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_高等教育学2015年试题及答案
山西高校师资培训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2015年试题及答案试卷60分,上课40分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1、高等学校专业:是高等学校以社会职业分工和学科分类为依据分门别类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
2、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指不同学科领域的构成状态、是对高等教育机构所培养人才的知识与才能性质不同进行的一种分析。
3、课程结构:指课程的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一般指课程类型,各类型课程所占比例几个类型课程怎样组成整体。
4、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富于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
二、简答题(每个8分,共24分)1、简述高等教育与高深知识的关系。
答案:1)高深知识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基本前提;2)高深知识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工作材料;3)高深知识规定了高等教育活动的边界;4)高等教育是高深知识最重要的制度化载体。
2、简述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答案: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包含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三方面。
1)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功能,表现在它担负着培养公民的政治意识,公平公正的社会理想和团结协作和谐一致的民主意识,表现在它选择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方面,有力地促进社会各要素和谐平稳地发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平等;2)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高等教育是生产人力资本的产业,是生产知识的产业,是生产高科技的产业;3)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文化传承与传播,文化选择,文化的批判,文化创新。
3、高等学校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有哪些?答案:1)基础科学习与专业课学习有机统一;2)广博性学习与专深性学习有机统一;3)独立性与自主性不断增加;4)理论性和自主性不断增加;5)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6)继承和创新有机统一。
三、材料分析题(共16分)(背景材料)有人说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这是一条客观规律…(略)请你运用所学教学原则理论分析这一现象,并指出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四书》中。
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
姓李名耳,字伯阳。
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
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
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七艺”即哲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理论,加上“智者派”规定的文法和修辞学。
“寺庙学校”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一种学校形式。
由精通数学、天文知识的僧侣执教,传授知识和探讨学问并重。
“雅典大学”雅典大学是希腊最古老和最具影响力的大学,它是当时新成立的希腊国的第一所大学,当时包括修辞学校、阿卡德米学园、哲学学校“吕克昂”以及斯多葛派创立的学校和伊壁鸠鲁派创立的学校。
中世纪大学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在都城临淄设立的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是战国时期政治咨询、学术文化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是一个有组织、有聘任、有俸禄制度的学术研究中心。
书院教育书院教育﹐是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中最有价值的一部份。
先秦时候孔子兴办私学,可说是书院教育之雏形;而汉唐时候的精舍,可说是书院的前身;到北宋时候,书院教育才正式确立。
书院教育的最大特色,在于她是由民间学者创办,没有政府的认可与资助,与官办高等学府在许多方面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
二、简答题1、高等教育研究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个别研究阶段、组织研究阶段、系统研究阶段2、如何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性质?高等教育学,就其总体来说,它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而就其研究任务来说,既有应用教育基本理论以认识高等教育现象,解决高等教育的任务,又有其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教育基本理论的作用。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题库附答案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题库附答案高校教师资格证是中国教育系统中的一项重要认证,它旨在评估和认可拥有良好教学能力和高水平学术素养的个体。
而高等教育学作为高校教师资格证中的一门科目,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理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高等教育学题库中选取几道题目,并附上详细的答案解析,以提供给广大考试考生参考。
第一题: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高等教育现象、高等教育制度、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的科学。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A. 高等教育的概念、特点及发展规律;B. 高等教育的目标与任务;C. 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D. 高等教育的管理与评估。
答案解析:本题要求考生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内容。
根据题干所描述的研究内容,我们可以得出答案为A、B、D。
第二题:教育自2020年以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日益突出的问题是:A. 高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B.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下降;C. 高校教师社会地位低下;D. 高校教师队伍年轻化程度不足。
答案解析:本题要求考生根据最新情况选择教育自2020年以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日益突出的问题。
根据近年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热点问题,我们可以得出答案为A、D。
第三题:高校教师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应具备以下哪些职责和能力?A. 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B. 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C. 社会服务能力和教师道德;D. 学科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
答案解析:本题要求考生选择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职责和能力。
根据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我们可以得出答案为A、B、C、D。
