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淮左名都)课件
合集下载
4.2《扬州慢》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
扬州慢(并序)
『扬州慢』的领字 及其转折层深的抒情节奏
(诵读延展课)
目录
『扬州慢』曲牌名及其曲调特征 领字与慢词长调的关系厘析
『扬州慢』的领字及其转折层深的抒情节奏
01 『扬州慢』曲牌名及其 曲调特征
问题:古人是如何对词进行体制上的分类的?
【词的体制分类】 词按调数可以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词按篇幅可以分为:58字以内为小令,58-91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讲述1:领字的含义及其演进规律
领字出现在词的体制中,又有其自身演进的规律。 (1)唐五代间,词人多作小令,很少慢词;即使是慢词,也很少用到领字。 后唐庄宗李存易有《歌头》长调一首,计一百三十六字,而无一领字。 (2)领字的大量使用,要到北宋中叶慢词盛行之际;大量制作慢词的柳永, 便是词中领字的奠基人。
小结
《扬州慢》的“扬州”与词作内容相关,“慢”与词作的体制和情感相关。 “慢”说明本词在体制上是一首慢词,情感上是表达某种哀婉悲切的情感的 词作。 因此,从曲调特征上看,《扬州慢》是一首表达某种哀婉悲切之情的慢词长 调。
《扬州慢》曲调特征:慢词长调(体制)+哀婉悲切(情感)
02 领字与慢词长调的关系 厘析
讲述2:为什么要在词中用“领字”?
【今人说】 朱承平《诗词格律教程》中说:“词的句法长短不一,如果都用实词,各句则 无转折延宕之处,读起来就会觉得呆板生硬,也不便于歌唱。所以,有必要在 长短参差的句子当中,夹杂一些承领上下句式的虚字,表示上下文语法关系, 保证句意贯通,使不同的句式更为灵活,富有生气。”
《扬州慢》的领字就是这种情况:领字落在小节的第三拍的弱(次)强拍 和第四拍的弱拍,引起后一节第一拍的强拍。
问题:音乐上领字的以弱拍引起强拍,可视作领字合乐性的体 现。这一特点对我们理解领字的其他作用有何意义?
『扬州慢』的领字 及其转折层深的抒情节奏
(诵读延展课)
目录
『扬州慢』曲牌名及其曲调特征 领字与慢词长调的关系厘析
『扬州慢』的领字及其转折层深的抒情节奏
01 『扬州慢』曲牌名及其 曲调特征
问题:古人是如何对词进行体制上的分类的?
【词的体制分类】 词按调数可以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词按篇幅可以分为:58字以内为小令,58-91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讲述1:领字的含义及其演进规律
领字出现在词的体制中,又有其自身演进的规律。 (1)唐五代间,词人多作小令,很少慢词;即使是慢词,也很少用到领字。 后唐庄宗李存易有《歌头》长调一首,计一百三十六字,而无一领字。 (2)领字的大量使用,要到北宋中叶慢词盛行之际;大量制作慢词的柳永, 便是词中领字的奠基人。
小结
《扬州慢》的“扬州”与词作内容相关,“慢”与词作的体制和情感相关。 “慢”说明本词在体制上是一首慢词,情感上是表达某种哀婉悲切的情感的 词作。 因此,从曲调特征上看,《扬州慢》是一首表达某种哀婉悲切之情的慢词长 调。
《扬州慢》曲调特征:慢词长调(体制)+哀婉悲切(情感)
02 领字与慢词长调的关系 厘析
讲述2:为什么要在词中用“领字”?
【今人说】 朱承平《诗词格律教程》中说:“词的句法长短不一,如果都用实词,各句则 无转折延宕之处,读起来就会觉得呆板生硬,也不便于歌唱。所以,有必要在 长短参差的句子当中,夹杂一些承领上下句式的虚字,表示上下文语法关系, 保证句意贯通,使不同的句式更为灵活,富有生气。”
《扬州慢》的领字就是这种情况:领字落在小节的第三拍的弱(次)强拍 和第四拍的弱拍,引起后一节第一拍的强拍。
问题:音乐上领字的以弱拍引起强拍,可视作领字合乐性的体 现。这一特点对我们理解领字的其他作用有何意义?
