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氯联苯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进展与工程应用现状

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进展与工程应用现状

化工进展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23 年第 42 卷第 12 期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进展与工程应用现状房晓宇,卢滇楠,刘铮(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北京 100084)摘要: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对于污染物的不当处理会导致土壤污染,威胁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土壤生物修复利用微生物来降解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重金属污染物价态或者降低其生物可利用度而降低其危害。

伴随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土壤生物修复技术被日益广泛地应用于污染耕地和污染工业场地的修复。

本文从污染物质的转化与利用角度,概述了土壤污染物的主要类型及其所适用的生物修复技术及其进展。

重点综述了生物修复菌株的筛选、土壤微生态分析、生物修复过程强化三方面的最新进展,介绍了生物修复技术在加油站、废弃化工厂的生物修复及秸秆还田中的工程实施案例,分析了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如土壤修复效果评估和降解菌剂性能强化等,讨论了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污染土壤;土壤生物修复;废弃秸秆中图分类号:TQ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23)12-6498-09Recent advancements and applications of soil bioremediation techniquesFANG Xiaoyu ,LU Diannan ,LIU Zheng(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Abstract: Soil contamination is often caused by the inappropriate treatment of industrial wastes andmunicipal sewage threatening the safety of environment, food and ecology as well as the sustainability of society. Bioremediation refers to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organisms to dissociate organic compounds, detoxifying heavy metal ions or reducing their bioavailability. The advancement of biotechnology has empowered technical innovation of bioremediation method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contaminated farmland and wasted plant site. This review starts with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bioremediationtechniqu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o three major types of soil contaminants.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se methods was discuss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contaminates transformation and utilization. The technical advancement in the selection and screening of degradation microorganisms, molecular biology methods for assessing microbiological ecology as well as novel bioaugmentation principles were detailed. The applications of bioremediation techniques in the treatment of gas stations, abandoned plants and straw mulching were described.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il bioremediation techniques such as the assessment of soil remediation outcome, form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degrading microbial consortia wereoutlined, as well as the prospects of soil remediation techniques.Keywords: contaminated soil; soil bioremediation; straw综述与专论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23-0046收稿日期:2023-01-10;修改稿日期:2023-02-20。

多氯联苯复合污染土壤的土著微生物修复强化措施研究

多氯联苯复合污染土壤的土著微生物修复强化措施研究

多氯联苯复合污染土壤的土著微生物修复强化措施研究
多氯联苯复合污染土壤的土著微生物修复强化措施研究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以不同C源、C/N比、水分及通透性为调控因子,对多氯联苯(PCBs)长期复合污染土壤的土著微生物强化修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PCBs长期复合污染土壤中,在土壤水分含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时,加入淀粉、葡萄糖和琥珀酸钠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细菌和真菌数量,从而促进土壤中PCBs的土著微生物降解.不同种类的C源对PCBs污染土壤的土著微生物降解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且其降解效果与C源的施用剂量密切相关.当淀粉加入量为C 1.0 g/kg土时,土壤中PCBs的降解效果较好,而葡萄糖和琥珀酸钠加入量为C 0.2 g/kg 土时,PCBs的降解效果明显.土壤C/N比为10∶1的处理效果优于C/N 比为25∶1和40∶1.土壤人为翻动有利于PCBs污染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提高土著微生物的代谢活性,从而促进土壤中PCBs的自然降解.这为进一步探讨加速土壤中PCBs降解的最适条件和研发POPs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滕应骆永明李振高邹德勋 TENG Ying LUO Yong-ming LI Zhen-gao ZOU De-xun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南京,210008;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刊名:土壤ISTIC PKU英文刊名:SOILS 年,卷(期):2006 38(5) 分类号:X13 关键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土著微生物微生物修复强化措施。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土壤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不可缺少、难以再生的自然资源,其管理使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的成败和人类文明的兴衰。

近4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土壤受污染面积不断扩大,危害越来越严重,影响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现代农业改变了自然界原有状况,为追求高产优质,导致化肥和农药大量使用,使土壤污染成为全球性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此外,工业生产、石油开采、交通运输、畜禽养殖及居民生活等工农业生产生活过程中也会排出大量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及重金属等,使土壤污染进一步加剧。

我国现有耕地约1.3亿hm2,其中约0.2亿hm2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由土壤污染导致的农产品的生态安全问题已不容忽视。

由于土壤对环境污染具有汇的作用,土壤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通过大气和水体传递,已危及人类和动物的生存繁衍与生命安全,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因此,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活动,对阻断污染物进入食物链,防止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基于此,本文就目前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进行详细综述,以期为土壤污染修复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1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及其发展污染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或将有毒有害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过去的将近40年的时间里,欧、美、日、澳等国制定了大量的土壤修复计划,并投资研究了大量土壤修复技术与设备,积累了丰富的现场修复技术与工程应用经验,成立了许多土壤修复公司和网络组织,使土壤修复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

我国的污染土壤修复研究起步较晚,在“十五”期间才得到重视,随后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规划发展计划,但研发水平和应用经验与美、英等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

