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独尊和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第三章_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模式的形成
第三节 察举制度(了解识记)
一、察举制概述 所谓察举又称荐举,就是“乡选里举”。 察举是三公九卿、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员根据考 察把所谓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平民或下级官 吏推荐给中央,再由中央考察核实后授予官职, 它肇始于汉高祖,视步形成于文帝,定制于武 帝,并历经魏晋南北朝至隋,五百年间生生不 息,甚至宋元之际还起过作用。
第三章 儒学独尊 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第一节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定 第二节太学、郡国学和鸿都门学 第三节察举制度 第四节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第五节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第一节 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定 (重点)
一、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提出 董仲舒 《对贤良策》(或称“天人三 策”) 二、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内容 (一)设五经博士 (二)设立太学,置博士弟子 (三)建立察举制度,以儒术取士
四、论教学
(二)多连博贯,约节反精 “为《春秋》者,得一端而多连之,见一空 (孔)而博贯之,则天下尽矣。” “太节则知(智)陋,太博则业厌”
四、论教学
(三)强勉进取,持之以恒 “事在强勉而已矣。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 知明;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 (四)贱二贵一,虚静以求 “目不能二视,耳 不能二听,手不能二事。 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莫能成。……故君子 贱二而贵一。”
第五节 王充的教育实践 与教育思想(了解识记)
一、对谶纬神学的批判 董仲舒创立的儒家神学发展成为一种叫 谶纬的迷信学说。 (一)反对“信师是古”,主张“极问” “世儒学者好信师是古,以为圣贤所言 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道难问” (二)反对“但拘一经”、“记诵章句”, 主张“贵通”、“贵用”
二、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 (了解识记)
(一)关于教育作用 与董仲舒类似,王充也把人性分为三种:有生来就善 的人,是中人以上的人;有生来就恶的人,是中人以 下的人;有无善无恶,或善恶混杂的人,是中人。 人性善恶并非受命于天,而是由自然的“气”构成的, 人性“秉气有厚薄,故气有善恶”。 人的善恶关键在于教育。
333教育综合背诵笔记
333教育综合冲刺背诵笔记目录目录 (1)第一篇:《教育学》 (3)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3)第二章教育的概念 (3)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3)第四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3)第五章教育目的 (4)第六章教育制度 (5)第七章课程 (7)第八章教学(上) (8)第九章教学(下) (9)第十章德育 (11)第十一章班主任 (12)第十二章教师 (12)第十三章学校管理 (13)第二篇:《教育心理学》 (14)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4)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14)第三章学习及其理论 (16)第四章学习动机 (18)第五章知识的学习 (20)第六章技能的形成 (20)第七章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20)第八章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 (21)第三篇:《中国教育史》 (24)第一章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24)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24)第三章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28)第四章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29)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30)第六章早起启蒙教育思想 (32)第七章中国近代教育的转折 (32)第八章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34)第九章近代教育体制的完备 (34)第十章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建设 (36)第十一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 (36)第十二章现代教育家的探索 (36)第四篇:《外国教育史》 (39)第一章古希腊的教育 (39)第二章古罗马的教育 (39)第三章西欧中世纪教育 (39)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41)第五章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教育的发展 (41)第六章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 (43)第一篇:《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学概述1、教育的含义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活动。
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和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中国古代教育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一、选择题1.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阶级性B.有组织性C.有等级性D.无目的性2.我国教育萌芽于()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中期C.原始社会末期D.奴隶社会3.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学校产生的条件()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B.社会事务日益复杂,需要专人管理C.家庭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场所D.文字的产生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条件4.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学校的形态()A.辟雍B.瞽宗C.序D.庠5.西周建立的两大学校系统是()A.大学和小学B.国学和乡学C.官学和私学D.上学和下学6.对“辟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是西周国学中的大学B.是西周国学中的小学C.是西周的乡学D.是西周的一种私学7.西周时期诸侯所设的大学称为()A.辟雍B.泮宫C.瞽宗D.庠8.关于西周时期的“六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B.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C.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坚固的特点D.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二、简答题1.简要介绍西周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
