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2011年数学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1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2×(﹣)的结果是()A、﹣4B、﹣1C、D、2、△ABC的内角和为()A、180°B、360°C、540°D、720°3、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为361000000千米2,将361000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3.61×108B、3.61×107C、361×107D、0.361×109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4、若m•23=26,则m等于()A、2B、4C、6D、85、有一组数椐:3,4,5,6,6,则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A、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4.8,6,6B、这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5,5,5C、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4.8,6,5D、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5,6,66、不等式组的所有整数解之和是()A、9B、12C、13D、157、已知,则的值是()A、B、﹣ C、2 D、﹣28、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A、方程x+=﹣2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方程x+=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方程x+=2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D、方程x+=a(其中a为常数,且|a|>2)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分別是AB、AD的中点,若EF=2,BC=5,CD=3,则tanC等于()A、B、C、D、10、如图,巳知A点坐标为(5,0),直线y=x+b(b>0)与y轴交于点B,连接AB,∠α=75°,则b的值为()A、3B、C、4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
11、因式分解:a2﹣9=.1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BC,AC、BD相交于点0.若AC=6,则线段AO的长度等于.13、某初中学校的男生、女生以及教师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若该校男生、女生以及教师的总人数为1200人,则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校教师共有人.14、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闱是.15、巳知a、b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1=0的两个实数根,则代数式(a﹣b)(a+b ﹣2)+ab的值等于.16、如图,巳知AB是⊙O的一条直径,延长AB至C点,使得AC=3BC,CD与⊙O 相切,切点为D.若CD=,则线段BC的长度等于.17、如图,巳知△ABC是面积为的等边三角形,△ABC∽△ADE,AB=2AD,∠BAD=45°,AC与DE相交于点F,则△AEF的面积等于_____(结果保留根号).18、如图,已知点A的坐标为(,3),AB丄x轴,垂足为B,连接OA,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与线段OA、AB分别交于点C、D.若AB=3BD,以点C为圆心,CA的倍的长为半径作圆,则该圆与x轴的位置关系是(填”相离”,“相切”或“相交“).三、解答题:本大題共11小题,共76分,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作图时用2B铅笔或黑色墨水签字笔.19、计算:22+|﹣1|﹣.20、解不等式:3﹣2(x﹣1)<1.21、先化简,再求值:(a﹣1+)÷(a2+1),其中a=﹣1.22、已知|a﹣1|+=0,求方裎+bx=1的解.2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梯形,AD∥BC,∠A=90°,BC=BD,CE⊥BD,垂足为E.(1)求证:△ABD≌ECB;(2)若∠DBC=50°,求∠DCE的度数.24、如图所示的方格地面上,标有编号1、2、3的3个小方格地面是空地,另外6个小方格地面是草坪,除此以外小方格地面完全相同(1)一只自由飞翔的小鸟,将随意地落在图中所示的方格地面上,求小鸟落在草坪上的概率;(2)现准备从图中所示的3个小方格空地中任意选取2个种植草坪,则编号为1、2的2个小方格空地种植草坪的概率是多少(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解)?25、如图,小明在大楼30米高(即PH=30米)的窗口P处进行观测,测得山坡上A 处的俯角为15°,山脚B处的俯角为60°,巳知该山坡的坡度i(即tan∠ABC)为1:,点P,H,B,C,A在同一个平面上,点H、B、C在同一条直线上,且PH丄HC.(1)山坡坡角(即∠ABC)的度数等于度;(2)求A、B两点间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732).26、如图,已知AB是⊙O的弦,OB=2,∠B=30°,C是弦AB上的任意一点(不与点A、B重合),连接CO并延长CO交⊙O于点D,连接AD.(1)弦长等于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2)当∠D=20°时,求∠BOD的度数;(3)当AC的长度为多少时,以A、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B、C、0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请写出解答过程.27、已知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以AB为直径在正方形内作半圆,P是半圆上的动点(不与点A、B重合),连接PA、PB、PC、PD.(1)如图①,当PA的长度等于时,∠PAD=60°;当PA的长度等于或___时,△PAD是等腰三角形;(2)如图②,以AB边所在直线为x轴、AD边所在直线为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点A即为原点O),把△PAD、△PAB、△PBC的面积分别记为S1、S2、S3.设P点坐标为(a,b),试求2S1S3﹣S22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a、b的值.28、如图①,小慧同学把一个正三角形纸片(即△OAB)放在直线l1上.OA边与直线l1重合,然后将三角形纸片绕着顶点A按顺吋针方向旋转120°,此时点O运动到了点O1处,点B运动到了点B1处;小慧又将三角形纸片AO1B1,绕点B1按顺吋针方向旋转120°,此时点A运动到了点A1处,点O1运动到了点O2处(即顶点O经过上述两次旋转到达O2处).小慧还发现:三角形纸片在上述两次旋转的过程中.顶点O运动所形成的图形是两段圆弧,即和,顶点O所经过的路程是这两段圆弧的长度之和,并且这两段圆弧与直线l1围成的图形面积等于扇形A001的面积、△AO1B1的面积和扇形B1O1O2的面积之和.小慧进行类比研究:如图②,她把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0ABC放在直线l2上,0A边与直线l2重合,然后将正方形纸片绕着顶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此时点O运动到了点O1处(即点B处),点C运动到了点C1处,点B运动到了点B2处,小慧又将正方形纸片AO1C1B1绕顶点B1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按上述方法经过若干次旋转后,她提出了如下问题:问题①:若正方形纸片0ABC按上述方法经过3次旋转,求顶点0经过的路程,并求顶点O在此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图形与直线l2围成图形的面积;若正方形纸片OABC按上述方法经过5次旋转.