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病人护理
颅脑损伤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护理措施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作用或内部病变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
对于患者来说,颅脑损伤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脑功能,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颅脑损伤护理措施。
1. 病情评估和监测: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 维持呼吸通畅: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护士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注意保持呼吸稳定。
3. 颅内压监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升高可能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护士应及时监测颅内压,通过适当的护理措施降低颅内压,如保持头部低位、避免咳嗽用力等。
4.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尿崩症或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护士应监测患者的尿量和尿液比重,及时调整补液和药物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5. 防止感染:颅脑损伤患者因病情危重,易发生感染,护士应加强患者的皮肤和口腔护理,保持环境清洁,及时处理伤口,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6. 预防并发症:颅脑损伤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肺炎、褥疮和深静脉血栓等,护士应定期翻身、进行被动运动,及时预防并处理各种并发症。
7. 促进康复:颅脑损伤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护士应积极配合康复科医生进行康复护理,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运动和认知功能。
8. 心理护理: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情绪波动和认知障碍,护士应给予患者温暖关怀,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增强对疾病的信心。
9. 安全护理: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易发生意外伤害,护士应保持患者的环境安全,避免摔倒、撞伤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10. 营养支持: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进食困难或吞咽功能障碍,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饮食方式,提供高热量、高蛋白的营养支持。
颅脑损伤的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评估和监测、维持呼吸通畅、颅内压监测、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感染、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和营养支持等。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瞳孔改变
伤后可出现一侧或双侧瞳孔散 大或不等大,对光反射减弱或
消失。
肢体瘫痪
伤后可出现一侧或双侧肢体瘫 痪,严重时可导致长期卧床不
起。
02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评估
意识状态评估
意识状态评估
定期评估
观察病人的反应、意识状态和认知能 力,判断是否清醒、嗜睡、昏睡或昏 迷。
定期评估病人的意识状态,记录变化 情况,以便及时发现病情恶化或好转。
情感状态
观察病人情感变化,判断 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等情 绪障碍。
03
颅脑损伤病人的基础护理
病情观察
意识状态
观察病人是否清醒、是否有昏 迷现象,以及昏迷程度。
瞳孔变化
观察病人瞳孔大小、对光反射 等变化,判断是否有颅内压增 高或脑疝等情况。
生命体征
监测病人心率、血压、呼吸等 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 况。
肢体功能评估
01
02
03
运动功能
检查病人肢体运动功能, 判断是否存在偏瘫、截瘫 或肌肉萎缩。
感觉功能
评估病人痛觉、触觉、温 度觉等感觉功能是否正常。
协调与平衡
观察病人协调性和平衡能 力,判断是否存在共济失 调或步态不稳。
认知与情感状态评估
记忆力
测试病人记忆力,了解是 否存在记忆障碍。
注意力
评估病人注意力集中能力, 判断是否存在注意力缺陷。
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 素、易消化的食物,增强病人 免疫力,预防肺部感染。
褥疮的预防与护理
总结词
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 常见的并发症,预防 与护理同样重要。
定期翻身