第四题:高等教育的内涵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A. 教学;B. 科研;C. 学生管理与服务;D. 社会服务。
答案解析:本题要求考生选择高等教育的内涵内容。
根据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和任务,我们可以得出答案为A、B、C、D。
第五题: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多元化发展;B. 国际化发展;C. 数据化发展;D. 教育技术的应用。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练习题附有答案详解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练习题附有答案详解单选题(共20题)1. 根据专业学科的二级学科,按水平层次划分为若干类,再根据不同学科点的现状、发展趋势配置不同数量的高、中、初各级岗位。
这种方法属于()。
A.学科法B.任务法C.结构法D.整体法【答案】 A2. 适用于学习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专门问题的是()。
A.讲授法B.讨论法C.自学指导法D.演示法【答案】 C3. 教育的本质决定了高校的基本职能是()。
A.培养人才B.科学研究C.服务社会D.普及教育【答案】 A4. 一般认为,案例教学法首创于()。
A.斯坦福大学B.牛津大学C.北京大学D.哈佛大学【答案】 D5. 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是()。
A.教育目的B.课程C.教育评价D.教学【答案】 A6. 学分制是在选修课的基础上产生的,19世纪70年代起源于()。
A.美国B.日本C.英国D.中国【答案】 A7. 哪一种学习策略会实现在学生看来与高分相关的任何目标()A.再认策略B.意义策略C.目标策略D.组织策略【答案】 D8. 下列决策模式中,()不属于高校组织决策模式。
A.行政主导模式B.党政主导模式C.学术主导模式D.双重结合模式【答案】 B9. 大学生的身份权包括:()。
A.生命权B.人格权C.荣誉权D.身体权【答案】 C10.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专业教育,也可以是()。
A.研究型教育B.发展个性教育C.全面发展教育D.职业性专业教育【答案】 D11. 高等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
A.基础学科B.分支学科C.重点学科D.理论学科【答案】 B12.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组织形式也出现多样化的趋势,在教学活动展开的时间间隔上出现了()。
A.加长化B.短学程化C.缩短化D.均衡化【答案】 B13.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
A.公立教育B.私立教育C.英才教育D.大众教育【答案】 D14.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承担的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贯彻规章制度、组织各种活动、协调人际关系、检查与评价等职责,反映了教师所扮演的()的职业角色。
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
精品文档.1.教育方针: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2.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3.教育目的: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4.高等教育的目的: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5.我国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6.个人本位论: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个性和理性的发展,即培养全面和谐的人。
7.社会本位论:以社会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8.高校教师聘任制:根据教学与科研任务的需要,高校设立何种工作岗位,采取何种方式聘任教师,并规定受聘者应具备哪些条件和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的制度。
9.高等学校的学制:一个国家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系统。
10.专业: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
11.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体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
12.高校教学计划: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
//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13.教学大纲: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一般分说明、正文和附录三部分。
14.学年制:按学年或学期排定的课程进度进行教学,以学年规定学生达到的水平的教学制度。
15.学分制:与学年制相对应,衡量某一种教学过程对完成学位要求所贡献的一种管理方法,也是计算学生学习进程或学习份量的一种方法、手段或尺度。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练习题库附有答案详解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练习题库附有答案详解单选题(共20题)1. 教案常规项目的主体部分是()。
A.教学目的B.重点和难点C.导入新课D.讲授新课【答案】 D2. 下列教学管理制度目前被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是()。
A.完全学分制B.学年制C.学年学分制D.美国学分制【答案】 C3. 我国高等教育可追溯到哪个时期()。
A.夏B.商C.周D.汉【答案】 C4. 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B.是教师的职责要求C.是“流”与“源”的关系D.是有机的统一体【答案】 A5.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是()。
A.按照章程自主管理B.教授学生和其他受教育者C.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D.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费用【答案】 C6. 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是()。
A.稷下学宫B.岳麓书院C.石鼓书院D.白鹿洞书院【答案】 A7. 开创研究生教育先河的大学是()。
A.约翰霍普金斯大学B.威斯康星大学C.柏林大学D.京师大学堂【答案】 C8. 下列决策模式中,()不属于高校组织决策模式。
A.行政主导模式B.党政主导模式C.学术主导模式D.双重结合模式【答案】 B9. 决定教师学术水平和工作成效的核心要素是()。
A.沟通能力B.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C.道德水准D.组织管理能力【答案】 B10. 教案常规项目的主体部分是()。
A.教学目的B.重点难点C.导入新课D.讲授新课【答案】 D11. 运用榜样教育法应把握三点:所选择的榜样具有先进性,善于发挥榜样的模范作用,发挥()的榜样作用。
A.教师B.班干部C.公众人士D.家长【答案】 A12.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还容易管理,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
A.学年制B.学分制C.传统教学媒体D.计算机教学【答案】 A13. 不属于大学生权益特征范畴的是()A.规则性B.专属性C.法定性D.私有性【答案】 D14. 教师管理的根本问题是()。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名词解释(全)