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思想的奠基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私学兴起的原因()A.受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多B.奴隶制的解体C.学术文化下移D.养士之风盛行2.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A.道家和法家B.儒家和道家C.道家和墨家D.儒家和墨家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的一所着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A.楚国B.燕国C.齐国D.秦国4.对稷下学宫的性质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由官方出资兴办的官学B.以私人讲学为主,因而是私学性质C.是在一种学术交流机构,而非学校的性质D.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5.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A.利B.仁C.德D.信6.“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对的概括。
()A.教育对象B.教育目的C.教育作用D.教育任务7.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孔子所确定的“六艺”。
中国古代教育习题及答案
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一、选择题1.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阶级性B.有组织性C.有等级性D.无目的性2.我国教育萌芽于()B.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C.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坚固的特点D.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二、简答题1.简要介绍西周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
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思想的奠基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私学兴起的原因()A.受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多B.奴隶制的解体C.学术文化下移D.养士之风盛行2.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A.道家和法家B.儒家和道家C.道家和墨家D.儒家和墨家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的一所着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10.被封为“亚圣”的是()A.庄子B.老子C.荀子D.孟子11.孟子教育思想的基础是()A.性恶论B.性善论C.性三品D.素丝说12.孟子认为人人天生都有的四个善端是()A.仁、义、孝、礼B.信、爱、敬、惧C.仁、义、孝、忠D.仁、义、礼、智13.首先提出“明人伦”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14.“反求诸己”是由提出来的。
()A.荀子B.孔子C.孟子D.韩非15.“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这是对教学方法的总结。
()23.在教育上主张主动施教,“强说人”的学派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24.孔子主张“述而不作”,墨家对此的态度是()A.批评B.赞成C.不作回应D.默认25.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的是()A.韩非B.庄子C.老聃D.荀子26.道家的教育主张是()A.“不言之教”B.“以法为教”C.“兴利除害”D.“化性起伪”27.以下人物在人性论上的观点相似的一组是()A.孔子荀子B.孟子荀子C.荀子韩非D.韩非孟子28.“以吏为师”是哪个派别的教育管理手段()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3.试述墨家的教育思想。
教育综合333考研大纲
教育综合333考研大纲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
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涵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3、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三)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五、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概述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二)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坚持全面发展;培养独立个性。
2、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六、教育制度(一)教育制度概述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七、课程(一)课程概述课程及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概念;课程理论的发展;课程发展上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
(二)课程设计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
(三)课程改革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八、教学(上)(一)教学概述教学的概念;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任务。
1、教学组织形式概述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
教育学名词解释
