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医学免疫学精品课程 概论

合集下载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免疫学概述及免疫系统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免疫学概述及免疫系统
2、免疫系统:
由主宰和执行机体免疫功能的器官、 细胞和分子组成的一个系统。
3 、 免疫学( immunology) :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 和功能的独立学科。
4、免疫应答:
是指免疫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自身活化、增殖、 分化及产生特异性免疫效应的过程。
5、抗原:
是一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 T淋巴细胞, 并能与其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淋巴结 脾脏 黏膜免疫系统
淋巴结的形态
淋巴结的功能



T 细胞及 B细胞定居的场所 T:75% B:25% 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HEV) 过滤作用
Lymph node
4. 生发中心 (site of intense B cell proliferation) 3.次级淋巴滤泡
(2)免疫学诊断
* 抗原-抗体反应具有高度特异性 * 免疫学技术成为主要的临床检验技术。
(3)免疫学治疗
(二)免疫学与生物学
免疫学与生物学,相互促进,相互渗透
小结
一、免疫学概述 二、免疫系统组成 三、免疫学发展简史 四、免疫学在医学中的
地位及应用

特点:先天具有;无特异性,范围广; 无记忆性;作用快而弱。
2.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个体发育过程中接触特定抗原而产生,仅针对该特定抗 原而发生反应。

又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 类型: 体液免疫应答—由B淋巴细胞介导
细胞免疫应答—由T淋巴细胞介导

其他类型: 初次应答,再次应答;主动免疫,被动免疫
适应性免疫的特点:

有特异性;
有记忆性;
耐受性;

免疫学概论第4章抗体PPT课件

免疫学概论第4章抗体PPT课件
免疫学概论第4章抗体ppt 课件
• 抗体的概述 • 抗体的结构 • 抗体的产生与类别 • 抗体的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抗体的概述
抗体的定义
抗体(Antibody):指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经一系列活化、增殖、 分化后形成的浆细胞分泌出来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免疫调节
抗体可调节机体免疫应答,用于治疗免疫相关疾病,如风湿性关 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被动免疫
将含有抗体的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注入机体,使机体获得特异 性免疫力。
抗体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
01
02
03
抗原定位
通过抗体标记抗原,研究 抗原在细胞或组织中的定 位和分布。
免疫细胞功能研究
抗体可用来研究免疫细胞 的活化、分化、凋亡等过 程,有下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能够与相 应的抗原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抗体的类型
IgG
IgM
IgA
IgE
免疫球蛋白G,是血清中含量最 高的抗体类型,也是唯一能够 通过胎盘的抗体类型。它具有 抗菌、抗病毒、抗毒素等作用, 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机制。
免疫球蛋白M,是初次免疫应 答中最早产生的抗体类型,主 要存在于血液中。它具有抗菌、 抗病毒、抗毒素等作用,但效 价较低。
疾病的抗体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03
免疫治疗和免疫调控
抗体在免疫治疗和免疫调控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将进一步探
索其在肿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的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合物,进而发挥免疫效应。
激活补体
抗体能够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 体系统,通过补体的级联反应 ,发挥溶解和杀伤作用。

免疫学讲义

免疫学讲义

免疫学讲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Shanghai Jiao T 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医学免疫学教学讲义(与第五版教材配套)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免疫学教研室2009年6月前言免疫学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领域,是一门生物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神经生物学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免疫学又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主要支撑学科,和疾病的发生及诊治休戚相关,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及产业化紧密相连。

免疫学课程包括基础免疫和临床免疫两个部分,基础免疫学主要论述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免疫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介绍抗原作用下淋巴细胞的激活、分化和效应功能;临床免疫则着重讨论临床疾病的免疫病理机制。

本讲义系根据金伯泉主编的《医学免疫学》(第五版)教材所编写,应与教材配套使用。

讲义仅供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参考之用,一切应以教材为准,全面学习、掌握有关内容。