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与功能名词解释:1高等教育2高等教育本质3高等教育民主化4人力资本理论5中世纪大学6.柏林大学7.《莫里尔法案》8.威斯康星思想9.教育方针10.教育目的11.高等教育目的12.高校培养目标13.德育14.智育15体育16.高等教育平等17.高等教育效率18.社会本位观19.个人本位观20.通才教育21.专才教育22.大众化高等教育教育23.英才教育24.教育公平25.教育效率26.学制27.招生制度28.就业制度29.学位制度30.高等教育结构31. 层次结构32.类型结构33.形式结构34.能级结构:35.区域结构36高等教育管理体制37.集权型宏观管理体制38.分权型宏观管理体制39.运行体制40.领导体制41.高校办学自主权42.董事会制43.学术委员会44.教授委员会45.教学委员会:46.高校教师的任务47.高校教师职务结构:48.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分类:49大学生的自我意识:50.自我意识的社会化:51.师生工作关系:52.师生间情感关系:53.学科54.专业55人才素质:56培养目标57.教学:58.教学过程59.教学任务60.教学原则61.中间过渡性62.课程63.课程体系64.课程计划65.课程标准66.教材67.教学组织形式68.个别教学制69.班级授制70.特朗普制:71.备课72.实验课73.毕业设计:73.毕业设计:74.教学方法75.讲授法76.讨论法77.自学指导法78.某例教学法79.双语教学80.现代教育技术:81.教学媒体82.学术自由83.高校教师自主研究:84.立项课题:85.基础性课题:86.应用性课题:87.教学科学研究88.优秀教学成果89.学年论文90.毕业论文91、社会实践活动92、非智力因素93、教学计划内社会实践活动:94、教学计划外社会实践活动:95、专业实习:(专业实践活动)称(专业实习)96、勤工助学(勤工俭学)97、志愿服务98、社会调查99、思想政治教育100、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101、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10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103、疏导性原则104、调查研究法105、说理启迪法106、情感交流法107、榜样教育法108、参观访问法一、基本概念1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018年湖南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资料全
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四书》中。
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
姓李名耳,字伯阳。
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
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
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七艺”即哲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理论,加上“智者派”规定的文法和修辞学。
“寺庙学校”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一种学校形式。
由精通数学、天文知识的僧侣执教,传授知识和探讨学问并重。
“雅典大学”雅典大学是希腊最古老和最具影响力的大学,它是当时新成立的希腊国的第一所大学,当时包括修辞学校、阿卡德米学园、哲学学校“吕克昂”以及斯多葛派创立的学校和伊壁鸠鲁派创立的学校。
中世纪大学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在都城临淄设立的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是战国时期政治咨询、学术文化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是一个有组织、有聘任、有俸禄制度的学术研究中心。
书院教育:是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中最有价值的一部份。
先秦时候孔子兴办私学,可说是书院教育之雏形;而汉唐时候的精舍,可说是书院的前身;到北宋时候,书院教育才正式确立。
书院教育的最大特色,在于她是由民间学者创办,没有政府的认可与资助,与官办高等学府在许多方面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
二、简答题1、高等教育研究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个别研究阶段、组织研究阶段、系统研究阶段2、如何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性质与任务?性质:高等教育学,就其总体来说,它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而就其研究任务来说,既有应用教育基本理论以认识高等教育现象,解决高等教育的任务,又有其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教育基本理论的作用。
高等教育学 考试题型及答案
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型一、名词解释1.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高等教育机构,它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将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从唐代至清末,存在了一千年之久。
2.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到15%——50%。
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论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
3.民主化:高等教育民主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涉及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
另一层含义体现在高等教育管理上。
4.社会本位:主张根据国家利益与社会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进行教育,是以教育的社会价值为取向的。
5.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相对立,主张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进行教育,是以教育的个人价值为取向的。
6.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
7.院校研究是把现代管理科学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高等学校管理,旨在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一门学科和一个实践领域。
8.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认为的可以控制的系统。
9.课程:课程是一个复合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课,指的是教学内容,是教学科目的总和,一是程,即教学过程的顺序与进程。
从整体上讲,课程即“教学内容和进程的体系”,是空间与时间的统一。
10.显性课程:又叫计划课程、狭义课程,是经过组织的教学内容,是有目的有计划实施的课程。
11.隐性课程:又叫非计划课程、广义课程,包含学生在计划的教学内容之外,通过课外活动等渠道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等,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大的影响。
12.大科学:现代科学不仅硬件如此璀璨,堪与金字塔和欧洲中世纪大教堂媲美,而且国家用于科学事业人力和物力的支出也使科学骤然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环节。
教师资格证名词解释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名词解释(61道)教育学一.1.学校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2.义务教育:是指依照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护的国民教育。
3.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1.遗传素质:也成为遗传,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2.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他是人的主观意识方面的特征,故称为主观能动性。
三.1.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教育者的总的要求。
2.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3.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也就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标准。
四.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职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名族素质的使命。
2.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3.教师聘任制度:是指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的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