近年来,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环境保护部等部门有计划地部署了一些土壤修复研究项目和专题,有力促进和带动了土壤污染控制与土壤修复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多氯联苯污染及其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多氯联苯污染及其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其混合物中氯原子质量百分 比含量则是 4 1 %。
2 多氯联 苯对 生物 体和 人体 健 康 的影 响
多氯联苯的化学式 、 物理特性和总 的毒 性与 已经 被禁止的杀虫剂 D I Y I ' 都是非常相似的。其在 自然环境 中很难降解 , 存 留时间较长 , 可 以通过 大气、 水 的输送 而影响到区域和全球环境。又由于多氯联苯对脂肪具
1 9 7 8 年, 因多氯联苯 中毒而死亡人数达百余人 , 确诊患
者累计达 1 6 8 4 人 。此外 , 由于被污染了的米糠油 中的 黑油被用做了饲料 , 还造成 了数十万只家禽的死亡。 1 9 7 0 年, 美国在大鸥岛( G r e a t G u l l I s l a n d ) 上, 首次观
病等。多氯联苯进入人 体后 , 多积蓄在肝脏等 多脂 肪 的组织中 , 损害皮肤和肝脏 , 引起 中毒。初期疹 , 其后症状转为 肝功 能
下降 , 全身肌 肉疼痛 , 咳嗽不 止, 重者发生急性肝坏死 、
肝昏迷等, 以至死亡。食用在 P c B ! 污染了的水体中生
零价金属还原降解多氯联苯的方法在今后应该具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 多氯联苯 环境污染 还原降解 处理方法
多氯联苯 ( P o l y c l d o r i n a t e d B i p h e n y l s , 简称 P c B s ) 是

字表示多氯联苯混合 中的氯元素质量百分 比含量。例 如: 氯化三联苯 1 2 4 2 , 就表示联苯分子中的碳原子数 日
成食物油污染。资料记 载, 当时有 1 2 0 0多人 因食用 了
这种受多氯联水 污染的食用油而 中毒 , 其 中包括很多 儿童。根据估计, 平均每个受害者身体 内摄入了大约 2 克多氯联苯。到 1 9 7 3 年, 1 2 0 0 位受害者 中已经有 2 2 位

土壤和沉积物中多氯联苯(PCBs)的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土壤和沉积物中多氯联苯(PCBs)的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积 聚 和转 化 , 成 浓 度 更 大 新 的 有 机 污染 物 .因而 形 河 口地 区 和 沉积 物环 境 中的有 机污染 特别 是持 t壤 久 有 机污 染物 的环境 行为 研究 是 目前环境 科学 研究 的热 点领 域之 一 .
Ab t a t o l d sd me t r h i n lft fo g i o[ t t sr c :S isa e i n s ae te man f a ae o ra c p 1 a s.T o re ,ta s o tt n a d n i n un he s u c s r n p r i ao n
LU J g C I h o i, X o gy I i , U a—e n Z j U H n—u
(col f ni n et c nea dE g er g S adn n e i , J a 5 10 C i ) Sho o v om na Si c n ni e n , h ogU i r t E r l e n i n v sy i 20 0 , hn n n a
Th e iw ft e e vr n e t h v o so oy h o i a e e r ve o h n o m nalbe a ir fp lc l rn td i
bp eys( C s n si n e i ns ih n l P B )i ol a dsdme t s
维普资讯
第 5
山 东 大 学 学 报 ( 工 学 版) J U N LO H N O G U IE ST ( N IE RN CE C ) O R A FS A D N NV R IY E G N E I G S IN E
收稿 日期 :060.8 20 .70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致癌性
致突变性
二、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现状
多氯联苯,是一类人工合成的环境异 源有机物。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发达的长 江、珠江三角洲某些典型地区调查发现, 农田土壤中多氯联苯组分高达数百个 ppb, 其污染面积多达数千亩之多(藤应等, 2008)。由于 PCBs 在土壤中不断累积 的趋势,严重危害着土壤的生产和生态功 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类健康(Ren et al.,2007; Wu et al.,2011)。修复土壤 PCBs 污染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廉价、永久高效而且环 境友好的修复方法。
代物、色谱分析内标物、土壤样品
四、土壤样品分析
①的转漏5入涤酸②后酸层液蒸乙胶0入 斗 上 三 调Km静 相 , 过 发 烷 柱Ol提预中述次节,净止无弃无器洗,H/取先;分,溶沸化分色去水浓涤并乙:加再液乙液腾:层;水硫缩梨用醇称p有向漏醇水向,加相酸至形正溶H取碱斗洗1浴提弃入,钠瓶乙2液为0m5解中涤0回取去再柱数烷15微lgm0左0土残,液流液硫重脱次洗0酸ml正m右l样渣并也碱中酸复水,脱性,l乙,纯于中 将 转解加相 用 , 定 、至沸烷转化锥加碱 入1以, 水 容 梨入中腾h和入水形入解 分,梨再 洗 至 形2性水50刻,瓶残 液10将形重 瓶25m后浴m0次m度振浓中渣 漏m碱烧复 收,回ol;;管动ll硫,用 斗/解瓶用 集纯加流L将讲中2的酸加中2上收硫 ;化m入碱0正,浓乙,i入;m集酸 再清水1n解乙以缩0后l醇振1用乙;洗 用液的μ上m烷少液静g溶动1醇也用涤 旋分清/o+提L量过置l液21十/洗旋到 转转液液mL硫取正硅分转硫 蒸in 氯水发加联 相入器苯再内浓2以缩标m5至物l0。m2六振ml正氯l摇左乙苯分右烷。液,重漏转复斗入萃1刻取0m度2i次n管后,中静正,置乙定分烷容层提至,取2对0合ml, 并于分液漏斗中待进一步净化处理。