求顶点O经过的路程;问题②:正方形纸片OABC按上述方法经过多少次旋转,顶点0经过的路程是29、巳知二次函数y=a(x2﹣6x+8)(a>0)的图象与x轴分别交于点A、B,与y轴交于点C.点D是抛物线的顶点.(1)如图①.连接AC,将△OAC沿直线AC翻折,若点O的对应点0'恰好落在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求实数a的值;(2)如图②,在正方形EFGH中,点E、F的坐标分别是(4,4)、(4,3),边HG位于边EF的右侧.小林同学经过探索后发现了一个正确的命题:“若点P是边EH或边HG 上的任意一点,则四条线段PA、PB、PC、PD不能与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对应相等(即这四条线段不能构成平行四边形).“若点P是边EF或边FG上的任意一点,刚才的结论是否也成立?请你积极探索,并写出探索过程;(3)如图②,当点P在抛物线对称轴上时,设点P的纵坐标l是大于3的常数,试问:是否存在一个正数阿a,使得四条线段PA、PB、PC、PD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对应相等(即这四条线段能构成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2011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 B A C D C B D D B B (a+3)(a-3) 题号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3 108 x>1 -1 143-3相交19.考点:实数的运算。
2011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中考)(含答案)

2011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数学本卷由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大题组成,共29小题,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相符合;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3.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1.12()2⨯-的结果是A.-4 B.-1 C.14-D.322.△ABC的内角和为A.180°B.360°C.540°D.720°3.已知地球上海洋面积约为316 000 000km2,316 000 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A.3.61×106B.3.61×107C.3.61×108D.3.61×1094.若m·23=26,则m等于A.2 B.4 C.6 D.85.有一组数据:3,4,5,6,6,则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A.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4.8,6,6B.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5,5,5C.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4.8,6,5D.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5,6,66.不等式组30,32xx-≥⎧⎪⎨<⎪⎩的所有整数解之和是A.9 B.12 C.13 D.157.已知1112a b-=,则aba b-的值是A.12B.-12C.2 D.-28.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A .方程12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方程11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方程12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D .方程1x a x+=(其中a 为常数,且2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9.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
26a2011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数学

2011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数 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相符合;3.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
........... 1.12()2⨯-的结果是A .-4B .-1C .14- D .322.△ABC 的内角和为A .180°B .360°C .540°D .720°3.已知地球上海洋面积约为316 000 000km 2,316 000 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3.61×106 B .3.61×107 C .3.61×108 D .3.61×109 4.若m ·23=26,则m 等于A .2B .4C .6D .8 5.有一组数据:3,4,5,6,6,则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A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4.8,6,6 B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5,5,5 C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4.8,6,5 D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5,6,66.不等式组30,32x x-≥⎧⎪⎨<⎪⎩的所有整数解之和是A .9B .12C .13D .15 7.已知1112a b -=,则a b a b-的值是A .12B .-12C .2D .-28.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A .方程12x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方程11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方程12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 .方程1xax+=(其中a 为常数,且2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9.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
江苏省苏州市2011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数学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21B. 23C. 27D. 302. 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8cm和10cm,那么第三边的长度可能是多少?A. 3cmB. 5cmC. 12cmD. 15cm3.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0cm,腰长为13cm,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A. 32cmB. 36cmC. 42cmD. 46cm4.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101B. 103C. 105D. 1075.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6cm,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36cm²B. 42cm²C. 48cm²D. 54cm²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两个质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2. 任何两个奇数的和都是偶数。
