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及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多变的天气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多变的天气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022bd4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3.png)
中班科学教案多变的天气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第三节《多变的天气》。
详细内容包括天气的定义、特点以及常见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天气的概念,了解不同天气的特点。
2. 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不同天气的特点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天气预报视频、天气符号卡片、画有不同天气的图片、小黑板。
2. 学具:画纸、彩笔、天气预报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天气预报视频,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今天的天气情况。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天气符号卡片,引导幼儿认识不同天气。
(2)通过图片展示,讲解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天气的特点。
(3)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见过的天气现象,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一张画有不同天气的图片,让幼儿说出图片中的天气。
(2)引导幼儿观察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雨天要带伞,雪天要穿厚衣服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天气预报表格,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天气。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说出喜欢该天气的原因。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的定义2. 常见天气现象晴天阴天雨天雪天3. 天气对生活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天气,并描述该天气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我喜欢的天气是晴天。
晴天阳光明媚,天空湛蓝,空气清新。
人们在晴天可以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踢足球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了天气的概念和特点。
但在引导幼儿观察天气对生活的影响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天气变化。
中班科学教案多变的天气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多变的天气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c15f98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ba.png)
中班科学教案多变的天气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第三节《多变的天气》。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学习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天气情况;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识别并描述不同的天气现象。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交流天气情况的能力。
3. 增强幼儿对天气变化与生活关系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天气情况。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气预报视频、天气图片、儿歌《天气预报》。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天气预报视频,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视频中出现的天气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不同天气现象的特点,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天气图片,让幼儿进行配对游戏,巩固对不同天气的认识。
4. 儿歌学习(10分钟)学习儿歌《天气预报》,让幼儿通过歌词记忆天气现象。
5. 小组讨论(10分钟)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并进行分享。
6. 创意手工(15分钟)指导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制作天气卡片,展示自己的创意。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现象:晴天、阴天、雨天、雪天2. 天气影响:穿衣、出行、活动安排等3. 创意天气卡片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天气,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2. 答案示例:我喜欢晴天,因为可以出去玩。
天空湛蓝,阳光明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幼儿对天气现象的认识有所提高,但在描述天气情况时,部分幼儿表达不够准确。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2. 拓展延伸:结合家长资源,让幼儿在家庭中观察并记录天气变化,提高幼儿对天气的敏感度。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培养幼儿关爱自然的情感。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多变的天气》带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多变的天气》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07dc73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4.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多变的天气》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多变的天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天气的变化,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培养幼儿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天气现象的多样性,能够分辨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不同天气。
2. 培养幼儿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提高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度。
3. 培养幼儿运用语言描述天气现象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运用语言准确描述不同的天气现象。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并分辨常见的天气现象,培养观察天气变化的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气预报视频、天气卡片、画有不同天气现象的图片。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天气预报视频,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视频中的天气现象。
