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十五发展规划报告

合集下载

医药行业的现状及规划

医药行业的现状及规划

医药行业的现状及规划医药行业的现状及规划医药行业是一个与人民健康息息相关的重要产业。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医疗需求量也在增加,而医药行业则作为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不断地为我们提供着优质的医疗服务和药品产品。

然而,随着医药行业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其中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医药行业的现状和未来规划两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一、医药行业的现状1.1 产业市场细分趋势在近年来,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生产制造流程的不断优化,在医药行业,不断出现以品种特色和核心竞争力为标志的细分市场。

同时,随着国家对各个制药企业的政策支持,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医药行业呈现出了日趋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1.2 竞争压力逐渐加剧医药行业作为一个极具潜力的产业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也使得竞争日益激烈。

各个制药企业也在不断地扩充自己的业务范围,涉及到药品生产、批发、零售等各个领域,从而增加了自身的竞争优势。

同时,从临床试验到药品上市,医药企业面临的监管和质量标准也越来越高,这些都促使医药行业的压力不断地增加。

1.3 技术进步趋势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人类巨大的科学技术进步,医药行业也不断地受到了科技的变革和创新。

例如,智能技术、云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都在逐渐地被应用于医药领域,从而推动了医药行业向着更加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等多元化方向慢慢发展。

1.4 疫情带来的变革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对医药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疫情催生了新兴疾病治疗手段,在人们对医疗保健的投入不断增加的同时,让人们更加意识到了医疗保健关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和必须性。

这一年,“生物安全”成为百姓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

综合来看,医药行业的现状是大趋势向规模化、产业化和信息化发展,但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压力,同时,新冠疫情的爆发,让行业的未来发展走向更多的生物安全、疾病防治等路径。

二、医药行业的规划2.1 面对机遇与挑战,加快创新步伐医药行业要加强技术研发,相继推出具有国际水平的新药、新技术、新装备等,并注重解决突出的技术瓶颈问题,为行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随着全球医药产业的发展,中国在2020至2025年期间制定《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

本规划关注的是医药产业的发展方向,涵盖了发展战略目标、基本内容和实施政策等三大内容。

一是确定发展战略目标。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在2020-2025年期间,医药产业应认真贯彻中央聚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发展实现精准医药、新药开发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围绕加快发展创新药物、保障和改善民众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扩大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确定医药工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提出基本内容。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是以药品创新、智能化制造、消费者服务、健康数字化和安全监管等方面为政策指导,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基本内容:一是加强规划管理,实施市场导向、行业协调和科技创新改革。

二是促进技术进步,实施科学发展和结构调整,建立创新型供应链管理模式。

三是完善服务体系,推动健康服务的改革创新和信息系统的可持续化发展。

三是全面实施科技政策。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实施政策,即加大制药和新药研发等领域科技支持力度,完善科技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医药科技创新,为企业提供投资和贷款等资金支持;建立健全制药行业科技转移和创新链条,推动制药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开展创新活动;积极开展科技竞赛,鼓励医药行业内部开展科研活动,组织企业参与医药科技进步活动。

以上是《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的大致内容,该法规旨在加强对医药行业的管理,促进行业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满足民众药品供应保障需求,进一步完善健康服务体系,改善医药科技水平,加强科技投入,为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该规划也将促进中国医药行业更好地参与到全球的医药行业发展中来,推动中国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生物医药产业十四五创新发展规划

生物医药产业十四五创新发展规划

生物医药产业十四五创新发展规划为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形势(一)发展成效“十三五”期间,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政策环境日益优化,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营业收入从2015年的1240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50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15%,增加值从2015年的365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73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15%,营业收入和增加值均实现翻番,逐步形成以疫苗为重点的生物技术药研发生产体系,以中成药、中药饮片、提取物、健康产品为特色的天然药物全产业链发展体系。

2020年,全省中药材种植(养殖)业实现营业收入516.11亿元;生物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595.92亿元;生物医药商贸业实现营业收入1409.42亿元。

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163家(其中营业收入超100亿元企业1家,10亿—100亿元企业5家)。

销售收入超亿元品种48个(其中超10亿元品种5个,5亿—10亿元品种4个)。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9家生物医药企业在主板、创业板上市。

1.生物技术药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2020年,以疫苗为代表的规模以上生物制品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53.57亿元,占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比重为15.6%。

已上市疫苗品种共13个,疫苗企业营业收入从2009年的8亿元上升到2020年的48亿元,生物技术药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讨所自主研发的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于2015年12月上市,单品种实现年度营业收入近20亿元。