1.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2.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3.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4.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硬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5.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7.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8. 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9.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尾部、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所长,获得最佳的发展。
10.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11.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个别短暂活动或操作活动。
12.教学方法组合: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特点的教学活动的模式。
中外教育简史
中外教育简史《中外教育简史》是2002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单中惠、杜成宪。
本书介绍了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等内容。
1内容简介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教育干部培训“十五”规划》提出,要继续大力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
“十五”期间。
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和《全国教育干部培训“十五”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以提高中小学校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为出发点,以进一步健全培训制度,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培训质量为主线,努力建设一支符合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校长队伍,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逐步形成“教育部宏观管理、地方政府分级负责、院校依法施训、校长主动学习”的校长培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夸美纽斯的生平及思想基础在“捷克兄弟会”的帮助下,夸美纽斯接受了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
在波兰时,夸美纽斯开始教育理论的创作,他先后撰写了《语言和科学入门》、《母育学校》、《大教学论》、《泛智的先声》等重要著作。
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强调,人类的本性是善良的,只要发展人的智力,给人以广泛的知识,就可以使个人和社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育的作用:爱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夸美纽斯十分重视教育对于社会改良的作用。
他一生致力于泛智教育,就是要创办学校,普及知识,扫除愚昧和无知,是国家和民族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他在《大教学论》的第一章中就指出,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认为人具有生长和发展的机能,人的发展是一种内在的、潜在的发展。
他认为,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现世的人生服务,培养具备完全知识、完美德行和坚定信仰的人。
三、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根本性的指导原则:“教育适应自然”。
中国古代教育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一、选择题1.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4.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学校的形态()A.辟雍B.瞽宗C.序D.庠5.西周建立的两大学校系统是()A.大学和小学B.国学和乡学C.官学和私学D.上学和下学6.对“辟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是西周国学中的大学B.是西周国学中的小学C.是西周的乡学D.是西周的一种私学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私学兴起的原因()A.受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多B.奴隶制的解体C.学术文化下移D.养士之风盛行2.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A.道家和法家B.儒家和道家C.道家和墨家D.儒家和墨家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的一所着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A.教育对象B.教育目的C.教育作用D.教育任务7.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孔子所确定的“六艺”。
()A.礼B.乐C.数D.易8.在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中,是最高的道德概念。
()A.礼B.仁C.孝D.德9.以下哪一项不是孔子的道德教育的原则。
()A.持志养气B.立志乐道C.克己内省D.改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14.“反求诸己”是由提出来的。
()A.荀子B.孔子C.孟子D.韩非15.“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这是对教学方法的总结。
()A.孟子B.荀子C.孔子D.老子子20.“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这是提出的。
()A.墨翟素丝说B.韩愈性三品C.荀子素丝说D.韩非性三品21.提出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22.“三表法”是墨子提出的。
()性起伪”27.以下人物在人性论上的观点相似的一组是()A.孔子荀子B.孟子荀子C.荀子韩非D.韩非孟子28.“以吏为师”是哪个派别的教育管理手段()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29.以下教育论着不属于《礼记》的是()A.《大学》B.《四书》C.《学记》D.《乐记》5.孟子提出了哪些教学原则?6.《大学》里的三纲领、八条目是指什么?7.简要介绍《学记》里的教育思想。
311中国教育史真题:选择题随堂讲义