土壤和沉积物中多氯联苯污染的生物修复机理研究进展

土壤和沉积物中多氯联苯污染的生物修复机理研究进展

土壤和沉积物中多氯联苯污染的生物修复机理研究进展殷培杰1,2李培军1(1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2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10)摘 要 概述了多氯联苯(PCBs)生物修复过程中影响因素和机理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PCBs 厌氧脱氯,好氧降解、真菌对PCBs 降解、表面活性剂对PCBs 降解的促进及抑制机理,以及完全矿化PCBs 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提出了今后工作展望。

关键词 多氯联苯 影响因素 厌氧脱氯 好氧降解 表面活性剂Recent advances on bioremediation mechanism of PCBs contamination in soil and sedimentYin Peijie 1,2 Li Peijun 1(11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Chinese Academ y of Sciences,S henyang 110016;21Graduate School of C hines e Academ y of Sciences,B eijing 100010)Abstract Recent advances on influence f actors of PCBs and mechanism in bioremediation process are summa 2rized in this paper.The anaerobic dechlorination,aerobic degradation,degradation by fungus,and surfactants for PCBs degradation of improving and restraining mechanism,have been discussed and involved constructing recombinant bacte 2ria for degradation of PCBs completely.This paper provides some prospects for the field.Key words PCBs;influencing factor;anaerobic dechlorination;aerobic degradation;surfactants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20337010);国家/9730重点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4CB 418506);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领域前沿项目(S LYQY0412)收稿日期:2003-10-14;修订日期:2004-02-16作者简介:殷培杰(1972~),男,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污染土壤修复研究工作。

土壤中多氯联苯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土壤中多氯联苯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术 在 土 壤 样 品 中 多 氯 联 苯 的 检 测 , 对 土壤 中未 来 多 氯 联 苯 检 测 技 术 的 发展 提 出 了展 望 。 并
关 键 词 : 氯 联 苯 ; 处 理 ; 析 方 法 ; 述 多 预 分 综
中 图 分 类 号 : 80 1 X 2 . 文献标识码 : A
St y o he Ana y i f PO y h 0 i a e p n l n s i ud n t l ss o l c l r n t d Bi he y s i o l

要 : 中综述 了多氯联苯 的分 析技 术及其研究进 展。介绍 了样品前 处理技 术如索 氏萃取法 、 声萃取法 、 文 超 微波 辅
助 萃 取 、 临界 流体 萃取 、 速 溶 剂 萃 取 等 在 土 壤 样 品 中多 氯 联 苯 分 析 中 的应 用 ; 述 了气 相 色 谱 、 相 色 谱 、 质 联 用 技 超 加 阐 液 气
A b t a t Thi a e n rdu e he a a yia e hn q e fp l c lrn td bihe ys a h e e o r g e s i he fed. sr c : s p p r ito c d t n ltc ltc i u s o o y ho i ae p n l nd t e r s a h p o r s n t l i
年 5月 2 2日 ~ 3日, 瑞典 首 都 斯 德哥 尔 摩 大会 2 在
个方 面 , 即样 品制 备 、 萃取 、 净化 和定 性定 量分 析 。
1 样 品 的 制 备
通过 的《 于 持 久性 有 机 污 染 物 ( O s 控 制 斯 德 关 P P) 哥尔摩 公 约》 次 将 包 括 P B 首 C s在 内的 1 2种 有 机

底泥中多氯联苯污染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底泥中多氯联苯污染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典型 的持 久性有 机污染 物 ,具 备难 降解 性 、生物 毒 的研 究 ; 泥 中多氯联 苯生态影 响及 毒性研 究 ; 底 底泥 性、 生物 蓄积性 、 远距离 迁 移性等 特性 。有稳 定 的物 中多氯联 苯污染 消除方 法 的研 究 。 理化学 性质 , 半挥 发或 不挥发 物质 , 有较 强 的腐 11 底泥 中多氯联 苯赋存 状态 调查 属 具 . 底泥 中多氯联 苯赋存状态 调查 目的是 弄清楚 多 蚀性 , 在各 种环 境介质 ( 大气 、 江河 、 海洋 、 底泥 、 壤 土 存 等) 以及动植物 组织 器官 和人体 中广泛存 在 , 成为 全 氯联 苯物 质在底 泥 中的分布 、 在 的种类 以及含 量 ,
吨, 五氯 联 苯 10 0吨 , 多 数 工 厂于 1 7 0 大 9 4年 底停 Je K la g 采 用 索 氏提 取 、 — a — iJn [ K D浓 缩 以及 硅 胶 柱 l amt 应用 H 一 P 5毛细管 柱 产[。进入 环境 中的多氯 联苯 在 不 同的环 境介 质 间 对 C u e 湖底泥 进行 预处理 , 1 ]
A s atT e pH f n o oyhoi t i eys ( C si o eo m o a tg blev omet rbe s b t c :h o u o fp l l n e bp nl P B ) n fi pr n l a ni n na p l . r i c ra d h s t o r l o m
于其在 底 泥 中积 累浓度 较 高 , 扮 演 着二 次污 染 源的 角 色 。 还 因此 研 究底 泥 中 的 多氯联 苯 污染 意 义重 大 。 总
结 了近 期 , 其是 《 于持 久性 有 机 污 染物 的 斯德 哥 尔摩 公 约》 效 之后 , 内外 对 水体 底 泥 中多 氯联 苯 尤 关 生 国

