陨石
C.铁陨石
D.镍陨石
答案: A
哪块陨石被称为地球年龄研究史上的“罗塞塔碑”()
A.阿林陨石
B.孟伯希陨石
正确C.阿连德陨石
D.威拉姆特陨石
答案: C
放射性元素的发现才真正解决了测定地球年龄的工具问题。()
答案:是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D.当物体向我们高速离开时,光波频率会蓝移。
答案: A, C
根据提丢斯?波德定则,在太阳系的哪两颗行星间还应有颗大行星()
正确A.火星和木星之间
B.水星和金星之间
C.地球和火星之间
D.木星和土星之间
答案: A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宇宙大爆炸发生于约137~138亿年前。
B.宇宙目前仍处于不断膨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