中国教育史选择题出题分析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2008年,第11题】在古代文献记载中,我国西周时期设在王都的小学和大学,总称为()A.都学B.乡学C.国学D.官学【2012年,第14题】西周时期贵族家庭的儿童教育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要求,在其最初阶段更为注重()A.学习计数和练习写字B.训练基本的生活技能C.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D.养成端正的道德品行【2014年,第14题】据《礼记.王制》记载,西周天子和诸侯所设大学分别称为()A.成均泮宫 B.辟雍庠序 C.辟雍泮宫 D.辟雍泽宫【2015年,第14题】西周学校以“六艺”为课程,根据程度分别安排在小学或大学学习,其中被称为“小艺”,安排在小学学习的是:()A.诗书B.礼乐C.射御D.书数【2016年,第14题】在文献记载的中国古代学校中与乐教最为相关的是()A.庠B.成均C.序D.泮宫【2019年,第14题】据古籍记载,我国学校教育设立“小学”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汉朝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知识点:孔孟荀儒家学派【2007年,第11题】“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观点的提出者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2008年,第12题】孔子重视启发式教学,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朱熹对“愤”的解释是()A.“达其辞”B.“口欲言而未能之貌”C.“开其意”D.“心求通而未得之意”【2010年,第14题】春秋战国之际,儒墨两家并称“显学”,在教育问题上,墨家不同于儒家的主张是()A.重视道德教育B.重视文史教育C.轻视礼乐教育D.轻视科技教育【2014年,第15题】下列引语最符合孔子关于教育对象主张的是()A.“唯上智与下愚不移”B.“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C.“仕而优则学”D.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2016年,第15题】“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这一关乎学习过程的论述出自()A.论语B.墨子C.孟子D.荀子【2019年,第15题】孟轲认为人先天具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其中恻隐之心是( )A.仁之端B.义之端C.礼之端D.智之端知识点:墨家、道家、法家【2011年,第14题】先秦墨家所倡导的最具特色的教育内容是()A.政治教育B.科技教育C.艺术教育D.军事训练【2018年,第14题】“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
教育综合333重点知识梳理
教育学综合333一共由四本书组成。
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以与教育学原理。
其中考察分数分布依次为:30分、30分、30分、60分。
根据分数分布可推出每本书中重点的多寡,可知教育学原理重点是最多得,另外三本书重点势均力敌。
那么从整体上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呢?一条线[时间线索(适用中外教史的学习)、逻辑线索(适合于所有科目的学习。
宏观与微观、顺承关系。
适合于所有科目;如教学流程:教育总目的----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容确定教学目标----兼顾教学环境选用适宜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课堂在线检测学习效果,与时进行评价-------充分运用课后学习资源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一、两个统一[中外教史从时间上看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统一;有些容同样具有一定程度的统一(中国古代官学与私学的统一;课程改革中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统一)]二、三个角度[适用于:中外教史。
教育家的思想史、国家教育制度史、教育实践史。
]三、四个哲学思维[适用于所有科目,但更适用于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原理。
1.外部(主客观)思维;2.宏伟与微观思维;3.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思维;4关系思维:相互独立,缺一不可。
相互联系,不容分割。
相互促进,交互发展。
相互制约,协同进步。
]我们先从整体上来看教育学综合333整体框架。
一、中教史(一条线时间线索;两个统一;三个角度;四个哲学思维)第一章:西周官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时间线索:西周官学制度:公元前900多年)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春秋战国时期:孔子逝世于公元前479年)第三章: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模式的形成(汉代)第四章: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晋南北朝到隋唐)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宋明)第六章:早期启蒙教育思想(明末清初)第七章: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主要为清末洋务运动)第八章: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主要为清末维新运动与清末教育改革)第九章: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民国初年)第十章: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国民党统治下的教育)第十一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我党领导的教育)第十二章:现代教育家的探索(主要是贯穿民国时期教育)二、外教史(将与中教史结合理解)第一章:古希腊的教育(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出生。
中国古代教育习题及答案
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一、选择题1.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阶级性B.有组织性C.有等级性D.无目的性2.我国教育萌芽于()B.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C.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坚固的特点D.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二、简答题1.简要介绍西周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
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思想的奠基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私学兴起的原因()A.受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多B.奴隶制的解体C.学术文化下移D.养士之风盛行2.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A.道家和法家B.儒家和道家C.道家和墨家D.儒家和墨家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的一所着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10.被封为“亚圣”的是()A.庄子B.老子C.荀子D.孟子11.孟子教育思想的基础是()A.性恶论B.性善论C.性三品D.素丝说12.孟子认为人人天生都有的四个善端是()A.仁、义、孝、礼B.信、爱、敬、惧C.仁、义、孝、忠D.仁、义、礼、智13.首先提出“明人伦”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14.“反求诸己”是由提出来的。