多氯联苯污染及其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多氯联苯污染及其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山西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学院(中心、所):环境与资源学院专业名称:环境工程课程名称:高等环境化学论文题目:多氯联苯污染及其处理方法研究进展授课教师:李伟研究生姓名:赵原年级:2016级学号:201623903010成绩:评阅日期:山西大学研究生学院2016年1月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多氯联苯命名、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多氯联苯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方法。

文章认为借助于催化剂技术使用零价金属还原降解多氯联苯的方法在今后应该具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多氯联苯环境污染还原降解处理方法1 多氯联苯混合物的命名 (4)2 多氯联苯性质及危害 (4)3 多氯联苯处理方法 (5)3.1 物理法 (5)3.1.1 封存、填埋法 (5)3.1.2 原位玻化法 (5)3.1.3 吸附和萃取 (6)3.2 化学法 (6)3.2.1 高温焚烧法 (6)3.2 生物降解处理法 (9)3.2.1 好氧生物降解 (9)3.2.3 连续厌氧-好氧生物降解 (9)4 总结 (9)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即PCBs ),是一类性质稳定、具有急慢性毒性的有机污染物,被广泛用于电容器和变压器的绝缘油、蓄电池、复写纸、油墨、涂料、溶剂、润滑剂、增塑剂、热载体、防火剂、粘结剂、石蜡扩充剂、燃料分散剂及农药延效剂等,对人体有很大的潜在性危害。

环境中的PCBs由于受气候、生物、水文地质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环境介质间发生一系列的迁移转化,最终的贮存所主要是土壤、河流和沿岸水体的底泥中。

因此PCBs 污染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多氯联苯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及整个环境已经造成了巨大威胁。

1 多氯联苯混合物的命名多氯联苯( PCBs)家族包括 209 中理论上可能存在的同系物分子结构。

其中每一种同系物结构所包含的联苯分子上联结有 1-10 个数目不等的氯原子。

植物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效果分析

植物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效果分析

l多氯 联苯 的概 念及 性 质
部分很 溶解 , 其它 的大部分仍 然附着在 被污染 物上 , 物理性 质和 段 , 并没有在世界 范围 内推 广开来 , 我们所 主要使用 的修复 多氯 化学性质都 比较稳定 , 不易分解。在工业上 , 我们常常利用多氯联 联苯土壤污染 的方法还是传统 的物 理修 复和化学修复 , 但是生物 苯 的特性 能来 制作变压器 的浸渍液 , 利用多氯联苯 的高粘性制作 修复的优势 已经逐渐为人们所熟知 , 所 以在修复多氯联苯土壤 污 粘合剂 , 利用 导热性来 充 当导热 系统 的传 导介质 , 利 用阻燃性来 染方面 , 生物修复的发展前景光明。 制作阻燃剂 , 还 可以利用 多氯联苯制作燃料 、 油漆添加剂等。 5结 语
4植 物修 复 多氯联 苯 土壤污 染 的发展 趋 势
治理修复 的主要研究取 向。植 物一 微 生物 的联合修 复主要包 括植 物与转性降解菌和菌根真菌 的联合修 复 ,通 过构 建一 个植 物一 微 多氯联苯 ( P C B s ) 是一种污染 范围广 、 降解 时间长 、 有 高毒性 生物这样 的 比较全 面的修复 系统对多 氯联苯进行较 大程度上 的 的有 机氯化合物 , 水溶 性低 , 这就 造成 多氯联苯遇 水只有很 少一 吸纳和转化 。由于 目前的生物修 复手段还基本上处于研究发展阶
在环境 中排放有 害物质 , 是 当下 的比较理想 的一种修复多氯联苯 土壤污染的办法 。 但是 由于多氯联苯 的水溶性不高 , 所 以植物修复 的进行不是 很顺 利。因为不是所有 的植物对所有 的污染物都可以吸收转化 降 解, 往往 一种植物 只能对几种 污染物进行 吸收降解 , 这 就表现 出 植物修复 的局 限性 ,这也是我们 当下所 重点研 究要解决的问题。

土壤中多氯联苯的污染现状及修复方法的研究进展

土壤中多氯联苯的污染现状及修复方法的研究进展

土壤中PCBs的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摘要:多氯联苯(PCBs)是最典型的难降解有机氯污染物,是一类在环境中分布广泛且难以降解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由于PCBs的疏水性和亲脂性,土壤成为其在环境中的最终归宿,因此,对受PCBs污染土壤进行修复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介绍了PCBs污染的危害性及其污染土壤现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PCBs 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并对PCBs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关键词:多氯联苯(PCBs);污染土壤;修复技术1 多氯联苯(PCBs)概述1.1 多氯联苯(PCBs)性质多氯联苯(PCBs),是人工合成的氯代化合物,由德国人H·施米特和G·舒尔茨1881年首次在实验室合成。