2. 教学新课(10分钟)(1)教师出示天气卡片,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2)教师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分辨不同天气下的景物变化,如雨天的路面湿滑、雪天的树木披霜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一张画有不同天气现象的图片,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图片中的天气现象。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材料,让幼儿动手画出自己喜欢的天气现象。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多变的天气》2. 板书内容:(1)天气现象:晴天、阴天、雨天、雪天(2)天气变化:温度、湿度、风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植物在不同天气下的变化,记录下来并与家长分享。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幼儿认识了不同的天气现象,提高了幼儿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用语言准确描述天气现象,加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多变的天气》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多变的天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25725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8.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多变的天气》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多变的天气》教案(精选10篇)幼儿园大班科学《多变的天气》教案篇1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观察气象的兴趣。
2.了解常见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情况。
3.知道气象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活动准备课件、表格趣味练习活动过程一、了解气象与军事的关系。
1.让幼儿先来欣赏一段小故事“草船借箭”故事里有个非常聪明的人叫诸葛亮,他利用天气在3天时间造了10万支箭,是怎么办到的呢?2.让幼儿通过故事思考诸葛亮是怎么知道会有雾天呢?二、了解常见的和恶劣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
1.除了雾天,你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天气?2.了解一些恶劣的天气情况。
并观看课件。
3.你们是怎么知道天气情况的?(短信、电视、报纸等)4. 欣赏一段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天气、温度、穿衣指数等)三、了解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1.趣味问答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今天我就要考考你们。
(1)高温天怎样避暑?(2)雷雨天怎样维护自身?(3)雨天出门准备些什么?四、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1.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所以我们应该关心天气情况,根据天气变化学会维护自身。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气、温度、温馨提示3栏。
2.请小朋友来当一当气象员,在表格上记录一下天气。
幼儿园大班科学《多变的天气》教案篇2活动目标:1. 认识各种气象符号,学会看简单的天气预报。
2. 激发幼儿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萌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天气符号挂饰。
教学过程:一、导入你们觉得今天的天气怎么样?那明天呢?我们怎么样才能知道明天的天气呢?(引导幼儿说出天气预报)二、观看天气预报1.让我们一起看看明天的天气预报。
观看PPT(嘉善)。
2.提问:刚才天气预报员是怎么预报明天的天气的?3.教师概括(地名、气象符号、温度各表示什么。
)。
我们用数字来表示温度,前面的数字表示最低温度,后面的数字表示最高温度。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多变的天气》带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多变的天气》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b90c2e1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c.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多变天气》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第三节《多变天气》。
内容主要包括天气定义、分类以及各种天气特点。
详细内容涵盖晴、阴、雨、雪四种基本天气类型,以及风、雾、雷电等特殊天气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和掌握天气概念,知道天气种类和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天气变化能力,提高他们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大自然,懂得保护环境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天气种类和特点,尤其是特殊天气现象识别。
2. 教学重点:晴、阴、雨、雪四种基本天气类型认知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天气符号贴纸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天气预报视频,让幼儿观察和描述不同天气现象,引导幼儿关注天气变化。
2. 讲解天气概念(5分钟)以互动问答形式,让幼儿解天气定义,知道天气与日常生活关系。
3. 讲解基本天气类型(10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晴、阴、雨、雪四种天气图片,讲解它们特点,让幼儿认识和区分。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天气符号卡片,让幼儿识别并说出对应天气类型。
针对特殊天气现象,进行详细讲解。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天气,并在旁边标注天气名称。
6.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各种天气对生活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恶劣天气。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画作和讨论成果,对天气种类和特点进行回顾。
六、板书设计1. 天气概念2. 天气种类:晴、阴、雨、雪3. 特殊天气现象:风、雾、雷电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天气,并描述这种天气特点。
答案示例:我画是晴天。
晴天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小鸟在飞翔,人们在户外活动。
2. 拓展延伸:观察家里植物,解它们在不同天气下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在讲解天气类型时,可以加入更多互动环节,让幼儿参与进来,提高他们学习兴趣。
幼儿园中班教案《多变的天气》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多变的天气》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4815e6d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09.png)
幼儿园中班教案《多变的天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趣味生活》的第七章《天气的变化》,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和了解不同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学习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天气情况;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培养幼儿关注天气变化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不同的天气现象,能够分辨和描述各种天气特征。
2. 培养幼儿观察和表达天气变化的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天气情况。
重点:认识和了解不同的天气现象,关注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气预报视频、PPT、天气卡片、画笔、画纸等。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天气预报视频,让幼儿观察和讨论不同天气下的场景,引导幼儿关注天气变化。