()A.荀子B.孔子C.孟子D.韩非15.“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这是对教学方法的总结。
()23.在教育上主张主动施教,“强说人”的学派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24.孔子主张“述而不作”,墨家对此的态度是()A.批评B.赞成C.不作回应D.默认25.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的是()A.韩非B.庄子C.老聃D.荀子26.道家的教育主张是()A.“不言之教”B.“以法为教”C.“兴利除害”D.“化性起伪”27.以下人物在人性论上的观点相似的一组是()A.孔子荀子B.孟子荀子C.荀子韩非D.韩非孟子28.“以吏为师”是哪个派别的教育管理手段()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3.试述墨家的教育思想。
2021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科目《333教育综合》的考研题库(第3章 儒学独尊与读经
第3章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一、名词解释1.鸿都门学[北师大2011研;北大2004研;南大2003研]答:鸿都门学是东汉文学艺术专门学校,因校址设于洛阳鸿都门而得名,建于灵帝光和元年,即公元178年。
鸿都门学实际是宦官为对抗太学生的反抗而另立的一所太学,学生由州、郡、三公举送,达千人。
专攻辞赋、小说、尺牍、字画,意在对抗太学的经学,学成后多授予刺史、太守、尚书、侍中等高级官职,为中国古代专科学校之始。
鸿都门学打破了以儒家经典为唯一教学内容的传统观念,提倡文学艺术的学习研究,并且还提拔出身微贱的豪强,这在教育史上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鸿都门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的文艺大学,作为一种办学的新形式,其是具有创造性的。
2.次相授业法[华中师大2003研]答:次相授业法是汉代私学所采用的一种转相授受的教学方法,汉代高等私学一般称“精舍”“精庐”。
汉代高等私学经师身份大致有二:一是官吏兼经师,所谓“居官教授”;二是经学专门家,所谓“隐居教授”。
经师们的教学风度颇有不同,生徒身份也有区别,有及门弟子和著录弟子之分。
及门弟子,指亲自到精舍,向经师问学,直接从师受教的学生;著录弟子,是列名某一经师门下,有师弟子之名份,但不必亲自来受业,没有授受经学之实的学生。
史书记载,有的经师门下,著录弟子达数千人或万余人。
即使是及门弟子,人数若太多,经师也不得不采用高年级学生教低年级学生的办法,使弟子次相授业。
这种弟子间转相授受的办法,非常流行,形成了以名儒讲诵为主、弟子们转相授受为辅的教学方法。
3.汉代太学[复旦2005研]答:汉代太学是汉代设在京师的中央官学。
为了培养和选拔精通儒经并能“尊王明伦”的治术人才,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定儒于一尊,于建元五年,即前136年在长安立太学,设五经博士。
元朔五年,即前124年置博士弟子。
西汉博士以名流升任,东汉须经过考试,弟子入学,一由太常于京师地方直接挑选“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一由郡国选送“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者。
儒学独尊和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儒学独尊和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1、独尊儒术汉朝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董仲舒,他是汉朝最负盛名的儒家学者之一,有“汉代孔子”之称。
由于汉初统治者对文化教育采取宽松的政策,各家学派逐渐从秦朝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均得到了良好而自由的发展。
然而,董仲舒认为各学派之间相互争雄,势必危及政治思想的稳定,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君主权力的集中。
因此,他站在儒家的立场上,从大一统的观点出发,在“对贤良策”中提出了“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建议,即独尊儒术。
他的这一思想正好同汉武帝决心改变汉初“无为”政治的想法相契合,因而被汉武帝采纳,并确立为汉朝重要的文教政策加以实施。
“独尊儒术”实际上是一项统一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的政策,其基本内容是要求国家政策和文化教育皆以儒学为本,并以儒学为统一的指导思想来培养和选拔人才。
朝廷专门设置“五经博士”来研习《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种儒家经典,从而肯定了儒家经学唯一官方正统地位。
非儒的其他学说虽未被明令禁止,但只能在民间传播,并不纳入国家正规教育系统,非儒的学者也不能进身仕途。
“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标志着封建统治阶级树立起符合自身利益的意识形态,这一政策此后一直维系了两千多年,直到封建社会的终结,对后世封建社会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经学的昌盛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教学目的、内容及教材空前地统一起来,学校教育基本上成为了经学的教育。
其次,它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使重教兴学成为汉以后历代的一项基本国策。
最后,它促成了教育的政治伦理化,使得教育成为统治阶级用以培养维护封建制度的顺臣良民的工具。
2、兴办太学太学是世界教育史上有明确文字记载的由统一中央政府设立的第一所官立大学。
“兴办太学”的建议最初也是由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提出的。
汉武帝从统一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需要出发,采纳了这一建议,并将其作为实施“独尊儒术”政策的重要措施之一。
汉武帝元朔五年,朝廷根据丞相公孙弘拟定的实施博士弟子制度的具体办法,开始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太学的正式设立。
中外教育史(中国史部分1-2)
2、分阶段教育的思想(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
3、朱子读书法六条: 1)循序渐进 2)熟读精思 3)虚心涵泳
4)切已体察 5)着紧用力 6)居敬持志
24
五、王守仁与心学教育思想
• 王守仁(1472-1529),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 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 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 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其‚致良知‛学说以反传统姿态出 现,打破了程朱理学的独尊局面。 • 继孟轲的‚内发说‛提出‚致良知‛学说,要求人凭借 自身所有的‚是非之心‛克服利欲;将‚格物‛理解成 ‚格心‛,要求把私念私欲一一追究、搜寻出来;要求 人懂得知与行是合一的,一个不善念头的发动就是恶行, 故须除恶于未萌动之时。 • 王守仁批评当时儿童教育的失识,提出要助其身心健康 发展。