根据氯原子取代的位置和数量不同,共有209种同系物,但在实际检测中,能检测的单体少于209种。

PCBs分子通式为C12H10-(m+n)Cl m+n(其中m,n均为正整数,取值为1~10),结构式见图1。

根据氯原子的数量和取代位置,PCBs在常温下的形态经历从油状液体到白色结晶固体或非结晶性树脂的转化。

PCBs极难溶于水,溶解度随氯原子的增加而降低,但易溶于有机溶剂和油脂。

相同氯原子的PCBs的溶解度也会因结构不同而有所差异。

比较特殊的是十氯联苯,尽管联苯苯环上氯原子最多,但其溶解度却是八氯联苯的两倍。

图1 PCBs结构式PCBs因具有耐酸、耐碱、耐腐蚀、蒸汽压和水溶性较低、绝缘性好、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化学性质较为稳定、不易燃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印刷,塑胶,化工,电力等工业生产和军事设施中,主要用作变压器和电容器的绝缘油、润滑油、油漆、塑化剂等。

同时,由于PCBs具有半衰期长、生物蓄积性高及“三致”作用,且随着氯原子增多其半衰期更长、毒性效应更明显,已被2001年通过的《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列为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

土壤中多氯联苯(PCBs)的检测与被PCBs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土壤中多氯联苯(PCBs)的检测与被PCBs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土壤中多氯联苯(PCBs)的检测与被PCBs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摘要:多氯联苯( PCBs)系一组化学性质极其稳定的氯代芳烃类化合物,也是重要的内分泌干扰物,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污染物之一.而土壤是多氯联苯的最主要的归趋之一,土壤中的多氯联苯会通过植物富集和生物放大作用进入食物链,更大程度的影响到人类的健康,所以对土壤中PCBs的含量有效实用的测定方法以及被污染土壤的修复的研究就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PCBs 的实用检测技术与土壤修复技术。

本文主要从三个部分进行介绍:第一部分的介绍了多氯联苯(PCBs)的危害和污染现状;第二部分主要讲了目前常用的土壤中PCBs的检测技术;第三部分介绍了多种被PCBs污染的土壤的修复技术。

关键词:多氯联苯( PCBs)土壤检测修复0 前言多氯联苯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首先从煤焦油萃取物中分离出的,并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商业合成。

这种化合物在二十世纪被广泛运用于工业变压器和电容器。

然而,早在1933年人们就发现了多氯联苯具有毒性。

动物实验表明,PCBs对皮肤、肝脏、胃肠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的病变甚至癌变都有诱导效应。

PCBs的急性毒性很低,但是人类如果长时间暴露在低剂量环境中就可能导致氯痤疮、其它缺乏或增生反应、内分泌紊乱、肝中毒、生殖系统中毒以及致癌作用。

最典型的PCBs公害事件就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在日本九州、四国等地区的―米糠油事件‖,总计患病者5000多人,其中死亡人数达百余人,很多人患上不同程度的恶性肿瘤,实际受害者超过1万人。

PCBs可以通过工业废物排放、密封存放点渗漏、垃圾堆放场沥滤液渗漏、含PCBs 的城市垃圾焚烧和工业焚烧及大气的干湿沉降等途径,进入土壤沉积物环境[7],约占环境PCBs 总量的97 %。

PCBs越来越多的进入土壤,土壤中的多氯联苯通过植物富集和生物放大作用进入食物链,更大程度的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具有潜在的致癌生物效应。

植物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效果

植物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效果

植物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效果摘要: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描述了利用植物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和西葫芦(Cucurbita pepo ssp. pepo)修复受多氯联苯Aroclor 1248污染的土壤,并用GC/MS测定修复效果。

结果表明,植物种植18 d后,刺槐根际对多氯联苯的总降解率为39.7%,西葫芦根际对多氯联苯的总吸收率为33.6%;植物种植35 d后刺槐根际对多氯联苯的总降解率为58.1%,西葫芦根际对多氯联苯的总吸收率为40.9%。

在利用植物修复土壤污染方面,刺槐的效果更好。

关键词:多氯联苯;土壤;植物修复;GC/MS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是一类典型的持久性有机致癌物,能长期地存留于土壤环境中[1]。

目前,主要的多氯联苯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物理化学修复等,其中,植物修复是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

植物修复PCBs污染土壤主要有3种机制,一是植物直接吸收并在植物组织中积累、转化和降解;二是植物根系释放酶到土壤中,促进土壤中生物化学反应以催化加速其降解;三是植物和根际微生物的联合作用,即植物根际效应[2]。

这里对前人已经报道的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两种植物(刺槐和西葫芦)修复效果进行同样条件下的比较研究[3,4],以期对应用这两种植物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提供一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供试土壤:清洁土壤采自湖北省九峰国家森林公园内有浓密植物生长的土壤次表层(5~10 cm),自然晾干,研成粉末状,0.25 mm筛子过筛,混匀,待用[1]。

供试植物: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种子购自湖北省林木种苗管理站;西葫芦(Cucurbita pepo ssp. pepo)种子为山西太谷县艺农种子有限公司生产。