五.1.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条件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教师资格证---名词解释题y(1)
教师资格证考试名词解释教育学一.1.学校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2.义务教育:是指依照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护的国民教育。
3.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1.遗传素质:也成为遗传,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2.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他是人的主观意识方面的特征,故称为主观能动性。
三.1.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教育者的总的要求。
2.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3.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也就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标准。
四.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职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名族素质的使命。
2.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3.教师聘任制度:是指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的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
4.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简称师德五.1.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条件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2.课程标准:是指根据课程计划指定的有关学科教学的目的、水准和结与教学要求的纲领性文件。
3.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以问题为核心,把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学小组通过一系列活动进行教学的课程。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名词解析
1. 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身心得到发展的活动。
2. .教育学: 就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方法的科学。
3. 教育民主化: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
4.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5. 教育方针: 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
6. 全面发展: 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全面发展又指人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发展。
7. 素质教育: 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素质教育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色的教育。
8. 教育规律: 指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9.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
11. 教育预见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开始前对教育对象的身心状况,教育内容的适应性,各种可能的教育干扰因教育预见能力素和教育效果的估计能力。
12.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职业发展需要,逐步缩小与社会期望的差距,成为合格的教育专教师专业发展业人员的过程。
13. 教师专业精神:指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所具备的教育理念,乐业敬业及努力奉献的风范和精神。
14. 年龄特征: 就是指人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年龄阶段,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上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共同的、本质的和典型的特征。
15. 课程:指课业及进程,是学校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和,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专题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含答案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专题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含答案一、名词解释大众化:教育的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到15%~50%。
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
民主化:两方面含义。
一是涉及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
另一层含义体现在高等教育管理上。
终身化:终身教育。
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在世界范围得到认可并传入我国。
(PS:名词解释有考的必要吗?怀疑中。
)国际化: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即高等教育所应有的国际意识、国际交流、国际合作和国际理解。
教育本质:教育本质是教学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集合,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原因和依据,是由教育自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构成的。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高等教育机构,它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将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从唐代至清末,存在了一千年之久。
中世纪大学:欧洲封建社会(5世纪到17世纪)的大学,具有行会性、自制性、国际性和宗教性等特点。
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雏形阶段的标志,它已初步建立了教完整的教育目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管理体制。
赠地学院:1862年国会通过“赠地法案”,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一名,拨联邦土地3万英亩,用这些土地的收益维持、资助至少一所学院,培养工农业急需人才,历史上称之为“赠地学院”,后来大多数成为州立大学,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为美国的经济腾飞作出了巨大贡献。
院系调整:以苏联模式为蓝本的教育改革始于1952年秋。
即改造文理工医农学科齐全的综合大学为文理综合大学,设置其它科类的单科和多科学院,且以单科学院为主。
高教60条:开放大学: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英国,是英国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贡献,它是随着成人教育兴盛、教育广播电视兴起和教育民主化运动三种趋势聚合演化而成的。
2014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高等教育学(名解、简答、论述)
