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存在和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1.2 教学内容介绍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定义和特点。
探讨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历史和背景。
引发学生对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思考和讨论。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实物或多媒体展示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并讨论。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第二章:图像和符号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图像和符号作为一种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存在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图像和符号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图像和符号的定义和特点。
探讨图像和符号在不用文字的书和信中的应用和意义。
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图像和符号的差异和共性。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实物或多媒体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图像和符号。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并讨论。
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图像和符号表达。
第三章:用手势和肢体语言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手势和肢体语言作为一种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存在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手势和肢体语言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手势和肢体语言的定义和特点。
探讨手势和肢体语言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和意义。
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手势和肢体语言的差异和共性。
3.3 教学方法使用视频或现场演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手势和肢体语言。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并讨论。
鼓励学生实践和分享自己的手势和肢体语言经验。
第四章:自然界中的信号和标志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自然界中的信号和标志作为一种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存在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中信号和标志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自然界中信号和标志的定义和特点。
探讨自然界中信号和标志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
分析不同自然环境中的信号和标志的差异和共性。
4.3 教学方法进行户外观察或展示自然界中的信号和标志的图片或视频。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含义,学会用生活中的事物来表达情感。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
2.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张白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出示一本书,问学生:“这本书有什么特点?”(二)新课学习1.老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2.学生描述后,老师引导:“这就是不用文字的书,我们可以通过图片来传递信息和情感。
”3.老师出示一封信,问:“这封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5.老师举例说明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漫画、表情包等。
6.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生活中的事物来表达情感。
(三)实践环节1.老师出示一张白纸,让学生在纸上用彩笔、剪刀、胶棒等工具创作一幅不用文字的书或信。
2.学生创作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帮助。
3.创作完成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3.老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作业布置1.请学生回家后,用生活中的事物创作一幅不用文字的书或信,并分享给家人。
2.家长参与评价,共同感受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魅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实践,使他们初步理解了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含义,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引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但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和培养。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理解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含义对话设计: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书吗?”学生:“书是用来读的,上面有字。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记事方法: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贝壳记事
通信方法:用东西来表示意思,传递信息
3.板书课题:《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学生齐读两遍)
二、新授
1.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2)出示10个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3)出示生词,同桌读、指名教读。
(4)指名接读课文,并指名评价。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第1、2自然段。
①说说自己通过读,知道了什么?
二、新授
(一)检查复习
1.按照内容不同课文分为几段?每段主要讲什么?
2.课件出示生字词语,开火车读。
(二)学习第一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这一自然段是围绕着哪一句话来写的?
(2)说一说“结绳记事”的方法。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请学生结合“结绳记事”的方法,说一说用“贝壳”代替绳子怎么记事。
三、练习
口头填空。
(1)这一族送给那一族一杆枪或者一支箭,表示()。
(2)一只死鸟,一只死老鼠,一只死青蛙,还有五支箭,表示()。
四、总结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五、作业
1.有哪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它们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2.找出说明“结绳记事”和用贝壳记事方法的句子,读一读。
六、板书