2. 例题讲解展示PPT,讲解各种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词语描述这些天气。
3. 随堂练习分发天气卡片,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天气,并模仿卡片上的动作和表情,增强对天气的认识。
4. 互动环节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画的天气图画,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现象:晴天、阴天、雨天、雪天2. 天气描述词语:阳光明媚、阴云密布、大雨倾盆、雪花飘飘3. 天气对生活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天气,并用简单的词语描述。
2. 答案示例:(1)画出晴天,描述: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小鸟在枝头欢唱。
(2)画出雨天,描述: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小花躲在绿叶下避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不同的天气现象,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1)开展天气观察活动,让幼儿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并分享自己的观察。
(2)组织天气知识竞赛,提高幼儿对天气知识的兴趣。
(3)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关注天气变化,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共同提高对天气的认识。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多变的天气》(通用6篇)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多变的天气》(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e789d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a.png)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多变的天气》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多变的天气》(通用6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多变的天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多变的天气》篇1活动目标:1、使幼儿发现天气是经常变化的,初步了解变化的天气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2、培养幼儿关注天气,探索自然变化的兴趣。
活动准备:已做好的气象记录。
活动过程:一、讨论气温的变化。
1、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几天的气温有什么变化?(幼儿发言谈及每天气温是不同的。
)2、温度变化说明什么道理?(天气是多变的,有时气温很高,有时气温很低。
)3、温度高的时候你感觉怎么样?温度低的时候你感觉怎么样?4、温度高的时候你穿的衣服怎样?温度低的时候你穿的衣服又怎样?温度高的时候草、树木长得怎样?温度低的时候又怎么样?5、小结:气温是不断变化的,气温的高低与我们的穿着、生活有关系,与植物的生长也有关系,温度很低时农民就要注意防冻。
二、讨论近期天气的变化。
1、今天是什么天气?大家回想一下,上个星期的天气有什么变化?哪几天是晴天?哪几天是阴天?哪几天是雨天?2、晴天是什么样的?在晴天你感觉怎么样?阴天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有阴天?阴天会变化成什么天气?(因为天空中积多了云,遮住了阳光,就变成阴天,阴天可能变成雨天,也可能变成晴天。
)3、你喜欢什么天气?为什么?引导幼儿讨论天气与人生活的关系,晴天光线好,教室里亮堂堂舒服,大家在太阳底下晒晒太阳暖和,洗的衣服容易晒干……阴天使教室里黑乎乎的,不舒服,雨天出门不方便,要带雨具。
4、小结:天气是不断变化的,有时晴天,有时雨天,有时阴天,有时还会下雪。
三、讨论近期风力的变化。
1、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几天风也是不一样的?幼儿充分讨论。
2、你怎么发现风力不一样的?风力大小与我们生活有没有关系?你知道风力大小与什么人关系最大吗?为什么和渔民的关系最大?(风大浪就大,船出海就有危险,渔民最关心天气预报中的风力大小。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多变的天气》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多变的天气》](https://img.taocdn.com/s3/m/f5ece6b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7c.png)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多变的天气》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如晴、阴、雨、雪等。
2.培养幼儿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观察天气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天气卡片、晴雨伞、雨衣、阳光、云朵、雪花等道具。
2.环境创设:布置一个充满童趣的天气主题教室。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天气卡片,你们猜猜看,这些卡片上分别是什么天气呢?2.认识天气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天气卡片,第一个是晴天,第二个是阴天,第三个是雨天,第四个是雪天。
你们知道这些天气的特点吗?生:晴天有太阳,阴天有云朵,雨天会下雨,雪天会下雪。
师:说得很好!那你们知道天气是怎样变化的吗?生:天气有时候会突然变化,比如刚才还是晴天,一会儿就下雨了。
3.情景体验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情景体验,请大家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代表晴天、阴天、雨天和雪天。
每个小组都要表演一下自己代表的天气特点。
生:(分组表演)师:你们表演得真棒!那你们知道在不同的天气里,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吗?生:晴天要戴太阳帽,阴天要穿暖和的衣服,雨天要打伞,雪天要穿雪衣。
4.合作游戏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合作游戏,叫做“天气猜猜猜”。
我会说出一个天气现象,你们要迅速找到对应的天气卡片。
生:(参与游戏)师:你们真厉害,全部都找对了!那你们知道天气对我们的生活和出行有什么影响吗?生:天气会影响我们的穿着、出行方式,还会影响我们的心情。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天气是多变的现象,我们要学会观察天气变化,保护自己。
下面请小朋友们分享一下你们在活动中的收获。
生:(分享收获)师:大家都说得很好,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关注天气变化,照顾好自己。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分析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天气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不同天气的特点,培养了观察力和想象力。
大班科学优秀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多变的天气》
![大班科学优秀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多变的天气》](https://img.taocdn.com/s3/m/f6c98b9b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6.png)
大班科学优秀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多变天气》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多变天气》这一章节中,深入探讨天气概念、形成原因以及如何观察天气变化。
详细内容包括:天气定义、主要天气类型、天气图认识以及天气预报制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天气概念,掌握主要天气类型及其特征。
2.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能力,学会分析天气图。
3. 提高学生制作天气预报能力,增强他们实践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天气图认识和天气预报制作。
教学重点:掌握天气概念、主要天气类型及其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气预报视频、天气图、PPT、板书用具。