本课程教学安排为54学时,其中理论课为42学时;实验课为12学时。

本讲义以“讲”为基本授课单元,目录中标题后括号内的阿拉伯数字为教材之章节,学生应根据每讲内容,全面复习、理解相应章节内容。

由于时间仓促,错误之处难免,恳请广大师生指正,以便今后修订使之日臻完善。

参考书目1.《医学免疫学》金伯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2.《免疫学》周光炎主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译自Roitt I Immunology, 6th ed.3.《免疫学原理》周光炎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版,2007年.4.《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细胞和分子免疫学(影印版)》5th ed, Abul K.Abbas, Andrew H. Lichtman,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45.《Kuby Immunology》5th ed, Richard A. Goldsby, Thomas J. Kindt, Barbara A. Osborne,W. H. Freeman and Company, New York, 2006参考网站:1. /doc/9d42c469b84ae45c3b358c5e.html /2. /doc/9d42c469b84ae45c3b358c5e.html /jpkc-sb/mianyi2007/index1024.htm3. http://202.114.128.248/newkj/my/ moban2/index.htm4. /doc/9d42c469b84ae45c3b358c5e.html /index.html免疫学教研室2009.06目录第一讲绪论(1)------------------------------------------------------------------------1 第二讲免疫器官和组织(2)-------------------------------------------------------------3 第三讲抗原(3)-------------------------------------------------------------------------5 第四讲免疫球蛋白(4)------------------------------------------------------------------ 9 第五讲补体系统(5)---------------------------------------------------------------------14 第六讲细胞因子(6)---------------------------------------------------------------------18 第七讲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7)--------------------------------------------20 第八讲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8)--------------------------------22 第九讲B淋巴细胞(9)------------------------------------------------------------------25 第十讲T淋巴细胞(10)----------------------------------------------------------------29 第十一讲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11)---------------------------------34 第十二讲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12)-------------------------------------------37 第十三讲B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13)-------------------------------------------40 第十四讲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14)-------------------------------------------------43 第十五讲免疫耐受(15)-------------------------------------------------------------------50 第十六讲免疫调节(16)------------------------------------------------------------------53 第十七讲超敏反应(17)------------------------------------------------------------------56 第十八讲自身免疫性疾病(18)---------------------------------------------------------61 第十九讲免疫缺陷病(19)---------------------------------------------------------------64 第二十讲肿瘤免疫(20)------------------------------------------------------------------69 第二十一讲移植免疫(21)------------------------------------------------------------------73 第二十二讲免疫学防治(23)---------------------------------------------------------------76 第二十三讲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22)------------------------------------------80* 括号内数字为第五版教材章节。

医学免疫学第六版1 免疫学概论

医学免疫学第六版1 免疫学概论

免疫细胞
• 固有免疫细胞
• • • • • • 吞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NK 细胞 NK T 细胞 其它 (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 T 细胞 B 细胞
•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
免疫细胞
适应性免疫 应答细胞
固有免疫的 组成细胞
免疫分子
BCR
膜型分子
MHC分子
TCR
细胞因子受体
分泌型(可溶性)分子:
发展简史
Louis Pasteur (1822-1895)
炭疽杆菌减毒疫苗
狂犬病减毒疫苗
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法国杰出的 生物学家化学家
• 他在世界上第一次完整地揭开了细菌或病毒作怪的奥秘;开辟了医学 中的细菌学时代. 他用实验证明了食物与细菌接触才导致腐败,从而否 定了自然发生说 • 建立了至今还在使用的消灭酒中杂菌的低温消毒技术即巴斯德消毒法。 • • 找出了威胁法国养蚕业的“蚕瘟”的病原体蚕微粒子,并提出了防治措 施。他还研究了蚕的软化病,发现了致病的弧菌。 • • 1877年以后研究了人畜的多种传染病如炭疽病、气性坏疽、鸡霍乱、疔 疮、骨髓炎、产褥感染、猪丹毒和狂犬病等。 • • 他将狂犬患者的唾液注射到兔子体中,使兔感染狂犬病后,再将兔的脑 和脊髓,制成可供免疫用的弱化疫苗,并于1885年在一个 9岁的被患狂 犬病的狼咬伤的孩子身上试用,获得成功。这一研究成果当时被誉为 “科学纪录中最杰出的一项”。
包括免疫检测、免疫治疗和免疫预防
医学免疫学学习特点
1.开始时显得杂乱,渐渐条理清晰 2.讲前面的部分会涉及后面的内容 3.充分理解,容易记忆
4.英文缩写要牢记
课程考核形式、内容、方法
本课程的考核成绩满分为100分,各项任
务的考核比例为:

医学免疫学全套PPT课件

医学免疫学全套PPT课件

人体
( 特异性治疗和紧急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
动物免疫血清对人体具有两重性。 ①提供了特异性抗体,中和细菌的外毒素,防治疾病。 ②是异种蛋白质,可引起超敏反应。
三、异嗜性抗原(Forssman 抗原)
概念:是一类与种属特异性无关,存在于不同种系生物间 的共同抗原。
如:溶血性链球菌的多糖抗原或蛋白质抗原与人的心肌、 心瓣膜或肾小球基底膜之间;
易接近性是指抗原表面这些特殊的化学基团与淋巴 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相互接触的难易程度。
易接近性常与这些化学基团在抗原分子中分布的部 位有关。
三、机体因素 遗传、年龄、生理状态、个体差异等因素 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和途径也有关。 四、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
抗原进入机体的数量、途径、两次免疫间的时间间隔、 次数以及免疫佐剂类型等都影响机体对抗原的应答。
可分为肿瘤特异性抗原和肿瘤相关抗原。
七、超抗原(superantigen,SAg)
1.概念
一类可直接结合抗原受体,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2%~ 20%T细胞或B细胞克隆,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物质。 即超抗原。
2.种类 (1)根据激活的细胞分 ①T细胞超抗原 ②B细胞超抗原 (2)根据化学成分分 ①细菌性超抗原 革兰阳性菌产生的外毒素 ②病毒性超抗原 分内源性和外源性
八、丝裂原(有丝分裂原)
可致细胞发生有丝分裂,进而增殖得名。
3.作用特点 (1)无需抗原加工与提呈,可直接与MHCⅡ类分
子结合。
(2)形成TCRVβ-超抗原- MHCⅡ类分子复合物。 (3)无MHC限制性 (4)诱导的T细胞应答是通过分泌大量细胞因子
而参与某些病理生理过程的发生与发展。
4.生物学意义 (1)毒性作用与诱导炎症反应 (2)自身免疫病 (3)免疫抑制

免疫学实验教学(复旦大学)实验报告

免疫学实验教学(复旦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二: 对流免疫电泳实验报告实验者:毛寰宇 时间:2015年3月25日 合作者:周鹏、张国栋一、实验原理对流免疫电泳是双向琼脂扩散与电泳分析的结合产物。

CIEP 是一种加速的免疫双扩散技术。

在琼脂糖凝胶平板的两个孔中分别加入抗原和抗体,抗体侧连接电源正极。

通电后,带负电荷的抗原向抗体孔方向移动,而抗体则由于电渗作用被带向抗原孔侧。

两者相遇时形成沉淀物。

可用于检测抗原,但敏感性较低。

在pH8.6的缓冲液中,大部分蛋白质抗原成分(等电点约3~5)常带较强的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而作为抗体的IgG ,等电点偏高(约为5~6),在pH8.6时带负电荷较少,再加上分子量较大,移动速度慢,所以它本身向正极移动缓慢甚至不移动,这样它就会在凝胶的电渗作用下,随水流向负极,电渗引向负极移动的液流速度超过了IgG 向正极的移动,因此抗体移向负极,在抗原抗体最适比处形成沉淀线。

二、实验材料1、抗原 & 抗体2、微量可调加样器、加样头、玻片3、打孔器、针头、打孔样纸(均放平皿内)4、电泳液、电泳槽、电泳仪、标签纸5、1.2%琼脂糖(加热溶化)、5ml 刻度吸管、吸耳球三、实验步骤1、制版与打孔:取洁净玻片,将1.2%融化的琼脂3~4ml 均匀浇注于玻片上,厚度约1.5~2.0mm 。

待琼脂凝固后,放置于打孔样纸上,按样纸上图形打孔。

2、用水倍比稀释抗体:原液、1: 2、1: 4、1: 8。

3、加样:在加样孔中加入5 μl 待测抗原样品(人IgG )和抗体(羊抗人IgG 血清)。

靠近负极的孔中加入抗原,正极端的孔中加入抗体,玻片标记抗原抗体方向。

4、电泳:将已加样的琼脂板平放于电泳槽内,以纱布为桥,电压为100v ,时间约30min 。

四、实验结果图1:实验电泳结果A.原液、1:2、1:4稀释抗体条件下均可见沉淀线;1:8稀释度不能见沉淀线。

B.抗体稀释到1:2后,可见沉淀线向抗体侧移动。

1:2和1:4条件下沉淀线位置差异较小。

中西医专业《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

中西医专业《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Medical Immunology)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 14232052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中医(中西医)学分:1总学时: 16 其中理论学时:16, 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