板书设计: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10个。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创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的方法和通信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学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略读,默读,朗读等多种形式与课文对话,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部分进行复述。
2.能根据内容给课文分段概括大意。
3.了解创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和通信的方法,体会人们的聪明才智。
教学重点1.流利地朗读课文2.恰当的给课文分段难点根据内容恰当的分段教学步骤导入激趣同学们,才师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请大家帮助解决。
昨天,发生了一件对于老师来说很重要的事情,我要怎么样记住它呢?如果时光倒流到创造文字之前,我们怎么办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不用文学的书和信》去和古人学学吧。
对话平台(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同读课文,有困难的字想办法解决。
2.同桌分段读课文,读后说说每段写什么?3.同桌讨论分段,并说说理由(在学生自由表达的基础上,加以概括。
提炼,归纳。
(结绳记事、贝壳记事。
用一些东西来表意思、传递信息)(二)精读课文、感悟内涵在没有创造文字之前,人们用智慧发明很多记事通信的方法,文中有许多介绍记事的词句,把这些句子找一找,读一读。
我们将会有更深的理解。
1.找句子,谈理解,相机理解词语。
(根据学生的回答,理解相应的句子)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适当整理。
1)。
结绳记事。
重点词语:奇妙。
理解结绳记事的方法结绳记事是为了帮助记忆。
2)。
贝壳记事:比较贝壳记事与结绳记事的优缺点。
请学生思考表达,“大贝壳”“小贝壳”“不同颜色的贝壳”都表达意思。
进而理解“一条穿好些贝壳的带子。
就是一本书”的含义。
3)。
用上些东西式来表达意思传递信息,理解“譬如、误会、相邻、相对、”等词语,训练发散思维:如果你生活在文字创造之前,你怎样传递信息?(三)延伸认识,升华情感说说现代社会传递信息的方法?板书设计: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帮助记忆:结绳记事贝壳记事用一些东西表示意思:一根枪一支箭“宣战书“鸟、老鼠、青蛙、五支箭”严厉的信。
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学习课文,知道人类有哪些不用文字的记事和通讯方法.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识目标:学生自主识字,学认生字10个.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师:同学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得是什么?(出示〝书〞〝信〞)生:一本书和一封信.板书:书和信师;这里面都写满了什么?(字.汉字.文字)板书:文字师:我们上学期学过一篇课文说: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可是在汉字还没出现的时候,人们是怎么传递信息的?(学生思考.讨论)生:那时候的人们是不交往的.生:他们可以用语言交流.生:他们可以送东西.师:你们知道那时候人们也有自己的书信,却是不用文字的书和信,你们信吗?(学生半信半疑)不信我们一起乘坐时光隧道去看看.红笔板书课题:不用评析:创设认知中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抓住学生好奇心理,形成学生渴望学习的心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3.小组合作学习生词.生字,教师巡视,学生交流识字方法.4.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学生分组接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标出段序(5段)集体评价.评析:在学生已有识字能力和识字方法基础上,在整个识字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听.说.读.写.看,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每个孩子的体验和认知水平不同,记忆生字的方法自然也不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识记,让学生自己悟出汉字的特点,编口诀记忆生字,互相教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一个学习活动的点拨者.引导者.三.细读课文,深入感悟.1.师引导学生再自读课文,说说通过朗读,你读懂了什么?生:通过读我知道了古代有用〝结绳记事〞的方法记事.师问:你从哪儿知道的?生:第一段中讲到了〝结绳记事〞.教师及时抓住〝结绳〞一词,(出示各色绳子)让学生边说边动手实验.(大结记大事,小结记小事,绿绳记 )评析:用实物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直观.形象,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生:通过读我知道了用贝壳也可以记事.生:通过读我知道了送给别的民族枪或是箭,就是一封宣战书.(指导朗读:怎样读出严厉的语气?个别读.教师范读.集体读)2.师总评: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讲得很好,看来自读的能力提高的很快.现在请两个同学完整地讲讲这一课的内容.3.师:请同学们在小组中默读课文,想一想自己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在小组内提出,先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提出来,全班一起帮你.4.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联系上下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分辨:分别,区别.代替: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因为用贝壳记事比用绳结记事更容易分辨所以用贝壳代替绳结.譬如:就是举个例子,打个比方.(让学生用譬如说一句话)严厉:严肃.(让学生用严厉说一句话)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6.师总结:学习了课文,你知道有哪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评析: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强烈愿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针对课堂时间有限,而学生提出的问题较多的现象,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解决部分简单问题,老师在巡视时,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集体讨论解决,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注重保护学生好奇心,重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四.拓展活动.1.师:现在科学进步了,人们有了更加方便快捷的通讯方式,你们知道有哪些方便快捷的通讯方式吗?(小组讨论,个别汇报)生:有电话,有互联网,有电报,有传真机,有手机短信,有BP机2.想一想,将来人们还会用什么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式进行交流?(同桌互说,个别汇报)3.教师小结:同学们的设想真棒,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老师相信你们的设想都能成为现实,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们的理想而奋斗.好吗?评析: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关心身边的事,留意新生事物的变化,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对未来的遐想.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能力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古代人们用来帮助记忆和通信的一些方法.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收集信息.讨论.体会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了解古代书信的不足之处和现代书信的便利之处,体会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教学重点: 了解古代人们记事和通信的一些方法.