学具:笔记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一段天气预报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视频中天气情况,引导他们思考天气对我们生活影响。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什是天气?天气与气候有什区别?(2)主要天气类型有哪些?它们各自特征是什?(3)如何观察天气变化?天气图作用是什?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如何根据天气图分析天气变化,以及如何制作天气预报。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天气图,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析,然后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分析结果。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天气概念2. 主要天气类型及其特征3. 天气图观察与分析4. 制作天气预报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周天气变化,制作自己天气预报。
2. 答案:根据学生实际观察和记录天气情况,结合课堂所学,完成天气预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天气概念、主要天气类型及其特征,学会观察天气变化和制作天气预报。
课后反思,我发现学生们在分析天气图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天气观察活动,提高他们实践能力。
2. 邀请气象专家到校进行讲座,让学生解更多关于天气知识。
3. 开展天气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天气知识兴趣。
多变的天气教学反思(精选14篇)
![多变的天气教学反思(精选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67b129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a.png)
多变的天气教学反思(精选14篇)多变的天气教学反思篇1本课是第三章第一节内容,天气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并且学生能够感性认识的内容,对于教学切入口还是很好把握的。
我的教学设计是从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开始导入,要求学生从中找出与天气有关的词语,再让学生描述今天的天气,从中让学生总结出:描述天气的词语可以用:阴晴,风雨,冷热。
接下来通过资料展示和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知道了天气的特点和影响。
在第二部分,让学生观看《天气预报》,从中认识卫星云图和天气符号,并用竞赛的形式,角色扮演主持人及时巩固知识。
对于本节课,自己认为较为成功的地方是充分运用,将知识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但是对于细节,还有很多需要修改,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导语方面:运用《海尔兄弟》片头曲导入感觉还是比较贴切的,能够很好的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但存在一个小问题,我在导入歌曲时就直接用视频播放的,在听歌之前要求学生注意歌词唱的什么,但在播放时学生都被视频动画片给吸引了,忘记的我交代的任务。
这方面我可以做如下修改:直接播放MP3格式的歌曲,同时在屏幕上展现出歌词,这样学生的任务就很明显,并且能够很好的完成了。
二、衔接方面:第一部分讲解到天气定义和特点及影响之间过渡语没有衔接好,有点生硬,必然导致学生思路跟不上,当运用三则资料引导学生小结天气特点时,课堂气氛沉落下去,原本觉得很容易的问题突然间学生却哑住了,让我非常着急。
现在想来,是我的引导语不够精确明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会注意自己的用语,使得提出的问题简洁明了可以答,提高自身语言的功底。
三、调动气氛方面: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感觉已经进入状态,启发效果明显。
这部分主要运用竞赛的方法比一比记忆天气符号。
通过对比,学生积极性提高,效果明显。
另外,在最后还运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扮演主持人播报城市天气预报,全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播报,调动全体学生的关注性和参与度,效果明显。
四、教师与学生方面:作为地理教师还有很多做的不到位的地方,自己的语言组织不够精确明了,引导学生思索方面还需加强,临时处理学生问题答案的机智还不到位。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多变的天气》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多变的天气》](https://img.taocdn.com/s3/m/2dee1c9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29.png)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多变的天气》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天气的变化和规律。
2.能够简单描述不同天气对生活和自然的影响。
3.能够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天气变化模拟。
二、教学内容1.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和不同天气现象的特点。
2.利用仿真实验进行天气变化模拟,以强化对天气变化的认识。
3.分组讨论不同天气对生活和自然的影响,并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关于不同天气现象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天气变化的注意和兴趣,并带领学生进行初步探索。
2. 活动一:不同天气现象的观察(15分钟)教师将几种不同天气现象的图片贴于黑板上,让学生仔细观察并简单描述。
为了使刚上小学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天气现象,教师可以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形象化的解释和比喻。
例如,雷雨天气可以比喻为天上的吼声和闪电,虹的产生可以比喻为太阳光穿过雨滴的反射和折射。
3. 活动二:天气变化仿真实验(30分钟)教师利用季节性的物品进行“天气变化模拟” 实验。
这个实验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认识和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
教师将教室分成几个工作小组,每个小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实验:•实验一:制作云朵。
教师利用棉花球、盐、碗和刻度杯,让学生模仿云朵的形成过程,在碗里添加盐,加入约10ml水,用棉花把它搅拌均匀,然后缓缓地倒入另一个有水的碗中,在过程中可以观察到“云朵”的形成。
•实验二:风速模拟。
教师利用吹风机和纸张,让学生通过吹风机模拟出不同强度的风,让同学们感受到风的力量和变化。
•实验三:降雨模拟。
教师利用瓶子、水和醋,让学生通过加醋使得水产生气泡,气泡升到瓶口时,可以看到一些水珠从瓶子口中流出,就好像天上下着雨一样。
4. 活动三:小组讨论(20分钟)根据五个小组的实验结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归纳总结不同天气对生活和自然的影响并进行口头表述。
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理解,表达自己的看法,听取和交流其他同学的想法。
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多变的天气》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多变的天气》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cf8d40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1e.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多变的天气》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天气的多样性,知道晴天、阴天、雨天等不同的天气特点。
2.通过观察、讨论,培养幼儿对天气变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3.学习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天气,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天气的多样性,学会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天气。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观察天气变化,培养幼儿对天气的好奇心。