高等教育学考试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5题)1.书院答:我国古代特有的高等教育机构,它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将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自唐代始存在了一千年之久。
2.中世纪大学答:早期的大学起源于欧洲,具有行会、宗教、国际化和自治的性质。
中世纪大学传播的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等办学理念,为后世欧洲近代大学的崛起准备了精神条件。
3.赠地学院答:为了克服物质条件的困难,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莫雷尔法案(赠地法案)》,用土地的收益维持向各州赠地学院提供资助。
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著名的《莫里尔法案》,其中规定:联邦政府按1860年分配的名额,每州凡有国会议员一人可获得三万英亩的公共土地或相等的土地期票,赠予各州作为建立一所从事农业和机械工程教育的学院的经费资助,并要求所建立学院的主要课程应依照各州议会所分别规定的方式,授予农业和机械专业有关的知识。
这些学院在美国历史上统称为赠地学院。
4.院系调整答:1952年,以苏联模式为蓝本实施的高等教育改革,改造文理工医农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为文理综合大学,设置其他科类的单科和多科学院,且以单科学院为主。
建立大学-系,系内设专业、教研室的大学内部组织结构,系成为校以下主要行政单位,而专业是大学教学制度的核心。
大学按照专业招生、人才按照专业培养、课程按照专业设置、教学活动按照专业展开。
建立以专业为中心,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制度,完全照搬苏联高校的教学方法。
5.科举制答:公元581年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废除重门弟不分贤愚的九品中正制,实行按才能分科取士的科举制,将读书、应考、做官三件事联构在一起。
6.大众化答: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是指适龄青年的入学率超过15%,质则是提高教学科研培养人才的质量,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7.终身化答: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
8.高等教育结构答: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复习提纲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2、教学过程: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自身的过程。
3、威斯康星思想:在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通过培养人才和输送知识两条渠道,打破大学的传统封闭状态,努力发挥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积极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
4、高等教育结构: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
5、教学评估: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系统检测,并评定其价值及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
它既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所有有效教学与成功教学的基础。
6、社会本位论:主张根据国家利益与社会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进行教育是以教育的社会价值为取向。
7、隐性课程:也叫广义课程,指包含学生在计划的教学内容之外,通过课外活动,校园文化,人际关系等各种渠道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等,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大的影响。
8、高等教育大众化:某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跨入大众阶段后,不断培养大批普通民众直至普及阶段来临之前的发展过程。
9、学分制:教育模式的一种,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
10、莫里尔法案: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一名,拨联邦土地3万英亩,用这些土的的收益维持、资助至少一所学院,而这些学院主要开设有关农业和机械技艺方面的专业,培养工农业急需人才。
11、通才教育:是相对传统“专才”教育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该教育模式注重人才多方面素质的培养,除了具有专业特长外,还要培养人的社会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2、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即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育方针: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2.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3.教育目的: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4.高等教育的目的: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5.我国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6.个人本位论: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个性和理性的发展,即培养全面和谐的人。
7.社会本位论:以社会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
8.高校教师聘任制:根据教学与科研任务的需要,高校设立何种工作岗位,采取何种方式聘任教师,并规定受聘者应具备哪些条件和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的制度。
9.高等学校的学制:一个国家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系统。
10.专业: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
11.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体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
12.高校教学计划: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
//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13.教学大纲: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一般分说明、正文和附录三部分。
14.学年制:按学年或学期排定的课程进度进行教学,以学年规定学生达到的水平的教学制度。
15.学分制:与学年制相对应,衡量某一种教学过程对完成学位要求所贡献的一种管理方法,也是计算学生学习进程或学习份量的一种方法、手段或尺度。
16.通才教育: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
17.英才教育: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的15%时,属英才高等教育。
这个阶段,大学主要培养治国的精英,大学是统治阶级服务的机构。
教育内容是博雅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致力于统治才能的培养。
18.高校种类结构:即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
19.高校的能级结: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校间的比例关系。
我国高校能级有三,一是重点大学,设有研究生院,教学与科研并重。
一般院校,以本科教育为主。
专科学院,培养应用型、技艺型人才为主。
20.显性课程:有明确的计划和目的的课程。
21.隐性课程:利用有关学校组织、校园文化、社会过程和师生相互作用等方面给学生以价值上、规范上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22.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接线员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活动的诸要素如何组合和表现出来。
是为了有效地完成教育任务而形成的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组织结构。