教学难点: 体会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古代人民记忆和通信的一些方法.教学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掌握生字新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在没有文字以前人们的记忆和通信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没有文字以前人们的记忆和通信的一些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刚看到课题,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吗?2.那预习了课文以后,你以知道了些什么呢?二.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注意做到正确.流利.随机板书读错和需要提醒的读音.(譬p 如)2.练习读学生没有读好或停顿不当的地方.3.出示生字新词,学生读准字音,记忆字形,练习书写.4.有不理解的词语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不懂的词语意思.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再读课文说说人类在没有文字之前曾经使用一些什么方法帮助记忆和通信的?2.汇报:人类在没有文字之前曾经使用一些什么方法帮助记忆少通信的?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古人类的记忆和通信的方法.板书:记忆结绳穿贝壳通信:用实物传递信息.3.学生自由诵读自己感兴趣的记忆或通信方式把这种方法用自己的话介绍给好朋友听.4.指名介绍书中介绍的记忆或通信方法,评出讲解员.四.交流资料,扩展文本.全班交流自己课前收集到的古人记忆或通信的方法,教师予以补充介绍. 如:在墙上画象形图案.点狼烟.击鼓等板书:不用文字的书和信记忆:结绳.穿贝壳通信:用实物传递信息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体会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2.通过讨论,知道古代记忆和通信方法存在的不足;联系实际,交流现代人记忆和通信和方法,体会到科学的飞速发展.教学难点:了解古代人和现代人记忆和通信方式和区别,体会人类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分辨.譬如.老鼠.淘气2.说说古代人记忆和通信的方式.二.思考课后习题1,了解古代记忆和通信方式的不足.1.小结提部:我们已经了解了古代记忆和通信的一些方法,那么,你认为这些方法好吗?又存在哪些不足呢?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记忆容易混淆.容易遗忘.不便捷等,通信费时.费力.费钱,表达意思不太明确)三.思考课后习题2,了解现代记忆和通信方式的便捷.1.小结提问:是啊,正因为有了不足,人们才会想办法改进,这样,通信事业便一步步地发展起来.到了今天,人们的通信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莫测,那现代又有了哪些记事和通信方式呢?2.学生交流,互相订正补充.(用文字记事.在电脑上保存资料等;通过手机.可视电话.传真,互联网传递信息等).四.比较体会.1.从通信方式的飞速发展,你想到了些什么?2.人设想过将来的记忆和通信方式吗?又会是怎样的呢?小结:是啊,人类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科学的探索也是无止境的.只要大家热爱学习,勇于创造,就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五.布置作业板书:不用文字的书和信信息时代(科学无止境)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三教学要求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把课文分成两部分,了解发明文字前人们的记事和通信的方法,了解一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知道一些传递信息的方式.4.体会人们的聪明才智.重点难.关键1.了解古代的一些记事和通讯的方法.2.收集资料,了解现代的一些信息传递的方式.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人类是由什么进而来的吗?2.教师简单地介绍人类的发展,后导入:那时候没有文字,更不用说有电等现代通讯设备了,那么他们是怎样记事和传递信息的呢?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2)把课文分成两部分,思考每部分的主要内容.2.检查自读的情况.(1)全班齐读课文.(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3)说一说这些生字都该注意什么?(学生从字的发音.字的书写上抒发自己的看法.)(4)教师适当的总结,并再强调下列字的读音和书写.〝徽〞〝擦〞〝烁〞〝倒〞(多音字)〝摔〞.(5)开火车读生字词,并巩固.三.整体感知,弄清条理1.反馈课文的分段情况.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教师小结,理清文章的条理.4.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四.学习第一部分,了解过去的记事方式1.指名读课文第一部分,其他思考:这一部分围绕哪一句话来描写.2.指名反馈.(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3.理解〝奇妙〞.4.导读,学生自读课文:人们到底是用什么奇妙的方法记事的呢?5.指名反馈(结绳记事.贝壳记事)(学生反馈后教师出示课文中相应的插图.)6.讨论:人们是怎样用绳子和贝壳记事的.7.集体反馈,读课文中相关的语句.8.引导想像,各种绳子结以及贝壳可能代表什么意思?(学生发挥想像,自由发言).9.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加深理解.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2.开火车读.3.指名分段读课文.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古代人类是怎么记事的呢?(指名反馈)5.导读:那么他们又是怎样通信的呢?二.学习课文,了解古人的通信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他们又是怎样通信的呢?2.指名反馈.(借助特定的事物表达一定的意思.)3.课文举了一个什么例子.(指名反馈)4.学生读课文相关的句子.5.引导学生想像,他们如果是报平安会怎么表示呢?(学生大胆想像,自由发言)6.教师小结:虽然古代的人类没有我们现在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他们利用自己身边能够利用的事物进行通信,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我们现在所用的文字,创造了人类一个又一个的文明.三.阅读课文,加深理解1.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读一读.2.读完课文,你们有什么感想呢?(学生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发言,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3.教师总结,鼓励学生收集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古代人类生活知识.四.拓展延伸,说现代的通信1.小组讨论.交流:你们知道我们现代都有哪些通信方式.2.集体反馈.3.鼓励探究:你们知道吗.过去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人们的通信方式可多了,只是不及我们现在的迅速.[教师可以将一两个关于过去人类通信的方式告诉学生,(例如长城烟火台的由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年级语文上册《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一、教学目标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感知文结构。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使学生了解发明文字前人们的记事和通信的方法。
3让学生了解没有文字之前人类交流的方式,从而感受文字带给我们的便利及重要性,体会人们的聪明才智。
二、学情分析《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十一单元的一篇主体文。
是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的叶圣陶写的一篇说明文。
它具体介绍了创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的方法和通信的方法。
这篇文清楚明了地向我们介绍了古代人类记事和通信的方法。
因为文篇幅短小,通俗易懂,层次清晰,语言准确,它在介绍记事、通信方法的时候作者穿插了一些事例,使读来非常有趣味。