6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1、三大文教政策的建议 1)兴太学养士,改革选士制度。 2)兴教化,正万民。 3)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2、关于教育作用(对社会的作用;对个人的作用)
3、论教学内容和教学原则与方法
1)教学内容:《诗》《书》《礼》《易》《乐》《春秋》 2)教学原则与方法:强勉努力、多连博贯、学贵专一。
学教育造成冲击,有助于改变传统教育不求实用的缺陷。清初颜元规划漳南书院就
是以胡瑗为法,直到近代仍有人提议在新学堂中仿分斋讲习之法。
19
“三舍法” “三舍法‛又称‚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是王安石在‚熙宁兴学‛中改革太 学教学管理的主要措施。规定: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层次不同、依次递 升的部分;学生入学后成为外舍生,须经平时考试和升舍考试,考在一二等者参酌 平时德行和学业表现,予以依次升入内舍乃至上舍;上舍生平时德艺与学业考试在 上等者直接授官,中等者免礼部考试而可直接参加殿试,下等者直接参加礼部考试。 实行‚三舍法‛意在突显学校作用,抵消科举的影响,并将学生平时表现与考试成 绩共同作为考核和选拔依据,而层层淘汰制度又形成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学生进 取心,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是教学管理的一项创新,对后代官学教育有很大 影响。如元代国子学和明代国子监所采用的‚升斋等第法‛和‚积分法‛,就是将
中国教育史: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
中国教育史: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时间:2011-07-22 16:28来源:三人行教育作者:教育中国教育制度史往往与朝代紧密联系在一起,复习教育史时需要注意不同朝代的学校教育制度、教育改革及其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
其中,书院制度、科举制度、近代学制的发展、演变和改革,中国教育制度史往往与朝代紧密联系在一起,复习教育史时需要注意不同朝代的学校教育制度、教育改革及其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
其中,书院制度、科举制度、近代学制的发展、演变和改革,是贯穿我国教育制度史的重要轴线。
我国具有特色的教育机构如稷下学宫、京师同文馆。
一、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学模式的初步形成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主要措施为设五经博士(前136年)、建立博士弟子制(前124年)、以儒术取士(察举制度,以儒家的经术和才德观举秀才、孝廉)、视学制度;2.太学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汉代太学建立,汉代太学教师称为博士,博士的首席西汉时称仆射,东汉时称祭酒,初为个别教学,后因人数增多改为集体授课,称“大都授”,主讲教师称“都讲”。
考核方式称为“设科射策”;3.鸿都门学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鸿都门学4.郡国学创于景帝末年,受“文翁兴学”推动,设在郡国的称为“学”,设在县的称为“校”,设在乡的称为“庠”,设在村落(“聚”)的称为“序”。
汉元帝时期设五经百石卒史。
5.察举制度始于汉高祖。
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重选举取士,察举正式成为一种制度。
州举秀才,郡举孝廉。
6.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1)《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兴学校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③重选举以选用贤才;(2)论人性与教育作用性三品说(“圣人之性”、“中民之性”与“斗筲之性”);(3)论道德教育: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中,道德教育是其核心,因为它是董仲舒德治政治思想在教育上的自然延伸,是成就理想人格的必由之路。
中国教育史第一部分
中国教育史部分总结中国教育史主要是理清思路,掌握人物,识记史实。
一、春秋战国时期主要人物人性与教育的作用孔子:人性论:1、孔子提倡:“性相近,习相远”,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习染,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的差别。
2、从“习相远”的观点出发,孔丘认为,人要发展,教育条件很重要,“烧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人应当钟声不断受教育,这样才是知识的站我和道德的修养不至于停顿,倒退,还认为认得生活或经营当受到重视,应争取积极因素的影响,派出小计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强调居住环境的选择,另一方面强调社交的选择。
3、从“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出发,把人性分为三等,一等是“生而知之者”属于上智,二等是“学而知之者”与“困而学之”,属于中人;三等是“困而不学”属于下愚。
性相近,习相远,指的是中人的部分,中人是有条件接受教育,可以对他们谈高深的学问。
人性与教育的作用1、对社会的作用,“古之王者,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教育对社会发展有中的作用,实力郭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提出了“庶”“富”“教”的理论(结合书上看);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利民的德政,反对苛政,以教育作为市政的基本手段,宣传忠君小孝亲,奉公守礼,这是教育最直接为政治服务的表现。
2、依据,“性相近,习相远”的理论可知,孔子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性的作用。
孟子的人性论与教育的作用性善论1、课本第一句(67页),大纲第一句(67)2、大纲第2点的三个部分。
荀子人性论与教育的作用性恶论与教育作用1、荀子认为,孟子的性善论是根本错误的,在于不懂得“人之性伪之分”,并认为人性从根本上说是恶的,荀子的人性论可归纳为一下三点。
2、“性伪之分”,性值得是人的先天素质,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排除任何后天人为素,伪指的是后天的习得,指人为,是泛指一切通过人为的努力而使人发生的变化,性与伪分别是先天素质与后天习得,应把两者区分开来,又指出人性本恶,但人性可以被转化,这也体现了教育必要性的作用。
三、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
三、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一)秦代的教育政策与措施秦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当时的教育政策与措施如下:①统一文字。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书同文字”的建议,统一使用小篆作为通用文字;②严禁私学。
私学造成思想的不统一,因此出现了“焚书”“坑儒”;③吏师制度。
在官府中设立“学室”,以官吏为教师,以法律为教学内容。