()3. 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4. 任何两个偶数的和都是偶数。
()5. 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等于它的边长的平方根。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1的相反数是______。
2. 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______。
3.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是______度。
4. 两个奇数的和一定是______。
5. 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等于它的边长的______倍。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勾股定理。
2. 请简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3. 请简述偶数和奇数的性质。
4. 请简述正方形的性质。
5. 请简述质数和合数的区别。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0cm,腰长为13cm,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2.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8cm,求这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
3. 两个质数的积是35,求这两个质数。
4. 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45度和45度,求这个三角形的第三个内角。
5.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6cm,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用直尺和圆规作出一个边长为5cm的正方形。
【推荐下载】2011苏州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键入文字]
2011 苏州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1 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数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相符合;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须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
1.的结果是
A.-4 B.-1 C.D.
【答案】B。
【考点】有理数乘法。
【分析】利用有理数运算法则,直接得出结果数。
2.△ABC 的内角和为
A.180° B.360° C.540° D.720°
1。
2011年江苏省苏州市数学中考试卷(解析版)

2011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2011•苏州)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结果是bb)故选B.A、﹣4B、﹣1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2011•苏州)△ABC的内角和为()A、180°B、360°C、540°D、720°故选A3、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为361000000千米2,将361000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3.61×108B、3.61×107C、361×107D、0.361×109 故选A4、(2011•苏州)若m•23=26,则m等于()A、2B、4C、6D、8 故选:D,5、(2011•苏州)有一组数椐:3,4,5,6,6,则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A、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4.8,6,6B、这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5,5,5C、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4.8,6,5D、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5,6,6解答:解:一组数椐:3,4,5,6,6的平均数=(3+4+5+6+6)÷5=24÷5=4.8.6出现的次数最多,故众数是6.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最中间的一个数是5,故中位数为:5.故选C.6、(2011•苏州)不等式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所有整数解之和是()故选BA、9B、12C、13D、157、(2011•苏州)已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值是()故选D.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2D、﹣28、(2011•苏州)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故选D.A、方程x+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方程x+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方程x+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版.doc

2011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数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相符合;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
...........1.12()2⨯-的结果是A.-4 B.-1 C.14-D.322.△ABC的内角和为A.180°B.360°C.540°D.720°3.已知地球上海洋面积约为316 000 000km2,316 000 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A.3.61×106B.3.61×107C.3.61×108D.3.61×1094.若m·23=26,则m等于A.2 B.4 C.6 D.85.有一组数据:3,4,5,6,6,则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A.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4.8,6,6B.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5,5,5C.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4.8,6,5D.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5,6,66.不等式组30,32xx-≥⎧⎪⎨<⎪⎩的所有整数解之和是A.9 B.12 C.13 D.157.已知1112a b-=,则aba b-的值是A .12 B .-12C .2D .-2 8.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A .方程12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方程11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方程12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D .方程1x a x+=(其中a 为常数,且2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9.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