每2小时为病人翻身 一次,减轻局部受压, 预防褥疮发生。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要点与病情观察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要点与病情观察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的直接或间接打击,导致脑组织受损及相关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在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护理时,有几个要点需要特别注意,同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一、重要的护理要点1.确保患者的安全:颅脑损伤患者常常会出现意识障碍、运动协调障碍等症状,容易发生跌倒或其他不慎事故。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确保患者周围的环境安全,及时清除障碍物,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2.保证良好的呼吸通畅:脑损伤可能导致呼吸中枢受损,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的情况。
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呼吸情况,必要时采取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3.保持适宜体位:对于颅脑损伤患者来说,正确的体位是十分重要的。
侧卧位可减少颅内压,防止窒息,同时保持口鼻部通畅。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的头部要保持在中立位或轻度后倾位,避免颈椎过度屈曲。
4.监测生命体征:护理人员应经常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脉搏等。
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合理控制液体摄入:颅脑损伤患者常常伴有脑水肿和脑压增高,因此需要合理控制液体的摄入量,以防止出现水肿加重和颅内压增高的情况。
6.定期翻身和肢体被动活动:对于长期卧床的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人员应定期翻身,避免压疮发生。
同时,进行肢体被动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
二、病情观察要点1.意识水平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的意识水平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护理人员需要每日记录患者的意识状态,并观察出现意识改变的迹象,如昏迷、嗜睡、烦躁等。
2.瞳孔的观察:瞳孔的变化可以反映颅内压的变化。
护理人员需要观察瞳孔的大小、形态、对光反应等情况,并及时记录。
3.呼吸状态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状态常常不稳定,可能出现呼吸频率和深浅的变化。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如出现呼吸困难、呼吸突然停止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4.肢体运动功能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可能出现肢体运动的障碍,如瘫痪、肌张力异常等。
颅脑损伤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颅脑损伤病人标准护理计划颅脑损伤是指外界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于头部而致的损伤。
包括头皮损伤、颅骨损伤、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干损伤。
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瞳孔及生命体征改变、肢体瘫痪等。
由于伤及中枢神经系统,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高。
护理上需密切观察病情转变,维持正常的呼吸循环功能,分秒必争抢救生命,降低死亡率和残疾率。
常见护理问题包括:(1)躯体移动障碍;(2)自理缺点;(3)躁动;(4)意识障碍;(5)清理呼吸道低效;(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7)体温升高;(8)有褥疮发生的危险;(9)有颅内压升高的可能;(10)有植物生存的可能;(11)潜在并发症--颅内感染;(12)知识缺乏:脑外伤康复知识。
一、躯体移动障碍二、自理缺点三、躁动【相关因素】1.脑水肿、颅内血肿、脑缺氧所致颅内高压初期表现。
2.尿潴留、排便反射。
3.物理刺激:呕吐物或大小便浸渍、卧位不适,肢体受压,冷热、饥饿等。
【主要表现】病人处于无心识的躯体过度活动状态:坐起、四肢乱动,伴有呓语、呼唤、不合作行为。
【护理目标】1.病人躁动取得控制或减缓。
2.不发生继发性损伤。
【护理办法】1.密切观察、分析躁动的原因。
2.加床栏,以防坠床,必要时专人守护。
3.不可过度约束,以避免增加能量消耗,使颅内压进一步增高。
4.适当约束时,约束带不可约束过紧及缠绕肢体,以避免造成末梢血液回流障碍,以约束后能容纳一个手指为宜。
5.遵医嘱适当利用镇定剂,并观察用药效果。
6.妥帖固定、保护各类管道,避免管道扭曲、脱出、折叠。
7.增强皮肤护理:大小便后及时改换污染、渗湿的衣被;维持床单位平整清洁、无渣屑、避免擦伤。
8.修剪病人指甲,必要时给病人戴手套,避免抓伤。
9.消除造成病人躁动的诱因:(1)踊跃处置脑水肿和颅内高压。
(2)及时翻身,避免肢体受压,使病人体位舒适,并注意保暖。