4.1《扬州慢(淮左名都)》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寂萧条
芍药学名Paeonia Lactiflora(P.albiflora),别名将离、离 草、婪尾春、余容、犁食、没骨花、黑牵夷、红药等。属 于芍药科芍药属的著名草本花卉,为草本之首。原产中国 以及亚洲北部。被列为中国六大名花之一。芍药不仅有极 高的观赏价值,更有相当重要的药用价值。芍药因其花形 妩媚,花色艳丽,故占得形容美好容貌的“婥约”之谐音, 名为“芍药”。中国栽培历史悠久,早在《诗经》郑风篇 目中便有“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古代男女交往,以 芍药相赠,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故又称“将离草”。
《诗经·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虚写,想象杜牧故地重游
托扬州被毁之严重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虚写,以杜牧之笔力,能写出当日扬州之极盛繁华,却
二难十写四出今桥日仍重游在之,痛心波感心受荡,动静冷结合月无声。 拟人,
念实桥写边对箫红照”药,的,桥浪在漫年,风年但流“已知玉不为人再何。谁处生教?吹
通感, 疏淡清
冷、凄
虚写,想象芍药无知来年又开,却不知有谁来赏? 暗含词人对国运倾颓的愤
叁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录
肆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伍
拓展
壹
梳理字词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 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扬州慢》 课件(共43张PPT)
请大家把词中的典故找出来。想想使用这 些典故,有哪些作用?
竹西佳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题扬州禅智寺》
春风十里:春风十里扬州路,卷起珠帘总 不如。
——《赠别》
请大家把词中的典故找出来。想想使用 这些典故,有哪些作用?
豆蔻词工,青楼梦好: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赠别》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怀》
二十四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
吹箫?
——《寄扬州韩绰判官》
请大家把词中的典故找出来。想想使用 这些典故,有哪些作用?
(1)形象更加鲜明,增加文采 。 (2)用昔日的繁华,反衬今日的 荒凉,使词更沉郁,内容更丰厚。有力 地表达了词人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伤。
(四)三读赏佳句
1.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让我们真诚地祝福扬州 的明天更加美好,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 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 本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 时在建康(今南京)江东安抚司参议任上。
(1)下列对这首词作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作为豪放派词人,作者在本词中运用象征等手
法托物言志,浪漫主义风格明显。
A.开篇破题,写中秋圆月皎洁似金波,升高后 逐渐变得像重新磨过的铜镜般明亮。 B.下片中作者想乘风直上长空,俯看壮丽山河, 内心充满了激昂乐观的豪情壮志。Ⅹ C.结句展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要飞奔月宫, 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 D.作为豪放派词人,作者在本词中运用象征等 手法托物言志,浪漫主义风格明显。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 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 本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 时在建康(今南京)江东安抚司参议任上。
《扬州慢》ppt课件
作者介绍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 ,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少 年时期流寓湘、鄂间,后漫游苏、杭、维扬等地。一生 屡试不中,布衣终生,最后在贫困交迫中死于杭州西湖 之畔。他与辛弃疾、杨万里、范成大等为文字交,他诗 词俱工,词尤负盛名。词风清丽典雅,以冷香幽韵和瘦 骨逸神独擅胜场,为清代浙派词人所尊奉。多为记游、 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与情场失意之作,也有寄寓忧国伤 时之作。姜夔深谙音律喜欢自创新曲,本篇《扬州慢》 即其自度曲之一。
背 景 介 绍
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公元前486 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 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上古时期的扬州, 有一个很大的自然区域,是全国九大州之 一。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早在东汉时便是 政治军事基地,也是全国粮、盐、铁的主 要集散地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古今 扬州皆是旅游胜地。六朝时,就有“腰缠 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比喻、拟人、比拟、夸张、对偶、双关、借 代、设问、反问、用典、互文、排比、……
起兴、象征、衬托、对比、渲染、联想、想 象、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对写法……
最爱是 扬州
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 ,唐代扬州更是名家林立。扬州的古代 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 和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 、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 历史古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唐代〕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赏析上片
指昔日繁华的扬州长街。
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
春
风
扬州路,卷起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扬州慢》ppt课件
2.诗人抒情的主要手法是什么?