沃森生物研发的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于2017年7月上市,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6.88亿元;海内首个、全球第二个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2020年4月上市,第一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6.58亿元,市场前景可观。

2.中药产业形成规模近年来,我省中药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成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中国正在努力实现其从小型制药企业到大型产业集群的转型,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和改善其健康水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政府着眼于建立强大的健康产业集群,以及形成更强大的国家健康管理系统。

在此背景下,2020 12 23,中国全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期到2025推动医药工业持续发展。

一、规划的总体框架规划指出,在“十四五”期间,要坚持以实体经济发展为中心,积极发展转型升级;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型医药产业;坚持科技创新,提升行业研发水平;坚持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和健康服务合理分配,完善医药服务市场体系和药品供应、销售服务等其他体系。

此外,规划还提出了三个特殊话题,即推进行业国际化,完善医药信息化和改革制度建设,以及维护行业内部健康发展。

二、规划涉及的时间节点《规划》将“十四五”时期分为四个阶段:(1)2020至 2021:建立和完善医药产业集群的体系结构和发展机制;(2)2022至 2024:扩大和深化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3)2025:建立更有效的医药市场监管机制,完善医药投资服务环境;(4)2025以后:深入推进医药产业的绿色发展。

三、规划的具体措施1、改革制度建设,健全医药行业管理结构。

加强临床实践和药品研发,实行药品审批改革,建立更加完善的分类监管和药品研发机制;2、完善信息化建设,推动医药行业创新发展。

完善医药信息技术和标准,建立统一和数据交换的医药数据体系;3、实施准入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政策,推动医药行业国际化发展。

积极推动与国际先进的药品研发、注册、监管、管理等体系的互联互通,开放更多外资企业介入我国药品和医疗器械制造、流通和管理等领域;4、推动医药行业绿色发展,加强药品安全管理。

加强药品溯源体系建设,建立药品反假追溯、质量追溯、溯源评价等体系。

发挥社会机构的作用,完善药品流通管理,维护药品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5、推动医疗服务和健康服务等发展,提高基层医疗和健康服务质量。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的指导,彰显了新时代我国医药事业发展远景,旨在为实现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保健目标提供重要依据,西发布了《“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
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度创新,优化产学研结合,加强医药卫生制度建设,提升医药产业属性和社会影响力,促进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服务能力提升,保障更安全更有效的医药供应”为总体目标,以科学、智能、健康等为发展内涵,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转型升级为重点,以国际合作与竞争与提升国际话语权为着力点,提出了20条发展举措,旨在深化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
加强技术攻关,支持企业创新,促进匹配创新,支持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强化传统与创新的融合等。

《规划》提出要坚持科技驱动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推动新药和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在国内尽快推向市场,以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提升行业竞争力,促进新药和新技术在实践应用中全面普及应用。

《规划》还要求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构建科学可持续发展环境,推动传统药企生产经营模式变革,把握中药材行业发展新趋势,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药品发展体系”,推进新的药品生产技术和管
理模式。

此外,《规划》还确定了目标,即到2025年,医药行业总体规模
达到14万亿元,其中制药行业规模达到6500亿元,中成药行业达到6000亿元,高技术药制造行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

从“十四五”到“二十三五”,我国医药事业跨越式发展将可望而待。

在以《规划》为指导的发展思路下,我国医药事业将建立起国际一流的科研、生产、销售体系,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实现更高的卫生保健目标,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更高水平。

2024年医药行业规划与实施计划

2024年医药行业规划与实施计划

医药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也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

为了确保医药行业在2024年的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与实施计划。

一、总体目标1.提升创新能力:加大对新药研发和创新技术的投入,推动医药行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

2.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3.提高质量标准:严格执行药品质量标准,提升药品质量控制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4.深化国际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医药产业链,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国际影响力。

5.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快医药行业数字化进程,提升运营效率,优化患者体验。

二、具体措施1.加强政策引导:制定并实施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2.强化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建立创新研发平台。

3.推动产业升级: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升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

4.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药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建立追溯体系,确保药品安全可追溯。

5.促进国际交流:组织国内外行业交流活动,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国际认证和注册。

6.加速数字化进程:鼓励企业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研发、生产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三、保障机制1.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医药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为行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加强监管力度:强化药品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药品,维护市场秩序。

3.培养专业人才: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吸引和培养高素质的医药人才。

4.优化融资环境: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行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5.推动协同合作: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形成协同效应,提升整体竞争力。