(3)尿潴留病人,用手掌环形按摩下腹部、开塞露塞肛等物理刺激使其排尿,必要时可采用导尿术解除尿潴留。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颅脑损伤的护理常规包括观察病情、卧位、呼吸道护理和维持营养及体液平衡。
在观察病情方面,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情变化快,应严密观察并记录。
意识情况是重要的指标之一,昏睡和昏迷的程度可提示脑损伤的严重程度。
瞳孔变化也是重要的体征之一,不等大、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等情况提示有脑受压及脑疝。
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也需要定时测量和记录。
在卧位方面,休克或术后麻醉未清醒者应取平卧位,而重病脑损伤如无休克则应取头高卧位。
深昏迷者应取侧卧或侧俯卧位,以利于口腔分泌物排出和防止误咽,并定时翻身。
呼吸道护理方面,需要及时吸除口腔及气管内分泌物,但脑脊液鼻漏者不宜从鼻腔吸痰。
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时,可用舌钳将舌牵出或放置口腔通气管或气管内插管。
必要时需要早期行气管切开。
维持营养及体液平衡方面,呕吐频繁或昏迷者应禁食,由静脉输液维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
在急性期,应限制液体和钠盐的摄入量,成人每天的输入量不应超过1500-1000毫升。
输入速度应缓慢而均匀,每分钟约15-30滴,以防止脑水肿加重。
昏迷时间较长的患者可以使用鼻饲。
脱水治疗常用于治疗脑水肿、抢救脑疝和呼吸衰竭等危急病人。
常用药物包括20%甘露醇、25%山梨醇和50%葡萄糖溶液。
不应单独使用50%葡萄糖溶液,对于心、肾功能不良或血压过低的患者,脱水疗法应禁用。
长期或多次使用脱水剂的患者应注意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冬眠低温疗法常用于治疗危重病人。
常用冬眠合剂包括Ⅰ号合剂和Ⅱ号合剂。
在使用冬眠药物前,应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按照医嘱将冬眠药物加入5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进行静脉注射。
使用冬眠药物30分钟后,患者进入冬眠状态,才能开始物理降温,以避免阻寒冷刺激引起反应。
在注射冬眠药物后,半小时内不应翻身或移动患者,以防体位性低血压。
在冬眠期间,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并加强基础护理。
停止冬眠降温治疗时,应先停止物理降温,然后逐渐停用冬眠药物。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评估病人和家属的认知情况
了解病人和家属对颅脑损伤及其治疗和康复的了解程度,以便提供 相应的教育和指导。
心理干预措施
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
与病人和家属进行沟通,倾听他 们的担忧和需求,给予安慰和支
持。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病人和家属的思维方式 和行为习惯,减轻焦虑、抑郁等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检查,了解患者的蛋白质、 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等营养素的状况。
饮食指导
高能量饮食
为了满足患者的能量需 求,建议给予高蛋白、 高脂肪和高碳水化合物
的食物。
适量膳食纤维
为了维持肠道功能,应 适当摄入膳食纤维,预
防便秘。
控制钠盐摄入
对于高血压患者,应限 制钠盐的摄入。
营养支持方法
保持皮肤清洁
定期给病人擦洗身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褥疮发生。
病情观察
意识状态
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如是否清醒、嗜睡、昏迷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瞳孔变化
观察病人的瞳孔大小、形状、对光反射等,判断是否有颅内压增高或脑疝等情况。
生命体征
监测病人的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病因与病理
病因
颅脑损伤的主要病因是交通事故、跌 倒、工伤事故等意外伤害。
病理
颅脑损伤会导致脑组织水肿、颅内出 血、脑疝等病理改变,影响中枢神经 功能。
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
颅脑损伤患者可能会出现昏迷、嗜睡、意识模 糊等症状。
颅内压增高
颅脑损伤可能导致颅内压增高,引发头痛、呕 吐、视乳头水肿等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
颅脑损伤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护理措施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或其他因素造成的脑组织的损害。
这种伤害可能导致轻微的头痛和恶心,也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生命危险。
因此,对于颅脑损伤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颅脑损伤护理措施。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颅脑损伤患者常常出现呼吸困难,护士应及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暂停或窒息的情况,应立即采取紧急抢救措施,如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机。