2011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1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数 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相符合;3.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
........... 1.12()2⨯-的结果是A .-4B .-1C .14-D .32【答案】B 。
【考点】有理数乘法。
【分析】利用有理数运算法则,直接得出结果数。
2.△ABC 的内角和为A .180°B .360°C .540°D .720° 【答案】A 。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直接得出。
3.已知地球上海洋面积约为316 000 000km 2,316 000 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3.61×106 B .3.61×107 C .3.61×108 D .3.61×109 【答案】C 。
【考点】科学记数法。
【分析】利用科学记数法的计算方法,直接得出结果。
4.若m ·23=26,则m 等于A .2B .4C .6D .8 【答案】D .【考点】指数运算法则。
【分析】利用指数运算法则,直接得出结果,6363322228m -=÷===。
5.有一组数据:3,4,5,6,6,则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A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4.8,6,6 B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5,5,5 C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4.8,6,5 D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5,6,6 【答案】C 。
江苏苏州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苏州市2011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数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 2 ()的结果是13A . - 4B . - 1C .—D .-4 2【答案】B 。
【考点】 有理数乘法。
【分析】利用有理数运算法则,直接得出结果数。
2. A ABC 的内角和为A . 180°B . 360°C . 540°D . 720°【答案】A【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直接得出3. 已知地球上海洋面积约为 316 000 000km 2, 316 000 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A . 3.61 X 06B . 3.61 107C . 3.61 X 08【答案】C o【考点】科学记数法。
【分析】利用科学记数法的计算方法,直接得出结果。
4•若m- 23= 26,则m 等于A . 2B . 4C . 6D . 8【答案】D .【考点】指数运算法则。
【分析】利用指数运算法则,直接得出结果, m 26 23 26 3 23 8。
5. 有一组数据:3, 4, 5, 6, 6,则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A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4.8, 6, 6B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5, 5, 5C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4.8, 6, 5D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5, 6, 6【答案】C .【考点】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分析】平均数=3 4 5 5 64.8 ,众数6,中位数5。
5x 3 0,6.不等式组 x 的所有整数解之和是32A . 9B . 12C . 13【答案】 B 。
【考点】不等式组。
【分析】 解不等式组可得3 x<6,其间所有整数解之和是7.已知 1 1 1 小 ,则-ab 的值是a b 2a b11A . —B .--2 2【答案】 D 。
2011苏州中考数学

2011苏州中考数学
2011苏州中考数学试卷是一份中考数学试卷,要求我用
中文进行描述,并且字数要求为3000字。
在描述过程中,不
允许出现任何网址、AI、关于AI、人工智能、超链接和电话、广告。
下面是对该试卷的描述:
该试卷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试卷总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选择题部分有30道题,每题均为单选题。
在这一部分中,考察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题目涵盖了代数、几何、函数、概率与统计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点。
填空题部分有5道题,每题均为填空题。
在这一部分中,考察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和运算能力。
题目难度逐渐增加,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答题部分有5道题,包括3道解答题和2道证明题。
在这一部分中,考察了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以及推理论证和证明能力。
这些题目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整个试卷难度适中,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和对学
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通过这份试卷,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评估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卷的解析将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答案和解题思路,帮助
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水平。
总而言之,2011年苏州中考数学试卷是一份以测试学生
对数学知识和能力的掌握为主要目标的试卷。
通过不同类型的题目,能够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提高。
这份试卷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苏州中考2011-2013数学历年试卷真题及答案

16.1
17.
3 3 4
18.相交
20.解: 3 2 x 2 1 , 得 2 x 4 , ∴x2. 21.解:原式 = (
a2 1 2 1 ) 2 a 1 a 1
=
a2 1 1 1 2 . a 1 a 1 a 1
1 2 . 2 2
当 a 2 1 时,原式=
22.解:由 a 1 b 2 0 ,得 a 1, b 2 .