多氯联苯污染及其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多氯联苯污染及其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山西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学院(中心、所):环境与资源学院专业名称:环境工程课程名称:高等环境化学论文题目:多氯联苯污染及其处理方法研究进展授课教师:李伟研究生姓名:赵原年级:2016级学号:201623903010成绩:评阅日期:山西大学研究生学院2016年1月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多氯联苯命名、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多氯联苯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方法。

文章认为借助于催化剂技术使用零价金属还原降解多氯联苯的方法在今后应该具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多氯联苯环境污染还原降解处理方法1 多氯联苯混合物的命名 (4)2 多氯联苯性质及危害 (4)3 多氯联苯处理方法 (5)3.1 物理法 (5)3.1.1 封存、填埋法 (5)3.1.2 原位玻化法 (5)3.1.3 吸附和萃取 (6)3.2 化学法 (6)3.2.1 高温焚烧法 (6)3.2 生物降解处理法 (9)3.2.1 好氧生物降解 (9)3.2.3 连续厌氧-好氧生物降解 (9)4 总结 (9)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即PCBs ),是一类性质稳定、具有急慢性毒性的有机污染物,被广泛用于电容器和变压器的绝缘油、蓄电池、复写纸、油墨、涂料、溶剂、润滑剂、增塑剂、热载体、防火剂、粘结剂、石蜡扩充剂、燃料分散剂及农药延效剂等,对人体有很大的潜在性危害。

环境中的PCBs由于受气候、生物、水文地质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环境介质间发生一系列的迁移转化,最终的贮存所主要是土壤、河流和沿岸水体的底泥中。

因此PCBs 污染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多氯联苯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及整个环境已经造成了巨大威胁。

1 多氯联苯混合物的命名多氯联苯( PCBs)家族包括 209 中理论上可能存在的同系物分子结构。

其中每一种同系物结构所包含的联苯分子上联结有 1-10 个数目不等的氯原子。

多氯联苯污染与治理的研究进展

多氯联苯污染与治理的研究进展

药中使用的 P C B s 等。土壤中的 P C B s 含量一般要比空气中含量高出 1 0 倍以上【 2 】 。
总之 , P C B s 的污染范围很广, 已在地球的不同储圈( 包括水 、 土壤 、 生物 、 河流及海洋沉积 物等) 中普遍检出, 其中以残留于海洋生物中的浓度为最高【 l 4 】 。所以治理 P C B s已迫在眉睫。 2 . 2 P C B s 对生物的污染【 7 s 2 9 1
维普资讯
l 6
苏州科 技学 院学报 ( 工程技 术版 )
2 0 0 4年
P C B s 多含 3 - 6个 C l 。根据氯原子取代数和取代位置的不同 , P C B s 的结构有各式各样 , 共有 2 1 0种之多… 】 , 迄今为止, 已人工 合成 2 0 9种这类化合物 。虽然 P C B s 同族体较多, 但其分子结
P C B s 对生物的污染途径主要是水生生物,因为 P C B s 可抑制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 , 使
得水生系统不能正常地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对 P C B s 的毒性作用极为敏感的生物是海洋哺
乳动物 , 它们可将 P C B s 生物放大到 1 0 0 0 万倍。P C B s 对以高脂肪为食的动物和人类特别危
划署 1 2 种P O P s 之列 。
多氯联苯是一类非常复杂的合成高分子化学品【 5 期 , 它的商业性生产始于 1 9 3 0 年, 2 0 世纪
7 0年代末在全球被禁止开放使用。 我国于 1 9 6 5年开始生产 , 到2 0世纪 8 0年代初国内已基本
停产【 2 】 。C u m m i n s [ 7 1 曾估计世界上有 1 2 0 万t P C B s , 我国历年累计产量也有近万吨[ 2 1 。由于 P C B s 曾广泛用作电器绝缘材料和塑料增塑剂等, 通过废物排放 、 储油灌泄漏等途径进入土壤生态系 统【 6 l 。虽然商业上不再生产并被禁用, 但在世界上许多的电器系统和生态系统中仍然有 P C B s 的存在 , 尤其是沉积物中的 P C B s 仍是今后若干年内食物链污染的主要来源 。另外因工程建 设、 管理等各种原因还可能会造成 P C B s 的二次污染, 对环境构成新的威胁【 l o 】 。 因此, 研究 P C B s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可以得出以下结论:Fenton试剂化学修复技术在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治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通过添加适量的Fenton试剂,可 以有效促进PCBs在土壤中的降解,降低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威胁。然而, 考虑到Fenton试剂存在铁离子氧化和二次污染等问题,今后需进一步研究优化修 复条件和配方,以实现更高效、安全和环保的土壤修复。
植物修复多氯联苯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在实验设计方 面,研究人员通过设置不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不同植物品种、生长条件和 污染物浓度对多氯联苯降解的影响。在数据分析方面,利用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技 术,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解析,以评估植物修复多氯联苯的效果和机制。
目前,植物修复多氯联苯的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研究人员发现了多种 能够高效降解多氯联苯的植物品种,例如向日葵、油菜和印度芥蓝等。此外,还 揭示了多氯联苯的微生物转化机制,以及植物与根际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规律。这 些成果为植物修复多氯联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总之,针对多氯联苯污染土壤问题,植物微生物联合田间原位修复方法提供 了一种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在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科研工作者和环保人士这 一问题,共同努力,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推广应用到更多受污染地区,为 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多氯联苯(PCBs)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污染物,由于其稳定性高、难降解和毒 性大等特点,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在土壤中,PCBs可以通过多种 途径如直接排放、废弃物填埋和大气沉降等进入,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寻求有效的修复技术成为解决PCBs污染土壤问题的关键。本次演示将重点 探讨Fenton试剂在多氯联苯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及效果。
此外,修复技术的经济性和可行性也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因此, 需要进一步降低修复成本,同时提高修复设备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厚朴酚促进多氯联苯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研究