二、监测生命体征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指标。
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调整体位、给予药物治疗等。
三、控制颅内压颅脑损伤后,患者可能出现颅内压增高的情况,这会对脑组织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和反应,以及意识状态的改变。
同时,应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如保持头部低位、控制体液平衡、给予镇静剂等。
四、预防感染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
因此,护士应加强患者的皮肤和黏膜护理,保持清洁干燥。
同时,要注意手卫生和消毒,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五、提供情绪支持颅脑损伤后,患者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情况。
护士应给予患者积极的情绪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困难,并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
六、合理用药针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具体情况,护士应根据医嘱合理用药。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止痛药、抗炎药等。
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七、营养支持颅脑损伤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和治疗的需要,常常出现食欲不振、吞咽困难等问题。
护士应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提供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
如有需要,还可以通过胃管或肠道外营养支持的方式补充营养。
八、康复护理颅脑损伤患者在恢复期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和改善受损的功能。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根据康复医师的指导,开展相应的康复护理工作,如运动训练、语言训练等。
颅脑损伤的护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PPT课件(2024版)
发生机制
• 颅骨骨折的性质和范围取决于致伤物的大小 和速度
• 外力作用于头部的方向和部位
解剖概要 颅骨分为颅盖和颅底两部分
骨折机制
1.颅底骨折(skull base fracture)
• 颅底部的线性骨折多 为颅盖部骨折延伸至 颅底,也可有间接暴 力引起。
• 根据发生部位分为: • 一)颅前窝骨折 • 二)颅中窝骨折 • 三)颅后窝骨折 • CSF漏、颅N损伤、
• 慢性硬膜下血肿有临床症状者,一经确诊应尽 早手术,可采取钻孔引流术 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病人预后较硬膜 外血肿病人差。
• 慢性硬膜下血肿预后好。
三、脑挫裂伤
脑挫裂伤:包括脑挫伤和脑裂伤, 【病理生理】 脑水肿高峰期在伤后3-4天,可能有癫
痫、脑积水及脑萎缩等后遗症 【临床表现和诊断】:
1、意识障碍 2、局灶症状和体征 3、头痛、呕吐 4、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5、特殊类型:脑干损伤 6、诊断依“CT”和“MRI”检查
(3)骨膜下血肿
常位于骨膜与颅骨外板之间,颅骨骨 折引起。由于解剖结构特点,导致血肿常 界限于颅骨骨缝。
• 治疗:
小的头皮血肿,1~2周自行吸收。(冷热 )
大的头皮血肿,4~6周自行吸收,可适当 加压包扎,防止血肿扩大。同时预防感染 应用抗生素,一般不穿刺抽吸以免感染。
2.头皮裂伤 Scalp Laceration
脑损伤的发生机制
• 两种作用力(直接损伤):
• 1、接触力(冲击力、冲击伤):物体与头部直 接碰撞,由于冲击、凹陷骨折或颅骨的急速内 陷和弹回,而导致局部脑损伤(着力部位)受 伤轻可无昏迷。
• 2、惯性力:来源于受伤瞬间头部的减速或加 速运动,使脑在颅内急速移位,与颅壁相撞, 与颅底摩擦以及受大脑镰、小脑幕牵拉而导致 多处或弥散性脑损伤。
颅脑损伤病人病情观察及护理
颅脑损伤病人病情观察与护理一、病情的观察•颅脑损伤病人病情重、变化快,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时可能发生脑疝,因此对病情观察就极为重要,假设不及早发现异常变化,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就会危及病人的生命。
护士应该在掌握颅脑损伤病人受伤机制和病情变化规律的根底上,通过认真的观察及时发现,赢得抢救时机。
无论病情轻重,急救时就应该建立观察记录单,观察及记录间隔时间,根据病情决定,每15 min至1 h一次。
有条件情况下,采用床边监护仪实施24 h连续监测病人生命体征。
待病情相对稳定后适当延长间隔时间。
观察内容主要包括: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神经系统体征等情况。
意识状态•目前临床上通常将意识状态分为4级:1.清醒:是指对外界刺激反响正常,各种生理反射存在, 能正确答复下列问题.;2.嗜睡:是指在足够的睡眠时间以外,仍处于睡眠状态,对周围事物冷淡,对环境识别能力较差,各种生理反射存在,但较缓慢,对物理刺激有反响,唤醒后可以答复下列问题,但合作欠佳;3.朦胧或昏睡: 是指病人轻度意识障碍,定向力局部降低,对外界刺激反响迟钝。
瞳孔、角膜及吞咽反射存在,倦卧或轻度烦躁,能主动变换体位,对检查不合作,呼之能应,不能正确答复下列问题;4.昏迷:是指病人意识完全丧失,运动、感觉和反射功能障碍,不能被任何刺激唤醒。