后续课程:微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肿瘤学及其它相关的临床学科。

选用教材[1] 罗晶主编.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 刘文泰主编.医学免疫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必读书目[1] 袁嘉丽主编.微生物与免疫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2] 袁嘉丽主编.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3] 曹雪涛主编.免疫学前沿进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4] 颜世敢主编.免疫学原理与技术[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7;[5] 曹雪涛主编.免疫学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选读书目[1] Janeway's Immunobiology. 9th ed.[M]. New York: Garland Science, 2016;[2] 储以微主编.医学免疫学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3] 杨旭燕主编.临床免疫学进展[M]. 浙江: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4] 布尔梅斯特尔主编.免疫学彩色图谱[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 周光炎主编.免疫学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二、课程教学目标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1.免疫学概论教学要求:1.掌握医学免疫学有关概念。

2.熟悉本学科研究内容及其对现代医学的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1.免疫学的概念与功能。

✹重点2.免疫学发展史:了解免疫学发展经历的经验免疫学时期、科学免疫学时期和现代免疫学时期。

医学免疫学全套完整版PPT课件

医学免疫学全套完整版PPT课件

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机制
感染因素
免疫调节异常
遗传因素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家族 聚集性,与遗传基因密切相关。
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 应答,导致自身组织损伤。如T 细胞和B细胞对自身抗原的识别 障碍、免疫调节分子的异常表 达等。
某些感染因子可诱发自身免疫 性疾病,如EB病毒与鼻咽癌、 幽门螺杆菌与胃炎等。
探讨疫苗在预防慢性病中的潜力,如糖尿病、阿尔茨海默 病等疫苗的研究进展。
4 未来疫苗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疫苗研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如个性化疫苗、多价 疫苗等。
抗体工程在医学领域应用
抗体工程基本技术
介绍抗体工程的基本技术,包括基因工程抗 体、人源化抗体等。
抗体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抗体在疾病治疗中的潜力,如单克隆抗 体治疗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通过识别病原体表面的甘露糖等糖类分子而激活, 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早期阶段。
补体系统激活途径和效应
溶解作用
直接溶解某些细菌和病毒感染的 细胞。
免疫调节作用
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调节和激 活。
01
调理作用
促进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和 清除。
02
03
04
炎症介质作用
参与炎症反应,吸引和激活炎症 细胞。
04
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及类型
01
I型超敏反应
由IgE抗体介导,肥大细胞和嗜 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等活性介 质引起的速发型超敏反应,如 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
02
II型超敏反应
由IgG或IgM抗体与靶细胞表面 抗原结合,引起靶细胞溶解或 组织损伤的超敏反应,如输血 引起的溶血反应、新生儿溶血 病等。
03
03
固有免疫系统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

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细 胞,包括淋巴细胞、粒细胞、单
核细胞等。
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主要效应细 胞,能够识别并结合抗原,通过 产生细胞因子和杀伤性T细胞来
清除抗原。
B细胞是体液免疫的主要效应细 胞,能够产生抗体来中和抗原。
免疫应答的调节和机制
免疫应答的调节包括正调节和负调节 ,正调节促进免疫应答的发生,负调 节抑制免疫应答或防止过度免疫。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这类疾病通常是由于后天因素(如感染、营养不良、药物等)导致的免疫系统受损或功能下降。例如艾滋病( AIDS)就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患者通常会出现严重的免疫系统崩 溃和感染风险增加。
免疫相关疾病的种类和发病机制
自身免疫性疾病
超敏反应性疾病
肿瘤免疫学
CHAPTER 03
抗感染免疫
抗细菌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包括皮肤、黏膜等屏障,以及巨 噬细胞、NK细胞等对细菌的直接 杀伤作用。
特异性免疫
通过抗原-抗体反应,激活T细胞 和B细胞等免疫细胞,产生针对细 菌的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
抗病毒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包括呼吸道、胃肠道等黏膜免疫系统 ,以及干扰素等细胞因子的抗病毒作 用。
医学免疫学
汇报人:
2023-11-29
CONTENTS 目录
• 免疫系统概述 • 免疫应答机制 • 抗感染免疫 • 自身免疫性疾病 • 免疫缺陷病与免疫相关疾病 • 肿瘤免疫学
CHAPTER 01
免疫系统概述
免疫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免疫系统定义
免疫系统是生物体内一套防御和保护机制 ,能够识别和清除外来物质、感染和体内 突变细胞,维持内环境稳定。