四、实施步骤1.规划阶段(2020-2021年):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

2.启动阶段(2022年):启动重点项目,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和政策体系。

医药行业“十五”发展规划报告

医药行业“十五”发展规划报告

医药行业“十五〞规划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是传统财产和现代财产相结合,一、二、三财产为一体的财产。

其主要门类包罗: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成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料及医药商业。

医药行业对于庇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方案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开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底子情况〔一〕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出格是鼎新开放20多年,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医药工业体系和医药畅通网络,开展成为世界制药大国。

据统计口径:我国现有医药工业企业3613家,可以出产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总产量43万吨,位居世界第二。

能出产化学药品制剂34个剂型4000余个品种。

2000年,我国5大类制剂片剂、水针、粉针、胶囊、输液产量别离达到2778亿片、264亿支、93亿支、486亿粒、23亿瓶。

一些重要品种如维生素C、青霉素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的传统中药,已逐步走上科学化、尺度化的道路,能出产包罗滴丸、气雾剂、打针剂在内的现代中药剂型40多种,中成药产量已达37万吨,品种8000余种。

我国能出产疫苗、类毒素、抗血清、血液成品、体表里诊断试剂等各类生物成品300余种,此中现代生物工程药品20种,出产预防成品约9亿人份。

可以出产包罗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装置、磁共振装置等在内的医疗器械11000多个品种、规格。

还可以出产8大类1200多个规格的制药机械产物。

鼎新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程度的提高和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竭增长,医药工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开展速度,1978年至2000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成为国民经济中开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二〕“九五〞取得的成就“九五〞期间,医药行业按照成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实施“科技兴药〞战略,深化鼎新,加大布局调整力度,保持了良好的开展态势。

1.医药经济总量快速开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一、目标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加快医药工业创新发展,提高医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医药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

具体目标包括:1.提高医药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年均增长率超过12%。

2.提高研发与创新能力,将新药创制的权威性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医药研发机构和大型制药企业,树立中国医药创新的国际影响力。

4.加强能力建设,提升医药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5.加大力度,优化医药行业的市场环境和管理体制,推动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重点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点包括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品牌建设、市场发展和企业协同五个方面。

1.技术创新:加大新药研发力度,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推动医药科技进步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高新药的研发质量和效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中国医药工业的创新能力。

2.产业转型:加快药品质量和安全体系建设,提高药品质量和监管水平,优化药品生产配送环节,强化对绿色药品和新技术的支持和培育。

促进发酵工程、生物制药、中药现代化等新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推动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

3.品牌建设:加强医药企业的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竞争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药品牌。

4.市场发展:积极拓展国内和国际市场,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提高医药出口比重,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药企业。

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推动医药产业的区域协调发展。

5.企业协同:加强医药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合作创新的局面。

加强与基础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发挥科研优势,提高医药工业的创新能力。

三、措施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施主要依靠以下措施:1.加快研发创新,加大投入,提高科研水平。

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研发资源配置。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期间,我国医药工业发展将继续受到国家高度重视,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加快形成高质量的医药工业发展,继续开展医药工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一是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改善医药产品质量,加强医药产品转化技术研发,提高药品质量与营养水平,完善医疗服务质量监管机制,促进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和精准投放,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可靠;
二是积极发展研发创新,不断开发新型药物,支持药物的临床研究和临床前研究,引导医药企事业单位回应国家政策,发挥企业创新活力,优化产品技术结构,实现生产技术进步;
三是建立规范化、有序的市场运营机制,完善药品价格调控机制,通过质量改革、技术升级和精细化管理等措施,改善药品供应和销售组织结构,加强供应链管理能力,确保药品安全有序流通;
四是推动医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大力推广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以及智能配送等新技术,促进药品生产运输智能化,完善医疗服务信息化设施,构建综合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
五是针对特殊人群的健康需求,重点实施医药工业发展专项项目,研发专用药品,如儿童、老年人、身态虚弱等群体所需药物,并加快新药、药剂研发,完善药物及药剂生产实施科学质量控制体系;
六是加强医药行业投资研发,引进技术和人才,为国家药品安全与供应做出更大的贡献,支持新药、新剂型和新技术研发,加快投资和技术回报,提升质量竞争力。

未来,政府将继续支持在发展医药产业方面的科技创新,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引导资金流入医药工业研发,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创新投资,加强与国际申报、比较评价局的协调沟通,优化医药产业结构,合理安排企业经营的风险和投资的回报,避免风险投资的失利。