•昏迷分为三度:轻度、中度和重度:(1)轻度昏迷:意识迟钝,反复呼之偶尔能应,但不能正确答复下列问题,对强烈疼痛刺激有逃避动作,深反射存在;(2)中度昏迷:意识丧失,常有躁动,强烈疼痛刺激反响迟钝,浅反射消失,深反射减退或消失,角膜和吞咽反射尚存在;(3)深度昏迷:对外界一切刺激均无反响,深浅反射、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和吞咽反射均消失,四肢肌*力消失或极度增强。
格拉斯哥〔Glasgow〕昏迷评分•国际上均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记分(GCS)方法判断病人意识状态。
它是从病人的睁眼、语言、运动三项反响情况给予记分,总分15分。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优质课件)
意识障碍的分类
嗜睡:患者对外界认知能力轻度下降,受刺激能觉醒, 对答切题。
模糊:对外界认知能力进一步下降,受刺激后对答不切 题。
浅昏迷:认知能力明显障碍,对疼痛刺激肢体有逃避反 应,可有发音,但不能言语。
意识障碍的分类
昏迷:认知能力明显障碍,对疼 痛刺激有肢体反应,无发音。 深昏迷:对外界认知能力完全障 碍,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
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肺牵张反射 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防御性呼吸反射:咳嗽反射、喷嚏反射
8-41
正常呼吸及生理变化
正常呼吸 频率16~20 次/分,节律规则,呼吸运动均 匀无声且不费力 呼吸与脉搏比为1:4 男性及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女性以胸式呼 吸为主
8-42
呼吸的生理变化
年龄: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 活动:剧烈动呼吸加深加快;休息和睡眠
8-58
脉率的影响因素
年龄 :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低,到老年时轻 度增加
性别:女性稍快于男性 体型:身材细高者比矮胖者脉率慢 活动、情绪 饮食、药物
8-59
异常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异常脉搏的评估 脉率异常 节律异常 强弱异常 动脉壁异常
8-60
(一)脉率异常
心动过速(tachycardia,速脉)
(1)血压过高:一过性升高——应激 颅内高压
脑血管痉挛
血压过高可导致损伤部位局部过度充血或 出血
血压过低
见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脑干功能衰竭 当BP〈77mmHg时,脑的血流灌注量
将严重不足。
当BP〈40mmHg时,脑组织完全缺血 缺氧。
长期低血压,加重脑水肿。
(四)、呼吸
正常 变快 变慢 不规则
(二)节律异常
间隙脉 (intermittent pulse) 指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 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隙(代偿间 隙)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20
(一)脑 震 荡
脑震荡为一过性脑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病人在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
持续数秒或数分钟,不超过30分钟,清醒后大多数
不能回忆受伤及当时的情况,称逆行性遗忘。常有
30
(2)生命体征 : 病人伤后可出现持续的生 命体征紊乱。监测时,为避免病人躁动影响 准确性,应先测呼吸,再测脉搏,最后测血 压。
31
(3)瞳孔变化 评估双侧瞳孔的形状、大小、对光 反射,对称性对判断病情和及时发现颅 内压增高危象非常重要。有无间接光反 射可以鉴别动眼神经和视神经损伤。
32
【小结】
4
(一)头皮血肿
• 按血肿部位分为皮下、帽状腱膜下、骨膜下血 肿,共同表现:局部隆起、疼痛、触痛。
皮下 血肿 骨膜 下血 肿
帽状腱膜 下血肿
5
三型头皮血肿的鉴别
血肿类型 血肿位置 软硬度 血肿范围
皮下血肿 皮下组织 较硬,无波动 限挫伤中心,较小
帽状腱膜 帽状腱膜与 较软,有明显 较大,可蔓延至全 下血肿 骨膜之间 波动感 头部、帽状 骨膜下血 骨膜与颅骨 张力较大,可 常局限于骨缝之间 肿 之间 有波动
22
【处理原则】: (一)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一般处理 防治脑水肿: 是治疗脑挫裂伤的关键 促进脑功能恢复:应用营养神经药。 (二)手术治疗: 如经非手术治疗无效,颅内压增高明显甚至出 现脑疝迹象时,应作脑减压术或局部病灶清除 术。
23
四、颅内血肿
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中最多见、最危险,却又 是可逆的继发性病变,如不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可 引起脑疝危及生命。 据血肿来源及部位分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脑 内血肿。 据颅高压及早期脑疝所需时间分:急性(3天内)、 亚急性(3天—3周)、慢性(3周以上)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1.严密监测,观察及记录及时、准确,如有病情变化,能够及时发现并通知医生。
2.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皮肤完整,床单位整洁干燥。
3.躁动病人加约束带,防止受伤。
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舌后坠阻塞气道者放置通气道或用舌钳将