医学免疫学PPT第一章 绪论课件

医学免疫学PPT第一章  绪论课件

免疫调节 身 维持机体平衡 稳

肿瘤发生 自身免疫性疾病 疾病发生
• 儿童哮喘 • 花粉过敏 • 鸡蛋过敏 •…
过敏
• 免疫缺陷
• 遗传性血管神经 性水肿
• 免疫缺陷
• 获得性免疫缺陷 综合征(AIDS)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 累及全身各系统 • 蝶形红斑
•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免疫系统 识别和清除“非己”物质的过程
固有免疫组成
解剖学屏障:皮肤/粘膜组织 生理学屏障:胃酸,溶菌酶 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
然杀伤细胞 体液因子: 补体、细胞因子等
适应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
• 个体出生后,生活中不断接触到病原微生物等多种抗 原刺激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获得的免疫功能
适应性免疫的特点
Rowe(1965)自骨髓瘤患者的血清内发现了IgD 石板(1966)自枯草热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了IgE
1、细胞免疫的发现 2、免疫耐受现象的发现 3、抗体生成克隆或细胞系选择学说的提出 4、胸腺的发现 5、七十年代的重要成就还有T细胞亚类的发 现和免疫网络学说的提出等
细胞转移迟发型超敏性的成功证明了细胞免疫的存在 Chase等(1942)证明了结核菌素反应不是由抗体引起, 而是由致敏细胞引起,从而证明了机体免疫性除能产生体液免 疫外还能形成细胞免疫,证实了细胞免疫的存在 Fagraeus证明抗体是抗原刺激后,淋巴细胞转化成的浆 细胞产生的。这些成就提示免疫细胞在抗体形成和细胞介导的 免疫作用中的主导地位
炭疽杆菌疫苗
狂犬病病毒疫苗
1、抗体的发现 2、补体的发现 3、血清学方法的建立 4、免疫化学的研究 5、抗体生成理论的提出 6、抗体分子结构揭示

《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

《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

《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100030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Medical Immu no logy )学分:2.5学分总学时:45学时理论学时:27学时实验学时:18学时先修课程: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适应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使用教材:1. 曹雪涛•医学免疫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 高劲松、吴高莉.病原生物免疫学实验教程.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参考教材:1. 曹雪涛、何维.医学免疫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 郝素珍.医学免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 司传平、丁剑冰.医学免疫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4. 柳忠辉、吴雄文.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免疫学是研究机体防御系统一一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主要包括三部分。

基础免疫学从基因、分子、细胞和整体等不同水平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抗原的特性;及免疫系统对抗原应答的机制与规律。

临床免疫学包括免疫病理学和临床疾病免疫学。

免疫病理学主要研究在疾病条件下,免疫系统的变化及对抗原应答的规律。

免疫学技术主要包括免疫学诊断、预防、治疗技术原理,以及免疫学实验原理与技术操作。

医学免疫学还广泛渗入到医学各个领域,形成了众多分支学科,成为指导医学实践的理论基础。

因此,医学免疫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主干课程,是医学生必修的医学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及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1. 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1)免疫学概论①掌握:免疫和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免疫系统的功能。

掌握免疫器官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②熟悉: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概念和特点。

③了解:淋巴细胞的归巢与再循环。

(2)免疫分子与抗原分子①掌握抗原的概念、抗原的基本特性、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熟悉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和抗原的种类。

第1章 免疫学概论

第1章  免疫学概论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第一节医学免疫学简介医学免疫学(Medical Immunology)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其阐明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后发生免疫应答及其清除抗原的规律,并探讨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病理过程和疾病的机制。

通过掌握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为诊断、预防和治疗某些免疫相关疾病奠定基础。

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由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学科与免疫学的交叉和渗透,免疫学已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和现代医学的支撑学科之一。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2000多年前,人类就发现曾在瘟疫流行中患过某种传染病而康复的人,对这种疾病的再次感染具有抵抗力,称之为“免疫(immunity)”。

免疫这个词是来自罗马时代描述免除个人劳役或对国家义务的一个拉丁文词“immunitas”。

人体有一个完善的免疫系统来执行免疫功能,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表1-1)。

免疫系统的组成是《医学免疫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本书的第二章至第十一章(除第三章免疫原外)分别介绍免疫组织和器官、重要的免疫分子和免疫细胞。