三、教学准备1.天气卡片(晴天、阴天、雨天等)2.天气图3.画笔、颜料4.彩虹伞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天气卡片,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天气。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天气,并简单描述该天气的特点。
2.天气观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窗外的天气,引导幼儿关注天气变化。
邀请幼儿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当前的天气。
3.天气图创作教师分发画笔和颜料,引导幼儿创作自己的天气图。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创意,画出自己心中的天气。
4.天气游戏教师组织幼儿玩“猜猜看”游戏,教师描述一种天气,幼儿猜测是哪种天气。
邀请幼儿参与游戏,描述天气,让其他幼儿猜测。
5.天气知识分享教师向幼儿分享关于天气的知识,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邀请幼儿提问,教师解答。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幼儿对天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天气观察环节,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对天气变化的好奇心。
3.在天气图创作环节,幼儿充分发挥创意,画出了自己心中的天气,提高了幼儿的绘画能力。
4.在游戏环节,幼儿积极参与,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5.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但仍有不足之处,如在天气知识分享环节,部分幼儿对天气知识掌握不够扎实,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六、教学建议1.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幼儿对天气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天气变化。
2.教师可适当增加关于天气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天气知识。
3.教师应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多变的天气优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多变的天气优质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6222dc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b.png)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多变天气优质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中第三节“多变天气”。
详细内容包括:天气定义,常见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以及天气变化对生活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天气概念,认识不同天气现象。
2. 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学会简单天气观察方法。
3. 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不同天气现象,解天气变化对生活影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培养观察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天气预报视频、天气符号卡片、彩色笔、黑板。
学具:画纸、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天气预报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今天天气。
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为新课铺垫。
2. 教学新课(15分钟)(1)讲解天气概念,让学生解天气是什。
(2)展示不同天气现象,让学生认识并描述各种天气。
(3)讲解天气变化对生活影响,让学生举例说明。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天气符号卡片,让学生识别并说出对应天气现象。
通过讲解,让学生学会简单天气观察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喜欢天气,并描述这种天气下生活场景。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多变天气2. 板书内容:(1)天气概念(2)常见天气现象(3)天气变化对生活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天气,并描述这种天气下生活场景。
2. 答案示例:最喜欢天气是晴天。
在晴天里,我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晒晒太阳,感受温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解和关注天气变化。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需加强,以提高学生参与度。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一周天气变化,记录在表格里,并与同学分享。
通过观察,让学生进一步解天气多样性,培养他们观察力和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特别关注学生对天气变化关注和感知。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多变的天气》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多变的天气》](https://img.taocdn.com/s3/m/9f318f8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d.png)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多变的天气》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的第三节《多变的天气》。
详细内容包括:天气的定义、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常见的天气现象及其成因、天气预报的解读等。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天气的定义,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能够识别和描述常见的天气现象。
2. 学会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天气情况,培养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增强环保意识,关注气候变化,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天气现象的成因、天气预报的解读。
教学重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常见天气现象的认识、观察和记录天气情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天气预报视频、PPT、天气符号卡片、观察记录表等。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天气预报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提问:“大家知道今天是什么天气吗?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天气的定义、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介绍常见的天气现象及其成因,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天气符号卡片,描述对应的天气现象。
4. 观察和记录天气情况(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包括温度、湿度、风力等。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的定义2.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3. 常见天气现象晴天阴天雨天雪天4. 天气预报的解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分析天气变化规律。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天气的定义、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以及常见天气现象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天气成因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开展“天气日记”活动,鼓励学生长期观察天气变化,提高对天气现象的认知。