舌拉出,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一
5.纠正休克:开放性颅脑损伤时引起失血性休克,立即补充血容量,病人平卧,并
注意保暖。
6.有脑脊髓液耳漏着,头偏向患侧,防止脑脊髓液逆流以造成颅内感染。
术后护理
6.营养支持:颅脑外伤术后营养状态非常重要,一般采用静脉输液补充热量,输液
总量一般不宜超过1 500毫升,以防止脑水肿的发生或发展。以后可根据病人的
意识状态和胃肠功能改为流食或鼻饲饮食。
健康教育
1.脑外伤术后机体抵抗力下降,故需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2.按时服用抗癫痫药、大仑丁必须持续1.2年,定期门诊随访,及时了解病情。
3.保持大便通畅,多食蔬菜、水果以增加肠蠕动,避免用力大便而引起颅内压增高,
出现便秘,可用开塞露等。
4.手术中去骨瓣减压的患者要避免去公共场所,以防意外,注意局部保护,出院半
年可来修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饮食:多进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
6.出现失语或偏瘫等并发症,对症处理。
色、性状及量的变化,如颜色突然加深变红,则提示有再出血的可能。
4.高热护理:感染或脑损伤均可引起高热,应查明原因。可采用药物降温或物理降
温两种方法。
5.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基础护理。昏迷病人要注意保暖,定时拍背排痰,清理
呼吸道,预防坠积性肺炎。按时翻身,防止坠床及发生意外。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评估和观察要点(1)病情评估:评估病人的健康史,了解受伤的原因、部位、程度及现场急救情况。
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原发病治疗用药情况、既往病史以及全身有无合并症等;了解患者饮食、二便及睡眠情况。
(2)安全评估:评估有无颅高压或脑疝的临床表现,注意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等变化,观察头部伤口的情况评估患者年龄、精神状况及自理能力。
(3)疾病认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程度。
(4)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
2、护理要点(1)术前检查:1)常规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全项,APTT+PT,HBsAg,HIV,HCV,梅毒抗体,心电图,胸部X光片。
2)专科检查:影像学检查:头颅CT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检查的目的、方法,积极协助其完成各项检查;告知患者静脉抽血前需要禁食水6小时以上;留取尿标本时,应取晨起、空腹、首次、中段尿液。
(2)术前准备:1)呼吸道:保暖,预防感冒,避免因受凉,嘱病人勿用力咳嗽、打喷嚏、擤鼻涕等,以免颅内压骤然升高导致气颅或脑脊液逆流,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胃肠道:全麻手术需禁食、水6-8小时,防止全身麻醉所导致的吸入性肺炎、窒息等。
3)过敏试验:询问患者过敏史,遵医嘱做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记录结果。
皮敏试验阳性者,应在病历、床头卡和患者一览表名牌上注明,并及时通知医生。
4)皮肤准备:术前由责任护士根据医嘱为患者剃头,范围为全颅毛发,为手术做准备。
5)个人卫生:术前给予刷牙漱口、沐浴、剪指(趾)甲,保持全身清洁,男性患者剃净胡须。
颅底骨折发生脑脊液漏患者不可填塞鼻腔、耳道,保持清洁。
6)睡眠:创造良好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于术前晚给予口服镇静剂。
7)术晨准备:嘱患者取下假牙、眼镜、角膜接触镜,将首饰及贵重物品交予家属妥善保存,入手术室前应排空二便。
手术前遵医嘱给予术前针,并将病历、术中用药等用物带入手术室;检查患者腕带的信息是否清楚、准确、齐全,以便术中进行患者身份识别。
颅脑损伤的护理1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概述颅脑损伤仅次于四肢损伤,占第二位,分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损伤。
其中脑损伤病情重、变化快、致残率和死亡率高。
第一节头皮损伤•头皮解剖:分五层(皮肤、皮下、帽状腱膜、腱膜下、颅骨骨膜)•特点:头皮血运丰富,抗感染和愈合能力强;但因组织致密,血管固定,不易回缩,损伤后出血多。
•头皮损伤包括: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和头皮撕脱伤三种。
一、头皮血肿(scalp hematoma)按血肿部位分为皮下、帽状腱膜下、骨膜下血肿。
共同表现:局部隆起、疼痛、触痛。
处理:①小的-让其自行吸收(早期冷敷以减少出血和疼痛,24~48小时后改用热敷,以促进血肿吸收)。
②大的-穿刺抽血,加压包扎。
③感染血肿-切开引流,防止扩散,应用抗生素。
二、头皮裂伤(scalp laceration)•表现:①若帽状腱膜未破,裂口呈线状。
②帽状腱膜已破,伤口明显哆开。
③疼痛,出血多不易自止。
处理:①压迫止血(加压包扎)。
②清创缝合(即使在伤后72小时也可清创)。
③TAT+抗生素防治感染。
三、头皮撕脱伤(scalp avulsion)•表现:多见于妇女瓣子被卷入机器内,使包括帽状腱膜在内的大块头皮部分或全部撕脱,伤情重,常有休克,易致严重感染。
•处理:(1)立即压迫止血、镇静止痛、防治休克。
(2)早期清创,处理皮瓣。
第二节颅骨骨折•颅骨骨折本身无关紧要,关键在于骨折是否引起血管、神经、脑组织损伤以及是否合并脑脊液漏,临床分为颅盖骨折、颅底骨折。