医药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医药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目录CONTENTS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第一篇:环保药剂与材料走俏环保型医药包成为趋势近几年来,医药企业的规模化生产越来越明显,随着国内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OTC药品政策的出台,药品包装逐渐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

现代医药企业发展趋势是:大型制药厂都拥有自己的包装企业。

而在不断的进步发展中,开发环保塑料医药包装材料逐渐成为药品包装技术发展的方向。

外资制药企业历来十分重视药品包装,因为他们认为包装是产品形象的重要部分,产品外观应当与内在品质一致。

近年来,中国医药包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药品包装将呈现出更加方便、安全,更加符合环保要求的趋势。

当前我国一些规模较大的制药企业在硬件上与国外医药企业相差不大,但软件环境不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除了相关法规不完善、技术标准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外,药品流通体制也存在弊端。

药品大多数在医院药房销售,在药店销售的仅是很小一部分,这限制了药品参与直接竞争,从而制约了医药包装业的发展。

另外,现行的某些招标制度挫伤了医药厂商的积极性,企业无力在药品包装环节上下大气力,长期保持着“旧面孔”。

目前,由于国内部分企业的包装意识不强,对包装的内涵理解不到位,对包装的作用重视不够。

制药企业大多选择价格相对便宜的白板纸作为药盒包装材料,这主要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

很多企业一般不愿在包装上多花钱,普遍的做法是能省则省。

这是我国制药企业的一大错误观念。

随着医药工业的蓬勃之势,医药市场将愈来愈广。

在产品同质化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产品外包装正在成为突显特色的一种有效方式。

制药企业应积极追寻新方向,将产品品质摆在第一位文中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环保药剂与材料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第二篇:问诊处方药网售医药电商崛起待时机自2015年5月,国家出台《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允许网上售卖处方药后,业内一直关注处方药“解禁”政策何时落地。

医药行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

医药行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

医药行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一、行业概述医药行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伴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健康意识的提升,医药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因此,制定医药行业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二、市场需求分析根据对市场需求的调查和分析,我国医药行业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度提高,推动了保健品和药品的销售市场。

其次,基于人口老龄化趋势,慢性病的发展呈现上升趋势,需要更多高效的药品和治疗手段。

同时,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医疗水平和服务的要求也大幅度提高。

因此,医药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来制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

三、产业链规划医药行业的产业链包括药材种植、中间体生产、制剂加工、流通和销售。

为了推动医药行业的发展,应该建立完善的产业链,从源头开始确保药材种植的合规和优质,提高中间体生产的技术水平和产能,加强制剂加工的质量监控,优化流通和销售渠道,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四、研发创新计划医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创新。

在发展规划中,医药企业应该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新药的研发和技术创新。

同时,还应该加强与研究机构、大学和科研院所等合作,共享科技创新资源。

通过持续的创新,提高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五、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医药行业是一个全球化的产业,国际合作是实现行业发展的关键。

医药企业应该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和研发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产品,同时推动本土技术和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另外,还需要加强与国际监管机构的合作,提高产品的国际认可度和市场准入率。

六、人才培养和管理医药行业需要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来支撑发展。

因此,医药企业应该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

同时,还要加强人才队伍的管理,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持。

七、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医药行业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是民众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
1 中国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
近几年,面对疫情的挑战,我国卫生和药品管理体系面临着巨大
的挑战,从而推动了国家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的制定。

根据国家
十四五医药发展规划,中国政府将在未来五年实施以下目标:首先,政府将加大投资力度,为十四五期间的医药工业提供充足
的资金支持,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不断创新和提升医药工业发展水平。

其次,将加强研发能力,促进新药和医疗技术研发,加强国家内
部药品质量安全监督联防体系建设,改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市场
特性以及供应机制。

再次,政府将着重发展新型农业科技产业,加快研发和应用中药
制剂,生物技术制药、生物制药等新技术,促进医药产业转型升级。

最后,政府将提供多项政策和财政支持,降低药品研发成本,加
快临床试验审批,推动建设居民医疗保险体系,加强医保支付审核制度,以及建立完善的医药市场价格机制,从而为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总的来说,中国的十四五医药发展规划将在医药行业发展方面发
挥巨大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政府将积极推动和落实政策,进一步发
展中国医药行业,以满足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药行业“十五”规划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

其主要门类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料及医药商业。

医药行业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一)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医药工业体系和医药流通网络,发展成为世界制药大国。

据统计口径:我国现有医药工业企业3613家,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总产量43万吨,位居世界第二。