这首词以今昔对比的手法写景抒情。将扬州作了今 昔对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 “豆蔻词工”、“青楼梦好”、“二十四桥”,概写 了昔日扬州的繁盛;而待词人“过春风十里”,则 “尽荠麦青青”,昔日花团锦簇的繁华长街,已面 目全非,呈现出一片荒凉景象,这里盛衰对比,何 其强烈。
㈡所听:清角吹寒:
❖ 暮色降临后,军营中传出阵阵凄厉的号角声,在空城的上空 回荡(满目疮痍,军号凄厉,不由人不生感慨)。
❖ 通感 ——(触觉写听觉)“寒”字下得很妙,寒意本来是 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
❖ 以黄昏清角吹寒打破了空城的死寂,进一步渲染了凄清、沉 寂、悲凉的氛围,从而点明扬州已成空城一座,景中寓情, 情景交融,表达了词人的“怆然”之情。
倚声协律。
❖ 姜夔的《扬州慢》,写于淳熙三年(1176年)冬至日途 经扬州时。十六年前,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两淮沦陷,金 兵一度占领扬州,烧杀抢掠,城池残破不堪。后完颜亮在瓜 州被部下杀死,宋军乘机收复两淮,金兵北去,未能渡江。 但战争给扬州造成的破坏,多年难以恢复,人们的心灵创伤 更难以医治。
❖ 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动因均作了交待。 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 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 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
总结:写作特点
❖ 1.用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 ❖ 2.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 3.巧于用典,活于用典。巧于用典,隐为对
比,在对比中述悲愤。 ❖ 4、运用移情手法。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顾亭怀古》 姜夔《扬州慢》 比较阅读
永遇乐 京口北顾亭怀古 辛弃疾
《扬州慢》姜夔优秀PPT课件
.
9
从艺术手法上赏析: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 1、虚实结合
▪ 2、对比
▪ 3、用典
▪ “过春风十里”化用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 春风十里扬州路”象征昔日的繁华,此处为 虚写。“荠麦青青”,为实写今日的萧条冷 落。上下两句,今昔对照鲜明,突出了今日 扬州的荒凉不堪的景象。
.
10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像唐代诗人杜牧那样才华横溢,如果今日重到 扬州,一定会为之大吃一惊。因为昔日扬州的繁华 已荡然无存。这个“惊”字暗联上片景物,带动下 片抒情。
当年杜牧在繁华富庶的扬州,写下了名噪一时 的佳句,为封建文人所称颂不已。如今要是杜郎再 来,面对破败荒凉的扬州城,恐怕再也做不成“扬 州梦”写不出“豆蔻词”了。含蓄地抒发了自己
.
4
印象扬州
▪风
▪ 1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景
▪ 2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秀
▪ 3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丽
▪ 4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繁
▪ 5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华
▪ 6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富
庶
.
5
思考:小序简洁精练,请概括主要内 容并找出奠定本词感情基调的一个字
18词作主旨这首词写作者自己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寄托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表达了词人因祖国山河的残破人民的不幸而极其沉痛的心情既有内心的郁愤也有爱国的深情
扬州慢姜夔.1教学目标▪ 1、有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词 ▪ 2、置身诗境体味诗人怀古伤今、感时伤世的
.
18
写作特色
人教版部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4.2《扬州慢(淮左名都)》课件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 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 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
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
朗读词作,结合注释疏通词意。
高考链接——
1 :开篇的“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 初程”有何作用 ?