表1-1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中枢外周膜型分子分泌型分子胸腺脾脏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TCR 免疫球蛋白骨髓淋巴结吞噬细胞BCR 补体法氏囊(禽类)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树突状细胞CD分子细胞因子皮肤相关淋巴组织NK细胞黏附分子NK T细胞MHC分子其他(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细胞因子受体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T细胞B细胞机体的免疫系统除了识别和清除外来入侵的抗原(如病原生物)外,还可识别清除体内发生突变的肿瘤细胞、衰老死亡的细胞或其他有害的成分。

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概括为:①免疫防御(immune defense):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等)及其他有害物质。

免疫防御功能过低或缺如,可发生免疫缺陷病;但若应答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在清除病原体的同时,也可导致机体的组织损伤或功能异常,发生超敏反应。

医学免疫学课件ppt完整版

医学免疫学课件ppt完整版
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 免疫分子的结构、功能及 其在免疫应答中的调控作 用。
免疫应答类型及特点
1 2 3
固有免疫应答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屏障结构、吞噬细胞、 NK细胞等的作用机制及特点。
适应性免疫应答
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B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的应答过程、特点及调控机 制。
免疫耐受与免疫调节
抗体结构与功能特点
抗体结构
由四条多肽链组成,包括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通过二硫键连接 在一起。每条重链和轻链又分为可变区和恒定区,可变区决定抗体的特异性。
功能特点
抗体具有特异性结合抗原的能力,通过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来清除抗原 。此外,抗体还能激活补体、调理吞噬和介导ADCC等作用。
接种疫苗前需了解疫苗种类、接 种对象、禁忌症等相关信息。
接种疫苗后需注意个人卫生,避 免局部感染。
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 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一级预防
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 致癌物质等措施,降低肿瘤发 生风险。
二级预防
通过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早 期治疗,提高肿瘤治愈率。
识别病原体后,固有免疫细胞被激活,开始发挥免疫效应 。
效应阶段
固有免疫细胞通过吞噬、杀伤、分泌细胞因子等方式清除 病原体,同时激活适应性免疫系统,产生长期免疫记忆。
04
适应性免疫系统及其作用机制
T淋巴细胞发育和分化过程
01
胸腺内的发育
T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淋巴样干细胞,迁移到胸腺后开始发育和分
化。在胸腺中,T细胞经历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以确保其既能识别外
来抗原,又不对自身抗原产生反应。
02