能生产化学药品制剂34个剂型4000余个品种。

2000年,我国5大类制剂片剂、水针、粉针、胶囊、输液产量分别达到2778亿片、264亿支、93亿支、486亿粒、23亿瓶。

一些重要品种如维生素C、青霉素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的传统中药,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能生产包括滴丸、气雾剂、注射剂在内的现代中药剂型40多种,中成药产量已达37万吨,品种8000余种。

我国能生产疫苗、类毒素、抗血清、血液制品、体内外诊断试剂等各类生物制品300余种,其中现代生物工程药品20种,生产预防制品约9亿人份。

可以生产包括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装置、磁共振装置等在内的医疗器械11000多个品种、规格。

还可以生产8大类1200多个规格的制药机械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长,医药工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1978年至2000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二)“九五”取得的成绩“九五”期间,医药行业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实施“科技兴药”战略,深化改革,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1.医药经济总量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2000年医药工业完成总产值2332亿元,年均增长%,高于“九五”计划15%的目标。

实现工业增加值578亿元,年均增长%。

医药商业销售总额完成1509亿元,比1995年增加705亿元,年均增长%。

医药商品进出口总额达64亿美元,其中:出口38亿美元,比1995年增长8亿美元,年均增长%,医药外向型经济逐步形成。

医药工业实现利税总额270亿元,比1995年增加155亿元,年均增长%,实现利润亿元,比1995年增加了亿元,年均增长%,均超额完成“九五”计划确定的18%的目标。

医药商业实现利润亿元,比1995年增长4亿元,年均增长%。

医药行业实现了效益增长快于总量增长的局面,经济增长方式开始转变。

2.医药经济结构有所改善。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医药行业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兼并与重组,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医药企业规模过小、布局过度分散的局面,提高了生产集中度。

目前,医药行业已有25家企业进入国家520家大型企业的行列。

医药工业销售额前60家企业的生产集中度为%,比“八五”末的%提高了16个百分点,一批优势名牌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发展壮大。

青霉素、维生素C、合成维生素E、阿斯匹林、扑热息痛等大吨位产品的生产企业数量已大幅度减少。

片剂、粉针剂、水针剂、输液、胶囊5大类制剂前50家的生产集中度分别达到%、%、%、%和%。

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调整,基本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按产值计算,股份制经济在全行业的比重已从“九五”初期的12%上升到目前的%,“三资”经济从15%上升到%,国有经济从55%下降到%。

医药流通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医药商业打破了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有商业一统天下的格局,产权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组建了一批较规范的股份制企业和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

经营方式开始转变,总代理、总经销,集中配货,连锁经营等新的经营方式不断涌现,尤其是连锁经营在“九五”期间有较大的发展,目前全国已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立了近200家医药连锁企业,连锁经营的药店超过5000个。

一批企业积极进行了医药电子商务的探索与试点。

西部地区的医药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四川己成为我国中药生产大省,云南、贵州、青海、甘肃、内蒙、广西等省区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已成为我国民族药生产基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优化了地区经济结构。

3.“科教兴药”取得一定成绩。

医药行业贯彻“科教兴药”方针,加大了新产品研究开发的力度,1999年新产品产值率达%。

“九五”期间,我国医药企业与科研单位共获得各类新药证书5043个,涉及2112个品种,其中国家一类新药证书108个。

临床上疗效确切、毒副作用低的β内酰胺类系列产品在抗生素类化学原料药中的比重由“八五”末的%提高到1999年末的%;一些紧缺的医药专用关键中间体如6-氨基青霉烷酸(6-APA)、7-氨基头孢烷酸(7-ACA)、7-氨基3-去乙酰氧基头孢烷酸(7-ADCA)、异植物醇、三甲基氢醌等基本实现了替代进口。

天然维生素E,罗红霉素、阿齐霉素等重要产品实现了产业化,控释、缓释、透皮等新剂型有较大发展。

高效分离与纯化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技术、微囊化及靶向技术等一批高新技术在医药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

青霉素产率已由“八五”末的-吨/年·立方米发酵容积提高到目前的-吨,维生素C的总收率由“八五”末的48%提高到60%左右;地塞米松生产采用生物脱氢新工艺,大幅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国际竞争力,不仅替代了进口,而且有批量出口。

中药新产品开发加快,尤其是在治疗与预防心脑血管、消化系统、肝炎等疾病方面的新品种有所突破。

中药“杏灵颗粒”、“丹参滴丸”已通过美国FDA(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的预审,并进入临床试验,为中药进入国际市场又迈出了一步。