1 2 x 1 得 2 x2 x 1 0 x 1 解之得 x1 1, x2 . 2 1 经检验, x1 1, x2 是原方程的解. 2
由方程 23.证明: (1) ∵AD∥BC, ∴ ADB EBC . 又∵CE⊥BD,∠A=90º, ∴∠A =∠CEB. 在△ABD 和△ECB 中,
化 学 试 卷 第 1页 ( 共 8页 )
化 学 试 卷 第 2页 ( 共 8页 )
化 学 试 卷 第 3页 ( 共 8页 )
化 学 试 卷 第 4页 ( 共 8页 )
化 学 试 卷 第 5页 ( 共 8页 )
化 学 试 卷 第 6页 ( 共 8页 )
化 学 试 卷 第 7页 ( 共 8页 )
2 1 . 6 3
PH 20 3 , sin PBH
在 Rt PBA 中,AB=PB 20 3 ≈34.6. 答:A、B 两点间的距离约 34.6 米. 26.解: (1) 2 3 . (2)解法一:∵∠BOD 是△BOC 的外角,∠BCO 是△ACD 的外角, 化 学 试 卷 第 10 页 ( 共 8 页 ) ∴∠BOD=∠B+∠BCO, ∠BCO=∠A+∠D. ∴∠BOD=∠B+∠A+∠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共50分)
1. 的结果是
A. B. C. D.
2. 的内角和为
A. B. C. D.
3. 已知地球上海洋面积约为,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B. C. D.
4. 若,则等于
A. B. C. D.
5. 有一组数据:,,,,,则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A.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B.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C.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D.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6. 不等式组的所有整数解之和是
A. B. C. D.
7. 已知,则的值是
A. B. C. D.
8. 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A.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 方程(其中为常数,且)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9. 如图,在四边形中,,分别是,的中点.若,,,则
等于
A. B. C. D.
10. 如图,已知点坐标为,直线与轴交于点,连接,,
则的值为
A. B. C. D.
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35分)
11. 分解因式:.
12. 如图,在四边形中,,,,相交于点.若,则线段
的长度等于.
13. 某初中学校的男生、女生以及教师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若该校男生、女生以及教师的
总人数为人,则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校教师共有人.
14. 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15. 已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则代数式
的值等于.
16. 如图,已知是面积为的等边三角形,,,,
与相交于点,则的面积等于(结果保留根号).
17. 如图,已知点的坐标为,轴,垂足为,连接,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与线段,分别交于点,.若,以点为圆心,的倍的长为半径作圆,则该圆与轴的位置关系是(填“相离”“相切”或“相交”).
三、解答题(共4小题;共52分)
18. 计算:.
19. 解不等式:.
20.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1. 已知,求方程的解.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2. A
3. C
4. D
5. C
6. B 【解析】解不等式,得
解不等式,得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由于是整数,所以可取,,,则所有整数解之和是.7. D 【解析】本题考查分式的整体代入求值.
方法一:
由可得,即,所以
方法二:
由于,因为,所以
原式
8. D 【解析】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及分式方程根的确定:
A 项的方程可化为,这个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项的方程可化为,这个方程没有实数根;
C 项的方程可化为,这个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D 项的方程可化为,由于,所以,所以这个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9. B 【解析】
连接,
因为是的中位线,
所以,
由于,
所以,
所以.
10. B
【解析】直线解析式为,
这条直线与轴的夹角为,
,
,
.
第二部分
11.
【解析】利用平方差公式得.
12.
13.
14.
15.
【解析】,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
,,,
16.
【解析】因为等边的面积为,
所以.
因为,
所以,
中,,,.
如图,过点作于.
设,则,,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解得,
,
17. 相交
【解析】 点 的坐标为 , , .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 的解析式为 , 的坐标为 . 作 于 .
所作圆的半径为
,点 到 轴的距离为 .
. 该圆与 轴相交. 第三部分
18. 原式
19. ,得 , .
20.
原式
当 时,原式
. 21. 由 ,得
由方程
得
解得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