【复旦大学-临床免疫学学习】_免疫学基础与免疫损伤

【复旦大学-临床免疫学学习】_免疫学基础与免疫损伤
免疫器官和组织 免疫分子
免疫细胞
所有参加免疫应答和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
固有性免疫应答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粒细胞、NK细胞、 肥大细胞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 T细胞、B细胞
免疫细胞
Types of lymphocytes and their functions
CD4+Th cell CD8+CTLs
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学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 疫苗接种
2、免疫学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抗原抗体检测,流式细胞术分型
3、免疫学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单克隆抗体,细胞因子,细胞治疗
预防性疫苗拯救生命
●天花曾导致近亿人死亡,牛痘疫
苗预防了天花病毒感染;1979年5
月8日WHO宣布全球消灭天花。
●其它近百种传染病也通过疫苗得
3
免疫学对医学发展和疾病研究的支撑作用
➢ 免疫学是连接基础生物学科与临床学科的桥梁学科之一,几乎 所有重大疾病均有“免疫学学说”;
➢ 对疾病的整体(in vivo)认识无法离开免疫学知识和研究手段,被 誉为转化医学的核心学科;
➢ 美国NIH、日本RIKEN、日本国立先导科学机构(WPI)、新加 坡 国家科技局(A-STAR)均把免疫学列为医学几大支柱机构之一。
Figure 3-12 Cellular components of the cutaneous immune system.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the cutaneous immune system shown in this schematic diagram include keratinocytes, Langerhans cells, and intraepidermal lymphocytes, all located in the epidermis, and T lymphocytes and macrophages, located in the dermi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粘膜局部免疫
固有性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比较
固有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
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 种系共有,可遗传 不针对特定抗原(反应广泛) 作用迅速、范围广泛
抗原激发 个体特有,不可遗传但有免疫记忆 针对特定抗原(反应特异性) 分抗原识别、增殖分化、效应阶段
免疫应答(适应性)的特点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
T、B、APC
3、免疫分子
免疫球蛋白、MHC、补体、细胞因子等
四、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
识别抗原清除抗原的全过程
1、固有性免疫应答
(Innate Immune Response):非特异性、先天性 屏障功能 吞噬杀伤功能 正常体液成分
2、适应性免疫应答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特异性、获得性
Metchnikoff
吞噬现象―细胞免疫学说
Pirquet/Schick 马血清病(Hypersensitivity)
Owen/Burnet
免疫耐受学说
Burnet
克隆选择学说
Edward Jenner纪念馆(原旧居)
Edward Jenner(1749-1823)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 (Louis Pasteur,1822-1893)
特异性(Specificity) 获得性(Adaptiveness) 排他性(Discrimination) 多样性(Diversity) 记忆性(Memory) 转移性(Transferability) 耐受性(Immunotolerance)
五、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学在生物医学中的作用及地位
免疫接种消灭天花 1959年 11届WHA动议,1967年19届WHA启动 1977年 最后一例自然感染者,1979.10.26消灭
外周免疫器官
概念:成熟T、B细胞移居和接受抗原刺激后 发生 免疫应答的场所。
组成:淋巴结、脾脏和粘膜相关的淋巴组织
2、免疫细胞
所有参加免疫应答和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 免疫活性细胞(Immune Competent Cell,ICC)
固有性免疫应答细胞
NK、巨噬、粒、单核、肥大、B1-B
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
免疫自稳 清除损伤或衰老细胞 自身免疫病
免疫监视 清除复制错误/突变细胞 细胞癌变、持续感染
三、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
主宰机体的免疫功能 执行免疫功能的机构 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1、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
概念:免疫细胞发生、发育、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组成:骨髓、胸腺和禽类特有的法氏囊
免疫学发展简史
430 B.C. 宋朝 1798年 1880年 1890年 1883年 1905年 1945年 1959年
Thucydides
患过病者可免于再患
峨嵋山人
痘术 (Variolation)
Jenner
Vaccination
Pasteur
减毒鸡霍乱疫苗(Vaccine)
Behring/Kitasato 抗毒素―体液免疫学说
医学和生理学Nobel Prizes 1901年第一次:Behring 血清疗法 至2005年:95次,免疫学或相关学科19次 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学科 发病机理与免疫相关 诊断、预防和治疗需借助于免疫学方法和理论 免疫学是一门核心的生命科学学科 阐述生命现象的理论 探索生物规律的技术
2、免疫学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3、免疫学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 4、免疫学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德国细菌学家贝林(Emil Adolf von Behring,1854~1917)
Paul Ehrlich (1854~1915)
Elie Metchnikoff (1845~1916)
1、免疫(Immunity)
免除疫病(传染病)及抵抗多种疾病的发生
2、免疫学(Immunology)
研究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独立学科
二、免疫功能
免疫系统对抗原应答过程中所发挥的 各种生物学效应
生理性效应:维持机体的正常稳定 病理性效应:导致疾病
免疫的三大功能
免疫防御 (Defence) 免疫自稳 (Homeostasis) 免疫监视 (Surveilance)
免疫功能的生理和病理表现
功能
生理性(有利)
病理性(有害)
免疫防御 防御病原微生物侵害
《医学免疫学》教学思路
概论
免疫分子

抗原
免疫细胞
抗体 补体 CK/CD/CAM MHC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免疫调节
APC 非特异免疫细胞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免疫耐受 免疫缺陷 肿瘤免疫
超敏反应 自身免疫 移植免疫
• 掌握免疫、免疫学及免疫功能的基本概念 • 熟悉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的组成与功能 • 了解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3、Immunobiology,Janeway, 2004, 6th Ed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免疫学系
DEPARTMENT OF IMMUNOLOGY
西13号楼8 层
DEPARTMENT OF IMMUNOLOGY
一、免疫与免疫学
免 疫 ←← 免于疫患、免除瘟疫 IMMUNITY ←← IMMUNIS (EXEMPT)
免疫学概论
一、 免疫与免疫学 二、 免疫功能 三、 免疫系统 四、 免疫应答 五、 免疫学的应用
Fudan University Main Campus
School of Medicine
医学免疫学
总学时 :36学时 授课期: 参考书:1、医学免疫学,陈慰峰,2004,4rd Ed
2、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Abbas, 2004, 5th 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