有利于学生充分感受“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所折射出的人类的智慧。
在结构上:学生初读文会觉得层次不清,线索不明,鉴于年龄特点,他只能关注到部分段落,整篇文看似零碎,但实际上从题目就能看出是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书,一部分是信。
在内容上:了解古代人类记事、通信方式是比较容易的,但感受那时书和信的奇妙之处,进而对比感受今天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快捷是比较困难的。
在写法上:三年级的孩子第一次遇到正式的说明文,在学生在读通、读正确文的基础上,不能在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上耗去太多的时间,这样会使一堂生动有趣的变得枯燥无味。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使学生了解发明文字前人们的记事和通信的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没有文字之前人类交流的方式,从而感受文字带给我们的便利及重要性,体会人们的聪明才智。
四、教学过程教学视频地址:https://ixigua/i649033283148489230/?ut_sure=tutia&a p;ut_ediu=feed_strea#id=7167369193​更多教学视频请进https://tutia//user/7167369193/#id=181028146418702 41第二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复习巩固,整体感知这节我们继续学习《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教案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图腾的概念以及其在古代文明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图像的观察能力,提高其对图腾图案的识别和解读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图腾作为交流工具的作用,以及在没有文字的时代,人们如何通过图腾进行信息传递。
4. 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增强其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图腾的定义与分类:介绍图腾的概念,讲解图腾的分类及各种图腾的象征意义。
2. 图腾在古代文明中的作用:探讨图腾在古代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图腾对社会、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影响。
3. 图腾图案的识别与解读:教授学生如何观察和识别图腾图案,解读图腾所传达的信息。
4. 图腾作为交流工具的实例:分析一些历史和现代的图腾交流实例,如图腾旗帜、图腾舞蹈等。
5. 学生实践: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图腾图案,并尝试通过图腾传达自己的信息和故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图腾的定义、分类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图腾的重要性。
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设计图腾,提高其对图腾的识别和解读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历史和现代的图腾交流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腾的作用。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让学生讨论图腾的设计和交流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图腾定义、分类、作用以及交流实例的PPT,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2. 图腾图案素材:准备一些图腾图案的素材,用于让学生观察、分析和设计。
3. 设计软件:为学生提供图腾设计软件或工具,方便学生创作自己的图腾图案。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2. 图腾图案设计:评估学生设计的图腾图案,包括图案的创意、象征意义和传达信息的效果。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调和合作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与图腾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教案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优秀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存在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概念,以及它们在不同文化和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4 教学步骤步骤1:引入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它们的存在和意义。
步骤2:展示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不同类型和形式,如图形、符号、动作等。
步骤3: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作用和影响,如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促进交流等。
步骤4: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展示并进行分享。
第二章:图形和符号2.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图形和符号作为一种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存在和价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图形和符号的概念,以及它们在不同文化和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和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4 教学步骤步骤1:引入图形和符号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它们的存在和意义。
步骤2:展示不同类型的图形和符号,如几何图形、交通标志、编程代码等。
步骤3: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图形和符号的作用和影响,如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促进交流等。
步骤4: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图形和符号,展示并进行分享。
第三章:动作和表情3.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动作和表情作为一种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存在和价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动作和表情的概念,以及它们在不同文化和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和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4 教学步骤步骤1:引入动作和表情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它们的存在和意义。
步骤2:展示不同类型的动作和表情,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舞蹈动作等。
步骤3: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动作和表情的作用和影响,如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促进交流等。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不用文字的书与信》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出示一片甲骨,引发学生好奇心,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上面画的是什么?”
2.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甲骨文,引导学生思考:在没有文字的时代,人们是如何记录生活的?