中班科学教案多变的天气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多变的天气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083a37f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1.png)
中班科学教案多变的天气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中“多变的天气”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天气的定义、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四季天气变化特点、简单的气象符号认知以及天气的安全常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天气的概念,知道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2. 培养幼儿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能描述四季常见的天气现象。
3. 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知道在恶劣天气下如何保护自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气象符号的意义,掌握天气安全常识。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四季天气变化,培养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四季天气变化PPT、气象符号卡片、安全常识图卡。
2. 学具:画纸、彩笔、安全常识小册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四季天气变化,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喜欢的天气。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气象符号的意义,让幼儿学会识别基本的气象符号。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气象符号卡片,让幼儿进行配对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4. 安全常识讲解(10分钟):通过图卡展示,让幼儿了解在恶劣天气下如何保护自己,进行互动问答,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5. 天气绘画活动(10分钟):让幼儿用画纸和彩笔描绘自己喜欢的天气,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多变的天气2. 内容:天气的定义四季天气变化特点气象符号认知天气安全常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天气,并描述这个天气的特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天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后反思发现,幼儿对气象符号的认知和安全常识掌握程度较高,但描述天气变化的能力还需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增加天气观察环节,让幼儿在实际观察中提高表达能力。
拓展延伸方面,可组织幼儿参观气象站,了解更多的气象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喜欢的天气。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多变的天气》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多变的天气》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aa2141b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a.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多变的天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详细内容为“多变的天气”。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幼儿将了解天气的基本类型,学习观察天气变化的方法,并亲手进行简单的气象实验。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晴天、阴天、雨天等基本天气类型。
2. 培养幼儿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观察天气变化的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气象实验。
教学重点:认识和了解基本天气类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气预报视频、气象实验器材、教学图片、板书工具。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天气预报视频,让幼儿初步了解天气变化。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经历的有趣天气现象。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讲解基本天气类型,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通过教学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分辨不同天气的特点。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例题:“请说出三种天气类型及其特点。
”引导幼儿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根据观察记录表,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天气变化。
5. 气象实验(10分钟)分组进行简单的气象实验,如制作小风车、简易雨量计等。
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
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成果。
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多变的天气》2. 内容:天气类型:晴天、阴天、雨天天气特点:阳光明媚、多云、降雨观察方法:看、听、摸、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并与家人分享。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记录天气变化,如日期、天气类型、气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充分了解了多变的天气。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多变的天气》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多变的天气》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8ec747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c.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多变的天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材第四章《自然界的奥秘》第三节《多变的天气》。
主要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学习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天气情况;了解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区分不同的天气现象,学会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天气情况。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思考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教育幼儿关注天气变化,增强环保意识,学会关爱大自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天气情况,理解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天气预报视频、天气图卡、画纸、彩笔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天气预报图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播放天气预报视频,让幼儿观察并说出今天的天气情况。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见过的不同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展示天气图卡,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