厚朴酚促进多氯联苯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研究

厚朴酚促进多氯联苯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研究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是土壤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目前PCBs污染土壤可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修复。

生物修复技术可以弥补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的不足,而其中又以微生物修复最具有前景。

微生物对多氯联苯的降解通常以共代谢的方式进行,共代谢底物对修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首次以具有联苯结构的天然化合物厚朴酚作为共代谢底物,研究了实验室自主筛选的多氯联苯降解新种Rhodococcus biphenylivorans(嗜联苯红球菌)TG9T对PCBs污染土壤的修复潜力,考察了溶液体系及土壤体系中PCBs的降解情况,并开展了半野外修复试验,并与其它共代谢底物进行了效果比较,探究了其降解机理。

主要得到了以下结果:(1)厚朴酚浓度较低时(0.1~1mg/L),不会抑制TG9在LB培养基中的生长;厚朴酚浓度较高时(3~5 mg/L),对TG9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延滞期明显变长。

(2)在无机盐培养基中,菌株TG9对厚朴酚有降解作用,初始浓度1 mg/L, 5天降解率达到36.5%。

厚朴酚可以作为底物促进必须以共代谢方式降解的三氯代PCB单体PCB31的降解,初始浓度10mg/L,相比对照,100h降解率提高17.3%,达64.5%;与经典共代谢底物联苯相比,累积降解率相当,但初始降解速率略低。

28h以后,厚朴酚实验组降解率显著高于柠檬烯、香芹酮、橙皮苷、水杨酸等已知共代谢底物实验组(P<0.05)。

厚朴酚降解过程中检测到联苯生成,表明厚朴酚在TG9的作用下,代谢产生联苯,进而继续降解联苯促进PCB31共代谢,因而促进降解有延后效应。

(3)在实验室土壤微宇宙模拟修复中,受试底物均对PCBs的降解有促进作用。

供试土壤总PCBs初始浓度126.6~131.8 mg/kg,50天后厚朴酚实验组的降解率达82.0%。

其中,厚朴酚对三氯代PCBs的促进效果最好,降解率79.2%,显著优于其他底物;对四氯代PCBs降解率达到82.9%,与联苯、香芹酮、橙皮苷促进效果相当,优于其他底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周霞1,李拥军2,3,熊文明4,温贤有2,3,刘红2,3(1.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中山528436;2.中山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广东中山528403;3.农业部生态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4.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广东省分析测试技术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70)摘要:多氯联苯(PCBs)是一类在环境中广泛分布且难以降解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受多氯联苯污染土壤进行修复越来越受到重视。

介绍了多氯联苯污染的危害性及其在土壤的迁移吸附行为,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并对多氯联苯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关键词:土壤;多氯联苯(PCBs);修复中图分类号:X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74X(2011)02-0158-03Advance in remediation technique of PCBs-contaminated soilZHOU Xia1,LI Yong-jun2,3,XIONG Wen-ming4,WEN Xian-you2,3,LIU Hong2,3(1.Zhongshan Torch Polytechnic,Zhongshan528436,China;2.Zhongshan Quality Supervision&Test Center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Zhongshan528403,China;3.Key Laboratory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Guangzhou510642,China;4.Guangdong Provincial Public Laboratory of Analysis and Testing Technology/China National Analytical Center,Guangzhou510070,China)Abstract: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are ubiquitous and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in environment,the importance of remediation is increasing in soil contaminated with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This paper described harmfulness of PCBs pollution in soil and the migration adsorption behavior in soil.The advance in remediation technique for soil contaminated with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inside and outside China recent years was reviewed.This paper also presented the prospect of developping direction of remediation technique for soil contaminated with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Key words:soil;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remediation多氯联苯(PCBs)是19世纪80年代首先从煤焦油萃取物中分离出的,由德国人H·施米特和G·舒尔茨首次在实验室合成,并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商业合成。

这种化合物由于具有良好的阻燃性、热稳定性、化学惰性和低电导率,被广泛运用于电力工业、塑料加工业、化工和印刷等领域。

然而,早在1933年人们就发现了PCBs具有毒性,作为斯德哥尔摩公约首批优先控制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其具备难降解性、生物毒性、生物蓄积性和远距离迁移性等特性。

PCBs在进入环境后,受各种因素影响,在不同的介质中会发生一系列的转化,并最终进入土壤中,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

国内外有关PCBs在土壤中的污染情况报道较多[1-3],在未直接受污染的土壤中也有检出[4]。

土壤作为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元素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壤环境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

因此,PCBs引起的环境问题已受到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如何去除土壤环境中的PCBs成为人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1多氯联苯(PCBs)在土壤中的迁移吸附行为在研究PCBs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之前,首先需弄清PCBs在土壤中的含量高低及其迁移吸附行为。