3.揭示课题《不用文字的书与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500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文字产生敬畏之心,认识到文字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2.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激发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3.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体会亲情、友情的重要性。
4.培养合作精神,懂得在团队中分享、互助、共同成长。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并能正确运用。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类文字的发展历程,认识到文字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预习、课堂讨论、互动提问等方法,主动探索、思考课文知识。
-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文字演变过程中,加深对文字的认识。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对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进行讲解,让学生正确书写、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3.讲解课文内容,介绍文字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结绳记事、图画文字、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不同阶段的文字。
4.通过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字的演变过程,认识到文字的重要作用。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不用文字的书与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和理解《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故事情节,了解古代人民书写方式的不同;2.能够运用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完成自己的不用文字的“书”和“信”;3.能够准确地使用本单元所学的生字词语。
二、教学重点1.学习《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故事情节和学习板块;2.创作自己的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三、教学难点1.准确理解古代的不用文字的书写方式,运用想象力设计自己的不用文字的“书”和“信”;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教学。
五、教学内容及进度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时长导入新课预习多媒体教学5分钟讲授《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故事情节讲解合作探究20分钟学习设计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小组合作30分钟评价展示结果展示10分钟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师生互动5分钟六、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资料,播放相关视频,带领学生回忆与本课相关的上一个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故事情节。
2. 讲授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讲解《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故事情节,并引导学生理解古代人民的不用文字的书写方式。
3. 学习在小组合作的环节中,学生需要设计自己的不用文字的“书”和“信”,体验古代人民的书写方式。
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古代不用文字的书写方式和工具,同时也可以给学生一些启示或思路,以免学生无从下手。
4. 评价学生设计完成后,老师可以让学生相互展示他们的作品,并探究他们设计的不用文字“书”和“信”的特点和创意。
5. 小结在本节课的小结环节,老师可以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简述他们对古代人民书写方式的理解,同时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
七、课后作业完成本单元默写部分相关的生字词语,并进行复习。
八、教学反思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结合小组合作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加强了对古代不用文字的书写方式的解释和示范,以及创意设计的启示和指导,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该课题的理解和掌握。
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上册《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二则】[名师教学设计 教案]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二则】《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之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10个。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创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的方法和通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查找有关“翠鸟”的资料。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出示:一些书和信,学生观察。
2、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3、板书课题:《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学生齐读两遍)二、新授。
1、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2)出示10个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忆、示、辨、斗、踏、邮、递、惟、淘、严(3)出示生词,同桌读、指名教读。
记忆、表示、分辨、战斗、脚踏、邮递、惟有、淘气、严厉(4)指名接读课文,并指名评价。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第1、2自然段。
①说说自己通过读,知道了什么?②指名说说。
③想读第1、2自然段的同学读。
(2)小组合作学习:第3——5自然段。
①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②说说自己通过读,知道了什么?③指名说说。
④想读的起立读3——5自然段。
(3)齐读课文。
①讨论:有哪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你还知道哪些传递信息的方式?②指名说说。
(4)小组学习:朗读课文正确地朗读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11、通讯不用文字的书和信聪明才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正确书写12个字,并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则。
2、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教学重难点:1、书写“忆、示、历、代、辨、枪、斗、付、邮、递、严、厉”13个字。