一、开篇点明地点为淮左著名的都城扬州中的 名胜——竹西 二、交代事件——名胜吸引着作者驻足观瞻。 在这里解下马鞍,小住停留,这是远行中开始 的一段路程 三、为下文描写此处景象做铺垫。
一、运用了对照的表现手法。
二、将往日环境清幽风景迷人的与眼前“尽 荠麦青青”这一番凄凉荒芜的景象作对照。
三、今昔的巨大反差让丧乱之感顿生。
3、赏析“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
一、曲笔:作者没有直接写战争,而是以“胡马窥 江”来写金兵的南侵,含蓄委婉。
二、烘托:以战后之景“废池乔木”侧面烘托出战 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创伤。
一、寒和空两个字用得尤为传神,寒指寒冷, 空指空荡荡的。(含义) 二、天气慢慢到了黄昏时分,戍楼上又吹起 了凄凉清苦的号角,使行人感到阵阵的寒意, 号角声不断地在劫后的空城上回荡,(描述情 境) 三、以号角之声来衬托空城的孤寂,更让人 感到凄凉静寂。(手法、情感)
5、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 惊。”
二看作者——姜夔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 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 人,南宋中后期婉约派代 表词人。有《白石道人诗 集》、《白石道人歌曲》。 他一生清贫自守,以文艺 创作自娱,诗词散文和音 乐书法,无不精善,是继 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 全才。
江湖雅士
三看背景
扬州,在隋唐、北宋间是著名的繁华之地。 宋高宗在位期间,金兵曾两度大规模进攻南宋, 扬州被洗劫一空。第二次浩劫之后的15年,姜夔 路过扬州,映入作者视野的是一片荒芜,满目疮 痍,词人顿时触发起一种山河破碎之感。作者写 本词时,宋金和议已达12年之久。南宋朝廷文恬 武嬉,偷安半壁,朝纲废弛。词人目睹当年经强 敌侵凌后扬州城的累累伤痕和苦难频仍的现实, 岂能无动于衷?于是写下了这首《扬州慢》。
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
朗读词作,结合注释疏通词意。
高考链接——
1 :开篇的“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 初程”有何作用 ?
一、开篇点明地点为淮左著名的都城扬州中的 名胜——竹西 二、交代事件——名胜吸引着作者驻足观瞻。 在这里解下马鞍,小住停留,这是远行中开始 的一段路程 三、为下文描写此处景象做铺垫。
一、运用了对照的表现手法。
二、将往日环境清幽风景迷人的与眼前“尽 荠麦青青”这一番凄凉荒芜的景象作对照。
三、今昔的巨大反差让丧乱之感顿生。
3、赏析“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
一、曲笔:作者没有直接写战争,而是以“胡马窥 江”来写金兵的南侵,含蓄委婉。
二、烘托:以战后之景“废池乔木”侧面烘托出战 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创伤。
一、寒和空两个字用得尤为传神,寒指寒冷, 空指空荡荡的。(含义) 二、天气慢慢到了黄昏时分,戍楼上又吹起 了凄凉清苦的号角,使行人感到阵阵的寒意, 号角声不断地在劫后的空城上回荡,(描述情 境) 三、以号角之声来衬托空城的孤寂,更让人 感到凄凉静寂。(手法、情感)
5、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 惊。”
二看作者——姜夔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 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 人,南宋中后期婉约派代 表词人。有《白石道人诗 集》、《白石道人歌曲》。 他一生清贫自守,以文艺 创作自娱,诗词散文和音 乐书法,无不精善,是继 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 全才。
江湖雅士
三看背景
扬州,在隋唐、北宋间是著名的繁华之地。 宋高宗在位期间,金兵曾两度大规模进攻南宋, 扬州被洗劫一空。第二次浩劫之后的15年,姜夔 路过扬州,映入作者视野的是一片荒芜,满目疮 痍,词人顿时触发起一种山河破碎之感。作者写 本词时,宋金和议已达12年之久。南宋朝廷文恬 武嬉,偷安半壁,朝纲废弛。词人目睹当年经强 敌侵凌后扬州城的累累伤痕和苦难频仍的现实, 岂能无动于衷?于是写下了这首《扬州慢》。
《扬州慢》ppt课件(33页)
•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 这两句说,当我走在当年车水马龙、酣歌醉舞的十里
长街时,看到的竟是பைடு நூலகம்目野生的荠麦,一点也没有当 年的繁华盛况,反而显得极其荒凉残败。
• 思考:这里词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 “用典”和对比的手法。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之典。
赠别(其一)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杜牧用描写、比喻、 特别是对比的手法, 写出了那个少女的娇 美迷人,也写出了扬 州令人为之陶醉不已 之处。“春风十里” 是繁华的代名词。
姿态美好,举止轻盈,十三年华, 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扬 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 帘,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她。
杜甫《哀江头》: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上下阕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两字?为什么?