一、颅盖骨折(fracture of skull vault)•多为直接暴力所致,可为线形、星形、粉碎和凹陷性骨折。
•表现:局部疼痛、肿胀、血肿或伤口,有时可触及骨折凹陷,重者有脑受压现象。
•主要依靠X线照片来诊断:1、头颅X线摄片。
2、CT扫描。
•处理:•1、线形、星形骨折:不必处理。
•2、粉碎性骨折:无症状不处理,有骨片刺入脑组织时应取出,并缝合脑膜。
•3、凹陷性骨折:深度﹤1cm可不处理,﹥1cm,尤其是有压迫症状的要撬起复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30
学习内容
• 表现与诊断:
– ①原发性脑损伤轻者:受伤当时有短暂的 意识障碍,随即清醒或好转,继之因颅内 出血而急性颅内压增高并进行性加重,出 现再次昏迷。两次昏迷之间的时间称为 “中间清醒期”,一般不超过24h;②原发 性脑损伤较重者:无中间清醒期,有进行 性加重的意识障碍;③无原发性脑损伤或 挫裂伤局限者:出现脑疝才有意识障碍。
• 一般表现为意识障碍程度进行性加重。
• CT检查有助于确诊。
• 一经确诊尽早手术(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术)。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33
学习内容
临床特点 着力点
脑挫裂伤 颅骨骨折 原发性意识障碍 中间意识好转
蛛网膜下腔出血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在着力同侧
轻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在着力对侧较多, 同侧少
重
绝大多数均有 多较轻
斜向暴力撕裂导血管,因帽状腱膜下层 疏松,血肿易扩展蔓延全头,血肿范围 广,张力低,波动感明显(波动帽子)。 易休克,小儿贫血。
血肿不超过颅缝,张力高,常伴有颅骨 骨折。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6
学习内容
皮下血肿示意图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7
学习内容
• 处理原则
– 小血肿→1~2周自行吸收。 – 较大的血肿→穿刺抽血加压迫包扎。 – 穿刺无效,血肿不消或增大→切开清除血肿
合并症。 合并脑脊液漏时,给予抗生素,预防颅内感染。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20
学习内容
脑损伤
• 概念:脑损伤是指由暴力作用使脑膜、 脑组织、脑血管以及脑神经的损伤。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21
学习内容
病因与分类 • 根据伤后脑组织与外界是否相通,分开放
性和闭合性两类
– 开放性脑损伤多由锐器和火器直接造成,伴有 头皮破裂、颅骨骨折和硬脑膜破裂,有脑脊液 漏;
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依据。 2、瞳孔 3、生命体征:生命体征紊乱为脑干损伤征象 4、神经系统症状 5、其他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39
学习内容
(二)对症处理 1、脑脊液漏病人的护理 • 头高位维持到脑脊液漏停止后3日 • 每日清洁消毒鼻腔、外耳道和口腔,避免液体逆流入
颅内 • 避免用力打喷嚏、咳嗽和擤鼻涕。禁忌挖耳、抠鼻、
• 按颅腔是否与外界相通分
– 开放性:易合并颅内感染 – 闭合性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14
学习内容
颅盖骨折
1. 线性骨折:发生率高、局 部压痛、肿胀,应警惕脑 损 伤 及 颅 内 出 血 ,X 线 或 CT 可以确诊。
2. 凹陷性骨折:局部可扪及
局限性下陷区,如凹陷部
位在脑功能区可出现相应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37
学习内容
•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清理呼吸道无效
2、意识障碍
3、自理缺陷
4、语言沟通障碍
5、中枢性高热
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7、潜在并发症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38
学习内容
•护理措施
(一)病情观察 1、意识: • 意识障碍的程度可反应脑损伤的轻重 • 意识障碍出现的迟早和有无继续加重,是区别原发性和
• 颅高压症状:如头痛、喷射性呕吐。蛛网膜 下腔出血引起脑膜刺激征。
• 局灶症状体征:如失语、锥体束征、技体抽 搐、偏瘫。
• 脑疝:意识障碍、偏瘫、瞳孔散大、锥体束
颅脑损征伤病阳人性的护。理
26
学习内容
• 非手术为主
– 一般治疗:静卧、休息,头高15-30°侧卧。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营养支 持。抗感染。对症。严密观察病情:意识、 瞳孔、生命体征。
并止血。 – 早期冷敷,24-48h后热敷,以促进血肿吸收。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8
学习内容 头皮裂伤
• 多由锐器或钝器伤所致,裂口大小、深浅不一。
• 头皮血供丰富,出血较多,容易引起失血性休 克。
• 治疗为压迫止血、清创缝合
• 如发现脑脊液或脑组织外溢,须按开放性脑损 伤处理。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9
学习内容
检查无阳性发现,脑脊液无改变,头部CT无阳性发现。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24
学习内容
脑挫裂伤
• 软脑膜保持完整为脑挫伤。 • 软脑膜、血管、脑组织同时破裂为脑裂伤。 • 同时存在为脑挫裂伤。 • 主要病理改变为继发性脑水肿。 • 是成为外伤性癫痫的原因之一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25
临床表现
学习内容
• 绝大多数意识障碍>30分钟,严重者持续 长期昏迷。