2、抄写词语。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黑板。
课型:写字课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朗读课文《翠鸟》。
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教案文本)
( 语文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教案文本)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教案文本)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10个。
3、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创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的方法和通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一些书和信,学生观察。
2、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3、板书课题:《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学生齐读两遍)二、新授。
1、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2)出示10个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忆、示、辨、斗、踏、邮、递、惟、淘、严(3)出示生词,同桌读、指名教读。
记忆、表示、分辨、战斗、脚踏、邮递、惟有、淘气、严厉(4)指名接读课文,并指名评价。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第1、2自然段。
①说说自己通过读,知道了什么?②指名说说。
③想读第1、2自然段的同学读。
(2)小组合作学习:第3——5自然段。
①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②说说自己通过读,知道了什么?③指名说说。
④想读的起立读3——5自然段。
(3)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通课文内容,了解简单的书和信的发展历史,增强学生对生活的了解与热爱。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把课文分成两部分,了解发明文字前人们的记事和通信的方法,了解一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知道一些传递信息的方式。
4、体会人们的聪明才智。
重点难、关键1、了解古代的一些记事和通讯的方法。
2、收集资料,了解现代的一些信息传递的方式。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人类是由什么进而来的吗?2、教师简单地介绍人类的发展,后导入:那时候没有文字,更不用说有电等现代通讯设备了,那么他们是怎样记事和传递信息的呢?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把课文分成两部分,思考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2、检查自读的情况。
(1)全班齐读课文。
(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3)说一说这些生字都该注意什么?(学生从字的发音、字的书写上抒发自己的看法。
)(4)教师适当的总结,并再强调下列字的读音和书写。
“徽”“擦”“烁”“倒”(多音字)“摔”。
(5)开火车读生字词,并巩固。
三、整体感知,弄清条理1、反馈课文的分段情况。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教师小结,理清文章的条理。
4、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部分,了解过去的记事方式1、指名读课文第一部分,其他思考:这一部分围绕哪一句话来描写。
2、指名反馈。
(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3、理解“奇妙”。
4、导读,学生自读课文:人们到底是用什么奇妙的方法记事的呢?5、指名反馈(结绳记事、贝壳记事)(学生反馈后教师出示课文中相应的插图。
)6、讨论:人们是怎样用绳子和贝壳记事的。
7、集体反馈,读课文中相关的语句。
8、引导想像,各种绳子结以及贝壳可能代表什么意思?(学生发挥想像,自由发言)。
9、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加深理解。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4)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一、导入。
老师的好朋友交给我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一根细绳。
我想了半天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猜猜看。
像这样的信,真让人读不懂。
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语文,把想说的话写出来,别人就容易懂了。
但是,在远古的时候,文字还没有被创造出来,人们是怎么写信的呢?(板书课题: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谁愿意用洪亮的声音读课题?二、初读。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拿出笔,画出不理解的词和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2)边读边思考:哪些段落是写不用文字的书?哪些段落是写不用文字的信?2、检查自读的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2)说一说这些生字都该注意什么?三、品读。
(一)品读第一部分。
1、指名读,思考:这里写了哪几种不用文字的书?2、(板书:结绳记事贝壳记事。
)‘结绳记事’四个字在句中用引号表示是重点论述的内容,引起读者注意。
3、人们是怎样用绳子和贝壳来记录生活中的事的?集体反馈,读课文中相关的语句引导想像,情景模拟:各种绳子结以及贝壳可能代表什么意思?(学生发挥想像,自由发言)。
拿出绳子动手尝试,想像一下,古人可能记录了哪些事?(1)结绳记事师通过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并发挥学生想象力。
我是一个技艺高超的猎手,昨天,我到森林里去打猎。
前天的天气真好,运气也不错,打了一头大猎物,你们猜猜我打到的是什么?对是大象,为了记载这件事,我在绳子上打上一个大结。
(边说边用一条红绳来演示)昨天,天气也不好整天下着大雨,我只打到了一只小猎物,我在绳了上打上一个小结。
你们猜猜我打到的是什么?怎样表现天气呢?教师拿了一根绿线演示,用不同颜色的绳和结来表示天气的变化。
天气很好,用绿线打上一个大结;天气不好打个小结;天气一般打个不大不小的结。
从这个两条绳结上,你发现了什么?是的!不同颜色的绳结表示不同的事物,绳结的大小与事物的变化有关。
(2)贝壳记事(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贝壳。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在没有文字的时代,人们如何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记录和传递信息。
2. 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艺术、建筑等。
二、教学内容:1. 图像记录:介绍古代壁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以及它们在记录历史和文化中的作用。
2. 符号传递:讲解古代文字的发展过程,以及符号在信息传递中的重要性。
3. 建筑设计:分析古代建筑特点,了解其如何传递信息和表达文化。
4. 现代应用:探讨现代社会中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如电影、音乐、网络等。
5.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结合所学内容,创作一份不用文字的书或信。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图像记录、符号传递、建筑设计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实践法: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创作,增强直观感受。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2. 课件: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耗材:纸张、画笔、音乐设备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他们的积极性。