上阕:空 景 下阕:惊 情
小结
上阕实写萧条之景 景物1:荠麦青青 景物2:废池乔木 景物3:清角吹寒
下阕虚拟设想 拟想1: 杜郎俊赏,难赋深情 拟想 2:桥月仍在,玉人已无 拟想3: 花开依旧,人事全非
借今虚 景昔实 生对相 情比生
•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 “犹厌言兵”的“厌”字 ,写得极其传神。 “无数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 无此韵味。”
•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 黄昏不知不觉地来临,只听见凄清的号角声,随着
凛冽的寒风吹来,回荡在荒凉的空城上空。
• 思考:“黄昏”“清角”“空城”等意象有什么共 同特征?组合在一起有什么好处?
•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 这几句是说,自从金兵南侵,洗劫扬州(这里指第二 次),荒废的池苑,高大的乔木,至今还厌恶谈论那 场侵略战争。
《扬州慢》精品课件
第二次浩劫之后的15年,姜夔路过扬州, 仍然是满目疮痍,“荠麦青青”,作者追怀丧 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篇名作。
姜夔词与杜牧诗
一座名城,两个才子,三百多年,词中相逢。
活动任务三
品读姜夔《扬州慢》,找出姜夔词中杜牧 诗的影子,体会其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词句
诗句来源
艺术手法
竹西佳处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题扬州禅智寺》
春风十里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起珠帘总不如。
——《赠别》
豆蔻词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赠蔻别梢》头二月初。 青楼梦好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遣怀》
用 典
二十四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寄扬州韩绰判官》
新知讲解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竹
——《遣怀》
回忆自己当年在扬州时的放浪生活 。
作用:这里的“豆蔻词工,青楼梦好”,是指杜牧的才华。这句 词中作者突然联想起,假如杜牧来了,此情此景会怎样?纵然有 写“豆蔻”、“青楼梦”那样的春风词笔,也难以表达此时悲怆 的深情,瞬间令人感受到姜夔杜牧共情的双重感伤。
新知讲解
出 处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歌舞升平,繁华如梦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你还在何处听美人吹箫作乐?
风光独绝,浪漫美丽
姜夔与扬州
300多年后,扬州又邂逅了另一位才子——21岁的南宋词人姜夔,他路过扬州,自 度声律,独创词牌,追古抚今,写下了千古名词——《扬州慢》。
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 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 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词与杜牧诗
一座名城,两个才子,三百多年,词中相逢。
活动任务三
品读姜夔《扬州慢》,找出姜夔词中杜牧 诗的影子,体会其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词句
诗句来源
艺术手法
竹西佳处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题扬州禅智寺》
春风十里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起珠帘总不如。
——《赠别》
豆蔻词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赠蔻别梢》头二月初。 青楼梦好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遣怀》
用 典
二十四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寄扬州韩绰判官》
新知讲解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竹
——《遣怀》
回忆自己当年在扬州时的放浪生活 。
作用:这里的“豆蔻词工,青楼梦好”,是指杜牧的才华。这句 词中作者突然联想起,假如杜牧来了,此情此景会怎样?纵然有 写“豆蔻”、“青楼梦”那样的春风词笔,也难以表达此时悲怆 的深情,瞬间令人感受到姜夔杜牧共情的双重感伤。
新知讲解
出 处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歌舞升平,繁华如梦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你还在何处听美人吹箫作乐?
风光独绝,浪漫美丽
姜夔与扬州
300多年后,扬州又邂逅了另一位才子——21岁的南宋词人姜夔,他路过扬州,自 度声律,独创词牌,追古抚今,写下了千古名词——《扬州慢》。
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 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 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ppt课件17张
扬州慢
〔宋〕姜夔
《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毛诗序》:“《黍离》,闵宗周也。 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 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 而作是诗也。”《黍离》之悲成为重要 典故,用以指亡国之痛。
富贵之地 温柔之乡
【探究4】造成今昔对比的原因是什么?