当前关于PCBs在土壤中的吸附研究较多集中于吸附等温线模型的确定[5-7]及土壤有机质对吸附过程的影响[8-9]上。

结果表明,其吸附机理较为复杂,有研究认为其吸附过程在低浓度的情况下可以观察到线性关系,也有研究指出经验方程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符合其吸附特征;有学者提出PCBs 的吸附过程可以用Langmuir吸附等温式表达。

前人的研究还发现,土壤中的PCBs主要来源于干沉降,有少量来源于作肥料的污泥、填埋场的渗漏以及在农药配方中使用的PCBs等。

土壤中的PCBs含量一般比空气中的含量高出10倍以上。

若按仅存在挥发损失计,Harner等[10]测得土壤中PCBs的半衰期可达10~20年。

Occhiucci等[11]的研究结果表明,PCBs的挥发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随着土壤中粘土含量和联苯氯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

2多氯联苯(PCBs)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PCBs污染土壤的修复开展了广泛的研究,目前研究的修复方法可分为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三大类。

2.1物理修复大多数污染土壤的物理分离修复基本上与化学、采矿和选矿工业中的物理分离技术一样,主要是根据土壤介质及污染物的物理特征而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法。

物理修复(如安全填埋、高温焚烧等)适合于高污染土壤,但同时它们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具有极大的破坏性,而且往往耗资巨大、运行成本也相对较高,再加上存在二噁英污染的风险,其广泛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12]。

2.2化学修复收稿日期:2010-12-0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380);农业部生态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2009k07);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20092A219)作者简介:周霞(1970-),女,讲师,E-mail:491715336@ 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第2期158化学修复技术,包括溶剂抽取修复技术、电化学修复技术、微波分解技术、光化学降解技术、化学淋洗修复技术、化学氧化修复技术以及化学还原与还原脱氯修复技术。

前4种方法由于实际操作困难,不适宜用于污染土壤的修复中。

土壤中的PCBs由于受到毛细管力、粘附力和内聚力作用而形成残留形态,如果对存在残余PCBs的土壤用表面活性剂溶液冲洗,毛细管力、粘附力和内聚力可以大大降低。

表面活性剂冲洗是美国环保局推荐使用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原位治理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方法之一[13]。

在现场用表面活性剂冲洗去除PCBs的工程修复中,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14],这是一种前瞻性原位处理技术,主要利用两种作用机理去除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中的有机污染物[15]:一是利用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增溶作用提高污染物在土壤水中的溶解度;二是通过表面活性剂降低水-污染物界面间的界面张力,以增强其易流动性。

在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方法中,国内常见有化学氧化法和化学还原法。

化学氧化技术是通过向土壤中投加化学氧化剂Fenton试剂、臭氧、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使其与污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来实现净化土壤的目的。

李秀华等[16]以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典型PCBs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剂量的Fenton试剂在不同作用时间下对土壤中PCBs的去除效果,及其对PCBs各同系物的作用,并评价Fenton试剂对土壤基本性质的影响,为研发PCBs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国外有学者将β-环糊精等生物可降解螯合剂引入到土壤中PCBs的类Fenton 试剂降解体系中,研究表明,β-环糊精的加入强化了PCBs 的类Fenton法降解,减少了对土壤性质的破坏[17]。

陈少瑾等[18]利用零价铁或铁的双金属对模拟污染土壤中PCBs在常温常压下的还原脱氯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零价铁或镍铁双金属对土壤中PCBs有明显的脱氯效果。

PCBs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技术在国外应用比较广泛的是热分解技术[19]。

热分解技术作为一种有机物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其通过加热土壤的方法(90~650℃),使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挥发,实现污染物和土壤的分离,从而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

挥发出的有机污染物经过冷凝、活性炭吸附或燃烧等过程进行后续处理,以免污染物逃逸而污染大气。

该技术适合于高污染土壤,但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具极大的破坏性,运行成本也相对较高,其广泛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2.3生物修复在对PCBs利用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的同时,人们还在用生物修复技术处理PCBs污染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工作。

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吸收、代谢、降解等功能,加速去除环境中污染物质的过程。

一般是针对自然环境的污染而言,它是一个受控过程或自发过程[20]。

PCBs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类型有多种划分标准,根据修复所用的主体可分为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和微生物-动物联合修复等。

2.3.1微生物修复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指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清除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或是污染物无害化的过程。

它包括自然和人为控制条件下的污染物降级或无害化的过程。

人为修复工程一般采用有降解能力的外源微生物,用工程化手段来加速生物修复的进程,这种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的生物修复又称强化生物修复。

工程化的生物修复一般采用生物刺激技术(如提供电子受体、供体氧以及营养物等)和生物强化技术(向污染环境投入外源微生物、酶、其他生长基质或氮、磷无机盐)来加强修复的速率。

生物强化技术又可分为土著微生物强化法和投菌法。

目前,土著微生物强化法在生物修复工程中实际应用较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土著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潜力巨大,另一方面是因为接种的外源微生物在土壤中难以保持较高的活性以及工程菌的广泛应用受到严格限制。

滕应等[21-22]研究发现,PCBs复合污染土壤中存在部分优势革兰氏阴性降解菌,如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以及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