2. 学生作品: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创作的不用文字的书或信,评价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古代壁画或雕塑,引发学生对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兴趣。
2. 讲授知识点:讲解图像记录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国的甲骨文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古代建筑中的符号和图案,如希腊神庙、印度佛塔等,引导学生了解其传递信息的方式。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选择一种不用文字的书或信的形式,进行创作和展示。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在讲授知识点时,引导学生提问,激发他们的思考。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不用文字的和信》教案、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非文字和信,如图画信、符号信等,创设一个充满神秘感和趣味性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主探究“不用文字的和信”的特点和作用。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心得,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b.结合教材内容,教师详细讲解“不用文字的和信”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让学生对非文字和信有更深入的认识。
c.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非文字和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不用文字的和信”的创意表达方式。
2.教学过程:
a.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如:“你能想到哪些不用文字的和信表达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方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多种多样的,激发他们对亲情、友情等美好情感的向往和珍视。
2.态度方面: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3.价值观方面:通过学习“不用文字的和信”,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仅仅是文字表达,还可以通过图画、符号等多种形式进行。从而使他们尊重不同的文化表达方式,培养他们的包容心态,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5.同伴互评:学生将自己的图画信或符号信带到学校,与同学互相展示、评价。要求每位学生至少评价三位同学的作品,并给予真诚的建议和鼓励。
作业提交时间:下周三上课前。
Hale Waihona Puke 注意事项:1.作业要求整洁、美观,体现学生的认真态度。
(语文教案)《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所谓的教案,也称课时方案,老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安排等。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5篇,期望对大家能有所挂念!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1教学要求: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把课文分成两局部,了解制造文字之前人们的记事和通信方法。
4.体会人们的聪慧才智。
重难点、关键:1.了解古代的一些记事和通信方法。
2.收集资料,了解现代的一些信息传递的方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同学们,10月14日沈阳的五里河体育场迎来了三位来自台湾的活力四射、热忱奔放的女孩儿。
你们知道是谁吗她们就是she。
与他们同台的还有周杰伦、潘伟伯,这些人可都是大明星。
假如我们的晚会能把他们请来该多好啊!你有什么好的联系方式吗.你们知道的可真多。
今日就让我们走进通讯时代,感受时代的脉搏。
二、揭示课题,汇报资料老师经常在想:在没有、没有固定,甚至连文字也没有的时候,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呢你知道吗从哪儿知道的我们的语文书中有一篇课文就具体叙述了这一局部内容。
让我们赶快翻开书106页,看看书中是怎样说的。
谁情愿用洪亮的声音读课题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用宠爱的方法读课文,和生字交伴侣。
可以把没读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也可以同桌之间读读宠爱的句子。
2.检查生字把握的状况。
出示“付〞:读一读,找个形近字伴侣。
出示“厉〞:你能给他找个什么伴侣3.指名朗读课文:订正字音四、再读课文,汇报所学1.默读课文:你了解到了什么2.汇报。
(1)结绳记事(课文第1自然段)师通过演示挂念同学理解,并发挥同学想象力。
我是一个技艺超群的猎手,昨天,我到森林里去打猎。
前天的天气真好,运气也不错,打了一头大猎物,你们猜猜我打到的是什么(同学猜是大象)对是大象,为了记载这件事,我在绳子上打上一个大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上册《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一、教学目标.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感知课文结构。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发明文字前人们的记事和通信的方法。
3.让学生了解没有文字之前人类交流的方式,从而感受文字带给我们的便利及重要性,体会人们的聪明才智。
二、学情分析《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十一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
是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的叶圣陶写的一篇说明文。
它具体介绍了创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的方法和通信的方法。
这篇课文清楚明了地向我们介绍了古代人类记事和通信的方法。
因为课文篇幅短小,通俗易懂,层次清晰,语言准确,它在介绍记事、通信方法的时候作者穿插了一些事例,使读来非常有趣味。
有利于学生充分感受“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所折射出的人类的智慧。
在结构上:学生初读课文会觉得层次不清,线索不明,鉴于年龄特点,他只能关注到部分段落,整篇课文看似零碎,但实际上从题目就能看出是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书,一部分是信。
在内容上:了解古代人类记事、通信方式是比较容易的,但感受那时书和信的奇妙之处,进而对比感受今天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快捷是比较困难的。
在写法上:三年级的孩子第一次遇到正式的说明文,在学生在读通、读正确课文的基础上,不能在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上耗去太多的时间,这样会使一堂生动有趣的课变得枯燥无味。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发明文字前人们的记事和通信的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没有文字之前人类交流的方式,从而感受文字带给我们的便利及重要性,体会人们的聪明才智。