头皮裂伤(钝器伤)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头皮裂伤(锐器伤)
10
学习内容
头皮撕脱伤
• 多因发辨卷入转动的机器中,使头皮部分 或整块自帽状腱膜下层或骨膜下撕脱,剧 烈疼痛及大量出血,易发生休克。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11
学习内容
• 处理:
– 急救:无菌敷料覆盖创面,加压包扎止血、 抗休克、保留撕脱头皮。
– 争取6-8小时内清创缝合。整块撕脱可行头 皮再植。小块撕脱可转移皮瓣或自体植皮。
颅脑损伤病人护理
1
学习内容
颅脑 损伤
头皮 损伤
颅骨 骨折
脑 损伤
头皮 头皮 头皮 颅盖 颅底 脑 脑挫 颅内 血肿 裂伤 撕脱伤 骨折 骨折 震荡 裂伤 血肿
2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学习内容
头皮解剖结构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3
学习内容
• 头皮特点
–血运丰富,抗感染及愈合能力较强 –血管固定,不能回缩,故出血较多
约半数 多较重
较多,常能完全清 较少,不易完全清
醒
醒
较少、较轻
范围广
34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学习内容 脑内血肿
• 浅部血肿出血来自脑挫裂伤灶,伴颅骨凹 陷性骨折;深部血肿者脑的表面无明显挫 伤。
• 进行性意识障碍加重,可有脑功能区受压 病征。
• 一般手术清除血肿。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35
学习内容
病理
上②有急性颅内压增 脑幕裂孔疝出现昏迷,
高,瞳孔变化
中间清醒期为其特征,
按脑部不同区域损伤,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
可有相对症状和体征 应消失或迟钝,对侧肢
体瘫痪
减轻脑水肿,预防并 立即手术,清除血肿 发症
36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学习内容
护理
•护理评估 (一) 健康史:了解受伤过程及病人现场情况 (二) 身体状况:评估损伤后症状与体征 (三) 心理和社会支持情况
堵塞、冲洗耳鼻腔和从耳鼻腔滴药 • 勿从鼻腔吸痰或插胃管 • 忌作腰椎穿刺 • 每日测体温4次至脑脊液漏停止后3日。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40
学习内容
2、昏迷病人的护理 • 保持呼吸通畅 • 保持正确体位:头部抬高15-30度,深昏
迷病人取侧卧位。 • 保证营养 • 加强昏迷病人的基础护理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乳突部
可能累及的脑 神经
嗅、视神经
面听神经
少见
17
学习内容
颅前窝骨折的“熊猫眼”征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18
学习内容
乳突部皮下瘀血斑
19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学习内容
处理原则
➢颅盖骨折: 1.线性骨折: 无需特殊处理,仅需休息、对症治疗。 2.凹陷性骨折: 如位于脑功能区或大片凹陷骨折需手术治疗。
➢颅底骨折: 重点观察有无脑损伤及处理脑脊液漏、脑神经损伤等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31
学习内容
– 幕上血肿>20ml、幕下>10ml→颅高压→脑疝 – 表现:颅内压增高、瞳孔改变 – 进行性血压升高、心率减慢或体温升高。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32
学习内容
硬膜下血肿
• 指出血积聚于硬脑膜下腔。 • 颅内血肿中最常见 • 血肿多位于额颞部,继发于对冲性脑挫裂
伤,出血来源为挫裂的脑实质血管。
– 骨膜撕脱不能再植,可外板钻孔达板障,待 肉芽生长后再植皮。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12
学习内容 颅骨骨折
• 颅骨骨折:颅骨受暴力作用致颅骨结构改 变。临床意义不在于骨折本身,而在于骨 折所引起的脑膜、脑血管和神经损伤,可 合并脑脊液漏、颅内血肿及颅内感染。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13
学习内容
颅骨骨折分类 • 按骨折部位分:颅盖骨折、颅底骨折 • 按骨折形态分:线性骨折、凹陷性骨折
头皮损伤 • 分类
–头皮血肿 –头皮裂伤 –头皮撕脱伤
4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学习内容
头皮血肿
• 多因钝器伤所致。 • 血肿类型:
– 皮下血肿 – 帽状腱膜下血肿 – 骨膜下血肿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5
学习内容
血肿类型 皮下血肿
帽状腱膜下 血肿
骨膜下血肿
临床特点
产伤、碰伤。因皮下组织连接紧密,血 肿范围局限,张力高,压痛明显。位于 损伤中央,中心硬,周围软,无波动感。
– 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
– 急性(3天内)、亚急性(3日-3周)、慢性(3周以上)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28
学习内容
硬脑膜外血肿
硬脑膜下血肿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脑内血肿
29
学习内容
硬膜外血肿
• 暴力作用部位,颅盖骨折(90%)所致。 • 指出血积聚于颅骨与硬脑膜之间。 • 常导致颅内压增高
脑震荡
头部受暴力打击后 出现短暂的大脑功 能障碍,无明显器 质性损害
脑挫裂伤 继发性脑水肿
颅内血肿
血肿可发生在硬脑外硬 脑膜下和脑内,而以硬 脑膜外血肿最多见,也 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