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需水规律及灌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的需水规律及灌溉

摘要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而且水的生产效率比较高。玉米生长期与气候变化相适应,可以说与雨热同步,有利于玉米作物的生长。正因为如此有些地方往往忽视对玉米的适时适量灌溉,易造成减产,或有的地方盲目浇水造成水量浪费和损失。

关键词玉米;需水规律;灌溉

1 玉米需水规律

玉米整个生育期间,植株叶面蒸腾和棵间蒸发所消耗的降水、灌溉水和地下水的总量,称玉米田间耗水量,亦称需水量。玉米一生耗水总量,春玉米为每亩170m~400m ,夏玉米为124m~296m。每生产一个单位的干物质所消耗的水量称为蒸腾系数,一般在240~368之间,每生产1千克籽粒约耗水600kg。

1.1 玉米需水量的变化

1)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量:苗期需水量较小。套种玉米的苗期一般处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是一年中土壤最为干旱的时期。玉米产量水平不同,苗期需水量不同。玉米苗期需水量和日需水强度随产量的提高而增加,但产量水平较高时,差距缩小。产量为296kg/亩时,需水量为77.2mm,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40.5%,日需水量为2.0mm;产量提高到448kg/亩时,需水量增加到88.9mm,占全生育期的31.9%,日需水量为2.3mm~2.5mm;产量提高到552kg/亩时,需水量增加到100.8mm,占全生育期的23.7%,日需水量为2.7mm~2.9mm;当产量提高到616kg/亩时,需水量增加到110.6mm,占全生育期的24.4%,日需水量为2.9mm。

穗期是玉米的需水临界期,也是灌溉的关键时期。夏玉米各生育阶段需水量以穗期最多,但不同产量水平地块差别较大,每亩产量由2 296kg提高到616kg 时,需水量由55.5mm增加到165.5mm,苗期低、中、高产田的需水量分别占全生育期的32.2%、36.7%和42.3%。其中,抽雄~抽丝期,尽管历时短暂,需水绝对量小,但日需水强度为一生之最大,低产、中产、高产田的日需水量分别为2.0mm~2.5mm、3.0mm~4.8mm和6.1mm~8.6mm。在三个生育阶段中,需水量是最多的。

玉米开花散粉后,生殖生长旺盛,需水量较多,以后随着植株衰老,需水量逐渐减少。低产、中产、高产田花后的需水量分别占全生育期的27.4%、32.5%~37.4%和33.3%~34.0%,日需水量分别为1.2mm~1.9mm、1.9mm~5.5mm和3.2mm~5.8mm。在三个生育阶段中,需水量亦居中。生产上需注意后期灌溉,防止干旱减产。

2)需水量的日变化:一天内玉米需水量的变化,主要受日照强度、温度高

低的影响。玉米需水日变化皆呈单峰曲线分布,早晨较小,仅有0.1mm/h左右。随日照增强、气温升高,需水量逐渐增加,到12时达最大值,一般在0.6mm/h~0.8mm/h,12时后又逐步下降。春玉米各生育阶段的需水日变化,亦呈单峰曲线,以早晚较低,12时前后为峰顶。

1.2 栽培措施和环境条件对玉米需水量的影响

在相同产量水平下,由于品种、栽培措施以及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不同,玉米的需水量也会发生较大变化。

1)品种:不同品种,其生育期长短、植株大小、株形、单株生产力、抗旱性等均不同,需水量亦不同。即使在同一产量水平下,需水量也不相同。一般平展型品种需水量大于紧凑型品种;晚熟品种需水量大于早熟品种;植株高、叶数多、叶片宽大的品种需水量大于植株较矮、叶数少、叶片小的品种;

2)栽培措施:施肥、灌溉、种植密度和田间管理等对玉米需水量都有一定影响。在相同生态条件下,增加施肥量,使玉米需水量增加。灌水提高了土壤湿度,有利于根系吸收和地面蒸发,使玉米需水量增加。灌水次数多、灌水量大、灌水方法不科学,都会增加玉米的需水量。种植密度大小对苗期需水量影响不大,对中后期影响较大。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灌水量也应相应增加。中耕除草不仅可以减少杂草对水分的无效消耗,并且可以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棵间地面蒸发量,降低玉米需水量;

3)气象条件:玉米生育期内的气温、相对湿度、光照强度、日照时数、风力、降水量等都对需水量有影响。气象条件对玉米需水量的影响,是各气象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生育期内积温越高,空气相对湿度越小,光辐射越强,光照时数越长,风力越大,玉米的耗水量也越多;

4)土壤条件:土壤质地、土壤含盐碱量、土壤水分状况、地下水位高低等都对玉米的需水量产生影响。在玉米产量水平相同的条件下,土壤质地不同,玉米的需水量亦不同。沙土和黏土需水量均较大,壤土需水量较沙土和黏土少。土壤含盐碱量高,吸湿性强,易板结,需水量大。

2 灌水效应与灌溉

2.1 不同生育时期的灌溉作用

1)播期灌溉:夏玉米适期播种,达到苗全、齐、匀、壮,是实现高产稳产的基础。玉米种子发芽出苗需要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播种期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41%时,玉米不能出苗;田间持水量达到70%时,玉米出苗率为97%;田间持水量为63%~78%时,出苗均可达90%。适宜的土壤水分不仅能保证玉米适期播种,达到一播全苗,也为幼苗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2)苗期灌溉:玉米出苗至拔节期间的特点是叶面积小,耗水量较少。如底

墒足,则不需浇水,进行蹲苗锻炼,以促进根系的纵深发展,扩大肥水吸收范围,使幼苗健壮,并增强中后期抗旱、抗倒伏能力。但底墒不足,久旱无雨,必要时浇水;

3)穗期灌溉:玉米拔节以后,雌、雄穗开始分化,茎叶迅速生长,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叶面蒸腾量增加,要求有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给。拔节期结合追肥进行灌溉,使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左右,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玉米产量。穗期灌溉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玉米营养体迅速生长,积累大量的干物质,为雌、雄穗分化创造良好条件;

4)花期灌溉:夏玉米抽雄开花阶段,植株体内新陈代谢旺盛,对水分反应极为敏感,是需水高峰期,土壤水分要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0%左右。此期灌溉是玉米增产的关键,农谚“开花不灌,减产一半”就是对此期灌溉作用的高度概括;

5)籽粒灌浆期灌溉:玉米受精后经灌浆、乳熟、蜡熟达到完熟。此期需要大量水分作为媒介将茎叶内积累的营养物质向籽粒中输送。这个时期水分不足对产量的影响仅次于抽雄期。

2.2 玉米合理灌溉时期的确定

在玉米生产中常由于灌溉时期选择不当,或贻误时机而事倍功半。生产中要根据玉米生长对水分需求程度、当地近期气候特点、产量水平及土壤持水性等,进行综合分析、灵活掌握,即所谓“看天、看地、看庄稼”的灌溉经验。

2.3 玉米灌水量的确定

玉米的具体灌水量,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的自然降雨、土壤含水以及玉米需水状况等因素加以确定。通常玉米灌水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单位面积土壤灌溉一次所需的水量,即灌水定额,意指不同时期的灌水量;二是玉米全生育期单位面积土地上的总灌水量,即灌溉定额。

参考文献

[1]郭相平,刘才良,邵孝侯,彭世彰.调亏灌溉对玉米需水规律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