(二)“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汉代初期,各家并存,尤推黄老之学,汉武帝继位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提出了三大文教政策,基本内容如下:①推明孔氏,罢黜百家。
这是文教政策的总纲领。
②兴太学以养士,行教化以美习俗。
政府直接操控教育大权,决定人才的培养目标;③重视选举,选贤任能。
在汉武帝这三大文教政策下,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设五经博士,开设太学,确立察举制度。
(三)汉代的学校1.太学(中央官学)汉武帝在长安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太学的成立,也意味着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1)太学的教师和学生①太学的正式教师是博士,博士的首领在西汉称仆射(yè),东汉称博士祭酒;②太学的学生称为“博士弟子”“诸生”“太学生”等。
(2)太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①太学实际上是一所儒学专门学校,所传授的知识是单一的儒家经典,即“五经”(《诗》、《书》、《礼》、《易》、《春秋》);②太学的教学形式最初采用个别教学,后来人数增多,出现了“大都授”,主讲的博士称为“都讲”,此外还有次第相传的教学形式,即高业生教授低业生,来缓和教师的不足。
(3)太学的考试制度①太学内部的考试形式基本上采用“射科射策”形式。
“射”指学生对试题的学习和回答的过程;“科”指教师评定的等级;“策”是指试题。
②考试时间:西汉一年一次;东汉两年一次。
2.鸿都门学(专门学校)鸿都门学是东汉灵帝时设立的,因校址在洛阳鸿都门而取此名,它是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①鸿都门学的创办是统治阶级内部各种政治力量的较量在教育上的反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学独尊和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1、独尊儒术汉朝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董仲舒,他是汉朝最负盛名的儒家学者之一,有“汉代孔子”之称。
由于汉初统治者对文化教育采取宽松的政策,各家学派逐渐从秦朝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均得到了良好而自由的发展。
然而,董仲舒认为各学派之间相互争雄,势必危及政治思想的稳定,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君主权力的集中。
因此,他站在儒家的立场上,从大一统的观点出发,在“对贤良策”中提出了“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建议,即独尊儒术。
他的这一思想正好同汉武帝决心改变汉初“无为”政治的想法相契合,因而被汉武帝采纳,并确立为汉朝重要的文教政策加以实施。
“独尊儒术”实际上是一项统一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的政策,其基本内容是要求国家政策和文化教育皆以儒学为本,并以儒学为统一的指导思想来培养和选拔人才。
朝廷专门设置“五经博士”来研习《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种儒家经典,从而肯定了儒家经学唯一官方正统地位。
非儒的其他学说虽未被明令禁止,但只能在民间传播,并不纳入国家正规教育系统,非儒的学者也不能进身仕途。
“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标志着封建统治阶级树立起符合自身利益的意识形态,这一政策此后一直维系了两千多年,直到封建社会的终结,对后世封建社会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经学的昌盛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教学目的、内容及教材空前地统一起来,学校教育基本上成为了经学的教育。
其次,它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使重教兴学成为汉以后历代的一项基本国策。
最后,它促成了教育的政治伦理化,使得教育成为统治阶级用以培养维护封建制度的顺臣良民的工具。
2、兴办太学太学是世界教育史上有明确文字记载的由统一中央政府设立的第一所官立大学。
“兴办太学”的建议最初也是由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提出的。
汉武帝从统一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需要出发,采纳了这一建议,并将其作为实施“独尊儒术”政策的重要措施之一。
汉武帝元朔五年,朝廷根据丞相公孙弘拟定的实施博士弟子制度的具体办法,开始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太学的正式设立。
同时,也意味着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从此,中国封建社会有了集中培养统治人才的教育机构。
朝廷开始把握教育大权,利用教育这一有力的手段控制学术的发展方向。
西汉太学初建之时,只有博士弟子五十人。
此后太学的规模逐渐扩大,到东汉时盛极一时,就学人数曾达千人之多。
汉代太学的正式教师称为博士,其主要的职责是掌经教授。
博士的首领,在西汉时称仆射,东汉时称博士祭酒,由太常推举博士中德高望重者担任。
西汉太学的学生称“博士弟子”或简称“弟子”,东汉时称“太学生”或“诸生”。
太学建立之初,正式的太学生只有五十人,由太常在京都或京郊内选择年龄在18岁以上,仪态端庄者担任。
除正式的太学生外,还招收一部分非正式的特别生,是由地方推举选送京都太学就学的贤良之士。
从教学内容上看,太学实际上是一所儒学专门学校,所传授的知识是单一的家经典。
太学的教学形式较为灵活多样,起初,由于学生人数较少,往往采用个别或小组教学。
此外,太学也采用由高业生教授低业生的次第相传的教学形式。
汉代太学没有修业年限的规定,教学以自学为主,鼓励学生自学和相互论辩。
太学的考试基本上采取“设科射策”的形式。
“策”是指教师(主考)所出的试题。
“科”是教师用以评定学生成绩的等级标记,从优到劣依次分为甲科,乙科和丙科,或曰上第,中第和下第。
学生所取得的等级是日后授官的依据,通常甲科为郎中,乙科为太子舍人,丙科为文学掌故(此谓“学选”)。
太学的考试年限,西汉时是一年一试,东汉时基本上是两年一试。
后来,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以千万计,就出现了名为“大都授”的集体授课形式,主讲的博士称为“都讲”。
3、建立察举制度“察举”制度是两汉采用的一种由地方(也包括中央各部门)长官负责考察和举荐人才,朝廷予以录用为官的仕进制度。
作为两汉仕进制度主体的察举制是从汉文帝时开始实行的,但其发展为一种比较完备的入仕途径,并得以真正确立其在两汉仕进制度中的主体地位,是在汉武帝时期。
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指出,在官吏的选拔和任用的过程中,应克服论资排辈的现象,实行“量材授官,录德定位”。
汉武帝接受了这一用人思想,重视选举取士,在元光元年设立了岁举性的科目,即孝廉一科。
这标志着察举制成为了具有常制性的正式仕进制度。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分为两类:一类是常科,是指经常性举行选拔的科目,包括孝廉,茂材(秀才),文学,明经,明法,尤异,兵法,阴阳灾异,童子等科目。
其中孝廉是最主要的科目,选拔“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德行优良之士,秀才科主要选拔奇才异能,明经科选拔精通儒经的人才,童子科则是选拔具有特殊才能的儿童;另一类是特科,是指皇帝根据需要,临时决定进行察举并指定标准和要求的特殊科目。
特科科目名目众多,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制度化的科目是贤良方正。