(2)教师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天气情况,让幼儿模仿学习。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例题,如“今天晴天,太阳高高的,天空蓝蓝的。
”(2)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笔和画纸表现出晴天的场景。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分发天气预报图卡,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选择合适的图卡进行描述。
(2)幼儿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描述。
(2)教师提出问题,如“天气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什么影响?”引导幼儿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多变的天气2. 板书内容:(1)天气现象: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2)描述方法:太阳高高的、天空蓝蓝的、小雨滴答滴答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天气,并用简单的词语进行描述。
2. 答案示例:(1)最喜欢的天气:晴天(2)描述:太阳高高的,天空蓝蓝的,小鸟在树上唱歌,我和妈妈去公园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安一中:夏远新
第一节 天气与气候 一、教材分析: 天气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教材从三个方面展开教 学:首先,让学生深刻了解天气及其影响,进而认识到天气预报的重要 性;其次,让学生学会看天气预报;最后,从环保的角度理解保护大气 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已对地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班级已初步形 成了合作交流、敢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作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互提 问的互动气氛较浓;学科知识方面有一定感性认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天气的含义,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用事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 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步学会联系实际区别天气和气候; 2.通过对天气特点的分析使学生学会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解答地理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天气的认识,学会关心身边的天气状况; 2.通过用事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认识到保护大 气环境的重要性。
学生结合表格把问题写出来(目的是加深对天气与气候的理解)。 课件:判断下列词语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①风和日丽 ②昆明四季 如春 ③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④东边日出西边雨⑤极地地区全年严 寒(让学生判断,目的是正确区分天气与气候)。
阅读图文资料,说说天气的影响。 课件展示:
过渡:“光靠谚语是不能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知道 每天的天气状况呢?”(看天气预报) 师:“通过什么来知道天气状况呢?”生:“要靠卫星云图”。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发布天气预报(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加 强对天气符号的记忆)。 过渡:“人们知道每天的天气情况,就可以合理安排户外活动。”
拓展应用: 小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课后活动:搜集天气谚语,并验证其准确性。 板书设计: 天气与气候 一、 天气和气候 1、天气概念、特点 2、气候概念、特点 二、天气及其影响 三、天气预报 1、卫星云图 2、天气符号 教学反思: 本节课联系生活实际,贴近生活,既注重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 的传授,又体现了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地理知识。现代化教学 手段的使用,使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设问:如何识别不同的风呢?(说明:第一,什么是风 杆、风尾。第二,风向的判断。第三,风级的表示方法。)
课件:“考考你”(测试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过渡:“熟记了“天气符号”,假如给你一幅城市天气预报图,你能当一次 预报员吗?” 课件:看视频模仿天气预报员“中国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
师:1、播放“上学路上的四幅图”,让同学们思考:这四 幅图中分别是什么样的天气?(晴、雨、大风、阴)感 受如何?(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回答天气变化快还是 慢?)引出“天气”的概念与特点(学生通过读书来回 答)。
课件:一、天气谚语
师:“天气是变化的,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每一天的天气状况呢? 在民间有许多关于天气的谚语,咱们交流一下,看谁知道得 多?”(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 师:让学生谈谈本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引出“气 候”,然后让学生读书,掌握气候的概念与特点。 课件:
教学重点: 天气的含义;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教学难点: 读懂天气预报图和识别卫星云图。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学法指导: 1、“从生活实际入手,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时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 生活,化枯燥为有趣,时时处处感受有用的“地理”。 2、“在游戏中学习地理”。天气预报的符号多而不好记,怎样才能快速 有效地记住呢?同学们之间不妨比一比、试一试,看谁记得快,或者坚 持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自己也学做天气预报员,播报天气预报。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播放不同地区的图片,展示不同地区的生活环境,说明人 类生活的环境存在很大差异,然后让学生回答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不同地 区的环境差异?(气候)“那么世界的天气与气候是怎样的呢?这一节 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吧。” 投影: 第四章 世界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课件:卫星云图。
师:讲解卫星云图上的蓝色、绿色、白色分别代表什么?然后让学生看 图回答,青藏高原和自己家乡所在的位置是什么样的天气? 设问:在天气预报图上怎样识别天气情况呢?(根据天气符号) 课件:“常见天气符号”图
指导学生逐一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活动: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记忆天气符号的比赛,看哪一组记得又对 又快。2、选择几个天气符号,看谁画得好。 课件:“相信你能行”(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兴趣中获取地理知 识)。 师:结合“沙尘暴”的符号,补充沙尘暴的有关知识,同时让学生思考我 国西北地区为什么经常发生沙尘暴?应采取什么措施?(形成保护环境 的意识)。 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