四、教学过程教学视频地址:https:///i6490335283148489230/?utm_source=t outiao&utm_medium=feed_stream#mid=71675369193​更多教学视频请进https:///c/user/71675369193/#mid=15810281 464187024.1第二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复习巩固,整体感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齐读课题。
上节课后,同学们用思维导图整理了课文,谁能给大家展示一下?清楚,明白,一下子就抓住了课文的主干。
2.读完课文之后,我们的学习伙伴丁丁,也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梳理,谁来读一读?你能把他不会写的字填上吗?学习单:zhuàng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有的书是通过绳结和贝壳的大小、形状、lì颜色等来记录人们的经历。
不但如此,还能借助,许多事物来宣告战斗的lì开始,使它成为一封严厉的信。
学生自由说“历”“厉”的不同。
师利用字源指导学生记住这两个字的区别。
设计意图:利用字源指导学生区分形近字,让学生更形象地分辨两个字的不同,解决第一课时遇到的困难。
3.你们发现了吗?我们的字是从画画开始的,那之前呢?我们的书是这样的?我们的信竟然是这个样子的?书上称这是一些奇妙的记忆方法,你怎么看?设计意图:利用我校校本教研的优势,引导学生利用丰富多样的思维导图来梳理课文内容,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清晰明了地掌握了课文脉络。
活动2【活动】二.层层深入,精读课文书——记事方法、结绳记事那么,古人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一起到文中去找一找答案。
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自学提示:自学提示:.默读第一自然段,用“”画出:古人是怎样用绳结来记事的?2.抓住一个重点词与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
绳结怎么来记事呢?指名说.帮助学生建立联想a.大小不同特小的事?特别大的事呢?哎,你真聪明,由此及彼,你是一个会联想的孩子。
b.形式各有区别咱们的古人还会怎么用绳结来记事呢?为什么这么想?你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你抓住了绳结形状和事件之间的相似点,成功地进行了联想。
c.你能不能推荐一位读书的同学,他一定能像你一样,体会古人这种联想记事的妙处。
设计意图: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品读,初步感知古人的智慧,认识到绳结和事件之间是有联系的,古人是抓住绳结与事件之间的相似点,进行联想来记事的,形成对联想的初步认知。
看图说事快来看这幅图,一对年轻的父子正在认真记录最近发生的事,快看看他们打的绳结,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大胆地猜猜他们记了什么事吗?我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指着图,给大家介绍一下?看看谁说的最与众不同?你听的最认真,你给评一评,他们说的怎么样?他们联想的很合理,你评价的也很有条理。
看来古人结绳记事还是很动了一番脑筋的!不是随便乱记的。
带着你的体会,谁来读一读这段话。
过渡:一个个简单的绳结,竟然记录了这么多事。
古人怎么样呀?指名说。
说得好,绳结之所以能记事,归根到底靠的是古人的智慧,没有古人丰富合理的联想,绳结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疙瘩而已。
设计意图:通过“说一说古人是怎样记事的”这一活动,为学生创造生动的学习情境,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大胆的猜测与印证中,感受抓住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来进行联想要合情合理,体会古人的聪明才智。
2、贝壳记事不仅结绳能记事,贝壳也能记事!请你用刚刚学到的默读画句子抓重点词的方法,到文中去找一找:两种记事有什么不同?指导学生发现贝壳记事的好处——丰富指名说一说。
我们就抓这个重点词,谁能给她补充补充?他们会选择什么颜色的贝壳,讲述怎样的故事呢?你们和古人一样很会联想。
有了各种颜色的贝壳,记录的事情一下子变得丰富起来。
古人真是?太有办法了!带着你的感受,谁来读一读这段话。
通过读古人的记录,感受古人联想丰富的智慧这位族长正在用贝壳书写本民族的故事,你能读懂他这一天的记录吗?这一天又记录了什么呢?同桌两个人说一说。
还有谁读懂了?你们的联想既贴近古人的生活,又很丰富。
但古人真正记录了什么,只有他们本民族自己知道。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局限,才会产生了表达更为明确的文字。
但在文字产生之前,这样的记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从简单的结绳记事,到颜色、形状更为丰富的贝壳记事,无一不体现古人联想的智慧。
如果此时,你已对古人赞不绝口,那接下来一定更加让你惊喜。
设计意图:了解贝壳记事与结绳记事的区别,认识贝壳记事更容易分辨的特点,体会联想不仅要合理,还要丰富和贴近生活,更进一步感受古人智慧是无穷的。
同时,体会文字的重要性,认识到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信——通信方法.体会“通信”与“记事”的不同小声读课文3-5自然段,想一想:古人的通信方法与以往的记事方法有什么不同?谁来借助黑板上的图片,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想法。
你很会思考,古人就是把这四样东西关联起来,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2.指导批注向敌人发出警告,一支箭就可以了。
为什么要四样东西呢!大家都来读一读这封信。
从这封信中,你读出了这个民族对敌人的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中这段话的旁边。
谁来说说你的感受?把你的警告读出来?收到信的民族能飞吗?那就不要自取其辱!不要踏进我们的土地!还有不同的感受吗?那你来读一读。
这封没有文字的信,传递的不仅仅是内容,还有什么?只有把四样东西关联在一起,才能表达这样丰富的情感呀!古人真是太有?智慧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朗读,在读书后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从而认识到古人的智慧不仅仅在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联想,还能把几个事物联系在一起进行内容情感上的关联,使表达的信息变得更加丰富准确。
读写结合,创编故事创设情境,指导创编古人用联想和关联来传递消息,我们今天还在沿用。
我的朋友没有考上研究生,我就给他发了一条不用文字的微信,我的朋友明白了其中的安慰与鼓励,迅速从失落中走了出来。
同学们,你想不想也做个有心人,给身边的人发一条饱含情感的信息,让他感受到你的用心?那你试试看,我很期待你和你身边人的故事。
学生试着创编。
说给同桌听,互相修改。
展示故事,体会古人联想和关联的智慧设计意图:学生已经认识到古人是有智慧的,并体会出古人的智慧体现在思维的联想与关联。
创编故事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将课上所学的联想、关联的思维方法应用在创编活动中,既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也让学生学习古人,做了一个有智慧的人。
活动3【讲授】三.总结板书,升华认识绳结、贝壳、枪、箭、死鸟、死老鼠、死青蛙、五支箭,这些都是很普通的物品,它们安静地待在那里不能传递任何信息,是古人联想、关联的智慧,使他们仿佛一下子有了生命一样,具有了记事、通信的功能,变成了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虽说文字产生之后他已经很少被应用,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了古人这智慧的源头,才有了我们今天发达的通讯,表达准确的文字,甚至是丰富多彩的生活,设计意图:回顾板书,从整体上再次认清“绳结、贝壳、枪、箭、死鸟、死老鼠、死青蛙、五支箭”,这些物品本身并没有记事和传递信息的作用,是古人的智慧赋予了他们神奇的功能。
没有文字的书和信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活动4【作业】四.课下延伸,训练到位作业:把自己的微信故事说给别人听,听取建议后改正,发给需要它的人。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