胡马窥江 宋髙宗在位期间,金兵曾两度大规模进攻南宋。建炎三 年(1129)企兵占领扬州,大肆烧杀掳掠,扬州被洗劫一窆。 绍兴三十一年(1161)企主完颜亮又大举南侵,扬洲再度遭受 浩劫。而南宋朝廷却苟安半壁,朝纲废弛,不思抗金。 1176年,22岁的姜夔路过扬州,发现这现仍是满目 痍,“荞麦青青”,作者追杯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篇名 作。
山起兵叛唐,攻陷潼关。杜甫只身一人投 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 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春,身处沦陷区 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 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感时伤怀、忧国忧民、思念家人、期盼和平
表现《黍离》之悲的诗你还能想到哪些?
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伟大的祖国永远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谢谢!
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宋〕朱敦儒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课后作业
1、体味《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所表达的《黍离》之悲; 2、赏析这首词运用的艺术手法。
课堂小结
一首《扬州慢》,凄怆悲凉,声声泣泪,昔日 的扬州越美,诗人心中的伤痛就越深。战争带来的, 只有死亡和伤痛。让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携 起手来,以青春之我,续写时代华章!
〔宋〕姜夔
《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毛诗序》:“《黍离》,闵宗周也。 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 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 而作是诗也。”《黍离》之悲成为重要 典故,用以指亡国之痛。
富贵之地 温柔之乡
【探究4】造成今昔对比的原因是什么?
胡马窥江 宋髙宗在位期间,金兵曾两度大规模进攻南宋。建炎三 年(1129)企兵占领扬州,大肆烧杀掳掠,扬州被洗劫一窆。 绍兴三十一年(1161)企主完颜亮又大举南侵,扬洲再度遭受 浩劫。而南宋朝廷却苟安半壁,朝纲废弛,不思抗金。 1176年,22岁的姜夔路过扬州,发现这现仍是满目 痍,“荞麦青青”,作者追杯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篇名 作。
山起兵叛唐,攻陷潼关。杜甫只身一人投 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 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春,身处沦陷区 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 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感时伤怀、忧国忧民、思念家人、期盼和平
表现《黍离》之悲的诗你还能想到哪些?
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伟大的祖国永远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谢谢!
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宋〕朱敦儒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课后作业
1、体味《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所表达的《黍离》之悲; 2、赏析这首词运用的艺术手法。
课堂小结
一首《扬州慢》,凄怆悲凉,声声泣泪,昔日 的扬州越美,诗人心中的伤痛就越深。战争带来的, 只有死亡和伤痛。让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携 起手来,以青春之我,续写时代华章!
第4.2课 《扬州慢(淮左名都)》(课件)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姜夔通过杜牧的诗歌,早就对扬州的繁华心生向往,他慕名 而来,就是要亲身感受一下扬州的繁盛,没想到眼前的景象竟是 这样的破败。
思考:作者一开始就写扬州昔日的繁华有什么作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以虚景反衬实景(虚实结合),城池荒芜、人烟稀少、屋宇倾颓的 凄凉情景不言自明,恰似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风 十里”,化用杜牧诗意(用典),使读者联想当年扬州楼阁参差、珠帘 掩映的十里长街盛况,反照今日的衰败景象。
思考:杜牧为何而惊?该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杜郎俊赏:指杜牧曾快意 游赏扬州。(唐文宗大和 七年到九年,杜牧在扬州 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 俊赏:俊逸清赏,很高的 赞赏。算:料想。
①内容上:由“空”引出“惊”,作者通过想象, 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富有才情的杜牧也“难赋深情”, 反衬现实的扬州是何等凄清荒凉,何等令人心痛!
②结构上:由上片的写景过渡到下片的联想对比, 一边是萧条冷落,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实,一边是 虚。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
品读下阕,分析技巧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译读:意思是,纵使杜牧能极为工巧地描绘扬州的妙龄少女和青楼之梦,也难以 表达对扬州遭劫的悲痛之情。
杜牧诗《赠别》(其一)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之语,《遣怀》 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之语。 豆蔻:比喻十三四岁少女的美好姿态 (成语:豆蔻年华) 豆蔻词工:借代杜牧高超的诗才和丰富的情感。 青楼梦好:回忆自己当年在扬州时的放浪生活 。 思考:这里运用典故有什么作用?