藏药等民族药物也从少数民族地区走向了全国。

制药装备水平和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提高。

“九五”期间,有一大批先进、适用的设备如双环流气升式发酵反应器、动态提取设备、微孔滤膜过滤器等实现了产业化,并广泛应用到制药工业生产中。

一批企业通过了ISO9000认证。

到2000年底,有780多个制药企业(车间、剂型)通过了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药品质量有所提高。

医疗器械中的一些高、精、尖产品如磁共振、CT(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装置)、彩色B超等实现了产业化,中低能直线加速器等基本实现国产化,旋转式伽玛刀、数字减影成像系统、激光手术器、纤维光纤内窥镜等能批量生产,符合国际技术标准的全中文直接数字化X线医学影像系统在我国研制成功并投入了临床应用,大功率二氧化碳心脏激光治疗仪研制成功并获得了国家专利。

医疗器械产品标准逐渐与国际标准接轨,零部件的配套采购已开始实现国际化,有近100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认证。

4.对外开放取得明显成绩。

医药行业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之一,也是利用外资比较成功的行业。

目前,世界排名前20位的制药公司都已在中国投资建厂。

医药商业的中外合资试点工作正在顺利进行。

这些“三资”企业的建立,不仅引进了资金,还带来了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的经营方式与管理理念,对国内企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5.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

“九五”期间,医药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一批企业进行了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其中有64家企业的股票在国内上市,4家在海外上市,共募集资金约313亿元。

“九五”期间,国有企业改革脱困取得明显成效。

国家通过“债转股”、企业兼并破产、核销呆坏账、技术改造贴息等多种政策措施,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医药国有亏损企业的亏损额已从“九五”初的亿元降为亿元,国有企业的利润总额从亿元增加到亿元,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摆脱困境并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6.医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6年医药制造业全部独立核算企业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企业的%,列37个产业的第22位,1999年这两项指标则分别提高到%和第19位;1996年医药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的%,列37个产业的第20位,到1999年这两项指标则分别提高到%和第17位;1996年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占全部工业企业的%,列37个产业的第23位,到1999年这两项指标则分别提高到%和第19位;工业增加值率从1996年的%提高到%,名次从第13位提高到第11位。

1999年医药工业利润总额、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劳动生产率分别占全国37个产业的第7、5、4、8位。

医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成长性非常好的一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医药企业多、小、散、乱的问题突出,缺乏大型龙头企业。

全国医药工业企业3613家,其中大型企业423家,只占总数的%。

多数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自身的品牌和特色品种。

大多数企业不仅规模小、生产条件差、工艺落后、装备陈旧、管理水平低,而且布局分散,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远远低于先进国家的水平。

2000年,我国医药工业销售额最大的60家企业的生产集中度是%,而世界前20家制药企业的销售额占全世界药品市场份额的60%左右。

2.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新药创新基础薄弱,医药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迅速产业化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医药科技投入不足,缺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产品更新慢,重复严重。

化学原料药中97%的品种是“仿制”产品。

老产品多、新产品少;低档次与低附加值产品多、高技术含量与高附加值产品少;重复生产品种多、独家品牌少。

有些产品如庆大霉素、扑热息痛、维生素B1、甲硝唑等制剂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生产。

即便是新产品,重复生产现象也很严重,如二类新药左旋氧氟沙星制剂就有34个企业生产、克拉霉素制剂有35个企业生产。

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较慢。

多数老产品技术经济指标不高,工艺落后,成本高,缺乏国际竞争能力。

3.医药流通体系尚不健全。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三级批发格局基本打破以后,新的有效的医药流通体系尚未完全形成,非法药品集贸市场屡禁不止。

加上生产领域多年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致使多数品种严重供大于求,流通秩序混乱,治理任务艰巨。

4.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性能较差。

我国自己能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大多数是附加值较低的常规中低档产品,而临床上所需的高、精、尖医疗器械与新型实用医疗设备多数需进口。

常规医疗器械产品的更新换代慢、科技含量低,产品质量不能满足医疗卫生高质量的要求,产品返修率与停机率高于国外同类产品,产品的可靠性不稳定。

5.制剂品种与原料药品种不相匹配。

我国已是国际上原料药生产大国,但对药物制剂技术开发研究不够,制剂水平低,大多数制剂产品质量不高,难以进入国际市场;我国平均一种原料药只能做成三种制剂,而国外一种原料药能做成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制剂;制剂技术落后,制剂产品质量稳定性不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