在国家有重大问题需要探讨时,皇帝就会下诏让各地荐举贤良方正,由皇帝亲自策问,让被荐举者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发表对策。
若对策令皇帝满意,马上就可以做官或升官。
董仲舒就是在一次选拔贤良方正的测试中脱颖而出的。
察举制确立之初,颇能体现任贤使能的原则,也的确选拔出不少济世之才。
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讲习儒经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教育的发展。
4、董仲舒的教育思想儒学在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了两次重大的改造,西汉的董仲舒和南宋的朱熹是这两次儒学改造的关键人物。
董仲舒是西汉最著名的儒家学者之一,有“汉代孔子”之称,是研究“春秋公羊传”的大家。
他把“孔孟之道”和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加以改造和发展,建立起一套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神学思想体系,完成了对儒学的神学化改造。
他的著作现存的有《春秋繁露》和《汉书·董仲舒传》中的《对贤良策》。
①《对贤良策》和三大文教政策汉武帝即位后,诏令各地推举贤良来充实官吏队伍,并采用对策的方法,对荐举上来的优秀知识分子进行选拔。
汉武帝亲自拟定题目,亲自阅卷。
所谓对策,就是应荐者回答皇帝提出的有关经文、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方面问题的策问。
由于汉朝采用这一形式来选拔贤良之士,所以对策又称“对贤良策”或“贤良对策”。
董仲舒就是在一次对贤良策中被列为上第的。
董仲舒得到推举之后,汉武帝就治国之道对其进行策问,他连对三策,充分显示了他的政治才能和学术造诣,所阐发的思想主张也颇受汉武帝赏识。
后来,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在策问中提出的三条建议,即“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兴太学以养士”和“重视选举,任贤使能”,并将它们作为三大文教政策加以实施。
②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董仲舒说:“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性者,质也”。
他认为人性是“天”创造人类时所赋予的一种先天素质,这种素质既具有善的可能性,谓之仁气,又具有恶的可能性,谓之贪气。
仁气是指人性中有利于发展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先天因素,是人性的主导方面;贪气是指人性中与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相抵触的先天因素,是人性的从属方面。
因而,人性兼有善恶的要素。
不过,董仲舒又将“人性”与“善”严格地区分开来。
他指出,性只是具有善的可能性,并不就是至善至纯的,只有在教育的条件下,性才能够转化成具有道德之善的现实人格。
就性与善的关系,董仲舒解释道:“善如米,性如禾。
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
”也就是说,“性有善端,心有善质”,性可以转化成善,但性并非善。
同时,董仲舒还提出了“性三品说”。
他把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
所谓上品的“圣人之性”是天生的“过善”之性,是他人先天不可能,后天不可及的,注定要向善的方向发展。
所谓下品的“斗筲之性”根本谈不上什么“善质”,生来就是“恶”的,教化无用,注定要向恶的方向发展。
而“中民之性”则代表“万民之性”,是针对社会上“有善质而未能成善”,只有通过教化才能成“善”的绝大多数人而言的,这些人才是教育的主要对象。
所以,董仲舒说“名性者,中民之性”。
从这种人性论出发,董仲舒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他强调“性待教而后善”,也就是说“善”要靠人为的教育来实现,教育的作用就是发扬善性,使具有善质的人性转化成具有封建伦理道德的现实人格。
③论道德教育董仲舒鉴于秦王朝实行“严刑峻法”短命而亡的历史教训,主张实行“德教”,并将这一主张附会天意,说“天之任德而不任刑”,使封建道德神圣化。
他提出“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教育是治国的根本,一个国家的治乱兴废都归于礼乐教化,而刑罚只是治理国家的辅助手段。
董仲舒认为,道德教育可以使人民“从义向善,远利止恶”,从而形成统一的民心和民俗,有利于统治者的长治久安,因此统治者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实行教化。
“三纲五常”是董仲舒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其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
“三纲”是董仲舒以先秦儒家概括的“五伦”为基础,进一步强化其中的等级名分思想而提炼出的三种主从性质更为鲜明的人伦关系,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董仲舒认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把“三纲”及其相应的忠孝节等封建道德说成是上天赋予的,是不可违背的。
尽管“三纲”思想并非由董仲舒首先提出,但他对此进行了系统论证,并使之在教育和伦理实践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此以后,臣忠,子孝,妻顺成为封建社会中最重要的道德规范。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作为道德概念早已提出,但董仲舒将其提升为“五常”之道并做了新的发挥。
“三纲”是道德的基本准则,“五常”则是与个体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实践等心理、行为能力相关的道德观念。
“三纲”与“五常”相结合的纲常体系从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
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董仲舒提出了三条命题“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和“必仁且智”。
“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表达了董仲舒关于利和义之间关系的看法。
他认为,“利”满足人们肉体器官上的要求,“义”满足人们心灵精神上的要求,两者不可或缺。
但是,对道义的追求应该高于对个人利益的追求。
重义轻利应该是人生的基本取向,只有做到这一点,人生才能得到最终的满足。
“以仁安人,以义正我”要求人们在道德实践中,从尊重他人的生命价值和权利出发,以“仁者爱人”的情怀去爱护、关心他人,宽以容人。
同时,还要以符合道义的行为准则修正自身,严格要求自己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
这实际上是对先秦儒家强调主体道德自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必仁且智”是说在道德修养中必须做到“仁”和“智”的统一,也就是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的统一。
董仲舒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
故仁者所以爱人类也,智者所以除其害也。
”5、王允的教育思想王允,字仲任,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终生不与时苟同,坚决批判当时的神学化儒学和谶纬迷信,被“正统”儒家学者视为“异端”学派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