劫后的空城。
绘画面/勾意境
由视觉描写转入听觉描写,以黄昏清角吹寒(通感——触觉写听
觉)打破了空城的死寂,进一步渲染了凄清沉寂、悲凉的氛围,再用
思考:作者一开始就写扬州昔日的繁华有什么作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以虚景反衬实景(虚实结合),城池荒芜、人烟稀少、屋宇倾颓的 凄凉情景不言自明,恰似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风 十里”,化用杜牧诗意(用典),使读者联想当年扬州楼阁参差、珠帘 掩映的十里长街盛况,反照今日的衰败景象。
思考:杜牧为何而惊?该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杜郎俊赏:指杜牧曾快意 游赏扬州。(唐文宗大和 七年到九年,杜牧在扬州 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 俊赏:俊逸清赏,很高的 赞赏。算:料想。
①内容上:由“空”引出“惊”,作者通过想象, 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富有才情的杜牧也“难赋深情”, 反衬现实的扬州是何等凄清荒凉,何等令人心痛!
②结构上:由上片的写景过渡到下片的联想对比, 一边是萧条冷落,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实,一边是 虚。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
品读下阕,分析技巧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译读:意思是,纵使杜牧能极为工巧地描绘扬州的妙龄少女和青楼之梦,也难以 表达对扬州遭劫的悲痛之情。
杜牧诗《赠别》(其一)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之语,《遣怀》 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之语。 豆蔻:比喻十三四岁少女的美好姿态 (成语:豆蔻年华) 豆蔻词工:借代杜牧高超的诗才和丰富的情感。 青楼梦好:回忆自己当年在扬州时的放浪生活 。 思考:这里运用典故有什么作用?
劫后的空城。
绘画面/勾意境
由视觉描写转入听觉描写,以黄昏清角吹寒(通感——触觉写听
觉)打破了空城的死寂,进一步渲染了凄清沉寂、悲凉的氛围,再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渐黄昏, 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以动衬静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屈平词赋悬日月, 楚王台榭空山丘。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 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以虚衬实 活于用典
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冷月无声。
今昔对比 移情于物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整 体 把 握
昔
淮左名都
今
荠麦青青
竹西佳处
春风十里 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废池乔木
清角吹寒 难赋深情 冷月无声
二十四桥
桥边红药
(二)二读驻初程。过春风 十里,尽荠麦青青。自 请自由选择 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 木,犹厌言兵。渐黄昏,你体会较深 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的诗句,进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 行理解鉴赏。 须惊。纵豆蔻词工,青 楼梦好,难赋深情。二 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 月无声。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解鞍少驻初程。
化用诗句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今昔对比
化用诗句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
自胡马窥江去后,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移情或拟人
写兵燹后情景逼真。 “犹厌言兵”四字,包括 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 言,亦无此韵味。 ——清 陈廷焯《白 雨斋词话》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宴席上,偶遇流 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①刘诗借燕子暗示乌衣巷昔日的繁华,而今却 (1)这两篇作品均通过 意象,表达 野草丛生,荒凉残照。今昔对照,寓情于景。 了 之感。 ②吴词巧妙地引用前人词句典故,使之与己词 (2)请简要赏析这两篇作品在表现手法 浑然一体,又使其借故出新,另有深意。 上的不同。
因 1.小序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此词的 情 感情基调 旨 2.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 3.小序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小 序 解 读
感慨今昔 黍离之悲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 王风》
故 国 之 悲
(一)一读诗歌,整体感知
——刘禹锡《石头城》
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由实及虚
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
——岑参《山房春事》
写 作 特 色
衬托对比 虚实相生 巧用典故
拓 展 迁 移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 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 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 同是天涯。
扬 州 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1.词人眼前的扬州 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 城是怎样的呢? 十里,尽荠麦青青。自 找出相关的诗句。 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 木,犹厌言兵。渐黄昏, 2.昔日的扬州又是 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怎样的呢?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 3.是什么原因使 须惊。纵豆蔻词工,青 昔日繁华的扬州 楼梦好,难赋深情。二 变成了一座“空 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 城”呢? 月无声。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
姜夔
想 见 其 人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 道人。一生未入仕途,以布衣 出入于公卿之门,善书法、精 音乐、能自度曲。诗词俱工, 词尤负盛名。词多纪游、咏物、 感叹身世飘零,亦有寄寓忧国 伤时之作。
小 序 解 读
时
地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 景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 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 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 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 离之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